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

袁雪芬

袁雪芬(1922.3.26~2011.2.19),女,浙江嵊州人,越劇表演藝術家、泰斗,越劇袁派創始人。

青衣、閨門旦。1933年開始學藝,先後在杭州、上海等地演出。1942年10月起,在上海大來劇場開始越劇改革。其唱腔旋律淳樸,節奏多變,感情真摯深沉,韻味醇厚,委婉纏綿,聲情並茂,被稱“袁派”。在表演上,重視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的寫實主義表演特點。

1946年5月,將魯迅名著《祝福》改編為《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劇舞台,被輿論稱為“新越劇的里程碑”。1947年8月發起影響極其深遠的越劇十姐妹聯合義演《山河戀》。1953年與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拍攝成中國第一部大型彩色戲曲影片。2011年2月19日下午2點,在上海逝世,享年89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雪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嵊縣
  • 出生日期:1922年3月26日
  • 逝世日期:2011年2月19日
  • 職業:越劇表演藝術家
  • 信仰馬克思主義
  • 主要成就: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越劇袁派(旦角)創始人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 代表作品:《雙烈記》《西廂記》等
人物簡介,藝術特色,人物生平,藝術主張,袁派唱腔,袁派傳人,著名作品,代表劇目,任職情況,活動年表,榮譽成就,書籍文獻,

人物簡介

袁雪芬(1922.3.26-2011.2.19),浙江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人。中共黨員。歷任上海越劇院院長、名譽院長,上海對外友協副會長,全國政協常委等。11歲入四季春越劇科班,14歲開始在杭州演出。1938年到上海,1942年起致力於女子越劇改革。她的表演和唱腔柔婉細膩、樸實深沉,韻味醇厚,節奏明快,重視人物性格的刻畫,被稱為“袁派”。
袁雪芬參與整理並主演了傳統戲《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編演了歷史劇和現代劇《木蘭從軍》、《紅粉金戈》等。1946年,演出了根據魯迅小說《祝福》改編的《祥林嫂》。
袁雪芬1953年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獲國際電影節“音樂片獎”。1955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獎章。1956年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優秀影片獎”榮譽獎。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藝術特色

袁派是袁雪芬創立的越劇旦角流派。袁雪芬1922年生於越劇故鄉浙江嵊縣,11歲時進入四季春科班學戲,初學的是男班的絲弦正調腔,出科後與女子越劇四工腔時期的代表人物王杏花同台,唱腔受其影響比較大。1942年10月,袁雪芬倡導越劇改革,劇目多數為悲劇,越劇原來曲調單純、活潑、跳躍的四工腔不能適應,袁雪芬從人物出發,在傳統唱腔音調進行中,頻繁地、重複地運用變音,就是7音,形成唱腔音調,逐漸形成一種激進的、下行的旋律的特點,呈現出哀怨深沉的唱腔格調。1943年1月的《斷腸人》中“斷腸人越想越斷腸”這段唱就是代表。袁雪芬在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時與琴師周寶才合作,在唱腔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初步形成了尺調腔的雛形,此後尺調腔逐漸豐富,不但使越劇唱腔在板式結構上得到了完善,在唱腔曲調上也增強了抒情性和戲劇性,為越劇音樂開闢了一個新的時期。並為流派的產生提供了條件。袁派就是在尺調腔的基礎上形成的,是越劇最早出現的流派之一。袁派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唱腔音調一般較為低沉哀怨,敘述性傾訴性比較強,但是袁雪芬很注意唱腔層次的變化,善於根據表達人物感情的需要,打破越劇嚴格的上下句對仗的格式,使唱腔音調平中出奇,柔中有剛,這時期的代表性唱段是《忠魂鵑血》中的痛責,《絕代豔后》中的冷宮和著名的“三哭”,即“香妃·哭頭”、“梁祝·哭靈”、“一縷麻·哭夫”。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袁派又在塑造新的人物的音樂形象時有新的發展。1950年演出《相思樹》的時候,袁雪芬與劉如曾合作,吸收越劇早期男班藝人支金相的唱腔因素,創造了能表達熱烈、急切、猶豫、不安等複雜感情的“男調”。1953年在演出《西廂記》時,使用了典雅清麗的音樂語言和富有詩意的吟詠性唱腔,通過疏密相間的字位節奏,使唱腔變化更為豐富。1958年在演出《雙烈記·夸夫》時,又創造了新型的“六字調”,準確生動地塑造了巾幗英雄梁紅玉的音樂形象。1959年演出《秋瑾》時,在“東渡”一場的“六字調”唱段中,吸收了“高撥子”的高亢音調和鮮明節奏,表現出秋瑾這位革命女傑剛毅豁達的性格。1962年演出《祥林嫂》時,在“千悔恨,萬悔恨”這段“六字調”中,吸收了傳統的“武林調”、“四明南詞”、“宣卷調”等因素,加上細緻的潤腔處理,形成悲涼、嘆息、自譴自責的音調,深刻表達了祥林嫂心靈備受折磨的痛苦。
鄧穎超寫給袁雪芬書信手跡鄧穎超寫給袁雪芬書信手跡
袁派唱腔的特點是質樸平易,委婉細膩,深沉含蓄,韻味醇厚。袁雪芬擅長依照人物的特定性格和感情創腔,不追求曲調的花梢,而注意以情帶聲,以真情實感和潤腔韻味扣人心弦。在演唱上,她氣息飽滿,運腔婉轉,噴口有力,吐字堅實而富有彈性,運腔中運用欲放又收、抑揚有致的處理,形成特有的韻味美。她常根據唱詞的寓意,採用特殊的節奏形式,改變原來較為平穩的字位節奏,使唱腔和唱詞語氣緊密結合起來。如《西廂記》“賴婚”中的“若不是張解元他識人多”,在“若不是”後面的拖腔中運用了後起半拍的特殊的節奏形式,形象地顯露了鶯鶯一提到意中人時難以掩飾的喜悅;“琴心”中“寶髻玲瓏”的“玲瓏”二字和“身在牆東”的“牆東”二字,都採用了前切分音節奏,使唱腔旋律在流暢中有跌宕,平穩中有跳躍。
袁派十分講究重點唱句的演唱,擅用噴口、氣口、加虛詞以及強音、頓音等技巧進行特殊處理,造成演唱上的高潮。如《祥林嫂》中“閻王要把我一鋸兩半分”一句中,“一鋸”二字以重音強調,“分”字以噴口唱法吐出,隨即在三小節的拖腔中又多次運用氣口,使唱腔若斷若續,渲染了人物內心的恐懼。袁派的甩腔也常通過句幅的擴充、節奏的頓挫、調式的交替、結構的變化,使旋律迂迴曲折,回味無窮。如《白蛇傳·斷橋》中的"到如今,鳳泊鸞飄兩地怨"的甩腔,通過句頭、句幅的樂匯擴充,顯得柔婉悠長;《祥林嫂》中“這真是走也難來留也難,進退兩難怎安排”兩句,通過宮徵調式交替的手法產生迴腸盪氣的效果。

人物生平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農曆二月廿八日)出生,浙江省嵊縣杜山村人,越劇袁派(旦角)創始人,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學戲,工青衣正旦,兼演武小生。滿師後,一度與越劇早期名旦王杏花合作,唱腔和表演受到王杏花的影響。
袁雪芬袁雪芬
1936年初到杭州演出,初掛頭牌。秋初到上海演出。
1938年2月第三次來滬,此後一直在上海從事演藝活動。與名小生馬樟花合演3年有餘,演出《恆娘》等新戲,逐漸在藝術上嶄露頭角,被譽為“越劇新後”。
1942年夏,馬樟花為舊社會惡勢力迫害致死,使袁雪芬對邪惡當道的舊上海深感痛恨。
同年,袁雪芬在一些具有愛國熱情的話劇藝術的啟發和鼓舞下,同新文藝工作者一起在大來劇場倡導並開始越劇改革:以劇本代替原來幕表制,以導演排演代替原來的說戲,在舞台美術部門亦套用成套設計,演出了許多具有愛國主義思想、歌頌民族氣節、反封建禮教的戲。在表演上除學習話劇的從人物出發和內心體驗外,還吸收了崑曲載歌載舞、形體動作身段美,並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成為越劇獨特的表演方法。
1947年8月《山河戀》聯合義演及同年10月筱丹桂致死事件中,她同國民黨當局進行了堅決鬥爭,遭到反動勢力的多次迫害。
1949年7月,參加了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舉辦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習。
是年9月,她和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作為戲曲界特邀代表參加了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並出席了10月1日的開國大典。
1950年4月起先後擔任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團長、華東戲曲研究院副院長兼越劇實驗劇團團長、上海越劇院院長。
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
1953年,與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戲曲影片。同年,在《西廂記》一劇中成功地塑造了崔鶯鶯一角。“文化大革命”中袁雪芬受到殘酷迫害。
1978年底,袁雪芬重新受命擔任上海越劇院院長,主持和組織了一系列新劇目的創作演出,並大力培養青年演員。同年她主演的《祥林嫂》拍攝成寬銀幕彩色影片。
1985年,退居二線,擔任劇院名譽院長。
1986年,以“藝術指導”身份和上海越劇院演出團參加巴黎第15屆秋季藝術節。
1989年夏,袁雪芬率團去美國演出。她是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1955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獎章。
1956年,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年優秀影片獎”榮譽獎。
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3年12月,獲文化部頒發的國家級藝術終身成就獎——第二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
2008年,被授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榮譽稱號。
2011年2月19日下午2點,袁雪芬在上海家中過世,享年89歲 。

藝術主張

袁雪芬主張戲曲應當對社會起有益的作用,因而在不同歷史時期,積極演出針砭時弊的劇目。
“孤島”時期與小生演員馬樟花合演3年余,曾對《梁祝哀史》作了初步的去蕪薦菁。演出《恆娘》等新戲,並上電台演唱,擴大了越劇影響,在藝術上嶄露頭角,被譽為越劇“新後”。為了擺脫當時社會上惡勢力的糾纏,她認真唱戲,潔身自勵,持齋茹素,不唱堂會,不拜“過房娘”,不屈服於社會上惡勢力的威逼利誘,保持了作為藝人的尊嚴。從1942年10月起,在進步話劇的影響下,袁雪芬在大來劇場開始越劇改革,拿出自己的大部分包銀,聘請專職編劇、導演、舞美設計、舞台監督,成立劇務部主持演出活動,在越劇界首次建立起正規的編戲、排戲制度;廢除幕表制,使用完整的劇本;廢除衣箱制,參照古代繪畫,根據人物身份設計服裝;打破傳統的舞台形式,採用立體布景、油彩化裝、燈光、音響,逐步形成綜合的藝術機制。在表演上,博採眾長,將話劇、電影重視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的寫實主義表演特點,與崑曲載歌載舞、重視形體動作美化的長處吸收到越劇中,並加以融化、創新。她的改革,為越劇演員和其他劇種爭先仿效,並為後學者所師承。

袁派唱腔

在越劇唱腔藝術發展史上,袁雪芬是個重要的代表人物。1943年11月,她演出《香妃》時,與琴師周寶才合作創造了“尺調腔”,把越劇唱腔音樂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即越劇音樂史上的“尺調時期”。越劇的所有流派,就是在“尺調腔”的基礎上發展起來並不斷豐富的。袁雪芬創立的“袁派”,對越劇旦角唱腔的發展、提高和流派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戚雅仙、呂瑞英、金採風、張雲霞等大家都曾接受過袁派的藝術營養,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造、發展,衍化出戚派、呂派、金派、張派。袁雪芬注重塑造有不個性的人物形象,真實細緻地表現其內心情感,為此,她廣采博取,大膽創新,以豐富的音樂語彙創造出一個個富有特色的越劇新腔及板式;在演唱時,堅持從人物出發,表達人物的真情實感,唱法上擅長以情帶聲、聲情交融,並用細膩而多樣的發聲處理和潤腔方法,使唱腔韻味無窮。1940年代,袁雪芬以“悲旦”著稱。為了真切反映中國婦女善良、溫順的性格和所遭受的痛苦,她在傳統的“四工腔”中,頻繁地、重複地、自然地運用7音,形成了一種悲哀哭訴的唱腔基調,以表達舊時代婦女憂傷的心聲。這段唱從“滴鈴鈴銅壺漏不盡”起,較多運用7音,使唱腔旋律自然地向低音區展開,唱腔音調顯得十分淒楚悲切;特別是在甩腔前大量運用7音的曲調,就成為袁雪芬的特徵音調,如“卜咚咚更聲在耳旁”,是較為典型的下句甩腔。在這段唱腔中,已經開始孕育著越劇“尺調腔”的萌芽。它是從“四工腔”向“尺調腔”轉化時期的代表作。

袁派傳人

方亞芬(上海越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
陶琪(南京越劇院團,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
華怡青(上海越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李沛婕(浙江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
陳慧迪(上海越劇院)等。

著名作品

《香妃哭頭》
《香妃·哭頭》 (“聽說夫君一命亡”唱段),是【尺調腔】的創始之作。1943年11月,袁雪芬演出《香妃》,在演到看見被殺害的丈夫小和卓木的頭顱時,由於人物感情悲痛,她自然地突破了四工腔的旋律和調式、調性,將一腔悲情噴涌而出,琴師周寶才受到感染,緊密配合,即興地改變定弦和伴奏與之適應,使整個唱腔的情緒委婉深沉、淒切悲慟,如“走上前去揭布望,一陣陣傷心襲胸膛”,唱腔中多次運用7音,組成了如泣如訴的音調,顯得十分悲悽。又如唱到“咬緊牙關把布搶……”時,唱腔音調急劇上揚,速度加快,當香妃看到自己丈夫小和卓木的頭顱時,不禁迸發出一聲震撼心弦的叫頭:“小和,小和,我那苦命的夫啊……”一句悲痛欲絕的哭頭,隨後緊接著是節奏緩慢的清唱“不由人一陣子哭斷肝腸”,這句唱腔唱腔不但較多運用7音,還在唱法上運用下滑音、顫音的潤腔方法使唱腔低回淒切,淋漓酣暢地表達了香妃肝腸欲斷的悲痛心情。這種情緒,是傳統的【四工腔】所難以體現的。使越劇唱腔音樂進入一個新時期的【尺調腔】,就從這裡開始形成。《香妃·哭頭》與後來的《梁祝·英台哭靈》、《一縷麻·哭夫》,是袁雪芬上世紀四十年代著名的“尺調三哭”,曾廣泛傳唱。
《淒涼遼宮月》《淒涼遼宮月》
《香妃》《香妃》
《忠魂鵑血》
忠魂鵑血》,是袁雪芬1945年演出的劇目,寫明末清初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痛責”這段唱,內容是陳圓圓斥責吳三桂、勸他恢復明室。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袁派唱腔,曲調多為低沉哀怨,但在這段唱中,為了表達陳圓圓對吳三桂的滿腔義憤,運用了較為高亢激越的曲調,使袁派唱腔別開生面。唱腔開始部分,唱詞中連用了八個“你不該”的疊句,字字清晰,句句緊迫,傾泄了圓圓的一腔義憤;而從“你可知一路上情形真悽慘”起,唱腔一躍至高音區,曲調高亢,節奏鮮明,人物的情緒如激流噴涌而出;緊接著又轉入深沉哀怨的訴說性唱腔,與前面高亢激昂的音調構成音樂色彩的對比,將“男哭女號不忍聞”的悲慘景象表現得深刻動人。
《忠魂鵑血》《忠魂鵑血》
《山河戀》
山河戀》是1947年越劇“十姐妹”聯合大義演的劇目。“送信”這段對唱,由尹桂芳扮演申息,袁雪芬扮演季娣。尹派唱腔灑脫而深情,幽默而爽朗,袁派則以委婉而柔美的唱腔與之呼應。唱腔的主體是“尺調中板”,節奏流暢,中間不時夾入簡短的對白,更增添了喜劇色彩。
《十八相送》
梁山伯與祝英台·十八相送》(1953年電影版),是一場風趣生動的戲。它以問答式的對唱形式展示了梁、祝二人不同的內心活動。唱腔中吸收了浙東民歌的因素,曲調優美樸實,節奏明朗活潑,感情豐富細膩。袁雪芬緊緊把握住祝英台的性格特點,演唱既熱情主動,又含蓄內在。在整段唱中,通過對氣口、收音、潤腔唱法上的多種細緻變化,表達了祝英台微妙的情感。如在“青青柳葉清水塘,鴛鴦成對又成雙,梁兄啊,英台若是紅妝女,梁兄你願不願意配鴛鴦?”這一段唱中,前兩句曲調明朗、歡暢,後兩句則轉入低音區,輕吟低唱,猶如涓涓細流,表露了少女在熱誠中又略帶羞澀的神情。這與後面梁山伯接唱的輕快直爽的演唱情緒形成了鮮明對比,表達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情和性格。《梁山伯與祝英台·樓台會》是全劇的情感高潮。內心衝突尖銳,人物感情十分激動。“記得草橋兩結拜”這段唱以哀怨傷感的音調,委婉細緻的潤腔處理抒發了祝英台內心的痛苦和纏綿之情。這段唱共分三個層次。
《十八相送》《十八相送》
《相思樹·送魚書
《相思樹·送魚書》(“門外陣陣西北風”),是1949年上海解放後拍攝的電影中的一段唱。解放後,隨著劇目題材的開拓,袁派唱腔繼續發展豐富,在創腔時更注意挖掘和體現人物的感情內涵,並在進一步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收,融化提煉,為我所用,不斷突破舊格,創造新腔。這段唱描述劇中人貞夫在一個風雨之夜,思念被強行拉去出征的丈夫時的焦慮、不安的心情。袁雪芬與作曲家劉如曾合作,一起首創了越劇【男調板】,繼承越劇男班藝人支金相的唱腔音調,吸收借鑑紹興大班中【二凡板】的伴奏音型,形成一種連線式的過門加以襯托,如這種音型始終貫穿於唱腔之中。【男調板】曲調新穎,節奏多變,緊松有致,富有鄉土氣息,擅長表現熱烈、急切、猶豫、不安的複雜感情,現已成為越劇中常用的唱腔之一。
相思樹相思樹
相思樹相思樹
《雙烈記·夸夫》
《雙烈記·夸夫》《雙烈記·夸夫》
《雙烈記·夸夫》,1959年演出。袁雪芬扮演梁紅玉。針對人物是一位巾幗英雄的特點,為了生動表現她豪邁的氣度和沉穩而深情的性格,袁雪芬對傳統的【六字調】進行了改造,大膽吸收、借鑑了北方劇種如徽劇、豫劇、楊劇的音樂語彙,如“當年京口”吸收了楊劇音調,“二十年來沙場血”吸收了徽劇“高撥子”,“才立下汗馬戰功”、“憂心忡忡”吸收了豫劇因素。袁雪芬把它們有機地融化到唱腔之中,創造了新型的【六字調】,使原來音調低沉、情緒單一的傳統曲調變得起伏跌宕,在深沉抒情的風格中增添了高亢激昂、明亮挺拔的因素。唱腔中較多採用了四、六度跳進甚至八度大跳旋律進行,激越迴蕩,形成柔中帶剛、剛柔相濟而又非常個性化的唱腔格調。
袁雪芬
《西廂記》
西廂記》,1953年首演,後又多次修改加工,成為袁雪芬的代表作之一。根據劇本是典雅清麗的詩劇的風格和唱詞多長短句的特點,為了表現鶯鶯這個有較高文化教養的相國小姐的高雅氣質和複雜性格、內心矛盾,袁雪芬在音樂語言上有較大創新,更注重唱腔旋律的柔美婉約和唱腔節奏的多種變化,使其具有一種深邃內在的韻味。“琴心”這段唱,在老夫人賴婚之後,鶯鶯遭受到意想不到的打擊,心情鬱悶沉重,整段唱情緒趨向深沉。唱段分四個段落:第一段是開始四句,鶯鶯對月抒懷,用了節奏自由舒緩的吟誦體,最後一句開始轉入【尺調腔·慢板】。袁雪芬強調唱時要有意境感。第二段有兩個層次,表現了鶯鶯圓月自煢的自憐心境和對母親耽誤良緣的滿腹怨恨;後半段又轉入【尺調腔·十字句】,在“從今後”的四個疊句中,曲調有了不同的落音變化,節奏徐緩,深沉而憂傷,表現了鶯鶯失望惆悵的心情。在聽到隔壁傳來悠揚的琴聲時,鶯鶯心中為之一驚,唱腔轉入第三段,四句“莫不是……”連綿不斷,表露了鶯鶯“曲未終,意已通,知心盡在不言中”的深情。
袁雪芬(右)與徐玉蘭合演《西廂記》劇照袁雪芬(右)與徐玉蘭合演《西廂記》劇照
《西廂記》《西廂記》
《火椰村·刻椰》
《火椰村·刻椰》,1965年演出,袁雪芬塑造了越南南方抗擊美帝侵略的婦女竹嫂的形象。這段唱在第三場,是竹嫂忍著兒子被殺害的強烈悲痛時唱的一段【六字調】。由於吸收了徽劇【撥子】的因素,音調顯得深沉悲壯,激越昂揚。在幕後合唱的襯托下,竹嫂以悲憤的【流水】唱出“火椰作紙刀作筆,記下了血淚斑斑二十年”,前句音調低沉而有力,在“筆”字上運用六度下滑音加重語氣;在“血淚斑斑”處音調高揚、強烈,音樂色彩形成強烈對比。在這大段控訴性唱腔中,通過由慢到快的板式變換,把人物情緒逐漸推向高潮,唱腔富有層次感。這段唱用了降B調,很有新意和新的表現力。
《火椰村》《火椰村》
《火椰村·刻椰》《火椰村·刻椰》
《祥林嫂》
祥林嫂》自1946年在上海初演,1965、1962年從劇本到演出都作了大幅度修改,1977年演出時,又作了加工。戲中多段唱腔廣為流傳。“千悔恨,萬悔恨”這段唱,是祥林嫂在精神上遭受極大創傷後唱的。前八句是【六字調o慢中板】,唱腔中吸收了傳統的【宣卷調】、【武林調】、【四明南詞】的因素,在唱法上,把重音、噴口、氣口及獨特的潤腔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哀怨淒切,如泣如訴。如“千悔恨”的“恨”字,“當初一撞”的“一”字,都用了七度下滑音;“到如今”、 “又喪命”都採用了七度下跳,使唱腔帶有一種自譴自責的感情色彩。後半段自“那玉曆寶鈔勸世文”起,唱腔轉入【流水板】,人物仿佛置身於陰森森的閻羅殿,唱腔吸收了紹劇【流水】因素,採用了緊拉慢唱的形式,使陰冷淒楚、時斷時續的曲調與緊密急切的伴奏形成強烈對比,真實刻劃了人物驚恐萬狀的心理狀態。在“想我生前受盡萬般苦,那死後啊哪堪兩半分”兩句唱中,開始都用了六度上跳至高音1音,再從高音區緩緩下行,在唱法上連續運用顫音、下滑音加以裝飾潤腔,使音調若斷若連,猶如悲哀痛哭。唱段最後四句轉入【尺調腔·慢板】,情緒從陰森恐怖中轉至現實——準備去捐門檻。“抬頭問蒼天”,是祥林嫂臨死前的大段唱。前面是【弦下腔·慢板】曲調深沉而悠長,節奏緩慢而鬆弛,在演唱發聲上較多運用胸腔共鳴,音色更顯蒼涼、淒切。在每句唱後都插入一個長過門,使人物思緒不斷。從“曾記得,婆婆領我十一歲”起,唱腔轉入敘述性的【清板】,根據感情起伏套用了越劇傳統曲調【呤嚇調】、【喊風調】的因素,如“將我賣”、“都可贖啦”、“魯府進啦”等處,使唱腔既有時代特色又有鄉土氣息。“又誰知並親半年祥林死”這句唱,吸收了京韻大鼓的因素和彈詞的頓音唱法。袁派唱腔善於運用上下句音調的高低、連斷、強弱及節奏的對比來揭示人物強烈的感情變化。
《祥林嫂》劇照《祥林嫂》劇照
《祥林嫂》袁雪芬飾祥林嫂《祥林嫂》袁雪芬飾祥林嫂

代表劇目

戲曲類
除去《梁山伯與祝英台》、《西廂記》、《祥林嫂》三出影響最為深遠的劇目以外,還有《王昭君》、《紅粉金戈》、《黑暗家庭》、《香妃》、《絕代豔后》、《一縷麻》、《忠魂鵑血》、《淒涼遼宮月》、《相思樹》、《山河戀》、《雙烈記》、《梅花魂》、《白蛇傳》、《秋瑾》、《壯麗的青春》、《火椰村》等等。
電影電視片類
1948年,黑白越劇電影《祥林嫂》,啟明影業公司出品,主要演員還有范瑞娟、徐天紅、張桂鳳、吳小樓、張雲霞等。
1950年,彩色越劇電影《越劇菁華》之雙看相,文化影片公司出品,與徐玉蘭、吳小樓、筱水招合作。
1950年,16毫米彩色電影《相思樹》,文化影片公司出品,與金艷芳、張茵、胡少鵬、高劍琳等。
1953年,彩色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上海電影製片廠,與范瑞娟、張桂鳳、呂瑞英等。
1978年,彩色寬銀幕電影祥林嫂》,上海電影製片廠、香港鳳凰影業公司聯合出品,與金採風、史濟華、周寶奎等。
1979年,電視片《祥林嫂》,上海電視台錄製,與史濟華、金艷芳、張桂鳳、周寶奎等。

任職情況

1978年底,袁雪芬重新受命擔任上海越劇院院長,主持和組織了一系列新劇目的創作演出,並大力培養青年演員。1979年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日本。1985年退居二線,擔任劇院名譽院長。1986年,以“藝術指導”身份與上海越劇院演出團參加巴黎第15屆秋季藝術節,獲格諸布爾市、里昂·維勒班市、勒阿弗爾市榮譽獎章和榮譽公民稱號。1989年夏率團去美國演出。她曾擔任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五、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1995年起擔任上海市白玉蘭戲劇獎評審會主任。1955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獎章。1956年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優秀影片獎”榮譽獎。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2003年12月獲文化部頒發的國家級藝術終身成就獎——“表演藝術成就獎”,以及其他一些獎項。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被授予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作為總策劃組織編纂的《越劇舞台美術》畫冊1997年10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撰寫的《求索人生藝術的真諦——袁雪芬自述》2002年8月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出版的書籍還有:1984年1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的藝術道路》、198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1987年5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唱腔選集》。

活動年表

建國前(1933.7~1949.10)
1933年7月入四季春科班學戲,工青衣、閨門旦,兼學紹興大班和徽班的武戲。師傅為紹興文戲男班 藝人鮑金龍。滿師後,一度與女子越劇早期名旦王杏花同台,唱腔、表演受到她的影響。
1936年到杭州演出,初次掛頭牌。
1936年11月4日,農曆丙子年九月廿一日,高亭唱片公司灌制女子越劇第一張唱片,A面為王杏花唱的《玉蜻蜓·游庵哭圖》,B面為袁雪芬、錢妙花唱的《方玉娘哭塔》。
1937年再次到上海演出。
1938年2月15日,“四季春班”與“素鳳舞台”合作演出於上海四馬路小劇場,竺素娥領銜,袁雪芬為頭肩旦,演員還有黃笑笑、任伯棠傅全香、錢妙花、張桂蓮等。演出劇目有《沉香扇》、《碧玉簪》等。
1938年8月13日,紀念淞滬抗戰一周年,滬上所有越劇場子停演,而姚水娟、竺素娥主演的天香戲院,施銀花屠杏花主演的通商劇場,馬樟花、袁雪芬主演的大來劇場筱丹桂主演的老閘大戲院,姚月明趙瑞花主演的更新舞台,均停演4天。
1938年11月10日,為上海時疫醫院籌款,女子越劇“七班會串”舉行女子越劇“七班會串”。劇目有《三堂會審》(馬樟花、袁雪芬)、《操琴品簫》(筱丹桂、賈靈鳳)等。
1939年2月13日,上海難民救濟協會與紹興旅滬同鄉會,在黃金大戲院聯合舉行女子越劇大會串義演,籌募捐款。姚水娟、竺素娥、施銀花、商芳臣、筱丹桂、馬樟花、袁雪芬等參加演出。
1940年8月1日至2日,紹興七縣旅滬同鄉會,假座卡爾登大戲院,舉行“勸募紹屬平糶捐”女子越劇八班大會串。劇目為《沉香扇》、《梁祝哀史》、《盤夫索夫》、《碧玉簪》,主要演員有:施銀花、屠杏花、小白玉梅、姚水娟、商芳臣、李艷芳、筱丹桂、馬樟花、袁雪芬、傅全香、賈靈鳳等。
1940年12月30日,上海大來劇場演出根據《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改編的越劇《恆娘》(陶賢編劇),馬樟花、袁雪芬、傅全香主演。使用硬片布景,打出“戲情話劇化,布景電影化”的廣告,營業上佳。
1941年1月3日,中國救濟婦孺總會募捐運動在上海新新電台舉辦“全市女子越劇大會串”,施銀花、屠杏花、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馬樟花、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徐玉蘭、商芳臣、李艷芳、邢竹琴等38位演員,參加播音演唱。
袁雪芳袁雪芳
1942年10月28日,袁雪芬在大來劇場重新登台,演出《古廟冤魂》,開始越劇改革。合作者有演員張桂蓮、王銀鳳、張桂鳳、陸錦花、梅月樓、沈月鳳等,首次成立的“劇務部”中的編導、舞美人員有於吟、韓義、藍明、白濤等。此劇幕外戲尚用幕表,幕內戲則全部用完整的劇本。
1943年11月1日,大來劇場演出《香妃》。演出期間,袁雪芬與琴師周寶財合作,創造了新腔(尺調腔)。
1944年9月28日,袁雪芬、范瑞娟合作,在九星大戲院登台,使用雪聲劇團之名,首演《雁南歸》。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大戲院演出《梁祝哀史》,並與編導一起對劇目作了重新整理。演出期間,范瑞娟與琴師周寶財合作,創造了弦下腔
1945年12月24日,為籌募嵊縣善後救濟經費,假座天蟾舞台舉行全滬越劇大會串。劇目有筱丹桂、徐玉蘭的《青衫迷》;邢竹琴、王水花的《大堂會》;袁雪芬、范瑞娟的《忠魂鵑血》;姚水娟、張桂蓮的《血濺洞房》;傅全香、張湘卿的《送鳳冠》;尹桂芳、竺水招、徐天紅的《兩代兒女》;尹樹春玉牡丹的《大劈棺》;金香琴金月樓的《御筆樓》等。
1946年5月把根據魯迅名著《祝福》改編的《祥林嫂》,首次搬上越劇舞台,受到田漢許廣平歐陽山尊白楊胡風梅朵田鐘洛等進步文藝界和新聞界人士的稱讚,被輿論稱為“新越劇的里程碑”。該劇於1948年拍攝成電影。
1946年8月7日,社會局局長吳開先,在紅棉酒家舉行招待會,策劃“上海小姐”、“越劇皇后”選舉,袁雪芬當場表示不贊成,並退出會場。
1946年8月11日,袁雪芬在《申報》、《文匯報》、《新聞報》、《大公報》上發表啟事,聲明不參加“越劇皇后”競選。
1946年8月27日,袁雪芬在上海南京路被流氓拋糞,引起輿論界強烈反應,上海多家報紙紛紛發表文章,進行聲援。
1946年9月10日,袁雪芬在上海大西洋西菜社舉行記者招待會,控訴惡勢力的迫害。到會的有郭沫若、田漢、許廣平、洪深安娥趙景深嚴獨鶴董天民及文藝界、新聞界人士約200人。洪深在會上呼籲:“社會讓一個善良的人平安地活下去吧!”
1947年1月2日,袁雪芬由於肺病復發等多種原因,在梅龍鎮餐廳與雪聲劇團全體人員舉行話別會。
1947年1月12日,在演完《洛神》後,袁雪芬宣布輟演,雪聲劇團也暫告解散。在原“雪聲”的基礎上,加入傅全香,改組為東山越藝社
1947年7月29日,越劇界一批著名演員在上海四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會,為聯合義演簽訂契約。在上面簽名的有尹桂芳、徐玉蘭、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張桂鳳、吳小樓、傅全香、徐天紅、范瑞娟(次序按契約原件排列)。這十位演員人稱“十姐妹”。
1947年8月19日,因在上海的越劇演員處處受著老闆的控制、盤剝和欺凌,她們渴望有自己的劇場,能自由地演戲。為了籌建創建越劇實驗劇場,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等十個年輕的越劇演員,發起舉行聯合大義演。演出劇目是《山河戀》,地點在黃金大戲院。
這十位演員是: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竺水招、徐玉蘭、筱丹桂、徐天紅、傅全香、張桂鳳吳小樓
1947年8月29日,在前一晚接到警察局送來的“勒令停演”後,袁雪芬、尹桂芳、吳小樓和湯蒂茵,到社會局與局長吳開先展開面對面的說理鬥爭,取得勝利,《山河戀》獲準繼續演出。該劇演至9月12日結束。
1947年10月16日,筱丹桂大殮在上海大西路“樂園”殯儀館舉行,全上海34家越劇場子全部停演日場,以示哀悼;300多名越劇演員和無數觀眾達5萬餘人前來弔唁。嗣後,袁雪芬、吳琛與眾越劇姐妹商量後正式向法院起訴,控告張春帆逼死人命。
1947年11月4日,張春帆迫害筱丹桂致其服來沙爾自殺一案開庭審理。袁雪芬、吳琛出庭申訴。
1948年9月18日,袁雪芬與范瑞娟二度合作,恢復“雪聲劇團”,在大上海電影院演出由田漢編劇的《珊瑚引》。該劇借晉代石崇驕奢淫逸及其沒落的故事,影射鞭撻蔣、宋、孔、陳這四大家族的貪得無厭,並在演出廣告上寫著“豪門鬥富,針諷現狀”。該劇演出全部用民樂伴奏,引起滬上兄弟劇種的重視。
1948年《祥林嫂》電影海報1948年《祥林嫂》電影海報
1948年9月18日,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越劇影片《祥林嫂》在國際、大上海等5家影院上映。
1949年1月29日,袁雪芬再次重新組建雪聲劇團,演出於上海九星大戲院,聘請劉厚生擔任劇務部主任,編導中有冼群、李之華以及韓義、鐘泯成容等;演員有魏鳳娟張茵陳金蓮高劍琳茅勝奎金艷芳胡少鵬等。首演劇目為《萬里長城》,由韓義編劇,劉厚生導演,戲的主題思想是反暴政。
1949年6月18日,上海市戲劇、電影工作者協會成立,話劇、電影、平劇、越劇和遊藝界2000多人出席。其中袁雪芬為大會主席團成員。
1949年7月,參加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舉辦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習,任表演系中隊長。
1949年9月,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戲曲界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袁雪芬參加。
1949年9月19日,上海市戲劇電影工作者協會成立平劇、曲藝、越劇、話劇電影4個委員會。其中越劇委員會召集人吳琛,委員有袁雪芬、野鶴、司徒陽等15人。
建國後(1949.10~2008.4)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活動,共622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典禮。其中,戲曲界知名人士有周信芳梅蘭芳、袁雪芬等。
1950年1月31日,上海市影劇業工會越劇分會籌委會及越劇界折實公債推銷支會,在麗都大戲院成立。籌委會主席為袁雪芬。
1950年初,拍攝16毫米彩色越劇影片《相思樹》,並創造了新的(男調)腔。
1950年2月15日,以雪聲、雲華劇團36位同志組成的上海越劇實驗劇團假文藝處舉行成立典禮,選出袁雪芬為團長,黃沙為副團長。
1950年4月12日,以上海越劇實驗劇團為基礎的國營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在上海市文藝處大禮堂舉行成立大會。華東局宣傳部副部長馮定,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副部長黃源到會講話,任命伊兵為團委會主任委員,劉厚生、鐘林為副主任委員。袁雪芬任團長,黃沙任副團長,凌映任教導員。
1950年8月15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在上海市召開了華東區戲曲改革工作幹部會議。華東越劇實驗劇團袁雪芬、凌映等參加。華東文化部在會議總結報告中說:“上海的越劇大劇團首先創造了姐妹班(合作社)的制度。這一制度今天已成為上海地方戲曲劇團主要的組織形式。這種組織的優點在於過去存在的舊戲班中嚴重的封建剝削已經被徹底破壞。”
1951年3月5日,華東戲曲研究院成立,周信芳任院長兼華東京劇實驗學校校長,袁雪芬任副院長,蘇坤、伊兵先後任秘書長,周璣璋任副秘書長。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劃歸該院建制。
1951年6月2日,上海越劇界集會於文聯禮堂控訴張春帆。袁雪芬、傅全香、徐玉蘭、邢月樵等演員,在會上列舉了張春帆欺壓越劇藝人的罪惡行為,要求政府嚴厲懲處。
1952年11月14日,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結束,在懷仁堂舉行閉幕式,由沈雁冰主持,周恩來總理到會發表了重要講話,周揚作題為“改革和發展民族戲曲藝術”的總結報告。其中,周信芳在會上演出了《徐策跑城》。
梅蘭芳、周信芳、程硯秋、袁雪芬、常香玉王瑤卿蓋叫天等同時榮獲大會榮譽獎,馬彥祥為演員發獎。
武漢市楚劇團的楚劇《葛麻》獲獎。
《西廂記》袁飾鶯鶯 傅全香(右)飾紅娘《西廂記》袁飾鶯鶯 傅全香(右)飾紅娘
1953年,排演了根據王實甫原著改編的《西廂記》,成功地塑造了崔鶯鶯一角。
1953年10月4日,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5000餘人離京赴朝鮮,總團團長為賀龍老舍為14人總團副團長,劉芝明任文藝工作團總團長,馬彥祥任文藝工作團副總團長。參加慰問團的北京市的藝術家有:梅蘭芳、洪深、陳沂史東山、程硯秋(第一總分團副團長)、譚富英裘盛戎馬連良新鳳霞陳書舫喻宜萱王昆張君秋良小樓白鳳鳴關學曾尹福來顧榮甫魏喜奎王世臣李憶蘭、邢韶英等;上海市的藝術家有:周信芳(任副總團長)、袁雪芬、丁是娥石筱英;武漢高盛麟陳鶴峰王玉蓉、於宗琨、陳伯華;以及袁金凱、常香玉、丁果仙等。北京市文聯和北京市文藝處幹部江山、考誠分別擔任慰問團評劇團的協理員、輔導員赴朝協助工作與體驗生活。
在朝鮮前線,周信芳、梅蘭芳合演《打漁殺家》,周信芳、馬連良合演《群英會·借東風》,程硯秋演出《罵殿》、《三擊掌》,程硯秋、馬連良合演《審頭刺湯》、《法門寺》、《甘露寺》、《桑園會》等劇,受到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的親切接見。
各藝術表演團體在朝經過兩個多月的慰問演出後,先行陸續回國。
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5年3月24日,華東戲曲研究院隨著華東行政區的撤銷而終止。
在其所屬的越劇實驗劇團一團、二團的基礎上成立了上海越劇院,袁雪芬任院長、胡野檎任支部書記。
其所屬的實驗京劇團與上海人民京劇院合併成立了上海京劇院周信芳任院長。
1955年6月19日,由上海越劇院組成的中國越劇團,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訪問演出,團長許廣平,副團長張東川,秘書長王志成,副秘書長鬍野檎,主要藝術人員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和吳琛、劉如曾顧振遐蘇石風幸熙等。7月2日起,在柏林、德勒斯登等地演出《西廂記》和《梁山伯與祝英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理格羅提渥觀看了《西廂記》的演出,並上台接見演職員。7月24日,為駐德蘇軍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鐲》、《樓台會》等劇目。
1955年7月30日,中國越劇團離開柏林,赴蘇聯訪問演出。
中國越劇團在蘇聯明斯克、莫斯科演出《西廂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劇目。1955年8月15日,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米高揚、別爾烏辛等,觀看了《梁祝》的演出,觀後在劇場休息室接見了劇團的同志,伏羅希洛夫還親手把一束束鮮花分送給被接見的劇團同志。1955年9月9日,在莫斯科演畢《西廂記》,蘇方將“驚艷”一場攝成電影。1955年9月10日,離開了新西伯利亞,回國。
1956年10月19日,上海越劇院一團由袁雪芬、范瑞娟、吳小樓、金艷芳、張桂鳳等主演的《祥林嫂》,在大眾劇場公演。此次演出本按魯迅原著的精神,作了重新改編。
1957年4月,為在嵊縣建立“越劇之家”,成立了“越劇之家”上海市經濟委員會,袁雪芬任常委會主任,尹桂芳、戚雅仙為副主任,王文娟、魏素雲等10人為常委。集資採取義演形式。義演從4月上旬開始,至1959年2月為止,共籌義演款37202元63角。
1957年4月,越劇藝術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優秀影片獎,袁雪芬、范瑞娟獲榮譽獎。
1958年6月15日,上海越劇院一團攜帶《梅花魂》、《打金枝》、《穆桂英》等劇,赴福建前線慰問演出,歷時80天。主要演員有袁雪芬、范瑞娟、吳小樓、呂瑞英等。
1959年《秋瑾》袁雪芬飾秋瑾1959年《秋瑾》袁雪芬飾秋瑾
1959年9月24日,9月24日至10月25日,上海市各戲曲院團聯合舉行國慶10周年展覽演出月。
上海越劇院袁雪芬主演的《秋瑾》參加演出。
1960年3月,上海越劇院院長袁雪芬,偕同實驗劇團演員劉覺、張麗琳赴京參加中國戲曲學院舉辦的表演藝術研究班,學習3個月。
1960年5月,經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批准,成立上海越劇院學館,招收演員班、音樂班學員318人。袁雪芬院長兼任學館主任,宗政文任副主任。
1960年7月22日,第三屆全國文代會開幕。這次會議是“文代會”與各協會的代表大會穿插進行。
上海越劇院的袁雪芬、吳琛、徐玉蘭、王文娟、顧振遐、蘇石風,合作越劇團的戚雅仙和北京越劇團的范瑞娟、傅全香,上海京劇院的周信芳陶雄童芷苓、李玉茹、王燮元馬科、梁斌等出席。
1960年12月23日,上海越劇院上海越劇團的名義,首次赴香港演出。團長白彥、副團長袁雪芬,主要演員有: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及男演員史濟華劉覺張國華等。
1961年1月26日,上海越劇團首次赴香港演出結束。
共演出劇目計有大戲《西廂記》、《紅樓夢》、《碧玉簪》、《金山戰鼓》、《追魚》,小戲《打金枝》、《陽告》、《行路》、《斷橋》、《拾玉鐲》、《做文章》、《評雪辨蹤》、《盤夫》等。
1961年9月8日至10月18日,應金日成首相邀請,上海越劇院二團以“中國上海越劇團”名義,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訪問演出。朱光任團長,袁雪芬任副團長,章力揮任秘書長。演出劇目有《紅樓夢》、《西廂記》、《春香傳》、《打金枝》、《盤夫》、《擋馬》等。
主要演員有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陸錦花等。《紅樓夢》特為慶祝朝鮮勞動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作了演出。金日成、崔庸健等朝鮮黨政領導和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團、以科茲洛夫為首的蘇共中央代表團,觀看了演出。
1961年10月下旬,中國上海越劇團訪朝演出歸來,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全團人員,主要受接見演員有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陸錦花等。又偕同齊燕銘、王崑崙,陪同劇團同志參觀北京清朝恭王府遺址。劉少奇、周總理均看了匯報演出,並上台接見演職員,合影留念。
1962年7月,農曆壬寅年,上海越劇院為提高專業人員的文史修養,由袁雪芬院長主持舉辦文史進修班,邀請史學專家陳旭麓、顧侖、湯詩銘、沈邁士等教授來劇院講課。內容有唐詩、宋詞、辛亥革命史、戊戌變法史等,劇院的業務幹部、行政領導參加學習。
1963年4月7日,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召集上海越劇院負責人及主要藝術幹部到康平路市委書記處談話,批評越劇長期演出帝皇將相才子佳人戲,是挖社會主義牆腳,要越劇搞現代劇創作,寫建國後十三年。出席的有袁雪芬、胡野檎、吳琛、徐進、黃沙以及部分主要演員。
1964年1月20日,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找上海越劇院負責人袁雪芬、胡野檎及部分藝術骨幹和主要演員,到康平路市委書記處談話,作出指示:
1、多搞現代短劇;
2、搞些反映婦女題材的劇目;
3、要急於行動,跟上形勢。
1964年7月1日,上海越劇院邀集區縣越劇團,座談這一年演出現代劇的情況,準備向市委陳丕顯書記匯報。會議由袁雪芬院長主持,合作、少壯、飛鳴、青山、出新等越劇團的負責人出席座談。
1964年7月2日至7月3日,上海市委書記陳丕顯召集上海越劇院負責人和藝術人員,到康平路市委書記處座談。對越劇題材、表現形式、老曲調挖掘等作了指示。劇院匯報了新創作的現代劇劇本。出席座談的人員有袁雪芬、沈刻丁、吳琛、徐進、黃沙、顧振遐和部分主要演員。
1978年她主演的《祥林嫂》拍攝成寬銀幕彩色影片。
1978年底,她重新受命擔任上海越劇院院長,主持和組織了一系列新劇目的創作演出,並大力培養青年演員。
1979年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日本。
1985 年退居二線,擔任上海越劇院名譽院長。
1986年以“藝術指導”身份與上海越劇院演出團參加巴黎第15屆秋季藝術節,
1989年夏率團去美國演出。
1989年11月21日至1月23日,中國戲曲學會、《人民日報》、文化部藝術局、上海市文化局聯合邀請一批北京專家專程來滬觀看《曹操與楊修》,並進行座談、討論,開展研究活動。
參加這次活動的有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人民日報》副總編范榮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劉厚生、趙尋,中國戲曲學院院長俞琳,中國戲曲學會秘書長龔和德,以及北京和上海的專家阿甲、王元化、袁雪芬、俞振飛黃佐臨陳恭敏余秋雨等。
1989年10月12日,中國唱片總公司為慶祝中國唱片出版事業40周年,在北京隆重舉行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共設2個獎項,88個單位和個人獲獎。
獲獎的戲曲曲藝類演員:
梅蘭芳、裘盛戎、馬連良、周信芳、程硯秋、張君秋李世濟、童芷苓、方榮翔李維康、俞振飛、新鳳霞、常香玉、郎鹹芬紅線女姚璇秋、丁果仙、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范瑞娟、傅全香、丁是娥、陳書舫、競華筱文艷嚴鳳英侯寶林馬季高元鈞駱玉笙蔣月泉
獲獎的戲曲曲藝類單位:
無錫市錫劇團、吉林省民間藝術團、西安易俗社
2005年11月1日,上海越劇院在美琪大戲院首演《玉卿嫂》。改編的越劇《玉卿嫂》把小說的故事背景從桂林移至浙江的嵊縣——越劇的故鄉,富有江南小鎮和浙南山水風情的景片在舞台上流動變幻,突出了戲曲舞台的寫意特色,越劇婉轉纏綿的唱腔與故事的悽美相當吻合。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親自前來觀看。
首演演員有:方亞芬飾玉卿嫂,齊春雷飾慶生,陳湜飾金燕飛周燕兒飾少爺,成美華飾太太,湯榴華飾舅太太,張秋萍飾胖子大娘,裘隆飾小王,顧衛林飾老曾,朱元章飾老袁,王國陽飾秦麻子,許傑飾滿叔,徐萊飾露凝香,沈永明飾金老闆。
2006年3月27日,時值中國越劇誕生100周年,一台《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周年電視文藝晚會》上演,特別選擇越劇的發源地嵊州和越劇的發祥地上海進行雙向傳送異地直播。這台晚會開創兩個“第一次”,即首次以雙向傳送異地直播的現代電視傳媒手段來運作戲曲節目;首次讓藝術家們以“走紅地毯”的方式拉開晚會的序幕。
名家薈萃共襄盛舉此次晚會可謂名家薈萃,不但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周寶奎畢春芳張小巧、呂瑞英、金採風等悉數到場,越劇中堅力量錢惠麗單仰萍、方亞芬、章瑞虹王志萍韓婷婷等也共同參與這台晚會的表演。同時全國其他越劇院團的領軍人物茅威濤吳鳳花陳飛張小君等也以訪談、再現表演等多樣形式祝賀演出。名家新秀會聚兩地,共同演繹各個流派代表唱段,展現越劇發展百年華彩。
此外,晚會現場還邀請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尚長榮紹劇名家六齡童父子、電影表演藝術家謝芳嚴順開、音樂家何占豪、影視明星李玲玉等傾情參與,共襄盛舉。上海本地其它劇種的藝術家們更是當仁不讓,粉墨登場,淮劇名家馬秀英崑劇名家梁谷音滬劇名家馬莉莉茅善玉、影視明星楊昆等都將反串越劇流派大聯唱,祝賀越劇百歲。見證了越劇百年發展的老藝人——94歲的“小歌班”藝人張榮標老先生還親臨晚會現場為觀眾們獻唱一段。
2006年6月24日19時30分,“菊壇群星薈萃——金喜全展演月”第一場在逸夫舞台舉行。本場演出後舉行金喜全拜葉少蘭為師儀式,參加拜師會的有袁雪芬、李薔華蔡正仁岳美緹孫正陽王夢雲李炳淑等戲曲名家。
演出劇目:《群英會》(金喜全,尚長榮,陳少雲安平
2006年8月24日下午:84歲高齡的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冒著酷暑親自為進入“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賽”複賽的40位選手授課,以自己在越劇舞台上塑造的一系列不同時代、不同個性的人物為例,向年輕演員傳授自己在人物創造上的心得。
在袁雪芬的倡議下,“越女爭鋒”把選手培訓的重點放在提高選手的專業理論素質上,一連三天,越劇界各方面的專家學者為選手們講解了越劇唱腔發展的歷史、越劇十三部韻轍和越劇語言的規範等專業理論知識,令年輕的“越女”們受益匪淺。
2007年11月24日,山西省晉劇院經典劇目展演,上海藝海劇院舉行。尚長榮、馬博敏李炳淑、袁雪芬、呂瑞英、曲潤海等觀看了演出,並上台接見演員。
演出劇目:《打金枝》(陳紅飾昇平公主)
2008年1月17日,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節目資料中心舉辦“上海老藝術家作品數位化搶救工程(音樂、越劇部分)”成果發布會。參與該項目的老藝術家孟波朱踐耳呂其明黃準馬革順、袁雪芬、呂瑞英、畢春芳等欣然赴會。
《雙烈記》袁雪芬、范瑞娟《雙烈記》袁雪芬、范瑞娟
新文化運動以來,上海長期被視為中國文化領域的半壁江山,無論是傳統戲曲,還是現代電影、音樂,都是名家、名作迭出,引領風氣之先。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記錄“海派文化”成果的珍貴音像資料散落民間,即便是收藏於專業機構的音像資料,也往往因為載體、環境等原因,在長期的保存之後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2006年4月,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節目資料中心暨上海音像資料館啟動了“上海老藝術家作品數位化搶救工程”。項目的工作重點在於珍貴資料的搶救以及永久性留存珍貴藝術檔案;同時,這些珍貴藝術檔案也將在藝術家許可的前提下,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性的視聽服務,以及面向專業人士提供學術研究與參考。
截至2007年12月,“上海老藝術家作品數位化搶救工程(音樂、越劇部分)”總計完成62人的“數位化作品加音視頻口述歷史”的文化名人名家檔案系列。
2008年4月28日,《劇壇瑰寶——上海優秀傳統表演藝術整理搶救作品精粹》音像專輯在滬正式發行,這標誌著歷時7年的上海搶救優秀傳統表演藝術工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上海錄製完成經典劇目和折子戲作品共109個,劇種涵蓋京劇、崑曲、越劇、滬劇、滑稽、評彈等上海主要戲曲劇種,以錄像與音配像形式,首次為李玉茹倪傳鉞、袁雪芬、楊飛飛、筱文艷、楊華生蔡正仁等一批上海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留下了“完整的藝術檔案”。長篇評話《水滸·武松》、長篇評彈《描金鳳》、滬劇《雷雨》、京劇《鳳還巢》、崑曲爛柯山》、越劇《王老虎搶親》、滑稽戲《傳統獨角戲》、淮劇《探寒窯》等,成為首批出版的14種音像製品。
一些年事已高、無法錄製劇目的戲曲表演藝術家,都接受了錄像訪談,以口述歷史的方式,把他們的從藝經歷和長期藝術實踐以形象化的方式留給後人。
2011年2月19日下午2點,袁雪芬在上海逝世,享年89歲。

榮譽成就

1936年秋,隨科班初次到上海,並參加灌制了女子越劇的第一張唱片
1942年10月起,在進步話劇的影響下,在大來劇場開始越劇改革
1943年11月演出《香妃》時,袁雪芬與琴師周寶財合作,創造了新的尺調腔,後被其他越劇演員吸收、不斷豐富,發展成越劇的主腔,並在此基礎上衍化出不同的唱腔流派
1950年初,拍攝16毫米彩色越劇影片《相思樹》,創造了新的(男調)腔。
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榮譽獎
1953年與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拍攝成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戲曲影片,翌年獲國際電影節“音樂片獎”
1955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獎章
1956年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優秀影片獎”榮譽獎
1965年演出《火椰村》時與琴師周柏齡合作創造了(降B調)唱腔
1986年與上海越劇院演出團參加巴黎第15屆秋季藝術節,以“藝術指導”身份獲格諸布爾市、里昂·維勒班市、勒阿弗爾市榮譽獎章和榮譽公民稱號
1989年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起擔任上海市白玉蘭戲劇獎評審會主任
1996年被授予中國文聯榮譽委員
2003年12月,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國家級藝術終身成就獎——第二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
2006年04月,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獲得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終身成就獎”
2008年5月,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同時入選的老越劇藝術家還有徐玉蘭、傅全香、王文娟、范瑞娟、張桂鳳

書籍文獻

1984年1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的藝術道路》;
1985年9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
1987年5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唱腔選集》;
1997年10月袁雪芬作為總策劃組織編纂的《越劇舞台美術》畫冊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2002年8月袁雪芬撰寫的《求索人生藝術的真諦——袁雪芬自述》由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
此外在《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文匯報》及各種刊物上以個人名義發表的專業和學術文章不下百數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被收入2003年12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袁雪芬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