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閩西客家春耕習俗
- 批准時間:2005年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龍巖市
- 項目編號:Ⅹ-81
- 保護單位:連城縣文物與非遺保護中心、龍巖市永定區文化館、福建省長汀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閩西龍巖的山地丘陵,占龍巖全市總面積的94.8%,以農業為主,歷史上農民占總人口的95%以上。林業基本依附於農業。工商業很不發達,且與農業農村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加上交通閉塞,故閩西文化多屬與農業有密切關聯的農耕文化。這裡居民主體是講客家話的客家人。自晉朝以來,中原仕族為避戰禍幾次南遷而成,故帶來大量中原古文化,並與當地原有的土著文化相互吸收融會,逐步形成南北古今兼容、傳統積澱深厚的閩西文化。
閩西客家人在春播時祭祀神靈形成了民間農耕信仰,自明初沿襲至今。
民俗內容
閩西客家春耕習俗較具特色的有“百壺祭”“犁春牛”“作大福”。
百壺祭:為古代“春祈”“秋報”的農耕祭祀依存形式。在每年春天播種季節祭祀天地神靈,敬奉五穀大神(即神農氏),祈求五穀豐登。豐收後,再行祭祀,以酬謝天恩。因以百隻鴨子為供品,又稱“百鴨祭”,或“慶禾祭”,並世代相傳至今。“百壺祭”活動形式及內容日愈豐富。至清末發展到有:蒸酒、做粄、搖轎、大戲、木偶、十番、鼓手和道士做道場等內容。搖轎比賽的目的,意為搖醒神靈,保佑四方五穀豐登,百姓健康,萬事如意。每次參加搖轎活動人數,達五六十人甚至百人。
犁春牛:為祈求耕牛健康,人們選擇了一年廿四個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組織“遊春牛”活動。活動的組織比較簡單,只需具備三個基本條件:有一條健壯的牛;有一副鑼鼓(鑼、鼓、鈸、銅鐘等),有一位組織者。出遊的耕牛要用3尺紅布纏在牛角上,牛角之間要紮成一朵紅花。遊行時,領隊者帶出遊行隊伍先到開基祖祠堂點燭、焚香、燒紙、放鞭炮,先敬老祖宗。然後按事後商定線路週遊全村。春牛游到人家門口、店門口時,主人都要放鞭炮迎送。游到有“土地神”的地點,領隊者要給“土地神”燒香、鳴炮。
作大福:從九月初十至十六,家家戶戶食素,供奉保生大帝。作大福原本是一種社祭民俗,由“儺”衍變“打醮”。人們曾經飽受瘟疫之害,“打醮”禳災不靈,才轉而求保生大帝。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閩西客家春耕習俗體現了閩西客家族群在農耕中的團結、和諧,是客家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客家社會形態、傳統精神賴以世代相傳的一個重要載體。
傳承人物
黃桂林,男,1962年3月出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閩西客家春耕習俗”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18年4月15日,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客家古村培田村舉辦一年一度的春耕節,犁春牛、插秧、捕魚等春耕民俗活動聯袂上演。
2018年11月10日,由連城縣文體廣新局主辦的非遺宣傳展演活動在縣客家文化公園舉行,活動結合連城縣已有的“閩西客家春耕習俗(犁春牛)”等非遺保護項目,通過非遺圖片展、非遺傳承人現場表演和遊客互動體驗項目,集中宣傳和展示連城縣近年來非遺保護工作的突出成果。
2019年,連城縣博物館和文化館聯合開展“展覽進校園”活動,展覽內容分為:閩西廊橋文化聯展、綠葉對根的情意·華僑華人歷史展和連城非遺圖片展。其中連城非遺圖片展內容涉及連城縣已有的“閩西客家春耕習俗(犁春牛)”等非遺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