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遠茶籃燈,流傳於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的傳統舞蹈,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安遠茶籃燈起源於安遠縣九龍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贛南採茶戲”的原始劇目《大摘茶》的上半段舞蹈表演部分,是反映當時茶農勞動生活的民間歌舞。經過歷代藝人不斷的表演,吸取外界養分充實提高,從簡單到複雜,從山上到山下,逐漸流傳在安遠縣各地。
安遠茶籃燈經江西省政府批准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Ⅲ-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遠茶籃燈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
- 遺產編號:Ⅲ-5
- 流行地區: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早在宋朝,安遠九龍山一帶已是江南著名茶區,茶區里九株特別好的紅花茶樹遠近聞名。至清康熙、雍正年間最盛,九龍茶被取作貢品,每年陽春三月,贛、粵、閩等各地茶商雲集於此。茶女採茶時喜歡聯唱《十二月採茶歌》,受當地馬燈、龍燈等民間燈彩的影響,增加茶籃、紙扇等道具,於是採茶歌與當地民間燈彩相結合,演變成了歌舞結合的民間燈彩——採茶燈,也稱《茶籃燈》。《茶籃燈》就是當年茶農們所創造的一種最原始的歌舞表演藝術,茶農表演以採茶為內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經過歷代藝人不斷的演繹,由《茶籃燈》發展成為具有簡單故事情節和人物的“採茶小戲”,表演時因為人物只有二旦一醜,所以俗稱“三角班”,也是採茶戲最早的戲劇模式。
舞蹈特色
茶籃燈歌舞表演者共5人:1女飾演茶母,4女飾演茶女。主要內容表現眾茶女告別茶母、上山進茶園、茶園摘茶、下山擺“天下太平”字樣等歌舞表演。眾茶女告別茶母表演所用歌曲是《觀禮》《春穀雨》《荷包歌》;上山進茶園表演所用歌曲是《三牌調》《雙牽手》;茶園摘茶表演所用歌曲是《春景天》《五月踩地》。伴奏以打擊樂為主,使用皮鼓、梆子、大鑼、工鑼、饒鈸等,加入“勾筒”、竹笛等樂器。《茶籃燈》的舞蹈表演基本動作,主要有採茶步子、彩扇花、轉茶藍等,呈現了九龍茶園的豐收景象和茶女們摘茶勞動的歡樂氣氛。舞蹈動作輕鬆,造型自然,如“雙牽手”進茶園的採茶步子輕盈活躍;“春景天”摘茶的彩扇花、轉茶籃輕快瀟灑;歌曲唱腔委婉動聽,充滿生活氣息。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安遠茶籃燈以其獨特、鮮明的藝術特色傳承至今,有其頑強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民眾基礎,作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寶庫中的一顆小明珠,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傳承和保護安遠茶籃燈對研究贛南採茶戲的發展史具有重要意義。
傳承狀況
隨著電影、廣播、電視、網路等新興文化形式的普及,安遠茶籃燈和許多傳統民間藝術一樣,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市場。安遠茶籃燈藝人年事漸高,該表演以及相關道具的製作工藝面臨後繼乏人、瀕臨失傳之境。
傳承人物
賴良定,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安遠茶籃燈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安遠縣制定了相關保護計畫,在做好資料建檔工作,對採集到的相關錄音、錄像、圖片、文字、道具等原始資料進行妥善保存的同時,對現有傳承人,尤其是對代表性傳承人進行保護,給予生活補助;並加強培養年輕一代的接班人,要求現有傳承人帶好徒弟。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8年2月1日,由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新局、縣文化館組織的安遠縣教師進修學校學生茶籃燈表演隊參加了2018年贛州市第三屆文化惠民周文藝表演活動。
文化軼事
相傳唐玄宗時期,宮廷樂師雷光華和宮廷歌女產生愛情,犯了宮禁,於是相攜逃出宮廷,隨同中原漢民輾轉南遷,經過安遠縣九龍山麓,便隱居在此開荒種茶,改姓為田。由於雷光華能歌善舞,農事之餘便不忘所好,教茶農唱採茶歌,將採茶勞動動作與採茶歌糅合在一起,受盛行茶區的馬燈、龍燈等民間燈彩的影響,編演成了歌舞結合的民間燈彩—-採茶燈,亦名茶籃燈。安遠九龍山是當時江南主要茶區之一,九龍茶被取作貢品,每年陽春三月,贛、粵、閩等各地茶商雲集於此。茶女採茶時喜歡聯唱《十二月採茶歌》,茶市開張時表演以採茶為內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茶籃燈》就是當年茶農們所創造的一種最原始的歌舞表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