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獨立之前,建國時期,建設時期,消亡時期,地理,地形地貌,礦產資源,氣候,水文環境,土壤植被,行政區劃,政治,國家象徵,行政體制,國家元首制,選舉制度,立法體制,人民議院,地方議會,國務委員會,部長會議,地方政府,歷任領導,政黨制度,主要黨派,社會團體,安全力量,經濟,工業,農業,對外貿易,地區經濟差異,人口,外交,兩德關係,柏林問題,對華關係,社會,交通運輸業,教育行政,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廣播電視,著名建築,民主德國情結,統一,
歷史 獨立之前 公元前境內就居住著
日耳曼人 。公元2-3世紀逐漸形成部落。10世紀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國家。13世紀中期走向封建割據。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戰敗投降。根據
雅爾達會議 和
波茨坦會議 的協定,決定在德國戰敗後將其一分為四,分別由英、美、法、蘇四個戰勝國占領,併合組一個最高管理單位“盟國管制委員會”(英語:Allied Control Council,簡稱ACC)來治理德國事務。
建國時期 1948年6月20日,
盟國 管制委員會對美英法三國占領區內原本分別發行的貨幣進行了整合,卻排除蘇聯占領區,發行了所謂的標記字母D的馬克。而蘇聯占領區也在3天后發行了標記字母F的馬克,儼然象徵東西德正式分離。東西德分離後,
德國 蘇占區方面在1948年中期開始,對使用西德馬克的
西柏林 地區進行封鎖,為期11個月,希望通過此舉達到完全控制整個柏林地區的目的,但在西方國家持續以空運方式進行物資支援下沒有實現。
這就是第一次“
柏林危機 ”,又稱為“
柏林封鎖 ”。1949年5月12日,德國蘇占區當局解除了對西柏林的封鎖。5月23日,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
西德 )宣布正式成立。10月7日,宣布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1948年“柏林封鎖”時期空運物資的飛機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是在蘇占區的基礎上形成的。蘇占區位於德國東部,面積10餘萬平方公里。蘇占區實行土地改革,沒收戰犯和納粹分子的財產,將部分工業企業國有化。按照蘇聯模式在蘇占區內建立人民民主政權。1945年6月25日,德國蘇占區5個州建立了州政府。8月,建立工業、交通、動力等總管理署,1946年4月21日,德國蘇占區舉行德國共產黨和社會民主黨聯合代表大會,兩黨聯合組成德意志統一社會黨(德語:Sozialistische Einheitspartei Deutschlands,簡稱SED)。
威廉·皮克 和
奧托·格羅提渥 當選為黨的主席。
民主德國首任總統皮克和總理格羅提渥 1946年10月,德國蘇占區舉行州議會選舉,
德國統一社會黨 得票最多,成為該區的執政黨。此時西占區則按照
資本主義 國家的模式建設。德國西方占領區和德國蘇聯占領區日益相互對立。1948年2月12日,在美英雙占區成立聯合州議會和行政管理委員會後,蘇占區把各管理署合併,成立了德國經濟委員會,管理德國蘇占區的經濟,並且擴大了它的許可權,賦予經濟委員會對全占領區發布具有約束力的命令的權力。3月份成立了經濟計畫總管理署,即後來的國家計畫委員會。1948年6月20日,西占區實行貨幣改革,蘇聯也於6月23日在蘇占區實行貨幣改革,把原貨幣改為東德馬克,東西占領區的經濟完全被分隔開來,同時政治上的分裂也在加劇。
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宣告成立,柏林(
東柏林 )成為民主德國的首都。1949年10月11日,威廉·皮克當選為民主德國總統,
奧托·格羅提渥 為臨時政府總理;11月11日,蘇聯占領區總司令宣布把行政職權移交給這個新成立的國家,蘇軍占領當局改稱為“蘇聯監督委員會”。這樣,德國便正式分裂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兩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建設時期 二戰結束後,蘇占區實行了基本
生產資料 的
國有化 ,到1950年,民主德國的農業生產已達到了戰前的水平。1951年,民主德國實行了第一個五年計畫,1953年民主德國全民經濟成分就占了工業總產值(不包括建築業)的78.9%。1960年民主德國又實現了農業生產公作化。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建國30周年閱兵式(1979年) 1963年,民主德國提出了“新經濟體制”的指導方針,1971年德國統一社會黨八大提出了“在高速度發展社會主義生產、提高效益、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方針。此後10年,民主德國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5%,國民收入平均增長4.6%。
消亡時期 1989年,受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宣布開放邊境和蘇聯領導人
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巴契夫 的“新思維”思想的影響,民主德國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自同年5月起,大批公民通過匈牙利外逃至聯邦德國。10月初,萊比錫等許多城市相繼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示威遊行,要求政府放寬出國旅行和對新聞媒體的限制等。
1989年10月7日,民主德國在柏林(東柏林)舉行建國40周年國慶閱兵式。10月18日,民主德國領導人
埃里希·昂納克 宣布辭職。11月9日,“柏林圍牆”開放。11月28日,聯邦德國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提出關於兩個德國實現統一的“十點計畫”。
兩德統一後的德國 1990年2月13至14日,民主德國總理
漢斯·莫德羅 首次訪問聯邦德國。3月18日,民主德國人民議院實行自由選舉,
洛塔爾·德梅齊埃 任民主德國總理後,兩德統一的步伐大大加快。
1990年5月18日,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在
波恩 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7月1日,民德馬克退出流通,西德馬克成為兩德共同的貨幣。8月31日,雙方又在柏林簽署兩德統一條約。9月24日,民主德國國家人民軍正式退出華沙條約組織。10月3日,民主德國正式併入聯邦德國。民主德國的憲法、人民議院和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行政建制改為5個州,併入聯邦德國,分裂40多年的德國重新統一。
地理 地形地貌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位於歐洲中部,面積約為10.8333萬平方公里。東鄰
波蘭人民共和國 ,東南與
捷克斯洛伐克 接壤,西與聯邦德國為鄰。邊界線長約1338公里。北面隔海與
瑞典 和
丹麥 相望。海岸線長420公里。
地形地貌 民主德國北部為
北德平原 的一部分,平均海拔50米。北德平原是
中歐平原 的一部分,從
波羅的海 往南延伸300公里以上,約占國土面積的3/4,平均海拔50米。波羅的海沿岸是出露的狹窄低地。東部沿岸多沙丘、島嶼,間以淺水海灣,重要港口羅斯托克位於西部沿岸。最大的島嶼是
呂根島 ,面積926平方公里。海岸帶以南為廣大的冰磧平原,北部屬新冰磧區,南部為老冰磧區。新冰磧區偏北部分,在冰磧丘陵之間分布著眾多湖泊,以梅克倫堡湖泊高原最為典型;偏南部分被古河谷和古融水流分隔為分散的冰磧平原。平原最南端的老冰磧區,地面平坦,有不少沼澤低地。在冰磧平原和南部山地之間,分布著黃土帶,土層厚度2~10米,從薩克森地區向圖林根內地和馬格德堡伯爾德地區伸展,其南部地勢高達400~500米。黃土帶為最重要的農業區。
南部高原和山地屬海西褶皺帶。山脈、盆地和河谷交錯分布。哈茨山、圖林根林山、厄爾士山等中等高度山地由前寒武紀和古生代結晶岩、變質岩組成,經長期侵蝕,呈斷塊狀地壘山地,一般海拔1000米以下。其中較高的厄爾士山延伸在東南邊境,西南—東北走向,主要由結晶岩、砂岩、礫岩組成,其間菲希特爾山,海拔1214米,為全國最高峰。哈茨山位於西南部,為西北—東南走向的波狀高原山地,平均海拔 500~600米,個別花崗岩山峰突起,有全國第二高峰布羅肯峰,海拔1142米。圖林根林山在西南邊境,西北—東南走向,是主要由片麻岩和花崗岩構成的地壘山地,一般海拔400~500米。
礦產資源 民主德國礦產資源不甚豐富,但種類較多。重要的有
褐煤 、
鉀鹽 、
岩鹽 、
石膏 、
高嶺土 等,還有儲量不多的石油、天然氣、
煉焦煤 、鐵等。優質的燃料資源和冶金原料都很有限。本國的礦產不能滿足需要。
褐煤為最豐富的礦藏,儲量約200億噸,居世界前列。煤層厚、埋藏淺、易露采。最重要的中德和勞齊茨褐煤田分布在中部和東南部。前者位於
易北河 左岸的哈雷區和
萊比錫 區境內,占全國儲量的2/5;後者煤層深,發熱量較差。
鉀鹽儲量亦富,約130億噸,最重要的開採區在西南端
威拉河 流域、馬格德堡以北和
哈茨山 以南的圖林根盆地。平原地區還有銅和天然氣,銅礦分布在哈勒區西部,埋藏深度700~800米。與銅一起分布的尚有
釩 、
鉬 、
鎳 、
鈷 等。
天然氣儲量1000億立方米,集中分布在
圖林根盆地 和馬格德堡區北部。南部中等高度山地、高原及其山前地帶分布有
岩漿 礦床,如厄爾士山東部的錫礦、格勞豪的
鎳鐵礦 及格拉附近的
鈾礦 。其他礦藏如石油、鐵、
硬煤 等,儲量少,分布星散。
氣候 氣候類型屬濕潤海洋性向溫和大陸性過渡類型,全國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溫帶闊葉林氣候。平原和山地氣候差別很大;平原地區,沿海和內陸也有差異,沿海平原1月平均氣溫0℃左右,7月16~17℃,無霜期190~200天;內陸平原相應為-0.5~-2℃,18~19℃和170~180天;山區相應為-3~-5℃,13~15℃和130~140天。
年降水量主要取決於西北氣旋的活動,由西、西北向東、東南遞減,沿海平原620毫米,內陸平原580毫米;山區較多,達900~1100毫米,迎風坡更多,如哈茨山的布羅肯區多達1485毫米;雨影地區相對較少,如處於哈茨山的圖林根盆地和馬格德堡伯爾德地區為720毫米;與山地毗連的平原和河谷地區,年降水量500~650毫米;哈茨山和圖林根林山大部分雨水降於冬季,而在厄爾士山和平原地區集中降於夏季。
全國大體上是冬季溫和、夏季溫暖,生長期較長(180~200天),活動積溫較高(3000℃以上),有利於溫帶農作物的廣泛播種。
水文環境 民主德國境內有較發達的水系。最大和最重要的河流是易北河,源出
捷克斯洛伐克 ,全長1165公里,境內流程566公里,由東南向西北流貫國境,經聯邦德國注入
北海 。該河(境內段)及其支流
薩勒河 、哈韋爾河、
施普雷河 、
穆爾德河 等流域面積約占國土面積的2/3。
奧得河 及其支流
尼斯河 由南往北流經東部邊境後入
波蘭 ,在
什切青 附近注入
波羅的海 ,境內流域面積占國土面積的1/5。西南部有不大的
威悉河 上游和
美因河 的支流流經。大部分河流依雨水補給,部分靠雪水,最大流量在春季,冬季有不長的結冰期。易北河和奧得河是兩條最大的水上動脈,多流經寬廣的谷地,水流緩慢,境內流程都可通航;易北河支流
薩勒河 、哈韋爾河和
施普雷河 的下游也都可通航。經奧得-施普雷運河(84公里)、奧得-哈韋爾運河(83公里)、易北-哈韋爾運河(56公里)等,溝通易北河、奧得河、
威悉河 和
萊茵河 ,組成水上運輸網,並經聯邦德國等國通波羅的海和北海。
易北河流域水系圖 大部分湖泊是冰川湖,多分布在北德低地,以梅克倫堡湖泊高原區最為集中,其中米里茨湖(116.8平方公里)最大,還有什未林湖、普勞厄湖等。南部山地及其山前地帶的許多河流,春季都有洪水,建有40個大水壩和水庫蓄積洪水,最大的水庫是薩勒河上游的勃萊洛赫水庫(21500 萬立方米)。上述地帶的許多河上建有不大的水電站和水力蓄能發電站。在柏林東南、奧得河左岸沿河地區有許多沼澤地,其中大部分可排乾成為沃地。
土壤植被 占優勢的地帶性土壤是生草灰化土,絕大部分為
砂壤土 和沙土,占國土面積的1/3以上,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的中部和南部,發育在冰水沉積和
冰磧物 上,自然肥力不高,砂土大部分為森林所覆蓋。棕色森林土絕大部分為壤土,占國土面積的1/4。其中弱酸性和較肥沃的棕色森林土分布在梅克倫堡冰磧區和黃土平原東部,以及哈茨山、圖林根林山、厄爾士山西部的山前地帶。厄爾士山的薩克區在貧鈣的成土母質(片麻岩和花崗岩)上發育的土壤較酸性,肥力較低。棕色森林土分布區多已闢為耕地。
黃土狀壤土上最肥沃的
黑鈣土 和黑土狀土壤,面積不廣,約占國土面積的7~8%,主要分布在馬格德堡伯爾德、圖林根盆地、萊比錫盆地的北端,幾乎已全部開墾,種植小麥、大麥、甜菜等作物。隱域土占國土面積的1/3,是在過度濕潤或深受成土母質影響的條件下形成的土壤,例如深受成土母質影響的山地粗骨土,廣泛分布在中等高度的山區,由於空洞多,滲透快,水分積聚很少,自然肥力差,多用以發展林業。
松和落葉松對土壤不苛求,在北德低地的砂土地分布甚廣;喜濕的雲杉在南部山地占優勢,沿海地帶也有分布。闊葉林主要分布於北部,在土壤較肥沃的梅克倫堡地區尤多。在哈茨山和圖林根林山的山前地帶分布有面積不大的山毛櫸和山毛櫸-櫟樹林。在薩勒河以西的乾暖地區和易北河谷地有小櫟樹林。因人類經濟等活動的影響,動物種類貧乏,現代森林帶尚棲息著鹿、麅、扁角鹿、野豬、狐狸、獾及許多鳥類。
行政區劃 首都
柏林 (
東柏林 ),人口為180萬(1989年),年平均氣溫約為8.6℃。
政治 國家象徵 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黃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旗面正中是國徽圖案。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旗 呈圓形。中間圖案為錘子和圓規,外面由麥穗環繞成圓,下方由國旗的三色綬帶環繞。錘子象徵工人階級,圓規象徵知識分子,麥穗象徵農民。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徽 《
從廢墟中崛起 》(德語:
Auferstanden aus Ruinen ),由後來成為教育部長的詩人約翰尼斯·貝歇爾作詞,
漢斯·艾斯勒 作曲。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歌 第一段: 掃清廢墟,重建家園;面向未來展雄翅。 為了你的崇高事業,統一的祖國德意志。 不讓舊日災難重臨,為此我們緊密團結。 我們要讓大家看見,空前燦爛的陽光;照亮祖國的天,照亮祖國的天。
第二段: 幸福前程,和平生活,降臨祖國德意志。 世界人民渴望和平,伸出手來去支持。 兄弟一般,團結一心,就能戰勝敵人。 要使和平光輝永照,母親不再為兒子,哭泣哀悼,哭泣哀悼。
第三段: 我們耕種,我們建築,學習創造幹勁足,自由的一代茁壯成長,相信自己有力量。 德國青年不要辜負,人民的期望。 你們就是祖國的新苗,空前燦爛的陽光;照亮祖國的天,照亮祖國的天。
行政體制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最高行政機關——政府,即部長會議。它受人民議院委託負責統一執行國家政策,組織完成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任務和委託它的國防任務。其工作向人民議院負責,並向人民議院報告工作。
部長會議的主要職責是:管理國民經濟和其他社會領域,保證有計畫、按比例地發展國民經濟,和諧地安排社會部門和布局,以實現社會主義一體化;根據憲法原則執行外交政策;根據其許可權決定締結和廢除國際法方面的條約,並起草國家條約;擬定國家對外政策中有待解決的任務,並向人民議院提交法律草案和決議草案;在人民議院的法律和決議範圍內,頒布法令和作出決議等。
部長會議由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和部長若干人,以及其他政府機構的首腦組成,任期5年。部長會議主席由人民議院最強大的議會黨團提名,並受人民議院委託組成部長會議。
國家元首制 根據憲法規定,國務委員會是其最高權力機關——人民議院的執行機關,它在人民議院閉會期間執行憲法和人民議院的法律和決議賦予它的任務,其工作向人民議院負責。
國務委員會的主要職權是:對外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批准和廢除國家條約及其他國際法方面的條約;決定人民議院和地方代表機構的選舉;就國防和國家安全問題作出原則決議,在國防委員會協助下組織國防,任命國防委員會委員;受人民議院委託,對最高法院和總檢察長的工作是否符合憲法和法律進行經常性監督;行使大赦和特赦權;規定軍銜、外交級別和其他專門稱號。
國務委員會主席任免民主德國駐外使節,接受外國大使遞交的國書等。國務委員會由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員若干人和秘書1人組成,在人民議院改選後的第一次會議選舉產生,國務委員會主席由最大的議會黨團提名。1990年4月5日,民主德國第10屆人民議院修改憲法,取消國務委員會制。
選舉制度 民主德國憲法規定,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一切政治權力由城鄉勞動人民行使;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公民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公民的政治權力。凡在選舉日年滿18周歲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公民均有選舉權和被選入人民議院和地方人民代表機關的權利。民主選舉產生的選舉委員會領導選舉工作,人民討論重要的政策問題,選民提出和審查候選人。
德國統一社會黨第八次代表大會 民主德國人民議院議員採取自由、普遍、平等和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由全國人民選舉產生。人民議院的選舉採用差額選舉的方式,在705名候選人中選出500名議員。按照憲法的規定,民主德國各級地方人民代表機構的選舉,由各級地方上的選民依據上述同樣的原則選舉產生。
立法體制 民主德國憲法規定,人民議院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在全體會議上決定國家政策的根本問題,它是的立憲和立法機關。人民議院行使立法權,制定和修改憲法,通過法律和決議確定國家的發展目標,規定公民、集體和國家機關相互合作的主要原則及其在執行國家的社會發展計畫時的任務。
人民議院的工作實行議決與執行相統一的原則,保證其法律與決議的實行,確定國務委員會、部長會議、國防委員會、最高法院和總檢察長的工作原則,選舉並有權罷免國務委員會主席和委員、部長會議主席和成員、國防委員會主席、最高法院院長和審判員及總檢察長。人民議院決定國內外政策的根本問題,決定國防事務,批准和解除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國家條約和其他國際法條約。
人民議院 人民議院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立憲和立法機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人民議院的主要職能是:制定、修改並通過憲法;審議、通過並頒布各種法律以及關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發展目標和國民經濟計畫、國家預算的決議;規定公民、集體和國家機關相互合作的主要原則及其在執行國家發展計畫時的任務;
人民議院 決定國家內外政策的根本問題;確定國務委員會、部長會議、國防委員會、最高法院和檢察院的工作原則;選舉和罷免國家高級領導人;決定國防事務;批准共和國的國際條約和其它國際法方面的條約。人民議院設有外交、國防、工業等15個委員會,它們有權向國務委員會和部長會議提出建議,對有關部委的工作提出質詢、檢查和監督。
地方議會 地方議會是按行政區劃建立的。憲法規定,地方議會是由公民選舉產生的專區、縣、市、市區和鄉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決定有關該地區及其公民的一切事務。
地方議會是統一的國家政權的組成部分。它們的決議在該地區及其管轄範圍內對所有企業(包括該地區內非地方所屬國營企業)、國家和社會設施以及全體居民均有約束力。它們的決議是該地區所有國家機關、社會力量和居民統一和協調行動的基礎。各地方代表機構與中央國家機構通過民主集中制組成一個統一的國家機構完整體系。
國務委員會 國務委員會是由人民議院選舉產生的國家元首集體。1960年9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第一任總統威廉·皮克逝世後,人民議院決定不再設立總統,而成立國務委員會。國務委員會是人民議院經選舉產生的機構。它實際上是人民議院中各議會黨團推舉的代表所組成。它的活動對人民議院負責。國務委員會主席由人民議院最大議會黨團提名。4個民主黨派各有一名代表任國務委員會副主席和一名委員。
部長會議 部長會議作為人民議院的機構,由人民。議院最大議會黨團提出部長會議主席人選,由人民議院委託他組織部會議(組閣)。1972年通過的《部長會議法》規定,它負責國民經濟和其他社會領域的工作,負責向人民議院提出關於五年計畫、年度計畫以及國家預算計畫的草案,負責執行人民議院通過的有關法令,保證國民經濟有計畫的平衡發展,協調社會各領域和各地區的發展以及實現社會主義經濟一體化。
憲法規定部長會議由主席、若干名副主席和部長組成。部長會議是一個集體工作的機構。所有成員應對部長會議的活動負責。每個部長負責領導賦予他的任務範圍內的工作。部長會議在其成員中組成主席團。部長會議主席領導部長會議和主席團,代表部長會議,並根據法律規定對外代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下設外交、國防、內務、國家安全、司法等37個部委。此外還設立若干直屬機構。
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對同級議會和上級政府負責,並向他們報告工作。地方政府根據同級議會和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領導本地區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決定有關本地區及其公民的一切事務。地方政府下設若干專業機構,負責管理地方所屬工業企業、農業企業、公共事業等,負責處理居民的有關申訴和關切的事務。民主德國的地方政府稱地方委員會(如:專區委員會、縣委員會、鄉委員會)。委員會由該地區人民代表機構選舉產生,委員基本上是該地區人民代表機構的議員。
歷任領導 國務委員會主席
任期
國務委員會主席
1949年~1960年
1960年~1973年
1973年~1976年
1976年~1989年
1989年
1989年~1990年
部長會議主席奧托·格羅提渥(右) 部長會議主席
任期
部長會議主席
1949年~1964年
1964年~1973年
1973年~1976年
1976年~1989年
1989年~1990年
1990年
政黨制度 民主德國的政黨制度可簡單概括為:在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下的多黨參政制度。政黨聯盟不僅表現在各政黨都參與議會和政府的工作,參與國家政權的行使,而且也表現在非國家形態的社會主義人民運動之中,它在組織上的表現是共同組成民主聯盟和全國陣線這兩個非國家形態的人民統一戰線組織。在這兩個組織內,各政黨和組織享有平等的權利,它們的共同目的就是在全國、在各地區,特別是在各居民區團結各黨派、民眾組織和無黨派人士,共同為建設發達社會主義而行動,為改善居民勞動和生活條件、美化城鎮以及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作出貢獻。
主要黨派 德國統一社會黨 是民主德國工人階級政黨,1946年4月21日通過德國共產黨與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合併而建立。德國統一社會黨在人民議院是最大的議會黨團。因此,它有權提名它的成員擔任國務委員會主席和部長會議主席。此外,國務委員會的二名副主席(其中一名由部長會議主席兼任)和若干名委員,以及部長會議的多數成員由德國統一社會黨黨員擔任。
德國農民民主黨 成立於1948年4月29日,成員主要是農業勞動者。該黨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工農聯盟,進一步促進農業的社會主義發展,加強在農民中推廣工業式的生產方法,並以此促進農村生活城市化。
東德基督教民主聯盟 於1945年6月26日成立,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非工人階級政黨中成立最早、人數最多的政黨。成員主要是農民、手工業者和原中小資產階級中的基督教徒。基督教民主聯盟是一個有義務忠於社會主義的政黨,它支持社會主義國家,參與社會主義國家的政策制定、並承擔共同的責任和貫徹這些政策。
德國自由民主黨 於1945年7月5日成立,成員主要是知識分子、職員、工商業者以及中小企業家。該黨承認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作用,並參與社會主義建設。該黨的成員並以各種形式參與各常設生產委員會、社會主義商業銷售委員會、顧問委員會、手工業聯合會、民眾組織和其他民主機構的工作。
德國國家民主黨 於1948年5月25日成立,當時的成員主要是手工業者、知識分子、個體商人、小業主、以及當年希特勒國防軍中沒有戰爭罪行和正確吸取了歷史教訓的軍官和職業士兵。該黨承認工人階級及其馬克思列寧主義政黨的領導作用,並參與建設社會主義的事業。
社會團體 德蘇友誼協會 成立於1947年6月30日,旨在向對蘇聯不太了解的德國民眾普及俄羅斯文化。1949年7月2日正式更名為“德蘇友誼協會”。該協會舉行的活動大多帶有宣傳性質。
自由德國青年團(德語:Freie Deutsche Jugend,簡稱FDJ)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官方青年組織。自由德國青年組織招收民主德國14到25歲的男女青年,被認作是“統一社會黨的可靠助手和後備力量”,是民主德國國家陣線的成員組織,並在民主德國人民議會占有席位。其成員大多受到
馬克思列寧主義 的教育和社會主義生活習慣的培養。
民主德國少先隊(德語:Pionierorganisation Ernst Thälmann)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少年共產主義組織,招收6到14歲的兒童,按年齡下分為
少年先鋒隊 (Jungpioniere)和
台爾曼先鋒隊 (Thälmann-Pioniere)。此組織以
德國共產黨 的前領袖
恩斯特·台爾曼 命名,為社會主義國家先鋒運動的一部分。該組織為自由德國青年團的下屬組織,1948年12月13日成立,兩德統一時停止運作。
體育與技術協會(德語:Gesellschaft für Sport und Technik,簡稱GST),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民眾組織。目的是組織愛好體育和科技等集體活動的年輕人,為他們提供相應的設備(例如機車、飛機和收音機等)以及推廣相關的體育比賽(如射擊、機車比賽等)。該組織和國家人民軍一起協助了社會的軍事化,組織學校、大學和工廠的軍事訓練。該組織成立於1952年8月7日,在1990年初解體。
民主德國婦女聯合會(DFD)
民主德國工會聯合會(FDGB)
文化聯盟(KB)
農民互助協會(VdgB)
安全力量 德國人民警察 (Deutsche Volkspolizei,DVP),簡稱“
人民警察 ”(Volkspolizei,VP、VoPo),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警察的名稱。人民警察雖然主要擔任維護治安並執行法律的工作,但據其組織結構也可被視為準軍事部隊。與其他國家的警察不同的是,人民警察裝備了裝甲運兵車和火炮,其成員也按照軍事單位的要求訓練。
工人階級戰鬥隊 (Kampfgruppen der Arbeiterklasse)簡稱:KDA。是民主德國的準軍事部隊,成立於1953年9月,1990年5月解體,其成員最多達到過400000人。
國家人民軍 (德語:Nationale Volksarmee,簡稱NVA),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武裝力量的總稱,由地面部隊(Landstreitkräfte)、人民海軍(Volksmarine)、航空部隊(Luftstreitkräfte)及
邊防軍 (Grenztruppen)所組成。建立於1956年3月1日解散與1990年10月2日,國家人民軍在建軍初期由志願者組成,1962年,軍隊改為採取徵兵制後,軍隊的人數擴充至17萬人。民主德國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對國家人民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一般的高級軍官大多為該黨黨員。
國家人民軍陸軍在平時分為第三和第五兩個軍區,第三軍區負責東德南部,第五軍區負責東德北部。每個軍區擁有1個坦克師、2個摩托化步兵師和2個預備役摩托化步兵師。每個軍區在戰時組建一個集團軍,亦有可能把下屬各師交給蘇軍駐德集群的集團軍指揮。東德的動員體制極其高效,預備役部隊會在24-48小時內實現完全動員,因而其實與現役部隊無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邊防軍(Grenztruppen)便肩負戍衛東、西柏林邊界的任務和國境線。
民主德國國家安全部(德語: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簡稱MfS),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國家安全機構,通稱“
史塔西 ”(Stasi),來自德語“國家安全”(Staatssicherheit)的縮寫。成立於1950年2月8日,總部設在柏林(東柏林)。史塔西被認作當時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情治單位之一。
經濟 德國馬克,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官方貨幣。ISO 4217貨幣編碼為DDM 。輔幣單位芬尼,1馬克=100芬尼。1948年到1964年官方名稱為“德國馬克”( “Deutsche Mark”),1964年到1967年名稱為德國國家銀行馬克,而1968年到1990年則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馬克”。
貨幣 像其他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一樣,民主德國實行計畫經濟(CPE),跟蘇聯相似,與實行
市場經濟 或
混合經濟 的多數西方國家形成鮮明對比。國家建立全面的生產計畫、生產目標、價格,並根據計畫調撥資源。生產方式幾乎完全由國家所擁有。如在1985年,
國營企業 或集體生產所得產值占國民淨收入的96.7%。居民按照固定的價格購買產品,由國家提供80%的基本供應費用,從食品到住房價格均固定。
德國統一社會黨 管理和控制國家的經濟以及社會的各方面,擁有最高的領導地位。在採納總書記的報告並制定了未來的第一個五年計畫(草稿)後,德國統一社會黨開始在國會正式行使它的領導角色。
民主德國也存在極少量私營部門,但並非毫無意義。1985年,約2.8%的國民生產總值來自私人企業。私營部門包括私有農夫和花匠、獨立工匠、批發商和販商等。個體經濟受“自由職業者”(如藝術家、作家等)的管理,雖然是個體經營,但被政府嚴格調控。1985年在私營經濟中,個體經濟所占比例第一次有了少量增加。根據原東德統計,私有企業主的數目從1984年的大約500人增加到1985年的大約176,800人。某些私營部門的運作對德國統一社會黨和整個社會體系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例如,鼓勵私有經濟,提高私有經濟的主動性成為國家用來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發展的努力方向。
民主德國著名的出口產品有
柏卡 牌相機,
特拉貝特 、
瓦爾特堡 、IFA工廠出產的汽車,
獵槍 ,
六分儀 以及
腕錶 。直到20世紀60年代,民主德國仍遭受著糖、咖啡之類的基本食物的短缺。一些在西方有親戚或朋友並且在國家銀行有外匯賬戶的民主德國居民,可以在外匯商店(英語:Intershop)購買西方及出口級別的民主德國商品。
工業 民主德國工業發達,在國民經濟中占主導地位。1983年國民生產淨產值中,工業占70.2%,工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37.8%。長期以來,把工業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重點,工業的投資占國民經濟總投資的一半以上。工業生產發展迅速,1949~1983年工業生產提高12.3倍。1981~1984年工業生產年平均增長率為5.3%。
工業技術裝備比較先進,實行集中的計畫經濟,工業生產不斷集中。大型聯合企業廣泛發展,形成的133個大型聯合企業,其職工約占工業就業人數的70%,產值占工業生產總值的74%。工業結構上,生產資料生產在工業總產值中約占2/3,大大超過消費品生產。
機械製造業 是工業的核心部門,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29.5%,職工占工業職工總數的2/5以上,1982年產品出口值占全國出口總值的48.5%。電機、電子和儀器製造業是機械工業中發展特別迅速的、起主導作用的部門,其產值占機械工業產值的30%。
電子工業 是戰後的新興部門,微電子工業發展特別迅速,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開始生產微電子元件,1984年微電子工業產值已達25億馬克,愛爾福特為生產中心。儀器製造業以生產精密機械、測量儀器、光學儀器等著稱,耶拿和德勒斯登為中心,前者有譽滿世界的“卡爾·蔡司”光學聯合企業,生產種類齊全的儀器;後者有“彭塔孔”聯合企業,以生產攝影機和電影放映機聞名。
汽車製造業中心主要是茨維考、愛森納赫、路德維希斯費爾德等。造船工業主要分布在波羅的海沿岸,最大的中心是瓦爾訥明德,占造船工業產值的30%以上,生產貨輪、貨櫃船、破冰船;其次是羅斯托克和維斯馬。
化學工業是最發達的工業部門之一,產值占工業生產總值的11%,職工占工業職工總數的10.6%,1981年化學產品出口值占全國出口總值的12.8%,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戰後發展很快,1949~1983年化學工業生產提高15倍多。生產分布在以下幾個地區:哈雷-萊比錫區,以開採當地的褐煤為基礎,發展褐煤化學工業;東部地區,利用進口的石油進行加工,發展石油化工,生產化纖、合成樹脂、氮肥等,柏林、科特布斯、法蘭克福為生產中心;德勒斯登區,具有有利的經濟地理位置,運進原料和燃料,生產化纖、藥品、照機紙、橡膠製品;哈茨山前地帶,利用附近山區的化學原料及有色冶金工業的廢料,生產鉀肥、硫酸、焙燒蘇打等;羅斯托克是新的中心,從蘇聯溫次匹爾斯運進半成品氨,生產氮肥。
電力工業是在採煤工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重要部門。1981年電力生產首次超過1000億度,1983年達1049億度,人均生產電力約6000多度,居世界前列。電力的86%由火電站生產(褐煤發電量占90%以上),核電站生產的電力占12%。火電站主要集中分布在褐煤帶,占全國電力生產的4/5,其中科特布斯區占首位,其次是哈雷區和萊比錫區。
鋼鐵工業 是戰後新建的重工業部門。本國鐵礦石開採很少,原料不足,生產設備缺乏,進口鐵礦石、焦炭或焦煤有限,基礎薄弱。鋼鐵工業主要集中在柏林周圍的波茨坦區和法蘭克福區,生產全國生鐵的3/4、鋼的3/5和鋼材的一半以上,這裡有布蘭登堡、亨尼希斯多夫、艾森胡滕施塔特等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德勒斯登區的里薩、格勒迪茨等鋼鐵企業生產全國1/4的鋼和4/5的鋼管。格拉區的馬克斯許特聯合企業生產的鋼,占全國的11%。
瓦爾特堡353轎車
紡織工業是最大的輕工業部門,以棉、毛紡織業為主,所需原料棉花的全部和羊毛的大部都依賴進口,卡爾·馬克思城是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中心。
農業 民主德國農業生產穩步發展,1950~1984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7%。1982年農、林業占國民生產淨產值的7.8%,就業人數占全國就業人數的10%,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部門。農業生產已實現機械化、電氣化和化學化,生產技術水平和集約化程度較高。農業土地利用程度較高,1983年農、林、牧用地共921.3萬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85%(耕地占43.7%,森林和林地占27.3%,草地占11.5%),尚未利用的土地、荒地、城市和礦區用地以及水域等占15%。
農業結構中,畜牧業占主導地位,畜牧業占農業總值的62.5%,種植業占37.5%。畜牧業發展較種植業快,1950~1984年畜牧業生產年平均增長3.7%,而種植業年平均增長僅1.7%。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提高較快,1960~1983年穀物每公頃產量從2750千克提高到3970千克,小麥每公頃產量從3480千克增加到4710千克。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較高,如穀物為33%,馬鈴薯54%,甜菜90%。肉類、牛奶、黃油、雞蛋、馬鈴薯已自給有餘,穀物、新鮮蔬菜和水果的自給率分別為75%、80%和50%。
主要農作物有小麥、
黑麥 、
大麥 、
燕麥 、
馬鈴薯 和甜菜。1983年穀物播種面積253.8萬公頃,總產量1006.7萬噸。小麥播種面積75.4萬公頃,產量355萬噸,主要分布在平原南部土壤肥沃地區,以萊比錫、哈雷、愛爾福特等區較為集中。黑麥播種面積71.3萬公頃,產量209.2萬噸,分布在中部平原。大麥和燕麥的播種面積分別為88.9萬公頃和16.3萬公頃,產量相應為388.2萬噸和49.8萬噸,前者主要分布在南部,後者以北部為主。馬鈴薯種植普遍,播種面積有所減少,1983年僅48.3萬公頃,產量706.3萬噸,除食用外,主要用作飼料和化工原料。甜菜年產量波動較大,1983年產570萬噸,集中分布在哈雷和馬格德堡等區。
對外貿易 民主德國國民收入的40%是通過對外貿易來實現的。20世紀70年代以來,連年出現外貿逆差,其中1977年高達80.4億外匯馬克。出口以工業製成品為主,其中電機、電子、光學和精密機械、工具機、船舶等機械產品占出口值的50%,化學品占13%。進口以
石油 、硬煤、焦炭、鋁土、
天然氣 等原料和燃料為大宗。1983年對外貿易總額達1604.2億外匯馬克,同“經互會”成員國間的貿易占62.5%,同蘇聯貿易占38%,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貿易額占29.4%(其中與聯邦德國的貿易占6.4%);還同50多個開發中國家有貿易往來,但僅占貿易總額的5.4%,其中亞洲開發中國家占一半。
地區經濟差異 北部區包括羅斯托克、什未林、新布蘭登堡區,瀕臨海洋的位置,有利於通過海港發展貿易。本區缺乏能源和礦物資源,人口稀少,歷史上經濟開發較差,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生產地位突出,提供的商品性肉類和牛奶占全國的1/4。利用當地農產品和魚類進行食品加工,其產值占全國食品工業產值的1/5。以造船、電機為主的機械製造業占重要地位。坐落在盧布明附近的諾爾德核電站,提供全國核電生產的大部分。利用進口的原料發展起以氮肥為主的化學工業。羅斯托克是全國最大的海港和本區經濟中心。
中部奧得河西岸區位於北部平原的中部,包括首都柏林及其周圍的波茨坦區和法蘭克福區。地處與東、西歐經濟聯繫的通路上,運輸地理位置有利,為成長中的工業基地,鋼鐵、電機、電子、儀器製造和化學工業發達,合計產值占本區工業產值的一半以上。農業發展水平超過鄰近的東南區,土地利用規模、大部分作物和畜產品產量、機械化裝備水平則居其他區之後。城郊農業集約化程度較高。全國高度城市化地區,城市人口占84%。首都柏林是全國和本區的經濟中心,與周圍的工業城鎮結合組成柏林城市集聚區。
民主德國社會經濟分布圖 中部易北河沿岸區包括馬格德堡、哈雷和萊比錫3個區。富多種礦產,土壤肥沃,人口稠密,為重工業區。工業產值集中全國的1/3,占優勢的部門有化學、燃料動力、有色冶金、機械製造等。食品工業發達。以哈雷和萊比錫為中心,與其周圍的工業城鎮構成全國最大的哈雷-萊比錫城市集聚區。易北河沿岸是農業基地,機械化和集約化程度高,是全國的糧倉,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3。肉乳用畜牧業發達。
南部區包括卡爾·馬克思城、格拉、愛爾福特和蘇爾4個區。歷來是工業高度發達的地域,是全國最工業化和城市化地區,工業部門齊全,工廠企業廣布。絕大部分原料、能源、燃料運進,生產供出口的優質工業製成品。歷史上形成的輕紡工業區,其紡織工業產值占全國的70%,電機、電子和儀器製造業產值占全國的40%。農業居各區第3位,乳、肉用畜牧業和種植業發達。以卡爾·馬克思城和茨維考為中心包括鄰近的工業城鎮組成卡爾·馬克思城-茨維考城市集聚區。
東南部區包括德勒斯登和科特布斯兩個區。自然資源中褐煤具有全歐洲性重要意義,石英砂、陶土原料、各種建築材料、有色金屬、木材具有全國意義。工業發展水平居全國第3位,重工業為主導部門,是主要能源基地,採煤、電力工業居全國之首。以電機、電子、儀器製造為主的機械工業發展較快。農業生產規模居全國末位,但農業技術、拖拉機裝備和化肥化水平較高。種植業以黑麥、馬鈴薯為主。草地和牧場比重高,乳用畜牧業發達。以德勒斯登為中心結合附近的工業城鎮組成德勒斯登城市集聚區。
人口 人口為1667.4萬(1988年)。主要為德意志族,占99%,其餘為索布族,占1%。官方語言為德語。信仰宗教居民中有62.4%信仰基督教,其中55%為路德新教,7.3%為羅馬天主教,0.1%為東正教民主德國全國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4人,為東歐國家之最。各區人口密度差異很大。薩克森3個區(卡爾·馬克思城、萊比錫和德勒斯登)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超過260人,遠高於全國平均數,柏林市密度最高,達2927人;哈雷、格拉和愛爾福特區每平方公里160~200人;新布蘭登堡和什未林區密度最小,分別為57人和68人,其中有些地區只有35~40人。1947年全國人口曾達1910萬,其後下降,1954年降至1800萬,1964年再降為1700萬,進入20世紀80年代又降至1670多萬。
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20世紀50~60年代為2~4‰。至20世紀70年代死亡率高於出生率,自然增長率出現負數,平均每年下降3‰,致使勞動年齡的人數減少,20世紀60年代以來,15~19歲的人數更顯著減少。全國人口逐年減少,導致勞動力短缺。
隨工業的發展,城市化已達較高水平,1983年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76.6%。2萬以下小城市的人口,占城市人口總數30%。中等以上城市數目在增加,僅在20世紀70年代,1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就從11個增加到15個,人口占全國城市人口的35%。城市的地區分布很不均勻,北部新布蘭登堡區和什未林區城市最少,而卡爾·馬克思城、萊比錫和德勒斯登3區城市最多,其城市人口依次各占3區人口總數的 81.6%、81.2%和 79.4%。
外交 民主德國成立初期,蘇聯還未宣布結束對德戰爭結束狀態。因此,民主德國在外交上還沒有獲得獨立權,活動範圍不大,主要是依附於蘇聯和以蘇聯為首的
華沙條約組織 。
20世紀60年代之前,民主德國外交的重心一直放在和平民主基礎上實現德國重新統一、反對聯邦德國加入西方集團和重新武裝、努力爭取盟國早日締結對德和約的問題上,只與蘇聯以及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中國、蒙古、朝鮮、寮國、古巴、越南等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20世紀60年代初,美蘇“凍結”了德國問題,民主德國不得不改變關於德國統一的立場,而將外交活動的方向調整到主要謀求聯邦德國以及西方大國從國際法意義上承認民主德國主權的目標上來。隨著
維利·勃蘭特 當選聯邦德國總理,聯邦德國政府開始逐漸放棄“
哈爾斯坦主義 ”,轉而推行“
新東方政策 ”,民主德國在
埃里希·昂納克 上台之後也開始大力發展與西方國家之間的關係。
1973年2月,英國率先承認民主德國,與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9月,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一道加入聯合國。1974年9月,民主德國與美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1986年,民主德國提出了對外政策的新目標與新方針,即:爭取世界和平,限制軍備和裁軍,避免一切核戰爭,阻止太空軍事化,消除核武器,通過各國間的合作消除對抗,努力加強與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間的聯盟,努力與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等。
20世紀80年代,尤其是蘇聯領導人
戈巴契夫 上台後,民主德國領導人埃里希·昂納克強調各核大國應立即停止
核試驗 ,禁止部署和逐步拆除已在歐洲部署的核武器系統和
中程飛彈 ,儘早建立中歐無核區和無
化學武器 區,以最終銷毀世界上的所有核武器。主張在條件成熟時,同時解散北約和華約兩個軍事條約體系,通過國家之間的政治對話和合作來消除對抗。並聲稱民主德國將積極支援為民族和社會解放進行反帝鬥爭的各國人民,發展同一切已獲得解放的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支持它們為建立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而進行的鬥爭。
直至1990年兩德統一之前,民主德國共與世界上133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承認民主德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兩德關係 聯邦德國從建國開始就提出“單獨代表要求”,拒不承認民主德國,1955年又提出“
哈爾斯坦主義 ”,聲稱除蘇聯以外,其他國家若與民主德國建交,聯邦德國便可能與之斷交,旨在封殺民主德國的國際活動空間,孤立民主德國。
20世紀60年代,隨著民主德國地位的鞏固和提高,“哈爾斯坦主義”反而使聯邦德國在國際上的活動空間受到束縛。於是,聯邦德國開始考慮放棄“哈爾斯坦主義”。1967年,聯邦德國與
羅馬尼亞社會主義共和國 建交。為此,它提出了一個所謂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天生缺陷論”(即指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從誕生之日起就是與民主德國有同樣體制的國家,一開始就與民主德國有了外交關係,因此聯邦德國可以不顧及它們與民主德國的外交關係而同它們建交),從而為聯邦德國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確立和擴大自己在東歐地區的影響和活動範圍打開了大門。
1969年10月28日,維利·勃蘭特在其出任聯邦德國總理後發表的第一篇政府聲明中,就明確向民主德國提議,兩國領導人舉行互不歧視的會談。1970年3月19日,維利·勃蘭特與民主德國部長會議主席維利·斯多夫舉行了兩國第一次政府首腦會晤,為了體現互不歧視,雙方議定在兩國輪流舉行兩次會晤,第一次的會晤地點定在了民主德國的愛爾福特。這兩次會晤儘管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的協定,最重要的是,這次會晤從此打開了兩國領導人交往的大門。1972年12月,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簽訂《基礎條約》,兩德關係恢復正常。
20世紀80年代初,北約通過關於在西歐國家部署中程飛彈的決議,東西方關係又呈惡化的背景下,聯邦德國總理漢姆·施密特主動寫信給民主德國領導人埃里希·昂納克,提議兩人在不提任何先決條件的前提下會晤。1981年12月,漢姆·施密特和埃里希·昂納克在民主德國境內舉行了會談。會談雖然成果不大,但雙方還是在東西方緊張的氣氛中強調兩德關係正常化是歐洲緩和的一個重要因素,雙方對保衛歐洲和平,確保在德國領土上絕不再次爆發戰爭都負有特殊的責任,並將此寫入了雙方的聯合公報中。
1987年9月埃里希·昂納克訪問聯邦德國 1980年底,在東西方關係和兩德關係依然處在中程飛彈危機的陰影下時,聯邦德國總理
赫爾穆特·科爾 接承漢姆·施密特的做法,於1981年邀請埃里希·昂納克訪問聯邦德國。1987年9月,
埃里希·昂納克 以民主德國元首身份訪問聯邦德國。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整體併入聯邦德國,成立新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分裂達40多年的兩德統一。
柏林問題 1945年,納粹德國投降後,根據二戰時盟國的有關協定,柏林被蘇美英法四國分區占領,東柏林為蘇聯占領,西柏林為美英法共同占領。1948年,東西柏林正式分裂。1948年6月至1949年5月,蘇聯從水陸兩路封鎖西柏林,後解除封鎖。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東柏林成為其首都。但西柏林實際上依然為美英法三國共同控制。
雖然聯邦德國基本法和西柏林憲法規定西柏林隸屬於聯邦德國的一個州,但是,西方三國認為該規定同柏林的現實地位不符,宣布該條款暫不生效,但認為西柏林與聯邦德國間有著“特殊關係”,同意西柏林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方面同聯邦德國一體化。
柏林圍牆 1961年,為阻止民主德國公民大量外逃,民主德國政府在沿著西柏林邊界的東柏林一側修建了舉世聞名的“柏林圍牆”,正式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國政府宣布開放“柏林圍牆”,“柏林圍牆”不復存在。
對華關係 1949年10月27日,民主德國同我國建立了外交關係。1955年12月,民主德國同我國簽訂了友好條約。整個20世紀50年代兩國關係曾有很大發展,雙方多次派代表團進行互訪。中國領導人
周恩來 、
朱德 、
董必武 等都曾訪問過民主德國;
瓦爾特·烏布利希 、
奧托·格羅提渥 和
威廉·皮克 等民主德國領導人也先後訪問過中國。
20世紀60年代兩國關係曾一度疏遠;20世紀80年代以來,兩國關係逐漸恢復並得到發展。1986年10月,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總書記、國務委員會主席埃里希·昂納克對中國進行了正式友好訪問,他認為進一步發展德中關係“對兩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對維護世界和平均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1987年6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兼政府總理
趙紫陽 訪問了民主德國,從而實現了兩國關係正常化。
1986年,鄧小平接見到訪中國的昂納克 1989年9月,
德國統一社會黨 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國務委員會副主席
埃貢·克倫茨 訪問中國。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姚依林 率中國黨政代表團參加了民主德國40周年國慶。
社會 交通運輸業 全國已組成發達的交通運輸系統。鐵路在國內和國際交通運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約承擔全部貨運量的1/3。全國鐵路線總長14226公里,其中電氣化鐵路占14.7%(1983年)。柏林是全國最大的鐵路樞紐。公路網密布,線路總長達47380公里,占全部客運的85%和貨運的60%。內河通航水道總長2319公里,貨運量僅占全部貨運量的 1.8%,易北河及運河是主要通航河道,承擔境內內河貨運總量的3/4。1980年全國擁有遠洋商船192艘,總噸位187.7萬餘噸,貨運量占全部貨運量的1.2%。
羅斯托克是全國最大的海港,吞吐量占全國海港吞吐量的76.7%,其次是維斯馬和施特拉爾松德,1983年的吞吐量分別占全國的19.5%和3.8%。海港運送的貨物主要為礦砂、金屬、煉焦煤、石油及其製品、肥料等。空運航線60條,總長約12萬公里,民航客運量135.8萬人次,貨運量28980噸(1983年)。此外,石油管道長1300公里,承擔全部貨運量的4%左右。
教育行政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是統一的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最高國家領導機關和規劃機關。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主管部實行對教育事業的政治領導和監督。管理和視導系統分中央、專區和縣3級。在中央,教育事業的實際管理主要分屬以下主管機關:①國民教育部(負責幼稚園、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教師培訓、民眾高等學校);②高等教育和專業教育部;③全國職業教育書記處。此外,青年問題管理局負責貫徹國家對青年的政策。託兒所屬衛生部管理。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高等學校和專科學校除了由高等教育和專業教育部管理外,同時受有關部的領導(如文化部、國防部等)。
普通教育 10年制普通教育綜合技術中學是實現義務教育的學校,是國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它的一個重要標誌是,七至十年級設綜合技術教育課,並在各門學科中貫徹綜合技術教育原則。綜合技術教育由社會主義生產入門、技術製圖和生產勞動3門課組成。九、十年級的生產勞動,大多在現實的工業生產條件下進行。學生可以在生產部門專業人員指導下,直接實現企業的生產計畫,參與技術革新和生產合理化過程。
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體系培養熟練工人一級的勞動力,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雙重職業訓練制度”相似,採取職業學校的理論教導與企業的實際訓練相結合的訓練方式。訓練以通過專業工人考試結束。最主要的一類職業學校是企業職業學校,它占職業訓練機關總數的75%,有三分之二的學徒在其中受訓。此外,還設一類只收零星職業學徒的中心職業學校。除學徒訓練外,職業教育體系還包括專業工人和其他在職人員的繼續教育,中等專業技術人材由專科學校培養。它在國民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專科學校招生一般不實行考試,而採取有關方面推薦和校長批准的辦法。
廣播電視 民主德國廣播電台 (Rundfunk der DDR)是自1952年到1990年期間民主德國的官方廣播電台。民主德國官方對外廣播電台是柏林國際廣播電台(Radio Berlin International)。
共和國宮和柏林電視塔 民主德國的國家電視台是
德國電視台 (Deutscher Fernsehfunk,DFF),通常被稱為
民主德國電視台 (Fernsehen der DDR,DDR-FS),建立於1952年,有2個電視頻道:DFF1台和DFF2台。
著名建築 民主德國情結 民主德國情結(Ostalgie)來自德語中 Ost(東)和 Nostalgie(懷念)兩詞。民主德國居民最初對1990年冷戰結束德國統一表示欣喜。但隨後很多民主德國居民發現一些聯邦德國人民認為聯邦德國是統一的勝利者而民主德國是失敗者,這導致了部分民主德國居民對聯邦德國人民的不滿。另外在統一後數年,原民主德國地區的社會情況並不樂觀,許多民主德國居民到原聯邦德國地區尋找工作並且失業率激增。這些現象使許多民主德國居民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並加強了他們對自身身份的認同。這也導致了一些原民主德國居民懷念民主德國時期的部分事物,例如安排就業和一些國家福利。這在影片《
再見列寧 》中有所反映。
民主德國情節的典型:特拉班轎車
統一 1979到1980年爆發的
第二次石油危機 引發了民主德國經濟加速衰退。彩電、冰櫃和
洗衣機 和西方相比不僅相對昂貴,並且等待時間漫長:“一台洗衣機的交貨時間最長可達3年,一輛特拉貝特轎車需要等待至少10年。
1989年8月,
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的政府改革打破了籠罩歐洲44年之久的“
鐵幕 ”;同年9月,1300多名民主德國居民通過匈牙利人民共和國進入到了聯邦德國境內。與此同時,要求民主改革的大規模示威遊行在民主德國的許多城市相繼爆發。儘管為了鞏固統治,德國統一社會黨在當年10月的東柏林進行了建國40周年大
閱兵 ,但民主德國首都柏林仍然爆發一連三次要求政治改革的大規模民眾示威遊行。此後為了平息遊行,德國統一社會黨罷免了埃里希·昂內克的黨總書記職務。
兩德統一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隨後幾天裡,大量民主德國居民通過柏林圍牆進入了西柏林境內。12月1日,民主德國人民議會廢除了憲法賦予德國統一社會黨的領導地位。兩天后,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民主德國人民議會都宣布辭職。民主德國相繼宣布退出華沙條約組織和經濟互助委員會。
儘管許多民主德國居民想在民主德國領土上建立一個非社會主義的國家,但這種想法很快被兩德統一的聲浪所淹沒。示威的口號也從向國家權力挑戰的“我們就是人民!”(Wir sind das Volk!)轉變成以德國統一為目標的“我們是一個民族!”(Wir sind ein Volk!)。在與美國、蘇聯、法國和英國簡短的協商後,兩德重新統一的決定被認可。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國(東德)以聯邦德國(西德)的一部分的身份加入
歐洲經濟共同體 ,兩德正式統一。在法律上民主德國被聯邦德國合併,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為存續單位,民主德國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