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單位名單)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單位名單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簡稱“雙高計畫”)是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幹專業(群)的重大決策建設工程,亦是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決策,被稱為“高職雙一流”。“雙高計畫”旨在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台;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

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將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由教育部和財政部共同研究制定並聯合實施,“雙高計畫”正式啟動;同年4月1日,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的意見》;同年4月4日,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並指出:著力培育發展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品牌專業;

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財政部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單位名單》,正式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高校及建設專業名單,首批“雙高計畫”建設名單總計197所,其中高水平學校建設高校56所(A檔10所、B檔20所、C檔26所),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高校141所(A檔26所、B檔59所、C檔56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
  • 外文名:Double High-level Plan
    High-level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pecialty Construction Pla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別名:雙高計畫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
  • 實施目標:建設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
  • 高校數量:197所
  • 啟動時間:2019年
  • 建設周期:5年 
建設沿革,項目背景,籌備過程,啟動實施,中期評價,績效評價,建設名單,名單布局,批次名單,項目總則,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建設任務,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建設管理,建設資金,組織實施,項目遴選,項目實施,社會影響,社會評價,

建設沿革

項目背景

“建設一流高職院校”的目標和“國際化”路徑選擇的確立,既是順應中國“走出去”發展戰略,提升中國企業和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需要,也是主動適應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升職業教育及其人才培養競爭力,從而切實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的需要。
  • 中國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隨著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及科技信息的一體化,國際競爭越來越取決於以各國的科技與教育發展水平為基礎的總體經濟實力的競爭,這需要學校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人才。而此類人才的培養卻不僅僅依賴於建設“一流大學”,突出此類人才在學科領域的拔尖創新性,還有賴於通過“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培養國際化技能人才,以適應地方產業在廣泛參與國際競爭中對大量重要或關鍵一線崗位的需求。
  • 高職教育自身發展的需求
建設一流高職院校也是中國高職教育在投入不足條件下應對日趨激烈的教育競爭和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需要的戰略選擇。2000年以來,中國高職院校數量急速擴充,已經從2000年的442所(含專科院校)增長到2013年的1321所,增長了近3倍;在校生數量也從2000年的100.8萬人增長到了2013年的973.6萬人,增長了近10倍。在此過程中,由於經費投入並未同步增長,許多高職院校辦學條件差,教育質量難以得到保證,社會吸引力不強。2006年啟動實施的“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建設計畫”使部分高職院校辦學實力和水平有了顯著提升,也帶動了中國高職教育的內涵建設。
然而,面對中國國內和國際形勢,中國高職教育仍然面臨著雙重的競爭壓力。在中國國內,高等教育適齡人口的下降、傳統高等專科院校和民辦高職院校的紛紛升格以及地方本科院校的轉型,都使高職教育面臨生存與發展的壓力;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尤其是產業的轉型升級又使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國際上,許多國家正積極通過提高職業教育經費、加強職業教育管理與實施多方合作、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高職業教育層次等措施來保證或提高高職教育的質量和社會地位,以確保其職業教育及相關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若干所高職院校進行重點投入,建設一流高職院校,正是積極應對職業教育競爭和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以增強自身吸引力的一種重要戰略選擇。

籌備過程

2004年,教育部《關於以就業為導向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在全社會倡導並樹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校都能辦出一流教育的思想”。
2014年6月,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及“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和骨幹專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高地”的目標任務;《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中提出了“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職業院校”的建設任務;6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職業教育作了重要的指示,國務院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決定》。
2014年底,教育部公布的《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又把“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職業院校和骨幹專業”明確為“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職院校和骨幹專業”,且加上了要“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內容。

啟動實施

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並指出:到2022年,職業院校教學條件基本達標,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套用型轉變,建設50所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骨幹專業(群)。
2019年1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將啟動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幹專業(群)。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有機銜接、深度融合,集中力量建成一批中國特色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
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的意見》。
2019年4月4日,全國深化職業教育改革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是提升人力資源素質、穩定和擴大就業的現實需要,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重要舉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完成2019年擴招100萬人的任務,瞄準市場需求和推動中國製造、中國服務邁向中高端,進一步改革完善職業教育制度體系,積極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補上突出短板,推動產教融合,著力培育發展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品牌專業,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持續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讓更多有志青年成長為能工巧匠,在創造社會財富中實現人生價值,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好的人力人才資源保障;2019年4月16日,教育部、財政部印發《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項目遴選管理辦法(試行)》;2019年4月18日,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項目申報的通知》。
2019年12月10日,教育部、財政部發布《關於公布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單位名單的通知》(教職成函〔2019〕14號),共197所學校入選,其中高水平學校56所,高水平專業群141個。
2020年12月21日,印發《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績效管理暫行辦法》。
2022年2月23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將推動職業本科教育穩中有進,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試辦職業本科教育。

中期評價

2022年4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開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中期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部署“雙高計畫”中期績效評價工作,明確中期績效評價工作包括對197個建設單位績效評價和對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省級建設績效評價兩個方面。社會貢獻度明顯較弱或建設任務不到預期目標的30%的建設單位將退出“雙高計畫”。

績效評價

2024年5月,教育部、財政部組建專家組,對建設單位項目審計報告和省級評價情況進行覆核,參照《“雙高計畫”建設績效評價標準》對建設單位進行評分,形成評價結論,根據建設單位的績效評價得分,評價結論分為“優”“良”“中”“差”四類,結論為“中”“差”的限期整改,結論為“差”的建設單位不得進入第二輪“雙高計畫”遴選。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單位名單)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

建設名單

名單布局

專業群核心專業所屬專業大類比例分布
名單布局
方向
內容
省份布局
從省份布局看,首批“雙高計畫”首批建設的197所單位覆蓋了29個省份。
專業布局
從專業布局看,首批“雙高計畫”的389個專業群覆蓋了18個高職專業大類,布點最多的五個專業大類分別是裝備製造大類、交通運輸大類、電子信息大類、財經商貿大類、農林牧漁大類。
產業布局
從產業布局看,首批“雙高計畫”服務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業群有113個,面向現代服務業的112個,面向先進制造業的100個,面向現代農業的32個,其他32個。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單位名單)
專業群核心專業所屬專業大類比例分布

批次名單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首批建設單位
(同一檔次內按國務院省級行政區順序及校名拼音排序)
第一類
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A檔)
——
——
第二類
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B檔)
第三類
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C檔)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A檔)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B檔)
——
——
——
——
——
——
——
——
——
第四類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C檔)
參考資料: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首批建設專業單位
學校名稱
專業群名稱
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A檔)
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藥品生物技術
眼視光技術、包裝工程技術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智慧型控制技術
市場行銷、雲計算技術與套用
水利水電建築工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
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B檔)
黑色冶金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軟體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
電梯工程技術、服裝設計與工藝
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
精細化工技術、產品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珠寶首飾技術與管理
物聯網套用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
農業生物技術、水利工程
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C檔)
模具設計與製造、光伏發電技術與套用
工藝美術品設計、產品藝術設計
鞋類設計與工藝、電機與電器技術
鐵道機車車輛製造與維護、鐵道機車
數控技術、焊接技術與自動化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有色冶金技術、測繪工程技術
高速鐵道工程技術、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
套用氣象技術、金屬精密成型技術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A檔)
信息安全與管理
黑色冶金技術
建築裝飾工程技術
服裝設計與工藝
建築鋼結構工程技術
刺繡設計與工藝
汽車智慧型技術
石油化工技術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B檔)
動車組檢修技術
煤化工技術
工藝美術品設計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
動車組檢修技術
飛行器維修技術
鐵道供電技術
服裝設計與工藝
風力發電工程技術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C檔)
藥品生產技術
郵政通信管理
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
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
光電製造與套用技術
石油化工技術
測繪地理信息技術
參考資料:

項目總則

指導思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需要,紮根中國、放眼世界、面向未來,強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聚焦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為建設教育強國、人才強國作出重要貢獻。

基本原則

紮根中國大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服務新時代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中國產業走向全球產業中高端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創新高等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運行模式,精準對接區域人才需求,提升高職學校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推動高職學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質量為先、以點帶面,兼顧區域和產業布局,支持基礎條件優良、改革成效突出、辦學特色鮮明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積累可複製、可借鑑的改革經驗和模式,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按周期、分階段推進建設,實行動態管理、過程監測、有進有出、優勝劣汰,完善持續支持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群建設的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
發揮地方支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大資金和政策保障力度。中央財政以獎補的形式通過相關轉移支付給予引導支持。多渠道擴大資源供給,構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

建設任務

總體目標

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台,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到2022年,列入計畫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辦學水平、服務能力、國際影響顯著提升,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使職業教育成為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一批有效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
到2035年,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制度、標準體系更加成熟完善,形成中國特色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單位名單)
“雙高計畫”總體目標和改革任務

主要任務

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大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落實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學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識形態主動權,引導廣大師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將黨的建設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學校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建設,為學校改革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加強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加強勞動教育,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引導學生養成嚴謹專注、敬業專業、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質。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率先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在全面提高質量的基礎上,著力培養一批產業急需、技藝高超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對接科技發展趨勢,以技術技能積累為紐帶,建設集人才培養、團隊建設、技術服務於一體,資源共享、機制靈活、產出高效的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平台,促進創新成果與核心技術產業化,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加強與地方政府、產業園區、行業深度合作,建設兼具科技攻關、智庫諮詢、英才培養、創新創業功能,體現學校特色的產教融合平台,服務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專業群集聚度和配套供給服務能力,與行業領先企業深度合作,建設兼具產品研發、工藝開發、技術推廣、大師培育功能的技術技能平台,服務重點行業和支柱產業發展。
面向區域或行業重點產業,依託優勢特色專業,健全對接產業、動態調整、自我完善的專業群建設發展機制,促進專業資源整合和結構最佳化,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校企共同研製科學規範、國際可借鑑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基地。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探索教師分工協作的模組化教學模式,深化教材與教法改革,推動課堂革命。建立健全多方協同的專業群可持續發展保障機制。
以“四有”標準打造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水平雙師隊伍。培育引進一批行業有權威、國際有影響的專業群建設帶頭人,著力培養一批能夠改進企業產品工藝、解決生產技術難題的骨幹教師,合力培育一批具有絕技絕藝的技術技能大師。聘請行業企業領軍人才、大師名匠兼職任教。建立健全教師職前培養、入職培訓和在職研修體系。建設教師發展中心,提升教師教學和科研能力,促進教師職業發展。創新教師評價機制,建立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以目標管理和目標考核為重點的績效工資動態調整機制,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
與行業領先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就業創業、文化傳承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把握全球產業發展、國內產業升級的新機遇,主動參與供需對接和流程再造,推動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相適應,實質推進協同育人。施行校企聯合培養、雙主體育人的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培養模式。牽頭組建職業教育集團,推進實體化運作,實現資源共建共享。吸引企業聯合建設產業學院和企業工作室、實驗室、創新基地、實踐基地。
培養適應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服務中國產業走向全球產業中高端。以套用技術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加強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成果的推廣轉化,推動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促進民族傳統工藝、民間技藝傳承創新。面向脫貧攻堅主戰場,積極吸引貧困地區學生到“雙高計畫”學校就學。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廣泛開展面向農業農村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緊缺領域,大力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積極主動開展職工繼續教育,拓展社區教育和終身學習服務。
健全內部治理體系,完善以章程為核心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體系,形成學校自主管理、自我約束的體制機制,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健全學校、行業、企業、社區等共同參與的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發揮諮詢、協商、議事和監督作用。設立校級學術委員會,統籌行使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諮詢等職權。設立校級專業建設委員會和教材選用委員會,指導和促進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發揮教職工代表大會作用,審議學校重大問題。最佳化內部治理結構,擴大二級院系管理自主權,發展跨專業教學組織。
加快智慧校園建設,促進信息技術和智慧型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改進教學、最佳化管理、提升績效。消除信息孤島,保證信息安全,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手段推進學校管理方式變革,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以“信息技術+”升級傳統專業,及時發展數字經濟催生的新興專業。適應“網際網路+職業教育”需求,推進數字資源、優秀師資、教育數據共建共享,助力教育服務供給模式升級。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建設智慧課堂和虛擬工廠,廣泛套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促進自主、泛在、個性化學習。
加強與職業教育已開發國家的交流合作,引進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參與制訂職業教育國際標準。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高質量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教學資源,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品牌。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促進中外人文交流。探索援助開發中國家職業教育的渠道和模式。開展國際職業教育服務,承接“走出去”中資企業海外員工教育培訓,建設一批魯班工坊,推動技術技能人才本土化。

建設管理

建設資金

“雙高計畫”項目資金包括中央財政資金、地方財政資金和學校自籌資金,主要用於:打造人才培養高地、創新服務平台、高水平專業群、高水平雙師隊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服務發展水平、學校治理水平、信息化水平、國際化水平等。中央財政資金管理執行《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畫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財科教〔2016〕31號)。
在經費支持方面,“雙高計畫”採取中央引導、地方為主,著力構建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地方在完善高職生均撥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撥款水平的基礎上,對“雙高計畫”學校給予重點支持,中央財政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畫專項資金對“雙高計畫”給予獎補支持,發揮引導作用。“雙高計畫”中央財政每年引導資金20餘億元。有關部門和行業企業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積極參與項目建設。項目學校以服務求發展,積極籌集社會資源,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一是長周期,五年的建設周期有利於持續跟蹤辦學質量和人才的培養質量。
二是分階段,通過設計中期和遠期目標,持續建設到2035年,有利於引導學校樹立較為長遠的發展目標。
三是大投入,每一年中央財政的獎補支持20億元左右,其力度相當於示範校、骨幹校一輪建設的投入。

組織實施

國家有關部門負責巨觀布局、統籌協調、經費管理等頂層設計,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戰略需要,適時調整建設重點,成立項目建設諮詢專家委員會,為重大政策、總體方案、審核立項、監督評價等提供諮詢和支撐。各地要加強政策支持和經費保障,動員各方力量支持項目建設,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構建以“雙高計畫”學校為引領,區域內高職學校協調發展的格局。“雙高計畫”學校要深化改革創新,聚焦建設任務,科學編制建設方案和任務書,健全責任機制,紮實推進建設,確保工作成效。
“雙高計畫”每五年一個支持周期,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制定項目遴選管理辦法,明確遴選條件和程式,公開申請、公平競爭、公正認定。項目遴選堅持質量為先、改革導向,以學校、專業的客觀發展水平為基礎,對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好、重點工作推進有力、改革成效明顯的省(區、市)予以傾斜支持。制定項目績效評價辦法,建立信息採集與績效管理系統,實行年度評價項目建設績效,中期調整項目經費支持額度;依據周期績效評價結果,調整項目建設單位。發揮第三方評價作用,定期跟蹤評價。建立信息公開公示網路平台,接受社會監督。
各地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在完善高職生均撥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撥款水平的基礎上,對“雙高計畫”學校給予重點支持,中央財政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畫專項資金對“雙高計畫”給予獎補支持,發揮引導作用。有關部門和行業企業以共建、共培等方式積極參與項目建設。項目學校以服務求發展,積極籌集社會資源,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各地要結合區域功能、產業特點探索差別化的職業教育發展路徑,建立健全產教對接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有機銜接。加大“雙高計畫”學校的支持力度,在領導班子、核定教師編制、高級教師崗位比例、績效工資總量等方面按規定給予政策傾斜。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在專業設定、內設機構及崗位設定、進人用人、經費使用管理上進一步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立健全改革創新容錯糾錯機制,鼓勵“雙高計畫”學校大膽試、大膽闖,激發和保護幹部隊伍敢於擔當、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項目遴選

“雙高計畫”遴選堅持質量為先、改革導向、扶優扶強,面向獨立設定的專科高職學校(包括社會力量舉辦的專科高職學校),分高水平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兩類布局。在高職學校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達到國家統一要求且逐年增長的前提下,對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好、重點工作推進有力、改革成效明顯、“雙高計畫”政策資金保障力度大的省份予以傾斜支持。
(一)學校辦學條件高於專科高職學校設定標準,數字校園基礎設施高於《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規範》標準。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單位名單)
各省推薦院校數量及比例
(二)學校人才培養和治理水平高,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成效顯著,對區域發展貢獻度高,已取得以下工作成效:被確定為《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畫(2015—2018年)》省級及以上優質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已制定學校章程並經省級備案,設有理事會或董事會機構,成立校級學術委員會,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健全;財務管理規範,內部控制制度健全;牽頭組建實體化運行的職業教育集團,合作企業對學校支持投入力度大;成立套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非學歷培訓人日數不低於全日制在校生數;近三年招生計畫完成率不低於90%,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不低於95%;配合“走出去”企業開展員工教育培訓、有教育部備案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或招收學歷教育留學生。
(三)學校堅持職業教育辦學定位和方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高,教育教學改革、校企合作和專業建設基礎好,人才培養質量和師資隊伍水平高,學生就業水平高,社會支持度高。
(四)學校在以下9項標誌性成果中有不少於5項:
  1. 近兩屆獲得過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勵(第一完成單位);
  2. 主持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立項項目且套用效果好;
  3. 承擔國家級教育教學改革試點且成效明顯(僅包括現代學徒制試點、“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工作試點、定向培養士官試點);
  4. 有國家級重點專業(僅包括國家示範、骨幹高職學校支持的重點專業);
  5. 近五年學校就業工作被評為全國就業創業典型(僅包括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6. 近五年學生在國家級及以上競賽中獲得過獎勵(僅包括世界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
  7. 教師獲得過國家級獎勵(僅包括“萬人計畫”教學名師、全國高校黃大年式團隊、全國職業院校教學能力比賽獲獎);
  8. 建立校級競賽制度,近五年承辦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
  9. 建立校級質量年報制度,近五年連續發布《高等職業院校質量年度報告》且未有負面行為被通報。
在滿足以上條件的基礎上,學校近五年在招生、財務、實習、學生管理等方面未出現過重大違紀違規行為。學校未列入本省升本規劃。
(一)專業群定位準確,對接國家和區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專業群組建邏輯清晰,群內專業教學資源共享度、就業相關度較高,形成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建設機制。專業特色鮮明,行業優勢明顯,有較強社會影響力。
(二)專業群有高水平專業帶頭人和教學創新團隊,校外兼職教師素質優良。實踐教學基地設施先進、管理規範,基地建設與實踐教學項目設計相適應、相配套。校企共同設計科學規範的專業群課程體系,反映行業領域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線上線下課程資源豐富。
(三)專業群生源質量好,保持一定辦學規模。建立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機制,學生就業對口率、用人單位滿意度、學生就業滿意度高。與行業企業深入合作開展科技研發套用,科研項目、專利數量多。
項目遴選包括學校申報、省級推薦、遴選確定等3個環節。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建設單位名單)
推薦專業群核心專業未涉及的26個二級類別
(一)學校申報。滿足第十條、十一條、十二條的學校自願申報,按要求向省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門提交申報材料(包括申報書、學校總體建設方案、不超過2個專業群的建設方案、真實性聲明、承諾書等)。
(二)省級推薦。省級教育部門會同財政部門依據基本條件擇優遴選,學校申報材料及遴選結果公示無異議後,出具推薦函(包括推薦院校順序名單、真實性聲明等),與推薦學校申報材料一併報兩部。
(三)遴選確定。兩部委託專委會依次開展高水平學校、高水平專業群項目遴選。專委會根據高水平學校和專業群遴選標準,分別對學校和專業群評價賦分。依據學校和2個專業群賦分綜合排序,確定高水平學校推薦單位,推薦結果分為三檔,A檔10所、B檔20所、C檔20所左右;依據學校和1個專業群賦分綜合排序,考慮產業布局和專業群布點,確定高水平專業群推薦單位,推薦結果分為三檔,A檔30所、B檔60所、C檔60所左右。兩部對推薦結果進行審核、公示並公布結果。根據年度資金安排,中央財政通過相關轉移支付引導支持建設一批,地方和學校自籌資金建設一批。

項目實施

項目學校根據建設任務和預算安排,確定績效目標,編制項目任務書。省級教育、財政部門核准後報兩部審定。
項目學校根據審定意見修訂完善建設方案和任務書,報兩部備案並啟動建設。
項目學校按照備案的建設方案和任務書實施建設,原則上不作調整。建設過程中確需調整,須經省級教育、財政部門核准並報兩部備案。
每個支持周期結束,項目學校按要求提交驗收報告,經省級驗收後報兩部覆核。覆核結果予以公布,並作為下一周期遴選的重要依據。

社會影響

“雙高計畫”面向社會需求辦學,確保了社會主義辦學的方向,明確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職業教育特點的辦學定位。同時給予了高校更多的自主權,讓學校能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定、課程設定,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首次明確提出“職業教育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國家層面對職業教育的定位、認可及期待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改變了過去把教育、學校分為三六九等的做法,糾正了職業教育還存在“低人一等”的問題。
在人才培養更加注重培養的質量。以全面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為主線,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抓手,以信息化智慧型化為手段,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強化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促其養成嚴謹專注、敬業專業、精益求進和追求卓越的品質。同時也注重人才培養的層次。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雖然屬於同等地位、同等重要,但類型不同決定了特點不同。通過建立靈活的考試招生制度與評價機制,將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一體化設計,課程與職業技能證書相融通,打造學生個性發展與分流分層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有能力、有潛力、有意願的學生有計畫、有步驟、系統化地搭建技術技能分層漸進、分階遞進的成長通道,夯實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其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也是實施“雙高計畫”的基本原則。計畫的實施創新了高職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的模式,適應經濟產業升級的需要,為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提供有力支撐。

社會評價

“雙高計畫”對於高職學校的意義重大。“雙高計畫”目標是高等職業教育的整體發展,只有整體發展了才能真正滿足國家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樣的,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要想實現高等教育強國的目標,也一定是高等教育體系的強大,不同類型的高校都得到發展和壯大。(“雙高計畫”建設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黃達人評)
在中國、在職業教育領域,也有不同的層次,也有自己的很優秀的學校。在建設過程中,首先要堅持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堅持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基本辦學指導思想,辦學方向不動搖,不能走老路,要走改革之路,要走新路。這項工作已經開展,現在還談不上成效。目標是要通過這樣一個項目的建設,能夠找出職業教育發展的方向、一條有特色的道路,形成自己的中國方案。因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這樣的模式,在世界上沒有第二例,所以沒有用“一流”這個概念。中國建好了,就是世界一流,這跟本科的“雙一流”建設不同,那個還有一些相關的參照。這個就是中國的,中國的建好了就是世界一流,所以叫"雙高"。(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評)
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畫(“雙高計畫”),是繼高職示範校(骨幹校)項目之後,面對以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大數據為主的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的新一輪產業革命挑戰下的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戰略部署,對於職業教育向類型教育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戰略意義。(《中國教育報》評)
“‘雙高計畫’不僅是建設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更是立足職業教育整體發展的引領性制度設計。”(天津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潘海生評)
“‘雙高計畫’在指導思想、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保障措施上都具有新時代的特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背景下的新一輪高職教育改革,需要解決新時代高職教育發展的新矛盾、新問題,明顯不同於以往示範校、骨幹校、優質校的建設思路。”(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教育研究所所長崔發周評)
這是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史上又一個里程碑式的戰略舉措,對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楊欣斌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