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介紹
財務管理環境,主要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
金融環境等。
環境是個相對的概念,它是相對於主體而言的客體。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存在和發展的,是一個與其環境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統,作為人類重要實踐活動之一的財務管理活動也不例外。在財務管理活動中,財務管理主體需要不斷地對財務管理環境進行審視和評估,並根據其所處的具體財務管理環境的特點,採取與之相適應的財務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以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因此,
企業財務管理環境就是影響企業財務主體的
財務機制運行的各種外部條件和因素的總和。不難看出,由於影響企業財務主體的財務機制運行的外部條件和因素錯綜複雜,且變幻莫測,因此,財務管理環境本身就構成了一個複雜多變的系統。
構成
微觀理財環境
微觀理財環境指企業的組織形式企業的生產、銷售和
採購方式等。
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由政策調整轉向
企業制度創新的過程中,建立了適應
市場經濟的產權清晰,
權責明確,
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
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也由生產經營型向資本運營型轉變,在這種方式下,財務管理處於企業經營管理的中心,企業
財務管理目標決定著企業經營管理的目標。在微觀理財環境下,企業不僅要獲得最大利潤,而且要爭取企業價值有所增加。
巨觀理財環境
巨觀理財環境主要是指
企業理財所面臨的法律環境、金融市場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等。
(2)金融市場環境金融市場與企業的理財活動密切相關。金融市場是
企業籌資和投資的場所,金融市場上有許多
資金籌集的方式,並且比較靈活。企業需要資金時,可以到金融市場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方式籌資。企業有了剩餘資金,也可以靈活地選擇投資方式,為其資金尋找出路。並且在金融市場上,企業可以實現長短期資金的轉化。金融市場為
企業理財提供有效的信息。金融市場的利率變動,反映資金的供求狀況;有價證券市場的行市反映投資人對
企業經營狀況和盈利水平的評價。
他們是企業經營和投資的重要依據。
(3)經濟環境指企業進行
財務活動的客觀經濟狀況,如經濟發展狀況,通貨膨脹狀況、經濟體制等。
經濟發展的速度對企業有重大影響。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企業需要大規模地籌集資金,需要財務人員根據經濟的發展狀況,籌措並分配足夠的資金,用以調整生產經營。經濟體制是指對
有限資源進行配置而制定並執行決策的各種機制。
(4)社會環境社會輿論監督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方面,如滿足就業、增加
職工福利、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創新意識等。這些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目標和投資方向,對
企業理財目標有重大影響。
主要內容
一般環境
1、政治環境
一個國家的政治環境會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決策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和平穩定的政治環境有利於企業的中、長期
財務規劃和資金安排。政治環境主要包括:社會安定程度、政府制定的各種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及政府機構的管理水平、辦事效率等;
2、法律環境
財務管理的法律環境是指企業發生經濟關係時所應遵守的各種法律、法規和規章。
國家管理企業經濟活動和經濟關係的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三種。隨著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行政手段逐步減少,而經濟手段,特別是法律手段日益增多,把越來越多的經濟關係和經濟活動的準則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與
企業財務管理活動有關的法律規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企業組織法規;(2)
稅收法規;(3)財務法規等,這些法規是影響
財務主體的
財務機制運行的重要約束條件。
3、經濟環境
經濟環境是指企業在進行
財務活動時所面臨的巨觀經濟狀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經濟發展狀況。(2)政府的經濟政策。(3)
通貨膨脹和
通貨緊縮。(4)金融市場。(5)產品市場。(6)經理和
勞動力市場等。
社會文化環境是指人們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的習俗觀念、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教育程度以及人們對經濟、財務的傳統看法等。
社會文化環境包括教育、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衛生體育、世界觀、習俗,以及同社會制度相適應的權利義務觀念、道德觀念、組織紀律觀念、價值觀念和勞動態度等。
5、市場環境 完善的市場體系包括資金市場、勞動力市場、
技術市場、信息市場、
產權交易市場等,各種市場都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活動及其結果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6、科技環境 科技發展的新成果產生新的
財務管理方法和觀點 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影響財務管理技術方法的革新
7、道德環境 道德環境是指社會上人們逐漸形成或自覺遵守的觀念、信念、道德規範等。
具體環境
具體財務管理環境是指對
財務主體的
財務機制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那部分外部條件和因素。具體財務管理環境的主要內容可以用
企業治理契約或
公司治理結構來概括。當以所有者和經營者作為財務主體進行分析時,具體財務管理環境的構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債權人
債權人是企業資金的重要提供者,他們的利益要求決定了企業籌集和使用
資金成本的高低。除此而外,債權人還對企業的籌資決策、投資決策和利潤分配決策有直接影響。他們通過與企業簽定具有
保護性條款的契約的方式對企業所有者和經營者的
財務決策施加影響,以促使企業保持較強的
償債能力、
變現能力。在企業無力償還債務時,債權人還可取得對企業的財務控制權。一般財務管理環境中金融市場環境的作用主要通過該要素得以體現。
2、供應商和顧客
3、政府
政府對企業財務機制運行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作為社會管理者所制定的政策法規、管理制度,直接限定了企業作為
財務主體開展
財務活動的範圍;二是作為徵稅者的政府運用稅收手段直接參與企業的利益分配,取得稅收收入。一般認為,作為徵稅者的政府與投資者、供應商、顧客等一樣,其對企業管理的目的是為了足額徵收企業應交的稅金,滿足作為徵稅者的政府自身的利益。從這一意義上說,作為徵稅者的政府也是企業的
利益相關者之一,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參與主體,是企業具體
財務環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政治環境、法律環境、
稅收環境等一般財務管理環境的作用主要通過該要素得以體現。
4、職工
職工是企業經營的主體,他們是
企業治理契約或
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所有者、經營者來說,他們相互之間及各自與職工在財權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進行博弈,始終是其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對職工的財務激勵和約束也始終是財務管理的難題之一。除此之外,企業職工的素質和精神風貌也直接影響著
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而且對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程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
財務決策時必須認真考慮企業職工這一環境因素。教育、科技、文化及經理和勞動力市場等一般財務管理環境的作用主要通過該要素體現出來。
財務管理活動總是依存於特定的財務管理環境。但是,不論是一般財務管理環境,還是具體財務管理環境,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恰恰相反,不斷發生變化是它們的基本特點。因此,每一個
財務主體必須隨時關注其具體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並注意一般財務管理環境可能發生的變化及其所產生的潛在影響,以便儘快適應財務管理環境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在變幻莫測的財務管理環境中得心應手,運營自如。當然,財務管理活動對財務管理環境特別是對具體財務管理環境也有一定的反作用。科學的財務管理應當使財務管理環境不斷改善,從而更有利於財務主體財務目標的實現。
中國情況
基本信息
明確企業所處的財務管理環境,並對其做出正確的評價,才能為企業的
財務管理目標進行正確的定位。從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過程中,必然引起
企業治理結構、金融市場、企業經營權利的變化,並因此影響財務管理目標。與計畫經濟相比,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務管理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企業承擔巨大的
財務風險。特別是加入WTO後,烽,.火獵頭專家認為我國
企業理財將會受到很大的衝擊,財務管理環境將發生巨大變化,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不再僅僅局限於對資金的管理,而擴展到企業外部的各個方面,由此我們提出了企業社會價值最大化的目標。目前,中國
企業財務管理環境的現狀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現代企業制度
目前,中國還存在政企不分、
企業財權沒有真正回歸企業的現象。企業面臨著各種指標和攤派,不能有效地進行自主理財。但隨著
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和
公司治理結構的建立和完善,以
董事會為核心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必將改善我國企業的理財環境。
關於法律環境
中國的經濟法律規範必須與WTO的規則相適應,這就改變了中國
企業財務管理的法律環境。企業不僅要遵守《
公司法》、《
證券法》、《
企業財務通則》等國內法律規範,而且要遵守WTO的各項規則。
關於金融市場
中國的金融市場經過近20年的發展,逐步建立和完善,隨著中國加入WTO,企業所面臨的
金融環境更加複雜,
金融工具增多,這就促使企業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把企業的價值拿到市場上去衡量,同時,由於金融市場的人為扭曲,又使企業不能完全依賴市場,應結合自身的特點,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目標體系。
關於經濟環境
近20年來,中國經濟迅速增長,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因為經濟成長的周期性,又對企業的財務管理造成一定的影響,給企業的理財活動帶來一定的風險。
關於社會環境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提出,企業更加重視生產力要素中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人對企業價值的貢獻。可持續發展理論促使企業重視經營的“外部效應”,考慮公眾對
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評價,從而更重視企業的環保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關於科學技術
財務管理的目標是為了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但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藉助一定的手段,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現代理財方法的創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現代電子技術的廣泛套用,為
企業財務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手段,企業越來越多地採用量化的形式來進行理財活動,先進的技術條件,為企業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採用不同的方法來衡量企業的價值提供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