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繼承了中原漢民族的傳統,又與南方的特殊環境相適應,如其重孝悌、講仁義、重教育、重節儉、講禮儀等風氣。客家民俗是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經常重複出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就是人們自覺的喜好、風氣、習尚和禁忌等,流行於民間,為大眾所自覺傳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客家民俗
- 定義:在生產、服飾、飲食、居住、婚姻、喪葬、節慶、娛樂、禮儀、信仰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廣泛流行的、經常重複出的行為方式
傳統民俗,天穿節,石城燈會,賴公廟會,南康鯉魚燈,贛南客家匾額習俗,上猶客家門匾習俗,尋烏客家迎故事,石上曾坊橋幫燈,贛縣五雲柚子燈,龍南香火龍,福建土樓楹聯,長汀童坊鎮彭坊刻紙龍燈,清流李家五經魁,走古事,姑田大龍,拔龍,忠信吊燈習俗,五鬼弄金獅,埔寨火龍,青溪黑蛟龍燈舞,百侯龍珠燈,青溪仔獅燈,鯉魚燈,平遠船燈,花環龍,大坑舞火龍,傳統戲劇,贛南採茶戲,寧都採茶戲,安遠九龍山採茶戲,東河戲,寧都中村儺戲,閩西漢劇,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粵北採茶戲,樂昌花鼓戲,花朝戲,龍川手擎木偶戲,紫金提線木偶戲,廣東漢樂,廣東漢劇,梅縣提線木偶戲,五華提線木偶戲,沙縣肩頭棚,客家大戲,傳統舞蹈,九獅拜象,安遠瑞龍,定南瑞獅,章貢區民間高蹺,信豐瑞獅引龍,崇義三節龍,贛縣雲燈,安遠茶籃燈,於都茶籃燈,全南車馬燈,大余旁牌舞,大余南安羅漢舞,寧都劉坑竹馬燈舞,寧化古游儺,客家青獅,杯花舞,落地金錢舞,興寧馬燈舞,五華竹馬舞,坂田永勝堂麒麟舞,坪山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龍崗舞龍,沙頭角魚燈舞,貓頭獅,舞貔貅,小金口麒麟舞,清溪麒麟舞,塘廈舞麒麟,樟木頭舞麒麟,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
傳統民俗
傳統民俗如下圖:
天穿節
天穿節客家人稱之為 “天穿日”,是客家地區一個傳統民俗節日。客家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過了“天穿”才算過完新年。慶祝“天穿日”客家人有煎餅“補天穿”、天穿射箭、甜粄扎針等主要習俗,用來紀念這一傳承已久的農曆節日。傳說中,“天穿日”是古代女媧補天的日子,相傳女媧塑人又替人類婚配 ,因此成了人類最早的聖母。“天穿日”是因當時水神與火神不和大動干戈,水神戰敗後惱羞成怒撞毀了不周山,卻不知不周山是支撐天地的玉柱,頓時天塌地裂,大地成了一片汪洋。於是,後來就有了女媧鍊石補天之說,解救人間。為感念女媧補天神恩、慶祝人類的重生,古老的“天穿日”由此而來。
石城燈會
石城燈會是融燈彩、舞蹈、音樂於一體的客家民間傳統文化活動,主要流傳於贛州市石城縣各鄉鎮。石城方言中燈、丁同音,舞燈有祝願人丁興旺、慶祝吉祥之意,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起,民間自發組織游村串戶舞燈為戲,直至元宵“謝燈”為止。除每年元宵花燈節外,五月端午節和各路菩薩聖誕的游壠、游段和遊街等,也會組織舞燈活動,以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用燈彩系用各色紙張和竹蔑,經編、扎、畫、剪、貼精製而成,有龍燈、獅燈、茶籃燈、鯉魚燈、船燈、板橋燈等幾十種,形象逼真、色彩艷麗。
賴公廟會
賴公廟會在會昌民間流傳甚廣,會昌城鄉每年農曆七月初六定為慶祝賴公誕辰,舉辦盛大的廟會活動,農曆七月初五至初八。廟會以祭祀娛神為主題,活動內容主要有祭神祈福、游神、娛神活動、品嘗客家小吃等。在歷代統治階級和地方官員、士紳的推動下,通過廟會活動來整合和凝聚不同的社會群體,以形成和諧的社會秩序,為當代社會管理提供了歷史參考,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廟會娛神活動表演上刀山、下火海、過火鏈、燒花架、起馬腳等,民俗活動如祈福、謝福、打醮、祭祀祈願、開五行、游神等都具有民俗傳承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翠竹祠的主要作品,如菩薩、游神轎子、靈刀、道教法器、經書等。
南康鯉魚燈
南康鯉魚燈最早起源於原始社會的圖騰舞蹈,西安半坡遺址中的魚盆中的魚形象。半坡母系民族社會實行以魚為象徵,仰韶文化中出土的許多原始圖騰圖案也佐證了以魚為圖騰的史實。魚圖騰崇拜,源於遠古先民的漁業生活來自神話的美好傳說,根植于思想觀念里,保存於其民俗文化之中,其內涵極為豐富,如形容人與魚的關係,人歡魚躍以慶豐收,夫妻恩愛如魚得水,盼豐收過年有點余,建築物上屋脊兩頭的鰲魚,兩側的懸魚,表現婚戀中的信物雙色,纏綿雙魚之物,如此等等,均是漁文化的遺存。鯉魚燈,燈具獨特而精美,舞姿優美而樸實,發源於南康,產生於唐末宋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據縣誌記載為龍燈之一種,由一隻龍頭,八隻鯉魚,一隻蝦公組成,流行於章江兩岸各村落,猶江沿岸屋場和山區也間有之,最盛行於潭口一帶。
贛南客家匾額習俗
贛南客家匾額習俗隨中原士族遷徙贛南而逐漸形成,遍布會昌、上猶、於都等贛南各縣,其中尤以會昌縣的匾額習俗最具代表性。贛南世稱“客家搖籃”,南遷而來的中原世族大姓選擇聚族而居,為團結宗親、適應環境、抵禦外侮,每個村落建造了規模不同的姓氏宗祠、族祠,並懸掛堂匾、功德匾、壽匾等匾額。經過歷代官方與民間鄉紳的共同努力,匾額習俗遂成為具有治理和教化功能的載體。贛南客家掛匾儀式包括資格規定、申請、定匾、游匾、祭匾、揭匾、掛匾、辦酒席等一套程式,其中資格規定指各姓氏祠堂嚴格規定了哪些人有資格在祠堂內掛匾,申請要註明用途、類型等,定匾即當事人定製匾額,游匾則於掛匾頭一天由當事人抬匾游村,祭匾則在祠堂內殺豬祭匾,揭匾由本宗族德高望重的長者實施,掛匾又稱“釘匾”即把匾額懸掛在祠堂的椽子上,辦酒席則於當天中午由立匾人家邀集親朋歡聚。
上猶客家門匾習俗
上猶客家門匾習俗是先人從中原帶過來的匾額文化形式,經過客家人長期的使用、改進及內容上的充實,最終形成今天這種客家元素豐富、樣式固定的形式,就是在民居大門的門額上繪製一幅長方形匾框,選取與自家姓氏相關的成語、典故或體現房主理念的一個詞語題寫其上,有的還配上吉祥圖案,融書法、繪畫藝術於一體。其內容或展示客家人遷徙發展的歷史,或敘述先輩的嘉德懿行,或表達房屋主人的行為處事準則,意在褒揚先輩功績,垂訓後人創業。如“清白傳家”,表示為官清白的品德世代相傳;“穎川長流”,表示穎川郡望族繁衍不息;“漢室遺風”,表示漢朝皇室為劉姓建樹了風範等。這種文化現象在上猶,得到延續和發展,現有80%的居民都保留著“客家門匾習俗”。客家人把它作為崇尚祖訓、銘記歷史、注重家教、愛惜名節的文化傳統世代相傳。
尋烏客家迎故事
尋烏客家迎故事以南橋為代表性的“迎故事”習俗中的“鬧埸日”“請神、迎故事、安神”“送龍日”三個花節,呈現出的客家文化中重信義、信孝悌、重名節等為人處世的道德價值觀念,並以客家文化獨有穩定的客家語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態深入民意。流布於尋烏長寧鎮、文峰鄉、吉潭鎮、留車鎮、水源鄉、澄江鎮的周田、王屋等地的“迎故事”習俗,追溯著客家文化中帶有古風、古意和對中原文明的執著的深沉和厚重在傳播傳承。客家先民在遷徙—僑居—再遷徙—再僑居中帶來的中原文明不斷傳播和發揚。“客家迎故事”就是在遷徙、僑居變遷中,以其獨特的生存方式與頑強的生命力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承體系,並繁衍出客家人獨有穩定的客家語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態。
石上曾坊橋幫燈
石上曾坊橋幫燈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其製作工藝精細,製作橋幫燈是整個活動的重要環節,是這項民俗活動最具藝術創造力的一環。製作橋幫燈的具體過程有做橋幫、削天心鑽、搓稻草繩、綑紮燈框、糊燈框、燈花剪紙、安插蠟燭、貼燈花等步驟。特別在燈花剪紙中,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從事這項藝術創作。特別是燈上剪貼的燈花,傳統的構圖多是蘊含意味的線條,帶給人們的是妙趣橫生的藝術聯想。相傳曾氏第十三世孫曾據在漢朝為官。公元9年王莽廢西漢帝自稱帝改朝,曾據忠於漢朝,舉族離京南下渡長江,落腳在江西宜春,後經湖南、廣東、福建等地,明末清初,曾顒公來曾坊開基。他們忠於漢朝,在村東頭建起了漢帝廟,塑漢帝神像供祀。
贛縣五雲柚子燈
贛縣五雲柚子燈又稱中秋燈,中秋燈是為慶祝推翻外來侵略和統治,取得自由而產生的一種民間文化娛樂活動。大約一千多年前,當時的統治階級腐敗無能,當時文人利用中秋明月之夜,把傳單放在月餅中,號召百姓歷起反抗,一舉殲滅了外來統治者,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在中秋的第二天百姓為了勝利以示慶祝紮起草把,用竹桿舉起柚子,按照鯉魚花的步伐奏樂起舞。當時正值收玉米、柚子、稻穀的農忙季節,沒有時間扎彩燈,只有就地取材相互慶祝。幾經演變,中秋燈又就成了農民慶祝豐收,期盼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民間文化藝術。
龍南香火龍
龍南香火龍最早起源於祀龍止雨、祀龍止水,其形象主要來源於當地寺廟中有關龍的壁畫和雕塑。製作材料以當地所產的稻草、棕葉、楠竹、向日葵桿、特製的龍香為主,所用工藝也是當地傳統的扎制工藝。舞香火龍的招龍儀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節前後夜間進行,有圓龍、扁龍還有特製的磺龍,長度分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製作材料簡單、製作工藝精巧、工藝流程複雜、造型威武、氣勢恢宏,展演程式清晰、香火明麗、氣氛熱烈、場景壯觀、民眾參與性強,具有典型的地域標誌性文化。香火龍的表演程式上有,翻滾、噴水、沉海底、跳躍、吞食、睡眠等動作。“沉海底”和“吞食”表演技巧上難度較高。引路和尾隨的兩頭獅子,除各自作翻滾跳躍的動作外,還作些引龍和隨龍“護駕”動作。
福建土樓楹聯
福建土樓楹聯伴隨土樓的建造而產生,永定境內的每一座土樓不僅有一個吉祥的樓名,而且都有一副或者幾副甚至十幾副含意雋永的楹聯。這些楹聯大多出自一些博學之士,他們與書法名家、雕刻高手聯合,共同創造出令人嘆為觀止的詩、書、雕刻傑作。數以萬計的對聯被鐫刻在土樓石門框或柱子上,或用漆直接書寫於木門框上,集教化、觀賞、審美於一體,有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永定客家先賢留給後人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永定客家土樓楹聯內容豐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心存忠孝,齊家報國;緬懷祖德,紀念先賢;勤耕苦讀,克勤克儉;修身養性,行善積德;宣揚家訓,規範言行;寫景抒情,讚美家園。
長汀童坊鎮彭坊刻紙龍燈
長汀童坊鎮彭坊刻紙龍燈分為“陽刻”、“陰刻”兩種。圖案的製作分為裁紙、繪畫、刻制與貼上四道工序。龍燈主要由龍頭、龍身、龍尾三大部分組成,整條龍的骨架都是用竹篾紮成,其中龍頭、龍尾的表面多採用扎、剪、貼、裱的工藝製成,製作十分精巧;龍身則另外多採用了“刻”的製作工藝:採用竹篾扎、白光紙貼、裱、色紙鑿(圖案)、裱、貼融為一體的工藝流程,用刻紙工藝在色紙上雕鑿成各種圖案,再裝裱在橢圓形燈籠上,之後固定在屋桷子木板上,即形成龍身。各龍身與龍頭、龍尾通過活動撐桿進行接駁,便形成了一條五彩斑斕的刻紙龍燈。其圖案有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如《生肖報喜》《獅王鬧春》《春滿人間》《國泰民安》《龍鳳呈祥》《福祿壽喜》等祈福類圖案。
清流李家五經魁
清流李家五經魁主要流行在清流李家鄉李村一帶。所謂的“五經魁”指的是傳說中的五個人民崇敬的歷史人物。這五個人物分別是雷震子,亦叫雷公、鐘馗,民間信仰中的正義之神、包拯,傳說他是陰曹判官,寇準,是宋代名相,故叫天官,李廣,漢代名將,匈奴稱廣為飛將軍,故叫將軍。人們根據五個不同歷史人物的不同性格,做成五個不同的面具,在正月及描繪期間表演,體現了百姓傳統的忠君報國思想,寄予人民希翼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厚望。隨著時光的流逝,“五經魁”的服裝、道具經精心設計,越來越精緻,舞蹈動作也越來越完善,契合人物性格。由於其人物裝扮色彩豐富,動作優美,活動又具有獨特的寓意。
走古事
走古事為客家人鬧元宵的盛大活動,在連城、永定縣區盛行,尤以連城羅坊蔚為壯觀。當地九大房族,各出一棚古事。每棚古事由房族挑選身體健壯、膽量大的十歲左右男童兩名,按戲劇內容裝扮,勾畫臉譜,身著戲袍,一名扮主角,一名扮底座的護將。領先的一棚古事是天官、武將,後面依次排列李世民、薛仁貴、劉邦、楊六朗、楊宗保、高貞、梅文仲、劉備、孔明、周瑜、甘寧等。每棚須用22名抬夫。因競走激烈,要三班輪流替換,故一棚古事就要66名抬夫。走古事,著重於“走”。他們把三太祖師菩薩轎、彩旗、寶傘置於中間,古事列隊抬在外圍,奔走在約400米的橢圓形的跑道上。每跑兩圈,就休息十分鐘,養精蓄銳。鳴一響神銃為號,又開始下一輪競賽,如此重複四輪。第五輪改跑為游,走“剪刀校”形(即剪刀把的字形)。第一圈順走,第二圈逆走。此輪不限定圈數,直走到抬夫精疲力盡,讓領先的天官棚古事同第二棚古事脫節,方可鳴數響神銃走出屋背山坪,進村中街道,游回本房宗祠。
姑田大龍
姑田大龍聞名遐邇,素有“姑田大龍甲天下”和“天下第一龍”之稱。寫入
金氏世界紀錄,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是客家民俗文化中的瑰寶。大龍每節都安在一塊木板上,稱為龍板,龍板的兩頭鑿有洞,節與節之間用竹竿做成2米長的龍棍穿插洞中將龍連線,龍棍下端放在牛皮製成的插袋裡,這樣才能擎起出遊,舉過頭頂足有3米多高,大龍每節由五個青壯年輪流抬舉遊動,而碩大龍頭由三個人擎著、一個人前面看路、四個人用繩子從四方拉住,方可平穩前行,出遊時神銃引路,配以鑼鼓,十番音樂,或蜿蜒於鄉間村野,或穿行於大街小巷,氣勢宏大,場面壯觀,所到之處,家家門前燃松明、點香燭、擺果茶、放爆竹,迎接“龍降人間”。姑田大龍的製作工藝共有備龍板、選龍骨、扎龍骨、裁紙、裱龍身、畫龍、調色上色、題字裝燈八個流程;游龍流程為查修龍路、祭龍、點睛、接龍、游龍、盤龍、擠龍、燒龍等。
拔龍
拔龍是以各村莊以各姓氏牽頭舉行。族姓中每家每戶出一橋燈,橋燈上有兩個紙糊的小燈籠,燈籠有各種各樣,有跨魚燈、鯉魚燈、六角燈、八角燈等,有的寫著“五穀豐登”“風調雨順”“政通人和”等字;燈籠固定在木板上,木板的兩頭還鑿了孔,便於板凳與板凳之間相嵌,前後相接連成一體。其它地方的游龍燈是在村莊裡進行,而且大都是晚上進行。游龍燈是在白天進行,而且不稱游龍而稱拔龍;家家戶戶所有的龍燈必須抬到東嶂山頂上銜接好,方能起步下山。龍長200多節,每節2.5米,每兩節需3個人抬,儀式開始是祭龍頭,一俟祭畢,即前後接攏為長龍,三聲神銃響後,便緩慢有序地沿曲折山路下行。中途還要祭祀一番。
忠信吊燈習俗
忠信吊燈習俗將當地客家人元宵掛燈習俗與祭祀祖先的儀式相結合,借客家話中“燈”與“丁”之諧音,祈求家族人丁興旺、香火延續。忠信吊燈習俗由放燈繩、買燈、迎燈、上燈、暖燈、化燈6個環節組成,又有鑼鼓、八音、舞龍獅等表演和祭祖、飲燈酒等儀式。放燈繩一般在農曆臘月二十五“入年界”至除夕之間進行,新添丁人家要在祖祠梁樹上掛一條燈繩,末端以紅紙寫新丁名字,並繫於祠堂柱子上。年初九新年首個墟市稱為“開年街”,均以賣忠信花燈為主,當天添丁人家要根據對子嗣的期望,選擇適合的花燈,如“伯公燈”寓意神靈保佑,“龍鳳燈”祈盼大富大貴,“五福燈”象徵福星高照,“狀元燈”則代表金榜題名等等。迎燈儀式一般於正月初九至十二舉行,具體時間視新丁生辰八字而定,花燈需由外家送至宗祠門口,由一多子多福老翁為迎燈人,將燈迎入祠堂,交由添丁人家懸掛樑上。
五鬼弄金獅
五鬼弄金獅是流傳於廣東省大埔縣的一種獅舞,取材於唐僧取經的一段民間傳說。相傳唐僧取經途中遭遇毒霧作瘴,訪悉獨有靈山之仙獅能除此害,特令弟子前往,用請、引、弄等方法,求得仙獅出山驅邪除害。舞蹈以互相逗弄為主要情節。表演上揉合武功,雜技表演。如五鬼逐金獅,一般跳越二至三張並連的八仙桌或四方台,孫悟空亦跳桌緊追。此外,還有“猴子騎桌角”、“翻高架”,以及豬八戒、沙僧、駝背佛詼諧有趣的表演,屬於別具一格的獅子舞。“五鬼弄金獅”首先出場的是四隻猴子,他們分兩隊,模仿猴子的動作,表演猴子騎桌角、翻桌、跳躍、玩耍、爭搶等動作。接著一名隊員扮演“大臉”手持榕樹枝和蒲扇表演一系列滑稽動作,逗人大笑。再出場的是一位慈眉善目手持拐杖的土地爺爺和一造型奇特的跛腳人走著八字步,最後金獅出場。
埔寨火龍
埔寨火龍起源於一個大義滅親的民間傳說。相傳古時東海龍王的孫子濁龍,在埔寨一帶無惡不作,殘害百姓,青風公主奉老龍王之命,用屠龍寶劍處死了侄兒濁龍,為民除了大害,當地村民感念公主,便用竹篾稻草紮成“金龍”,並安插上炮竹香火,於每年元宵節燃舞,寓意金龍降臨,保佑人間風調雨順。後便衍化為長達35米並填裝了各式煙花火箭,且能張嘴、吐珠、躬身、搖尾、噴火的火龍。埔寨火龍通常都在元宵之夜,於傳說中埋了濁龍龍身的地方表演。整個表演由燃放禹門、燒煙架、舞火龍三個部分組成,有火纜隊、喜炮隊、龍燈隊、鼓樂隊共100多人參加。
青溪黑蛟龍燈舞
青溪黑蛟龍燈舞其表演也稱“烏龍過江”,是傳統龍舞的一種。當地相傳,大埔縣青溪鎮汀江西岸鏟坑村一帶瘴氣瀰漫、虎狼出沒,一江姓叔侄到此斬棘墾荒,叔父卻慘被惡虎咬死,潛居此地的黑蛟聞知後,毅然橫渡汀江,滅瘴氣,驅虎狼,造福黎民百姓,被封列為神。民間為弘揚黑蛟造福於民的功德和紀念江姓叔侄的英雄壯舉,根據龍燈舞的傳承,扎制了黑蛟,編成民間舞蹈,於每年龍湖洞福主公王生日祭祀時進行黑蛟燈表演,綿綿不斷,傳承至今。黑蛟道具由蛟首、蛟身、蛟尾三部分組成,全長20米。青溪鎮傳統黑蛟燈表演分為六小節,分別為出澗、探路、試水、搏浪、戲珠、盤蛟,並配以廣東漢樂吹奏,大鑼鼓板式,以嗩吶為主奏,樂曲歡快、熱烈、喜慶,配合黑蛟矯健的姿態,表演畫面生動傳神,敘事性強。
百侯龍珠燈
百侯龍珠燈源於南宋時期浙江南部、江西和福建一帶的“板龍燈”,蕭氏肇基始祖卜居百侯侯北後,將“板龍燈”傳承到百侯,稱之為“龍珠燈”,世代相傳,綿綿不斷,至今有七百多年的悠久歷史。龍珠燈是由若干條薄木板連串而成。每條木板兩端挖孔,條與條間用活楔相連而成。每條木板上有幾個細竹篾制的八角形燈籠,用紅紙糊好,內燃蠟燭。裝燈木板按照中國傳統“五行六合”的特有規矩確定長度和寬度。燈代表火,木生火,木板須由木器製成,長度和寬度均要合五行的“木”,長度為九尺剛好在“添丁”位置;寬度不能過寬也不能過窄,燈籠安裝後,燈籠底下要留有通風口,形成上下空氣對流,口大了蠟燭火勢過猛會燒掉燈籠,口小了蠟燭會冒黑煙把整個燈籠薰黑。
青溪仔獅燈
青溪仔獅燈的道具獨特,獅燈由頭、腰、尾、腿幾部分組成,均用竹篾扎架,外以紙或布裱糊,貼上彩色紙條或布條作獅毛。獅頭彩繪出眼、鼻、口等;獅腰為五個直徑0.4米的竹篾躅,以三寸等距.用4根根線繩串連起來,可以伸縮;獅尾內點蠟燭;獅腿上端安小鐵環,用繩分別連於頭、尾部,可以活動。獅頭、尾各安一根木把,獅頭木把稱“前桿”,獅尾木把稱“後桿”。以此塑造成一隻天真活潑、憨態可掬的仔獅形象。另扎一個小巧玲瓏的彩球燈與仔獅的前爪和嘴巴相連。球的直徑為0.4米,以竹蔑編扎框架,外用紅紙或紅布裱糊而成,一根鐵絲從球體中穿過,兩端在球體外窩成小鐵環,供系線用(即仔獅與球組裝時使用)。舞蹈表演時,舞者隨時操縱桿繩,做出仔獅拋球和收球、含球的動作。
鯉魚燈
鯉魚燈的主要道具為一雄四雌5條鯉魚,雄鯉為青色,雌鯉為紅色或橙色,均為三尾錦鯉造型,以竹篾編扎,長約3尺,外糊紙或布加彩繪,頭、尾兩節能靈活擺動,因在魚眼和魚腹中都裝點著大小不同的燈,故名鯉魚燈。表演由1人舞雄鯉,4人舞雌鯉,俗稱“五鯉五鑼”。主要情節是帶有傳統習俗特徵的“五鯉跳龍門”,有“群鯉嬉春”、“比比交尾”和“鯉跳龍門”三個舞段。夜間表演時只用鯉魚道具中的燈光照明,在朦朧隱約的氛圍中,舞者揮舞道具,利用肩、肘、胯的多端變化,在各舞段中生動地模擬鯉魚的平游、沉浮、戲水、嬉吻等動作,把群鯉出草、嬉戲、交尾、衝浪直至飛躍龍門的表情、神態和氣勢,表現得栩栩如生,優美抒情。
平遠船燈
平遠船燈的表演形式為邊舞邊唱,歌舞結合。由一男飾老翁,一女飾孫女,古代漁家打扮,分別在船頭、船尾表演,另一人則藏於艙內操縱彩船。表演時,演員主要模仿划船的動作,操船者則模擬船在水中飄蕩的情景,相互配合十分默契,在小溪、大江、急流、險灘、暴風驟雨等種種假定情景下,惟妙惟肖地營造出“船在水上行,人在船中舞”的藝術意境。舞蹈最初以駕船捕魚,歌唱漁家樂為表現內容,後逐漸出現了男女情愛以至勸世諷俗等多種題材;原以單船表演為主,逐漸發展為從兩船、三船到五船、六船,甚至兼有大、小船等多船表演。
花環龍
花環龍的道具造型按規格不同分為大龍和小龍,按龍身服飾色彩的不同分為紅龍和青龍,紅龍象徵吉祥平安,青龍寓意除鬼驅邪;龍身為多節圓筒形,節與節間置串串環圈,圈上扎滿各色彩帶,起舞時彩帶紛飛飄揚,宛如無數花環在空中滾動,故名花環龍。以紅龍、青龍的雙龍組合表演為特色,有“雙龍搶珠”、“搶珠360度轉動”、“跳龍珠”、“臥龍走圓場”、“雙龍出海”、“群龍騰飛”、“盤龍”等多種套路。舞蹈以“文舞”、“軟舞”為基調,借鑑了傳統的“站舞”、“騎舞”的特點和技巧,既能走著舞、站著舞、蹲著舞,又能跪著舞、躺著舞、跳著舞,還能盤著舞、騎著舞,形成了表演輕巧靈活的風格。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島北面沿海客家人為驅瘟祈福每年定期舉行的慶賀中秋節民俗活動。活動在中秋節前後三個晚上舉行。大坑的居民每年都扎做新的火龍,農曆八月十四晚上在供奉觀音的蓮花宮內為火龍進行開光儀式。之後連續三個晚上以順時針方向巡遊大坑的所有街道。火龍的製作工藝複雜,舞火龍時需要幾百人協作完成,在中秋節的前後,在迎月、賞月、追月三個晚上去舞動,是大坑的習俗傳統和歷史文化。舞龍的那幾晚,每晚都有大約300人去幫忙舞龍。為了傳承“大坑舞火龍”這一文化習俗,
香港大坑火龍文化館向公眾開放,讓市民和遊客可以了解“大坑舞火龍”和傳統客家文化。
傳統戲劇
贛南採茶戲
贛南採茶戲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盛產名茶的贛南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採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採茶為內容的節目。贛南採茶戲載歌載舞,氣氛輕鬆活潑,語言幽默風趣,融民間口頭文學、民間歌舞、燈彩於一體,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其劇目多以喜劇、鬧劇為主,很少正劇和悲劇。題材上多以下層民眾、尤其是手工業工人、藝匠的日常生活為表現對象,尤其又以男歡女愛的戲情所占比重為大。演唱時採用當地客家方言,其音樂唱腔屬於曲牌體,以茶腔和燈腔為主,兼有路腔和雜調,俗稱“三腔一調”。伴奏均為民間樂器,主要有勾筒、嗩吶、鑼、鼓、鈸和笛子等。
寧都採茶戲
寧都採茶戲,最初稱“燈子戲”;接著稱“三角班”;進而稱“半班”、“半整雜”;1955年遵照江西省文化局統一規範稱“寧都採茶戲”。是一種從音樂、表演、語言、劇目、到相關習俗,都有其獨特性的戲劇樣式,1955年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全國335個獨立的劇種之一。寧都客家採茶戲曲調共100餘個。小戲以戲名為調名,男女同曲異腔。半班後,發展了導板、散板、訴板、快板、哭板等板式。常用的基本唱腔有:“川調”,以宮調式為主,主奏樂器勾筒(二胡)定弦2—6,是音樂的主要部分。其中有川調導板、原板、反川調、快川調、川調哭板等板式。
安遠九龍山採茶戲
安遠九龍山採茶戲是由起源安遠九龍山的採茶歌舞《茶籃燈》發展而來,安遠九龍山所產之茶“香清色碧而味厚”,聲譽遠揚,至清康熙、雍正年間最盛,九龍茶被取作貢品。安遠九龍山是當時江南主要茶區之一,每年陽春三月,贛、粵、閩等各地茶商雲集於此。茶女採茶時喜歡聯唱《十二月採茶歌》,受當地馬燈、龍燈等民間燈彩的影響,增加茶籃、紙扇等道具,於是採茶歌與當地民間燈彩相結合,演變成了歌舞結合的民間燈彩——採茶燈,也稱《茶籃燈》。熱情好客的茶農表演以採茶為內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經過歷代藝人不斷的演繹,不斷充實提高,由《茶籃燈》發展成為具有簡單故事情節和人物的“採茶小戲”,表演時因為人物只有二旦一醜,所以俗稱“三角班”,是九龍山採茶戲最早的戲劇模式。
東河戲
東河戲發源並流傳於江西南部的贛縣、興國等地,因地屬東河(即貢水)流域而得名。其淵源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間流傳的弋陽腔形成的清唱坐堂班,在此基礎上於清順治三年吸收民俗、戲曲等因素逐漸發展成為正式的戲班,以演弋陽腔連台本戲為主的高腔班社。清嘉慶年間,任浙江嘉興知府的贛縣白鷺人鐘崇儼,退職後帶回了私蓄的崑腔班,不久就漸與當地原有唱高腔的班社合流,在鐘氏家族的扶植下,出現了演唱高腔、崑腔的戲班,也標誌著東河戲逐漸成熟。隨後又陸續吸收二黃、西皮、吹腔等亂彈腔,吸收曲藝“南北詞”。
寧都中村儺戲
寧都中村儺戲在寧都的歷史非常悠久,是當地村民每逢過年過節,用來祈福的一種民間藝術,以動作原始優美而著名。中村儺戲被稱為“戲曲活化石”,表演當中包括禳神祈福、儺戲表演兩部分。既有原始粗獷、熱烈火爆的儺舞跳躍動作,又有戲曲中的唱詞和道白,兼有鑼鼓伴奏,人聲附和等表演形式。巫儺是中國遠古先民的宗教儀式,從許多歷史記載中可勾勒出巫儺的早期形態:巫師頭戴面具,身著“玄衣朱裳”“黃金四目”,執戈持盾,率百餘名小隸腳踏罡步,口作儺儺之聲以驅鬼逐疫,場面宏闊森嚴。
閩西漢劇
閩西漢劇舊稱外江戲,亦稱亂彈,屬西皮、二黃聲腔體系,主要流行於閩西、閩南、粵東、贛南、台灣等地,影響遍及東南亞地區。是西皮、二黃聲腔於清中葉流入閩西地區、吸收當地的方言和音樂形成的劇種。閩西漢劇傳統劇目豐富,擁有一套完整和具有閩西獨特風格的表演藝術,其中的紅淨唱腔和吊規、大蘇鑼等樂器為全國劇種罕見。唱腔以西皮、二黃為主,兼用崑腔、高腔、吹腔、南詞北調、梆子腔、弋陽腔等多種聲腔,並吸收大量在閩西、閩南廣泛流行的民間小調和佛、道教音樂。閩西漢劇的樂隊建制以吊規、提胡、揚琴、小三弦“四大件”為基礎,加上椰胡、中胡、阮、竹笛、嗩吶、號頭等民族樂器。閩西漢劇角色行當分“生、旦、醜、公、婆、淨”六個行頭。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
閩西客家十番音樂的樂器主要是絲竹樂,曲式單一,旋律流暢,節奏平穩,曲調抒情、舒緩、輕鬆而平和;基本樂器有曲笛、蘆管、琵琶、三弦、二胡、小椰胡、大胖胡、夾板;演奏形式分坐奏和行奏兩種,掌板者為指揮,笛子引路(主導),文場和武場間隔進行。閩西客家十番音樂既有對傳統曲目的繼承,也有對民歌、時令小調的廣泛吸收,又從戲曲中引進,曲目繁多,曲調豐富。主要曲目分為器樂曲、小調和南詞、閩西漢劇絲弦串調三大類:器樂曲有《高山流水》《山下樂》《八板頭》等;民間小調有《三十六哭》《小小魚兒》《大小爭風》等;閩西漢劇絲弦串調有《柳葉金》《寒鴨戲水》《昭君怨》等,傳統曲牌有五百多首。
粵北採茶戲
粵北採茶戲是廣泛流傳於粵北的民間小戲劇種,源於福建、江西的採茶山歌和小調,後又不斷吸收江西、湘南民間花燈、花鼓的歌舞元素而成形,故又有“唱花燈”、“唱花鼓”、“唱大茶”等稱謂,因其早期表演常以一醜二旦登台,也被稱為“三角戲”。最早由客家人遷徙傳入並逐漸成為地方習俗,曾有“韶南大茶”、“南雄燈子”及“連陽調子”三大流派,清末民初更盛極一時。現主要分布於粵北韶關市及其所轄各縣的客家地區,在連州、陽山一帶也有流傳。粵北採茶戲行當由最早源於花燈歌舞的二旦一醜,逐漸發展為生、旦、淨、醜四個行當,其中丑角是構成“三角成劇,小丑當家”的獨特表演形式,形成劇種喜劇特色和諧趣風格。
樂昌花鼓戲
樂昌花鼓戲劇目多取材於當地的民間傳說、神話傳說及社會生活身邊事等,早期劇目有《小花鼓》、《小探妹》、《扯油菜》、《秋蓮砍柴》、《五更勸夫》等。早期劇目情節較為簡單,多為一醜、一旦扮演的“二小戲”(又名“對子戲”),或小生、小旦、小丑為角色的“三小戲”。清末民初,受外來高台大戲的影響,逐漸出現了《三看親》、《柴姑記》、《雲南尋夫》、《朱買臣賣柴》等中、大型劇目,其題材也擴大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樂昌花鼓戲的音樂、唱腔獨特,音樂主要源於當地的民歌小調及燈彩歌舞對唱小曲等,以調弦、月琴為主奏樂器;唱腔則分正調、路調、小調三大類,其舞台演唱以樂昌坪石鎮方言為準,在唱法上有獨唱、對唱、旁唱、接唱、內唱、伴唱、齊唱、合唱等多種形式。
花朝戲
花朝戲源於紫金縣鄉村的“神朝”祭祀儀式,用客家話演唱,流行於廣東省東部客家地區。明清以來,紫金縣“神朝”樂舞深受鄉民喜愛。後來神朝藝人為了取悅觀眾,常在儀式後以小曲演唱軼聞趣事。這種表演諧趣花俏,同虔誠肅穆的神朝形成鮮明的對比,人們更為喜愛,稱之為“花朝”。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上百個傳統劇目,代表劇目有《秋麗採花》、《賣雜貨》、《三官進房》、《過渡》等。其曲白淺顯易懂,常用俚語、歇後語、雙關語。唱腔音樂主要由神朝腔和民間小調組成,有時也採用客家山歌。腳色行當一般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種,有扇花、手帕花、礱勾腳、穿心手等特色技藝。
龍川手擎木偶戲
龍川手擎木偶戲最早為提線木偶戲,主要是村民婚喪喜慶時,以木偶人配以瑣吶音律起舞歌唱助興、營造氛圍之用。木偶一般分為軟、硬兩種,通常有十多條線進行操作,部分可達二、三十條線。木偶戲班多由10至20個木偶組成,有單線木偶班和雙線木偶班之分。後來,當地木偶戲逐漸發展出手擎木偶,並成為龍川獨有的木偶戲品種。龍川手擎木偶造型十分精巧、惟妙惟肖,表演時木偶的手、腳都能活動,嘴巴、眼睛能隨曲調的旋律張合、轉動,從而使得人物生動鮮明、活靈活現。角色主要分為生、旦、醜、公、婆、淨等六大行當,配樂有民間小調、客家山歌等曲調,其板式多樣。
紫金提線木偶戲
紫金提線木偶戲造型精細,高度約60-70厘米,所用木偶的頭、手、腳皆以樟木雕刻而成,中間身子是用竹(竹皮)做成,再把頭、手、腳裝上去,經粉漆、彩繪、穿戴戲服而裝扮成各種人物角色。人物角色生、旦、公、婆、淨、醜六大行當齊全。其傳統劇目多數取材於民間傳說、民間故事和歷史人物,有《白蛇傳》《薜仁貴征東》《化子進城》等,表現有文官武將、才佳人、草莽英雄、村夫、農婦以及神話人物等,宣揚忠貞愛國、懲惡揚善和嚮往美好愛情的積極主題,歌頌英雄人物和人民民眾的創造精神。新中國成立後,新創了《黨的號召》《有了土地多生產》《銀山笛聲》等現代劇目。表演時,布置一個小舞台,只見木偶不見人,提線表演者站在帷幕後高處,一邊操縱木偶,一邊念唱。
廣東漢樂
廣東漢樂舊稱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廣東漢樂保留了原有中原音樂的特點,並與大埔當地的民間音樂等相融合,同時又吸納了潮樂的一些成分,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按照傳統的演奏形式、長期沿革的演奏習慣及不同用途,廣東漢樂分成五個類別。一是絲弦樂,俗稱“和弦索”。它是廣東漢樂中最普及、最大眾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時以頭弦或提胡領奏,配以揚琴、三弦、笛子、椰胡等樂器。二是清樂,又稱儒樂。追求比較高雅的演奏形式,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時樂器較少,主要有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等,人稱箏、琶、胡“三件頭“。三是漢樂大鑼鼓,又稱八音。主要套用於民間迎神賽會或鬧元宵等客家傳統節日。演奏時以嗩吶主奏,另輔以大鼓、蘇鑼、大小鈸、碗鑼、銅金、小鑼、馬鑼等打擊樂器。四是中軍班音樂。歷史上主要由職業或半職業的民間音樂班社演奏,作為儀仗性質的音樂,主要用於民間的婚喪喜慶活動。演奏時以嗩吶為主奏樂器,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弦樂。五是廟堂音樂。是舉行宗教法事時演奏的吹打音樂,演奏時以嗩吶為主,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弦樂。
廣東漢劇
廣東漢劇的聲腔、板式、舞台語言都各具特色。舞台語言以“中州語音”為準,以西皮、二黃為主要聲腔。西皮曲調靈活,高亢激昂,流暢悠揚,婉轉多腔,多用於抒發喜樂之情;二黃曲調平穩,寬廣大方,優雅持重,常用於抒發哀怨。廣東漢樂的曲牌雜調還兼有一些地方曲牌、民間小調和少量梆子、崑曲等,其板式分作慢板、原板、二六、二板、導板等。劇目豐富,有傳統劇目19個,移植創作劇目64個,現代漢劇劇目37個,以折子戲居多。題材多取自古代的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傳奇演義和元明雜劇。廣東漢劇分生、旦、醜、公、婆、淨、末七種行當,淨又有烏淨、紅淨之別。各行當發聲、唱腔均有嚴格區別。老生、婆、醜等按原喉;生、旦按子喉發聲;紅淨是以鼻音與假嗓、原喉合一發聲,烏淨則以原喉加鼻腔炸音發聲,獨具風格特色。
梅縣提線木偶戲
梅縣提線木偶戲的造形精巧、生動迫真、形體高大,單個木偶高約為70厘米,其臉譜、服式等與漢劇、京劇人物造型基本相同。傳統的提線木偶,一個木偶僅有3至5根線操作,經過後世不斷改良和發展,現在每個木偶基本需要12根線控制,特殊的木偶更達20餘根之多,且有硬線、軟線之分。表演時,木偶的動作全憑演員在高台通過手指連線操縱完成,有時一個指頭要操縱3根以上的線路,並通過由軟及硬、由硬至軟的不斷切換變化,使得木偶表演活靈活現、栩栩如生。角色分為生、旦、醜、公、婆、淨6大行當,表演程式包括唱、做、念、打4大類。其唱詞、念白等主要採用客家方言。
五華提線木偶戲
五華提線木偶戲演出的傳統劇目分傳本戲和雜耍戲兩類,傳本戲有較為規範的傳統劇本,多以著名的民間傳說故事為題材,雜耍戲則來自社會日常生活,以滑稽諷刺手法褒貶人情世態,傳統劇目有40多種。演唱以漢調為主,間唱客家山歌或採茶小調,對白用客家方言。五華提線木偶頭像分生旦、醜、公、婆、淨六個臉譜,造型精細,形體高大(高約90厘米),形象生動。每個偶像安裝三條硬線(固定線),一為背線,用於固定全身並能使偶人彎腰突胸,另兩條為裝於兩耳的耳線,用於固定頭部並使之能左右轉動和上下仰俯;再是在手腳每個關節安裝軟線(表演線),並根據動作表演需要增加線點,可多至20條,以便於複雜多變的表演。
沙縣肩頭棚
沙縣肩頭棚又稱肩膀戲,在沙縣流行已有百餘年,是從古代民間迎神賽會妝檯閣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最初是孩童在台閣上,表演簡單的故事、戲劇,由人們抬著遊行,後逐漸演變為今天的“肩膀戲”,改為肩托3-6歲小演員進行表演;其音樂多吸收花鼓調、南詞與民間小調,角色一般不多,大多演文戲和生活小戲,劇目較豐富。戲有生、旦、淨、末、醜之分,小孩擔任什麼角色,大人就走什麼台步;小孩原本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平時又訓練有素,站在大人肩上不僅不怯場,而且唱起來字正腔圓、聲情並茂,演起來招形式有致、惟妙惟肖。大人更不含糊,或跑、或跳、或碎步、或弓步、或墊步,根據劇情需要,與肩上小孩巧妙配合,上下默契,渾然一體。
客家大戲
客家大戲之演進由客家三腳采茶小戲開始,受到新興商業劇場的刺激,三腳采茶戲開始嘗試登上戲院舞台,在內台歷練下,三腳采茶戲開始產生質的變化,不斷吸收各劇種元素,舉凡曲調、身段、武打、劇目,甚至於當時的劇場流行文化:機關布景、少女登台、炫目電光等等,一步一步將客家戲從三腳采茶小戲模式,推進邁向大戲劇種,成為改良采茶戲。贛南是目前一致認為的客家采茶戲發源關鍵地區,台灣的三腳采茶,雖然沒有直接明確地證據說明源自於何處,但與贛南,甚至是受其傳播影響之粵北、閩西等地之采茶戲,在形式與內容上存在著一定程度之關聯則是無庸置疑。
傳統舞蹈
九獅拜象
九獅拜象發源於江西省上猶縣,是在龍燈、獅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型民間燈彩,一般由9獅、1龍、1象、1麒麟、1牌燈和1座鑼鼓彩亭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節期間和其它重要節慶日進行表演。其表演形式有開廳、暖廳、全村團龍、參圩。開廳:指新做的屋場開廳即蛇龍進了廳,先拜四方,而後團龍、吐珠、換油,接過主人的紅包後出廳,其他獅、象等在外面迎候;暖廳:即“九獅拜象”進入某屋場,屋場內的雞窩、牛欄、豬圈一律點上蠟燭迎接,九獅拜象擺八卦陣,蛇龍進入八卦陣有生門、死門之分,闖生門象徵來年路順,可化險為夷;闖死門標誌來年不幸,險禍莫測。所以舞龍頭的人一定要經過嚴格訓練,以防闖入死門,引起眾人不歡;參圩:即蛇龍“穿花纏柱”,也就是圍繞街上每一店門的柱子繞圈,以祝該店來年生意興隆。獅象群前後簇擁著蛇龍前進,一直到街的盡頭則為完成了表演程式,表演場面蔚為壯觀。
安遠瑞龍
安遠瑞龍一般在春節期間進行表演,表演前要進行傳統的祭龍儀式,村民們手執龍燈,敲鑼打鼓來到河邊擺上供品、點燃香燭、燃放鞭炮、祭拜龍神,進行“拜水開光”儀式,然後到各個村莊進行表演。它的舞蹈動作較簡單,舞步以小碎步和跑跳步為主,擺出“天下太平”字樣。舞龍的動作內容包括東君贊語、蓋水波浪、舞水爪鉤、織竹壁、結字、走圓場等幾個環節組成。瑞龍這種民間舞蹈表演節目,不斷演繹充實,寓意了龍來生瑞、瑞到增福、瑞氣盈門、五福歸堂等含義。
定南瑞獅
定南瑞獅是定南客家每逢年節喜慶家家戶戶都盼望瑞獅登門送瑞納祥的民間傳統文藝表演形式,以《西遊記》中“沙和尚引獅”為故事情節,以“進門獅、會獅和“四大引”(即:單引、雙引、三大引、四大引)為表演形式,以“三下丟、七星板”等曲目為節奏,增添了大盤羅鼓,其舞蹈以跑跳投、蹲縮竄、滾擺蹬等動作,模仿獅子各種姿態,時而驚慌閃躲鞭炮遁逃不止,時而鎮靜、試探、偷聽鞭炮,千姿百態,舞姿瀟灑,惹人喜愛,將“定南瑞獅”表現得淋漓盡致。瑞獅造型取南獅、北獅精華為借鑑,以崇尚客家奮進精神為理念,創造了抽象的“定南瑞獅”形象。
章貢區民間高蹺
章貢區民間高蹺又叫踩高蹺,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是章貢區在正月十五鬧元宵時,踩街中不可缺少的一項群體街頭表演節目。它的特點是鄉土氣息濃厚,形式奇特别致。據《列子·說符》篇記載:“宋有蘭子者,以枝幹宋元。宋元台而使見其枝。以雙枝長信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並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高蹺隊伍十分興盛。到目前為止贛南最悠久,最完整的高蹺隊伍,還是章貢區民間高蹺藝術團。踩高蹺,有兩種好處:第一種是體育鍛鍊健身;一種是民間藝術舞蹈,給眾人帶來快樂和喜悅。
信豐瑞獅引龍
信豐瑞獅引龍由五節龍和單人獅組成。龍為贛南常見的五人龍燈。瑞獅引龍的單人獅屬南派獅舞,由一人表演,即獅子只有獅頭及用布匹做成的獅身。是一種融合鬧場、吉祥、喜慶、文化娛樂的民間歲時節令舞蹈。一般由12人組成。領牌人一名,也就是領隊,持有“瑞獅引龍”的銘牌。銘牌的作用類似於名片,即是送富、送福、送吉祥到主人家的意思。外出表演時將銘牌放在主人家祠堂牌位前,以示對主人的尊重。一個持牌人、一個單人獅,五個舞龍人,五個樂手。這就是瑞獅引龍的全部表演人員。
崇義三節龍
崇義三節龍是光緒年間便盛行在崇義縣關田鎮田心村的民間燈彩,當地把這種三節龍稱為“泥鰍沾灰”,亦即形容三節龍舞動起來猶如肥短的泥鰍沾了香灰一般活蹦亂跳。“三節龍”比較突出的特點是:龍由3節組成,分龍頭、龍身、龍尾三部分,由紅綢串成,龍頭上繪有八仙、灶神等圖案。4人執牌燈,牌燈上寫明姓氏堂名。3個舞龍者站在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動作可分兩種,桌上舞龍和地面舞龍,桌上舞龍有騰雲駕霧、高車搖水、穿龍、團龍、左右舞龍;地面舞龍有舉龍、參拜、龍擺尾、左右舞龍、行步舞龍、正面舞龍、穿龍。三人輕捷自如地騰挪跳躍,舞動龍身,凌空穿插翻飛。
贛縣雲燈
贛縣雲燈是贛縣的一種具有獨特風格的燈彩藝術形式,起源於東河戲,根據新春之際戲班沒有燈彩不能進祠堂演出的民間習俗,便從東河戲演出劇目《白蛇傳》中“水漫金山”的水族舞表演形式變“水旗”為“雲牌”, “雲牌”上畫有“八仙”和”八寶天官“等仙人形象,柔合燈彩藝術特點,創作具有濃厚的民間色彩的《雲燈》舞。表演隊人員雙手各持一塊雲牌,分左右兩隊出場(雙龍出水)。表演一:出雲、跳雲、點斗(嗩吶吹奏《萬年歡》曲牌);表演二:擺字“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國泰民安”、“人壽年豐”等(吹奏曲牌《飄海》),每擺一字後“穿花”交替進行,每擺一字嗩吶吹奏一段音樂,曲牌相同。起初“雲燈”表演隊是跟隨東河戲班社至鄉村演出,每年正月為演出期。進村前先敲鑼打鼓,並由兩盞方形燈籠引路,後隨“鑼鼓亭”(兩人抬鼓架,司鼓者立架內)和樂隊、燈籠隊,後面是一副“鑾駕”(即皇涼傘)。
安遠茶籃燈
安遠茶籃燈起源於安遠縣九龍山,是反映當時茶農勞動生活的民間歌舞。早在宋朝,安遠九龍山一帶已是江南著名茶區,茶區里九株特別好的紅花茶樹遠近聞名。受當地馬燈、龍燈等民間燈彩的影響,增加茶籃、紙扇等道具,於是採茶歌與當地民間燈彩相結合,演變成了歌舞結合的民間燈彩—-採茶燈,也稱《茶籃燈》。《茶籃燈》就是當年茶農們所創造的一種最原始的歌舞表演藝術。在廣闊的茶鄉中,“採茶歌”和“採茶燈”成為了廣大茶農的重要文化活動。經過歷代藝人不斷的演繹,吸取外界養分充實提高,由《茶籃燈》發展成為具有簡單故事情節和人物的“採茶小戲”,表演時因為人物只有二旦一醜,所以俗稱“三角班”,是採茶戲最早的戲劇模式。
於都茶籃燈
於都茶籃燈是在於都縣較為常見的一種民間燈彩歌舞。在長期的勞作中,茶農為消除疲勞或傳遞情感常常唱茶歌。同時,茶農以勞動的動作為基礎,加上紙紮茶籃、扇子、手帕等,就成了載歌載舞的採茶燈,亦名“茶籃燈”。茶籃燈源於唐朝末年。當時大批中原人南下,有人在於都黃麟、寬田等地落戶。他們居住在深山老林,與山為伍,伴水為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終日爬山種茶,下田採蓮,辛勤耕作,於是產生了山歌、茶歌、採蓮曲等。每年春節,是他們最開心的日子,於是將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種茶、採茶、倒茶、炒茶、賣茶、販茶、送茶與燈籠舞結合起來,形成了具有贛南特色,富有於都山區特點的民間燈彩歌舞。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發展,演變成了今天的茶藍燈。
全南車馬燈
全南車馬燈的表演者為一生二旦二醜,故民間又稱“三角班”、“採茶班”。生角戴紗帽、穿長袍、掛口須,旦角頭飾絳珠、手拿花扇,丑角則車夫短裝打扮,類似戲劇人物造型。從人物造型、表演藝術及音樂等方面可看出,車馬燈是柔合了湖南花鼓戲、贛南採茶戲和客家傳統歌舞之長的民間藝術。車馬燈戲共有三個段子:“走車馬”、“跳加冠”、“撿紅包”,音樂常伴有以“十二月花會”為主題的一段燈歌。其音樂中“二月好看花”最早是唱“三十六古人標”,又叫“花會歌”;跳加冠伴以打擊樂;撿紅包用的是一段“串子”。音樂結構完整,旋律優美動聽,主要樂器用二胡,當地俗稱勾筒和笛子。
大余旁牌舞
大余旁牌舞是表現古代步兵和騎兵作戰情形的舞蹈。主要內容是模擬敵我雙方步騎兩軍對壘破陣的戰鬥情形。表演者己方步兵左手持園形旁牌,敵方騎兵左手持燕尾形旁牌,右手持長短兵器相互對打攻防。旁牌舞所使用的道具均為實戰兵器。兵器分為防禦性兵器,如圓形旁牌、燕尾形旁牌和進攻性兵器,如刀、棍、槍、雙斧、雙鐧、花耙等。旁牌舞表演主要由陣式表演和擊刺表演二大內容組成。首先是陣式表演,陣式表演的內容主要有“圓窩”、“長窩”、“四方”、“一字”四個陣式。陣式布局各異,彼此獨立又相互聯繫。“圓窩”陣式:是步兵埋伏偷襲、設定障礙阻擊敵騎的一種陣式。表演時由4個持園形旁牌步兵,分2人一組,先後做“開旁牌”、“持牌蹉步”、“埋伏偷襲”等動作,然後4人圍攏全身,用旁牌遮蓋全身,搭成堡壘形靜候;由另1人敵騎兵持燕尾形旁牌繞圓窩一周,從圓窩上按頭落地,模擬敵騎從遠方疾馳奔來,馬足踏在障礙物圓窩上,被圓窩連人帶馬掀翻在地,步兵速砍馬足。“長窩”陣式:是阻擋敵騎長驅直入,利於步兵進攻的阻擊陣式。
大余南安羅漢舞
大余南安羅漢舞俗稱羅漢送喜,是大余縣僅有的祈神求子的民間舞蹈。南安羅漢舞的形象塑造和表演形式都是很奇特:由羅漢頭、猴子、羅漢崽三種形象組成,共二十多人表演,表演者大多是少年兒童。羅漢頭由一成年人扮演,他象徵神靈,並集男女兩性於一身:如羅漢頭頭帶假面具,假面具上畫有雪白的眉毛、鬍子、壽須,是一個大慈大悲、笑容可掬的男性形象;但體態肥碩,特別是腹部和臀部隆起,又擬女性懷孕狀。在情節表演中,羅漢頭有“邁老人步”“捧腹”、“捧臀”“抖袋播崽”等動作。羅漢頭邁老人八字步踩台是選擇播羅漢崽到民間的地點。“捧腹”“捧臀”動作是表現羅漢頭即將生羅漢崽的喜悅心情。羅漢頭播崽時,將羅漢崽裝入人種袋裡,然後雙手舉起人種袋,將羅漢崽撒播人間。猴子由一精靈小孩扮演,系羅漢頭的丈夫。另外十八個小孩扮演羅漢崽,羅漢崽象徵男丁,故有羅漢所到之處均人丁興旺的說法。
寧都劉坑竹馬燈舞
寧都劉坑竹馬燈舞是一項獨特的,為祭祀活動而興起的舞蹈習俗。傳承於寧都縣梅江鎮的劉坑竹馬燈舞,既有真功夫的陽剛,又富有舞蹈美感,相傳劉坑竹馬燈舞源自唐朝,有千年的傳承歷史。竹馬燈舞是為了鬧元宵而引進的,是一種融合武功與舞蹈為一體的表演藝術。整場活動,以其中的武功舞台表演的“洗馬拆牌”為最核心的內容。“洗馬拆牌”,這是一項融武功與舞台表演為一體的民間舞蹈習俗。從洗馬生活場景模擬,到武術動作表演,都富有舞蹈美感。動作剛勁有力,有著力和技的美。情態照應,傳神準確。動作變化、過度、排列、造型都有自然順暢之美。
寧化古游儺
寧化古游儺是古代儺文化的一種遺留,其祭奉崇拜的“梅山七聖”與南方少數民族所崇奉的“梅山教”有關,中國古典文學典籍《西遊記》、《封神演義》中均有關於“梅山七聖”的記載。至光緒九年,聚居於村中的吳、夏、賴三姓村民修建了“七聖廟”並供奉“梅山七聖”的面具。“梅山七聖”同時還是各種儺戲、儺祭中扮演表現的對象,而在儺戲、儺祭中,“驅鬼“是一個儀式的重要主題,因而儺戲、儺祭中有獰厲駭人的裝扮形象,夏坊村的游儺也是這類習俗的一種衍伸。夏坊村的游儺習俗中,每個神儺的裝扮都有固定的模式:“一聖”紅臉,頭扎綠巾,頭上V形缺口處置一把鋸子,上身赤裸,下著黃裙;“二聖”以下都是黑臉,頭扎紅巾,也是赤裸上身,但“二聖”、“三聖”都是頭上置一把砍肉刀,下身著黃裙;“四聖”、“五聖”則腹部插一把利刃,直透後背,肚腸流出,下身著藍裙;“六聖”、“七聖”左手腕各插一把匕首,下身亦著藍裙。由於吳姓供奉“梅山七聖”的歷史最久,“七聖”中的 “一聖”,必定要由吳姓人來扮飾,游神時也是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客家青獅
客家青獅是客家人心目中驅邪鎮宅的神奇瑞獸。在龍巖、三明及廣東梅州一帶客家地區,逢年過節都要集中展演、入戶巡演舞青獅。其中,尤以連城最為盛行,並成為連城傳統武術中重要組成部分。連城舞青獅主要通過獅子的身形變化來展現獅子的生活習性,而青獅作為舞青獅的重要道具,其好壞決定了舞青獅的生動與否。連城客家青獅的製作技藝和許多傳統技藝的傳承一樣,數百年來都是單傳。由於青獅製作方式傳統,工藝精緻,不但要求製作技藝精湛,而且需要紮實的美術功底。連城客家青獅的製作為全手工傳統製作。一隻青獅頭從制模到裱紙至少需要20天,而一整隻青獅的製作需經過選模泥、制模、裱紙、固定、上畫,及製作獅舌、獅鬃、獅布、獅尾等幾十道工序。
杯花舞
杯花舞原是清代在興寧流行的道教中的法事舞蹈。道士在表演時是用五句板說唱的竹板進行擊拍,以興寧產的白色瓷質“伯公杯”代替竹板,使節奏更多樣,聲音更清脆,富有技巧性,成為獨特的道教舞蹈的道具,一直沿用至今。杯花舞表演的動作有搖杯、打杯、轉杯、磨杯、杯花出手;舞步有雲步、橫步、跪步、下板腰等動作,敲擊舞杯的技藝特色,讓人耳目一新,歡快怡悅。杯花舞有其獨特的曲調和鑼鼓點,在優美的“下腰”、“搖杯”、“杯花出手”的基礎上,用流暢的舞步、巧妙的構圖、多變的節奏、大膽的創意,以“搖、滾、甩、打、磨、轉”等敲擊舞杯的技藝特色,相互賽杯、相互獻藝,給人們以藝術欣賞,是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落地金錢舞
落地金錢舞的來由,傳說明末清初,五指石成了抗清根據地,隆武帝在該地用於行樂的宮廷樂舞,後流傳到民間,逐步發展為民眾喜愛的民間藝術。落地金錢舞的道具採用了3尺長的竹竿,左右兩端各鑿縫一尺,每縫穿五度竹籤,竹籤上各串六枚銅錢,首尾紅綢加彩。演出時,眾演員手握竹竿,上下左右、前後舞動、擺搖金錢,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節奏優美動聽;紅男綠女演員不斷變換舞姿,變更隊形,使整個舞蹈顯得既威武雄壯,又生動活潑,多姿多彩。落地金錢使用的道具叫金錢棒。金錢棒採用3尺長竹竿,左右兩端各鑿縫一尺,每縫串6度竹籤,竹籤上各串銅錢,首尾紅、綠綢加彩。金錢棒晃動,銅錢就會發出清脆悅耳的碰撞聲,寓意金錢落地萬事如意。
興寧馬燈舞
興寧馬燈舞俗稱“打馬燈”,是興寧大坪流行最早最廣的民間舞蹈,是一種獨特的客家傳統舞蹈。相傳馬燈舞源於東漢末年,是客家先祖為紀念、傳承、發展、弘揚文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表演藝術形式的客家民間傳統舞蹈。馬燈舞的獨特風格有恭祝添丁發財之意,所以春節、元宵期間表演最為頻繁。馬燈舞含“十二月古文(打四圍)、拆字、打五更、補缸”四個環節,整場節目有說有唱、有歌有舞,曲調是獨特馬燈調。流傳中逐步形成韻調歡樂祥和、抒情格局,引用通俗易懂的客家歌聲和語言,歌頌一年四季的農事活動,從正月唱到十二月,稱為“十二月古文”。
五華竹馬舞
五華竹馬舞起源於《封神演義》中“土行孫迎娶鄧蟬玉”的神話故事,說的是周王將士土行孫與紂王軍中的鄧嬋玉相愛,周王軍事姜子牙為玉成美事,使用旗桿竹紮成竹馬,用綠竹製成雞、鴨、鵝、魚等動物為迎親禮品,然後施展法術將它們化成活物,由土行孫架彩車,上大夫散宜擎幌傘,眾將官武士騎竹馬、扛彩禮,扮成迎親隊伍,就這樣邊舞邊行、邊行邊唱來到鄧營,戰勝伏兵,迎回鄧嬋玉同土行孫一起成親。姜子牙以一段鼓樂齊鳴、熱鬧非凡的迎親歌舞,成了歌頌純真愛情的佳話。就這樣,這種帶有節日喜慶氣氛的舞蹈在民間流傳,因表演道具是由竹子製成馬的形狀而得名為“竹馬舞”,逐漸演變成人們歡慶春節、元宵必備的傳統歌舞。
坂田永勝堂麒麟舞
坂田永勝堂麒麟舞常在春節期間或平時民間的喜慶場合表演,傳統表演主要包括舞麒麟和武術表演。表演前麒麟頭需進行隆重的開光儀式和表演前儀式。舞麒麟一般由兩人完成,一人舞麒麟頭,一人舞麒麟被。表演包括麒麟出洞、嚼腳、弄麒麟尾、打瞌睡、擺青、踢青、采青、水仙花、十字清、鷯花園、麒麟翻王等11個套路環節。通過伏、臥、彎、騰、躍、跳等動作,配合伴奏音樂的快慢節拍表現傳說中麒麟的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動靜神態。麒麟表演結束後為武術表演,有單打拳(南拳)、單棍、雙棍對打、白手 對雙刀、小刀對藤遮、雙節棍、紅纓槍、內針對鐵釵、內針對凳、內針對藤遮、大刀、快耙、長棍等內容。
坪山麒麟舞
坪山麒麟舞分儀式、習俗、表演三大內容。新麒麟表演前必舉行“開光”儀式,麒麟的雙眼用紅布蒙著、由資深師父選好良辰吉日和地點、半夜、時間,地點要選擇有靈氣枝葉盛茂的古樹下,舉行“開光”。坪山麒麟凡參加祥和喜慶重大節日、喬遷新居、婚嫁前都按傳統儀式在供奉的師傅位上燒三支香,並告之祖師爺。之後在祖先祠堂燒香拜祭,由堂主帶領著要外出演出的麒麟及參演隊員,邊舞麒麟邊從屋外開始向屋內,祈求風調雨順。坪山麒麟舞整套表演起來分為頭段、尾段、武術及拳術表演三個部分,統稱為“麒麟套”。
大船坑舞麒麟
大船坑舞麒麟的麒麟道具一般長六米。麒麟頭部用竹片等紮成,眼睛可以轉動,口部可以翕合,其身用綢布鑲著閃閃發光的粼片。新製作好的麒麟首先要“開光見青”——即凌晨時分在預先選擇好的古樹下燒香,供神位,麒麟隊中最長者將麒麟頭上的紅布揭去,敲鑼鼓並鳴放鞭炮,使麒麟“出生”時便見到了青青的樹葉,這是吉祥的象徵。表演時,麒麟是由二人共舞,中間在觀眾不注意的情況下兩人互換3次。基本的套路共有八段,分別是拜前堂、走大圍(圈)、雙麟會、采青、游花園、打磕睡、走大圍、三拜。
龍崗舞龍
龍崗舞龍是深圳市龍崗區民間慶豐年、度佳節時表演的廣場舞蹈,其分布以現龍城街道和坪地街道為中心,輻射周邊一帶。該地原為寶安縣龍崗鎮,幾百年前已有客家人遷入聚居,歷來流傳著古時龍王領十小龍出巡南海,一小龍為此地風光吸引而下蟄的社坪崗,由此得名龍崗,其餘九小龍則虬伏毗鄰的半島地帶,便成為香港九龍由來的美好傳說。故當地民間素有愛龍敬龍的傳統,舞龍也隨著在客家風俗活動中盛行起來。表演以大八字步為主要舞步,有晃動、擺動、轉動、倚跪、跳躍、躥鑽、翻滾等動作,還有“半邊月”、“游龍戲水”、“鑽龍身”、“躍龍門”、“蛟龍鬧海”等多種套路,配樂則以獅鼓、大鈸、鑼等打擊樂器為主。
沙頭角魚燈舞
沙頭角魚燈舞是帶故事性的道具類動物舞蹈。表演道具漁燈用竹蔑扎制,有紅鯉、青鯉、黑鯉、火點魚、丁公魚、海鯽等20多種魚類造型,魚腹下端插一木棍,供舞者操縱表演,腹內放置蠟燭,點燃時通體透亮,造型艷麗奪目,故名魚燈。表演一般在晚上進行,場上置有4根白色空心柱,用以代表海底龍柱,內點通明燭火,故不必另添燈光,四周則圍以海藍色布幕,寓意大海深處。表演從20多個躲在布幕後的舞者,高舉各色魚燈親熱歡快地遊動開始,表演中,幕後的舞者須保持低馬步,以便俯身曲背運行穿插。而魚燈的舞姿舞態,也靠舞者的舞步配合,並操縱魚燈起伏遊動、左右擺動、上下翻躍,以表現悠閒、興奮、受驚等不同情緒和神態。如舞者能讓魚燈表演“魚貫穿棱”、 “鏟沙”、 “竄水”、 飛躍”等興奮動作,且快速敏捷、生動逼真。在舞者的靈巧操縱下,二、三十具魚燈彩光四射,在夜暗中上下搖曳,左右閃爍,穿梭流淌,宛如燦爛星河。
貓頭獅
貓頭獅既異於北獅,也不同於南獅,形貓似獅,獅頭正額寫有一個金光閃閃的“王”字,獅面牙尖,鼻高,眼大,眉顯,整個獅頭上繪有七彩龍、鳳、梅、蘭、竹、菊、八仙的法器及海浪、浮雲,使獅頭在威武中透著和善,在凝練中顯出生機,活脫脫彰顯著客家人在不斷的遷徙中積極應對自然挑戰豪情。客家貓頭獅製作匯聚了泥塑、繪畫、裱糊等民間工藝,須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共有取泥、塑坯、上紙、點畫、上油等五道工序。和平貓頭獅所用的色彩和西藏的唐卡相類似,顏料全為天然礦石、樹汁提取,色澤艷麗,經久不褪。貓頭獅的色彩主要以金色、藍色、綠色、黑色等為主,線條粗獷,表情誇張,威猛之餘滲透出溫馴可愛的一面。
舞貔貅
舞貔貅為客家地區的傳統舞蹈節目,又稱“舞客家貓”“客家醒獅”。在增城,舞貔貅是當地客家人逢喜事、年節、甚至單位落成典禮、開店鋪、建新房都要舉行的表演活動,除了表達喜慶吉祥和祈求好運的意圖,還蘊含著驅邪之意。相傳貔貅是龍的第九子,“頭像獅身像虎”,是一種以財為食,只進不出的兇猛但吉祥的動物。客家貔貅造型是以中原貔貅為原型改造的,貔貅舞伴有武術表演,以拳、棍、大刀、雙刀、快鈀、二棍、排滾等為主,體現出貔貅舞的特色和實用性。舞貔貅是有套路的,“一場舞就是一個故事”。
小金口麒麟舞
小金口麒麟舞的道具麒麟頭用老黃竹編製成雛形,粘上紙,外面人工雕刻龍、鳳、八卦、祥雲等約十多種民間傳統圖騰圖案,上好青、紅、黃、黑等顏料後製成。麒麟被選用紅、黑、黃、青、紫等五種顏色分成六段拼接而成,前五段由紅、黑、黃、青、紫依續連線,分別在黑色和青色布上寫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八字。第六段由紅、黑、黃、青、紫五彩顏色拼接而成,喻為龍鳳呈祥、驅邪佑吉、安居樂業、五穀豐登、天下太平之意。表演主要分“沙仙戲麒麟”、“沙仙馴麒麟”、“麒麟拳術表演”三大部分。
清溪麒麟舞
清溪麒麟舞主要十分講究麒麟道具的造型。麒麟道具由麒麟頭、麒麟被身和麒麟尾巴三個部分組成。麒麟頭設計為酷似龍頭,用黃竹扎框,優質沙紙糊面,頭上有一向前崛起的五色獨角,頭、頸、嘴分別鑲有塔形彩釘、銅製圓鏡、金線圖案,還畫有牡丹、桃花、菊花、蝴蝶等圖案。麒麟被由披肩和身組成。披肩長約2米,寬約1.5米,由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的橫著相連組成,代表宇宙生命五行中“金、木、水、火、土”。整個披身肩和麒麟被呈“丁”字形,披肩上繡有“風調雨順”四字,麒麟被身由中間一幅花布和兩邊約20公分的藍布相連而成,長約4.5米,寬約1.2米,最末端呈如意雲頭狀,留有一個小孔供竹製的麒麟尾巴穿過。麒麟尾巴是一根約1米長姆指大竹子做成,一端綁上紅繩,表示尾巴,竹的另一端打上一隻小孔,穿上繩子,掛在演員的脖子上,跨過兩腿中間,和穿過麒麟被的小孔成平行,便於演員按鑼鼓節奏將尾巴伸進伸出的表演。
塘廈舞麒麟
塘廈舞麒麟通常只有一隻麒麟、一套鑼鼓、一根隊旗,隊旗上面都標有隊伍的姓氏或堂號,每支隊伍有二十多人。表演時樂隊站在隊旗前面,舞麒麟隨樂音節奏而動,一人舞麒麟頭,一人舞麒麟尾,麒麟舞動時又結合特色基本武術,分為上下兩大套路,上套主要是表現麒麟玩耍、動作包括有:舔腳,舔身、耍尾等,下套主要以表現麒麟尋青、驚青、聞青、試青、采青、找青、逗青為表演主題,動作上即興發揮、風趣幽默、諧趣橫生;上下套路配合,演繹著麒麟晃頭、張望、舔腳、舔尾、搔癢、滾地、嬉戲、見青、搶青、嚼青、吞青,以活靈活現的表現出麒麟的喜、怒、哀、樂、驚、疑、思等神態。
樟木頭舞麒麟
樟木頭舞麒麟是樟木頭鎮的客家傳統舞蹈。樟木頭鎮是東莞市唯一的客家鄉鎮,舞麒麟的表演是由一位男青年舞麒麟頭,一位少年舞麒麟尾,在鑼鼓和嗩吶的伴奏下進行。樟木頭舞麒麟分“頭套”(“麟趾呈祥”)和“尾套”(“采青賜福”)兩部分,“頭套”表現麒麟梳理、舔腳、舔尾、舔身、洗臉等動作;“尾套”表現麒麟尋青、聞青、試青、找青、逗青、采青、吃青、吐青等艱辛過程,表示麒麟降福人間,給人們帶來美好的祝福。隨後進行武術表演。樟木頭舞麒麟都是師傅口傳身授,每個姓氏自當一門,多為祖傳,世代相承。每年秋後,村里同宗同姓的年輕人集中到本族祠堂里的“拳館”練習功夫,由麒麟師傅傳授舞麒麟。樟木頭的客家人有“龍生九子,麒麟為長”的觀念,更由此賦予了舞麒麟獨特的文化內涵。
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
西貢坑口客家舞麒麟活動已傳承了超過二百年。客家人視麒麟為瑞獸,可以化解煞氣,帶來好運,所以在慶祝農曆新年、婚嫁、祝壽、祠堂開光、新屋入伙、迎賓、太平清醮、神誕等喜慶場合都會舞麒麟。自舞麒麟隨客家群體移入香港後,與本地傳統音樂和武術結合,發展出極具本地特色的造型、步法和套式。對比龍獅,麒麟既能登廟堂,亦能舞入尋常百姓家。麒麟帶有多個祝福和寓意,例如婚宴舞麒麟,寄寓麒麟送子,西貢坑口區傳統客家麒麟協會於2013年成立,旨在推廣客家舞麒麟文化,2014年被列入第4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