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二大劇種

中國第二大劇種

中國戲曲劇種眾多,各劇種各有所長,很難相互比較予以排名。但歷來都有”第二大劇種“之概念為人們所廣泛接受。一般來說,中國第二大劇種沒有定論,越劇秦腔評劇豫劇、川劇都可稱為中國第二大劇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第二大劇種
  • 類型:中國戲曲劇種排名
  • 候選名單:越劇、秦腔、評劇、豫劇、川劇
  • 排名結果:尚無定論
越劇,概述,代表人物,相關佐證書籍,秦腔,概述,代表人物,相關佐證,評劇,概述,代表人物,相關佐證書籍,豫劇,概述,代表人物,相關佐證書籍,川劇,概述,川劇流派,相關佐證書籍,

越劇

概述

越劇是中國傳統戲曲形式,又稱中國第二大劇種,有第二國劇之稱,又被稱為是“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陝西、湖北等地,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自治區外,全國都有專業劇團存在,據初步統計,約有280多個,業餘劇團更有成千上萬,不勝統計。在海外亦有很高的聲譽和廣泛的民眾基礎,當為流傳最廣之地方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地方色彩。清末起源於浙江嵊縣,發展於上海,演員初由男班演出,後改男女混合班或全部女班。越劇前身是浙江嵊縣一帶流行的說唱形式“落地唱書”(主要是馬塘村為主,可以說是越劇的起源了,越劇起源應該是在馬塘了,因而越劇應該有近150年的歷史了),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開始演變為在農村草台演出的戲曲形式,曾稱小歌班的篤班紹興文戲等。藝人初始基本上是半農半藝的男性農民,故稱男班。中華民國14年(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聞報》演出廣告中首次以“越劇”稱之。1942年10月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對傳統越劇進了全面的改革,稱為“新越劇”。新越劇改變了以往“小歌班”明快、跳躍的主腔“四工腔”,一變為哀婉舒緩的唱腔曲調,即“尺調腔”和“弦下腔”,把越劇唱腔藝術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越劇的所有流派都是在“尺調腔”和“弦下腔”的基礎上發展並豐富起來的。後來這兩種曲調成為越劇的主腔,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各自的流派唱腔。1960年5月,上海越劇院作曲項管森於寫《越劇唱腔研究》一稿,稿中對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戚雅仙陸錦花等6人(尹桂芳已調去福建而未列入)的唱腔特點作了分析,稱之為“流派”。1962年4月,該稿被上海戲劇學院戲文系定為“戲曲音樂講義”油印成冊,並在同行中流傳。之後浙江越劇團周大風則將袁雪芬、范瑣娟、傅全香、徐玉蘭、尹掛芳、戚雅仙等6人的唱腔,作了更為深入的研究和論述,寫成《越劇流派唱腔》一稿,油印成冊,後在198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64年,浙江的戲曲音樂專家----賀仁忠,蘆炳容,周大風,陳獻玉等,根據浙江著名演員自己獨有的,又明顯區於[上海六大流派]的唱腔風格,對外公布----浙江省有四大女小生越劇流派。即陳佩卿派。毛佩卿派。金寶花派。高愛娟派。以及周大風創立的,浙派越劇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調。越劇流派一向有所爭議,有觀點認為浙江陳、毛、金、高及周大風創立的男調並不能成派,亦有觀點認為周寶奎竺水招徐天紅吳小樓商芳臣屠笑飛張小巧孟莉英等人,雖有特色風格唱腔,但還未達成流派的火候。越劇流派唱腔由曲調和唱法兩大部分組成,在曲調的組織上,各派都有與眾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過旋律、節奏以及板眼的變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風格。特別是起調,落調,句間、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斷反覆、變化的特徵樂匯和慣用音調等,更是體現各流派唱腔藝術特點的核心和關鍵。在演唱方法上,則大都集中在唱字、唱聲、唱情等方面顯示自己的獨特個性,通過發聲、音色以及潤腔裝飾的變化,形成不同的韻味美。有些細微之處,還包括著不少為曲譜難以包容,也無法詳盡記錄的特殊演唱形態,卻更能體現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越劇流派的魅力在於藝術上的獨創性和鮮明的個性,由於各藝術家的師承、條件、特長、情趣不同,即使同一個行當,演同一個劇目中的同一個人物,唱同一段唱腔,不同流派的藝術家也各有獨創,使藝術形象呈現出不同的風貌,藝術處理各有特色。
越劇《紅樓夢》劇照越劇《紅樓夢》劇照

代表人物

(早期女子越劇)三花一娟施銀花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
(早期女子越劇)四大名生屠杏花李艷芳竺素娥、魏素雲。
(早期女子越劇)越中三絕:李艷芳、趙瑞花、姚月明
(早期女子越劇)越劇皇后:趙瑞花、王杏花、姚水娟、筱丹桂袁雪芬
(早期女子越劇)越劇皇帝: 竺素娥(活武松、越劇蓋叫天)、尹桂芳徐玉蘭
越劇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竺水招張桂鳳徐天紅吳小樓
流派宗師越劇流派公認的有十三種,局部承認的有六種。創派的越劇老一輩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有袁雪芬(袁派)、尹桂芳(尹派)、范瑞娟(范派)、徐玉蘭(徐派)、畢春芳畢派)、陸錦花陸派)、傅全香(傅派)、王文娟(王派)、戚雅仙戚派)、呂瑞英呂派)、金采風(金派 花旦)、張桂鳳(張派 老生)、張雲霞(張派 花旦)、竺水招(竺派 小生花旦)、周寶奎周派老旦)、吳小樓(吳派 老生)、商芳臣(商派 老生)、徐天紅(徐派 老生)、陳佩卿陳派)、毛佩卿(毛派)、金寶花(金派 小生)、高愛娟高派)、周大風(創立浙派越劇男女合演中基本男調)等。
浙江越劇五大小生(浙江五大小生):陳佩卿、金寶花、陳書君(越劇第一官生)、胡桂珍、高愛娟。(筱湘卿原也列入五大小生,逝世後,改為後起之秀陳書君。)
越劇名人:包括這些越劇流派創始人在內,全國各地的越劇名人據《中國越劇大典》記載,有708位之多。正是他們所有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得越劇有了今天的地位與成就。具體名單請進入詞條《中國越劇大典》查閱《名人卷》。

相關佐證書籍

據不完全統計,認為越劇為中國第二大劇種的出版物書籍,共有76種。其中,江浙一帶地方志、專寫江浙一帶的旅遊書籍,以及越劇、杭劇類專著可能會有所偏向,刪除此類書籍後,尚有42種,其中前11種為學術性專著。此部分書籍內容分別涵蓋領域:音樂、民俗、史志、戲劇、文學、社會、旅遊、行銷、教材、經濟、幼兒、外語、廣告、投資等各方各面
中國第二大劇種
相關書籍其目錄如下:2006年出版的《地方戲曲音韻研究》、2007年出版的《民俗文化論稿》(朱秋楓著 )、2008年出版的《薪火相傳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實踐》 、 2008年出版的《修辭學論文集 第11集》 、2005年出版的《音樂鑑賞》、2006 年出版的 《中國近代音樂史 1840~1949》 、 2007 年出版的《中國音樂簡史》 、 1992 年出版的《中西戲劇比較論稿》、2005 年出版的《倉修良探方誌》 、2007 年出版的《開卷有緣:袁開祥藝苑耕耘錄》 、 2004年出版的《中國現代社會史 》 、 1992年出版的《1988-1989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優秀作品選》 (中國國際廣播學會)、 2006年出版的《燦爛中華文明 名鄉卷》、1994年出版的《城市季風 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 、 2008年出版的《傳承與升華:城市旅遊開發與行銷戰略》 、 2006年出版的《點擊中國——歷史上的今天》 、 2006年出版的《鼎尖教案 思想政治 (必修三) 人教版》、2008年出版的《歌仔戲資料彙編》、 《崗上的風景》 、 2001年出版的《跟媽媽看圖學唐詩》 、 2008年出版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報告 2007》 、2006年出版的 《集群的力量 一場實戰與理論的對話》、 2005年出版的《街頭巷尾鬧聲聞 (修訂版)》 、 2007年出版的《流淌的母親河 浙江新農村建設中的民俗文化傳承》 、 2007 年出版的《龍之國度》 、 2007年出版的《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系列教材 大學戲劇鑑賞》 、2008年出版的 《企業選址智慧 地理·文化·經濟維度 geographic, cultural and economic dimension》 、 2004年出版的《三星智力快車 (五)》 、 2007年出版的 《實用導遊文化鑑賞》、 2007年出版的《世紀之初少先隊工作新探索》 、2004年出版的 《世界面具藝術》 、 1996年出版的《蘇祖斐百歲回憶錄》 、 1997年出版的《魏公好犬》 、 2006年出版的《文化聖旅》 、 2008 年出版的《我的人生 闊少·囚犯·攝影家》、 2002年出版的《藝海行舟》 、 2004年出版的《英語口譯實務》、 2004年出版的《中國導遊十萬個為什麼 浙江》 、 2006年出版的《中國廣告史》 、 1994年出版的《中國商業文化大辭典(上、下冊)》 、2006年出版的 《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 2006》(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著)、 2005年出版的《自貢年鑑 2005》 。

秦腔

概述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戲劇之一,中國第二大劇種。起於西周,源於西府(核心地區是陝西省寶雞市的岐山(西岐)與鳳翔(雍城))。成熟於秦。秦腔又稱亂彈,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覆蓋面包括西藏,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內蒙西部,寶島台灣都曾有專業劇團的活動。其中以寶雞的西府秦腔口音最為古老,保留了較多古老發音。又因其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為梆擊節時發出“恍恍”聲)。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代表人物

秦腔的優秀演員,除清代的名冠南北的大藝術家魏長生外,還有被譽為花部四美的王湘雲、陳媄碧(良官)和渭南派的申祥麟,同州派的欒小惠,周至派的桃瑣兒,長安派的岳色子等。光緒中後期有潤潤子、玉喜兒陳雨農黨甘亭趙傑民李雲亭(麻子紅)、劉立傑(木匠紅)、王文鵬等。辛亥革命以來,有名醜馬平民,名小生蘇哲民蘇育民任哲中,名旦劉箴俗(有與歐陽予倩“並駕齊驅”之譽)、王天民(人稱“西北梅蘭芳”)、李正敏(人稱“秦腔正宗”)、何振中、宋尚華等。名淨田德年和名鬚生和家彥耿善民、張鎖中、劉毓中劉易平等。

相關佐證

第一、流行的地域較廣。秦腔是西北地區的母戲,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的漢族區和新疆的少部分地區秦腔的民眾基礎非常深厚,橫跨五個省區,輻射周邊。同時在我國其他一些省區也有秦腔的影子(一個明顯的例子是在蕭紅的《呼蘭河傳》中提到呼蘭河的街頭有人在唱秦腔。可見其流行之廣。)。除了京劇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任何一個劇種的流行地域如此廣闊。同時要指出的是,京劇在全國各地流行只是檯面上的。
第二、有較多的劇團。據有關資料統計,我國劇團最多的戲劇是京劇,幾乎每個省都至少設有一個京劇團,全國總共有接近200個京劇團。位居第二的就數秦腔了,劇團數目接近150個,其中陝西省75個左右,甘肅省67個左右,寧夏6個左右,這三個省區幾乎是除了藏族蒙古族等這些漢化程度不高的民族聚居區外其他每個縣至少一個劇團。這個統計還沒有把青海和新疆的統計進去。在中國再找不到第三個劇種其劇團數量超過100的。(這裡的劇團指專業劇團)。
第三、劇目種類較多,表演題材廣泛。秦腔是傳統劇目保留最多一個劇種,共有傳統劇目約924部。(據焦文彬整理統計)
第四、歷史悠久,對其他劇種的形成都有著或多或少,或間接或直接的影響,是公認的梆子戲的鼻祖。
第五、多家電視台設有固定的秦腔節目,陝西電視台有“秦之聲”、甘肅電視台寧夏電視台等省級電視台都設有固定的節目,被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和參與,數家省級電視台為同一個劇種設專門的節目的現象僅次而已。

評劇

概述

評劇是流行於我國華北、東北等地的地方戲曲劇種,發源於河北東郎的灤縣、樂亭、豐潤一帶。曾經被稱為中國第二大劇種。
評劇韓少雲劇照評劇韓少雲劇照
早在上世紀末,河北唐山一帶的貧苦農民於農閒時以唱蓮花落謀生,一八九零年前後就逐漸出現了專業的蓮花落藝人。蓮花落即稱“落子”,是一種長期流行在民間的說唱藝術,評劇就是在蓮花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後,東北民間歌舞“蹦蹦”傳進關內,於是河北的蓮花落藝人便迅速地吸收了這種藝術,開始演唱如《王二小趕腳》、《王二姐思夫》、《楊二舍化緣》、《王大娘鋸大缸》、《丁香割肉》、《安安送米》等一類劇目,深受當地地農民喜愛。這些藝人隨後又由農村進入到工業城市唐山:唐山地工人,特別時煤礦和鋼鐵工人成了這個劇種早期地熱心觀眾及積極支持者。但是,它形成為較完整地戲曲藝術則在辛亥革命前後。當成兆才等人把蓮花落演變成“唐山落子”時,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全套樂器,他們給這個新劇種命名為“京東第一平腔梆子戲”,簡稱“平劇”,演唱時用本嗓。當時的代表性演員有月明珠、金開芳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改稱北平,京劇也隨之稱作平劇。以成兆才為首的“平劇”此時已發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劇改稱的平劇成對峙之勢,於是就定名為評劇,寓“評古論今”之意。
評劇唱腔是板腔體,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種板式。新中國成立後,評劇音樂、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顯著成就,特別是改變了男角唱腔過於貧乏的弊病,男聲唱腔有了新的創造。其表演藝術雖吸收了梆子、京劇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現京劇化的傾向,但仍保持著民間活潑、自由、生活氣息濃郁的特點。

代表人物

著名演員
解放前出了一大批表演藝術家,如:李金順劉翠霞愛蓮君喜彩蓮、白玉霜、筱桂花芙蓉花等。 解放後開宗立派藝術家有小白玉霜、新鳳霞、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鮮靈霞魏榮元馬泰;著名藝術家有李憶蘭花月仙鑫艷玲六歲紅、陳桂秋、小王金香新翠霞喜彩苓鮮靈花等。
流派宗師
評劇原分為東路和西路兩派。今天盛行的是東路,流行於華北和東三省,在南方也有廣大觀眾。西路評劇又叫“北京蹦蹦”,是在東路評劇梆子、老調的影響下形成的。它的腔調高亢,板頭豐富,別具風格。辛亥革命前後在北京及京西各地演出,很受觀眾歡迎,以後瀕於絕跡。東路評劇流派創始者分別是月明珠倪俊聲李金順金開芳王金香張鳳樓碧蓮花劉翠霞、白玉霜、愛蓮君喜彩蓮花蓮舫筱桂花花玉蘭新鳳霞鮮靈霞花月仙李憶蘭魏榮元張德福馬泰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洪影、陳桂秋。

相關佐證書籍

認為評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的出版書籍有13種,除去與評劇本身以及流傳區域和可能被影響到的人或事相關的,剩下0種。相關書籍目錄為:
1999年出版的《別問我的父母是誰》 -吳霜著(作者是評劇演員新鳳霞的孩子)、2008年出版的《鳳凰涅槃:唐山》 -關仁山著(唐山是評劇起源區域)、1996年出版的《海河津門的民俗與旅遊(天津卷)》 -李緒鑒(天津屬於評劇發展區域)、2004年出版的 《灤南文物古蹟尋蹤》 -趙瑞軍主編 朱永遠 葛恆 肖波 杜盛蘭副主編 (屬於唐山,評劇發展區域)、2008年出版的《評劇》 -張燕鷹著、1995年出版的 《評劇談藝錄》 孫玉敏著、2006年出版的 《唐山皮影藝術及其歷史文化研究》 -張墨瑤,李彥彬著、2006年出版的《天津與世界教學參考書 4年級 下》、2000年出版的《文壇藝苑五十春——石家莊市文聯文史資料》(西路評劇流傳區域)、2006年出版的 《燕趙文藝史話 第二分冊 戲劇卷 影視卷》 -馮思德總主編 王仲德,查嶺主編(評劇流傳區域)、2001年出版的《趙麗蓉:優雅的行走》 -譚談 魏全勝編著(趙麗蓉為著名評劇演員)、2002年出版的《中國評劇藝術節文集 2000-2002》 -管建新主編、2005年出版的《中國天津通鑑 上卷》 -天津市地方志編修委員會編著。

豫劇

概述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由於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以前,河南梆子在豫西山區演出時常常靠著山堆個土台子,所以人們也稱它為“靠山吼”。“豫劇”之稱是新中國成立後才開始用的。豫劇流行於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湖北、寧夏、青海、新疆等十幾個省區,是我國最有影響的戲曲之一。
豫劇陳素真劇照豫劇陳素真劇照
豫劇產生於明末清初,初時以清唱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因而發展非常迅速。豫劇起源已經很難考證,說法不一。一說明末秦腔與蒲州梆子傳入河南後,與當地民歌、小調相結合而成,一說由北曲弦索調直接發展而成。豫劇在形成之後,出現了不同的流派,大致有四支:開封一帶的祥符調,商丘一帶的豫東調(又稱東路調),洛陽一帶的豫西調(又稱西府調或靠山簧)以及漯河一帶的沙河調(又稱本地梆)。這四支流派,可以歸為兩個體系,一個是豫東調體系,一個是豫西調體系。豫東調體系包括了豫東調、祥符調和沙河調,而豫西調則和它們都有區別,比較獨特。豫東調體系的唱腔,發聲多用假嗓,音域較高,屬於俗稱的上五音。豫西調則發聲用真嗓,音域較低,屬於俗稱下五音。相比之下,豫東調體系的音樂顯得激越明快,而豫西調的音樂則深沉低回。豫東調的語音採用豫東語調,豫西調則用豫西語調。豫劇主要伴奏樂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琵琶、笛、笙、嗩吶等。以梆子按拍,節奏明快、歡暢。唱腔主要分慢板、二八板、流水、飛板等板路。主要流派分為豫東調豫西調。豫東調的男聲高亢激越,女聲活潑跳蕩,擅長表現喜劇風格的劇目。豫西調的男聲蒼涼、悲壯,女聲低回婉轉,擅長表現悲劇風格的劇目。豫劇一向以唱見長,在劇情的節骨眼上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往往唱得酣暢淋漓,顯示出特有的藝術魅力。豫劇的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樸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強烈,矛盾衝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代表人物

豫劇的代表人物有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等“豫劇六大名旦”,代表六大風格旦角流派,小生趙義庭王素君鬚生唐喜成劉忠河劉新民,黑臉李斯忠丑角牛得草也成為各具特色的名演員。建國後的現代戲創作又湧現出高潔馬琳魏雲王善朴柳蘭芳等“豫劇五大主演”。活躍在當今國內豫劇舞台上的湯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榮陳淑敏李樹建朱巧雲王紅麗等36位豫劇表演藝術家先後摘取中國戲劇“梅花獎”。

相關佐證書籍

認為豫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的出版書籍有7種,除去與豫劇及流傳區域和可能被影響到的人或事相關的,剩下2種。其中相關的應被排除的書目是:2005年出版的《廖奔戲劇時評 2》 (作者廖奔,廖奔為河南南陽人)、2007年出版的《一路跋涉一路歌 王清芬的演藝生涯》(王清芬著,作者為豫劇名角)、2002年出版的《模仿作 (雙色版)》(此文作者為山東人,山東為豫劇流傳極廣的地區)、《中國精神文明巡禮 特載.年鑑.畫頁 1997-2002》 (為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為山東人)、 1997年出版的《安陽縣文史資料 第8輯》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安陽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作者為河南人)。剩下的2種書目為:2006年出版的《中國地域音樂文化》 (蒲亨強主編) 、1998年出版的《中華地域文化集成》 (中華孔子學會編輯委員會編 )。

川劇

概述

川劇是中國戲曲寶庫中的一顆光彩照人的明珠。它歷史悠久,保存了不少優秀的傳統劇目,和豐富的樂曲與精湛的表演藝術。它是四川、雲南、貴州等西南幾省人民所喜見樂聞的民族民間傳統藝術。
中國第二大劇種
在戲曲聲腔上,川劇是由高腔崑腔胡琴腔彈戲四大聲腔加一種本省民間燈戲組成的。這五個種類除燈戲外,都是從明朝末年到清朝中年,先後由外省的戲班傳入四川。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戲劇之鄉。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劇幫腔為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民眾基礎。常見於舞台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 “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川劇為世人所喜愛並遠涉重洋傳遍世界。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原先外省流入的崑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
高、昆、胡、彈燈在融匯成統一的川劇過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況。崑腔,源自江蘇,流入四川,演變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劇中居主要地位。源於江西弋陽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間稱為“清戲”。在保持“以一人唱而眾和之,亦有緊板、慢板”的傳統基礎上,又大量從四川秧歌、號子、神曲、連響中汲取營養,豐富和發展了“幫、打、唱”緊密結合的特點,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稱“絲弦子”,源於徽調和漢調,也吸收了陝西“漢中二黃”的成分,先後通過“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與四川方言和川劇鑼鼓相結合,在腔調與音樂過門上起了不少變化,形成具有四川風味的胡琴腔。彈戲,即亂彈,又稱“蓋板子”、“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為主奏樂器和以梆子擊節而得名,其源出於陝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後,與川北燈戲高腔長期共處,互相融匯,又採用四川方言,便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四川梆子--彈戲。
上述四種外地聲腔藝術在四川流行的過程中,相繼與四川方言及民眾欣賞習慣相結合,逐漸演變成後來川劇的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
川劇與其他劇種不同的地方在於特別高的高腔。
川劇中最有名的技巧為變臉,它有拭、揉、抹、吹、畫、戴、憋、扯這幾種方法。在四川號稱川劇變臉之王的是王道正先生。

川劇流派

川劇由於各種聲腔流行地區和藝人師承關係,逐漸形成一些流派。在這些流派中,除象旦行浣(花仙)派、醜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傑出藝人稱派外,主要則是按流行地區區分為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為中心的溫江地區各縣,以胡琴為主,形成獨特的“貝調”;二是“資陽河派”,包括自貢及內江區和縣市,以高腔為主,藝術風格最為謹嚴;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綿陽的部分地區,以唱彈戲為主,受秦腔影響校多;四是“川東派”,包括以重慶為中心的川東一帶,在1997年6月18日重慶成為直轄市之前,重慶為四川商業中心,來此演出的外地劇種很多。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

相關佐證書籍

認為川劇是中國第二大劇種的出版書籍有2種,除去與川劇本身及流傳區域和可能被影響到的人或事相關的,剩下0種。相關書目為:2007年出版的《川劇文化研究》,由四川省民俗學會,四川省川劇理論研究會四川省川劇藝術研究院編;1987年出版的《威遠縣各界人士學習心得選輯 第一輯》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威遠縣委員會文學習委員會。(威遠縣屬於四川省)。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