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漢語辭彙)

財務管理(漢語辭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財務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於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財務管理
  • 外文名:Financial Management
  • 適用範圍:金融
  • 用途:金融管理
主要內容,基本理論,財務規劃,成本費用,預算,管理目標,工作重點,循環,基本原則,注意事項,防範措施,考試科目,

主要內容

基本理論

資本結構理論是研究公司籌資方式及結構與公司市場價值關係的理論。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研究結論是:在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場上,企業價值與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無關——MM理論。米勒因MM理論獲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莫迪利尼亞1985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是關於最佳投資組合的理論。1952年馬科維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該理論,他的研究結論是:只要不同資產之間的收益變化不完全正相關,就可以通過資產組合方式來降低投資風險,馬科維茨為此獲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研究風險與收益關係的理論。夏普等人的研究結論是: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取決於無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的風險收益率和該風險資產的風險。夏普因此獲得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紀念獎。
期權定價理論是有關期權(股票期權外匯期權股票指數期權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優先股認股權證等)的價值或理論價格確定的理論。1973年斯科爾斯提出了期權定價模型,又稱B—S模型。90年代以來期權交易已成為世界金融領域的主旋律。斯科爾斯和莫頓因此獲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有效市場假說是研究資本市場上證券價格對信息反映程度的理論。若資本市場在證券價格中充分反映了全部相關信息,則稱資本市場為有效率的。在這種市場上,證券交易不可能取得經濟利益。理論主要貢獻者是法瑪
代理理論是研究不同籌資方式和不同資本結構下代理成本的高低,以及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價值。理論主要貢獻者有詹森和麥科林。信息不對稱理論(Asymmetric Information)是指公司內外部人員對公司實際經營狀況了解的程度不同,即在公司有關人員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這種信息不對稱會造成對公司價值的不同判斷。

財務規劃

財務規劃幫助公司設立指導方針來制定運營和財務計畫。將公司的關鍵目標合理化併兼顧到資本投資。公司目標轉化成有形的財務指標。投資決策和目標產生整合的財務報表,把財務目標和財務指標聯繫起來。然後整個組織圍繞這些目標和指標運營。
財務規劃包含3項活動:1.設立目標;2.設立有形指標;3.衡量並調整目標和指標。在財務規劃流程中,關鍵是要建立整合的財務報表及其與運營規劃的連結。關鍵的財務規劃與預測產生一致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並最終形成財務指標。
財務規劃與預測的典型工作流程通常從建立財務目標開始,財務目標通常與近期和長期目標(3~5年)相關,且常常與有形的硬指標相聯繫。然後使用整合的財務報表對財務目標建立模型。可考慮把收入、盈利能力和現金流作為關鍵的財務和非財務指標。建立好模型後,高層管理者經常會同董事會對其進行審查。審批後,財務報表以一組財務指標的形式發布到整個組織。
組織的其餘人員使用財務指標創建來年的戰術運營規劃。規劃通常基於驅動因素,且與銷售量、產品組合等關鍵業務因素相連。審查並通過規劃後,將其重新綁定到整合的財務報表中,確保規劃能達成公司目標。通過一系列的反覆,公司資源和規劃需要經常更新以達成財務目標。整個流程中,要不斷地把運營規劃轉換成一組財務數據。

成本費用

1、成本項目
  1. 製造成本。製造成本是工業企業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製造費用等。
  2. 期間費用:期間費用是企業為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發生的、不能直接歸屬於某種產品的費用。包括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期間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從當期收入中抵消。
管理費用:管理費用指企業行政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工資和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勞動保險費、待業保險費、研究開發費、業務招待費、房產稅、土地使用稅、技術轉讓費、技術開發費、無形資產攤銷、壞賬損失等。
財務費用:財務費用是企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利息支出、匯兌淨損失、金融機構手續費以及為籌資發生的其他費用。
銷售費用: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產品、自製半成品和提供勞務等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包括應由企業負擔的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展覽費、廣告費、銷售服務費用、銷售部門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和其他經費等。
2、成本費用管理的主要內容
  1. 成本預測。成本預測是指依據成本與各種技術經濟因素的依存關係,結合企業發展前景以及採取的各種措施,通過對影響成本變動的有關因素的分析測算,採用科學方法,對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化趨勢做出的科學估計。
  2. 成本決策。成本決策是指為了實現目標成本,在取得大量信息資料的基礎上,藉助一定手段、方法,進行計算和判斷,比較各種可行方案的不同成本,從中選擇一個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優秀方案的過程。
  3. 成本計畫。成本計畫是指以貨幣形式預先規定企業計畫期內完成生產任務所需耗費的費用數額,並確定各種產品的成本水平和降低成本的任務。
  4. 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指根據會計學的原理、原則和規定的成本項目,按照賬簿記錄,通過各項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採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計算出完工產品成本和期末產品成本,並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
  5. 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指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按照規定的標準調節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使生產耗費控制在預定的範圍內,包括事前成本控制、日常成本控制和事後成本控制。
  6. 成本考核。成本考核是將會計報告期成本實際完成數額與計畫指標、定額指標、預算指標進行對比,來評價各個成本責任中心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績和水平的一項工作,是檢驗成本管理目標是否達到的一個重要環節。
  7.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根據成本核算資料和成本計畫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運用一系列專門方法,揭示企業費用預算和成本計畫的完成情況,查明影響計畫或預算完成的各種因素變化的影響程度,尋求降低成本、節約費用途徑的一項專門工作。

預算

不論財務經理是否認識到,其預測流程都很可能存在弊病。陳舊的流程和工具與對預測準確性和質量的錯誤認識結合,使全球大多數預測流程存在弊病。成功治癒這一“流行病”需要兩步。首先,財務經理應當通過確定並解決預測問題的常見症狀,認識到自己的弊病所在。其次,認識到這一點之後,財務經理可以採取措施以實現更為健康的預測實踐,並且最終轉變為更加靈活且具有盈利能力的組織。
預測問題的七種症狀包括:語義混亂、視力障礙、準確性妄想症、系統超負荷、繁榮綜合徵、缺乏協作和反社交行為。通過確定和處理上述預測問題的症狀,企業可以體驗“健康”的預測方法帶來的優勢。規劃軟體必須支持得到認可的最佳實踐,以增強規劃的及時性、信息可靠性以及全組織中重要人員的參與度。最佳實踐方法要求規劃者採用若干關鍵戰略和戰術。IBM Business Analytics 軟體可提供決策者實現更理想的業績所需的切實可行的洞察力。IBM還可提供由商業智慧型、預測和高級分析、財務業績、戰略管理、監管、風險與合規性以及分析應用程式構成的全面統一的產品服務組合。
例子:已經成功登入納斯達克的漢庭酒店集團,在近幾年保持著門店數量高速擴張的發展態勢。2011年初,漢庭利用IBMCognosTM1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系統,提高了決策能力,構建了對業務發展更深刻的洞察。秒級的分析時間是漢庭選用IBMCognos產品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同時,IBMCognos TM1還非常易於使用和維護,並提供Excel、Web等三種使用界面。除了完成財務全面預算的任務外,漢庭酒店集團還計畫基於IBMCognos TM1將全面預算管理平台升級成為整合的全面績效管理平台。

管理目標

1、產值最大化
2、利潤最大化
3、股東財富最大化
4、企業價值最大化
5、相關方利益最大化

工作重點

一是加強統籌協調和配合,明確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支持方向和重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收入規模需要不斷擴大,支出方向和重點需要進一步明確,國有資本存量需要逐步盤活,努力使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集中解決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重要資源短缺,加大研發投入和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改造傳統產業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企業實現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
二是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在確保國有控股的前提下,進一步完善產權交易市場,通過整體改制上市、引入非公經濟等戰略投資者等多種方式,盤活龐大的國有資本存量,促進國有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形成產權明晰、機制靈活、管理科學的國有企業內部約束機制,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三是借鑑國際經驗,實現企業財務管理與國際對接,建立財務長制度,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同時,研究建立企業財務總監委派制度,明確財務總監的地位作用、職責許可權和工作要求等,促進財務總監代表出資人參與企業重大經營決策。
四是構建企業財務管理能力認證體系,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推動企業強化內部約束和財務管控,實現管理創新。

循環

財務控制財務預算有著密切聯繫,預算是控制的重要依據,控制是執行預算的手段,它們組成了企業財務管理循環。
財務管理循環的主要環節包括:
(1)制定財務決策,即針對企業的各種財務問題制定行動方案,也就是制定項目計畫。
(2)制定預算和標準,即針對計畫期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擬定用具體數字表示的計畫和標準,也就是制定期間計畫。
(3)記錄實際數據,即對企業實際的資本循環和周轉進行記錄,它通常是會計的職能。
(4)計算應達標準,即根據變化了的實際情況計算出應該達到的工作水平。例如“實際業務量的標準成本”、“實際業務量的預算限額”等。
(5)對比標準與實際,即對上兩項數額進行比較,確定其差額,以實現例外情況。
(6)差異分析與調查,即對足夠大的差異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以發現產生差異的具體原因。
(7)採取行動,即根據產生問題的原因採取行動,糾正偏差,使活動按既定目標發展。
(8)評價與考核,即根據差異及其產生原因,對執行人的業績進行評價與考核。
(9)激勵,即根據評價與考核的結果對執行人進行獎懲,以激勵其工作熱情。
(10)預測,即在激勵和採取行動之後,經濟活動發生變化,要根據新的經濟活動狀況重新預測,為下一步決策提供依據。

基本原則

原則一: 風險收益的權衡——對額外的風險需要有額外的收益進行補償;
原則二: 貨幣的時間價值——今天的一元錢比未來的一元錢更值錢;
原則三: 價值的衡量要考慮的是現金而不是利潤;
原則四: 增量現金流——只有增量是相關的;
原則五: 在競爭市場上沒有利潤特別高的項目;
原則六: 有效的資本市場——市場是靈敏的,價格是合理的;
原則七: 代理問題——管理人員與所有者的利益不一致;
原則八: 納稅影響業務決策;
原則九: 風險分為不同的類別——有些可以通過分散化消除,有些則否;
原則十: 道德行為就是要做正確的事情,而在金融業中處處存在著道德困惑。

注意事項

在現代企業管理當中,財務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和制約性都很強的系統工程,它是通過價值形態對資金運動進行決策、計畫和控制的綜合性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老闆》雜誌表示部分企業管理者在財務管理活動中,重使用價值實物管理,輕價值綜合管理;重生產成本管理,輕資金成本控制;重當期收益,輕風險控制;重事後分析,輕事前預防等,這造成了企業財務管理無章、無序,給財務工作埋下了隱患,較為普遍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事前預算不力,事後分析不到位。很多企業管理者事前沒有採集數據進行認真分析並編制預算,在事中執行過程中也沒有對預算完成情況進行嚴格考核,事後評價和分析不到位也是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2. 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財務創新。在現代企業管理當中,很多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受網路技術的限制,採用較分散的管理模式,電子化程度不高,財務信息上下級之間無法共享,監管信息反饋滯後,工作效率低下,沒有開發出能適應電子商務環境的財務管理信息系統。
  3. 財務架構不健全,組織機構設定不合理。大部分企業財務機構的設定是中間層次多、效率低下;還有部分企業管理者在財務機構設定方面不夠科學,有的甚至未設定專門的財務機構。
  4. 內控體系不完善,缺乏風險管理意識。部分企業財務運行不夠規範,權責不到位,內部控制制度等基本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企業缺乏風險管理和控制機制。
  5. 費用管理不規範,資產管理散亂。在費用開支上,部分企業管理不嚴,未建立或未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在資產管理上,部分企業沒有定期對資產進行盤點,資產實物與登記簿不符,實物管理和賬務管理都有很多漏洞。
  6. 成本核算粗放,成本控制不嚴。有的企業成本核算十分粗放,將各種產品成本籠統匯總核算,不利於加強成本控制;有的企業管理者只注重生產過程的成本控制,事前、事中控制能力較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在財務管理當中應著重避免上述問題的出現,在日常企業管理方面只有加強財務管理,才會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提高企業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擴大企業盈利,所以財務管理的有序和規範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防範措施

1、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作為一種成本低廉的診斷工具可預知財務風險的徵兆,當可能危害企業財務狀況的關鍵因素出現時,財務危機預警系統能發出警告,以提醒經營者早作準備或採取對策以減少財務損失,控制財務風險的進一步擴大。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應隨時加強對財務風險指標的分析,適時調整企業行銷策略,合理處置不良資產,有效控制存貸結構,適度控制資金投放量,減少資金占用,還應注意加速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使其儘快轉化為貨幣資產,減少甚至杜絕壞賬損失,加速企業變現能力,提高資金使用率。
措施措施
2、建立財務風險意識。企業要時刻關注國家巨觀政策的變化,關注國家產業政策、投資政策、金融政策、財稅政策的變化,管理層應對企業投資項目、經營項目、籌藉資金、經營成本等方面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進行提早預測,以便及時採取措施。管理層要關注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防止企業成本費用和資金需求增加使財務成本上升和資金鍊的中斷而出現經營虧損或資不抵債的財務危機。企業經營者要根據政策因素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投資方向,避免企業步入財務危機。在銷售方面注重產銷銜接,以銷定產,及時調整行銷策略,積極開拓新渠道,培育新用戶,加速貨款回籠,加強業務整合,提高企業整體抵抗風險的水平。
3、建立企業內部監督制度。內部審計控制是一個企業內部經濟活動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規、合理和有效的獨立評價系統,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內部審計在企業應保持相對獨立性,應獨立於其他經營管理部門,確保審計部門發現的重要問題能送達治理層和管理層。對於不具備條件的企業可聘請外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進行內部審計。
4、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要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會計控制制度,如對企業的貨幣資金控制、採購與付款控制、銷售與收款控制、對外投資控制等。實施內部牽制制度,對不相容的崗位實行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建立迴避制度;會計負責人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出納人員;嚴禁擅自挪用、借出貨幣資金;嚴禁收入不入賬;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同一部門或個人辦理採購與付款、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全過程;銷售收入要及時入賬。
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財務人員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及時了解企業財務運營的真實情況,最佳化財務結構,從而規避風險,改善不良經營狀況,實現企業目標,確保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壯大。

考試科目

1、考試科目:《會計基礎》 《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 《初級會計電算化》
2、免試情況:
(1)符合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中專(含中專)以上會計類專業學歷(或學位)(會計類專業包括:會計學,會計電算化,註冊會計師專門化,審計學,財務管理,理財學)的人員,可以憑相關畢業證自畢業之日起2年內免試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只需報考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科目。
(2)已持有《初、中級電算化合格證》或《珠算證(五級以上)》可免考《初級會計電算化》。
3、考試時間:每年4月和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