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燈(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鯉魚燈(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鯉魚燈是一種民間舞蹈,在大埔鯉魚燈舞非常活躍,計有百侯南山、侯南、侯北;湖寮舊田、葵坑、長教、雙坑、新嶺背;岩上大北坑、小北坑;西河黃塘等11個鯉班。此外,大埔鯉魚燈還流傳到本省的和平、連平、廣州。鯉魚燈舞屬花鳥魚蟲一類的抒情民間舞蹈。它寄物寓意,藉助舞蹈藝術形象思維的比興手法,通過擬人化的舞蹈動作和語言,反映人們的思想、感情、願望和理想。同時,人們還把鯉魚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徵。在漢族的傳統的春節、元宵節活動中,人們用舞鯉來迎新歲、賀新春、鬧元宵,對新的一年,新的歲月寄予美好的期望。

大埔鯉魚燈舞的代表作是鯉跳龍門,它分為三個舞蹈小段,分別為“群鯉嬉春”、“ 比比交尾”和“鯉跳龍門”。“ 群鯉嬉春”美於形,金鱗翩翩嬉水中;“ 比比交尾”富於情、親情融融,以情感人;“鯉跳龍門”富於想像,同時也體現了不畏艱難、敢於拼搏的精神。

2007年6月18日,鯉魚燈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鯉魚燈
  • 批准時間:2007年6月18日
  • 非遺級別: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類別:民間舞蹈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鯉魚燈舞最早興起於梅州市大埔縣百侯鎮的侯南村,現主要分布於大埔縣百侯鎮及西河、湖寮鎮的部分鄉村,在和平連平縣一帶也有流傳。

基本特徵

鯉魚燈舞的主要道具為一雄四雌5條鯉魚,雄鯉為青色,雌鯉為紅色或橙色,均為三尾錦鯉造型,以竹篾編扎,長約3尺,外糊紙或布加彩繪,頭、尾兩節能靈活擺動,因在魚眼和魚腹中都裝點著大小不同的燈,故名鯉魚燈。表演由1人舞雄鯉,4人舞雌鯉,俗稱“五鯉五鑼”。主要情節是帶有傳統習俗特徵的“五鯉跳龍門”,有“群鯉嬉春”、“比比交尾”和“鯉跳龍門”三個舞段。夜間表演時只用鯉魚道具中的燈光照明,在朦朧隱約的氛圍中,舞者揮舞道具,利用肩、肘、胯的多端變化,在各舞段中生動地模擬鯉魚的平游、沉浮、戲水、嬉吻等動作,把群鯉出草、嬉戲、交尾、衝浪直至飛躍龍門的表情、神態和氣勢,表現得栩栩如生,優美抒情。
鯉魚燈
鯉魚燈
鯉魚燈舞的音樂伴奏不拘一格,有只用鑼鼓點伴奏,樂器為大鼓和馬鑼;也有用廣東漢樂中的吹打樂伴奏,樂曲多為《慶元回》、《點絳唇》、《雁兒落》、《浪淘沙》等,舞蹈表演因漢樂的烘托而更顯古樸、雅致。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在當地民間,鯉魚被視為吉祥、豐年的象徵,常用舞鯉魚來迎新歲、賀新春、鬧元宵,以寄託對未來的希望。改革開放以來,鯉魚燈舞更從傳統的5鯉小型舞蹈,發展為舞台表演的24鯉,以至多達80鯉的大型廣場舞蹈。其傳承歷史,對研究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深厚淵源,是可貴的活例證。
鯉魚燈
鯉魚燈

傳承現狀

隨著時代的變化,大埔鯉魚燈舞的生存條件也發生了改變,特別是傳承後繼乏人,如道具製作正瀕臨失傳,亟待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傳承人物

楊良勝,男,1956年生。1963年開始跟隨父親學習武術、鯉魚燈道具製作技術、鯉魚燈舞編導和表演藝術。全面掌握了百侯鯉魚燈的道具製作和鯉魚燈舞的表演技藝,還對鯉魚燈舞在不失傳統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發展,使表演技巧更加生動靈巧。曾參與中央電視台《神州百姓鬧元宵》節目拍攝。1994年,參加梅州市舉行的世界客屬聯誼大會開幕式文藝表演《鯉龍會》榮獲一等獎。1995年,參加首屆世界大埔同鄉聯誼會文藝表演《鯉魚燈》榮獲一等獎。2006年,參加梅州市客家山歌旅遊節文藝表演《鯉魚舞》榮獲二等獎。同時積極帶徒授藝,開展培訓活動,長期與中、國小校聯合開展鯉魚舞培訓班,每年從中抽選學生學習鯉魚舞表演套路以及鯉魚燈扎制工藝,至今授徒已達數百人。平時積極為縣文化部門製作、維修道具,提供長期實物展覽。他努力鑽研表演技藝,帶動民眾積極參與到鯉魚舞的傳承與保護中來,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鯉魚舞的傳承發展工作上,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社會影響

重要演出
1953年,大埔鯉魚燈舞參加廣東省(粵東區)民間藝術匯演。由於表演出色,被光榮選拔為上京節目;
鯉魚燈(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鯉魚燈
1955年,大埔鯉魚燈隊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全國民間藝術匯演;
1984年2月,大埔鯉魚燈參加梅州地區首屆元宵燈會演出,表演了傳統節目《鯉龍會》;
1989年,《鯉跳龍門》收入《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
1993年元宵節,大埔鯉魚燈隊赴梅州參加中央電視台“神州百姓鬧元宵”電視拍攝,表演節目為《鯉跳龍門》;
2006年元宵,大埔鯉魚燈隊參加梅州市首屆客家山歌旅遊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