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是成都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一所高職院校,四川省唯一一所農業高職院校;星火計畫973計畫863計畫承擔高校,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入選教育部百校工程現代學徒制試點四川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四川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是中國農學會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單位、中國職教學會農業專委會副會長單位、全國職業院校鄉村振興協作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成都農高園科技支撐高校;與中國農科院共建國家級動植物疾病防控技術研發中心。

學校發軔於1937年由省主席劉湘請託國立四川大學代辦的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前身為1958年組建的四川省溫江農校,是全國18所重點農校之一;2002年獨立升格;2005年成都畜牧獸醫學校和成都農機校併入。李鵬總理曾接見學校黨委書記;黨和國家領導人楊汝岱胡錦濤先後來校視察指導工作。

至2019年,學院有柳城、海科兩個校區,面積近600畝;在彭州崇州有兩個1000餘畝農業科技園區;建有國家大麥試驗站、市級重點實驗室、市級工程技術中心。固定資產總值3億元,教學科研設備價值9428萬元,圖書107萬餘冊。設7個二級學院,37個專科專業;教職工58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293人,教授22人、副教授163人,碩導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農業教學名師5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市級教學團隊4個;全日制在校生逾萬人。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校園風光,知名校友,辦學歷史,追根溯源,因農而生,崢嶸歲月,懸帆竟進,開拓進取,世紀農歌,教育教學,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創新創業,獲得榮譽,交流合作,合作辦學,會議培訓,學術研究,科研平台,學術資源,科研成果,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風貌,校園文化,勸農教稼,領導集體,知名校友,黨政領域,科教領域,工商領域,文藝領域,校園環境,柳城校區,海科校區,科技園區,

辦學歷史

追根溯源

學院起步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但其血脈農情卻可追溯到上世紀三十年代國立四川大學
  • 四川省成都農業學校
1937年8月,四川省主席劉湘將軍致函四川大學,請託其代辦一所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川西各縣沃野千里,農田水利,為全川之冠,尤宜優先設校,廣招青年,施行農業幹部之專門訓練,俾能深入農村,籍謀改進...”
1937年11月,國立四川大學農學院受四川省教育廳委託,代辦四川省立成都高級農科職業學校,校址在四川大學校園內,當年即開辦招生,設農科、林科
1938年,省政府正式批文成立,設農科、林科。由著名水稻專家楊開渠教授兼任校長,植保專家楊演也曾在此傳道授業,為四川省農業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巨大貢獻。
1939年4月,四川省政府召開職業教育討論會,認為初級職校發展較多,高級農職校很少,抗戰期間,需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和農事管理工作,培養中級人才是當務之急;遂成立了成都高級農校。
1952年3月,學校由省教育廳轉到農林廳;接管後校名改為“成都農業技術學校”。
1953年,學校與其他6校的森林科調到灌縣,建立灌縣林業學校(現四川農業大學都江堰校區);畜牧科調整到榮昌畜牧獸醫學校(現西南大學榮昌校區);從江油、內江、榮昌、遂寧、綿陽、眉山等農校調來12個班及部分教職員工,省立成都高農改為四川省立成都農業學校。
1958年初,成都農校下放由成都市管理。
  • 郫縣農業機械化學校
1956年,省農業廳在郫縣成立並主管省重點中專郫縣農業機械化學校。
1958年3月,“成都會議”期間,毛主席視察學校,發出農業要實現機械化的指示;同年郫縣農機校停辦,校址移交四川農業機械學院(現西華大學)師生分別調往溫江專區農業學校、內江農校。
  • 溫江專區農業合作幹部學校
1956年,成立溫江專區農業合作幹部學校。

因農而生

  • 四川省立溫江專區農業學校
1958年3月“成都會議”,會議期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入溫江專區農村視察工作。為適應農業經濟發展對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的需要,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省農業廳決定將四川省立成都農業學校農科果樹栽培、農作物栽培、植物保護三個專業、學生459人、教師30餘人,郫縣農業機械化學校農作專業,與溫江專區農業合作幹部學校合併,成立四川省立溫江專區農業學校,行政隸屬溫江地委農工部,業務上受省農牧廳領導。
建校初期教師大部分是從成都農校和郫縣農機校合併過來的,其中有魯迅藝術學院的鄧澤、清華大學的陸壽寧、曾任四川大學地下黨負責人的夏仲平等,還有解放初期各農業院校的畢業生。

崢嶸歲月

  • 四川省溫江農業學校
1961年,為貫徹中央調整工作會議精神,溫江地委決定溫江農校停辦。停辦期間,溫江地委決定成立四川省農村人民公社幹部學校溫江分校,為農村人民公社培養管理幹部。
1963年,國民經濟好轉,溫江行署決定溫江農校復辦。
1965年,學校遷入溫江縣外西的西禪寺(即今校址)。
1969年12月,學校被撤銷,教職工全部進入溫江地區“五七幹校”,以後大部分教職工調離學校。
1974年2月,溫江地委決定恢復溫江農校,更名為四川省溫江農業學校
1975年,正式恢復溫江農校建制。
1976年,“文革”結束,在省地兩級政府人力和物力的重點扶持下,學校恢復發展十分迅速。
1977年,溫江地委農工部副部長張興讓任學校黨委書記,從各地抽調高水平科技人員充實、重組學校師資隊伍。
1980年4月,學校被國家教委授予“國家級重點中專”稱號。
1983年,學校在全國率先進行招生分配製度等一系列改革,打開了農業中專人才直接通向農村之路,為我國教育“兩包改兩自”提供了有益的實踐經驗,得到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教育部、農業部的充分肯定,並在中國農業中專中得到推廣。
1984年,農牧漁業部在學校召開了“中國中等農校教育改革現場會”,向中國農業中專介紹和推廣學校的改革經驗。
1985年6月,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的調查報告《從溫江農校看農村中等技術學校的教育改革》,全面介紹了學校教育改革的經驗。
1986年7月,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工作會議期間,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同志接見了學校黨委書記余鴻良,聽取了學校進行招生分配製度改革工作的情況匯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四川省委書記楊汝岱,國家教委副主任何東昌王明達,農牧漁業部何康部長,相重楊、洪紱曾副部長,四川省省委副書記副省長張中偉、副省長劉純夫韓邦彥敬正書,中共成都市委書記吳希海、副市長潘兆清等領導同志和兄弟省、校的同志相繼來校考察和指導學校工作。
1989年,由於地域局限矛盾越發顯著,四川農業大學提出合併同在溫江的溫江農業學校,不果。
1991年8月,學校被農牧漁業部確認為“中國中等農業學校辦學水平評估A等二級學校”。
1993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為“省部級重點普通中等專業學校”。
1996年6月,被農業部批准列為全國18所中等農業學校能力教育體系改革試點學校。
1998年,國家教育部對學校辦學水平進行了評估,學校再次獲得了“國家級重點中專”稱號。
校園全景俯瞰校園全景俯瞰
  • 四川省成都畜牧獸醫學校
1956年,經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在原華陽女子一中基礎上增建成都農業經濟學校。
1957年,更名為四川省農業經濟學校。
1958年,成都農校的其餘部分和四川省農業經濟學校合併為四川省成都經濟學校。
1959年,四川省成都經濟學校更名為成都市農業學校。
1961年2月,撤銷成都市農校。
1966年,調整為成都市農職校。
1973年7月,恢復成都市農校。
1988年10月,學校更名為四川省成都畜牧獸醫學校,校址位於獅子山街道
  • 成都市機電工程學校
1978年8月,經四川省政府批准在四川省溫江農業學校內創建溫江地區農業機械化學校。
1979年春,根據省政府批文,省計委列為當年投資計畫,撥款60萬元,將原溫江地委“五七幹校”校址買下,溫江地區農業機械化學校獨立辦學,遷址到溫江區和盛鎮。
1983年,溫江地區農業機械化學校調整為成都農業機械化學校。
1992年,合併成都市農業機械研究推廣所。
1998年,增掛成都市機電工程學校牌子。
荷花湖畔|第九教學樓荷花湖畔|第九教學樓

懸帆竟進

2000年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長張中偉等陪同下,先後到德陽市、綿陽市和成都市的一些城鄉基層考察,期間到成都溫江縣的鐵籬村,進行調查研究,參觀了學校校外“教學、試驗示範、技術推廣”三結合基地;村支書蔣希華向總書記匯報說:“我們村是背靠溫江農校,發展農村經濟。”
2001年初,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向四川省高校設定評議委員會提出,在溫江農校基礎上申辦“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2002年4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成為成都市人民政府舉辦的第一所公立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
2004年,被教育部、建設部確認為國家建設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試點高校
2004年6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決定將成都畜牧獸醫學校和成都市機電工程學校整體併入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同年7月省教育廳正式批准三校合併。
2005年3月,啟動三校整合工作;7月,與學院同根同源的成都畜牧獸醫學校和成都市機電工程學校整體遷入了學院,完成了實質性合併,學院辦學規模隨之擴大,整體辦學實力進一步加強。

開拓進取

2005年,啟動“創建國家示範高職”工作。
2006年,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
2007年,與成都市屬農林口科研院所共同組建成都市農林科學院
2008年,申報國家示範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在省教育廳組織的四川地區候選學校兩輪遴選(8進4及4進2)中取得較好成績,但最終未能進入國家示範高職院校建設計畫之列;但學院按照國家示範院校建設標準和要求,著力加強內涵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改革、建設和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學院積極參與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先後獲得“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四川省抗震救災自願服務先進集體”和“成都市抗震救災先進集體”等稱號。
2009年,成都事業單位進行整合,學院劃出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歸口成都市教育局,為成都市人民政府直屬正局級高校。
2011年,被納入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的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重點建設工程。

世紀農歌

2011年8月,被四川省教育廳、財政廳列為第二批“四川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立項建設院校;同月,被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確定為四川省建設類優質學校
2012年,成為四川省單獨招生試點院校。
2013年10月,與甘孜州政府簽訂百千萬康巴英才工程。11月,被評為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在2013年度中國高職高專院校競爭力排行榜中,學院躋身全國農林類第10位。
2014年,通過省級示範性高職院校項目驗收。
2015年2月,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8月,入選為國家首批100所現代學徒制試點高校之一。9月,先後被列入四川省、成都市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11月,被批准為成都市特色院校試點單位。12月,被認定為四川省首批四川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區
2016年,與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等6家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建成都農業創新創業聯盟成都農業職業經理人學院
2017年1月,被確立為四川省普通高校職教師資和高職班對口招生農林牧漁類技能考試全省統考的組考院校。5月,被評為四川省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校。9月,與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定。10月,入選四川新型職業農民試點。11月,入選四川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立項建設院校;發起成立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
2018年3月,溫江區到學院交流校地合作,共創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4月6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四川:人才振興激發農村新活力》報導學院創新創業成果。8月,入選為教育部“百校工程”建設院校,是全國入選單位中僅有的4所高職院校之一。9月,發起成立國際農牧業高等職業教育聯盟。10月,承辦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成都農業創享會。10月28日,學院舉行慶祝建校60周年大會,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范銳平發來賀信。
2019年,根據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校競賽評估與管理體系研究》專家工作組發布的“2012-2018年全國高校教師教學競賽狀態數據”該校以獲獎數量36項,成績排名位列全國第15位,四川省第一位。
2019年1月14日,與成都市農林科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定,以科技合作為主要載體,共建深度合作平台。3月,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定,共建國家級動植物疾病防控技術研發中心。
學院正門學院正門

教育教學

院系專業

2019年,學院共設園林園藝分院、現代農業分院、畜牧獸醫分院、信息技術分院、經濟管理分院、城鄉建設分院、機電技術分院7個二級學院,此外設有思政與基礎教學部、繼續教育中心和創客學院。
學院是為主、兼顧城鄉一體化區域一體化需要的多學科綜合型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設定以涉農優勢專業為基礎,形成涵蓋農林牧漁、土木建築、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財經商貿、旅遊、食品藥品與糧食、公共管理與服務等行業的專業體系。開設44個專科專業,經過調整,在招專業37個。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院系專業設定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學院有教職工585人,專任教師439人,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比例39.3%,碩士以上學位占專任教師比例53.8%;其中教授(研究員)有22人,副教授158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293人;其中博士16人,“雙師”素質教師259人,占專任教師比達80%。
學院培養專業帶頭人和骨幹教師60餘人,建設省市級教學團隊4個,其中省級專業教學團隊2個;有3支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擁有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1名教師獲中國教育二十年名師獎,5名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1名科技部中國火炬創業導師,1名省級教學名師;有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1人,四川省先進工作者2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成都市勞動模範2人。8名教師進入農業部“中國當代農業高級專家庫”,1名教師進入教育部現代學徒制專家庫;39名教師分別任相關行業或專業的副主任委員、理事長、常務理事或理事。
春華秋實、桃李芬芳春華秋實、桃李芬芳
除此以外,還薈萃了眾多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精英和技術能手作為學院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聘請校外兼職教職257人,中高級職稱以上128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48人。
教學團隊
序號所屬分院團隊名稱負責人負責人級別
1
畜牧獸醫
畜牧獸醫專業教學團隊
周光榮
2009年
省級
2
園林園藝
園藝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2010年
3
經濟管理
會計專業教學團隊
-
-
成都市級
4
園林園藝
園林技術專業教學團隊
-
-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傑出人才
人才類別人員名錄
碩士研究生導師
周光榮(名單不全)
全國優秀教師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
中國教育二十年名師獎
中國當代農業高級專家庫入庫專家
王慧、毛建、尹洛蓉、魯健生、彭素瓊、賀陽東等
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
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科技部中國火炬創業導師
教育部現代學徒制專家庫入庫專家
四川省級教學名師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
付茂忠(特聘)
四川省先進工作者
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四川省優秀物聯網教師
鄒承俊、文燕
四川省“導航名師”
董婭、劉皓、陳艷、賀靜
成都市勞動模範
陽淑、周光榮
四川省教育廳科技創新團隊
農業信息化與智慧農業創新團隊
農鳳雞選育及生態養殖配套技術推廣套用創新團隊
現代農業產業化創新團隊
中藥新獸藥研發創新團隊
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名單級別
胡世勛盆景大師工作室
省級
資料: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至2019年2月,學院建設國家、省級和市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6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業2個,省示範專業3個,省重點專業4個,省骨幹專業3個,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專業2個,成都市級重點和特色專業5個。
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教育部農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精品課程1門,四川省高等學校省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2門,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四川省級精品課程12門,成都市級精品課程12門,成都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院級精品課程51門。並主持參與建設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學院教師主參編教材81種,其中國家規劃教材51種。
學院是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國家建築行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國家高技能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全國管理人才評價單位、四川省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四川省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四川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成都市移民培訓基地、成都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是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農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鑑定站、四川省建設廳批准的建築行業職業技能鑑定站、四川省和成都市職業技能鑑定單位、成都市勞動局機電類各工種上崗證技能鑑定所。
截至2019年2月,校內建成實驗、實訓基地覆蓋種植養殖、園林園藝、建築機電等專業,面積達3萬多平方米,設備總值4300多萬元。建成國家級實訓基地1個,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4個,省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2個,省級骨幹職業教育集團1個。
截至2019年2月,學院引入四川旺達集團四川中牧飼料製造有限公司等10家相關企業,共建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共同建設和經營管理學院農場、園藝場和養殖場,建立種豬繁育和商品豬生產基地,建立汽車實訓車間並配置實驗設備,實現訂單培養,頂崗實習。學院先後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巴斯夫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華西生態集團中國旺達飼料集團四川中牧飼料製造有限公司四川邡牌種業有限公司等236家企業簽定了校企合作協定,與600餘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建立了380個校外生產實訓基地。
中央財政重點支持“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業(2個):飼料與動物營養作物生產技術
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園林工程技術水產養殖技術農業經濟管理
國家級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2個)經濟管理分院(國家高技能管理人才培養基地)、園林工程技術(國家建築行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級實訓基地(1個):園林園藝實訓基地
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的實訓基地(2個):畜牧獸醫實訓基地(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園林園藝實訓基地
四川省重點專業(4個):畜牧獸醫園藝技術園林工程技術作物生產技術
四川省級示範專業(3個):畜牧獸醫園藝技術作物生產技術
四川省“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專業(2個):園藝技術畜牧獸醫
四川省級骨幹專業(3個):作物生產技術園藝技術畜牧獸醫
四川省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4個):園林工程技術水產養殖技術農業經濟管理畜牧獸醫
四川省級生產性實訓基地(4個):園林園藝生產性實訓基地、畜牧獸醫生產性實訓基地、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生產性實訓基地、現代農業裝備生產性實訓基地
四川省級虛擬仿真實訓中心(2個):飼料生產虛擬仿真實訓中心、畜牧獸醫虛擬仿真實訓中心
四川省級骨幹職業教育集團(1個):四川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
成都市級職業教育集團(1個):成都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
成都市特色專業(3個):畜牧獸醫園藝技術軟體技術
成都市重點專業(2個):會計園林技術
參考資料:114
  • 教學成果
2007年6月至2019年2月,學院先後獲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多項教學成果。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教學成果(部分)
時間主持人課題名稱獎項
2007年6月
毛建等
《“科教興農,服務育人”研究》
第三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蔣躍軍等
《富有高職教育特色的“四型”教育模式》
第三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三等獎
2008年7月
吳學軍
《高等農業職業教育課程創新研究》
四川省高等教育學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2009年7月
盧曉東等
《高等職業教育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實踐》
四川省2009年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10年3月
盧曉東等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研究》
第六屆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0年6月
魯健生
《農業高職學院創新教育體系研究》
四川省高等教育學科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2012年8月
余萍
《高職英語教學分層推進的探索研究》
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4年5月
劉智慧等
《均衡監測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研究與實踐》
四川省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7年8月
陽淑
《高職園藝類專業“三位一體,雙能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第七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王占鋒
《高職園林工程專業“項目驅動,四段育人”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
第七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鄒承俊
《MOOCs視野下高職院校<計算機套用基礎>教學改革研究》
第七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馬濟民
《國民族地區涉農行業“定向訂單”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以甘孜州為例》
第七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韓春梅
《植物組織培養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第七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9年2月
劉智慧等
《涉農高職創新創業人才“1133”培養路徑的探索與實踐》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四川省第八屆高等教育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資料:
  • 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申報年份級別
1
農業氣象
2011
國家級
2
農業氣象
徐大勝
2010
部級
3
農業氣象
徐大勝
2010
省級
4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就業指導
2009
5
農業氣象省級
徐大勝
2008
6
園藝植物保護
2007
7
動物微生物
2007
8
動物解剖組織胚胎及生理學
2010
9
植物保護
2006
10
盆景與插花藝術
2010
11
動物藥理
李福杏
2009
12
SQLServer2000套用技術
2005
13
動物解剖生理
尹洛蓉
2015
14
財務會計
彭芳
2015
資料:
四川省高等學校省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部分)
序號申報單位課程名稱負責人
1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動物解剖生理
尹洛蓉
2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
創辦園藝企業
史偉
參考資料:
精品資源共享課(部分)
層次課程名稱負責人學科門類/專業大類級別
專科
動物解剖生理
尹洛蓉
農林牧漁大類
省級
專科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指導
陳志國
——
省級
專科
園藝植物保護
練華山
農林牧漁大類
省級
專科
蔬菜生產技術
練華山
農林牧漁大類
成都市級
資料:
成都市級精品課程
序號課程名稱負責人申報年份
1
園林植物栽培與套用技術
楊麗瓊
2011
2
中獸醫防治
2011
3
園林植物保護
2010
4
動物營養與飼料
2012
5
園林工程定額與預算
蘭玉
2011
6
遺傳與作物育種
2010
7
養禽與禽病防治
2010
8
養豬與豬病防治
2011
9
Flash動畫製作
陳琳
2010
10
動物繁殖與改良技術
2010
11
中獸醫防治
2011
12
園林植物栽培與套用技術
楊麗瓊
2010
資料:
  • 學生獲獎
2007年至2015年1月,學院學生個人獲得全國農業職業技能大賽一二三等獎、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四川賽區二三等獎、成都市“一專多能”優秀學生等國家、省、市各級各類表彰共292人次;學生集體獲得全國青少年網路辯論賽亞軍、四川省優秀社團、成都市“先進基層團組織”等國家、省、市各級各類表彰共37項。
2014年該校作為四川省代表隊獲得2014年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高職組“植物組織培養”獲團體二等獎。
2016年,學院學生獲國家級三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5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19項,市級優秀獎3項。
2017年,學院學生獲得國家級一等獎1項,三等獎5項;省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16項,優秀獎4項,市級一等獎3項。
2018年大學生動物防疫職業技能大賽,該校獲得一等獎。
2019年四川省高職院校大學生技能大賽該校共獲得省一等獎6個,二等獎10個,三等獎10個。
2019年第十屆全國高等院校學生“斯維爾杯”建築信息模型(BIM)套用技能大賽該校獲專科組全能獎二等獎,並分獲工程設計專項二等獎、綠色建築分析專項二等獎、工程造價專項三等獎、工程管理專項三等獎。
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物聯網技術套用賽項該校榮獲團體二等獎。

創新創業

  • 雙創建設
學院是四川省省級眾創空間,四川省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成都市現代農業創新創業先進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創業教育聯盟首批理事單位,四川省第一批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立項建設單位和省創新創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據麥可思第三方調查,半年後學院畢業生自主創業平均比例為4.6%,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5%,三年後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達13.5%,高出全國平均水平5%。學院很多涉農專業學生回到家鄉,紮根農村,自主創業,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業企業家,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致富。
  • 課程建設
擁有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4門;學校編寫的《創新創業與生涯發展實務指導》獲評“網際網路+”成果示範教材、“全國高校就業指導課程特色教材”。
全國首屆“創業引領者專項活動暨創業培訓講師大賽”一等獎:《小微企業常見法律形態的特點》陳志國
全國就業指導示範課(1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創業就業指導》
省級創新創業教育示範課程(4門):《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實務》陳志國、《創辦園藝企業》史偉,《設計思維創新訓練》陳艷,《川派盆景傳承與創新》楊群
  • 創業載體
四川省級眾創空間(1個):1958·農創空間
四川省級創新創業園區(2個):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創業孵化中心、葛仙山生態農業創客村落
成都市級中央專項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1個):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創客學院
成都區縣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3個):大邑現代農業大學生農業創業園、郫縣菁蓉小鎮(成都農業創客空間)、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崇州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科技示範園
  • 創業聯盟
序號載體名稱相應職務級別
1
常務副理事長單位
成都市級
2
成都創客空間聯盟
副理事長單位
成都市級
3
溫江區創新創業聯盟
副理事長單位
區級
4
溫江區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聯盟
理事長單位
區級
料源:

獲得榮譽

學校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示範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教育系統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全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示範案例50強;中國科教興村試點工作先進單位、中國創意農業傑出貢獻獎;
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院校;農業部“加強實踐教學,為農村經濟建設服務先進單位”、農業部“改革先進單位”;
四川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省級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校、四川省建設類優質學校、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省就業先進集體;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四好班子、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全省統戰工作先進單位、省最佳文明單位、省支援中小企業/鄉鎮企業先進單位、文明服務視窗示範單位、省級文明單位、校風示範學校、部門綠化百佳單位、省最佳精神文明單位、省抗震救災自願服務先進集體、省抗震救災大學生志願服務先進集體、省高校統戰工作先進單位、省高校幹部培訓先進單位;
成都市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成都市科技興村先進單位、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先進單位、文明單位、園林式學校、抗震救災先進集體、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為三農服務,為興農育人為三農服務,為興農育人

交流合作

合作辦學

  • 本科銜接
學院所有專業均可跨校“專升本”,可以升入的本科院校有四川輕化工大學西昌學院;此外還與四川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等知名高校聯辦繼續教育。
  • 境外合作
截至2017年10月,學院與國(境)外院校進行了廣泛交流與合作。已與英國拉夫堡學院、荷蘭艾瑞斯套用技術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美國西北理工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TAFE西部學院、俄羅斯契科夫技術學院、法國瓦爾德薩爾特農業科技學院、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以及中國台灣地區屏東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中州科技大學等多所國(境)外高校結成姊妹學校,簽訂友好合作協定,聯合開展“3+1”專升本項目與“國際合作班”,已聯合培養800餘名學生。
學院與英國拉夫堡學院荷蘭套用科技大學分別合作開辦了旅遊管理專業中英國際合作班、園藝專業和畜牧獸醫專業中荷國際合作班。學院還是法國瓦爾德薩爾特農業科技學院海外實訓中心。
2018年,學院首次面向國外招收了8名寮國、2名斯里蘭卡的10名留學生。
“3+1”專升本項目
項目名稱合作院校合作專業
中荷國際班合作項目
園藝類、畜牧類、農業管理類
中英國際班合作項目
金融類、管理類、旅遊類
中美合作項目
工學類、商學類
對台交流項目
雙方均有設定的專業
參考資料:
  • 職教集團
截至2019年2月,牽頭組建四川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成都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集團,吸納省內涉農中職院校探索立足行業、依託企業、適應市場需要的現代職業教育產學研結合發展模式,促進集團成員單位資源共享、互惠互贏,推動院校與企業共同發展。
  • 校企合作
截至2019年2月,學院先後與正大集團國光中國旺達飼料集團等企業組建了正大班,國光班,元豐班、旺達班、巨星班、金房苑班等企業冠名班,實施訂單培養、產學結合,校企共管共育。

會議培訓

學院先後承辦了中國農學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中國農村電子商務財富論壇、中國創意農業發展論壇,協辦了成都農博會、南方鮮食玉米大會等行業盛會。
作為農業部和商務部“南南合作”、“中非合作論壇”援外和涉外項目培訓單位,學院與寮國開展現代農業職業教育合作的“倉廩計畫”,進行寮國師資來華培訓、學院專家赴寮國專業技術指導以及寮國留學生來華交流學習等項目,教育部給予高度評價。
學院還積極承擔多期農業部面向衣索比亞尼泊爾開發中國家的技術人員涉外培訓、“南南合作”外派技術人員專業培訓和英語培訓,多次受到上級部門高度讚揚。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至2019年4月,學院與其他單位合作,共建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國家級研發中心、省級工程研究院(籌);建有行業級研究中心3個,省級協同創新基地1個,省農業廳第三方檢測實驗室1個,省級指定檢測實驗室1個;成都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成都市級研究中心2個,成都市級重點實驗室2個,校級科研機構10個;校級技術與科研服務團隊3支。
國家級綜合試驗站(實施單位)(1個):國家大麥青稞產業技術體系成都綜合試驗站(與四川農業大學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共建)
國家級研發中心(1個):國家級動植物疾病防控技術研發中心(與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國家成都農業科技中心等共建)
四川省級工程研究院(1個):四川省中醫農業系統工程研究院(籌)(與中國農科院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等共建)
行業級研究機構(3個):中國西部創意農業發展研究中心、四川古典插花研究中心、西南農業大數據研究院
四川省高校校企聯合套用技術創新基地(1個):四川省現代農業裝備套用技術協同創新基地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第三方檢測獸醫實驗室(1個):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動物疫病檢測中心
四川省級動物疫病指定檢測實驗室(1個):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動物疫病檢測中心
成都市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成都市動物疾病防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成都市級研究中心(2個):成都智慧型農業研究開發中心、成都市都市現代農業研究中心
成都市級重點實驗室(2個):植物組織培養實驗室、物聯網實驗(實訓)室
校級科研機構(10個):成都農村電子商務研究院、成都特種玉米研究所、創新創業研究院、高職教育研究所、農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軟體研發技術中心、中藥材研發中心、馬鈴薯研發中心、家禽研發中心、新獸藥研發中心
科研大樓科研大樓

學術資源

  • 學術刊物
2007年,學院創辦了《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學報》,其前身為《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院刊》,該刊是經四川省新聞出版局批准的內部發行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每半年發行一期,主要刊登農業科研領域基礎研究和套用研究的論文。
  • 館藏資源
學院圖書館於2006年7月落成,建築面積10752平方米,有電子閱覽室、現刊閱覽室、工具書書庫和流通書庫。截至2017年3月,有各類圖書近85萬冊,其中,紙質圖書51.3927萬冊,電子圖書35萬冊(擁有超星電子圖書資料庫、萬方《中國數字期刊群》、《中國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和《中國學術會議論文全文資料庫》等電子圖書資源),有期刊400餘種。能滿足教學、科研、生產需要,為促進成都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的文獻信息服務。2014年,在館內建成“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校史館”和“成都平原農耕文化館”。
另有與溫江區圖書館共建共享圖書資源22萬餘冊。

科研成果

截至2012年年底,獲得包括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獎、四川省科技進步獎在內的各類獲獎成果51項。
截至2015年1月,學院教師承擔和參與著國家973計畫863計畫項目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6項,其它各級各類項目100餘項。已結題項目19項,在研項目101項,其中省部級項目2項,市級項目55項,院級項目48項。
2015年至2018年,學院老師積極參與科研項目200餘項,發表科技論文600篇以上,SIC和EI等收錄論文12篇,專利30餘項,省部級成果鑑定5項。通過技術服務扶貧項目服務地方經濟,新增經濟效益3億元以上。學院水果玉米的研究在國內外同類研究領域達到領先水平
學院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及其以上獎勵表
獲獎年份項目名稱獲得獎項
2009年
家畜寄生蟲病監測防治新技術推廣項目
2008年度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三等獎
2010年
農業科技團隊助推新農村建設的研究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科研成果三等獎
2011年
主要糧經作物高效施肥技術研究及轉化套用
2011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5年
高產、抗病、廣適大麥新品種“川農飼麥1號”的選育及推廣套用
2014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18年
豬用中獸藥新產品研發及套用
2017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參考資料:
2010年國家、省立項科研項目一覽表
序號年度主持人項目名稱級別
1
2010
韓春梅
草種植資源創新及育種
973計畫項目子項目
2
2010
李曉東
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研究
教育部重點項目
3
2010
周蘭英
農業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養成研究
省部級項目
4
2010
魯健生
“全域成都”視閾下農業高職學院社會服務職能研究
省部級項目
5
2010
王志林
成都農村小產權房屋的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研究
省部級項目
6
2010
李曉東
高職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省部級項目
7
2010
姜光麗
基於工學結合的高職水產養殖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省部級項目
8
2010
葉少平
種植類專業基於生產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省部級項目
資料:
2009年國家、省、市、縣級立項科研項目一覽表
序號年度主持人項目名稱級別
1
2009
郝艷玲
生物抗衰老研究及產品開發
2
2009
葉少平
大麥試驗站
省部級項目
3
2009
李曉東
基層農技人員培訓項目
省部級項目
4
2009
彭素瓊
溫江常見花木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技術研究
區縣級項目
5
2009
吳學軍
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文化適應性研究
省部級項目
6
2009
魯健生
圖書文獻目錄體系建設研究
省部級項目
7
2009
盧曉東
“在服務中育人”的高等農業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省部級項目
資料: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 校徽
1.本標識由圖案和文字兩大部分組成,以代表農業的綠色為標識主體色調,具有鮮明的農業色彩,使外界看到標誌便一目了然。
2.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校徽圖案是在土地里成長的麥穗,提煉了“親農、事農、興農;敬業、勤業、創業”的校園文標誌中心圖案為抽象的麥穗,上部為麥穗的果實部分,具有三重含義:第一,象徵學院在教育、科研、改革中取得的豐碩成果。第二,造型上形似並排在中軸線上的三顆心,寓意學院全體“領導”、“教師”、“學生”上下齊心,共創輝煌。第三,結構上由兩排並列的三個“n”組成書籍和烘托的雙手圖形,形似幼苗成長的態勢,同時雙手捧托具有撫育的含義,象徵“為三農服務,為興農育人”的辦學理念。
3.標誌下方的麥葉部分由兩個交替環繞的太陽神鳥構成,體現學院的地域特點,同時象徵學院的美好未來。
4.學院的中文名稱與年份字式“1958”相結合體現學院成立的歷史時期,英文全稱體現學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精神風貌

校訓:勤奮、儉樸、誠信、敬業
學院始終秉持“守望田園,不辱使命”的“三農”情懷,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學生勤奮工作的精神、儉樸生活的美德、誠信做人的品德、敬重事業的觀念,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能力。
校訓碑校訓碑
學院精神:親農、事農、興農,敬業、勤業、創業
六個詞有三個“農”字,三個“業”字。表明學院堅持立德樹人,著力培養學生三農情懷,將學院文化精神貫穿於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學生親農的情感、事農的本領、興農的信念;敬業的態度、勤業的作風、創業的能力,樹立學生振興農業的堅定信念,培養學生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理想追求。
校歌:
《放飛綠色的希望》
作詞:鄭時雍,作曲:趙正基
校園升起科學的太陽,綠色禾苗茁壯的成長。
我們肩負大地的期望,我們放飛綠色的希望!綠色的希望!
努力學習,勤業敬業,開拓創新,艱苦創業
我們團結一心,讓智慧春風吹綠原野,吹綠原野。
校園升起科學的太陽,綠色禾苗茁壯的成長。
我們肩負大地的期望,我們放飛綠色的希望!綠色的希望!
情深似海,熱愛農業,春風化雨,服務農業
興旺現代農業,我們是新一代建設者,新一代建設者!
校歌校歌

校園文化

學院以迎新晚會、團體文化節、科技文化節、體育文化節、田園交響曲、第二課堂、新年晚會等為校園文化建設主陣地,將文化精神寓教於形、內化於心。

勸農教稼

勸農教稼,固本強基
1987年,鄧小平在成都金牛賓館接見了由學校教師徐寶誠指導的溫江地區“萬元戶”番茄大王張文康。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小農夫”科普體驗活動基地占地共43萬平方米,涵蓋盆景區、果樹區、草花區、苗木區、作物生產區、蔬菜展示區、食用菌區、無土設施栽培區、植物組織培養區、大棚區、農業氣象站、動物養殖區等。開發出二十餘個參觀和體驗項目。科普活動開展以來,共接待成都市泡桐樹國小成都七中、溫江慶豐國小、實驗幼稚園、溫江實驗國小、柳城美語幼稚園等兩萬人次。
基地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農業科普基地、2010年度成都市溫江區科普示範基地、2011年成都市科普示範基地。

領導集體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院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副院長
資料:

知名校友

學院始終秉承“親農之情不變、事農之心不改、興農之志不移”的堅定信念。建校以來,培養了一大批省、市、縣和鄉(鎮)領導和專家,為四川省尤其是川西平原農業戰線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人才;被譽為培養農村基層幹部的“黃埔軍校”。
學院“為三農服務、為興農育人”的辦學特色使畢業的學生“就業有出路、發展有後勁、創業有本領”,絕大部分學生畢業後通過自己的艱苦奮鬥和努力工作,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為“農村建設的踐行者、農業技術的推廣者、農民致富的引領者”。

黨政領域

張剡:四川省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政府辦公廳黨組書記
徐富藝:成都市政協常委、社會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
伍定:南充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察委員會主任
劉立:成都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正局級)
青士祥:青羊區政協副主席(正局級)
游章田:青白江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正局級)
陳明:成都市地方稅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孫勤懷:成都市環境保護局組成員、副局長
雷鳴:原成都市商務局組成員、副局長
熊先祥:成都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天培:成都市農委副巡視員
李永平:成都市審計局副局長
楊亞群:蒲江縣政協主席
安建東:蒲江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
黃澤旭:成都市新都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
王之琳:郫都區組成員、副區長
徐和根:青白江區人大常委會組成員、副主任
戴顯林:雅安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
賀松:松潘縣委委員、常委、書記
陳小平:瀘州市林業局黨組書記
林鋒:內江市委農村工作委員會主任
萬志瓊:資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公務員局局長
杜紅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黨群處處長、高級會計師
李婧:廣安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農工委主任
余永忠:眉山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副主任(正縣級)
毛向陽:崇州市市委常委、副市長
向方敏:彭州市政協黨組成員、市政協秘書長
堯敏雙: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
李大衛:大邑縣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
耿曉林:邑縣副縣長
郭德彬:郫縣政協副主席
李光水:新都區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
周軍:溫江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局長
吳遠飛:天府新區管委會城市管理和市場監管局局長
駱開富:郫都區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胡宗倏:新都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宋志明:郫都區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智彬:青白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
邱方林:青白江區農業和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
謝記明:成華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胡洪軍:雙流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
高維波:成都市新都區社保局局長
吳謙:原溫江區廣播電視局局長
吳孟賢:瀘定縣委委員、常委
程太良:新津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
鄒蘭斌:九三學社內江市委副主委兼秘書長
馮英:遂寧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黨委委員
蔣廷波:資陽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黨委委員
甘麟:樂山市農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麗:遂寧市統計局副調研員
黃龍蓉:成都市婦女聯合會副主席
黃宗品:寶興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澤軍:古藺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長、縣總工會主席
秦孟剛:宜賓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張文杰:瀘縣縣委常委、副縣長
陳小平:郫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王生琪:郫縣政協副主席
李祥:金陽縣委常委
陳英:雷波縣副縣長
王紀倫:米易縣政協副主席,縣工商業聯合會主席
盧慶:大邑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芝良:一級檢察官、全國先進工作者、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彭傳忠: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二級英雄模範、人民滿意的公務員
備註:成都為副省級城市,市直屬機關為正局級,副職為副局正處級;市轄區直屬機關為正處級。
參考資料:

科教領域

科技專家
張文康:全國農村科普工作先進個人
張先德:研究員、成都市農學會理事長、彭州科技拔尖人才
張晉康:雅安市植物保護站站長,研究員,高級農藝師
馮雲植:貴州省劍河縣政協常委,植保專家
詹學禮:貴州丹寨農牧局局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魏德全:南充市農業科學院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植保專家
廖輝南充市農業科學院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植保專家
陳國:四川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張作忠:高級農藝師,植保專家
高立松:成都市農林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
曾必榮:成都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研究員、高級農藝師
李良玉:成都市農林科學院水產研究所所長
陶蘭蓉:成都市農林科學院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賈勇:資陽市植保植檢站站長
謝紅旗:甘孜州草原工作站站長、高級畜牧師
代秀蓉:高級農藝師,省“青年崗位能手”、彭州市拔尖人才
楊世榮:高級農藝師,四川省勞動模範
高石泉:武侯區林業站站長
李西武:黔江區土肥站站長,高級農藝師
李孝英:廣漢市科協副主席
李錦濤:廣元市經濟開發區工程師
聶青松:鹽邊縣植物檢疫站站長
何建:四川省水稻制種高級技師、四川省勞模
參考資料:
教育英才
楊開渠:四川農學院(現四川農業大學)院長
楊演: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院長
徐永才: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教授
宋進先: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
孫久勛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增:成都農職學院園林園藝分院黨總支書記
王岳光:四川師範大學教授
王濤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張世鮮:成都農職學院現代農業分院院長,教授
鄒承俊:成都農職學院信息技術分院院長,教授
向清萍:成都農職學院現代農業分院副書記,副教授
馮光榮:成都農職學院園林園藝分院院長,教授
參考資料:

工商領域

陳文學郫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公司總經理(正局級待遇)
孫澤富全國十佳農民、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趙平:重慶市涪陵榨菜集團總經理,福布斯中國上市公司最佳CEO
朱樊猛: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寶興縣支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經理
張勝屏:北京自貢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陳啟良: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漢源支公司總經理
金久松:重慶固金工程監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勇:中國人民銀行攀枝花市中心支行行長、黨委書記
喻迎強:巴斯夫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
張建: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四川省地區經理
唐宇東:鐵騎力士集團市場總監
姚來金:江油市金強農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徐富芳:成都頂呱呱集團董事
莊斌:成都莊子墨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東升:成都雨潤農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吳陶:四川燚佳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趙楊:四川英特倫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瞿雁冰:成都裕農農業科技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亮:四川征程畜牧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佑晨:成都艾美控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周思君:成都市誠發畜牧設備有限公司經理
楊凡:非同凡想寵物美容學校總經理
趙旭川:四川馳陽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參考資料:

文藝領域

周克芹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四川省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
何定鏞:成都商報原副總編
向中林:國家一級美術師,“蜀山嘉陵派”創始人
趙安如:成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蘇琪繁:中國好聲音楊坤組4強
詹思宇:中國校園星歌王總決賽冠軍
參考資料:

校園環境

學院有柳城校區、海科校區兩個校區,均坐落於國際花園城市成都市溫江區,校園面積近600畝;並建有崇州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範園區和彭州葛仙山產教融合園區兩個面積1000餘畝的校外實踐園區,形成了“小校區大園區”的辦學格局。校舍面積17.32萬㎡,教學科研行政用房面積8.82萬㎡。

柳城校區

柳城校區(校本部)位於溫江區德通橋路392號,地處溫江大學城,占地442畝,是四川省部門綠化百佳單位、成都市園林式學校。校內建有畜牧、農學、園藝、電子、建築、汽車等實訓基地;成都平原農耕文化館、校史館、圖書館、千兆主幹的校園網、2個標準足球場、14個籃球場、1個燈光球場和1個游泳池。有標準食堂、學生活動中心、超市、郵局、浴室等設施;設有多個銀行自動取款機,棟教學大樓、學生公寓各9棟,新建科研大樓、繼續教育大樓、體育館等。

海科校區

海科校區位於溫江區新華大道二段179號,原為成都廣播電視大學溫江校區,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在溫江大學城投資1.2億元建立,占地128畝,建設有實訓車間、學生宿舍、食堂、運動場館、培訓部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總建築面積51200平方米。

科技園區

崇州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示範園區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崇州現代農業創新創業科技示範園位於崇州市濟協鄉文昌村,總用地約2200畝,其中集體建設用地約200畝,農用地約2000畝,是崇州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學院引進國內外先進農業技術和品種,打造以現代農業為主的兼顧教學實踐、科普培訓、創業孵化、休閒觀光等多重功能的農業綜合體。
彭州葛仙山產教融合園區
成都農業科技職業學院現代農業科技園區位於彭州市葛仙山鎮,由學院與彭州市葛仙山鎮合作建設,項目共簽約投資1.12億元,是成都市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已建成年產量5萬噸飼料廠、年出欄6000頭養豬場、150畝園林園藝生產性實訓基地、4200平方米溫室大棚和果蔬玉米繁育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