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

大坑舞火龍是香港銅鑼灣大坑的傳統民俗活動,最遲於19世紀末便已出現,但實際由何時開始卻無從稽考。民間傳說龍能行雲布雨、消災降福,象徵祥瑞,所以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就成為全國各地的一種習俗

昔日的大坑是一個客家村,村民會在每年農曆八月中秋節前後,進行三日舞火龍活動,以祈求合境平安。大坑坊眾福利會成立後,確立了傳承人制度,讓舞火龍的知識和技術得以有系統地傳承。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坑舞火龍已由地區性活動成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節慶活動之一,並在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坑舞火龍
  • 外文名:the Tai Hang fire dragon dance
  • 地點:香港銅鑼灣大坑
  • 國家:中國
  • 出現:19世紀末
歷史,過程,特色,保護,

歷史

位於香港島銅鑼灣區的大坑,原是一客家村落。相傳光緒六年(1880)年,大坑發生瘟疫,村民便製作一條火龍,在中秋前後,即農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個晚上,舞動著火龍繞村巡遊,並燃放爆竹。之後,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後,大坑每年中秋節前後三天都會進行舞火龍活動,以保合境平安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據說大坑原為客家漁村,村民以耕種及打魚為生。直到某年大坑發生風災以致瘟疫,死人無數,有村民提議於中秋節在村周圍舞火龍,燒爆杖,希望驅除瘟疫。自此當地人每年中秋節前後三日都會舞火龍,祈求風調雨順,合家平安。近代人認為由於爆杖中所含的硫磺有殺菌功效,故舞火龍驅瘟疫之習俗仍有科學根據。
火龍的製造:龍身用稻草紮成(現改用珍珠草);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以鋸齒的鐵片造成;雙眼睛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帶引舞龍的珠球是個沙田柚。舞龍時,全條龍身都插上火紅的香,在夜間舞動,點點星火,十分可觀。
從前,節日完畢後,習慣把火龍拋下銅鑼灣避風塘的海底,以示“龍歸滄海”,但為免污染海水,於深夜用貨車送到焚化爐去,變作“飛龍在天”。
活動地點: 銅鑼灣大坑區,巡經路線包括蓮花宮浣紗街、安庶庇街、新村街、布朗街和華倫街。

過程

火龍晚上6時左右在大坑蓮花宮點睛開光,再於安庶庇街插香後起龍,先到浣紗街對嘉賓作致敬禮,多數會打龍餅(喜結龍團),之後會按傳統遊街(火龍會在大坑的街道上舞動),途徑浣紗街、京街、新村街銅鑼灣道等,遊街完畢會到浣紗街拔香和重新插香,後會在浣紗街表演至10點左右。整個儀式可分為“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彩燈火龍結團圓”三部份。2010年、2011年,火龍更在中秋正日10時左右舞至鄰近的維多利亞公園中秋彩燈會。

特色

火龍扎作方法十分講究,龍身全長220呎,除龍頭龍尾外,規定全身分成32節。龍身由珍珠草紮成,全身插滿長壽香,故稱火龍。

保護

2019年6月,“中秋節——大坑舞火龍”獲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保護實踐案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