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落地金錢舞
- 時間:明末清初(公元1646年)
- 目的:以求暫寬帝王落拓之心
- 特點:具有濃郁的北方秧歌舞特色
起源,發展,
起源
落 地 金 錢 舞相傳在明末清初(公元1646年),即位僅兩年多的隆武帝在山西總兵謝志良(平遠差乾人氏)等眾臣的簇擁下,從福建一路南逃到平遠差乾五指石,憑險固守。因見隆武帝每日站在殿前引頸北望、淚流滿面,謝志良等人便與隨行一李姓樂師商議,徵召十多年俊男俏女,編制《落地金錢》舞蹈節目,以求暫寬帝王落拓之心……由此具有濃郁的北方秧歌舞特色的民間舞蹈《落地金錢》以差乾為發源地,在平遠民間流傳下來。
發展
由於平遠在數百年前人煙稀少、交通閉塞,民間文藝品種不多,《落地金錢舞》便在平遠民間流傳。民間藝人手攜金錢棒,遊走鄉間,走村串戶,給鄉民帶來美好祝福,示意生活安康,金錢串串,因而成為民間藝人的一種生存方式流傳下來。
至解放初期,經我縣文化工作者和民間藝人不斷挖掘整理,《落地金錢舞》遂成為歌頌美好生活,強身健體的民間文藝形式,二十世紀50年代初期,在平遠境內的仁居、壩頭、大柘、石正等地流行一時,人們用歡快的《落地金錢舞》表達解放後的喜悅心情,歌頌人民領袖和社會主義新事物。後因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這一民間藝術形式一度失傳,在民間銷聲匿跡,直至二十世紀90年代末期,經我縣文化部門重新挖掘、整理,使這一民間藝術奇葩重現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