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風

周大風

周大風,1923年生,國家一級作曲、研究員、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北侖大碶後洋村周家人。歷任浙江省文工團、浙江省歌劇團、浙江省越劇團作曲,《中國小音樂教育》主編,浙江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音協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常務理事和浙江分會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作品有《採茶舞曲》,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編為教材,這是中國歷代茶歌茶舞至今得到的最高榮譽。著有《越劇唱法研究》、《國小音樂欣賞》等多種專著和論文。

2015年10月11日,因肺癌病情惡化在杭州去世,享年9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之輝
  • 別名:周大風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23年
  • 逝世日期:2015年10月11日 
  • 職業:音樂理論家、作曲家
  • 主要成就:浙江省有突出貢獻老文藝家
    “魯迅文學藝術獎”獲得者
  • 代表作品:《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斗詩亭》、《採茶舞曲》等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歷任職務,獲獎經歷,創作經歷,主要作品,教育事業,公益活動,汶川大地震,慈善音樂會,去世訊息,

人物簡介

周大風(1923~2015 )音樂理論家、作曲家。浙江寧波人。1923年生於上海,原名周之輝,筆名千里、萬木春等60餘,大碶後洋村周家人。國家一級作曲、研究員、教授,享受國務院有特殊貢獻專家津貼。出身富商家庭的周大風,唯讀過1年村塾、5年國小、1年外語商科。
周大風圖片1周大風圖片1

人物生平

15歲那年,抗日戰爭爆發,他和同學一起辦起了文工團,自己編寫歌劇。21歲,辦起了學校。在藝術與教育的殿堂,他自學成才,終成學識淵博的一代音樂家和教育家。青年時期曾任中學音樂教師並開始從事民族音樂理論研究和越劇作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寧波地委文工團團長、浙江省文工團樂隊隊長、浙江省越劇二團藝術室副主任等職,後任中國音協理事、浙江省音協主席。作品主要有電影音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斗詩亭》等,歌舞曲《採茶舞曲》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編為教材。他還著有《越劇唱法研究》、《國小音樂欣賞》等多種專著和論文。到了晚年,周大風先生仍然擔任著浙江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藝術家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教育廳藝術委員會顧問以及浙江社會藝術學校校長等職。每晚學習及寫作到凌辰三時,這樣已有30餘年。
周大風圖片2周大風圖片2

歷任職務

歷任寧波地委青年文工團團長、浙江越劇二團藝術室主任、國務院錄音錄像專家組成員、浙江社會藝術學校校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兼教育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主席、浙江大學兼職教授、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教授。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音樂分支副主編、與伍雍誼 陸維 周蔭昌 瞿維 丁善德 王雲階 周大風 南詠 應國靖合作編寫了《如何識別黃色音樂》 創辦並主編《中國小音樂教育》、曾主編《江南絲竹大全》、《中國音樂教育》等。現為浙江省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浙江省創造學研究會高級顧問、省關心下一代藝委會主任。為浙江省三至七屆政協委員。

獲獎經歷

2002年獲“浙江省有突出貢獻老文藝家”稱號和浙江省政府頒發的“魯迅文學藝術獎”最高榮譽獎。

創作經歷

周大風父親周六吉為鎮海縣早期共產黨員之一,負責縣農協工作,曾捐獻4萬銀元作為鎮海建黨經費,黨證編號001。周大風1936年畢業於靈山學校,後去上海—外語商科學校讀書,1937年抗戰爆發,失學回故鄉,與同學王博平等組織“扎馬民眾救亡工作團”,年僅15歲,人稱“小團長”。自幼學習音樂理論,1938年開始音樂創作。在六十餘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17歲時,創作的《國際反侵略進行曲》,被國際反侵略協會定為會歌。該曲首刊上海《正言報》和香港《星島日報》,後被譯為多國文字,流向全球,許多國家舉行反侵略集會,遊行時都要高唱此歌。蔡元培先生稱譽該曲“全球同聲,為國爭光”。
周大風圖片3周大風圖片3
1949年底,受寧波地委書記陳偉達的委託,周大風著手籌備“寧波地委青年文工團”。並被任命為文工團團長,直至1952年5月17日該團被撤銷。不久,即擔任省文工團團乾兼樂隊隊長,同時擔任省雜技團籌備主任和杭州大世界遊藝場總負責人。在樂隊,大風先生請來音樂家賀綠汀講課,在他的贊同下,越劇開始男女合演的改革。
1952年下半年,周大風與作曲盧炳蓉合作,為男女合演《羅漢錢》譜寫56曲唱腔及全部配樂,於53年春節後在杭公演,並一炮打響,連滿41場,次年全省各地出現了13個男女合演的越劇團。
1953年省文工團更名為“浙江省歌劇團”,54年又改名為“浙江省越劇團“,大風先生負責音樂研究組工作。1957年又成立了”浙江越劇二團”,他被任命為藝術室主任,一邊從事創作合演現代劇的作曲,一邊重點研究民族音樂和全國地方戲曲及曲藝音樂,整整14個年頭。期間,為《五姑娘》、《金鷹》、《兩兄弟》、《風雪擺渡》、《春到草原》、《江姐》、《血榜記》、《斗詩亭》等男女合演越劇作曲。特別是1958年,周大風傾注極大心血擔任《雨前曲》的編劇、舞美設計、作曲,並晉京公演,劇中插曲《採茶舞曲》自1959年流行全國,已有60餘種唱片、磁帶、CD片。1983年還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教材。
1958年初春,去浙南茶區生活二月有餘。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寫出了一個大型九場越劇《雨前曲》。該劇於58年6月6日赴上海首次公演,中國唱片公司即錄製了《採茶舞曲》的第一版唱片,並作為浙江人民廣播電台的開始曲。1958年9月11日赴北京,在長安劇場公演《雨前曲》。周總理提出了修改意見。周大風先生當即表示一定按照總理指示辦。自此以後,那兩句歌詞始終在周大風的腦子裡打轉。當時的省文化局長丁九同志也曾寫信給大風先生,一定要迅速把歌詞改好。後改成了“插秧插得喜洋洋,採茶採得心花放”。
周大風先生還為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評彈電影《燕窩鳥》作曲,又為甬劇、姚劇、婺劇、話劇、廣播劇以及十幾種曲藝譜曲,出版《越劇曲調介紹》、《浙江地方戲曲音樂選》、《越劇新基調的創作》、《越劇唱法研究》等,唱片26張。
1964年9月22日起,周大風先生任三屆省政協委員,並連任四、五、六、七屆委員,直至1988年超齡退出。1984年5月,周大風先生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任民進浙江省委會常委。大風先生廣交朋友,了解民情,寫了很多提案,大多是關於國計民生的。
1966年6月,“文革”起,災難臨。周大風先生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越劇黃色音樂祖師爺”而被關入“牛棚”。1970年7月22日,周大風先生以“待審人員”的身份,暫調文化局,專門為“革命樣板戲”總譜譯簡譜。70年1月調入文化系統五七工廠去修鋼琴、小提琴及其它樂器,雖有審查結論,但仍不準從事文藝工作,74年調入“國務院錄音錄像組”工作至76年9月回到浙江。直至1976年4月7日,中共浙江省委下達檔案,對周大風同志一切誣衊不實之詞,被全部推倒,並為他恢復了名譽。
1977年初始,大風先生整理出《民族化歌詞、曲詞、伴奏的寫作》、《越劇音樂概論》、《越劇流派唱腔研究》,並陸續出版。1978年初,又與幾位同好,在杭州組織“古琴研究會”,這是文革後國內第一個琴組織,後改名為“西湖琴社”,以培育新人,切磋琴藝為宗旨。又與宋景濂、沈鳳泉等組織“江南絲竹社”以弘揚民族傳統音樂,同時又為恢復“浙江越劇二團”奔走呼籲。劇團恢復後,他即為新創作的《強者之歌》作曲。
1979年底大風先生出席四次全國文代會,又出席了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國音協理事。又於1985年被選為中國音協第四屆常務理事。1979年大風先生調入省藝術研究所,並任杭州大學兼職教授。80年2月被選為杭州音樂家協會主席,不久又被選為省音協主席,此後忙於講學和研究工作,寫成七萬字《浙江民歌研究》一文。1981年1月被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戲劇卷·音樂分支》副主編,三年時間,殫精竭慮寫成二十餘條文及《聲腔系統主要劇種板式簡表》。

主要作品

出版的著作有:《欣賞音樂的知識和方法》、《越劇音樂概論》、《周大風音樂教育文集》、《鋼琴結構與維修》等30餘種。曾為紹劇《三打白骨精》、越劇《斗詩亭》、評彈《燕窩島》三部電影作曲,為浙江越劇二團男女合演現代越劇唱腔及音樂作曲60餘部,為評彈寫開篇10支,錄唱片26張,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廣播劇《秋瑾》創作音樂,並為甬劇、姚劇、婺劇等民間曲藝創作音樂20餘部,發表音樂及教育美學論文100餘篇,創作歌曲100餘首。

教育事業

以一曲《採茶舞曲》風靡大江南背的周大風先生是中國著名的音樂理論家、教育家,也是新昌中學的著名校友。周大風對新昌中學創造發明教育多加讚賞。
周大風圖片4周大風圖片4
周大風從小熱愛音樂,15歲時就擔任了鎮海救亡工作團團長,通過自學和苦練,創作了大量愛國歌曲。周大風把滿腔熱情和大量心血傾注在中國的音樂教育事業上,通過講學、寫文章、編教材、出版書籍等方式,不斷地為改進音樂教育、推動音樂教育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周大風教學有方,在新昌中學任教期間,學生們都喜歡聽他上音樂課。在教學過程中,他發現有幾名學生嗓音條件好,頗具音樂天賦,就對他們“開小灶”,不擔白天練,晚上也練;不但教室里練,家裡也練,進行重點培養。當時,新昌中學每學期都要舉辦兩三次音樂會,其中不少歌曲就是周大風自己創作的。1948年秋,周大風還為初二學生唐君兒在張家祠堂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獨唱音樂會,開創了中國中學生舉辦獨唱音樂會的先河。周大風還利用課餘時間寫生作畫,足跡遍及了新昌的山山水水。
1998年,周大風以高齡退休。之後,他擔任著省關工委藝術家委員會主任、省教育廳藝術委員會顧問、省創造學研究會高級顧問和浙江社會藝術學校名譽校長等100多個職務,為在青少年中普及中國傳統民樂教學、推廣淨潔健康的高尚音樂而常年奔波在全省各地。周大風說,創造發明是最偉大的事情,創造是一個人最重要的素質。這些年來,新昌中學十分重視創造發明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和創造素質的全面提高,因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他希望中國能徹底告別應試教育,把學生的大腦打開來,人人都培養成有與眾不同的創造能力、具有高尚道德和高尚情趣的現代合格公民。

公益活動

汶川大地震

四川汶川大地震牽動著億萬人的心,深深觸動了每個人的心靈。作為寧波籍全國聞名的音樂家周大風老先生也是寢食不安,他不僅第一時間為災區捐款,而且一直關注著災區。情緒一直十分低落的周老先生前晚再次從電視上看到災區很多小朋友失去了父母、失去了老師、失去了同學,甚至失去了肢體的一幕幕令人揪心的畫面後,他淚流滿面再也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於是含淚連夜創作了新歌《媽媽,我要回家》。周大風先生在音樂會上說,他想用自己的音樂為災區飽受痛苦的小朋友加油鼓勁,讓他們儘早走出困境,堅強勇敢地面對未來,同時也用音樂來感動和激勵所有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在周老先生的親自伴奏下,他的學生、來自浙江教育學院的張紅藝老師,滿懷深情地演唱了這首富有朗朗上口旋律、催人淚下歌詞和盪氣迴腸情感的《媽媽,我要回家》。

慈善音樂會

鄔隘國小是周老先生的母校,把經典民樂帶進母校自然是周老的一大心愿。“能借這次赴母校演出之際獻上自己的愛心,我覺得非常有意義!”周老先生動情地表示,並且他同有關方面聯繫,將這首歌曲錄製完畢後作為“六一”兒童節的一份特殊禮物,送到災區小朋友手中,並且他還打算以個人名義籌劃舉辦一場以賑災為主題的慈善音樂會,屆時將所得款項全部用於支援災區學校重建,讓孩子們早日捧起心愛的課本,回到溫暖的課堂。

去世訊息

2015年10月11日,寧波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周大風因肺癌病情惡化在杭州去世,享年92歲。成就等身,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周大風在音樂創作領域的一生,毫不為過。在音樂上,周大風最知名的成就便是《採茶舞曲》。
“溪水清清溪水長,溪水兩岸好呀么好風光。哥哥呀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東山西山採茶忙……” 這支歌曲自1959年流行全國,已有60餘種唱片、磁帶、CD,在198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了亞太地區音樂教材。
在很多人的記憶中,依然能想起在課堂上學唱這首歌曲的情形。如今斯人已逝,金曲永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