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明德
- 出自:《大學》
- 拼音:míng dé
- 注音:ㄇㄧㄥˊ ㄉㄜˊ
漢語詞語,基本信息,引證釋義,《大學》第一章,原文,翻譯,
漢語詞語
基本信息
【詞目】明德
【拼音】míng dé
【注音】ㄇㄧㄥˊ ㄉㄜˊ
光明的德包含天德、月德,天德又名乾德、上德、元德、正德,即明德、俊德、大德、聖德,屬性是專、精、純、朴、高、遠、深等。
引證釋義
《大學》第一章
原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xīn)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翻譯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明德(弘揚精一之德、專一之德、惟一之德、純一之德。),在親(qīn)民愛民,使人得到更新的發展,在於達到更好(惟精惟一)的境界。
知道要達到“至善更好”的境界方能確定目標,確定目標後方能心地寧靜,心地寧靜方能安穩不亂,安穩不亂方能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才能有所得。物有本有末,事有終有始,知道了它們的先後次序,就貼近符合道了。
在古代,想要將明德(天德、一德、大德、俊德)弘揚於天下的人,則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治理好自己國家的人,則先要齊家;想要齊家的人,則先要修養自身的技術和品德;想要修養好自身的人,則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想要端正自己心的人,則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想要使自己意念真誠的人,則先要獲取知識技能;獲取知識技能的途徑則在於專業探究各自領域的事物,保持專一,達到精一。
專一探究自己的事物後才能獲得更好的專業知識技術,有了更好地專業知識技術才能意念真誠,意念真誠後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後才能修養好品德,品德修養好後才能治理好家族,家族治理好後才能治理好國家,國家治理好後才能平天下。
從天子到普通百姓,專一是一切修身的根本。人的根本亂了,末節反倒能調理好,這是不可能的。正像我厚待他人,他人反而慢待我;我慢待他人,他人反而厚待我這樣的事情,還未曾有過。這就叫知道了專一務本,這就是認知的最高境界。引自月牙山人《大學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