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決策

財務決策

財務決策是對財務方案進行比較選擇,並作出決定。財務決策的目的在於確定合理可行的財務方案。在現實中,財務方案有投資方案、籌資方案,還有包含投資和籌資的綜合方案。財務決策需要有財務決策的基礎與前提,是對財務預測結果的分析與選擇,財務決策是一種多標準的綜合決策和複雜過程,可能既有貨幣化、可計量的經濟標準,又有非貨幣化、不可計量的非經濟標準,因此決策方案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平衡的結果。

財務決策是對財務方案、財務政策進行選擇和決定的過程,又稱為短期財務決策。財務決策的目的在於確定最為令人滿意的財務方案。只有確定了效果好並切實可行的方案,財務活動才能取得好的效益,完成企業價值最大化財務管理目標

因此財務決策是整個財務管理的核心。財務決策需要有財務決策的基礎與前提,財務決策則是對財務預測結果的分析與選擇,財務決策是一種多標準的綜合決策。決定方案取捨的、既有貨幣化、可計量的經濟標準。又有非貨幣化、不可計量的非經濟標準,因此決策方案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平衡的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財務決策
決策分類,涉及問題,決策步驟,決策方法,決策依據,財務信息,非財務信息,決策目的,

決策分類

財務決策按照能否程式化,可以分為程式化財務決策和非程式化財務決策。 前者指對不斷重複出現的例行財務活動所作的決策,後者指對不重複出現、具有獨特性的非例行財務活動所作的決策。按照決策所涉及的時間長短,可分為長期財務決策和短期財務決策。 前者指所涉及時間超過一年的財務決策,後者指所涉及時間不超過一年的財務決策。
財務決策又可以按照決策所處的條件,分為確定型財務決策風險型財務決策非確定型財務決策,前者指對未來情況完全掌握、每種方案只有一種結果的事件的決策;次者指對未來情況不完全掌握、每種方案會出現幾種結果,但可按機率確定的條件的決策;後者指對未來情況完全不掌握,每種方案會出現幾種結果,且其結果不能確定的事件的決策。按照決策所涉及的內容,財務決策還可以分為投資決策、籌資決策和股利分配決策
前者指資金對外投出和內部配置使用的決策,次者指有關資金籌措的決策,後者指有關利潤分配的決策。 財務決策還可以分為生產決策、市場行銷決策等。生產決策是指在生產領域中,對生產什麼、生產多少以及如何生產等幾 個方面的問題做出的決策,具體包括剩餘生產能力如何運用、虧損產品如何處理、聯產品是否進一步加工和生產批量的確定等。
收益
提高企業決策的質量
凸顯財務人員的價值
利於業務和財務的溝通
要點
財務分析與決策的基礎
銷售環節中的財務決策
生產環節中的財務決策
採購環節中的財務決策
投資環節中的財務決策

涉及問題

一是銷售價格的確定,即定價決策
它可以針對標準產品,需要從較長時期角度考慮成本補償和目標利潤實現問題,往往要根據完全成本法的單位產品成本來確定;可以是針對新產品的定價決策,這往往涉及到企業的競爭策略,而管理會計提供的決策支持信息也主要是新產品的 生產成本;短期財務決策中的定價決策涉及的主要是剩餘生產能力情況下的特殊訂貨,需要通過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之間關係的分析來確定最低可以接受的價格。
二是如何在銷售價格和銷售量之間取得平衡,以謀求利潤最大 
它要利用經濟學中關於供需變化規律的研究成果,通過對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係分析來確定最優的價格水平,為市場競爭中的價格競爭提供決策依據。
三是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以謀求利潤最大 
它涉及單一約束條件下的品種規劃和多因素約束條件下的品種規劃兩方面的決策。

決策步驟

進行財務決策需經如下步驟:
(1)確定決策目標。指確定決策所要解決的問題和達到的目的。
(2)進行財務預測。即通過財務預測,取得財務決策所需的業經科學處理的預測結果。
(3)方案評價與選優。指依據預測結果建立若干備選方案,並運用決策方法和根據決策標準對各方案進行分析論證,作出綜合評價,選取其中最為滿意的方案。
(4)決策過程的結束,還需進行具體的計畫安排,組織實施,並對計畫執行過程進行控制和蒐集執行結果的信息反饋,以便判斷決策的正誤,及時修正方案,確保決策目標的實現。

決策方法

財務決策的方法分為定性決策方法和定量決策方法兩類。
定性財務決策是通過判斷事物所特有的各種因素、屬性進行決策的方法,它建立在經驗判斷、邏輯思維和邏輯推理之上,主要特點是依靠個人經驗和綜全分析對比進行決策。定性決策的方法有專家會議法德爾菲法等等。定量決策是通過分析事物各項因、屬性的數量關係進行決策的方法,主要特點是在決策的變數與目標之間建立數學模型,根據決策條件,通過諸處出決策結果
定量財務決策的方法主要有:適用於確定型決策本量利分析法線性規劃法、差量分析決策法、效用曲線法、培欣決策法、馬爾可夫法等;適用於非確定型決策的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大中取小法、後悔值法等。

決策依據

管理人員在做出決策前必須權衡比較各個備選方案。列出各個備選方 案的正反效果(包括定量和定性因素),確定各個備選方案的淨效益,然後比 較各個備選方案的淨效益,選擇一個效益最好的方案實施,這就是決策。在決策過程中,“成本效益分析”貫穿始終,成本效益分析的結果就成為選擇決策方案的依據。效益最大或成本最低的備選方案就是管理人員應採取的方案。成本效益分析需要兩方面的信息:

財務信息

所謂財務信息是指與特定決策相關的能夠用貨幣計量的因素。如在零部件是自製還是外購的決策中,自製的成本和外購的價格因其能用貨幣進行計量,就屬於財務信息。管理會計關注的主要是定量化因素或能用貨幣計量之因素的成本效益分析。其基本規則是,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況下,用貨幣計量的效益最大或成本最低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在管理會計中,成本效益分析比日常生活中的決策更為系統化。系統化研究的好處之一,就是能夠保證在成本效益分析時與決策有關的所有成本和效益因素都不會被遺漏。如被遺漏,就可能導致錯誤的決策。在成本效益分析時,最困難的是在所有的信息中識別出與被選方案有關的成本(即相關成本)和效益因素。在成本效益分析中,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是簡單的,首先,考察所取得的全部信息,並識別備選方案中與決策有關的成本和效益。然後用表式列出所有的成本及相關的效益。最後將效益減成本,兩者之差就是某個或某系列備選方案的淨效益或淨成本。如何列示成本和效益因素沒有固定的形式,但是,在陳述相關信息時,必須保證這些信息容易理解,所有備選方案的最終比較結果是在一個相似的基礎上得出的。這樣有利於最佳方案的選擇。

非財務信息

儘管管理會計主要關注的是決策方案的?>財務信息,但非財務信息(或稱定性因素)對成本效益分析以及決策,其重要性決不亞於定量因素或可用貨幣計量的因素。大多數備選方案中都隱含著非財務性因素。這些非財務性因素中包括決策中的人際因素如雇員士氣、公共關係、質素以及不能用貨幣確切計量的長遠影響等等。管理人員在做出具體決策前,必須充分考慮這些定性因素。

決策目的

專家認為所有決策的目的都是如何使企業目標最最佳化。例如,營利企業就是利潤最大化,非營利慈善組織就是令某種非定量化目標最大化。對於財務決策來說,由於決策的影響是短期的,對於戰略的因素考慮較少,而主要注重收益最大化,或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尋求成本最低。
財務決策的第一步就是確認最最佳化的目標:收益最大或成本最小。
第二步就是在目標的制約下,根據資源和機會,設計備選方案。
第三步,運用各種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各方案的影響及其能夠達到的目標。最後,比較各備選方案,選擇其中最優的方案。這一最優的方案就是使目標最最佳化的方案。
決策是面向未來的,而未來含有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因此良好的預測是決策的基礎,是決策科學化的前提。沒有準確科學的預測,就不可能做出符合客觀實際科學決策。同時,決策是規劃的基礎,沒有具體的決策結論,就無法做出相應的計畫和預算,也無法進行相應的控制和考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