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肩頭棚又稱肩膀戲(沙縣民間稱肩頭坪,2005年10月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時寫作肩頭棚),該戲起源於清朝末年,相傳為沙縣民間藝人連細狗首創。是閩中沙縣民間流傳下來的獨一無二的傳統藝術表演形式。沙縣肩膀戲演技奇特,唱腔動聽,兼容各調,場地不拘,素有肩膀上的民間藝術奇葩"之美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縣肩頭棚
- 分類:戲曲
- 地區:福建省沙縣
藝術特色,歷史淵源,主要劇目,榮譽榜,
藝術特色
表演時由3~6歲的小孩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表演,小孩負責唱腔和手部及頭部動作,大人負責台位變換和腳部動作,上下兩人配合默契,表演細膩,形態逼真,演技奇特,戲路寬廣,唱腔多為傳統民間“花鼓調”、“調兵調”等,同時吸收了南詞、土京戲等曲調,唱腔動聽、場地不拘,舞台或露天廣場或走街串巷,均可表演。
歷史淵源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據《沙縣誌》記載,清朝宣統年間,沙縣民間的戲劇十分活躍,各班競相演出,時有“玉枕軒”的領班連細狗別出心裁,創造一種小孩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劇目。是較為少見的文藝節目,約五六歲的小孩站在壯漢的肩上,穿著戲服邊唱邊舞,在悠揚的樂曲中演戲,是一種高難度的特別戲種。 主要劇目有《花子過關》、《小放牛》、《補缸》、《四郎探母》、《平貴別窖》等。
主要劇目
表演劇目有傳統的《小放牛》、《補缸》、《花子過關》、《姑嫂打漁》、《賣草墊》等,新編劇目有《豬八戒巡山》、《濟公扮新娘》、《八仙聚會小吃城》等,
《花子過關》取自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的故事,講述梁山好漢燕青、時遷、孫二娘和顧大嫂,喬裝打扮,與守關縣令機智周旋,順利過關的故事。
《小放牛》以對唱的形式,描述了牧童在放牛時向心愛的姑娘表達愛慕時的情景。
《補缸》演繹一補缸師傅為一俊俏的大嫂補缸,心猿意馬,有意將缸敲破,引發糾葛,補缸師傅信守諾言,照價賠償,博得大嫂歡心。
榮譽榜
2001年元月23日下午(除夕)沙縣肩膀戲團參加在澳門議事亭前地廣場隆重舉行的"萬家喜慶賀蛇年"的開幕式表演,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何厚鏵興致勃勃地觀看了演出。
2001年10月在湖北荊門全國第五屆民間藝術節上榮獲金獎。
2005年10月被列為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