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古代
匈牙利國家的形成起源於東方遊牧民族──馬扎爾遊牧部落(一說是中國古代的
匈奴),公元9世紀時他們從
烏拉爾山西麓和
伏爾加河灣一帶向西遷徙,公元896年在多瑙河盆地定居下來。公元1000年,聖·伊斯特萬建立封建國家,成為匈牙利第一位國王。15世紀下半葉馬加什國王統治時期是匈牙利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1526年土耳其入侵,封建國家解體。1699年開始全境由
哈布斯堡王朝統治。
近代
1848年爆發了
科蘇特領導的自由革命鬥爭。1849年4月匈國會通過
獨立宣言,建立匈牙利共和國(第一共和國),但不久被
奧地利和
沙俄軍隊所扼殺。
現代
1945年4月
蘇聯紅軍在匈牙利人民配合下解放了匈全境,1946年2月宣布廢除帝制,成立
匈牙利共和國(第二共和國)。
1948年6月,共產黨、
社會民主黨合併為
匈牙利勞動人民黨,有黨員100多萬。黨的主席接任總統,該黨在內閣擔任2名副總理、7名部長,加強了在國家政治生活和權力機關中的領導地位。政府實施該黨提出、其他黨贊同的政綱。
1949年8月18日,國民議會通過憲法,宣布匈牙利是工人、勞動人民的國家,一切權力歸勞動人民,從而正式建立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國。
1989年10月23日,根據憲法修正案,決定將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改稱
匈牙利共和國(第三共和國)。
地理
地理環境
國土面積約為93030平方公里。是位於歐洲中部的內陸國家,全境主要位於
喀爾巴阡盆地,地形以平原為主,80%的國土海拔不足200米,屬
多瑙河中游平原。多瑙河以東的
匈牙利大平原,面積約5萬平方公里,還有西北部的小平原,大部海拔100~150米。山地不足五分之一,北部為
喀爾巴阡山脈的一部分,海拔300~1000米。北部山地的
凱凱什峰為全國最高點,海拔1015米。西部的外多瑙山地為
阿爾卑斯山的余脈,一般海拔300~500米,最高科里什峰,海拔704米。
包科尼山南麓的
巴拉頓湖,是中歐地區最大的湖泊。
山區森林茂密,有
櫟樹、山毛櫸、
椴樹等;平原有大片草原,發育有肥沃的
黑土。重要河流為
多瑙河及其支流
蒂薩河。巴拉頓湖為最大
淡水湖。屬於大陸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年平均氣溫11℃左右。1月的平均氣溫為–4~–2℃,7月的平均氣溫20~22℃,年降水量480~800毫米,自西向東遞減。鋁土礦儲量豐富,蘊藏量居歐洲第3位,分布在外多瑙山地一帶;還有煤、石油、天然氣、鐵、錳、
鈾等礦藏。全境三分之二地區有
地下熱水蘊藏。
人口
10,578,000 人(1989年),主要民族為
馬扎爾族(即匈牙利族),約占98%。少數民族有斯洛伐克族、羅馬尼亞族、克羅地亞族、
塞爾維亞族、
斯洛維尼亞族、日耳曼族和
吉卜賽人等。官方語言為匈牙利語。居民主要信奉
天主教(66.2%)和基督教(17.9%)。15歲以上公民有98.9%的人具有基本教育水平。
首都
布達佩斯(
Budapest)位於
多瑙河畔,人口207萬(1989年)。1950年,布達佩斯大大擴展了範圍。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城市得到了恢復。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布達佩斯的人口隨著
生育率的下降而不斷下降。
國家象徵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綠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紅色象徵愛國者的熱血、國家的獨立和主權;白色象徵和平,代表人民追求自由和光明的美好願望;綠色象徵著匈牙利的繁榮昌盛,象徵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
國徽
呈圓形,最上方是
紅色五角星,象徵社會主義政權;中間是由
國旗組成的盾牌,象徵人民保衛國家,盾牌周圍是由上方五角星放射出的黃色光芒;國徽周圍由
麥穗和國旗綬帶、紅色綬帶環繞,象徵工農政權和革命。
國慶日
8月20日(1949年)
國歌
《上帝保佑匈牙利人》(Isten áldd meg a magyart)
領導
薩卡希奇·阿爾帕德
薩卡希奇·阿爾帕德(Szakasits Arpad)1948年8月3日-1949年8月23日任匈牙利共和國總統,
1949年8月23日-1950年5月8日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1888年12月6日生於
布達佩斯的鞋匠家庭,13歲參加勞動,當過石匠幫工。1903年參加工人運動並加入
匈牙利社會民主黨。1908年起當專業報紙編輯,曾在《
人民之聲報》工作。1908年當選為匈牙利建築工人全國聯合會委員。曾任
社會民主黨布達佩斯外六區組織書記。1917年任電車職工工會書記。因電車職工參加1918年的兩次罷工,他編輯的工會報紙被禁止出版,本人被捕並關押在懲罰連。1918年任匈牙利工人
蘇維埃委員。1919年
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時期任
內務人民委員部行政司長,
布達佩斯工人蘇維埃委員和聯盟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共和國被顛覆後,重在報社工作。1920-1923年間多次被捕,後被叛刑並監禁3年左右。1925-1948年任社會民主黨領導機構成員,1927-1928年任社會民主黨執行書記。1925-1928年任匈牙利建築工人全國聯合會副主席,1928-1938年任主席。1938年11月任
社會民主黨總書記。1940年1月-1944年3月任《
人民之聲報》總編輯,努力執行左翼政策,與匈牙利共產黨人合作。曾參加示威遊行和匈牙利歷史紀念委員會工作。1942年6月在社會民主黨
右翼領導人壓力下被免去總書記職務。德軍占領匈牙利後,參加建立匈牙利陣線工作,1944年秋任匈牙利陣線執行委員會主席。1944年10月10日代表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簽署兩黨合作協定。匈牙利解放後,當選為臨時國民議會代表,重任社會民主黨總書記和
布達佩斯臨時市政委員會主席。1945年11月-1948年8月任國務部長,1947年5月-1948年8月任副總理,1948年2-8月兼任工業部長。為
匈牙利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合併作出貢獻,1948年6月當選為合併後成立的匈牙利勞動
人民黨主席。1948年8月-1949年8月任匈牙利共和國總統,1949年8月-1950年5月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1950年4月底受誣告被捕,後被叛處無期徒刑。1956年3月獲釋後恢復名譽。釋放後至1956年匈牙利事件中,仍聲明堅持工人階級團結。1957年當選為愛國人民陣線主席團委員。1958年當選為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委員及世界匈牙利人聯合會主席、全國記協主席。曾任全國和平理事會副主席,1960年當選主席。是
世界和平理事會執行局委員。1963年獲
約里奧·居里金質獎章。1959年12月起當選
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委員。1965年5月3日在
布達佩斯去世。主要著作有《直至最後一分鐘》、《講話、著作選集》。
羅納伊·山多爾
羅納伊·山多爾(Ronai Sandor)1950年5月8日-1952年8月14日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
1892年10月6日生於
米什科爾茨的貧農家庭。當過建築工人。青年時期參加工人運動。1910年加入
匈牙利社會民主黨,在黨內擔任過各種職務。1918年任當地建築工人工會小組主席。
蘇維埃共和國時期,任米什科爾茨工人
蘇維埃委員。1922-1941年先後任米什科爾茨、北部匈牙利地區的
社會民主黨書記,米什科爾茨工會書記。1936-1939年任匈牙利建築工人全國聯合會中央領導機構成員。曾任米什科爾茨市政委員會委員,在社會福利和市政政策方面為工人謀利益,並努力向民眾說明法西斯的真實面目。1941年4月因從事政治活動被關押在懲罰連。1944年春被關入納吉考尼集中營,7月轉為警方管制,10月被捕後逃脫,參加抵抗運動。1944年12月回到米什科爾茨。同年12月當選為社會民主黨臨時領導機構成員,並受委派領導北部匈牙利大區。1945年1月當選為米什科爾茨社會民主黨組織的書記。曾是臨時國民議會代表和
米什科爾茨民族委員會副主席。1945年7-11月任政府社會供應部部長。1945年11月-1949年5月任商業和合作社會事務部部長。1949年6月-1950年5月任外貿部部長。他曾任
社會民主黨中央領導機構和政治局委員,與黨內
右翼鬥爭,是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合併的一個積極策劃者。1948-1956年任匈牙利勞動
人民黨中央委員,1948-1953年6月任政治局委員,1956年7月任政治局候補委員。1950年5月-1952年8月當選為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1952年8月-1963年2月任國民議會主席。1956年7月當選為主席團委員。
匈牙利事件中為社會主義堅決鬥爭。事件後參加社會主義工人黨的組織工作,當選為中央委員,1957年2月當選為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後為政治局委員。1956年11月-1957年2月任政府商業部長。他是愛國人民陣線全國理事會主席團委員。1963年2月退休。1965年9月28日在
布達佩斯去世。
道比·伊斯特萬
道比·伊斯特萬(Dobi Istvan)1952年8月-1967年4月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
1948年12月10日-1952年8月14日任政府總理。1898年12月31日生於瑟尼的
貧農家庭。童年開始勞動。1916年參加農業工人運動。1919年為保衛
蘇維埃共和國當過紅軍,被俘並被關押。1921年回到故鄉,受警方管制。曾在農業工人全國聯合會和
社會民主黨中進行大量工作,是瑟尼社會民主黨組織的創建者和主席。由於不滿社會民主黨領導及其政策,加之當局的恐怖又阻礙黨組織的活動,1936年加入獨立小農黨,成為黨內貧苦農民一翼的領導人,是獨立小農黨全國委員會委員,1937年起任
農業工人分部主席。1941-1943年任農業聯合會全國組織書記,1943年起任農業分會主席,與共產黨人和左翼社會民主黨人進行合作。1944年參加抵抗運動,不久應徵入伍,被俘。1945年夏回到故鄉。匈牙利解放後當選為臨時國民議會代表。1945年8月任獨立小農黨副主席、政治局委員,1947年5月任主席。對獨立小農黨向左轉、與工人政黨合作及清除黨內右翼,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11月-1948年12月相繼任政府國務部長和農業部長。1948年12月-1952年8月先後任
匈牙利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政府總理。在這期間還兼任其他職務:1949年任獨立人民陣線副主席,1951年起任
生產合作社理事會主席。1952年8月起長達15年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1954年兼任愛國人民陣線副主席。在
匈牙利事件中,支持成立工農革命政府和繼續進行社會主義建設。1959年秋申請加入社會主義工人黨,同年12月當選為中央委員。1967年4月退休,當選為主席團委員。1968年任合作社全國理事會主席。獲
列寧國際和平獎金,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1959年訪問中國。1968年11月24日在
布達佩斯去世。
洛松齊·帕爾
洛松齊·帕爾(Losonczi Pal)1967年4月14日-1987年6月25日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
1919年9月18日生於博爾霍。當過農業工人。1945年加入匈牙利共產黨。解放後經營分得的土地。1948年倡議成立鮑爾奇紅星
生產合作社,1948-1960年任該社社長。1953年起當選為國民議會代表。1954-1956年任匈牙利勞動
人民黨中央候補委員。1957年6月起成為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委員。1954-1964年任愛國人民陣線全國理事會理事,1968年起為其主席團委員。1960年1月-1967年4月任政府農業部長。1965-1967年兼任生產合作社理事會主席。1967年4月當選為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1975年7月-1987年6月任黨的政治局委員。曾獲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
科蘇特獎金和蘇聯
十月革命勳章。1987年6月退休。1989年2月請求辭去黨中央委員職務,主要著作有《生產合作社的經營管理》、《正在加強的人民——民族團結、和平共處》。2005年去世。
內梅特·卡羅伊
內梅特·卡羅伊(Nemeth Karoly)1987年6月25日-1988年6月29日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
1922年12月14日生於帕考的工人家庭。當過肉類加工業技工。1945年加入匈牙利共產黨。高級黨校畢業。1945年起在其故鄉任共產黨書記。1947年任佐洛州黨委部長。1954-1960年任
瓊格拉德州黨委第一書記。1955-1956年當選為勞動人民黨中央候補委員。1957年2月-1988年5月是社會主義工人黨中央委員。1958年起任國民議會代表。1960-1962年任黨中央農業部長。1962年11月-1965年6月為黨中央書記。1965年6月-1974年3月任布達佩斯市黨委第一書記。1966年12月當選為黨的政治局候補委員。1967年起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委員。1971年11月-1988年5月任黨的政治局委員。1974年3月任黨中央書記,先後兼任黨中央經濟政策委員會主席、中央黨建工作小組組長、中央青年委員會(後稱青年工作小組)主席。1985年3月當選黨的副總書記,1986年又兼任中央幹部政策委員會主席。1987年6月當選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長期為國民議會代表。1988年6月退休。主要著作有《在更高要求的道路上》、《黨、社會、政策》。
施特勞烏布·費倫茨·布魯諾
施特勞烏布·費倫茨·布魯諾(Straub Ferene Bruno)1988年6月29日-1989年10月20日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
1914年1月5日生於納吉瓦勞德。在塞蓋德大學醫學院和自然科學院學習。1933年開始在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森特-捷爾季指導下從事生物化學研究。1937-1939年在英國劍橋大學學習。1941年任客座教授,1945-1949年任塞蓋德大學生物化學教授。1946年起為
匈牙利科學院通訊院士,1949年起為院士。1948、1958年兩次獲得
科蘇特獎金。1948-1970年任
布達佩斯醫科大學教授、醫學化學研究所所長。1958-1962年任匈牙利和平理事會副主席。1959年兼任科學院生物化學所所長。1962-1967年任科學院生物學部秘書,1967-1973年任科學院副院長。1970-1978年任科學院塞蓋德生物中心主任、塞蓋德生物中心酶學研究所所長,匈牙利
原子能委員會副主席。是國際生物化學聯合會理事,1976-1978年任國際科學協會理事會副主席,1978年3月-1985年9月任全國自然環境保護委員會主席。1985年任科學院副院長。同年當選國民議會代表。1985年6月-1988年6月任國民議會居民區發展和環境保護委員會主席。1988年6月-1989年10月任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主席團主席。主要著作有《生物化學》、《普通化學、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有機化學》、《酶、分子、生命現象》。
經濟
概述
1945年,匈牙利經過短期的整頓恢復後,於1947年開始了第一個恢復國民經濟的“三年計畫”(1947-1949)。1949年,“三年計畫”提前七個月完成,工業生產比戰前增加了28%,農業生產達到了戰前的水平,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於此同時,匈還進行了農業土地改革、國有化運動;舉行了國會選舉;頒布了第一部憲法;使社會主義國家逐步得到鞏固。
1938年的匈牙利,工業和建築業占
國民收入的25%,農業占國民收入的58%。到了1985年,工業和建築業已占國民收入的58%,農業占國民收入的18%。1950~1985年,國民收入增長了4倍;工業產值增長了8.3倍;農業產值增長了1.2倍;人均實際收入增長了2.6倍;人均實際消費增長了2.4倍。1985年,匈牙利人均糧食產量和肉產量分別占歐洲第2位,占
經互會國家第1位。
1949-1956年拉科西執政時期
1949-1956年
拉科西·馬加什執政時期政治、經濟體制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在1945-1948年(匈牙利第二共和國時期)民主改革和戰後三年國民經濟恢復後,即從1949年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
社會主義改造開始起,政治、經濟體制的發展步入了一條錯誤軌道,給整個國家政治、經濟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1、在政治上背離了
列寧的“社會主義民主原則,搞“強權”政治、階級鬥爭擴大化,破壞了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制。
2、在經濟上脫離本國的具體條件,盲目抄襲蘇聯的經驗,採取了高積累、高指標、高投資、優先發展重工業的錯誤方針,以及中央高度集權的經濟管理方法。
“匈牙利事件”
1956年7月,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全會宣布解除
拉科西中央第一書記職務,由
格羅·埃諾接替。
匈牙利政治形勢日趨惡化。
布達佩斯從10月23日清晨起,先是由幾千名大學生,隨後增加到大約10餘萬市民舉行和平示威遊行。大多數參加者要求糾正以前的錯誤,實行新的經濟政策,要求
納吉·伊姆雷出任總理。
格羅·艾爾諾發表廣播演說指責示威遊行,進一步激化了矛盾。當天夜晚,一批暴亂分子武裝襲擊國家廣播大樓,隨即攻占電台以及一些武器倉庫和警察哨所,進而襲擊公安部隊人員和共產黨人。深夜,
匈牙利政府宣布改組,由
納吉·伊姆雷出任總理。納吉·伊姆雷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聲稱這次事件為
反革命事件,政府已請求駐紮在匈牙利的蘇聯部隊協助平息叛亂,要求鬧事者放下武器。此後,暴亂波及全國。1956年10月28日,納吉·伊姆雷在廣播講話中宣布
蘇軍將撤離
布達佩斯,解散國家保全局(ÁVH),成立新政府。
1956年10月30日
納吉·伊姆雷宣布取消
一黨執政。3天后 ,組成所謂四黨聯合政府。11月1日,納吉·伊姆雷宣布匈牙利退出
華沙條約組織,實行中立,呼籲聯合國進行干涉。
1956-1967年改革
這一階段的政治經濟體制發展及其改革的一個主要特點是:批判並放棄了拉科西時期的錯誤路線,執行了一條有利於匈牙利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路線。在此過程中,匈黨和政府首先是穩定政局;其次是根據本國實際情況確定了社會主義發展的路線;第三是制定了改革的具體方案。由於前兩項工作主要是在1956-1962年進行的,最後一項工作主要是從1962年開始的,所以具體又可以分為兩個發展步驟。
第一步驟(1956-1962年)是奠定改革的基礎。這時的主要特點是:國家正面臨著歷史上的重大轉折,百廢待興,改革勢在必行,但由於“
匈牙利事件”的餘波未盡、政局不穩、政治上誰勝誰負的問題還未完全解決,社會主義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改造還未完成,國家的中心任務仍然是穩定政局、加快
社會主義改造的步伐,提高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在改革方面,雖然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但卻不具備改革的條件,改革的中心任務只集中在理論上的探索、改革路線的確定和體制上的局部調整。如:1956年12月匈黨中央集中了最好的經濟專家,成立了經濟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由200多名專家組成,分成11個委員會)幫助政府制定新形勢下的經濟政策和經濟管理方法,並提出了有關方面的具體建議,如:用經濟手段代替指令性的計畫指標;在利潤的基礎上擴大企業的自主權;實行與市場機制相適應的價格和
收入政策;在計畫體制下實行競爭。但這些建議均因為改革的條件還不具備,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爭論後而宣告擱淺。
第二個步驟(1962-1967年)是制定改革方案和進行改革的試驗。這時的主要特點是:匈社會主義發展已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時期,
生產資料所有制的
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基本結束,政治上誰勝誰負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社會各階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已經消失,經濟進入了大生產發展階段,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已普遍湧現出來,國家的中心任務已從鞏固政權、奠定社會主義發展的基礎轉向鞏固政權、加快社會主義發展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改革的中心也就從理論上的探討轉向了改革具體方案的制定。
1968-1987年改革
匈牙利1968年正式實施的經濟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在保持中央統一計畫的前提下,改變過去
經濟管理體制中權力高度集中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經濟的做法,通過擴大企業的自主權,突出
經濟槓桿和市場的調節作用,調動企業和勞動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達到提高效率、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
這次體制改革的內容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改革計畫制度、調節制度和組織制度,而以改革調節制度為重點,組織制度的改革到80年代初才逐步提上日程。經過20年的實踐,既有巨大成績,也出現過挫折,但匈均能進行認真總結,在堅持改革基本原則的基礎上,不斷修改調節制度,適應國內外條件的變化。改革是成功的,獲得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的好評,改革已成為促進社會主義建設不可逆轉的潮流。根據體制改革實踐的特點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即1968-1972年改革的初級階段;1973-1978年改革的調整階段;1979-1984年改革的“新軌道”階段;1984年後的進一步完善和振興階段。
(一)1968-1972年改革的初期階段
這一時期改革的基本特點是,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的基礎上,把中央計畫管理和
商品貨幣關係、市場的積極作用有機地聯繫起來,取消中央下達指令性計畫的辦法,使計畫經濟變得更為靈活有效。
(二)1973-1978年改革的調整階段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匈經濟體制改革遇到困難和波折,一度出現過動搖和停滯,有的方面甚至後退。匈政府為擺脫經濟困境,採取措施加強經濟發展的計畫性,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各種調節制度,限制企業某些不適當的許可權,但由於制定的經濟決策脫離實際,不能很快適應和擺脫由於世界市場石油價格的暴漲給匈帶來的不利條件和影響,給匈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困難。
(三)1979-1984年改革的新軌道
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是,決心在已開始進行改革的道路上繼續前進,堅決貫徹1968年制定的改革原則,圍繞實現國內
財政收支平衡和對外經濟平衡的主要任務,鼓勵企業增加出口,限制和壓縮進口,嚴格控制投資規模,降低積累比例;減少國內消費,保持了
國際支付能力,外債額逐年下降,順利渡過了國際上出現的
信貸危機。
(四)1984年—1987年的進一步完善和振興階段
1984年匈黨決定,今後“要通過提高效率,而不是通過壓縮國內支出來實現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今後的經濟活動中心是調動集體和個人積極性,提高產品的質量,提高經濟創收入的能力和國際競爭的能力。在繼續發展經濟管理體制方面要加強中央管理和政府的工作,提高效率;增加企業的自主權,為企業經營活動創造條件;建立能提高政府工作和企業管理效率的行政、組織和管理制度。
東歐劇變
1970年,在經濟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後,匈牙利的領導人就已顯露出急於求成的傾向。當年召開的社會主義工人黨“十大”就提出:“匈牙利已經進入了可以把一個中等工業水平的國家提高成為一個工業已開發國家作為現實奮鬥目標的經濟發展階段。”1975年的“十一大”上,又提出了“為建立發達的
社會主義社會和過渡到共產主義建設創造條件”,並提出了在10~15年內建成發達社會主義社會的具體時間表。
1988年的“十三大”上,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社工黨依然不切實際地提出經濟的高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的目標,試圖以此擺脫矛盾。結果為了達到高指標,繼續增加外債,耗盡了國家的
黃金儲備,使局勢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導致經濟的嚴重衰退。
20世紀80年代後期,匈牙利全國有近一半人處於最低生活水平線。政治上的不穩定因素隨之增加,政治反對派力量不斷發展,黨的威信下降。此時,匈牙利社會主義工入黨總書記
卡達爾與總理格羅斯在
政治體制改革、國內形勢、經濟陷入困境的責任以及總書記人選等一系列問題上發生意見分歧。1988年召開的全國黨代會上鬥爭激烈,最終以政治多元化的確立和最高領導層大換班(格羅斯當選總書記、波日高伊、涅爾什進入政治局)而結束。
1988年“十三大”後,匈牙利國內政治生活日益混亂,形成黨外有黨、黨內有派的複雜政治格局,實行
多黨制的呼聲也日見高漲。
1989年2月中央全會召開,圍繞是否實行多黨制、重新評價1956年事件並為納吉平反的問題,以格羅斯為代表的“穩健改革派”與波日高伊為代表的“激進改革派”展開激烈鬥爭。兩派最後達成妥協:肯定1956年事件的性質為人民起義,肯定納吉是“傑出的國家領導人”,並通過了實行多黨制的決議。
1989年10月23日,匈牙利宣布國名更改為
匈牙利共和國(第三共和國),匈牙利人民共和國不復存在。
1990年3月,在實行多黨制後的首次大選中,社會黨,喪失執政地位,均淪為
在野黨。匈牙利國家政權更迭,社會制度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文學藝術
作家作品
無產階級文學的代表作家尤若夫·阿蒂拉(1905~1937) 的主要作品《工人們》(1931)、《在城市的邊緣》(1933)、《我的祖國》(1937)等詩篇,是匈牙利工人階級同黑暗勢力進行鬥爭的頌歌,表現了無產階級對
資本主義世界的抗議。勞德諾蒂·米克洛什(1909~1944)慘死在
納粹的屠刀下,盧卡契·拉斯洛、埃泰·日格蒙德、維托·米克洛什等死在德國
集中營里,他們都是匈牙利
無產階級文學的先驅。
發展歷程
1945年匈牙利解放後,許多流亡作家例如伊列什·貝拉、蓋爾蓋伊·山陀爾、加博爾·安道爾等返回祖國,他們同長期轉入地下的共產黨員作家和
民粹派作家(他們在政治上主張走第三條道路)之間增強了團結。
解放初期,出現了一批優秀的作品,例如
薩博·帕爾 (1893~1970) 描寫土地改革的《新地》和描寫農業合作化的長篇小說《
一寸土》。里德格·山陀爾(1902~ )的小說《參孫》,塑造了一個同地主進行鬥爭的英雄人物形象;維雷什·彼得的短篇小說集《考驗》,描寫農民的新生活。此外,希蒙·伊斯特萬(1926~ )、尤哈斯·費倫茨(1928~ )的詩歌作品,歌頌了
農業合作化和工廠國有化以後生產發展、工人階級以主人公身份管理工廠的事跡。解放初期的匈牙利文學創作有所發展。
1956年發生“
匈牙利事件”,文藝界有人批評個人迷信,批評
官僚主義,產生了一些動亂。20世紀60年代,先前一些被捕的作家獲釋,得到平反和恢復名譽,例如戴里·蒂姆爾等人又恢復了創作活動。他們同其他作家一道,為繁榮當代
匈牙利文學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