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化古游儺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
- 保護單位:寧化縣文化館
- 項目編號:Ⅲ-20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福建省寧化縣安樂鄉夏坊村的游儺習俗是古代儺文化的一種遺留,其祭奉崇拜的“梅山七聖”與南方少數民族所崇奉的“梅山教”有關,中國古典文學典籍《西遊記》《封神演義》中均有關於“梅山七聖”的記載。
夏坊村的“梅山七聖”崇拜在明中葉由吳姓村民帶入。相傳吳姓祖先行舟途遇大水,多船沉覆,吳姓商船尚安,他見河面上漂來兩隻箱子,就請艄公把箱子打撈上來抬回客店,焚香默禱後把箱子打開,發現裡面裝的是七具形態猙獰的面具,於是他把面具擺在廳堂上加以祭祀,以求平安。歲月推移,演變為以後的 “梅山七聖”崇拜,祭祀也從吳姓擴大到吳姓、夏姓、賴姓。至清末發展成全村人共同參與的廟會。光緒九年,聚居於村中的吳、夏、賴三姓村民修建了“七聖廟”並供奉“梅山七聖”的面具。“七聖”神威、靈驗的傳說故事流傳開來,村民口耳相傳,廟會日,遠近十里八鄉的民眾都紛紛來到夏坊村趕廟會,信徒們懷著對“七聖”的崇敬和畏懼,跪求各種賜福,如求子、治病、解困、預卜凶吉等等,並接受“七聖”儺的竹枝鞭打,討到“七聖”的竹枝回家,成為了夏坊村世代相傳的民俗節慶。
舞蹈特色
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日,夏坊村的吳、夏、賴三姓村民都要前往村中的“七聖廟”,請出供奉於廟中的“梅山七聖”面具,裝扮儺神並出遊。在游儺隊伍行進過程中,裝扮的“儺神”們手執竹鞭左右揮舞以示驅鬼祈祥,並停下來當眾表演。
“梅山七聖”同時還是各種儺戲、儺祭中扮演表現的對象,而在儺戲、儺祭中,“驅鬼“是一個儀式的重要主題,因而儺戲、儺祭中有獰厲駭人的裝扮形象,夏坊村的游儺也是這類習俗的一種衍生。夏坊村的游儺習俗中,每個神儺的裝扮都有固定的模式:“一聖”紅臉,頭扎綠巾,頭上V形缺口處置一把鋸子,上身赤裸,下著黃裙;“二聖”以下都是黑臉,頭扎紅巾,也是赤裸上身,但“二聖”“三聖”都是頭上置一把砍肉刀,下身著黃裙;“四聖”“五聖”則腹部插一把利刃,直透後背,肚腸流出,下身著藍裙;“六聖”“七聖”左手腕各插一把匕首,下身亦著藍裙。由於吳姓供奉“梅山七聖”的歷史最久,“七聖”中的 “一聖”,必定要由吳姓人來扮飾,游神時也是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寧化古游儺對於研究古代儺文化有重要的價值,其不僅保留了儺文化的原始韻味,而且隨著時代變遷而不斷添加的新印記,而在對“七聖”解釋的演變和發展中,又重新加入了“七姓聯盟”的主題,容納了“七聖游儺”活動的廟會越來越演變為一個節慶習俗,對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和諧社會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
傳承狀況
“文革”後夏光美就開始裝儺,還培養了二名年輕人接任,夏坊村全村真正知曉裝儺過程的不過十多人。
保護措施
2015年9月,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正式發文,將寧化夏坊古游儺納入《中國節日影像志》課題研究,朱靖江任課題組組長,廈門大學、香港大學等高校參與該課題研究。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16年2月20日(農曆正月十三一),寧化安樂鎮夏坊村舉行寧化古游儺巡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