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於吉林長春,由吉林省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長春市共建,是一所以光電技術為特色,光、機、電、算、材相結合為優勢,工、理、文、經、管、法、藝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為上海合作組織大學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中國兵器協同創新聯盟成員,被譽為“中國光學英才的搖籃”。

學校原名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創辦,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王大珩為學校創始人和首任院長。學校先後隸屬於中科院、國防科委、五機部兵器部、機械委、機電部、兵器工業總公司,1999年被劃轉為以吉林省管理為主,並與國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為現名。2017年光學工程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A類學科,2019年化學材料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截至2019年6月,學校有3個校區,占地面積71.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2.7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5億元;藏書總量416萬冊;設有研究生院和14個教學學院;有教職工2080人,其中專任教師1233人;有兩院院士8人(雙聘7人);有本碩博、留學生等各類學生29820人。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辦學歷史,光機學院,理工大學,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建設成果,科研平台,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精神文化,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知名校友,校園環境,校區分布,獨立學院,

辦學歷史

光機學院

1958年,中國光學事業奠基人、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所長王大珩遵照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元帥“要建立一所主要為國防培養光學人才的高等學校”的指示,創立了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簡稱長春光機學院),隸屬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親筆題寫校名。
1959年6月,與長春機械學院、長春化學學院組建吉林科學技術學院,為吉林科學技術學院光學精密機械學院,隸屬中科院、吉林省。
1960年5月,改名為吉林科學技術大學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1月,與機械學院合併,校名為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
1961年,學校停止招生2年。
1962年8月,隸屬中科院、國防科委,以中科院為主。
1963年起,在“光學儀器”、“精密機械製造工藝”、“套用光學”、“套用物理”4個專業恢復招生。
1965年2月,與長春光機所分開,人員編制和經費獨立核算,成為中國科學院直屬高等學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止招生6年。
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1968年5月,隸屬國防科委。
1971年,隸屬第五機械工業部
1978年,首次招收碩士研究生
1979年7月,校學術委員會成立。
1981年11月,成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在“光學”、“機械製造”、“光學儀器”、“光學電子技術”4個專業享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2年,成為全國首批學士學位授權單位。
1982年至1993年,先後隸屬兵器工業部、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機械電子工業部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
1994年,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批准立項。
1996年,成為全國第六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成功申報“軍用光學”博士點。
1998年9月16日建校40周年之際,劉華清鄒家華錢學森朱光亞等領導為學校題詞。
1999年1月,被劃轉為以吉林省管理為主,並與國防科工委共建。10月,學校研製的第三代主戰坦克雷射敵我識別與輔助通信系統在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受到國務院、中央軍委通令嘉獎。
2001年,校企合作創辦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光電信息學院(現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
2002年1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簽訂依託培養軍隊幹部協定,開始招收國防生

理工大學

2002年4月4日,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王大珩院士親筆題寫校名。同年,成功申報“光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
2004年,成為吉林省省屬重點大學
2005年6月,成立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
2006年4月,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0月,成立國防科學技術學院。
2007年6月,吉林省電信培訓中心併入。
2008年9月,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學院成立。
2009年,代管代建國家級光學科技館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同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2010年9月,成為上海合作組織大學成員,之後擔任“納米技術”方向中方牽頭院校。
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9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11月,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建“華為網路技術學院”。
2012年,入選教育部“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
2013年1月,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成為第九批國家大學科技園。5月,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2月,學校國家大學科技園肇慶分園成立。
2014年,成為中俄工科大學聯盟觀察員單位。
2015年9月,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定。12月,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姜會林教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學校自主培養的首位院士。
2016年7月,第五次獲得國防科工局與地方政府共建高校資格。
2017年3月,“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本科專業獲批。7月,與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協定。8月,學校“微納操縱與製造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111計畫”)。9月13日,成為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2018年3月15日,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3月28日,成為B8協同創新聯盟中國兵器協同創新聯盟)創始成員。4月16日,長春理工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長春理工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成立,這是吉林省首個人工智慧實體學院。9月16日建校60周年之際,成立軍民融合研究院。
2019年1月,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3月,”機器人工程“、”智慧型科學與技術“2個本科專業獲批。8月5日,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2019至2020學年,學校設有理學院、光電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人工智慧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生命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文學院、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14個教學學院,以及研究生院、軍體部、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和國際教育交流學院等教學機構;開辦61個本科專業,其中,有國家特色專業7個,國防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17個。
本科專業設定
序號
專業名稱
專業類別
學位授予門類
學院
1
數學類
大類招生
理學
2
理學
3
物理學類
理學
4
電子信息類
理學
5
電子信息類
理學
6
電子信息類
理學
電子信息類
工學
7
儀器類
工學
8
兵器類
工學
9
兵器類
工學
10
機械類
工學
11
機械類
工學
12
機械類
工學
13
機械類
工學
14
電子信息類
工學
15
電子信息類
工學
16
電子信息類
工學
17
自動化類
工學
18
自動化類
工學
19
電氣類
工學
20
計算機類
工學
21
計算機類
工學
22
計算機類
工學
23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計算機類
工學
24
材料類
工學
長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25
材料類
工學
26
材料類
理學
27
材料類
工學
28
材料類
工學
29
化工與製藥類
工學
30
化學類
理學
31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理學
32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工學
33
生物醫學工程類
工學
34
生物工程類
工學
35
生物科學類
理學
36
經濟與貿易類
經濟學
37
經濟學類
經濟學
38
金融學類
經濟學
39
工商管理類
大類招生
管理學
40
管理學
41
管理學
42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管理學
43
工商管理類
管理學
44
公共管理類
管理學
45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46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47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48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49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50
中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51
漢語國際教育
中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52
新聞傳播學類
文學
53
新聞傳播學類
文學
54
設計學類
大類招生
藝術學
55
藝術學
56
藝術學
57
設計學類
藝術學
58
法學類
法學
59
社會學類
法學
60
自動化類
工學
61
自動化類
工學
註:理學院“數學類”、經濟管理學院“工商管理類”和文學院“設計學類”自2019年起實行本科大類招生培養改革。
(參考資料:

學科建設

作為新中國第一所培養光學專門人才的高校,學校以光電為核心的特色學科在專業領域具有優勢地位和核心影響力,構建了光機電一體化系統完備的光電特色學科體系,主幹學科光、機、電、算、材均已獲得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學科門類以工為主,覆蓋工、理、文、經、管、法、藝。是國務院首批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第六批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具有碩士研究生單獨招生考試權和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
  • 一、重點學科(截至2018年9月)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光學工程
國防特色學科(5個):光電子與雷射技術、光傳輸與探測技術、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軍工製造及其自動化、軍工關鍵材料
吉林省重中之重學科(4個):物理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16個):
一流學科A類:光學工程、機械工程
一流學科B類:物理學、儀器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優勢特色學科A類:法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
優勢特色學科B類: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數學、化學、軟體工程
新興交叉學科:光電醫療技術及生物檢測工程
  • 二、授權學科(截至2019年5月)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光學工程、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8個):物理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個):套用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工商管理
研究生學科、專業設定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名稱
經濟學
套用經濟學(碩士)
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勞動經濟學、統計學、數量經濟學、國防經濟
法學
法學(碩士)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軍事法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碩士)
文藝學、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碩士)
英語語言文學、俄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德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印度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語言文學、阿拉伯語語言文學、歐洲語言文學、亞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理學
數學(碩士)
基礎數學、計算數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套用數學、運籌學與控制論
物理學(博士、碩士)
理論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電漿物理、凝聚態物理、聲學、光學、無線電物理
化學(碩士)
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工學
機械工程(博士、碩士)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仿生機械、微光機電系統
光學工程(博士、碩士)
光電儀器與技術、光電儀器技術、光信息技術
儀器科學與技術(博士、碩士)
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碩士)
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碩士)
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光電感測與物聯網、納米製造理論與套用
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碩士)
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
控制科學與工程(碩士)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 導航、制導與控制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碩士)
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套用技術
環境科學與工程(碩士)
環境科學、環境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碩士)
生物醫學工程
軟體工程(碩士)
軟體工程
管理學
工商管理(碩士)
會計學、企業管理、旅遊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2個):工商管理(MBA)、社會工作、套用統計、藝術、法律、會計、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生物與醫藥、交通運輸、工程管理
  • 三、學科評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顯示,學校光學工程學科進入A類,4個學科進入B類,8個學科進入C類。
序號學科代碼學科名稱評估結果位次百分位
1
0803
A-
5%~10%
2
0802
B
20%~30%
3
0804
4
0812
5
0702
B-
30%~40%
6
0805
C+
40%~50%
7
0809
8
0810
9
0305
C
50%~60%
10
0835
11
0703
C-
60%~70%
12
0811
13
0831
(參考資料:
截至2019年7月,ESI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統計數據顯示,學校化學材料科學2個學科領域的論文總被引次數進入ESI全球前1%。

師資力量

建校之初,我國一大批光學領域的著名科學家在學校任職、任教或學習,為學校積澱了嚴謹求實的治學風氣。
在學校任職、任教或學習過的兩院士
(參考資料: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2080人,其中,專任教師1233人、博士生導師220人、正高職230人、副高職489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雙聘1人)、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雙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千人計畫特聘專家3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得者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863”計畫專家委員會委員1人、“973”首席專家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副主任委員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全國教育系統職業道德建設標兵1人、全國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師年度影響力人物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5人;長白山學者13人,吉林省學科領軍教授8人以及吉林省高級專家等各類人才200餘人次。擁有國家級高端引智平台2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14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2個、吉林省創新團隊28個。
(部分名錄)
專職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姜會林
雙聘院士(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里王家騏鄒廣田聞邦椿任露泉王立軍,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永才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2人):蘇忠民佟首峰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蘇忠民張國玉
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楊華民曹國華佟首峰張心明
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張樹仁
“長白山學者”特聘教授(13人):金光勇王作斌付躍剛張國玉林景全曹國華蔣振剛、馬曉輝等
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機械製造技術課程教學團隊(王淑坤)、光電信息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姜會林)

教學建設

  • 一、人才培養
1、綜述
長春理工大學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實施學校。在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中,專家組評價學校:辦學特色鮮明,辦學地位和聲譽、學科發展與科研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等在全國同類高校中位居前列。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機械工程“教學、科研、生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2、特色項目
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王大珩科學技術學院,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實行導師負責制,採取兩段式培養,執行單獨的教學計畫,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設有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電子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6個專業的創新實驗班
國際化精英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學)國際化精英班,旨在通過推行國際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採用英語授課,營造校內國際化教育環境和氛圍,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較強實踐能力的國際化創新人才。面向理科新生(中外合作辦學學生除外)招生。
3、學科競賽
2016年至2017年,學生在各類競賽中獲得國家級獎712項,省級獎799項。其中,參加吉林省第三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獎總數位列吉林省高校首位,1個項目獲得全國總決賽銅獎。學校被評為吉林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4-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學科競賽評估結果》顯示,學校綜合評分位列全國第59位,共榮獲獎項數量161項。
  • 二、質量工程(截至2019年3月)
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科學、測控技術與儀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國防特色專業(2個):信息對抗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2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專業(17個):
A類: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學)、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金融工程、法學
B類: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對抗技術、自動化、材料化學
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紅外物理、套用光學、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材料現代分析與測試技術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門):套用光學、工程材料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光電工程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信息安全與網路攻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光電測控技術實踐教育中心、光電功能材料實踐教育中心、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實踐教育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4個):光電測控技術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光電功能材料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電氣信息類校外實踐教育基地
  • 三、教學成果
2006年至2017年,學校共獲吉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17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5篇、專業碩士示範論文4篇,湧現出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獲得者、國防科工委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王大珩光學獎”獲得者等一批優秀畢業生。
學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業率始終名列吉林省省屬高校前茅,先後榮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和“航天人才突出貢獻獎”等榮譽。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推進基礎課與實踐教學協同創新致力知識向能力有效轉化”(2018年,第四單位)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地方院校依託優勢特色學科培養創新人才的研究與實踐”(2009年,第一單位)、“構建數位化設計製造技術教學平台的研究與實踐”(2009年,第一單位)

合作交流

聯合培養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工學)專業,加入“中國優勢高校光電專業新工科王大珩聯合實驗班”項目,與浙江大學等6所中國知名高校、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7所中科院光電領域知名院所開展聯合培養工作。該專業學生在第5、第6和第8學期在聯合培養單位完成本科階段教育。
中外合作辦學
經教育部批准,學校建有4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教育項目
外方學校
辦學層次
批准時間
碩士
2015年
本科
2014年
本科
2018年
本科
2019年
國際交流
截至2018年9月,學校同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韓國、挪威、日本等20多個國家的90餘所大學或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是上海合作組織大學、中俄工科大學聯盟1+2+1中美人才培養計畫項目院校。設有教育部出國留學培訓與研究中心吉林省對外漢語教學培訓中心
近年來,派出300多名教師赴國外攻讀學位、進修學習或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每年通過國家留學基金委和校際交流項目派出近百名學生赴國外交流學習或攻讀學位。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70多個國家的千餘名留學生來校學習。在俄羅斯布里亞特建有1所孔子學院和1個孔子課堂
納米操作、製造與測量(3M-NANO)國際學會由學校與德國奧爾登堡大學於2011年創辦,於2014年4月11日在香港註冊,是中國在世界上主導的國際會議之一。

學術研究

建設成果

  • 一、綜述
建校以來,長春理工大學長期由國防工業部門直接領導,始終把“保障國防”作為崇高責任和神聖使命,軍工科研優勢突出,是“兵工七子"高校之一,科研工作在雷射技術光電儀器光通信技術、光電功能材料、現代光學設計與先進制造技術、計算機技術納米技術等領域形成了明顯特色和優勢,科研成果在北斗系統載人航天工程等方面得到廣泛套用,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法學漢語言文學等人文社科研究領域屢創佳績。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2013年被批准為國家大學科技園
  • 二、項目承擔
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學校新增科研立項1427項,其中,國防“973”項目1項、軍口“863”項目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8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4項;累計科研經費到款8.3億元,其中,2014和2015連續兩年科研經費到款突破2億元,創歷史新高。
  • 三、科研成就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火控動態性能測試系統”(2009年,第一單位)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光學系統技術經濟公差理論”(1996年,第一單位)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雷射通信系統的關鍵技術及裝置”(2010年,第一單位)
2013年至2017年,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學技術獎勵124項(理工類62項),其中,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9項,國防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申請各類專利1341項,授權762項。組織各類學術報告會536場,出版學術著作189部,發表學術論文513篇,其中SCI收錄1107篇、EI收錄1219篇、CSSCI收錄48篇。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9月,學校建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8個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創新中心)、3個省部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省部級高端科技創新平台、5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部級公共技術研發中心、12個省部級人文社科基地。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
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3個):
空間光電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特種電影技術及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精密製造及檢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
光學領域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納米操縱與製造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納米生物光子學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4個):
空地雷射通信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光電測控與光信息傳輸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跨尺度微納製造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光電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光電檢測裝備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空間光電技術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生物檢測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固體雷射技術與套用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微波通信技術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套用化學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精密微製造及裝備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醫學影像計算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精密製造、檢測及裝備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納米光子學與生物光子學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納米操縱與製造工程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先進光學系統設計與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
精細材料吉林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超快光學重點實驗室
納米操縱與製造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吉林省先進控制技術與智慧型自動化裝備研發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光譜探測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網路與信息安全重點實驗室
吉林省大數據科學與工程聯合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創新中心)(18個):
光電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光電測控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吉林省空間光電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雷射加工吉林省高等學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吉林省半導體雷射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特種電影技術及裝備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雷射技術及設備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光電檢測與智慧型信息處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吉林省柔性線束智慧型裝配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省先進光學系統與製造技術工程實驗室
吉林省網路資料庫套用軟體科技創新中心
吉林省光機電一體化研究與設計科技創新中心
吉林省光電精密測量與數位化裝配科技創新中心
吉林省生物檢測工程技術套用科技創新中心
吉林省納米操縱與製造科技創新中心
吉林省機器視覺智慧型裝備與檢測科技創新中心
吉林省農業物聯網科技協同創新中心
吉林省光學材料與化學科技創新中心
省部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
納米操縱、裝配與製造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納米光子學與生物光子學聯合研究中心
納米操縱與製造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省部級高端科技創新平台(2個):
吉林省高等學校光電測控與光信息傳輸技術高端科技創新平台
吉林省高等學校光電子高端科技創新平台
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5個):
吉林省光電子重大需求協同創新中心
空間雷射通信技術重大需求協同創新中心
吉林省文化產業科技重大需求協同創新中心
雷射技術重大需求協同創新中心
吉林省光電醫療器械與先進制藥裝備重大需求協同創新中心
省部級人文社科基地(12個):
長春電影文化研究中心
吉林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
吉林省工業文化研究基地
中國工業文化研究中心
吉林省輿情監測與研究中心
吉林省企業經濟研究中心
社會工作發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智慧財產權重點研究中心
吉林省地方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
吉林省科技外語人才培養創新研究中心
中日文化比較研究中心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

學術資源

  • 一、館藏資源
截至2019年6月,長春理工大學圖書館中外文藏書總量416萬冊,其中,紙質圖書225.9萬冊、電子圖書190.8萬冊,中外文資料庫45個,其中自建資料庫6個。圖書館由自然科學圖書館與社會科學圖書館組成,分設在東、西校區,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級成員館。
圖書館藏書建設以學校專業設定,教學科研需要為依據,堅持以專業書刊為主,對重點學科及新建專業傾斜,兼顧人文社科文獻。重點收藏光學電子技術機械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等文獻。其類型包括圖書、期刊、學位論文、會議錄、標準、專刊、產品目錄及各種工具書。近年來,重點發展電子文獻資源,有計畫多渠道地新進各種題錄、文摘、全文型中、外文光碟資料庫,電子期刊,視聽資料,多媒體教學課件等,形成了實體資源與網路虛擬資源相結合的館藏體系。
  • 二、學術期刊
1.《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由吉林省教育廳主管、長春理工大學主辦、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分為自然科學版和社會科學版。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78年,現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吉林省科技類一級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數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網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收錄期刊。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88年,現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數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網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收錄期刊,吉林省一級期刊。
2.《套用寫作》
套用寫作》雜誌始創於1985年,是中國僅有的一份專門研究探討套用寫作理論和技法、傳播現代套用文寫作知識、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期刊,為全國套用寫作學科核心期刊。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長春理工大學標識長春理工大學標識
  • 一、校名
校名(王大珩題寫)校名(王大珩題寫)
長春理工大學校名由學校創始人王大珩院士於2002年題寫。
  • 二、校徽
校徽校徽
長春理工大學校徽整體圖案呈圓形,由兩個同心圓組成;主體圖案是一個“鼎”形的“光”字立於地球之上,篆書體銘文的校訓置於“光”字內,下方的“1958”為學校創辦時間;外環上方為王大珩院士親筆題寫的校名,下方為黑體配套英文字型的學校英文名稱;基本顏色採用“科技藍”。
徽章為教職工和學生佩戴的題有校名的長方形證章。
  • 三、校旗
校旗為科技藍長方形旗幟,長寬比例為3:2,中央印有王大珩題寫的校名,左上角配以學校校徽。

精神文化

  • 一、校訓
明德、博學、求是、創新
明德,把高尚的道德和品行作為做人之本和育人之基。
博學,通過刻苦學習和實踐獲得廣博的知識。
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嚴謹治學、治教。
創新,不斷探索、勇於攀登、敢為人先、不斷追求新知。
  • 二、校風(理工精神)
志存高遠、堅毅自強、知行合一、追求卓越
  • 三、辦學理念
育人為本、崇尚科學
  • 四、校歌
集體作詞,張千一作曲
校歌校歌
長春理工可愛的校園 中華光學事業的前沿
風雨中誕生 拼搏中發展 拼搏中發展
育人為本 崇尚科學 追求卓越 志存高遠
知行合一 堅毅自強 為了培育國家的棟樑
嘿 為了祖國的地美天藍
我們奮發有為勇往直前
我們奮發有為勇往直前
我們奮發有為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
長春理工學習的樂園 中華光學英才的搖籃
改革中前行 奮鬥中展現 奮鬥中展現
明德博學 求是創新 傳承文明 敢為人先
名師薈萃 學子璀璨 為了培育國家的棟樑
嘿 為了祖國的地美天藍
我們奮發有為勇往直前
我們奮發有為勇往直前
我們奮發有為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
我們奮發有為勇往直前
我們奮發有為勇往直前
我們奮發有為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
  • 五、體育運動隊
隊名:長春理工·光之翼
隊徽:翅膀造型和字母S,整體顏色為奧運五環配色。
隊徽隊徽
吉祥物:東北虎、翼虎。
吉祥物吉祥物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副校長
紀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
總會計師
(參考資料:

歷任領導

校名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
院長
1958.08-1965.02
張希光
黨委書記
1961.04-1971.08
張盛華
革委會主任(軍宣隊)
1968.11-1970.01
申中甫
革委會主任(軍宣隊)
1970.01-1974.12
申中甫
黨委書記(軍宣隊)
1971.08-1974.12
韓容魯
革委會主任、黨委書記
1974.12-1976.08
王貴德
革委會主任、黨委書記(軍宣隊)
1976.08-1977.07
武強
院長
1977.12-1983.10
魏一心
黨委書記
1977.12-1980.09
吳士科
院長
1984.12-1994.02
張嘉志
黨委書記
1984.12-1989.03
王慶余
黨委書記
1989.03-1997.08
王慶余
院長
1994.02-1996.12
姜會林
院長
1996.12-2002.04
王國忠
黨委書記
1998.11-2002.04
長春理工大學
姜會林
校長
2002.04-2006.01
王國忠
黨委書記
2002.04-2004.04
姜會林
黨委書記(兼)
2004.04-2005.04
黨委書記
2005.04-2013.04
校長
2006.01-2018.02
黨委書記
2013.04-2017.12
黨委書記
2018.02-今
校長
2018.10-今
(參考資料:

知名校友

(部分名錄)
  • 學術界
中國科學院院士
姜會林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著名光學科學家,全國勞動模範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蘇世民書院院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原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
原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所長
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所長,國家天文台副台長
曾任天津大學副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
中共中央《求是》雜誌研究員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主任設計師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IEEE ICMA國際會議創建者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
長春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
長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
吉林工商學院原院長
許毅達
中國兵工學會秘書長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評審人,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兼職教授
柏立洲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北美總經理、美國信科檢驗認證集團董事長
崔洪亮
美國紐約大學終身教授
赫光生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資深研究員
國際WIC研究院副院長,日本岡山大學教授
郭春雷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教授
馮喜東
美國輝瑞製藥公司高級資深科學家
  • 政治界
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
中共十七屆中央委員,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原專職副組長
中共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吉林省委副書記
全國工商聯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
十一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三峽辦原副主任
原人社部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家公務員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四川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廣東省深圳市四屆政協主席,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
吉林省科學技術廳廳長
孟岩
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教育局副巡視員
王希征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廣東銀監局原巡視員、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
長春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長春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
長春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民建吉林省委副主委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十二屆政協主席
  • 軍事界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山西省委常委、省軍區司令員
劉長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朱忠剛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總工程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總裝備部陸裝科訂部副部長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63850部隊司令員
  • 工商界
2006年中國大陸首富,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
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外部董事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外部董事
東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吉林省人大環資委副主委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高級副經理
瀋陽鐵路局黨委副書記,全國勞動模範
北方導航控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湖北華中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原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西北兵工局局長兼黨委書記
全國建材行業勞動模範,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裴愛華
原中國聯合網路通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黨組成員
愛馳汽車聯席總裁
王蔭桐
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王松林
原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閆哲
北方通用動力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付萬成
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季剛
深圳市迪威視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范勤
深圳市博士眼鏡連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建平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局局長
高忠麟
香港高時石材集團董事長
(參考資料:

校園環境

校區分布

  • 東校區
長春理工大學東校區是主校區校本部
占地面積:34.4萬平方米。
  • 南校區
占地面積:15.9萬平方米。
  • 西校區
占地面積:21.1萬平方米。
學院分布(化生類、人文社科類):長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長春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長春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長春理工大學法學院長春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獨立學院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非長春理工大學所管所屬二級學院,是由原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與長春中山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創辦的民辦本科普通高等學校,2004年經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獨立頒發學歷證明,具備獨立法人資格,位於長春市寬城區學理路333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