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概述
故事講述到梁山伯與祝英台同學多年而同枕,後梁發現祝為女兒身,隨提娶之意。而祝配於馬氏弟子,梁抑鬱而終。後祝嫁
馬道上遇梁墓,墓開而入,合而為一。為主要故事情節。唐朝張讀的《
宣室志》中寫道:“英台,
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
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歷史淵源
中國許多古代典籍中都記載了梁祝的故事。
宋代
張津在《乾道四明圖經》中稱:“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在(鄞)縣(西)十里‘接待寺’之後,有廟存焉。……按《十道四藩志》雲,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明代
黃潤玉在《寧波府簡要志》中說:“義婦冢,縣西十六里。舊志,梁山伯、祝英台二人少同學,……。後梁山伯為鄞令,卒,葬此,英台道過墓下,泣拜,墓裂而殞,遂同葬焉。東晉丞相謝安奏封為‘義婦冢’。”明代
張時徹在《嘉靖·寧波府志》中云:“晉梁山伯,字處仁,家會稽。……山伯後為鄞令,嬰疾弗起,遺命葬於鄮城西清道源。”清代
徐時棟在《光緒·
鄞縣志》中稱:“梁山伯、祝英台墓,縣西十里接待院後,有廟。”
雍正十一年修《
寧波府志》卷三六《
逸事》載,梁祝故事發生在東晉謝安執政時期,梁山伯為
會稽山陰人,祝英台為會稽上虞人。
《
鄞縣誌》和《寧波府志》都有記載:梁山伯為東晉會稽人,曾任鄞縣縣令,政績卓著,被奏封為“義忠王”。宋代大觀年間明州(現寧波)知府
李茂成所撰《
義忠王廟記》記載,梁山伯身為當地縣令,英年病逝。寧波市
高橋鎮梁祝墓地附近,有一處名為“九龍墟”。據碑文記載,梁山伯任縣令時,因治水積勞成疾,生前囑人九龍墟為安葬之地。寧波一帶還傳說,當年為幫助百姓度過饑荒,梁山伯不顧皇帝禁打令開糧倉賑災。皇帝聽信奸臣讒言將梁山伯處死。除了這個傳說,還有梁山伯帶領百姓治水的情節,在寧波梁聖君廟的壁畫中都有表現,而且廟堂內的三個牌匾分別寫著:扶倫植紀、保境愛民、風節超然。
梁祝故事應該確有其事,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女扮男裝的故事都發生在南北朝時代,這個時期
中國婦女的地位較高,婦女廣泛的參與社會活動。比如著名的木蘭從軍,還有南齊的
婁逞,也是女扮男裝進京讀書“編游公卿,仕至揚州
議曹從事。事發(齊)
明帝驅令還東”,這件事是記入正史的。因此祝英台女扮男裝讀書的故事應當是有根據的。
其他史籍記載:
1、唐初(公元705-732年)
梁載言《十道四番志》記載:“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2、晚唐(公元851年)
張讀《宣室志》記載:“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忍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表其墓曰‘義婦冢’”。
3、唐初(公元705-732年)梁載言《十道志》記載:“善權山南,上有石刻曰‘祝英台讀書處’。”
4、據山東省濟寧市文物局副局長、
濟寧市梁祝研究會會長、著名的梁祝文化專家樊存常先生考證, 梁山伯與祝英台包括
馬文才,歷史上確有其人,他們之間的故事為歷史真實事件,而且他們的籍地都在孔孟之鄉。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濟寧市
鄒縣(今微山縣)
馬坡,有梁祝合葬墓,並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元代濟寧市梁祝讀書處鄒縣嶧山上有梁祝石像,陳雲琴游嶧山寫有七絕《
萬壽宮梁祝像》云:“信是榮情兩未終,閒花野草盡成空。人心到此偏酸眼,小像一雙萬壽宮”,明朝皇帝欽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
崔文奎巡視濟寧馬坡時發現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舊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 馬坡是祝、馬的故里,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
馬坡村,唐武德年間(公元618-626年)濟寧市鄒縣(今微山縣)馬坡有梁祝合葬墓,並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2003年10月27日,山東省濟寧市梁祝文化研究會和微山縣人民政府,隆重舉行了“重修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的復出儀式,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塊墓碑,立碑人崔文奎身份為明朝皇帝欽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為中國歷史上見證
梁祝故里官方人物之中官位最高、職位最重、權威性最大的一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
劉魁立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
賀學君女士,山東省民俗學會原會長
李萬鵬先生,山東省民俗學會副會長、
山東大學民俗研究所所長
葉濤先生等專家學者參加了出土儀式。此碑的出土,引起了新聞媒體的極大關注,中央電視台、《
人民日報》、《新華社》、《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等眾多的國內新聞媒體與韓國、日本、新加坡、美國等外國新聞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在很短的時間內,在國內外引起了很大轟動,引起了世人的極大關注。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惟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
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
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誌載此橋在明
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
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關於梁祝故事的產生年代問題,樊存常認為,根據梁祝墓祭碑碑文推測,此故事最早應產生於漢代。三國魏晉時期社會動盪不安,沒有產生此類故事的社會背景,選官制度也不可能讓梁祝去追求讀書做官之路,唯有社會安定,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的漢代才有梁祝故事產生的土壤。 濟寧為中國漢代碑文出土文物最多的城市,全國大部分漢碑出自濟寧,作為孔孟故里的濟寧,漢墓眾多、規模之大,陪葬品之多在全國聞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嘉祥武氏家族墓群、曲阜九龍山漢墓群、任城王漢墓群等,這些都是當時注重厚葬的社會風俗的反映,另外,而且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關考古專家在對梁祝墓周圍的墓地進行勘探發掘時,發現有很多漢代墓葬,並出土有陶罐、泥人、動物獸等。據此,可進一步推斷此墓為梁祝漢代合葬墓。以上均為“梁祝覓蹤”節目組電視台採訪馬坡梁祝墓的真實現場視頻報導。同時祝英台所在村莊九曲村發現了大量漢代石碑,微山縣馬坡鄉政府黨委宣傳幹事
吳琦,是梁祝文化研究的發燒友,一直在當地民間探訪蒐集梁祝的有關材料,至今已經有10多年。就在“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出土後,吳琦又發現了新的重要線索,他從九曲村找到了一小塊殘破的漢代石碑,上面刻有幾個祝姓字樣。這塊小碑令他很興奮,這說明漢代九曲村的確曾經有祝姓人氏生活過。這是梁祝為濟寧漢代人極為有利的證明。
5、中國的梁祝故事,流傳到國外至今發現的最早要屬近鄰朝鮮、韓國了。新近研究發現,在五代十國至宋代(918一1200年)時期,唐代著名詩人浙江餘杭人
羅鄴的七律詩《蛺蝶》,已被
高麗王國時代人輯人了《十抄詩》,其中有“俗說義妻衣化狀”的詩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並且衣化為蝶。到中國宋代,
高麗人編輯的《夾注名賢十抄詩》,不但收入了羅鄴的《蛺蝶》詩,而且在注釋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傳》。這是至今看到的最早流傳到國外的梁祝故事,而且從“女扮男裝”到衣裳“片片化為蝴蝶子”,比較全面完整地敘述了梁祝傳奇故事。可見,梁祝文化走向世界,歷史久遠。而且以後幾乎傳遍了整個
朝鮮半島。
此外,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其他版本傳言: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
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
寧波府鄞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據查證,此記載最初版本為82年報刊山海經蒐集的浙東民間百姓口頭故事,並非歷史資料記錄,該文作者曾於86年從
慈谿給編者來信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兩個朝代的人,祝英台是女俠,梁山伯是清官,兩者墓穴碰巧在一塊的傳說故事”是年輕時曾做小販的同村的民間醫生講給他聽的,而這位鄉村醫生又是從寧波
中山公園聽一位老人講的這個故事。當時公園內有好幾個人在講梁祝愛情故事,這個鄞縣老翁搖搖頭說:‘都是亂話!'這位鄉村醫生便上前動問:‘ 老伯,他們講的是亂話,那真話究竟是怎樣的呢?'鄞縣老翁便講了這個故事。”,因此該文作者便將這位寧波公園老翁講述的故事刊登在了報刊山海經上,而事實上根據晉代謝安有感於梁祝故事上報朝廷,封祝英台墓為“義婦冢”的歷史事實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眾多權威史籍及名家的文學著作明文記載兩人姓名及生平事跡,且梁祝傳說早已於唐宋年間傳入高麗,宋朝高麗史籍中明文記錄兩人姓名及生平故事的情況看來,此“梁祝屬於兩個朝代”的說法並非歷史文獻記載,而是民間百姓的主觀臆想,其可信度有待商榷。
人物經歷
話說那個祝英台遂降格以求地說服了父母,女扮男裝,到杭州負笈遊學,這時她只不過是剛滿十四歲而已。正值陽春三月,一路上桃李芬芳,江南草長。祝英台與服侍她的家人緩緩前行,在一處風光明媚,雜花生樹的路旁小亭中,邂逅了由貿城而來的梁山伯,雙方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於是結為異姓兄弟,結伴同行,不日到了杭州城外的“
崇綺書院”,拜師入學,朝夕勤苦攻讀詩書。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三年時間,彈指一揮,略嫌木訥而且長祝英台一歲的梁山伯,竟然沒有發覺祝英台是個女孩。
三年時間不算短,耳鬢廝磨,日久生情。祝英台多次顯示愛戀之意,又恐怕稍有不慎便會弄得不可收拾;而梁山伯一本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恰好祝英台的母親生病,祝英台倉促回鄉,梁山伯依依不捨地送了一程又一程。不久,梁山伯便風聞到祝英台居然是個紅粉佳人,而且回鄉後便許配給了貿城姓馬的人家。人非草木,梁山伯迫不及待地趕到祝家,豈奈木已成舟、只有淚眼相向,悽然而別。真是相見莫如不見,多情還似無情。
三載同窗,一同切磋學問,相互照顧扶持;風姿展書讀,挑燈寫文章;春來花叢漫步,秋夜暢談理想;關懷疾病,分享歡樂。點點滴滴的往事都化作刻骨的相思,一點相思,萬種柔情,從記憶的深處如春蠶吐絲,綿綿不絕。
怪只怪梁山伯太不解風情,怪只怪祝英台沒有把自己對梁山伯的情意,適時地告訴父母,在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情況下,答應了
門當戶對的馬家求婚。既然有了婚約,便不能隨意更改,當時是士族之風盛行,重門第,講閥閱。祝、馬兩家都是由北方遷來的體面人家,祝家是不可能因照顧小女兒的情意而丟掉臉面的。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以生死相許……。祝英台明白自己是深深愛著梁山伯的,她以為梁山伯並不愛她才答應馬家求婚,梁山伯向她一吐衷腸,她可是肝腸寸斷。人世事,幾圓缺。婚約!婚約是不能廢的,怎么辦呢?痴情的女子用上了“拖延戰術”,希望借時間來改變一切。主意既定,祝英台私下派人送信給梁山伯,希望他暫時隱忍一切,努力求取功名,以圖借顯赫的聲勢來扭轉一切,並表示對梁山伯海枯不爛,此情不渝。
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祝英台已經是年近二十歲的人了,過去十四歲出嫁的閨女多的是,十七八歲更是公認的適婚年齡,雖然馬家一再催促,父母也心急如焚,祝英台就是不肯點頭答應.甚至不惜以死相脅,終於得到雙方家庭的允許,婚事等到祝英台過了二十歲生日再說。
果然,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愛情這一偉大動力的驅使下,梁山伯終於獲取了功名,又恰好被皇帝任命為貿城縣令,貿城就是今日的浙江寧波。寧波在
甬江與
姚江匯流的地方,距海約四十里,江水清澈深泓,無灘險淤沙,便於舟船航行,到了唐代,這裡成為日本人入貢和貿易的要道。東晉的時候雖然還沒有與海外來往,然而商衢繁榮,舟楫輻輳,已經頗具大商埠的氣勢了。
梁山伯到任以後,忙著施政聽訟,暫時還不便專注自己的私人事務,等到一切都就緒以後,衡情度理又不便貿然行事。貿城馬家世代為官,宗族繁盛,梁山伯實在想不出什麼充分的理由來橫刀奪愛。因愛故生憂,因愛故生怖。憂心如焚,悶悶不樂的梁山伯終至於一病不起,溘然而逝。
就象是晴天霹靂,祝英台先是目瞪口呆,繼而放聲大哭,既哭梁郎的可憐,也哭自己的可悲,更哭梁郎的無能。這邊是愁雲慘霧,了無生趣;那邊是催婚使者不斷。祝英台的父母用盡了方法,一面好言相勸,一面苦苦哀求,祝英台萬念俱灰,而且也再沒有理由加以搪塞,於是心思一橫,答應了擇吉出嫁馬家。
梁山伯死後,他的親友遵照他的遺願將他葬在貿城西郊邵家渡山麓,意思是要一睹祝英台出嫁時喜船路過的風采。祝英台自然是為了情郎,非要在出嫁時經過邵家渡不可了。更提出要到昔日的同窗好友梁山伯的墓上去祭拜一番的要求。篤念舊誼,益見多情,雙方家長自然也不便峻拒。
北方人結婚時,新郎騎馬,新娘坐轎;南方人,特別在
江南水鄉,結婚時多乘舟船。祝英台的喜船經過邵家渡時,馬家迎親執事人等,原想順風急駛,讓船來不及靠岸就駛過邵家渡,如果要拜墓,等三朝過後與新郎雙雙前往也不為遲。誰料船至邵家渡時,忽然狂風大作,江面波濤洶湧,喜船連忙靠岸避風,祝英台也就從容上岸.前往梁山伯墳前祭拜。一聲哀號,傷心欲絕,剎那間天搖地動,飛砂走石,白晝灰暝,就在迎親和送親的執事人員大驚失色時,忽見墳前裂開一條一尺多寬的隙縫,說時遲那時快,祝英台一躍而入.轉瞬風停地平,一切恢復正常。
其實,祝英台在答應出嫁的時候,便抱定了以身殉情的決心,她想過投江,自縊,總覺得不及親到梁山伯的墳前撞碑為佳,本來是打算祭拜以後,一頭向墓碑上撞去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不料卻天從人意,省去了許多周折。當時的人都認為是
天意,連朝廷都嘖嘖稱奇,如果仔細探究起來,那天大概是龍捲風加地震與祝英台拜墓的事巧湊在一起,這就叫“無巧不成書”。這事是很感人,宰相謝安奏請孝武帝,敕封該地為“義婦墳”,並立廟祀奉。
晉安帝時,國家多難,梁山伯又屢顯靈異為國效勞,為地方消災,於是被敕封為“忠義王”。後來邵家渡的山坡上,時有大蝶雙飛翩翩,據說黃色的蝴蝶就是祝英台,而褐色的蝴蝶就是梁山伯。
後世影響
梁祝美麗動人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抹去了當年悽怨的情調。為了進一步挖掘梁祝故事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從1995年起,在國家旅遊局及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以梁山伯廟和
梁祝墓道為基礎,開始興建梁祝文化
主題公園。公園毗鄰
餘姚江,占地300畝,按梁祝故事的主線,興建“
草橋結拜”、“三載同窗”、“
十八相送”、“
樓台會”、“
化蝶團圓”等眾多景點,採用江南古建築亭、台、樓、閣、榭的布局,依託山 水,取得山外有山、園外有園、
移步換景的效果。
梁祝文化公園即將建成一座集旅遊、懷舊、觀賞、文化和學術活動於一體、全國唯一以梁祝故事為主線的愛情主題公園。
相關影視版本
後來梁祝的故事被寫成小說、戲劇等文學作品,近代還不止一次地拍成電影,下面是各種電影版本的梁山伯比較:
吳奇隆——最書生氣
1994年時的
吳奇隆表演經驗不多,但在
徐克的調教下進步神速,把一個質樸清純的書生梁山伯演繹得深入人心。很多網友表示,吳奇隆有一種書生氣,無論是形象還是氣質都很符合梁山伯的傳統形象。
羅志祥—最為到位
羅志祥演《少年梁祝》時還是一個新人,但是演技不俗,木訥的梁山伯被他演繹得很到位,很難想像現實中的他竟然擅長搞笑。劇中也突顯了梁山伯的善良,可以說,羅志祥演繹非常到位。
何潤東——最高最黑
與兩位“前輩”相比,
何潤東扮演的梁山伯被認為氣質“最現代”。根據一入口網站調查,有大約80%的網友認為該版本梁山伯“身材高大、臉形現代”。何潤東辯解說:“我相信我只要把人物的感覺演出來,觀眾就會接受。我不是演給古人看的,是給21世紀的人看的。”他的表演確實得到了許多觀眾的認可:“他是有史以來最帥、最高大、最黑的山伯……那么高大,但是又懦弱——正因為有反差才有意思啊!”
考證身世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故事,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愛情絕唱。如果有人問你梁山伯和祝英台是哪裡人,你會覺得這人有問題,梁山伯祝英台當然是南方人唄。古代名人之爭日趨激烈,各種原由當然是以經濟利益所驅動,梁山伯與祝英台也沒倖免,梁祝究竟是哪裡人,爭議也越來越激烈。爭奪梁祝祖籍的有: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濟寧。山東濟寧是最後殺入爭奪的,但由於2003年10月27日梁祝墓碑的出土,使濟寧成為這場爭奪的佼佼者。記者2003年4月1日電話採訪了濟寧市梁祝文化研究會會長、濟寧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長樊存常。
傳說之源
梁祝墓碑
第一,在濟寧發現了年代最早、內容最豐富翔實的梁祝墓碑。歷史上,濟寧市微山縣
馬坡鄉有“梁山伯祝英台墓記碑”,此碑為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重修梁祝墓、祠時所立。據調查,全國已經發現的梁祝墓共有9處,而以
微山縣馬坡鄉梁祝墓、碑建立時間最早、文字記載梁祝故事最為翔實。碑文詳細交代了梁祝故事的來源、時代背景和詳細過程。祝員外“見世之有子讀書者,往往至貴”,而自己因為沒有兒子,所以“咨嘆不已”。英台為解父憂,“冒為子弟“竟讀書可振門風以謝親憂。”梁祝同詣
嶧山先生授業,同窗三年衣不解。山伯“疾終於家,祝英台悲傷而死。”二人合葬的原因是“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以
遂平生之願,天理人情之正也。”整個故事沒有神話色彩和藝術加工,就是民間發生的真實故事。
濟寧
微山梁祝碑的發現使國內其他地方的梁祝碑相形見絀。我們把
微山縣馬坡鄉梁祝碑與年代也較早的寧波鄞縣的梁祝碑作一個比較。寧波鄞縣梁祝碑立於明嘉靖丁未臘月(1547年)比濟寧微山墓碑晚30餘年;寧波鄞縣梁祝碑只有“晉奉義婦冢”短短5個字,而濟寧微山樑祝碑共836個字;寧波鄞縣梁祝碑是鄞縣知縣
徐立所立,而濟寧微山樑祝碑是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為
欽差大臣,二品官,官位顯然更高。
第二,經有關專家初步考證,位於湖北省十堰市
茅箭區武當路的“山伯墳”疑為梁山伯與祝英台之墓,現面向廣大網友徵集相關線索,不知十堰市的加入,到底是真有其事,還想分歷史人物墓葬的一杯羹。此訊息來源是1973年,一位據說來自襄渝鐵路建設時營部的網友,當時營部都親眼看到墓碑的存在,其字曰:梁山伯、周英台之墓。翻看《十堰地名志》,赫然看到那一帶,竟然真有個地名叫“山伯墳”。再用Google衛星地圖搜尋,也標註有“山伯墳”。
具體的相關真實性,都在專家考研中,希望不久的將來,專家能給我們提供一個滿意的答案!
地方志記
第二,地方志記載了梁祝家住濟寧的重要歷史史料。據樊存常先生考證,在《鄒縣舊志彙編》、清《嶧山志》、《嶧山新志》都記載了梁祝在嶧山讀書的事情和歷史遺址。如清康熙11年修《鄒縣誌》記載:“梁山伯祝英台墓城西六十里吳橋地方,有碑。”嶧山上有“梁祝讀書洞”、“梁祝祠”等。
民間流傳
第三,梁祝的故事在濟寧民間廣泛流傳。宋元之際,梁祝故事就被編為戲文、元曲,明清時期又有多種版本的傳奇問世。在
山東琴書,山頭花鼓等民間藝術中,都有梁祝的故事,至今還有很多人會唱。比如,《梁祝下山》是山東琴書的看家唱段,其中就有“梁山伯祝英台就在紅羅嶧山念文章”、“二人死後合葬在馬坡泗河沿上”的唱詞。
梁祝故居
第四,梁祝故居村莊尚在,家族後裔至今在濟寧居住。據碑文記載,祝英台家居濟寧
九曲村。經查訪得知,九曲村現位於泗河南岸,因泗河從
兗州至此有九處彎曲而得名,今已演變成東九、西九兩個村莊。祝氏家族因避水災,後遷居
濟寧市任城區岔河村,此村95%的人口姓“祝”,村中人尊祝英台為其先祖,諱與馬氏通婚,嚴禁村中演唱梁祝戲。梁氏族人原住在馬坡附近村莊,距離九曲村不遠。因此,當年梁祝二人赴嶧山求學途中相遇,二人柳蔭下駐足相會十分自然。
專家講述
2003年10月27日,濟寧梁祝墓碑出土。濟寧方面請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參加梁祝墓碑出土儀式。看看沉寂地下的
梁祝墓記碑被緩緩抬出,專家們很激動,中國社會科學院梁祝文化研究知名專家賀學君女士激情萬分,她說:“千年等一回,我終於等到了,能夠參加今天的梁祝墓記碑出土儀式,我今生無怨無悔!”專家們一致認為,濟寧作為梁祝文化的中心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濟寧梁祝墓記碑出土是對梁祝文化研究的一大貢獻。
歷史影響
人們接受梁祝是南方人的說法,是由於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廣泛傳播。據樊存常考證,“南方說”實質上經不起推敲。他根據多年的研究提出,梁祝故事“南方說”,最早是根據明人
徐樹丕《識小錄》記載:“梁祝事異矣!《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金樓子》是南朝的,但此書已經遺失,不知其具體內容,根本不能證明梁祝故事就發生在南方。唐代關於梁祝的記載很簡略,宋代出現了梁祝故事發源於江蘇宜興的觀點,這說明梁祝故事的發源地問題。在宋代就沒有定論。到了明代,梁祝故事又增添了新的內容,關於故事發源地的爭議更大,出現了梁祝籍貫在孔孟故里的濟寧說、浙江的寧波說、江蘇宜興說等不同的版本。明代作家
馮夢龍在《情史》和《古今不止說》中,梁祝的籍貫都不一樣,前者說“梁家會稽,祝家上虞”。而後者則說梁祝為江蘇人,祝英台為江蘇宜興人,這說明馮本人對於梁祝故事源於何處也不確定。?“北方說”之所以不廣為人知,按照樊存常先生的分析,主要還是因為梁祝故事在北方尤其是山東的傳播遭遇了很大的障礙。山東作為孔孟之鄉,儒家思想對人們的影響比較大,在封建社會,男女婚姻大事,要嚴格遵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梁祝私定終身大事的行為是違反禮教的,這種行為在孔孟故里更不便作宣傳,甚至不準宣傳。至今在祝英台的家鄉,還不準說唱梁祝戲、放梁祝電影,梁祝、祝氏與馬氏至今不通婚,就是這樣一個明證。
梁山伯和祝英台所在的
尼山書院,正是濟寧郊區的尼山之上的書院
特色戲曲
越劇
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因電影版的廣泛傳播而成為這一題材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名劇。
1952年該劇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劇本獎、演出一等獎、音樂作曲獎、舞美設計獎,主演范瑞娟和傅全香獲演員一等獎、張桂鳳獲演員二等獎、呂瑞英獲演員三等獎。
1953年,這個劇由
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成建國後的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由徐進、
桑弧編劇,桑弧、黃沙導演,
袁雪芬和范瑞娟主演。
川劇
川劇《柳蔭記》也1952年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的演出,榮獲劇本獎,
陳書舫獲演員一等獎,袁玉昆和
劉成基獲演員二等獎。
豫劇
《梁山伯與祝英台》也是
豫劇傳統劇目,但豫劇《
梁祝記》是豫劇皇后
陳素真大師50年代初根據川劇《柳蔭記》移植改編的。
京劇
京劇關於梁祝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其中以
馬彥祥根據川劇移植的《柳蔭記》和
程硯秋晚年的名作《英台抗婚》流傳最廣。
《柳蔭記》由
王瑤卿設計唱腔,杜近芳、
葉盛蘭在1953年首演。全劇分10場,重要場次有“英台別家”、“柳蔭結拜”、“書館談心”、“山伯送行”、“英台思兄”、“祝莊訪友”、“祭墳化蝶”。此劇最大的特色在唱詞方面,典雅華麗,優美雋永,許多語句打破京劇傳統的七字、十字句,給人以清新脫俗的藝術美感,同時在唱腔設計上很是精緻,無論是曲調的選擇,還是板式的變換,即保持了傳統韻味,又出新求變。被公認為是建國初期戲曲推陳出新的代表作。
1954年,
京劇大師程硯秋參考其它劇種的相關劇目編演了一部不朽的
程派名劇《英台抗婚》,此劇是程硯秋解放後編演的唯一一部大戲,也是他一生中最後的作品。此劇劇情無變,包括“別家”、“結拜”、“書館”、“相送”、“驚聘”、“拒婚”、“祭墳”、“化蝶”等場次,後來,因覺前部結構較散,便從“驚聘”開始了。這齣戲的唱詞和唱腔有很多突破性的創造。以唱詞看:“望爹爹退婚禮隨我願,使我嫁梁君,你是我親愛的老嚴親”,“卻為何你執意要把女兒我嫁與一個陌生生不識之人”……這樣幾乎等同於散文詩的句子竟然被大師“裝”進唱腔,且嚴絲合縫,感人至深,不能不讓人嘆服大師的功力。
李世濟曾在建國10周年獻禮演出時上演此劇。
薌劇
薌劇傳統劇目《山伯英台》由
邵江海編劇,源出“錦歌”唱本。劇本保留了“錦歌”唱多白少、通俗易念的特色,幾乎每一場都有大段獨唱或對唱。其中“英台哭靈二十四拜”最為突出,一百多句唱詞纏綿悱惻,曲牌使用了薌劇的所有哭調,一拜一調,連線緊密和諧,組成了類似曲牌聯綴體的成套唱腔。在“安童買菜宴山伯”、“樓台宴請十二盤”等出中,從菜名、菜譜到俗例、俗語都來自
閩南特有的民情風俗。“討藥”一出,山伯相思病重,英台剪
青絲、割褲帶寄贈,也屬閩南風俗。全劇情節不同於其他劇種。如英台無父而有母張氏,
馬俊也同在杭城求學,無“十八相送’,而有遊春見景暗喻。“英台祭墓”一出著重表現英台奔喪哭靈。幕表戲尚有“山伯英台游地獄見證前身”、“還魂生子征番”等情節,較有特色的是“山伯相思哭更”,盡情傾吐了梁山伯愛、恨、戀、怨的複雜心情。1978年歲
陳德根根據邵江海本、台灣歌仔戲和越劇演出本綜合整理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由
漳州市薌劇團演出,在一個劇場曾連續上演三百場。1979年,錢天真、
洪彩蓮分別扮演祝英台、梁山伯,獲得福建省優秀青年演員的稱號。
其它
另外,評劇、黃梅戲等幾乎所有的大小劇種都有該劇的整本或折子戲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