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載人航天工程
- 批准時間:1992年9月21日
- 計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計畫
- 組成:七大系統
- 歷程:四次載人飛行
- 發展戰略:三步走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9月21日由中國政府批准實施,代號“921工程”,是中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之一。1992年9月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我國載人航天...
載人航天工程是指太空人乘坐載人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飛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之一,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籌劃,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
中國進行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當時的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國家當時將這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CMSEO)是為了加強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管理而設立的機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代表政府行使管理職能。2019年3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我國航天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技術難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國家重點工程,目前由航天員、空間套用、載人飛船、運載火箭...
周建平,湖南望城人,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博士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長期從事航天技術教學、研究和航天工程管理工作,參與及領導了中國神舟載人飛船、天...
中國載人航天計畫於1992年正式啟動。初期目標是將航天員送入太空。遠期則包括建立永久空間站以及月球探索。中國載人航天計畫的第一步是進入太空,而進入太空軌道飛行器...
集中來說,在中國發展載人航天事業的意義有如下幾個方面:1.載人航天事業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複雜的系統工程之一,它的發展取決於整個科技水平的發展。同時,它也影響這...
(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指揮)編輯 鎖定 張建啟中將,男,漢族,1946年3月25日,山東菏澤曹縣人。先後參與組織指揮了“亞洲一號”、“風雲一號”、“澳星”發射、...
載人航天是人類駕駛和乘坐載人航天器在太空中從事各種探測、研究、試驗、生產和軍事套用的往返飛行活動。其目的在於突破地球大氣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類的活動範圍...
王忠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工程總體室主任、研究員,政府津貼獲得者。從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頂層設計,參加了神舟一號至六號飛行任務的研製和試驗全過程。...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啟動,而載人航天曆程最早卻可追溯至1970年。至今,中國已將11名航天員送入太空,並實現了航天員艙外活動,已成為世界上繼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
評論反應:此次航天飛船發射,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取得了新的進展,向實現載人航天飛行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中國...
《國家戰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實》是2005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繼超。本書主要介紹了人們關注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發展歷程等內容。...
在2006年1月5日閉幕的國防科技工業工作會上,人事部、國防科工委、總裝備部聯合授予林寶軍等100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1”獎章和證書。 該獎主要是表彰在...
曾任北京跟蹤與通信技術研究所所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啟動,當時任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副...
王文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2003年晉升為少將,當前為正軍職。曾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原國防科工委司令部、總裝備部任職。...
劉宇,1962年生,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院長助理。2003年獲集團公司載人航天工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05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1年...
中國載人登月工程規劃2014年左右在深空探測領域,將把十幾噸的航天器送到地球軌道,2020年前將建成自己的空間站。在探月方面,2020年前將實現“回”的任務,即飛行器...
《夢圓天路:縱覽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是2011年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邸乃庸。本書講述了載人航天的意義及特點、載人太空飛行器的歷史及現狀、中國載人航天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