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平火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客家農村人閒暇時間或晚上邀幾個玩得來的人聚在一起弄點東西吃,以此來來打發閒暇時間的一種民俗,有句俗話:"打平火都要有個牽頭人。"意思是說,在閒暇時間要聚在一起,弄點東西吃時,也要有一個人出來組織、計畫安排。具體來說,牽頭人首先要確定好友有幾個,打吊聚的時間(在什麼時候)、地點(在誰的家裡搞)、吃什麼東西。到了約定的時間,各自平均分擔所需費用,三、五個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平火"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打平火
- 地理標誌:客家民俗
- 性質:各自平均分擔所需費用
- 別稱:AA制
由來
打平火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客家農村人閒暇時間或晚上邀幾個玩得來的人聚在一起弄點東西吃,以此來來打發閒暇時間,有句俗話:"打平火都要有個牽頭人。"意思是說,在閒暇時間要聚在一起,弄點東西吃時,也要有一個人出來組織、計畫安排。具體來說,牽頭人首先要確定好友有幾個,打吊聚的時間(在什麼時候)、地點(在誰的家裡搞)、吃什麼東西。到了約定的時間,各人平均分擔所需費用,三、五個好友便可聚在一起"打平火"了。
上世紀六七十年客家農村人的生活是較艱苦的。因此在那個時期,"打平火"時吃的東西都是比較簡單的:在靠近小溪邊的鄉村,白天,約好了晚上在誰家中"打平火"的三、五個好友,拿著捕魚蝦的工具在小河中捕魚、捉蝦。到了晚上,三、五個好友相聚在一起,在約好了的農戶家中"打平火",用白天捕捉來的魚蝦,隨便炒了以後放些大米,煲粥吃。雖然用料簡單,但大夥吃起來還是津津有味。在"打平火"吃東西的時間裡,好友們個個談笑風生,好一派歡樂和諧的氣氛。好友們無所不談,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談,當然,談得最多的話題就是農活和家事。"打平火"時吃的東西有時候也會豐富一些:還會加上一點豬肉,再加上米粉去炒米粉吃。有些時候最簡單的就是:在收穫番薯的季節里,拿幾條番薯洗乾淨後放在鐵鍋里,放些水進去"燜番薯"吃。
現在的打平火就不同了,買一隻羊或者買幾隻雞鴨,去野外聚餐,或燒烤或蒸煮……唱著歌跳著舞喝著冰啤酒!別有一番風情……以前是苦中作樂,現在是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