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又稱理財目標,是指企業進行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它決定著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財務管理目標是一切財務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評價企業理財活動是否合理的基本標準。財務管理目標也是企業經營目標在財務上的集中和概括,是企業一切理財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制定財務管理目標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成功的前提,只有有了明確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工作才有明確的方向。因此,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市場經濟體制對企業財務管理的要求,科學合理地選擇、確定財務管理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財務管理
  • 外文名:financial management
  • 別稱:理財目標
  • 定義:企業財務活動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
內涵,作用,特徵,重要性,影響因素,評價,理性選擇,結論,

內涵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財務管理理論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其中財務管理的目標,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到目前為止,先後出現了4種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觀點,分別是:利潤最大化原則、股東財富最大化原則、企業價值最大化原則和企業資本可持續有效增值原則。

作用

財務管理目標的作用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1)導向作用。(2)激勵作用。(3)凝聚作用。(4)考核作用。

特徵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具有以下特徵:
(1)財務管理目標具有相對穩定性。隨著巨觀經濟體制和企業經營方式的變化,隨著人們認識的發展和深化,財務管理目標也可能發生變化。但是,巨觀經濟體制和企業經營方式的變化是漸進的,只有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才會產生質變;人們的認識在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以後,也需要有一個達成共識、為人所普遍接受的過程。因此,財務管理目標作為人們對客觀規律性的一種概括,總的說來是相對穩定的。
(2)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可操作性。財務管理目標是實行財務目標管理的前提,它要能夠起到組織動員的作用,要能夠據以制定經濟指標並進行分解,實現職工的控制,進行科學的績效考評,這樣,財務管理目標就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具體說來包括:可以計量。可以追溯。可以控制。
(3)財務管理目標具有層次性。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這個系統順利運行的前提條件,同時它本身也是一個系統。各種各樣的理財目標構成了一個網路,這個網路反映著各個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繫。財務管理目標其所以有層次性,是由企業財務管理內容和方法的多樣性以及它們相互關係上的層次性決定的。

重要性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係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它決定著企業財務管理的基本方向,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出發點。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從它的演進過程來看,均直接反映著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反映著企業利益集團利益關係的均衡,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綜合體現。因此,研究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必須從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各因素入手,以便做出最佳的選擇。

影響因素

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在不同時期,不同理財環境,不同國度等因素影響,歸納起來這些目標都受到以下共同因素的影響。
(一)財務管理主體
財務管理主體是指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應限制在一定的組織內,明確了財務管理的空間範圍。由於自主理財的確立,使得財務管理活動成為企業總體目標的具體體現,這為正確確立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奠定了理論基礎。
(二)財務管理環境
財務管理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社會文化環境等財務管理的巨觀環境,以及企業類型、市場環境、採購環境、生產環境等財務管理的微觀環境,同樣也是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企業利益集團利益關係
企業利益集團是指與企業產生利益關係的群體。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的利益集團已不是單純的企業所有者,影響財務管理目標的利益集團包括企業所有者、企業債權人、政府和企業職工等方面,不能將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僅僅歸結為某一集團的目標,而應該是各利益集團利益的綜合體現。
(四)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獲取正常收益的同時,應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和社會責任客觀上存在矛盾: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造成利潤和股東財富的減少;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和社會責任也有一致性:首先,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大多是法律所規定的,如消除環境污染、保護消費者權益等,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完成,必須以承擔社會責任為前提。其次,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多做貢獻,有利於企業樹立良好形象,也有利於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

評價

當今理論界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評價有很多觀點,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有以下幾種:
評價的基本依據
(1)資本結構理論(Capital Structure)資本結構理論是研究公司籌資方式及結構與公司市場價值關係的理論.1958年莫迪利安尼和米勒的研究結論是:在完善和有效率的金融市場上,企業價值與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無關——MM理論。米勒因MM理論獲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莫迪利尼亞1985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2)現代資產組合理論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現代資產組合理論是關於最佳投資組合的理論.1952年馬科維茨(Harry Markowitz)提出了該理論,他的研究結論是:只要不同資產之間的收益變化不完全正相關,就可以通過資產組合方式來降低投資風險.馬科維茨為此獲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是研究風險與收益關係的理論.夏普等人的研究結論是: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取決於無風險收益率,市場組合的風險收益率和該風險資產的風險.夏普因此獲得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紀念獎.
(3)期權定價理論(Option Pricing Model)期權定價理論是有關期權(股票期權,外匯期權,股票指數期權,可轉換債券,可轉換優先股,認股權證等)的價值或理論價格確定的理論.1973年斯科爾斯提出了期權定價模型,又稱B—S模型.90年代以來期權交易已成為世界金融領域的主旋律.斯科爾斯和莫頓因此獲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4)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有效市場假說是研究資本市場上證券價格對信息反映程度的理論.若資本市場在證券價格中充分反映了全部相關信息,則稱資本市場為有效率的。在這種市場上,證券交易不可能取得經濟利益.理論主要貢獻者是法瑪.
(5)代理理論(Agency Theory)代理理論是研究不同籌資方式和不同資本結構下代理成本的高低,以及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價值.理論主要貢獻者有詹森和麥科林。
(6)信息不對稱理論(Asymmetric Information)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公司內外部人員對公司實際經營狀況了解的程度不同,即在公司有關人員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這種信息不對稱會造成對公司價值的不同判斷。
利潤最大化目標認為:利潤代表了企業新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多則說明企業的財富增加得越多,越接近企業的目標。但利潤最大化目標存在以下缺點:
1.沒有明確利潤最大化中利潤的概念,這就給企業管理當局提供了進行利潤操縱的空間。
2.不符合貨幣時間價值的理財原則,它沒有考慮利潤的取得時間,不符合現代企業“時間就是價值”的理財理念。
3.不符合風險——報酬均衡的理財原則。它沒有考慮利潤和所承擔風險的關係,增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4.沒有考慮利潤取得與投入資本額的關係。該利潤是絕對指標,不能真正衡量企業經營業績的優劣,也不利於本企業在同行業中競爭優勢的確立。
股東財富最大化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為股東創造最多的財富,實現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不可否認,具有積極的意義。然而,該目標仍存在如下不足:
1.適用範圍存在限制。該目標只適用於上市公司,不適用於非上市公司,因此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2.不符合可控性原則。股票價格的高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國家政策的調整、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股民的心理等,這些因素對企業管理當局而言是不可能完全加以控制的。
3.不符合理財主體假設。理財主體假設認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應限制在每一個經營上和財務上具有獨立性的單位組織內,而股東財富最大化將股東這一理財主體與企業這一理財主體相混同,不符合理財主體假設。
4.不符合證券市場的發展。證券市場既是股東籌資和投資的場所,也是債權人進行投資的重要場所,同時還是經理人市場形成的重要條件,股東財富最大化片面強調站在股東立場的資本市場的重要,不利於證券市場的全面發展。
5. 它強調的更多的是股東利益,而其他相關者的利益重視不夠。
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採用最優的財務結構,充分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以及風險與報酬的關係,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該目標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全面地考慮到了企業利益相關者和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但該目標也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
1.企業價值計量方面存在問題。首先,把不同理財主體的自由現金流混合折現不具有可比性。其次,把不同時點的現金流共同折現不具有說服力。
2.不易為管理當局理解和掌握。企業價值最大化實際上是幾個具體財務管理目標的綜合體,包括股東財富最大化、債權人財富最大化和其他各種利益財富最大化,這些具體目標的衡量有不同的評價指標,使財務管理人員無所適從。
3.沒有考慮股權資本成本。在現代社會,股權資本債權資本一樣,不是免費取得的,如果不能獲得最低的投資報酬,股東們就會轉移資本投向。
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
此觀點認為:現代企業是一個由多個利益相關者組成的集合體,財務管理是正確組織財務活動、妥善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財務管理目標應從更廣泛、更長遠的角度來找到一個更為合適的理財目標,這就是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但此觀點也有明顯的缺點:
1.企業在特定的經營時期,幾乎不可能使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只能做到其協調化。
2.所設計的計量指標中銷售收入、產品市場占有率是企業的經營指標,已超出了財務管理自身的範疇。
從“利潤最大化”到“股東財富最大化”到“企業價值最大化”再到“利益相關者財富最大化”,無疑是認識上的一大飛躍,但他們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缺點:只考慮了財務資本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而忽略了知識資本對企業經營活動的作用。

理性選擇

——“實現財務資本和知識資本效用最大化”
(一)“泛財務資源”理論對傳統理論的衝擊
知識經濟擴大了企業資本的範圍,資本不僅包括物質形態的以財產所有權為形式的財務資本,而且包含了可以轉換為財務資本的非物質形態的知識資本。因此,在制定企業財務管理目標時,就必須融入知識資本的效用問題。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知識資本”的能動作用越來越為人們所關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知識資本是企業財富的主要創造力。知識資本可以控制和支配財務資本,未來社會不再是財務資本支配勞動,而是智力勞動支配財務資本。
2.企業價值體現在擁有知識資本的數量和質量上。知識資本的出現使企業的價值不再體現在企業規模的大小上,而是體現在對知識資本的擁有上,從上市公司的市值與淨資產的倍數來看,如今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早已不是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一些上市公司可同日而語的。所以,為了實現企業價值,就必須對知識資本進行有效地管理。
3.知識資本將成為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因素。資本形態的變化必然引起企業產權結構的變化,企業所有者投入的不僅僅是有形資本,無形資本、智慧財產權和管理能力將比有形資本更為重要。
(二)以“實現財務資本和知識資本效用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可行性研究
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就是正確“組織財務活動”,妥善“處理財務關係”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1.在知識經濟時代,財務資本雖然仍是企業生存與發展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但知識資本在整個社會進程中特別是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一是知識和技術在經濟成長中的貢獻率是其它資源無法超過的;二是知識性生產要素具有非磨損性、可重複性、共享性、增值性等特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項資源。可見如何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和配置知識資本是制定財務管理目標不可迴避的問題。
2.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求得生存與發展,財務管理面臨許多挑戰。在資本運作方面,不僅要關注財務資本的取得、運用和資本收益分配等問題,更重要地是要關注知識資本。如在知識資本的取得上,財務管理要關注從什麼渠道用什麼方式取得知識資本;在知識資本的運用上,財務管理要關注知識資本與財務資本如何結合使用,如何有效配置企業的財務資本和知識資本,提高知識資本的利用效率;在知識資本的收益分配上,財務管理要關注知識資本如何參與企業的收益分配。從這個意義上看,知識資本構成了財務管理的內容,而其效用則成為財務管理所追求的目標。
3.樹立“人本化”理財理念,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必須創新。隨著新經濟形勢的到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不僅需要堅實的經營基礎,即擁有一定的財務資本,同時,財務管理的戰略趨勢要求將知識資本納入其中,因此,知識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必須創新。但對知識經濟會給企業帶來怎樣的風險及怎樣去衡量和防範風險卻意識淡薄,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諸多因素會讓企業面臨更多的風險:
(1)企業不能及時有效地選擇利用內部和外部信息,加大決策風險;
(2)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企業及其員工若不能及時調整知識結構,必然進一步加大企業的風險;
(3)高新技術的發展,產品壽命周期縮短,加大了存貨風險的同時也加大了產品設計開發風險;
(4)由於“媒體空間”的無限擴展性以及“網上銀行”和“電子貨幣”的運用,使得貨幣風險進一步加劇;
(5)風險投資倍受企業青睞,它們將大量資金投放在高新技術產業和無形資產上,使投資風險進一步加大。
因此,如何有效防範抵禦知識資本的各種風險及危機使企業更好地追求創新與發展,就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重要方面。

結論

雖然企業契約中各要素所有者都有權參與企業目標的制定,但隨著一般工人的相對減少,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企業家的相對增加,尤其是他們生產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增強,他們在企業發展中的相對重要性將日漸顯著,起著影響甚至決定企業行為的作用。
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知識資本是企業契約中最重要的資本,因此,知識經濟的管理要求將從管物發展到管人,從以物為本發展為以人為本。雖然知識資本的管理還未能納入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之中,但知識資本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的核心地位和主導作用將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也就當然包括知識資本的效用。那么,順應形勢,將“實現財務資本知識資本效用最大化”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將是首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