桓姓(桓(姓氏))

桓姓(姓氏)

桓(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桓(huán)姓,中國百家姓之一。根據《姓氏考略》記載,上古時期,軒轅黃帝有一位大臣名叫桓常,他的後人就以其名字為姓氏,稱為桓氏。由此可見,桓氏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姓氏。故桓氏後人奉桓常為桓姓的得姓始祖。

春秋時期宋桓公齊桓公死後,二人的後代均以其諡號“桓”為姓氏。作為諡號,“桓”字是“古之君子,卽戎忘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之義,按古代《諡法》的規定:“闢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

桓姓位列宋版百家姓》第407席,目前在大陸和台灣沒有進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其郡望譙國郡堂號為“龍亢堂”、“匡晉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桓姓
  • 外文名:ㄨㄢˊ
  • 讀音:huán
  • 姓氏始祖:桓常、宋桓公齊桓公
  • 郡望:譙國郡
  • 堂號:龍亢堂、匡晉堂
基本介紹,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姓氏始祖,郡望堂號,郡望,堂號,遷徙分布,桓氏遺蹟,相關建築,家族墓群,歷史名人,桓魋,桓齮,桓寬,桓少君,桓譚,桓景,桓榮,桓虞,桓郁,桓焉,桓麟,桓鸞,桓典,桓彬,桓階,桓范,桓嘉,桓鄰,桓隰,桓彝,桓宣,桓伊,桓溫,桓沖,桓玄,桓修,桓振,桓石民,桓石綏,桓法嗣,桓彥范,桓臣范,桓玉珊,家譜文獻,字輩排行,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五言通用聯,六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基本介紹

桓,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亦可讀作chūn(ㄔㄨㄣ
桓姓
)、wán(ㄨㄢˊ)。

姓氏源流

桓(Huán)姓源出有四:

源流一

源於黃帝時的桓常,出自黃帝屬臣桓常,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桓氏家譜桓氏家譜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黃帝有一個大臣名為桓常,其後裔子孫以先祖名字為姓氏,稱桓氏。
在史籍《路史·後五紀·疏仡紀·黃帝紀上》中記載:“黃帝即位也,適有雲瑞,因以雲紀百官,師長俱以雲名。乃立四輔三公,六卿三少,二十有四官,凡百二十官有秩,以之共理,而視四民。命知命糾俗,天老錄教,力牧準斥,冶決法,五聖道級,闚紀補闕,地典州絡,七輔得而天地治,神明至……復岐下,見岐伯,引載而歸,訪於治道。於是申命封胡以為丞,鬼容區為相,力牧為將,而周昌輔之;大山稽為司徒,庸光為司馬,恆先為司空。建九法,七相翌而下服度。猶且蛩蛩,常若備盜,豫若天令,令人知禁。風后善乎伏羲之道,以為當天而配上台;桓常審乎地利,以為常平,於是地獻草木,乃述耕種之利;奢比辨乎東,以為土師,而平春,種角谷,論賢列爵,勸耕饁,禁伐厲;庸光辨乎南,以為司徒而正夏,種芒谷,修馳戒僇,發宿臧靜,居農以戒力,以宛夏功,種房谷以應戊己之方;大封辨乎西,以為司馬,玩巽禽,種遂谷,收谷薦祖,組甲厲兵,戒什伍以從事;后土辨乎北,以為之李,行冬斷罪,種稜谷,劋劍伐木,乃勞農,始獵殺。”
按史籍中的記載,由於那位桓常“審乎地利”,具有豐富的地理物侯知識,熟悉作物生長規律,於是向黃帝講述了土地耕種之利。這是一個協助黃帝促使人類從原始漁獵的蠻荒狀態向農耕氏族社會轉變的重要角色。但古史中沒有關於他為官任職的更詳細記載。
該支桓氏世系以及正確讀音因年代久遠,無法考證。部分桓氏族人仍奉黃帝大臣桓常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子御說,屬於以諡號為氏。作為諡號,“桓”字是“古之君子,卽戎忘身。明其果毅,尚其桓桓”之義,按古代《諡法》的規定:“闢土服遠,克敬勤民,皆曰桓。”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期,宋國有個國君名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說,是宋湣公(宋閔公)子捷之弟。
周莊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宮長萬因受到君主戲弄和侮辱,忿殺宋湣公,立公子子游為君。其他諸公子借曹國軍隊反擊,殺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說為君,是為宋桓公。子御說寵妃甚多,生有七個兒子:子茲甫、子目夷、子三種、子四魚、子五盪、子六鱗、子七肸。
周襄王姬鄭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子御說病逝。
宋桓公在位時期,克敬勤民,多次參加諸侯盟會,曾出兵援救鄭國邢國,安定周王室。因此他逝世後得到周王室賜予的諡號“桓”,歷史上稱為“宋桓公”。在宋桓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諡號為姓氏者,稱桓氏。
在史籍《姓氏急就篇》中顏師古就注云:“宋桓公孫鱗矔為宋司徒,號曰桓子,因為氏焉。”
在史籍《唐書·宰相世系表》中也記載:“宋桓公之後向魋亦號桓氏。”
在史籍《姓纂》中亦記載:“又宋桓公之後向隨,亦號桓氏。”
該支桓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
子姓桓氏族人皆奉宋桓公子御說為得姓始祖。其支庶子孫向魋,就以王父的諡號為氏。稱為桓魋該支桓氏正確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

源流三

源於姜姓,出自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桓公,屬於以諡號為氏。
天長縣桓氏家族墓群出土的龍形玉天長縣桓氏家族墓群出土的龍形玉
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襄公姜諸兒執政時言行多變、政令不信,國政混亂不堪。齊襄公有三個弟弟,分別是公子糾公子小白公子彭生。當時公子糾的老師管仲預感齊國將發生大亂,通知了好友鮑叔牙,於是諸公子們紛紛外逃,公子糾逃到外婆家魯國,公子小白在老師鮑叔牙的保護下逃到了莒國
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大臣連稱管至父夥同齊襄公的堂弟公孫無知弒殺了齊襄公,公孫無知自立為君。由於公孫無知曾施暴虐於大夫雍廩,第二年(公元前685年)春天,雍廩乘魯莊公姬同派軍伐齊國之機刺殺了公孫無知。一時間齊國無君,舉國上下更加混亂。通過眼線得知此情況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俱連夜回趕,以爭奪君位。當時,魯莊公發兵護送姜小白的哥哥公子糾回國,並派管仲帶兵堵截住了從莒國到齊國的路,兩公子相遇,管仲一箭射向公子小白,結果射中了公子小白的衣帶鉤。當時公子小白假裝中箭倒地而死,於是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莊公覺得公子糾沒有競爭對手了,就慢慢地護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齊國都城。而公子小白早已由鮑叔牙陪同,日夜兼程趕回齊國並由大夫高傒立為國君了。公子小白,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姜小白在位期間(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國國勢發展到顛峰狀態。
公元前643年10月7日,齊桓公被寵臣易牙、開方、豎刁三人軟禁而餓死。
姜小白死後,得到了周王室賜予的諡號“桓”,後世稱之為齊桓公。
在齊桓公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其諡號為姓氏者,稱桓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並世代相傳至今。
姜姓桓氏族人皆奉齊桓公姜小白為得姓始祖。該支桓氏正確讀音作huán(ㄏㄨㄢˊ)

源流四

源於少數民族改姓
源於烏桓(wán)烏桓原稱“烏丸”、“古丸”、“烏延”,原與鮮卑族同為東胡部落。其族屬和語言系屬有突厥、蒙古、通古斯諸說,未有定論。史籍《後漢書·烏桓傳》記載:“烏桓者,本東胡也。漢初,匈奴冒頓滅其國,余類保烏桓山,因以為號焉。”《新唐書·回鶻傳下》:“東 靺鞨 ,西 突厥,南 契丹,北 烏丸 ,大抵風俗皆 靺鞨 也。 烏丸 或曰 古丸 。”
西漢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匈奴王冒頓單于擊敗東胡,東胡人北遷至鮮卑山烏桓山烏丸山)定居,各以山名為族號,分別形成鮮卑人和烏桓人。烏桓山即現大興安嶺中部的東西罕山。烏桓族無文字,刻木為信。隨水草放牧,以穹廬為室,常要向匈奴進貢,匈奴每歲向烏桓徵收牲畜、皮革。
到了秦、漢之際,烏桓民族主要活動於饒樂水一帶,其地東鄰挹婁、夫余、高句麗等,西連匈奴,南與幽州刺史所部相接。
西漢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軍大破匈奴,將匈奴逐出漠南,烏桓又臣屬漢朝,南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駐牧,代漢北御匈奴。
東漢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46年),烏桓趁匈奴內亂之時進攻匈奴,把匈奴趕出大漠以南。東漢對烏桓優撫,允許烏桓人部分移居太原關內各地,駐牧於遼東屬國。
東漢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烏桓又從五郡塞外南遷至塞內的遼東、漁陽及朔方邊緣十郡,即今遼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內蒙古河套一帶駐牧。烏桓在兩漢時先後兩次南遷,逐漸發展壯大,但受漢護烏桓校尉管轄,分成若干部落,各自為政,一直沒形成統一的部落聯盟。
東漢末年,遼東、遼西等地的烏桓大人趁亂稱王。初平元年(190年),遼西烏桓大人蹋頓統一現遼寧一帶的烏桓各部。
漢獻帝建安十年(205年),袁紹官渡之戰之後敗給曹操,其子袁熙袁尚投奔烏桓蹋頓,形成殘餘勢力。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烏桓,戰於柳城,斬蹋頓諸王,從此烏桓徹底衰落,地位為鮮卑取代。
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年)農曆9月,曹操從柳城班師。此時雨水已經止息,濱海道可以通行了。曹操經此路返回,途經碣石,回想白狼山一戰,意氣風發,寫下了豪情滿懷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最後一句中的“幸甚至哉”,應該是曹操在征滅烏桓部落之後的真實感受。
南北朝時期,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占領了烏桓之地,鮮卑與烏桓融合,鮮卑族於是有了烏桓氏
烏桓族人在遷入北魏時,融入鮮卑族,其中有改漢字單姓為桓氏者,另外還有複姓桓侯氏、桓阿氏,史籍《姓氏尋源》中記載:“後魏桓阿氏,後改鹿氏。”其實,所謂“桓阿氏”就是《姓纂》中記載的“鹿桓阿氏”,實際上應當是“阿鹿桓氏”,這在《通志·氏族略》、《姓氏辨證》等其它史籍中皆有勘誤,正確的應當是“阿鹿桓改桓氏”或“阿鹿桓改桓氏,阿鹿孤改鹿氏”方為正確。
五胡十六國時期,烏桓與各族雜居,形成“雜胡”。烏桓和匈奴的混血後代“鐵弗”人赫連勃勃立國胡夏
內徙的烏桓人後來因永嘉之亂,死於民族衝突。
唐朝時,嫩江以北有烏丸國,為烏桓後人所建立。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曾派兵征伐烏丸國,之後烏桓融入契丹靺鞨等其他民族。形成一個名叫“桓赧氏”的部落,屬於生女真,女真語稱“桓散達”,以部為氏。在金世祖完顏·劾里缽統一女真諸部的過程中,“桓散達”被征服,併入女真統一體,成為後來完顏·劾里缽的兒子、金太祖武元皇帝完顏·阿骨打的附庸屬下。到了金熙宗完顏亶執政時期,金國加速了封建化進程,期間大量接受漢文化,女真族桓赧氏在此過程中漢化省文為單姓桓氏。
據史籍《中華姓府》《姓氏尋源》記載:清代老滿洲部族(女真族)桓泰氏,滿語為wántai Hala,世居雅蘭(今俄羅斯雅蘭河流域),在滿清時期為脫譜姓氏,族源不詳,後併入滿族八旗,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桓氏、泰氏等。滿族人不與漢人通婚
少數民族改姓的這些桓氏,正確讀音均作wán(ㄨㄢˊ)

姓氏始祖

桓常、宋桓公齊桓公

郡望堂號

郡望

●譙國郡,亦稱譙郡。東漢朝建安年間(196年~220年),將沛郡分出一部分設定了譙郡,治所在譙縣,隸屬豫州刺史部。譙郡下轄的龍亢縣為桓氏郡望的具體所在地。
西晉譙國郡地圖西晉譙國郡地圖
轄地在今安徽、河南兩省的懷遠縣鹿邑縣永城縣濉溪縣、蒙城縣、渦陽縣、利辛縣固鎮縣間一帶地區。
續漢書》載:“榮本齊人,遷於龍亢,至榮六葉”。
譙郡桓氏支脈有三,
一出龍亢縣(今懷遠縣龍亢鎮),東漢桓榮、曹魏桓范、東晉桓彝均屬之。
一出相縣(今淮北市西北),東漢桓譚屬之。
一出銍縣(今濉溪縣南臨渙鎮)桓氏,東晉桓宣、桓伊屬之。
龍亢、相、銍三縣,東漢均屬沛國,魏景初二年(238年)割入譙郡。
《晉書》卷六四《武陵王遵傳》:“〔桓〕伊與桓溫疏宗”。《世說人名譜》列桓伊為龍亢桓氏“別族”而附之於龍亢桓氏之後。據此可知,銍縣桓氏與龍亢桓氏宗族相通而支脈疏遠。

堂號

龍亢堂:東漢經學大師桓榮齊桓公後裔,沛郡龍亢(今安徽懷遠龍亢鎮)人,東漢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漢光武帝劉秀請桓榮入宮教授太子劉莊,從此恩遇日隆,官至少傅,漢明帝時封關內侯。桓榮與子桓郁、孫桓焉教五位帝王經書,被譽為“三代御先生,五位帝王師”,在歷史上成為美談,龍亢桓氏由此出名。從此桓氏家族成為龍亢的望族
龍亢桓氏歷經東漢、三國、西晉、東晉三百六十多年,十一世都有文官武將在朝供職。桓榮十世孫桓溫擔任東晉大將軍、大司馬,領導了三次北伐收復中原的戰爭。末三代有十七位將軍握兵權、守重鎮,聲勢顯赫。桓榮的第十一世孫桓玄,篡東晉自立為帝建立桓楚政權。公元404年,忘恩負義、吃裡扒外的反賊劉裕進攻桓楚帝國,桓玄兵敗,死於江陵。此後,大江南北桓姓滅嗣絕倫,被抄斬者眾,僥倖活命者,或更名換姓或遠逃他鄉。
● 匡晉堂:晉朝桓氏有十一位將軍(桓石秀、桓石虔、桓尹、桓沖、桓雄、桓雲、桓濤、桓溫、桓霍、桓謙、桓振)來匡扶朝廷,因稱“匡晉堂”。
樂善堂
據田餘慶先生《東晉門閥政治》所載:漢魏桓氏除瞭望出譙郡者外,還有《元和姓纂》卷五引應劭《風俗通》楚大夫桓思之後的桓,當即長沙臨湘桓氏;還有《三國志·魏志·裴潛傳》注引《魏略》所云馮翊甲族桓氏;同書同志《王粲傳》所云安成令下邳桓威,等等,《文選》卷二八陸機《吳趨行》注引張勃《吳錄》,吳八族中有桓氏。《三國志·吳志·士燮傳》有交趾桓鄰。《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注引《蜀記》,謂西晉時扶風王司馬駿有長史榮陽(今浙江榮陽)桓隰。桑世昌《蘭亭考》卷一載修禊賦詩者有“榮陽桓偉”(張淏《雲谷雜記》卷一,桓偉誤作柏偉),則桓氏尚有榮陽一望。又,《隸釋》卷二《東海廟碑》尚有南陽桓氏。

遷徙分布

桓氏在東周時期之前,為單一來源姓氏,源於軒轅黃帝大臣桓常,因年代過於久遠,不在信史之內,故不可完全相信。在東漢之前,桓氏主要是來源於宋桓公和齊桓公的後裔。據《通志·氏族略》上記述,齊桓公的後裔,以桓公的諡號為氏。而宋桓公的後代,也稱桓氏。北魏時,鮮卑族的部分烏丸氏亦改姓桓氏。
此外,《元和姓纂》和《魏書·官氏志》也都對桓氏的出處有考證文字。由此可見,古老的桓氏家族之中,有來自山東姜姓齊桓公之後,也有發祥於河南子姓宋桓公之後,更有一少部分為鮮卑族之後。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零七位門閥,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
當代桓氏族人分布地
河南省
許昌市建安區桓坡村、商丘市柘城縣、周口市鹿邑縣
山東省
青島市東營市、濰坊市諸城市、臨沂市平邑縣
北京
河北省
唐山市樂亭縣、滄州市獻縣石家莊市
上海市
安徽省
滁州市全椒縣
江蘇省
徐州市邳州市南京市、蘇州市相城區宿遷市、揚州市寶應縣、鎮江市丹陽市
湖北省
宜昌市秭歸縣、恩施州恩施市
江西省
宜春市奉新縣
福建省
廈門市、泉州市安溪縣
山西省
臨汾市堯都區
陝西省
漢中市洋縣銅川市、鹹陽市禮泉縣
遼寧省
吉林省
長春市九台區、四平市懷德縣雙遼縣、松原市扶餘縣公主嶺市松原市
黑龍江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青海省
西寧市大通縣
雲南省
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洲
貴州省
四川省
重慶市

桓氏遺蹟

相關建築

“桓傅故里”牌坊
在桓榮的家鄉龍亢,現在仍有“桓傅故里”牌坊,位於積善街(又稱廟巷街)南端,拱門下原有石階通往渦河下的順河街。其始建年月因年代久遠已不可考,明代萬厲四年(1576)得以重建;清道光29年(1849)重修;1955年因修築渦河左堤有礙工程被拆除;1984年當時的龍亢區公所重建。
桓傅故里桓傅故里
後來的龍亢人為了紀念桓氏,曾保留了桓榮故宅、桓榮就讀的碧雲宮和洗硯池;修建了鄉賢祠,供奉桓榮及其聲名顯赫的子孫們。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如今這些古蹟大都蕩然無存了。

家族墓群

● 龍亢桓氏墓群
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龍亢鎮北2.5公里唐莊東有一處桓氏墓群,俗名“雙古堆”,又名“五里古堆”。兩座土墩墓,南北排列。南墓底部南北長80米,東西寬50米;北墓南北長50米,東西寬40米。據舊《懷遠縣誌》載:“桓榮賜葬首陽山,此必其子孫或族人墓”。然究為桓氏何人之墓,有待考證。1982年,桓公墓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桓氏墓桓氏墓
三角圩漢墓群
安徽省滁州市天長縣三角圩漢墓群中共清理墓葬二十五座,除一座為戰國晚期外,其餘都為西漢早、中期。這批墓葬集中在約一千平方米的範圍內,距地表2.5至3米深,分一人單葬與雙人合葬兩種,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以棺槨為葬具,多南北向形制大小不一,出土文物種婁繁多,有銅器、鐵器、漆器、木器、玉器、陶器、瑪瑙、琉璃、銀器、角器等,計748件。主墓一號墓,坑長4.8米,寬3.5米,為夫婦合葬墓,隨葬品380餘件,墓中出土玉、銀、銅、木四種質地五枚印章,墓主名叫桓平,為西漢廣陵王中宮謁者。十九號墓中出土一枚木質漆印,根據兩墓桓姓及許多漆器上銘文“桓樂”、“桓安”、“大桓”等字樣,推認三角圩漢墓群為桓氏(貴族)家族墓群。
三角圩漢墓群三角圩漢墓群
● 長沙桓氏貴族墓群
湖南省長沙市長嶺橡膠廠漢代墓葬,是一處西漢時期桓氏(貴族)家族墓葬群。墓主人桓駕的陪葬品以陶器為主,器物組合為鼎、盒、壺,還有銅鏡、泥錢和泥金餅,不見五銖錢,所以認定桓駕墓的年代應當在西漢中期漢武帝以前。
早在1959年,在毗鄰長嶺橡膠廠桓駕墓的左家塘區,也發掘了一座西漢大墓,墓主人名叫桓啟。根據考古發掘資料,桓啟墓的墓室規格大過桓駕墓,桓啟墓的陪葬品還有兵器出現,與戰國墓相似,而與西漢中期墓不同,且桓啟不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表明桓啟墓的年代必然在漢初景帝以前,早於桓駕墓。同時,桓啟墓的規格比馬王堆2號墓長沙丞相利蒼墓略小,但明顯超過出土了“長沙仆”、“宮丞之印”等銅質官印的長沙國諸屬官的墓葬,證明桓氏家族在西漢長沙國境內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這一家族可能自漢初延續至西漢中期。
西漢桓氏貴族,史書上缺乏相關記載,目前所知,秦朝統一六國前夕,秦始皇有大將桓齮,一度戰功赫赫,威名遠揚,後攻趙失利,畏罪潛逃,下落不明。另1991年安徽天長縣三角圩也發現過一處桓氏家族墓群,其中一號墓出土了“桓平”玉印及其他各類精美玉器達90餘件,還有龜鈕銅印“臣平”和木印“廣陵宦謁”,表明“桓平”是西漢廣陵國時期的謁者屬官,為廣陵國王劉胥身邊的近臣,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廣陵國受封於漢武帝以後,其桓氏家族顯赫於西漢中後期,而長沙國境內的桓氏家族,大致上發跡於西漢初年,延續至西漢中期,不排除兩個家族之間或許有一定世系和淵源關係。
西漢“桓駕”玉印,1990年出土於湖南省長沙市長嶺橡膠廠漢代墓葬。玉印覆斗形鈕,上有穿鼻,印面正方形,邊長2.6厘米,高2.1厘米。印面無邊欄,陰刻篆體白文“桓駕”兩字。“桓駕”兩個字的位置左右均分,所占比例對等,不偏不倚。印面中多以漢印繆篆典型的平直均勻線條為主,使整個印面顯得十分協調。平直中更具變化的是“駕”字的左上部“力”字的斜勢和曲筆,增加了整枚印的情趣和生動感。“桓”字右邊的“日”字有意拉長,使字形變瘦,整體便十分勻稱而協調。縱觀“桓駕”玉印,精緻秀麗,線條均勻和諧,是漢代玉印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桓駕”玉印,製作精緻,字型秀麗,展示了漢代高超的工藝技術和美學追求。通過“桓駕”玉印,使我們了解了西漢時期長沙國地方的貴族政治概況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側面。無獨有偶,桓啟墓里也出土了一枚“桓啟”玉印,與“桓駕”印的形制、材質、字型等基本相同,推測“桓啟”與“桓駕”當屬同一家族。
西漢“桓啟”玉印西漢“桓啟”玉印

歷史名人

桓魋

桓魋(tuí),東周春秋時期宋國(今河南商丘)公族。任宋國主管軍事行政的官——司馬,掌控宋國兵權。他是宋桓公的後代,深受宋景公寵愛,他的弟弟司馬牛孔子的弟子。

桓齮

桓齮(yǐ ),東周戰國時期秦國將領。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8年)被封為將軍,秦始皇十三年(公元前234年),秦國大將桓齮攻取趙的平陽(今河北省磁縣)、武城(今山東省武城縣西),趙將扈輒率兵赴救,兵敗被殺於武遂,10萬趙軍被斬首。秦始皇十一年(公元前237年),桓齮與王翦楊端和攻趙,取鄴九城。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30年)之後下落不明。

桓寬

桓寬,字次公,西漢時期汝南人,治《公羊春秋》。宣帝時舉為郎,後官至廬江太守丞。其知識廣博,善為文。著有《鹽鐵論》六十篇。

    桓少君

    桓少君,名不詳,字少君,西漢大臣鮑宣的妻子。
    桓少君桓少君
    鮑宣是桓少君父親的門生,桓父看出鮑宣是個可造之材,很想將女兒桓少君許配給鮑宣,在徵求了女兒同意後,桓家準備了豐厚的嫁妝。鮑宣知道這件事後很不高興,托人告訴桓少君:“你是富家小姐,而我卻是窮書生,我怎么能配得上你。”桓少君聽了之後,為向鮑宣表明心志,就將嫁妝中的綢衣換成了粗布衣。結婚當天,桓少君與鮑宣一起推著小車嫁到了夫家。過門之後,她對婆婆和丈夫很尊敬,每天都按時恭恭敬敬地拜見婆婆,提著水甕到門外的水井中打水,家中生火做飯這樣的雜事也都由她全權負責,這些都使得鮑宣對她敬愛有加。她品行美好並謹守婦女規範,鄉里邦人都稱讚敬重她。

    桓譚

    桓譚(公元前23年前後-公元56年前後),兩漢時期哲學家、經學家、琴師、天文學家。字君山,沛國相(今淮北市)人。17歲入朝,79歲卒於任上,歷事西漢、王莽(新)、東漢三朝,官至議郎給事中郡丞。愛好音律,善鼓琴,博學多通,遍習五經,喜非毀俗儒。著有《新論》29篇。

    桓景

    桓景,東漢時期汝南人,他曾經跟隨費長房修道,有一天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日,你們家有大災。不過可以通過這個方法消除災禍:讓家人將包著茱萸的絳色紗布纏在手臂上,登到高處喝菊花酒。桓景聽了以後回家照辦了。第二天,他回來說,家裡的牛羊雞馬都死了。費長房對他說:“畜生代替你們死了。”從此以後,便有了重陽節

    桓榮

    桓榮,字春卿,沛郡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漢初年經學大家。
    桓榮桓榮
    年少赴長安求學,拜博士朱普為師,習《歐陽尚書》後成為著名他刻苦自勵,十五年不回家鄉,終成學業。建武十九年(44年),為光武帝劉秀所賞識,被任命為議郎,入宮教授太子劉莊,後被授任為博士。建武二十八年(53年),升任太子少傅。建武三十年(55年),授任太常
    中元二年(57年),漢明帝劉莊即位後,尊以師禮,甚見親重。永平二年(59年),三雍建成,明帝拜桓榮為五更,不久後受封關內侯,食邑五千戶。八十多歲時去世,漢明帝親自為其送葬,賜冢塋首陽山之南。

    桓虞

    桓虞,東漢時期官員,為漢章帝時官員,早期任尚書僕射,能夠依法斷事,細密公正,後來擔任南陽太守。桓虞曾徵召前臨淮太守朱暉之子朱駢為郡吏,但朱暉卻寧願放棄自己兒子的仕途,而推薦亡友陳揖之子陳友,桓虞對於朱暉的情義相當嘆服。建初四年五月甲戌(79年7月6日),桓虞被任命為司徒

    桓郁

    桓郁(?~93年),字仲恩。沛郡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漢大臣,太常桓榮次子。
    敦厚篤學,傳承父業,以《尚書》教授門徒。漢明帝時,擔任侍中永平十五年(72年 ),入授皇太子劉炟,遷越騎校尉。章帝建初二年(77年),遷屯騎校尉。漢漢和帝即位,遷長樂少府,復入侍講經。後轉侍中、奉車都尉,拜太常。永元五年,卒子桓焉,官至太尉。

    桓焉

    桓焉(?~143年),字叔元,沛郡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漢大臣,經學大師桓榮之孫。
    初為郎官,明於經學,遷侍中步兵校尉。漢順帝在東宮,任太子太傅,拜光祿大夫,轉太常。漢順帝即位,拜太傅,與太尉朱寵同參錄尚書事,封陽平侯。永建三年,遷大鴻臚永和五年(140年),代王龔為太尉。漢安二年(142年),卒於家。

    桓麟

    桓麟,沛郡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人,桓榮曾孫,桓酆之子,官至許縣縣令。

    桓鸞

    桓鸞(108年~184年),沛郡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人,桓榮曾孫,東漢太常桓郁孫。
    初以政亂不肯出仕。年四十餘,舉孝廉,遷膠東令,征拜議郎。曾上書議政,內容觸及宦官,未被採納,後以病免官。中平元年,年七十七,卒於家。

    桓典

    桓典(?-201年),字公雅,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漢大臣,桓榮玄孫,太傅桓焉之孫,桓順之子。
    能傳家學,舉孝廉為郎官。漢靈帝時,官至侍御史。宦官專權執政,能正直而不避,因為常乘驄馬,京城人說: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建安年間,封為御史中丞,封關內侯。車駕都許,遷光祿勛建安六年,卒於官。

    桓彬

    桓彬(133年-178年),字彥林,沛郡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漢大臣,桓榮玄孫,桓酆之孫,桓麟之子。
    初舉孝廉,少與蔡邕齊名,拜尚書郎,與左右丞劉歆杜希交善。得罪中常侍曹節,陷為朋黨,因而見廢。光和元年,卒於家,年四十六歲。蔡邕等共論序其志,樹碑而頌之。

    桓階

    桓階(?—221年),字伯緒(《孫夫人碑》作伯序),長沙臨湘(今湖南長沙)人。曹魏開國功臣。
    先為郡功曹,太守孫堅舉為孝廉,朝廷任命他做尚書郎。孫堅戰死,桓階冒險求見劉表,索回孫堅屍體。曹操平定荊州,感念桓階曾遊說長沙太守張羨投曹,任命他當丞相主薄、趙郡太守。曹操封公建國,桓階任虎賁中郎將、侍中。曹丕繼位,桓階任尚書令、侍中,封高鄉亭侯,被曹丕視為寄命之臣。黃初二年(221年),桓階得病,進爵安樂鄉侯,改任太常,同年去世,諡號貞侯。
    桓威下邳郡人。約生於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卒年不詳。出自孤微。景初二年(238年),十八歲著《渾輿經》,依道以見意。後從齊國門下書佐司徒署吏。後為安成令。

    桓范

    桓范(?-249年),字元則,沛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西龍亢鎮北)人。三國時期曹魏大臣、文學家,畫家。
    建安末年,入丞相府,與王象等共撰《皇覽》。延康元年(公元220年),為羽林左監。魏明帝時,任中領軍尚書征虜將軍東中郎將、兗州刺史等。正始年間,任大司農,為曹爽謀劃,號稱“智囊 ”。司馬懿起兵討伐曹爽時,力勸曹爽挾魏帝到許昌,曹爽不聽。高平陵政變後,被司馬懿誅殺,著有《世要論》12卷或稱《桓范新書》。桓范頗有文才,雅善丹青,唐朝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目其為中品。

    桓嘉

    桓嘉(? — 252年),長沙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三國時期魏國將領。官至樂安太守、安樂鄉侯。後被丁奉所殺,謚曰“壯侯”。妻子是升遷亭公主。

    桓鄰

    桓鄰交州交趾郡(越南河內東北)人。桓治之弟。三國吳時,被交阯太守士燮舉為郡吏。士燮死後,其子士徽自任交阯太守,拒阻孫權所派之新任太守。鄰叩頭勸士徽迎接新守,被徽笞死。後其侄桓發舉兵攻徽,未果。

    桓隰

    桓隰,司隸河南尹滎陽縣人,晉初任扶風王司馬駿長史,曾與司馬駿劉寶等議論諸葛亮之為人。

    桓彝

    桓彝(276年-328年),字茂倫,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龍亢鎮)人。桓榮九世孫。晉朝大臣,江左八達之一。晉惠帝時,為州主簿,拜騎都尉;晉元帝為丞相,以為安東將軍、丞相府中兵參軍;及即位,累遷中書侍郎、尚書吏部郎。晉明帝時,拜散騎常侍,封萬寧縣男,補宣城內史。晉成帝鹹和三年,死於蘇峻之亂,追贈廷尉,諡號為簡。鹹安中,改贈太常

    桓宣

    桓宣(?-344年),譙國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義陽太守桓詡之孫,冠軍長史桓弼之子,晉朝將領。

    桓伊

    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一作野王)。譙國銍縣(今安徽濉溪)人。東晉將領、名士、著名音樂家,鎮南將軍桓宣族子,其父桓景,曾任丹陽尹
    桓伊桓伊
    桓伊少有武乾,性標悟簡率,歷任大司馬參軍、淮南太守、 歷陽太守、督豫州之十二郡及揚州之江西五郡軍事,升建威將軍、 歷陽及淮南二郡太守等。封宣城縣子, 進都督豫州諸軍事,西中郎將、豫州刺史,以淝水之功晉爵永修縣侯,進號右軍將軍, 假節都督江州、荊州十郡及豫州四郡軍事,江州刺史,召為護軍將軍。為政寬恤,安撫士民、“百姓賴焉”,於任內去世,追贈右將軍、散騎常侍,諡號“烈”。
    桓伊為人謙素,善吹笛,號稱“江左第一”,有“笛聖”之稱,著名琴曲《梅花三弄》是根據他的笛譜改編的。桓伊輓歌與袁山松的《行路難》﹑羊曇唱樂並稱為“三絕”。曾參與著名的淝水之戰,同時在謝安功名太盛遭晉孝武帝猜忌之時演唱曹植的《怨歌行》以進諫,謝安亦為之傾倒。在江州刺史任上,桓伊對廬山的佛學、文化起了極大的貢獻,對東林寺的組建亦居功至偉,“一往情深”是桓伊的典故。

    桓溫

    桓溫(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龍亢鎮)人。東晉政治家軍事家權臣,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東漢名儒桓榮之後,宣城內史桓彝長子。
    桓溫娶南康長公主為妻,成為晉明帝的駙馬。後來,因溯江而上滅亡成漢政權而聲名大振,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戰功累累。後獨攬朝政十餘年,操縱廢立,有意奪取帝位,終因第三次北伐失敗而令聲望受損,受制於朝中王、謝勢力而未能如願。
    桓溫曾在晚年逼迫朝廷加其九錫,但因謝安等人藉故拖延,直至去世也未能實現。死後諡號宣武。其子桓玄建立桓楚後,追尊為“宣武皇帝”。

    桓沖

    桓沖(公元318—384年),東晉名將,字幼子,小字買德郎,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縣龍亢鎮)人,宣城內史桓彝第五子,大司馬桓溫之弟,桓楚武悼帝桓玄之叔。歷征虜將軍、振威將軍、江州刺史,豐城公等。桓溫死,他歷中軍將軍、都督江揚豫州軍事、揚豫二州刺史,徐州刺史,車騎將軍,荊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職。忠於晉室,雖桓氏與陳郡謝氏有所衝突,但仍以國家為重,犧牲宗族利益,將原本桓溫時取得的揚州刺史職位讓給謝安,自願出鎮外地。後與謝氏於東西兩邊協力防禦前秦的進攻,助東晉於淝水之戰中獲勝,太元九年(384年)逝世,追贈太尉,謚曰宣穆。 後桓玄稱帝,追贈太傅、宣城王。

    桓玄

    桓玄(369年-404年), 字敬道,小字靈寶,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龍亢鎮)人。譙國桓氏代表人物,東晉將領、權臣,大司馬桓溫之子,桓楚帝國武悼帝。
    桓玄形貌瑰奇,風神疏朗,襲爵南郡公,世稱“桓南郡”。先後消滅殷仲堪和楊佺期,滅亡執政司馬道子父子,把持朝權。歷任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錄尚書事、揚州牧,領徐州刺史,相國、大將軍,晉封楚王大亨元年(403年),威逼晉安帝禪位,在建康(今江蘇南京)建立桓楚,改元“永始”。不久,反賊劉裕北府兵起義,桓玄敗逃江陵重整軍力,遭西討義軍擊敗。試圖入蜀,遭益州督護馮遷殺害,時年三十六歲。桓玄博綜藝術,善屬文,著有《桓玄集》二十卷。

    桓修

    桓修(?-404年),又作桓脩,字承祖,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龍亢鎮)人。桓榮十一世孫,車騎將軍桓沖第三子。東晉將領。
    桓修迎娶晉簡文帝之女武昌公主,歷任吏部侍郎、左衛將軍,遷中護軍桓玄執政,以為右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假節,進位撫軍將軍,加散騎常侍桓玄篡位,以為撫軍大將軍,封安成郡王。元興三年(404年),被反賊劉裕所殺。官護軍將軍,爵“長沙侯”。後徙居丹陽縣張官渡桓家村,桓修成為丹陽桓姓始祖。

    桓振

    桓振(?-405年),字道全,東晉末年名將,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西龍亢鎮北)人。征西大將軍桓豁之孫,冠軍將軍桓石虔之子,桓楚武悼帝桓玄從子,有其父風,果銳敢斗,但暴橫無行。桓玄敗死後作為其繼任者繼續領導桓楚的餘黨對抗東晉,終因兵敗戰死。

    桓石民

    桓石民,譙國龍亢(今安徽懷遠)人。晉朝重要將領,宣城內史桓彝之孫,征西大將軍桓豁之子,冠軍將軍桓石虔之弟。其妻為謝安兄長謝奕的女兒謝道輝(謝道韞之妹)。桓石民歷任顯職,甚具名望,多番擊敗敵國。前後累功進遷左將軍。後來卒於任上,沒有子嗣。

    桓石綏

    桓石綏(?-410年),征西大將軍桓豁之子,大司馬桓溫之侄,桓楚武悼帝桓玄從弟,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西龍亢鎮北)人,東晉末期將領。桓玄敗死後仍持續抵抗東晉,終失敗被殺。

    桓法嗣

    桓法嗣,祖籍譙國龍亢,桓榮的十七世孫,唐朝潤州曲阿(今江蘇丹陽)人,官至雍王府諮議參軍、弘文館學士

    桓彥范

    桓彥范(653年-706年),字士則,桓榮的十九世孫,祖籍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西龍亢鎮北),潤州曲阿(今江蘇丹陽)人,官至宰相,唐朝“復國五王”之一。
    唐朝宰相 桓彥范唐朝宰相 桓彥范
    桓彥范早年曾歷任司衛寺主簿、監察御史御史中丞司刑寺少卿,後與敬暉、張柬之、崔玄暐、袁恕己一同發動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復辟,被任命為侍中。因挾正敢言,遭到韋皇后武三思的排擠,被奪去實權,進封扶陽郡王。
    神龍二年(706年),武三思以五王誣陷韋後為由,通過唐中宗頒布詔令,將五王流放邊疆。桓彥范被流放貴州,後被周利貞虐殺。時年54歲。唐睿宗繼位後,賜謚忠烈,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追贈司徒。
    唐睿宗即位後,為其冤案昭雪,賜謚“忠烈”。

    桓臣范

    桓臣范,祖籍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西龍亢鎮北),桓榮的十九世孫,桓彥范之弟。任鴻臚少卿、右衛將軍、左金吾將軍、京兆尹、西京副留守等。開元廿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薨於位,享年六十四歲。有《桓臣范墓志銘》存於洛陽師範學院。
    《桓臣范墓志銘》《桓臣范墓志銘》

    桓玉珊

    桓玉珊 ,1937年6月出生於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1961年畢業於天津大學。曾分別擔任原國家物資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兼秘書長。現為中華名人協會副會長、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顧問、中國物資流通協會顧問、高級經濟師。
    桓玉珊桓玉珊

    家譜文獻

    《安徽懷遠龍亢桓氏家譜》,(現代)桓氏闔族重修,計算機排印本。原稿現被收藏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龍亢鎮桓氏宗祠

    字輩排行

    桓氏一支字輩:“宿彩汗院……”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望出譙郡;
    源自帝臣。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桓姓的郡望和得姓源流(見上題頭《四、郡望堂號》和《一、姓氏源流》介紹)。
    功高夾日;
    威著避驄。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丹陽人桓彥范,字土則,以蔭襲調右翊衛,後為中丞,長安年間官司刑少卿,曾多次上疏請求昭雪冤案,又官羽林將軍。中宗時任侍中,正直敢言,封扶陽郡王,出任濠州刺史。後為權臣武三思誣陷被害。夾日,在太陽兩旁,比喻輔佐天子。下聯典指東漢譙郡龍亢人桓典,字公雅,順帝時太傅桓焉的孫子,能傳家學。舉孝廉為郎,靈帝時官侍御史,當時宦官專權執政,他正直而不避,因常乘驄馬(青白色的馬),京城人說:“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建安年間官御史中丞,封關內侯。
    世傳新論;
    代陟崇階。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哲學家、經學家桓譚,字君山,沛國相人,光武帝時官議郎、給事中。通音律,善鼓琴,學問廣博,遍習五經,喜歡非難俗儒,因堅決反對讖緯神學,被光武帝看成“非聖無法”,幾乎被處斬。他的論點,對後來無神論思想發展有一定影響。著作有《新論》二十九篇。下聯典指東漢譙郡龍亢人桓榮,字春卿,光武帝建武年間官至少傅,明帝時封關內侯。其子桓郁,字仲恩,官至太常,曾先後為明帝、章帝講授經書,很受恩寵。其孫桓焉(桓郁的兒子),字叔元,順帝時官太傅、太尉,曾在宮中講授經學,有傳業單子數百人。其曾孫桓麟,字元鳳,桓帝時官議郎,在宮中侍講;桓鸞,字始春,官至議郎。其玄孫桓彬(桓麟的兒子),字彥林,少年時與名士蔡邕齊名,舉孝廉為郎,因為從未與中常侍曹節(曹操的曾祖父)的女婿馮方(也任郎,桓彬的同事)在一塊兒喝過酒,被馮方怨恨而罷官,著有《七說》等。其九世孫桓彝,字茂倫,東晉明帝時歷官尚書吏部郎、散騎常侍,參預機密。其十世孫、桓彝的長子桓溫,字元子,為明帝的女婿,歷官安西將軍、荊州刺史、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封南郡公;次子桓雲,字雲子,歷官建武將軍、義城太守、江州刺史、西陽太守;三子桓豁,字朗子,簡文帝時任撫軍從事中郎、征西將軍,孝武帝太元初年官征西大將軍;四子桓秘,字穆子,歷官秘書郎、宣城內史、中領軍;五子桓沖,字幼子,歷官江州刺史、中軍將軍、都督江揚豫諸州軍事、荊州刺史,曾鎮守京口、上明,積極籌劃防守,配合謝安打敗前秦軍。“崇階”,代指高官。
    登高仰菊;
    圖誠辨疑。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桓景,嘗學於費長房,一日謂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災,可令家人作絳紗囊盛茱萸系臂,登高飲菊酒,禍可消。景如其言,夕還,見牛羊雞犬皆死,房曰:“代之矣。”下聯典指東漢·桓譚,光武時,上書陳時政,帝欲以讖決疑,譚直言讖之非經。
    榮由稽左;
    志在盡忠。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桓榮,少習歐陽《尚書》,官少傅,賜車乘馬,謂諸生曰:“今日所蒙,稽左之力也。”下聯典指晉·桓沖官荊州刺史,盡忠王室。

    五言通用聯

    兄弟雙太守;
    父子兩將軍。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代冠軍將軍桓石虔及其弟桓石秀,兩人都曾任過太守,有政聲。下聯典指晉代桓沖及其子桓謙。桓沖,有武功,累遷振威將軍,桓謙累拜驃騎大將軍。

    六言通用聯

    擇婿乘龍得偶;
    救叔躍馬突圍。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桓焉官太尉,二女嫁黃憲、李膺,時稱二女乘龍。下聯典指晉·桓石虔勇力過人,其叔桓沖為苻健所圍,桓石虔躍馬馳赴,救桓衝突圍。

    七言通用聯

    直言世事遺新論;
    推衍宏議號鹽鐵。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學者桓譚,能文好古,著書二十九篇,言當行事,號《新論》。下聯典指漢代郎官桓寬,博通善屬文,推衍鹽鐵之議,計數萬言,後通稱《鹽鐵論》。

    八言及以上通用聯

    賢婦毀妝,輓車歸里;
    貞妻割耳,行義表閭。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西漢·桓少君嫁鮑宣為妻,贈嫁甚盛,鮑宣不悅,桓少君悉歸侍御服飾,與鮑宣共挽鹿車以歸鄉里。下聯典指漢·劉長卿妻桓氏,夫死於夭,乃割耳自誓,朝廷嘉其行,賜號“行義桓嫠”。
    劉長卿妻桓氏畫像劉長卿妻桓氏畫像
    有英雄才,能勝四州任;
    飲茱萸酒,克消九日災。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東漢大將桓溫,字元子,素有雄才大略,為安西將軍,都督荊、梁等四州諸軍事。下聯典指東漢名人桓景,嘗學於費長房,一日謂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災,可令家人作絳紗襄盛茱萸系臂,登高欽菊酒,禍可消。景如其言,夕還,見牛羊雞犬皆暴死。房曰:‘代之矣’”。
    藻鑒精明,雅負艱深之節;
    風期豪雋,具饒宏濟之才。
    ——佚名撰桓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桓彝,有人倫識鑒。蘇峻反,桓彝起兵赴難,固守經年,勢孤力屈,城陷見害。下聯典指晉·桓溫,以雄武專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