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體制,現直屬院校,曾直屬院校,院校名單,歷史變遷,直屬高校概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建高校概況,上海科技大學,中科院UCLA(河南)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成都科大檔案,附錄-地方院校,
管理體制
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布局結構的決定》(國發〔1999〕26號,以下簡稱《決定》),中國科學院繼續管理其所屬學校。上世紀末,經過高校管理體制的調整,我國高校形成了中央和省級政府兩級管理,以省級政府統籌管理為主的新體制。少數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高校以及行業特殊性強的高校繼續由國務院委託
教育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外交部等其他少數部門管理外,多數高校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為主。
現直屬院校
1958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舉行成立暨開學典禮大會,建校於北京,校址是原
中央黨校在玉泉路的二部。中國科大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創辦伊始,學校設定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技術物理、化學物理、物理熱工、無線電電子學、自動化、力學和力學工程、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套用數學和計算機技術、生物物理、套用地球物理等13個系,中國科學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幹部、教室、工人、圖書資料和實驗設備。1958年9月24日,國務院第80次全體會議決定任命郭沫若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58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發文任命郭沫若為中國科學技術大首任校長,
郁文為學校首任黨委書記。1959年5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被中共中央列入16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1959年8月,中國科學情報大學併入中國科大。1963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1971年9月,國務院決定將中國科大改為安微省與第三機械工業部雙重領導,以安徽省為主。1973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大改為安徽省和中國科學院雙重領導,以安徽省為主。1975年9月,中國科學院經請示國務院,決定中國科大由以安徽省領導為主改為以中國科學院領導為主。1999年11月,經教育部同意,合肥經濟技術學院併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起,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2015年1月7日合作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科學島分院。2015年起,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6年起,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2017年起,中國科學院長春套用化學研究所教育歸口單位變更為中國科大,成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套用化學與工程學院。2017年12月23日,安徽省立醫院以直屬附屬的形式併入中國科大。
1955年,中國科學院開啟研究生招生工作,至1965年共招收研究生1517名。1964年9月,中國科學院在北京中關村試辦研究生院,掛牌“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1965年,中國科學院已有招生單位81個,占當時全國招生單位總數的34.6%;在學研究生943人,占全國研究生總數的20.7%。1966年“文革”開始後,研究生院停辦。1977年9月10日,中國科學院向國務院報送了《關於招收研究生的請示報告》,提出委託中國科技大學在京區各所的大力協作下在北京籌辦研究生院;月底,報告獲得批准,國家決定在中國科學院所屬的66個研究所和四所大學恢復研究生制度。1977年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批覆同意研究生院機構設定和人員編制。1978年3月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在北京正式成立,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3月3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嚴濟慈等任職的批覆》,任命
嚴濟慈為研究生院院長,
馬西林等任副院長。研究生院於1978年10月14日舉行開學典禮。1980年1月16日,嚴濟慈同意
李政道在美國同各大學聯繫招考研究生時,使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名稱。1982年5月15日,中國科學院黨組批准研究生院在對外交流中,同時使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和“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的名稱。1986年10月,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合肥)成立。2000年7月,中國科學院成立“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籌建工作小組”,開始新研究生院的籌建工作。2000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向國務院提交《關於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更名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報告》,將當時全院109個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和資源整合,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的基礎上,更名組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12月29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下發《關於同意調整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培養和學位授權管理體制及更名的批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組建,並將中國科學院5個學部和作為學位授予單位各研究所的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歸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2月,中國科學院下發檔案,明確了研究生院“三統一、四結合”的辦學方針,即“統一招生、統一教育管理、統一學位授予”的職能和“院所結合的領導體制,院所結合的師資隊伍,院所結合的管理制度,院所結合的培養體系”的組織形式;同年5月22日,新研究生院更名成立的揭牌儀式在北京玉泉路園區舉行。2012年6月,經教育部、中編辦批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正式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
曾直屬院校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創辦。1959年6月、1960年5月,校名先後改為吉林科學技術學院、吉林科學技術大學。1960年11月,校名仍用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建校以來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直至1971年劃歸第五機械工業部管理。
甘肅科學技術大學,1959年9月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開辦,隸屬於中國科學院,1961年8月併入蘭州大學。
1958年,在全國大辦教育的熱潮中,中國科學院除創辦了中國科技大學外,中科院長春光機所開辦了光機學院,中科院大連石油化學所煤炭研究室辦起了大專水平的科技學校,其它一些研究所也辦起了一些大專、中專學校。1959年5月5日,中國科學院院務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目前我院學校工作的情況和若干問題的決定》,對“大躍進”以來由院屬單位興辦的學校,提出了調整、合併的原則。同年7月11日,院務會議通過將電子所附屬的科技學校和力學所附屬的科技學校合併,成立中國科學院北京科學技術學校,面向社會招生,為研究所的實驗技術系統培養人才。這所學校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撤消。
院校名單
浙江大學: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後,由教育部直屬改為隸屬中國科學院和浙江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1980年10月改屬原
國家教育委員會。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78年10月,成都工學院由教育部劃轉中國科學院,更名為
成都科學技術大學,隸屬中國科學院和四川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1980年10月改屬原國家教委。1993年11月,與同屬國家教委的
全國重點大學四川大學合併成立
四川聯合大學,1998年12月22日經教育部決定更名為
四川大學。原成都科技大學是中國西部地區實力最雄厚的全國重點工科大學之一,在主要科研學術數據上,如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經費、科技轉化、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等,均為當時西南地區工科高校第1位。
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黑龍江工學院原為黑龍江省屬高校。1978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黑龍江工學院更名為
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隸屬中國科學院和黑龍江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經黨中央批准,由著名光學專家、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機械研究所所長
王大珩任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校長。1981年7月改為隸屬國家儀器儀表工業總局。1982年8月25日,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的隸屬關係改由機械工業部領導。1995年10月,與哈爾濱電工學院、
哈爾濱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
哈爾濱理工大學。1998年劃轉黑龍江省屬,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的管理體制。2008年,在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強省建設規劃中被確定為重點建設的十所高水平大學之一。2011年入選國家首批“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2015年成為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選黑龍江省國內“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中國科學情報大學:1958年,中國科學院編譯出版委員會組織院圖書館和科學出版社、中國科學院情報研究所聯合舉辦了中國科學情報大學。1959年8月併入同為中國科學院直屬高校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了科學情報系,培養了一批圖書、情報、出版人才,其中有很多人後來成為業務部門的領導或學術帶頭人。1960年該系撤銷,學生分別併入物理、化學、生物等系科專業。
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2005年3月4日,根據《關於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併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通知》,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併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科學院管理幹部學院是中國科學院創辦的一所正規化的、獨立設定的成人高等學校。經北京市教委驗審合格並報經國家教委備案後於1983年9月30日正式成立。經中科院批准,1988年6月學院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聯合組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學院在海淀區科研院所、高技術企業集中的科學城設有中關村分部。學院不僅是中科院各類管理幹部的基地和管理科學的研究基地,而且肩負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的重任,面向全國招收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生,具備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的辦學能力和完整的教學體系。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前身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業餘職工大學,1981年由
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創辦,1982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至今,是中國科學院主管的獨立設定、大專建制的
成人高等學校,地處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內。1982年,中國科學院有關領導同四川省高等教育局對學校進行驗收、複審,並由中國科學院正式批准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1983年3月由教育部備案。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職工大學中專部,是為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的專家、教授、工程師、職工子女就讀的一所中等專業學校;經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有關領導和學校行政會議研究決定:2004年實行內外合招(學生待遇一致),面向社會招收應、往屆國中、高中畢業生。建校以來,為我國培養出大批的專業型高科技人才。
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1958年,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科院
長春光機所首任所長
王大珩遵照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科委主任
聶榮臻元帥要建立一所主要為國防培養光學人才的高等學校的指示,創立了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並擔任第一任院長,親自製定專業、系的設定,講授基礎課。1959年6月,中國科學院吉林分院和吉林省教育廳將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長春機械學院、長春化學學院合併,定名為“吉林科學技術學院”。1960年5月,又將校名改成“吉林科學技術大學”。1960年11月,隨著長春光機所和長春機械所合併,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與長春機械學院真正合為一校,校名仍用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吉林科學技術大學的名字不再沿用。1960年10月,張希光同志從武漢調到長春光機所任副所長,分工主管學院全面工作。1960年底,在校學生規模超過1000人,分成院本部、中專部(長春光機所創辦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製造學校,歸學校附屬)、一系一部(原機械學院)三個地點上課。根據當時的辦學規模,僅靠長春光機所自身的力量辦學,已經難以承當;鑒於此種情況,從1961年開始學校停止招生兩年。1962年5月30日,吉林省委宣傳部宣布,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停辦。這個決定,對於誕生4年的學校來說是一個強烈的震動。在這種情況下,王大珩同志立即找到當時省委主管文教工作的書記富振聲同志,反映國家對光學精密機械方面人才的急需情況,
富振聲同志接受了王大珩的意見,並給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張勁夫同志打電話,建議把學校辦下去。與此同時,王大珩又與張勁夫、郁文等中國科學院領導同志多次商量把學校保留下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962年8月,國務院發出國教張字242號檔案,指示學校由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委共同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就這樣,學校成為長春市1958年創辦的十餘所院校中唯一保留下來的學校,也成為當時全國407所高校之一。1962年9月,中共中央批轉了軍委《關於國防工業高等學校調整精簡工作的請示報告》,指出:“加速國防工業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關係到國防工業的生產和國防科學技術研究事業的發展速度,必須大力辦好現有的幾所國防工業高等院校;”“培養出政治質量好、技術專業好、身體健康的高質量的技術幹部,是國防工業高等學校最根本的任務。”此後,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同志親自打電話給張勁夫同志,指示中國科學院要負責辦好長春光學精密機械學院,為新中國的光學事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聶榮臻副總理等一批國家領導人的多次指示批示鼓舞了全院師生,對學院後來的發展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962年12月,學校召開了第二次黨代會。從1963年開始,學校對發展規模、專業設定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調整。1963年9月,學校在光學儀器、精密機械製造工藝、套用光學、套用物理4個專業恢復招生,115名學生報到入學;同年,首屆畢業生373名學生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嚴濟慈參加了畢業典禮。1965年2月,中國科學院同意學校與長春光機所分開,人員編制和經費獨立核算,這時學校才真正成為中國科學院的一個直屬單位。1971年,學校劃歸第五機械工業部領導。1978年開始研究生教育。1982年至1993年,因國務院部委調整,學校先後劃由兵器工業部、國家機械工業委員會、
機械電子工業部、兵器工業總公司主管。1999年,劃轉為以吉林省管理為主,並與國防科工委共建。2000年,長春建築材料工業學校併入。2002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長春理工大學,王大珩院士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2004年被確定為吉林省重點大學。2007年,吉林省電信培訓中心併入。2009年,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光學科技館——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被批准建設,並由學校代管代建。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為上海合作組織大學項目院校。2012年入選國家“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院校。長春理工大學現為吉林省、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長春市共建院校。
甘肅科學技術大學:1959年9月,由
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開辦的甘肅科學技術大學正式開學,學校設原子物理、地球物理、石油、地質四個系,首批招收新生400人,校園位於蘭州分院院址內。至1959年年底,蘭州分院共有13個院屬單位即:大連石油所蘭州分所、地球物理所蘭州分所、西北地質研究室、物理研究室、高山冰雪利用研究隊、化學研究室、地理研究室、技術物理研究所、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613工程處和科學儀器廠、西北分院圖書館、甘肅科學技術大學 。甘肅科技大學受中國科學院和甘肅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1960年,根據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和中國科學院院部、甘肅省委的指示,蘭州分院開始對院屬單位進行調整。1961年8月,甘肅科學技術大學停辦,合併到
蘭州大學。
歷史變遷
1978年3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長
方毅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的報告中,提出“中國科學院、國務院各部門和重點高等院校,要集中力量,恢復、加強和新建一批急需的基礎科學和新興科學技術的研究機構”。在中央和各地方、各部門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收回和新建科研機構工作。
一是將“文革”中國科學院下放給地方和產業部門,實行雙重領導以地方為主或完全下放的科研機構收回,改為院直接領導或雙重領導以院為主。
二是新建少量急需的基礎科學和新興技術的研究機構。此外,接收黑龍江工學院、浙江大學、成都工學院3所大學,並將黑龍江工學院更名為哈爾濱科學技術大學,成都工學院更名為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到1978年底,院屬科研機構從1977年65個增加到110個,院屬工廠由6個增加到9個,大學從1所增加到4所。從1981年起,浙江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哈爾濱科技大學,不再屬院領導。
直屬高校概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的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1958年9月創建於北京,首任校長由
郭沫若兼任。它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急需的新興科技領域設定系科專業,創造性地把理科與工科即前沿科學與高新技術相結合,注重基礎課教學,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
嚴濟慈、
華羅庚、
錢學森、
趙忠堯、
郭永懷、
趙九章、
貝時璋等一批國內最有聲望的科學家, 得到迅速發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1970年初,學校遷至安徽省合肥市,開始了第二次創業。1978年以後,學校銳意改革、大膽創新,在全國率先提出並實施了一系列具有創新精神和前瞻意識的教育改革措施,創辦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設國家大科學工程、面向世界開放辦學等,使學校得以恢復並迅速發展。學校是國家首批實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唯一參與國家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弘揚“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風,形成了不斷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以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鮮明特色,培養了一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優秀人才。學校面向世界科學前沿領域和國家重大需求,凝練科學目標,開展科學研究,努力提高學術研究水平和科研創新能力與科研競爭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性科技成果。在國家“
雙一流”建設中,入選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20世紀90年代以來,學校主動適應國內外科技、教育和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與挑戰,認真貫徹《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大力推行教學科研改革和結構性調整,進行第三次創業。學校是國家首批實施“
985工程”和“
211工程”的大學之一,也是唯一參與國家
知識創新工程的大學。
長期以來,學校大力弘揚“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風,堅持“我創新,故我在”和精品辦學、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斷開拓創新的優良傳統,以及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鮮明特色,培養出一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優秀人才。
學校現有20個學院(含6個科教融合共建學院)、31個系,設有研究生院,以及北京教學與管理部、蘇州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進技術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等。有數學、物理學、力學、天文學、生物科學、化學共6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安徽省A類重點學科,19個安徽省B類重點學科。建有
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籌)、穩態強磁場科學中心、
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語音及語言信息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合肥)、安徽
蒙城地球物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12個國家級科研機構、4個國家重點科技基礎設施和55個院省部級重點科研機構。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共有教學與科研人員1812人,其中教授547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副教授668人(含相當專業技術職務人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50人(包含雙聘院士),
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7人,國家“千人計畫”42人,“青年千人計畫”11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40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6人,國家級教學名師7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4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7人;同時,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受聘擔任名譽(客座)教授、“大師講席”教授。另外,兩院院士、萬人計畫、千人計畫、國家傑青、長江學者、百人計畫、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不重複統計共有335人,占固定教師總數的29%。45歲以下青年教師占教師總數的近60%,其中35歲以下教師約占青年教師總數35%。還聘請了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學家為名譽教授、名譽博士和客座教授。在校學生15500多人,其中博士生1900多人,碩士生62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是一所以“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為校訓、以科教融合為特色的創新型大學。
中國科學院大學前身是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於1978年,是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創辦的第一所研究生院,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理學博士、第一個工學博士、第一個女博士、第一個雙學位博士。2012年6月,教育部批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更名為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年,國科大開始招收本科生,形成了覆蓋本、碩、博三個層次的高等教育體系。
截至2018年12月,國科大有專任教師3000餘名,其中
兩院院士13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75人;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有在崗研究生指導教師11737名,其中兩院院士240人,博士生導師6600餘名。
截至2018年12月,國科大有在學本科生1541名;在學研究生4.9萬名,其中博士生占52%,博士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理學博士生占全國三分之一;在學外國留學生1757人,來自100個國家,其中外國博士生1050人,外國博士生數量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國科大以“科教融合、育人為本、協同創新、服務國家”為辦學理念,與中國科學院直屬研究機構(包括所、院、台、中心等)在管理體制、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科研工作等方面高度融合。學校由京內四個校區(玉泉路、中關村、奧運村、雁棲湖)、京外五個教育基地(上海、廣州、武漢、蘭州、成都)和分布在全國的116個培養單位組成。近年來,國科大不斷深化科教融合體制機制改革和組織建設,與各培養單位“共建、共治、共享、共贏”。截至2017年,除7個校部學院(系)外,還依託京內外高水平培養單位,相繼成立了38個科教融合學院,其中京內23個,京外15個;另有附屬醫院7所。
截至2018年12月,國科大已經累計授予160614名研究生碩士、博士學位,其中授予博士學位77853名;首次授予290名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國科大培養了全國約四分之一的“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自1978年建校以來,所培養的學生有108名當選為兩院院士。
國科大共有共享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的資源,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和電子文獻,學生可在中科院各分院和各研究所以及國科大雁棲湖校區、玉泉路校區的圖書館,查閱各類專業文獻。
國科大擁有完備的學科體系,共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分布在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7個學科門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3個,分布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10個學科門類。此外,國科大還擁有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套用統計、套用心理、翻譯、農業、藥學、工程管理、公共管理10類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2個。在保持自然科學領域學科優勢的同時,國科大近年來不斷加強套用學科、新興交叉學科以及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設,在管理學、哲學、醫學、心理學、經濟學、法學等學科的實力也逐漸顯現。
國科大是國務院學位辦授權學位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根據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國科大30個學科被評為A類,其中A+學科18個;在2018年3月公布的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全部22個學科排名中,國科大發表論文的被引頻次國際排名107位,位列國內高校第一,其中材料科學和化學學科躋身ESI前萬分之一行列;材料科學、化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工程、植物和動物科學、農業、地球科學7個學科進入ESI前千分之一,17個學科入選ESI前百分之一學科。
國科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國際學術合作和師生交流工作,不斷提升學校國際學術聲譽和國際影響力。目前,國科大已與美國哈佛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史丹福大學,英國劍橋大學、布里斯托大學,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國索邦大學、巴黎科學藝術與人文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和英國皇家科學院、德國馬普學會、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美國科學院等國際知名科研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繫與合作交流關係。國科大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APRU)成員高校,也是科技大學聯盟(UAST)成立發起高校之一。
在中國科學院和丹麥科教部的支持下,國科大與8所丹麥大學聯合創建了教育科研創新相融合的“中丹中心”,並成立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丹學院”。聯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建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下的“國際理論物理中心(亞太)”。得到美國卡弗里(Kavli)基金會支持,建立國科大卡弗里研究所,成為當今世界上20所卡弗里研究所成員之一。
國科大積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工作,參與 “中科院開發中國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建設,實施“中科院-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獎學金”和“中科院‘一帶一路’碩士生獎學金”等計畫,培養外國高層次青年科技人才。
“博學篤志,格物明德”的校訓,是國科大校園文化的靈魂。學校不僅注重培養學生勤學善思、嚴謹求真、勇於創新的科學素養,謙遜務實、堅韌執著、追求卓越的科研品格,更將家國情懷植根大學文化的傳承,培育學生胸懷天下、服務國家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學校通過前沿講座、論壇報告、志願服務、社會實踐、文體活動等方式,繼承中國科學院“科學、民主、愛國、奉獻”的傳統,發揚“唯實、求真、協力、創新”的院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共建高校概況
上海科技大學
上海科技大學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共同舉辦、共同建設,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2013年9月30日經教育部批准同意正式建立,是國家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一市兩校”之上海市教育綜合改革的試點高校,同時承擔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管理中心的職責。
學校位於上海—
浦東新區—
張江高科技園中區,是建設中的
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與
上海同步輻射光源、
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微小衛星工程中心、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新藥研發平台等國家級大科學設施和科研機構融為一體,與張江高新區的產業界、投資界有機銜接。學校新校園占地約900畝,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校園建設充分體現“學生教師為本,教學科研融合,綠色環保智慧型”的規劃設計理念,2015年底基本建成,2016年全面投入使用。
學校以理工科為主,設立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創業與管理學院和創意與藝術學院,實行大學院制,學院下不設系。學校設立免疫化學研究所、iHuman研究所和數學科學研究所和通識教育中心。
學校按照1:10–1:12的師生比建設一支1000人規模的教授隊伍,規劃選聘500位常任教授和500位特聘教授。其中,常任教授主要來源於國際著名大學的知名學者和優秀青年學者,實行常任教授制(TenureSystem);特聘教授主要來源於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研究院所的優秀科學家以及國內外著名教授。截至2018年12月,學校已選聘483位教授(特聘教授284位,常任教授到位187位,另有12位常任教授接受offer)。其中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0位、美國人文和科學院院士6位、英國皇家學會院士5位、中國科學院院士3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3位、“傑青”97位。
學校在校學生規模規劃為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4000名。截至2018年2月,學校共有在籍學生約2700人,其中本科生1198人,碩士研究生1098人,中科院聯培博士研究生400人。2014年學校面向全國9省市招收了首屆207名本科生,2016年面向14省市招收了355名本科生,2017年面向14省招收了356名本科生。2013年學校招收了首屆296名中科院聯培研究生,2016年招收了432名中科院聯培研究生,2017年學校首次獨立自主招收465名研究生,2018年學校獨立招收了560名研究生。
截至2018年2月已建立157個研究組,科研工作全面開展。學校全力推進科技與教育的融合,參與中科院牽頭的國家級科研項目,與中科院相關院所建立聯合實驗室開展全面科研合作。學校積極推動科教與產業的融合,與多家國內外高科技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取得一系列進展。
2016年4月15日,國務院發布《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方案》,明確指出上科大在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承擔重要任務。目前,學校正與中科院上海分院科研院所等單位合作,負責或參與建設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用戶裝置、活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像等線站工程、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上海光源二期線站工程(納米自旋與磁學線站、高性能膜蛋白晶體學線站),牽頭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的規劃和建設,承擔“多空間多時間尺度生物成像平台”“機器學習與虛擬現實平台”等科創中心建設重點建設工作。
中科院UCLA(河南)大學
中科院、河南省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共建大學座談會召開
2016年6月30日,中國科學院受邀與河南省政府、美國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代表團在北京召開座談會,商討在鄭州聯合組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相關事宜。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河南省副省長徐濟超和UCLA校長Gene Block出席座談會。
座談會上,
徐濟超介紹了河南省高等教育整體情況以及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發展現狀,擬在鄭州組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的工作背景與需求。他表示,河南省具有“古都多、糧食多、人口多”的區位特點,但由於歷史原因,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偏弱,整體發展水平低。雖然河南省近年來經濟發展態勢良好,但因高層次人才儲備少、科技創新能力弱等短板,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基於上述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河南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發展戰略契機,主動抓住歷史機遇,誠摯邀請中外知名大學在鄭州共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希望這項工作能得到中科院和UCLA在人才、智力、管理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Gene Block指出,UCLA成立於1919年,是加州大學系統中第三古老的分校,也是一所不同於美國其他私立大學的百年公立大學。其成立之初,因歷史、地域、環境等諸多因素制約其發展,後經多年不懈努力,逐步發展成為世界知名大學。河南省地處中國腹地,科教資源相對缺乏,其形勢與
UCLA成立之初非常相近。辦好這所大學要充分利用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力支持,共享和發揮全社會的各種優質資源,相信在中科院、UCLA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河南建成科技型、網路型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
白春禮指出,中科院與河南省的院省合作歷史由來已久,自從2008年簽署合作協定以來,經過雙方的探索實踐和共同努力,已取得良好進展。未來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合作,其中就包括“加強高等教育合作,共建國際化高水平大學”這項任務。UCLA是眾所周知的美國一流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以卓越的科研成果、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在世界上享有聲譽,擁有雄厚的學術、科研、教學資源。中科院全力支持河南省在鄭州共同組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相關工作將委託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落實。河南省、UCLA、國科大攜手共建高水平大學,既是院省全面合作的具體舉措,也是對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有益探索。國科大將根據河南省辦學需求,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開放共享優質科教資源,配合河南省做好在鄭州聯合組建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的相關工作。
會議由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高鴻鈞主持。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科技促進發展局、國際合作局、中國科學院大學,河南省政府、教育廳、省科學院及UCLA相關人員參加座談會。
中科院UCLA(河南)大學將亮相鄭州
2017年8月,鄭州市政府官方網站發布鄭州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5)。規劃綱要顯示:
中科院UCLA(河南)大學將由河南省、中國科學院、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三方共同建設。建設內容包括教學區、科研實訓區、行政辦公區、教師住宅區、學生宿舍區、體教休閒區等。是鄭州市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項目之一。這所大學的功能定位是:依託中國科學院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雄厚的學術、科研、教學資源,推動優質科教資源開放共享及高層次人才培養,爭取建成國內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型、網路型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學。學校採取“2+2”培養模式,前兩年在中科院UCLA(河南)大學學習,後兩年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畢業後可獲得中國教育部認可的中科院UCLA(河南)大學本科學位證書、畢業證書和全球認可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本科文憑。
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
深圳市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協定書 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
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簽署協定書,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副院長李樹深,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出席簽約儀式。
白春禮在致辭時指出,希望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深化改革,充分借鑑國際經驗,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大學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中科院科教融合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王偉中代表深圳市委、市政府對中國科學院長期以來給予深圳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說,當前,深圳正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在這一進程中,深圳需要同中國科學院等高水平學術機構加強合作,不斷集聚創新要素和人才資源,通過辦高質量、有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為深圳、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更大範圍的創新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希望院市雙方進一步加強協作,在中央、省相關部門的積極支持下,加快推動合作辦學早日落地。
根據協定,市院雙方將瞄準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面向未來產業科技與人才需求,依託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在深圳布局的重大基礎設施,以及中國科學院在粵科研力量,堅持理工為基、科學引領,建設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學,構建若干世界一流新興交叉學科與研究平台,發揮科教融合優勢,培養國際化、創新型、複合型領軍人才。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是一所獨立設定的全日制公辦高校,由深圳市政府和中科院共同舉辦、共同建設、共同管理。獲教育部批准籌設後,該校將與先進院從人員雙聘、研究生聯合培養、科研平台共享起步,逐步實現融合發展。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開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建立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本科培養通過開設“工程實驗班”實行精英式小班制教學模式,研究生與本科生比例初步定為1.5:1,研究生碩博比例初步定為2:1。
在專業設定方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在人工智慧、信息技術、生命健康、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創新創業等領域設定相關學科專業,形成以理、工、管為主要門類的學科體系,重點打造前沿交叉學科,形成和深圳其他高校錯位發展的學科特色。為支撐一流學科建設,強化科教融合特色,該校還將發揮中科院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教優勢,依託中科院在粵布局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造一批特色鮮明、世界一流的核心研究平台,建設腦科學、合成生物學、電子信息材料、生物醫藥、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多個高水平專業研究機構。
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初步選址在
南山區或者光明科學城,辦學規模計畫為全日制在校生2025年達到5000人、最終達到8000人,計畫最快於兩年後開始招生。學校將制定學位授予細則,獲得授權後,擬對註冊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的學生按照學位授予標準頒發深理工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深理工與先進院聯合培養的碩士、博士生,按照中科院大學學位授予標準頒發中科院大學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將創新管理體制機制,積極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辦學,並計畫實行以理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校長面向全球遴選,由理事會聘任。學校將面向國內外引進高水平、國際化的教師隊伍,提升國際化教學水平。
成都科大檔案
成都科技大學檔案(1954—1993)
1953年7月,高教部召開全國高等工業學校行政會議,四川化工學院副院長鄭方和四川大學工學院院長
康振黃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做出了關於將四川大學工學院和四川化工學院於1954年暑期合併,建立四川工學院的決定。遵照高教部及西南高教局的指示,由四川大學工學院獨立新建的
成都工學院於1954年8月27日隆重舉行了建校典禮,由許琦之院長宣布成都工學院正式成立。成都工學院成立時,除獨立前已有的機械、電機、土木、水利四個系的5個本科專業外,在河川結構及水電站水工建築專業內分設了水能利用和水工結構兩個專門化,還設有1個水利技術建築專修科,在校學生共1273人。
1954年12月31日,高教部(54)工會字第427號函告四川化工學院和成都工學院:“國務院11月29日(54)國文習字16號函,批准四川化工學院於1955年遷至成都與成都工學院合併。現決定兩校合併後,學校名稱仍為‘成都工學院’,學校的最大發展規模為10000人。專業設定仍維持兩院原有專業不變。”合校後的成都工學院,有機械、電機、土木、水利、化工五個系,有機械製造工程、發電廠配電網及輸電系統、公路與城市道路、道路橋樑與隧道、河川結構與水電站水工建築、無機物工學、塑膠工學、皮革毛皮與鞣皮劑工學、化學生產機械及裝備9個本科專業,以及當年尚未調出的糖品物工學及植物纖維造紙工學2個本科專業和1個水利技術建築專科專業。1955年至1956學年開學後,包括瀘州分校在內,有在校學生2458人(本科生2387人、專科生71人)。
1978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工學院改為成都科技大學,列為全國重點大學,由中國科學院和四川省雙重領導,以中國科學院為主。同年學校第一次參加全國重點院校錄取新生,18個專業、7個師資班共招收本科學生1098人。1980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科技大學改由教育部和四川省雙重領導,以教育部為主。學校從1957年開始到“文化大革命”前,全校曾有6個專業、8位導師,累計招收研究生26人,畢業20人。學校從1978年開始恢復招收研究生。學校設有22個系,49個本科專業和方向,3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後流動站。學校有教職工3616人,其中正教授124人,副教授681人,21名博士生導師,在校學生人數達1.3萬人,其中研究生708名。
從成都工學院至成都科技大學,歷任校長有許琦之(1954年至1956年)、袁仲凡(1957年至1965年)、鄭方(1965年至1982年)、曹振之(1982年至1983年)、王建華(1983年至1992年)、陳君楷(1992年至1994年);歷任黨委書記有許琦之(1954年至1955年)、鄭方(1955年至1983年)、韓邦彥(1983年至1985年)、趙靜桂(1985年至1994年)。
1950年至1986年檔案按黨群、行政、外事、教學、基建、科研、產品幾大類分類按年代編流水號組卷。1986年後按《高校檔案工作規範》將檔案在八大類一級類目下設二級類目組卷管理,其中,黨群、行政類有檔案3371卷;教學類有檔案4123卷;科學研究類有檔案864卷;基本建設類有檔案295卷;儀器設備類有檔案276卷;產品生產與科技開發類有檔案23卷;出版類有檔案1353卷(冊);外事類有檔案176卷;財會類有檔案10190卷(冊);其他(個人業務)類檔案有1036卷。
附錄-地方院校
承載著振興新中國化學工業的光榮使命 瀋陽化工大學(曾名遼寧科學技術大學)應運而生
瀋陽化工大學始建於1952年7月15日,建校時校名為“瀋陽化學工業技術學校”,隸屬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校址選定瀋陽市鐵西區尚武街3號(現在的愛工南街11號),當年設化工、機械、電機3個專業科。1953年10月,學校隸屬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更名為“重工業部瀋陽化學工業學校”。1953年至1958年,瀋陽機械工業學校化工科、吉林工業學校染料專業和分析專業、大連工業學校電機科、瀋陽市化工學校等相繼併入學校。1956年國家組建化學工業部,學校由隸屬重工業部轉為隸屬
化學工業部。1958年8月10日學校升格為本科正式建立“瀋陽化工學院”,隸屬遼寧省人民政府(時稱遼寧省人民委員會),原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為學校題寫了校名。為順應國家工業繁榮發展和新興學科建設崛起的需要,1960年6月,經遼寧省委批准,學院更名為“遼寧科學技術大學”,撫順工學院有機合成專業併入學校,學校業務領導隸屬中國科學院遼寧分院。1961年8月中科院遼寧分院撤銷,學校業務劃歸遼寧省科委領導。1962年4月,學校重新隸屬化學工業部,校名改回瀋陽化工學院,大連工業專科學校併入學校。1970年12月至1978年6月“文革”中,學校被迫遷至撫順市辦學,原撫順工學院、撫順石油學校併入學校,學校更名為“撫順化工學院”。為適應國家化學工業的大發展,1978年7月學校遷回瀋陽恢復原校名“瀋陽化工學院”,學校重新隸屬化學工業部。1998年8月國家調整高等學校管理體制,學校管理體制變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瀋陽化工大學。2016年入選國家“
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文革”前,上海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第二科學技術學校這兩所地方院校曾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合作辦學。
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是中國科學院設在上海市的地方分院。其科研業務工作歸口中國科學院,日常行政工作受上海市領導。中科院上海分院曾負責籌建和主辦上海市地方高校—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曾參與籌建和領導多所上海市地方中專—上海第一科學技術學校(後併入復旦中學)、上海第二科學技術學校(現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上海電子學校(後併入科技二校)、上海計量學校(後併入科技二校)、上海理化學校(1963年停辦)、上海套用昆蟲學校(1963年停辦)等。
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屬上海市地方高校,籌建於1958年,1959年正式建校。1958年5月19日,中共上海市委決定,“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辦事處(同年11月改為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負責籌建和主辦,受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領導;同年5月23日成立了“籌備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委員會”。1958年9月,中科院上海辦事處報請上海市委批准,經國家科委、教育部等部門同意,籌建中的科技大學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分校”的名義對外招生,首屆新生委託
復旦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化工學院、上海第一醫學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代培兩年。1959年5月,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陪同蘇聯科學院代表團來滬,應上海分院黨委書記
王仲良之請,為學校題寫了“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校名;同年5月19日,上海市委批覆同意將歐陽路221號作為學校的臨時校址,校舍暫時與上海機電設計院共用,並確定正式校址放在規劃中的科學衛星城嘉定縣;同年7月1日啟用校印;同年9月4日,經上海市委任命,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
周仁兼任上海科技大學首任校長;同年9月14日,學校在臨時校址掛牌;當時設有原子能、無線電電子學、技術物理、力學、化學冶金及物理冶金、元素有機化學、矽酸鹽化學及工學、生物物理化學等8個系,部分系主任由中科院在滬研究所所長或副所長兼任。1960年9月,學校全部遷至嘉定南門城中路20號。1966年“文革”爆發後,學校原來正常的教學秩序不能進行,招生停止。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原隸屬於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負責,“文革”打亂了學校原有的體制和結構。1968年9月,上海科技大學從科技系統(時稱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科學技術組)劃出,改為隸屬文教系統(時稱上海市革命委員會文教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割斷了關係。1970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1973年1月,生物物理化學系併入華東化工學院(現
華東理工大學)。1977年恢復高考,學校恢複本科招生。1978年7月,學校與科技系統恢復聯繫,同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學校劃歸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管理,並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1994年5月27日,與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新的
上海大學,原校址成為上海大學嘉定校區。
上海第二科學技術學校是一所以電子類專業為主的市屬
中等專業學校,學制四年;建校於1959年2月,時稱上海計算技術學校,由上海市
復旦中學高中部改建而來,上海市委教衛部、上海市科委、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以及上海計算技術研究所共同籌建,臨時校址設在復旦中學,首任校長是馬憶冰。1959年8月,根據建設上海科學衛星城的步驟,開始遷校嘉定縣,同年10月改稱上海第二科學技術學校,直接受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領導,由上海交通大學負責承辦。1960年2月,學校全部遷至嘉定東門。1961年2月和7月,上海電子學校和上海計量學校先後併入。1963年3月,根據上海市科委和中科院上海分院黨委指示,科技二校劃歸上海科技大學,明確科技二校是在科技大學黨委統一領導下具有獨立性的單位。1966年至1971年因“文革”而停止招生和教學。1968年4月2日更名為上海科學技術學校。1969年12月,學校劃歸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領導。1970年11月,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決定,將局所屬兩所大專(上海儀表電訊工業半工半讀專科學校、上海醫療器械工業專科學校)和兩所中專(上海科學技術學校、上海無線電工業學校)合併,成立上海電子專科學校,校址仍在原科技二校內。1975年5月,學校更名為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七·二一’工人大學。1978年6月,
上海市革命委員會決定復辦科技二校,劃歸上海科技大學領導;同年9月6日,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與上海科技大學簽訂了原科技二校從上海市儀表局“七·二一”工人大學分出的協定書;同年9月9日,上海科技大學工作組進駐科技二校;同年10月11日,市計畫委員會和市革委會教衛辦聯合發文,同意將科技二校作為上海科技大學分部,停招中專生,招收四年制本科生,首屆本科後改招大專。1979年6月9日,市教衛辦通知,上海科大分部受上海科大黨委領導,相對獨立,市高教局給予另立戶頭,並在校門掛上“上海科技大學分部”的校牌。1981年12月23日,市高教局發文,經市政府研究同意,將上海科技大學分部改名為上海科技專科學校;改名後的學校,行政上獨立建制,屬上海市高等教育局領導,享受其他全日制高等專科學校的待遇,黨的關係仍屬上海科大黨委領導;同年12月24日,學校宣布更名,明確以上海科大分部名義招生入學的學生畢業仍發上海科大分部畢業證書,校門同時掛“上海科技大學分部”和“上海科技專科學校”兩塊校牌。1983年,上海科技專科學校成立黨委,形成了黨委集體領導的形式。1993年2月更名為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1994年5月27日併入新組建的上海大學,原校址成為上海大學嘉定東校區。2001年4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上海大學嘉定東校區改建為
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隸屬於嘉定區人民政府。2003年被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列為上海市示範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單位。2008年5月23日,學院舉行了五十周年校慶籌備工作啟動儀式;原嘉定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麗玲,原上海科技大學副校長、原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院長闞敏,原科技二校和科專的領導忻福良、常增慶、楊天、馬憶冰,學院董事長朱建新、董事袁曉軍和學院領導、全體教職工、部分學生代表,與一百多位校友參加了校慶籌備工作啟動儀式。2009年10月18日舉行建校五十周年慶祝大會,相關領導、兄弟院校代表、歷屆校友及社會各界來賓出席大會;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鄭惠強、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揚、嘉定區委副書記曹一丁、學院董事長朱建新發表了講話,兄弟院校代表、嘉定區職業教育集團理事長、校友代表和師生代表分别致辭,原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慕堯和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姚海同為“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校友會”揭牌,慶典大會由學院黨委書記、院長莊順根主持;全國政協副主席、
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上海市副市長沈曉明,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朱曉明,嘉定區委、區政府等發來賀信和題詞。2016年7月,學院以優秀成績通過上海市教委組織的“上海市特色高等職業院校建設”項目驗收。2017年8月被上海市教委認定為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12月,學院獲評“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
河北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2017年11月29日上午,
河北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定簽約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玉泉路校區辦公樓第一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
丁仲禮,副校長徐濤、蘇剛、王艷芬、楊國強,校長助理、財務計畫處處長徐中平,河北大學黨委書記
郭健,黨委副書記、校長
康樂,黨委常委、副校長康書生,黨委常委王培光,副校長楊學新、申世剛、李金善、李軍凱,校長助理、發展規劃處處長程志華參加了簽約儀式。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校長
王艷芬主持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上,丁仲禮和郭健分别致辭,介紹了兩校的發展情況。丁仲禮介紹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教融合進展、研究生培養體系、本科生培養體系、深化科教融合一流大學建設舉措及發展願景,他表示將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建設為契機,發揮各自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共同努力構建合作發展的新平台。郭健向中國科學院大學多年來對河北大學的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介紹了河北大學的辦學歷史和近年來的發展情況。他表示,在全國上下集中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之際,中國科學院大學與河北大學共商發展大計,共謀發展之路,攜手服務雄安新區,用實際行動踐行十九大精神,河北大學將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認真研究和制定實施方案,確保合作協定落到實處、有效執行,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同打造一個院校合作、協同發展的成功範例。
丁仲禮與康樂共同簽署《中國科學院大學—河北大學戰略合作協定》,王艷芬與康書生共同簽署《河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建雄安高等研究院合作協定》。根據協定,雙方決定圍繞
京津冀協同發展和
雄安新區建設的需求,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注重實效、互利共贏”的原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社會服務、決策諮詢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雙方共建雄安新區高等研究院,以全新的體制機制建設高水平的科學研究中心,以原始創新為核心,以學科交叉為基礎,以高端成果為目標,最終建成國內(國際)高端智慧型製造、精準醫療健康等方面一流的創新基地,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尤其是雄安新區建設發展培養一流的人才並提供技術支持和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