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安鯉魚燈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 所屬地區:江西吉安縣
- 遺產級別:省級
基本信息,舞蹈簡介,藝術風格,傳承發展,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吉安鯉魚燈
遺產編號:Ⅲ-19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吉安市吉安縣
遺產級別: 省
舞蹈簡介
鯉魚燈起源於贛南地區的民間舞蹈,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後來,興國移民遷居到吉安縣固江棚下村,將鯉魚燈也帶到了棚下,並在原有基礎上加工發展,演變成了吉安鯉魚燈。
藝術風格
鯉魚燈組成表演的,是1隻外表莊嚴、昂揚,內心十分慈愛的鰲魚,9隻活潑靈敏的金絲鯉魚和1隻天真、淘氣的小蝦。它們親密地團結在一起,互相咬著尾巴前進,為的是要到達幸福美好的境地——龍門。在前進征途中,它們有時迷失方向,有時遇上敵人烏賊的侵犯,但在鰲魚的帶領下,它們敢於拼搏,一往無前,終於在漆黑的夜晚走向了光明。動作結構有16個花節: 鰲魚進場、鯉魚出洞、單拆篾塔、雙拆篾塔、斜拆篾塔、雙斜拆篾塔、三盞球、漂帶、上水翻潭、劈柴、尋食、跳龍門、穿龍門、積塔、團龍、咬尾。鯉魚燈的主題思想積極向上,藝術形象生動優美,抓住水的特性和魚、蝦的生活特徵,非常細膩地創編了絢麗多姿的舞蹈動作:時而來回遊動,時而上下翻滾;一會兒是嬉戲蝦魚,一會兒魚躍蝦騰,構成了一幅歡快、靈動的畫面,把生活真實和藝術創造融為一體,給人賞心悅目的藝術享受。
鰲魚、鯉魚、蝦的製作:以竹篾為主要材料,編紮好外形框架,以前用皮紙糊殼,內點蠟燭,現改用紗布蒙殼,通體層層迭迭貼上片片魚鱗,內裝電池、燈泡照明。形體小巧,頭尾活動。舞時,舞燈人穿青色衣服,用腳尖走碎步,觀眾只見鯉魚燈輕盈遊動,栩栩如生,似鯉魚又不拘泥於鯉魚,以神勝形。同時伴以民間嗩吶曲牌和打擊樂,氣氛十分紅火熱烈。
傳承發展
50年代和60年代,吉安縣固江鯉魚燈曾參加過全省和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匯演,並多次獲獎;周恩來總理曾接見過演員。當時的中央文工團還將鯉魚燈帶到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演出。1984年,在華東六省一市舞蹈節上,經江西省歌舞團移植的鯉魚燈又獲一等獎。
2005年第七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首屆民謠、民樂、民舞博展會”上,吉安民間舞蹈“鯉魚燈”捧回了組委會頒發的“優秀貢獻獎”和“優秀組織獎”。
2009年,國家文化部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辦了“首屆中國農民文藝會演”,吉安縣優秀民間燈彩“鯉魚燈”成功入選,並一舉奪得“豐收杯”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