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定(哲學家教育家)

馮定(哲學家教育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30年代用貝葉的筆名發表了大量有關青年思想修養的文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主要從事革命的文化宣傳教育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從事中國共產黨的宣傳文教事業,並歷任中國全國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第五屆常務委員,馬列學院一分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教授,還擔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中國倫理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顧問、北京市哲學會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馮定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 浙江寧波
  • 出生日期:1902
  • 逝世日期:1983
  • 職業哲學家教育家
  • 畢業院校:莫斯科中山大學
個人影響,人物生平,

個人影響

在1947年寫成的《平凡的真理》一書,對傳播馬克思主義哲學起了一定的作用。此書曾多次修訂再版,在青年中有廣泛的影響。

人物生平

浙江寧波人。師範學校畢業後走向社會,20年代中期在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任編輯。民國16年(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民國19年畢業回國,長期從事宣傳教育工作。
30年代在上海《自修大學》、《讀書生活》、《國民周刊》、《文化食糧》、《譯報周刊》等刊物上用貝葉的筆名發表了大量有關青年思想修養的文章。其中主要的有《新哲學是科學的哲學》、《哲學的運用》、《談新人生觀》、《論自然哲學與歷史哲學》、《現階段的青年問題》等。民國26年,他寫的《青年應當怎樣修養》被收入《青年自學叢書》,在上海一版再版,成為最暢銷的讀物之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主要從事文化宣傳教育工作,並在《抗敵》雜誌、《抗敵報》上寫了不少關於論述黨的政策和馬列主義理論性的文章。解放前夕,在大連施行胃切除手術後修養期間,為青年寫了一本既通俗而又有一定理論深度的通俗哲學讀本——《平凡的真理》。該書在闡述哲學理論時廣泛地結合了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等許多內容。依據列寧辯證法、認識論、邏輯三者是統一的思想,將哲學理論分作四大部分:人的認識發生的生理基礎和社會基礎;兩種對立的認識論;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範疇;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在其他領域的展開和套用。此書先後共印過11次,行銷50萬冊,在中國青年和幹部中,產生過廣泛而良好的影響。
新中國成立後,任馬列學院一分院副院長、北京大學教授,還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中國倫理學會名譽會長。他在哲學研究中注重哲學的實際套用,注重於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遵循毛澤東所提倡的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學風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用中國民族的固有的思維和表達方式,歷史地辯證地闡述分析現實生活問題。50年代初,他在《關於掌握資產階級性格和中國資產階級的錯誤思想進行鬥爭的問題》中,對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地位、政治態度以及它們在中國革命發展各個階段里的歷史演變,作了準確、詳盡的剖析,斷然否定了那種認為資產階級只能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消極作用的錯誤觀點,認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資產階級仍然存在兩面性,只要它擁護共同綱領,擁護工人階級的領導,奉公守法,那么,對全國工業化的方針,仍將起到助手作用,對國家仍能有所貢獻。此文受到黨中央和毛澤東的肯定,並批發全黨高級幹部進行學習。1956年又寫了《關於我國當前階級矛盾的性質和鬥爭形式》的文章,在《大公報》發表,引起學術界的討論。在總結中國革命經驗方面,寫了《中國共產黨怎樣領導中國革命》、《工人階級的歷史任務》兩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還寫下了《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走歷史必由之路》、《哲學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學習劉少奇同志關於黨的建設的理論》、《讓共產主義道德深入人心是理論工作者的神聖職責》、《汲取人類思想文化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怎樣學哲學》、《精神文明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等論文。著作還有《共產主義人生觀》(1956年)、《人生漫談》(1982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