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簡介
中國進行
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之後,當時的國防部五院院長錢學森就提出,中國要搞載人航天。國家當時將這個項目命名為“
714工程”(即於1971年4月提出),並將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然而,中國在開展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認為無論是在研製隊伍、經驗方面,還是在
綜合國力、工業基礎方面搞載人航天都存在一定的困難,這個項目就擱到了一邊。
進入80年代後,中國的空間技術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具備了
返回式衛星、
氣象衛星、
資源衛星、通信衛星等各種套用衛星的研製和發射能力。特別是1975年,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了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這為中國開展
載人航天技術的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神舟十號
2013年6至8月,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將迎來神舟十號發射任務。相比遙九火箭,此次發射的可靠性和太空人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梁小虹表示,長征二號F火箭進行了18項技術狀態和2項工藝狀態適應性更改,其中17項主要為提高
可靠性。通過採取提高設計裕度、提高
環境適應性等措施,“遙十火箭飛行可靠性達0.9867,相比於遙九火箭的0.9845,提高了0.2%”。
“
航天員安全性進一步提高。”梁小虹說,為確保船、箭分離後飛船可以執行大氣層外逃逸救生模式,遙十火箭對故障判據進行了進一步完善,增加了如有故障發生,可向飛船傳送“運載逃逸信號”的相關指令,“航天員安全性達到0.9997,相對於遙九火箭的0.9996,提高了0.01%”。
載人火箭的可靠性一般是97%。
梁小虹指出,上述兩組數據意味著:
火箭發射100次,成功為98.67次,確保太空人生命安全為99.97次。相對於長征二號F遙九火箭,遙十火箭技術有了更大改進,其中,產品關鍵特性設定再精細,相比遙九增加了108個。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在遙九火箭的基礎上,開展了Ⅰ、Ⅱ類單點故障模式深入分析工作,並針對存在Ⅰ、Ⅱ類單點故障模式產品,產品關鍵特性設定再精細,達到1013個,強化了對產品質量的控制。
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力矩控制工作上台階,相比遙九增加了17245個。
梁小虹說,遙十全箭有力矩控制緊固件達到37502個,進一步加強了總裝過程中的力矩控制。遙十的測試覆蓋性進一步提高,相比遙九火箭總檢查增加3次、加電時間增加了2小時。
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於2012年11月26日轉測試階段,總計完成電氣分系統測試18次、小匹配測試8次、大匹配測試10次和總檢查19次,累計加電時間達52.5小時。長征二號F遙十火箭已經完成全部規定的測試項目,預計4月完成出廠評審,待命出廠,遙十火箭將以盡善盡美的姿態,迎戰中國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收官。
太空課堂
首次擔任
太空授課任務的是“80後”
女航天員王亞平,她在“
天宮一號”里給全國的中小學生們上一堂實實在在的“太空物理課”。世界上只有美國女教師
芭芭拉·摩根在2007年做過太空授課。她通過視頻,給
愛達荷州的學生上了25分鐘課,並展示了太空人在太空怎樣運動,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當有學生問太空人如何在太空中鍛鍊身體時,芭芭拉就抓住其中一個同事並把他舉了起來。 激發孩子科學興趣。
王亞平說,希望通過授課激發孩子們對太空的嚮往,培養學生
科學精神和對科學的興趣。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孫雲曉認為,此舉將啟動國家的科普課程。“國家在安排重大科研項目的時候,要有科普意識,尤其要考慮廣大青少年的需要;如果一代青少年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就是最大的希望。 ”
發射升空
長征二號F遙九運載火箭於18時37分21秒點火,托舉著神舟九號飛船飛向太空。在拋掉
逃逸塔、助推器分離、一二級分離、整流罩分離、船箭分離等一系關鍵動作後,
神舟九號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胡錦濤總書記致電錶示熱烈祝賀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
胡錦濤總書記發來的賀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
劉延東現場宣讀了胡錦濤總書記發來的賀電。
胡錦濤總書記在賀電中說,喜聞
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我謹向全體參研參試人員表示熱烈祝賀和誠摯問候。
總書記強調,
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是我國
載人航天工程的一個重大突破。希望同志們繼續發揚
載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各項後續工作,奮力奪取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全面勝利,為推進我國
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再立新功。
全文:
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
喜聞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我謹向全體參研參試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是我國
載人航天工程的一個重大突破,希望同志們繼續發揚
載人航天精神,精心做好各項後續工作,奮力奪取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全面勝利,為推進我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再立新功!
台北時間2012年6月16日于丹麥哥本哈根
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實施以來,胡錦濤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執行這項任務的3名航天員。26日上午10時許,胡錦濤總書記等領導同志專程前往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聽取載人交會對接任務進展情況匯報,觀看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組合體模型和對接機構實物,隨後走進飛控大廳準備與航天員通話。
此時,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正在距地面約343千米的軌道上飛行,飛控大廳大螢幕上清晰顯現出航天員
景海鵬、
劉旺、
劉洋在
天宮一號內的實時畫面。
10時16分,
胡錦濤走到指揮席前,拿起話筒同神舟九號任務飛行乘組
指令長景海鵬通話,親切的話語通過電波傳向正在茫茫太空遨遊的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組合體。
胡錦濤:“景海鵬、劉旺、劉洋同志,你們辛苦了。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向你們表示誠摯的問候!”
景海鵬:“謝謝胡主席!謝謝全國人民!”
胡錦濤:“你們已經在太空度過了將近10天,我們大家都很牽掛你們。你們現在身體狀況怎么樣?”
胡錦濤:“看到你們狀態很好,我感到十分高興。你們工作進行得順利嗎?”
景海鵬:“報告胡主席,各項工作都在有序展開,手控交會對接任務已順利完成,空間科學實驗正按計畫進行。”
胡錦濤:“手控交會對接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著我國全面掌握了空間交會對接技術。你們作為擔負我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航天員,表現得非常出色,為我國
載人航天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祖國和人民感謝你們!希望你們精心操作、密切配合,全力完成後續任務。我們大家和你們的親人都盼望著你們勝利歸來、平安回家!”
景海鵬:“我們一定牢記胡主席指示,堅決完成任務。請胡主席放心,請全國人民放心!”
大螢幕上,3名航天員鄭重地向胡主席、向全國人民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飛控大廳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通話結束後,
胡錦濤等領導同志來到現場工作人員中間,同大家一一握手,殷切勉勵參研參試人員再接再厲,奮力奪取載人交會對接任務全面勝利。
成功著陸
神九
返回艙即將著陸的
阿木古郎草原,大家趕緊跟隨我們的鏡頭往我右手邊來看,我們已經可以看到我 按照地面指令,當飛船進行最後一圈繞地飛行時進入返回姿態,返回艙與
推進艙分離,制動發動機點火,飛船在穿越大氣層以後,藉助降落傘和反推發動機逐步減速,以每秒3至4米的下降速度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3名航天員身體狀況良好。為了儘量保證航天員不受太多干擾,神九航天員返回後的迎接儀式有所簡化。一旦著陸,工作人員將儘快將航天員護送到
北京航天城。
溫家寶、
賀國強、周永康29日上午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觀看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回收實況。
天宮一號
“
天宮一號”飛行任務進行了火箭加注前全系統質量評審。結果顯示,各參試系統技術狀態正確,設施設備功能正常,性能滿足任務要求,可靠性、安全性措施落實,完全具備報告發射的條件。
發射場組織實施了火箭加注設備、加注軟管和信號電纜連線等工作,為後續的燃燒劑、氧化劑加注做好準備。氣象部門密切關注發射場未來幾天天氣情況,利用新引進的“集合天氣預報系統”和新建立的“風場模型”進行實時監測。這些工作的開展,標誌著“天宮一號”飛行任務進入發射最後準備階段。
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是指追蹤飛行器和
目標飛行器在空間預定的軌道上會合,並在結構上連線成一體的技術。該技術是完成太空飛行器在軌組裝、航天員天地往返、貨物運輸、燃料補給、空間營救等任務的基礎,是建設載人空間站和
載人航天發展必須突破掌握的基本技術。
根據任務準備進展情況和
發射視窗計算,計畫9月下旬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隨後發射
神舟八號飛船,實施我國首次空間無人交會對接試驗;2012年分別發射神舟九號和神舟十號飛船,進行無人或載人交會對接試驗。
三、 技術狀態。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為全新研製,採用實驗艙和資源艙兩艙構型,全長10.4米,艙體最大直徑3.35米,起飛質量8506千克,設計在軌壽命2年。實驗艙由密封艙和非密封后錐段組成,密封艙有效活動空間約15立方米,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非密封后錐段安裝遙感試驗設備。實驗艙前端安裝被動對接機構及交會對接測量合作目標,與飛船對接後,可形成直徑0.8米的轉移通道。資源艙為柱狀非密封艙,配置推進系統、太陽電池翼等,為空間飛行提供動力和能源。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由改進型長征二號F/T1
火箭發射。該型號火箭在原
長征二號F火箭的基礎上,研製了新型
整流罩,並對助推器、控制系統和故障檢測系統等進行了改進,提高了運載能力和入軌精度。火箭全長52米,起飛質量493000千克,運載能力8600千克。
測控通信系統由兩顆
天鏈一號中繼衛星、16個國內外陸基測控站、3艘測量船,以及北京
飛控中心和西安測控中心組成。
四、 飛行程式。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經兩次變軌後進入高度約350公里的近圓軌道,並完成飛行器平台在軌測試。在
神舟飛船發射前,
目標飛行器開始降軌調相,進入高度約343公里的對接軌道,等待與飛船交會對接。
組合體飛行任務結束後,天宮一號與飛船分離。待飛船返回後,天宮一號升軌到高度約370千米的近圓軌道,轉入長期在軌運行管理模式,開展空間科學與技術實驗,並等待下次交會對接。
太空對接
由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
中國航天科技 集團公司聯合指導、
中國航天基金會支持、
中國航天報社主辦的“攜手神八·交會夢想”大型徵集活動,20日正式結束徵集篩選階段並在北京舉行“
夢想晶片”封存儀式。主辦方透露,該活動共徵集到文字、圖片 和視頻等各類形式的夢想200餘萬條,經過仔細篩選,共有42891條夢想入選“夢想晶片”,將有機會與神舟八號結伴同行、進入浩瀚太空。
公眾投送的夢想按規則分為強國夢、飛天夢、綠色夢、公益夢和個人夢想5類,篩選標準非常簡單,內容向上、文字流暢,精彩的微博、圖片或影音作品都有機會入圍。
神舟八號飛船與“
天宮一號”完成
空間交會對接任務後,“夢想晶片”還隨神舟八號一起返回地球。屆時,公眾即可通過“攜手神八·交會夢想”大型徵集活動官網查詢自己提交的夢想是否入選,並可以下載紀念證書。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無疑是中國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重大科技實踐活動,舉國關注、舉世矚目。主辦方希望通過“攜手神八、交會夢想”徵集活動,進一步吸引全社會關注航天事業,激發公眾對航天科技活動的參與熱情。
太空郵局
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被聘請為
太空郵局首任局長。中國郵政太空郵局開通儀式在北京航天城舉行。11月3日凌晨1時36分,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飛行器成功實現我國首次空間交會對接,標誌著中國完全掌握了
載人航天天地往返運輸、空間出艙活動和空間交會對接三大基本技術,也標誌著
中國郵政太空郵局天地郵路也正式開通。 太空郵局的開通,是
中國郵政服務我國航天事業和社會公眾的創新之舉,對我國發展載人航天事業,傳承和弘揚
載人航天精神有著積極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
李國華表示,太空郵局採用“虛實結合”的經營模式,實體
郵局設在北京航天城郵局內,虛擬郵局設定在
載人航天飛行器內,
郵政編碼901001。另外,還將結合航天重大發射事件編號發行航天主題郵品,滿足社會公眾的收藏需求。為紀念神舟九號與
天宮一號的成功對接和
太空郵局的開通,中國郵政特發行《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交會對接紀念》和《中國郵政太空郵局開通》紀念封各一枚,並發行中國
載人航天工程郵資信封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