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學術研究,科研成果,研究機構,學術資源,辦學規模,院系專業,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國際交流,文化傳統,校名,校標,校訓,校歌,節日,學校領導,歷任領導,現任領導,校區簡介,知名校友,政治界,工商屆,兩院院士,海外院士,高教科研屆,
歷史沿革
1952年7月,根據全國高等工業學校院系調整方案,中央教育部決定創建
華東化工學院。
1952年8月11日,
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主持召開關於學校創建工作的座談會,會上宣布:①學校定名為“華東化工學院”,由
交通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
東吳大學、
江南大學5所高校的化工系合併而成,校址位於上海市江灣平昌街(今政法路195號)原
同濟大學理學院;②成立由以上各合併學校化工系主任、一名教師和一名學生代表組成的建校籌備小組(後改稱建校委員會),並請華東師範大學、同濟大學各派一名代表參加,邵家麟、
蘇元復為負責人,籌備小組暫在大同大學辦公,受華東區高校
院系調整委員會領導;③有關係科的設定的事宜。8月12日,建校籌備小組在
大同大學召開第一次會議;13日,各組成員赴同濟大學理學院作實地察看;14日,各組正式開始辦公。暑假期間,除了五校化工系師生外,復旦大學、同濟大學、
聖約翰大學、
滬江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等8所高校的教師也調入學校工作。9月23日,上級任命
余仁同志為華東化工學院政治輔導處主任(後擔任學校首任黨委書記),負責黨的有關工作。10月起,系、專業教研組、教學小組、實驗室相繼成立。至10月下旬,註冊教職工272人,各校轉來學生449人,新招學生272人。
1952年10月25日,華東化工學院成立暨第一學期開學典禮在
江灣校址舉行,並確定10月25日為校慶日;校名由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舒同親筆題寫;30日,奉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通知,華東化工學院校印正式啟用。至此,新中國第一所以化工特色聞名的高等學府誕生。1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任命物理化學家、教育家
張江樹教授為華東化工學院首任院長。11月15日,成立基本建設委員會,余仁任主任委員,負責新校址選擇與校舍基建工作。建校伊始,教學科研機構設有無機物工業系、有機工業系、化工機械設計系3個系,並設5個實驗室和矽酸鹽工學、無機物工學、燃料化學工學、有機染料及中間體工學、化學生產機器及裝備工學5個本科專業,以及玻璃、硫酸、食鹽電解、皮革、工業分析5個專修科和化學師資班,還設有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理論化學、化學生產機器及高等數學、物理、體育、
馬列主義、中國革命史、政治經濟學等13個教研組。學校隸屬華東軍政委員會教育部,由其代表中央高等教育部負責領導。
1953年,學校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化學製藥工學專業。
1953年3月,學校開始新建梅隴校區,占地610.2畝(即今徐匯校區,占地868.8畝)。7月24日,根據中央高等教育部的檔案指示,學校開始外派留學生,培養專業人才和教師。8月,工業分析專修科調整去浙江大學。9月,
山東工學院化工系調整併入學校。
1954年7月,遷址
梅隴。9月,
華南工學院無機物工學專業調整併入學校;至此,學校歷經“七校”學科整合。10月,學校從
江灣搬遷至梅隴。12月4日,蘇聯專家阿赫米托夫和威吉來校作短期講學,這是外籍專家首次來校講學訪問。
1955年9月,根據高等教育部、
衛生部和輕工業部1954年底的決定,歷時數月籌備,中國第一個
抗生素製造工學(現稱生物工程)專業在學校誕生,開創了中國自己培養抗生素製造工程技術人才的先河,也是國內最早將生物和化學相結合的專業。同月起,學校全部專業按照蘇聯辦學模式,本科學制由四年改為五年,並一直執行到1966年。
1956年2月24日,蘇聯專家尼·米·米德維捷夫來校任教,為期一年,他是首位來校長期講學的外籍專家。在1954~1960年間,先後有耐火材料、無機物、染料化學、
矽酸鹽、化工機械、製藥、煉焦、化工原理、抗生素、有機化學、合成橡膠、石油加工等方面的數十位蘇聯專家來學校講學和工作過,也是學校師資的組成部分,對師資隊伍建設有很大幫助。
1956年7月,學校創辦
夜大學,設無機物工學和化學製藥兩個專業。同月,高等教育部實行體制改革,學校歸上海市人民政府領導。
1956年11月,學校被定為全國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單位之一,獲準首次招收化工原理、抗生素製造工學等3個專業的
副博士研究生(相當於碩士研究生)。同月,學校首次招收
外國留學生。
1957年10月29日,學校與蘇聯莫斯科門捷列夫化工學院及莫斯科化學機器製造學院建立對口聯繫,首次與國外進行校際合作。
至1957年底,學校專業幾經調整和增設,為3個系9個專業,其中無機工業系設無機物工學、矽酸鹽工學2個專業;有機工業系設燃料工學、有機染料及中間體工學、化學製藥工學、抗生素製造工學、重有機合成工學5個專業;化工機械系設化工生產機器及設備、化學工程學2個專業。
1958年7月17日:周恩來總理在上海市科技躍進展覽會上,參觀學校的展出部分,並讚許學校的科研成果。
1958年“
大躍進”開始,學校專業設定和招生數也大幅度攀升,新增了電化學工藝學、稀有元素及擴散性元素、物理化學工程(內部稱放射化工)、高分子化合物、石油及天然氣開採、石油及天然氣工藝學、石油及天然氣機械、生產過程自動化(國內最早創建的自動化專業)、工業熱能學9個本科專業,並新設3個專修科專業。同年9月,根據國家建設需要,首次招收工農
預科。由於新設專業的量大,1958年秋季全校共招收各類新生2034名。
1960年,根據中央教育部、
第二機械工業部的要求,學校繼1959年成立第二無機工業系,又新增了海水化工、半導體材料及器件、化學、數學、
輻射化學、放射化工機械、塑膠工學、合成橡膠工學8個專業。至此,學校計有26個專業。在教育部、二機部的指示下,學校1960年起還先後承擔了有關緊急任務,在有關專業中設定了“
同位素分離”專門化、“
萃取劑(提煉鈾所需的)”專門化、“
離子交換樹脂(提煉鈾所需的)”專門化、“菁染料合成(軍用高空航拍器材)”專門化等帶有一定基礎理論研究和保密性質的“小規模專業”。為了保證“專門化”研究工作和辦學質量,學校成立了相關研究室,如
菁染料研究室、塑膠研究室(由與中國科學院聯合建成的重有機合成研究所改之)和物化工程研究室。之後,許多
軍工材料得以研製成功並套用到實際試驗中去。在1962年成立的塑膠研究室基礎上,學校後建有軍工方面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生產基地等。
1961年8月,
馬譽澄教授指導的中國第一位抗生素製造工學專業副博士研究生
李友榮順利通過論文答辯畢業,成為學校自行培養的首位研究生。同年,化工機械系下各專業開始培養研究生。
1962年,朱正華等進行的“紅外增感染料合成的研究”獲國家教委、經委、計委新產品二等獎。
1962年起,學校陸續調整、撤併有關專業至無機工業系、第二無機工業系、有機工業系、燃料工業系、化工機械系5個系15個專業,並於1964年成立
基礎部(數、理、化、電工、製圖、俄文、體育等教研組集中旗下)和函授部。
1963年12月10日,教育部委託學校在上海舉辦第一屆化學工程學校際學術討論會。
1964年,學校有三項工業新產品獲國家科委、經委、計委新產品獎:“菁染料”獲二等獎,“聚酯玻璃銅”獲三等獎,陶婉蓉等進行的“特種玻璃鋼的研究”獲三等獎。
1965年1月,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內地三線建設華東化工學院、
北京大學、
清華大學、
南京大學4所重要大學分校。同年5月,在四川自貢動工建設華東化工學院西南分院(代號“
652工程”)。
截止至1965年(因“
文化大革命”爆發,1966年起停止招生),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10058名,研究生101名;1956~1967年的12年間,學校畢業學生總數達7746名;教師人數從1955年的194人上升至1967年的809人。
1969年10月,經國務院同意,學校劃歸上海市領導。12月26日,開展“文革”以來第一次石油化工專業試點班招生並正式開學。
1970年,根據
周恩來總理要求上海籌建核電站的批示,
上海市革命委員會擬定了成立
核電站建設工程(代號“728工程”)領導小組,準備以“大會戰”的形式建設此項工程,華東化工學院、上海交通大學、
閔行發電廠等單位受命參加。“728”工程領導小組成員經市革委會批准產生,學校由肖亮城同志出任。學校與
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躍龍化工廠、復旦大學等負責核電站的後處理系統工程研究任務。學校主要承擔熔鹽參數的測定、輻照試驗,氟化鈹、氟化鋰、四氟化釷、四氟化鈾的製備,活性區鈾鹽純化,以及熔鹽純化工藝、設備等的研究。為此,學校專門成立了“728”工程科研組,抽調部分教師和外單位相關人員集中攻關,相關科研成果後運用於中國第一座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
1971年12月,學校首次援外,派出
程繼健教授赴阿爾巴尼亞任長期專家,為期10個月。
1972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決定,學校更名為上海化工學院,西南分院同時更名為上海化工學院四川分院。
1973年秋,經國家計委和國務院教科組批准,四川分院開始試點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3年9月,化學工程研究室與自動化教研組聯合組織仿製工業控制機DJS—10A,於翌年5月試製完成,定名“745機”,此為華東化工學院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1974年9月,恢復招收留學生。
1976年起,學校首台大型通用
數字計算機全面投入使用;1981年和1984年,學校先後向美國公司購得兩台大型電子計算機,此舉為1984年5月設立電子計算機學科——計算機系打下基礎。
1976年10月,“
四人幫”垮台,學校一邊恢復招生和教學,一邊撥亂反正,各項工作重新走上正軌。
1977年12月,國家恢復統一考試招生制度,學校重又開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學制恢復為四年。
1978年3月18日,第一次
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學校10項科研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1978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重新劃歸教育部領導。
1978年9月,恢復研究生招生後的首屆碩士研究生入學,學校共錄取了61人,分別由31名導師指導,專業是:傳質與分離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化工熱力學、精細化工、煤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生物化學工程、環境化學工程、工業催化劑、工業自動化、
輻射化學,這些專業後獲批成為全國首批碩士點或博士點。11月,為了加快培養人才步伐,經
國務院同意、上海市委批准,學校與上海市化工局、
盧灣區政府合辦上海化工學院分院。
1979年上半年,學校確定要按學科設系,逐步發展成為理工結合的多科性大學,把學校真正辦成既是教學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確定“寬窄並存,以寬為主,寬在基礎,內容更新”的專業調整原則。
1979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停辦上海化工學院四川分院,原校址改辦四川化工學院(今
四川輕化工大學)。
1980年,為發展套用理科,學校在原來4個系17個專業基礎上,首先從基礎部新增了套用物理學本科專業;1981年,在套用化學專業基礎上成立了化學系,同年成立了數學系(套用數學專業於1977年開始招收本科生)、物理系;此舉是為學校邁向多科性大學的重要標誌。至1980年代中期,學校有化學工程系、化學工程二系(能源化工系)、高分子材料系、無機材料系、套用化學系(精細化工系)、生物化學工程系、化工機械系、機械工程系、自動控制與電子工程系、環境工程系、科技外語系、
管理工程系、計算機系、社會科學系、石油加工系、工業設計系、基礎部等20個系(部),相繼設立了英語、套用電子技術、工業管理工程、圖書館情報學、實驗室管理、計算機軟體、工業造型設計等新專業,理工結合和多科性目標初步實現。
1980年8月,教育部批准學校恢復華東化工學院原名。同月,計算機中心承擔上海市高校招生各類數據處理工作,直至1990年。
1981年7月,學校黨委討論制定發展規劃,提出要把學校辦成“以化工為特色,理工結合(也稱工、理、管、文結合)、多科性的社會主義新型大學”。
1981年11月,學校被
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單位。當年首次招收博士研究生,設化學工程等5個博士學位授予點。
1982年4月,科技外語系迎來了
改革開放後學校聘請的首位外籍教師——英籍語言專家吳瑪麗。改革開放之初,國外學術使團紛紛來校訪問、講學,僅1982年學校就接待了數十批來自美國、英國、
西德、加拿大、比利時、日本等西方國家高校的化學化工專家,學校還與之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和交流培養人才的意向,師生出訪交流日益頻繁。
1982年5月,學校與德國里昂國立套用科學院簽訂了校際協定;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學校恢復與國外簽訂的第一個校際協定。同月,學校與常州市科委、經委、計委簽訂了全面技術協作聯合協定,建立上海高校第一個科研生產聯合體。
1983年4月27日,由學校牽頭向教育部科技局提出申請,要求由學校化學工程研究所的反應工程研究室與浙江大學化學工程研究所的反應工程研究室聯手組建聯合化學反應工程研究所。在此基礎上,中國第一個
化學工程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反應工程),於1987年經國家計委和國家教委批准籌建,並開放運行至今。
1984年2月,
精細化工(現稱套用化學)在國內最早被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點,工業電子技術及電磁測量、無機化工增補為碩士學位授予點。3月10日,學校承擔的“上海市高等學校招生數據計算機處理”科研項目成果在上海市微電子技術套用成果展覽會上展出,得到
鄧小平同志的讚譽。6月,學校在馬列主義教研室的基礎上成立社會科學系;同時,為化學工業部、
石油工業部、中國石油總公司所屬企事業單位和山東煙臺、棗莊地區及上海市定向招收政治學幹部專修科學員。7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華東化工學院分院併入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今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1985年,社會科學系招收“
文科生”馬列主義基礎本科專業,學校由此正式向文科拓展。同年,宋維端等研究的“甲醇合成塔設計新方法”首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蘇元復等研究的“轉盤塔提取麻黃素”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5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學校建立化學工程和工業化學(現稱化學工程與技術)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全國首批17家博士後流動站之一。
1986年,學校確定“以化工為特色,工理商文相結合,向多科性發展”的方向後,重新研究、調整了學科建設規劃。1987年前後,學校通過“集團性”引進人才,創建套用數學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所、化學物理研究室、經濟發展研究所、文化研究所、政治學研究所等,來加強理科、商科和文科的建設力度,以及學校內部調整成立了環境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研究所、農用化學品研究所等,使“理工結合”有了實質性改變,並開始向“理、工、文、管(商)”和“理、工、農、醫”多科性方向拓展。
1987年,化學工程學科被確定為全國首批國家重點學科。
1988年2月,經
國家教委批准,學校正式成立成人教育學院(2003年改稱繼續教育學院)。
1988年5月,
江澤民同志為學校題詞:人才輩出。
1988年10月,學校成為
國家教育委員會直屬高校首批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與
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並列中國高校綜合改革試點前三甲。同月,環境工程研究所與日本
櫻美林大學簽訂“中日環境共同研究實施計畫”,這是學校首次與國外簽訂的合作科研計畫。
1989年2月,在國家提出大力發展教育與科技的歷史背景下,學校與清華、浙大等部分重點工科院校首先發起籌備“
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研討會”;1990年招開首次研討會,此後每年舉辦一次會議。
1990年2月,學校開設
第二專業,培養複合型人才。7月,《中國著名高等院校概況叢書》中稱:“華東化工學院現在已發展成為以化工為特色的工理商文結合的多科性大學”。
1991年,學校獲批全國第一個生物化工博士點。同年,
程繼健等進行的“硫系玻璃系列研究”首獲
國家自然科學獎,祁國珍等研究的1個項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
1992年7月7日,經國家教委批准,學校進行校內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1993年2月,經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學校更名為
華東理工大學。6月,分析測試中心通過
國家技術監督局考核,成為上海及華東地區高校中首家國家級計量認證合格單位。
1996年6月,學校進入國家“
211工程”重點建設行列。同月,上海石油化工高等專科學校納入學校建制,更名為華東理工大學石油化工學院(2000年12月正式併入成為
華東理工大學金山校區)。
1997年,美國
斯坦福國際諮詢研究所推薦中國5所著名研究單位作為美國公司在華開展合作研究對象,華東理工大學為唯一入選的化學工程研究單位。
1998年,學校在全國高校中率先成立了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將環境評價中心、安全評價中心及工程設計研究院等三家校內機構整體納入技術轉移中心,並系統開展體系架構與制度建設;2001年被教育部、原國家經貿委聯合認定為首批六家
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之一。
2000年10月,學校承辦第十三屆世界大學生桌球錦標賽,校女子桌球隊代表中國大學生隊參賽,囊括女子單打等4枚金牌。11月,學校與澳大利亞
坎培拉大學聯辦首屆IMBA班。
2003年3月,學校被批准為國家首批實施
自主招生改革的高校。
2005年7月,學校召開第九次黨代會,提出要把學校建設成為“國際知名、特色鮮明、多學科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奮鬥目標。12月,華東理工大學科技園建立。
2008年4月,教高函[2008]8號檔案通報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獲“優秀”。5月,學校在體育系基礎上成立體育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全國高校中唯一一所體育科學與工程相結合的專業學院。7月,入選
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9月,
溫家寶總理在四川汶川視察上海社會工作服務團華東理工大學服務隊社工站,稱讚:“華理的社工做得好!”。10月,學校獲準建設“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2009年9月,學校招收首屆
EMBA。10月,學校成立中國首個工程教育學系。
2014年4月,通過“
中國高質量MBA教育認證”,成為國內第七所通過此項認證的高校。10月,入選國家“
2011計畫”。12月,
塗善東等研究的“極端條件下重要壓力容器的設計、製造與維護”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5年11月,學校增列生物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成功,成為國內首個
生物工程一級學科授權點。
2016年10月,學校攜手申能集團成立國內首個能源大數據研究中心。11月,入選教育部“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
2017年7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第二批
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學校兩個項目入選首批國家示範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8月,被上海市教委認定為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入選國家首批“
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0月,費林加
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落戶華理。
2018年1月,獲北京永真基金會2000萬捐贈,成立國內首個社工專業與公益慈善基金會聯合建立的學院——
華東理工大學國際社會工作學院;學校與青島市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將共建華東理工大學綠色化工與智慧型安全創新研究院;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學校和羅馬尼亞
錫比烏盧西恩·布拉加大學簽約合作共建
華東理工大學錫比烏中歐國際商學院,這是學校在海外設立的首箇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也是首箇中國與羅馬尼亞共建的商學院。6月,獲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畫首批入選項目。7月,學校與山西大同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共建
華東理工大學大同研究院。
參考資料: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學校每年承擔各類研究課題1900多項,科研經費逐年增加,2016年超過7.2億元。
2019年1月,英國《自然》出版集團公布2018年最新全球
自然指數排行榜,華理排名全國第27位、上海第4位。
2019年1月,ESI(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最新統計顯示,華理ESI高被引論文排名全國第28位、上海第4位。
研究機構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省部級實驗室與研究所26個、上海市人文社科智庫(基地)3個、校級研究機構60餘個,建有
國家大學科技園,加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等六個國家級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擁有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和國際技術轉移中心,是全國6所首批建立
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入選首批國家
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 |
| |
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處理國家工程實驗室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 |
| |
| |
| |
| |
| |
| |
生物採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軍工複合材料科研生產基地 |
環境保護部重點實驗室 |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重點實驗室 |
| 中國輕工業生物基材料工程重點實驗室 |
國家能源局科研基地 |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科研基地 |
國家能源煤氣化技術研發中心 | |
上海市科研基地、人才基地 |
上海市新藥設計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學重點實驗室 |
| |
上海煤氣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研究院 |
上海海洋動物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市多相結構材料化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
上海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 上海公共經濟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 |
能源經濟與環境管理研究中心 | |
國家級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化學反應工程科學與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 |
先進過程裝備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 生物材料與工程創新引智基地 |
微生物藥物的高效“智”造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結構可控分子工程創新引智基地 |
石油化工行業智慧型最佳化製造創新引智基地 | |
協同創新中心 |
替代石油路線大型化工過程與裝備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牽頭單位) | 煤炭分級轉化清潔發電協同創新中心 (核心協同單位) |
煤基能源化工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 | 上海生物製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 |
中國石化科研機構 |
中國石化-華東理工大學氣化技術研究中心 | 中國石化-華東理工大學能源與化工經濟管理研究中心 |
國際合作科研機構 |
中法化學與環境工程可持續性發展聯合實驗室 | |
| |
教育部結構可控分子工程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中俄科技合作研究中心 |
校級研究院 |
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 | 人文科學研究院 | 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
人工智慧與智慧型製造交叉研究院 | 現代能源技術研究院 | 生命健康研究院 |
生物基材料研究院 | | |
學術資源
華東理工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52年10月,現由徐匯校區圖書館和奉賢校區圖書館以及金山三線書庫組成,館舍總面積達4.6萬平方米。截至2017年底,圖書館總藏書量323.4萬冊,收訂中外文期刊4.3萬餘種,具有CA、EI等84種大型中外文文獻資料庫和網路鏡像資料庫。圖書館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上海市科學技術成果查新工作站,承接來自全國各地各種需求的查新業務,還積極參與地區與國家範圍的館際合作、資源共享活動,每年通過網路為各類用戶傳遞文獻7000餘篇。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創刊於1957年,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國《
化學文摘》(CA)、
SCOPUS資料庫、俄羅斯《
文摘雜誌》(РЖ)、美國《劍橋科學文摘社網站》(
CSA)等十幾家國內外權威資料庫和文摘刊物摘錄;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
中國期刊方陣科技
雙效期刊”;多次榮獲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優秀報刊一等獎。在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組織的編輯質量檢查中多次獲得優秀獎。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設有20個學院,學科設定涵蓋理、工、農、醫、經、管、文、法、藝術、哲學、教育等11個學科門類,有本科專業68個。12個專業被教育部認定為
國家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是中國大陸高校首個通過ABET認證的專業,“化學”是中國大陸高校首個通過中俄聯合國際理科專業認證的專業。
直屬院系、培養單位 | 本科專業 |
化工學院 | |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 套用化學、材料化學、化學 |
生物工程學院 |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
藥學院 | 藥學、製藥工程、藥物製劑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安全工程(安全檢測技術) |
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 | |
理學院 | 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 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 |
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 (國際社會工作學院) | 社會工作、社會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
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 | 工業設計、 風景園林、視覺傳達設計(藝術類)、環境設計(藝術類)、產品設計(藝術類)、 數字媒體藝術(藝術類)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日語、德語 |
法學院 | 法學 |
中德工學院 (國際工程師學院) | |
體育科學與工程學院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人文科學研究院) | - |
| -- |
國際教育學院 | -- |
| -- |
科技信息研究所 | -- |
| -- |
參考資料:
學科建設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擬建設一流學科群;
綠色化學工程與技術(涵蓋化學工程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3個一級學科)、精準化學與分子工程、高性能材料與工程、華理特色人文社會學科(重點建設社會工作與社會發展、能源與環境管理、空間經濟與產業發展、社會經濟重點實驗室)
一級學科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二級學科 | 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 化工過程機械、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二級學科(培育) | 材料學 |
化學工程、
生物工程(包括生物化工)、套用化學、材料學、
發酵工程、化工過程機械、環境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農藥學、社會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工程與技術、化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藥學
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上海I類高峰學科)、化學(上海II類高峰學科)、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藥學
化學(
ESI前1‰)、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藥理學與毒理學、農業科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化學、藥學、社會學、
植物保護套用經濟學、社會學、數學、化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藥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哲學、套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安全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
高等教育學、
體育人文社會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固體力學、食品科學
工商管理、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社會工作、會計、藝術、金融、翻譯、藥學、工程管理、工程
師資力量
全職院士 |
|
雙聘院士 |
|
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計畫” | |
國家973計畫首席科學家 |
錢旭紅、盧冠忠、王輔臣、李元廣、劉昌勝、田禾、錢鋒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田禾、周其林、錢旭紅、劉洪來、塗善東、鐘建江、劉昌勝、錢鋒、林嘉平、李春忠、龍億濤、汪華林、馬鐵駒、楊弋、軒福貞、朱為宏、王健農、馮耀宇、朱麟勇 |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
田禾、錢鋒、凌立成、劉昌勝、鐘建江、王輔臣、林嘉平、汪華林、李春忠、龍億濤、馮耀宇 |
教學建設
截至2017年5月,學校有
國家精品課程20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4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4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3門,上海市精品課程84門;有
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工科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材料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工程實踐教育中心5個;建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程教育中心中國分中心、大學生創業人才培養示範實驗區,上海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驗基地。2000年以來,主持國家級教學改革項目16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9項,建設國家級規劃教材68部,10部教材獲國家級獎勵。
| 化工製圖 | | 化工原理 | |
酶工程 | 發酵工程 | | 物理化學 | 化學反應工程 |
高分子物理 | 壓力容器設計 | | 有機化學 | 基本線路與電子 |
套用化學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生物工程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 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環境工程 |
製藥工程 | 自動化 | 社會工作 |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教學團隊 | 房鼎業 | 物理化學教學團隊 | 黑恩成 |
管理信息系統課群教學團隊 | 陳智高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綜合化課程教學團隊 | 塗善東 |
學校率先進行“兩課”改革,改革成果分別獲得上海市和全國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多年來,國際國內
數學建模競賽多次名列上海市乃至全國參賽學校之首,1997年、2005年兩獲美國大學生數模競賽特等獎,成為國際上少數兩獲殊榮的高校之一,2013年、2014年又兩次獲得國際大學生數模競賽一等獎;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三捧“優勝杯”;在歷年全國和上海市級各類英語比賽中屢獲大獎,在2016年“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中獲得一等獎;以桌球為代表的“體教結合”工作,建立了“一條龍”培養大學生運動員的創新體制,學校
桌球隊在國際桌球比賽中共獲得金牌167枚。同時,在物理、數學、化學、計算機編程、電子設計、機器人製作、
智慧型車、先進成圖技術與信息建模、過程控制仿真、科技發明、英語辯論等方面的競賽中也成績斐然,均名列國內和上海市高校前列。被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在QS全球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排名中,位居大陸高校第14名。
國際交流
截至2017年,學校已與美、德、英、法等國的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長期學術交流關係及國際教育資源共享平台,特別是與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立了姊妹學校關係或簽署了合作協定並實施教師互訪、學生交換以及聯合培養的合作機制。
文化傳統
校名
1952年10月下旬,著名書法家
舒同為華東化工學院題寫了校名。1993年10月25日,慶祝建校四十一周年,學校舉行華東理工大學新校名揭牌儀式,新校名採用了舒同字型。
校標
學校校標以大學的英文首字母“U”為元素,將化工塔、管道與
過程工業中的設備進行抽象表現,既體現了學校化工特色的悠久歷史,也寓意學校向
過程工程學科群拓展。兩個抽象元素也形同兩本書,共線共形,互相滲透、迭合,寓意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相互融合、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同時也寓意嚴謹學風。齒輪造型體現了學校以工科為主的特色,也衍生為太陽光芒,左西右東,寓意學校在祖國東部,日出東方。這些元素之間互連,富有動態,表現了實踐與試驗、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繫,其兼具現代標示形象與傳統徽章特點,展現了新時期學校的新面貌。
校訓
校訓:勤奮求實,勵志明德
“勤奮求實”主要體現學校師生做事、求學的態度,這種態度造就了華理人不尚虛誇、不事張揚、崇尚實幹之精神品格。在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中,全校師生在求學問是的長期實踐中深刻認識到,“勤奮求實”的校訓需要賦予新的內涵,需要進一步彰顯廣大師生開拓進取、敢為人先的精神氣魄,並從根本上有助於全校師生養成“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浩然正氣,有助於廣大師生放眼世界,引領未來。
“勵志”指學校育人之道重在培養鍛鍊和努力樹立師生員工的科學理想、遠大志向。“明德”出自《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此千古名言早在1993年就銘刻在校園入口西花園的石碑上(該紀念碑由大同大學化學化工系校友會捐贈豎立,銘文其中的“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也是
大同大學的校訓)。 “明”指光明、清明之義,“德”指道德(品德)、美德之意;“明德”是指學校育人之道在於努力引導師生員工的道德達致理想境界。
“勵志明德”不僅與“勤奮求實”對態度的強調相互輝映,使得校訓立體、生動,更突出了以德為首、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大學風範。
校歌
《明天的希望》
集體作詞
我們在這裡放飛,放飛青春的理想。
我們在這裡播種,播種明天的希望。
我們用生命雕刻金色的時光,我們用智慧打開世界的門窗。
啊,勤奮求實,名師的教誨賜予我們無窮的力量。
啊啊啊啊啊華東理工,
知識的殿堂澆鑄我們人生的輝煌。
我們在這裡遨遊,遨遊知識的海洋。
我們在這裡插上,插上騰飛的翅膀。
我們用心靈感受時代的脈搏,我們用激情譜寫壯麗的篇章。
啊,勤奮求實,優良的校風激勵我們茁壯地成長。
啊啊啊啊啊華東理工,
美麗的校園永在我們心中閃耀光芒
節日
華東理工大學校園特色節日眾多,有文化藝術節(1986年創辦,在國內高校中開藝術節之先河)、體育節(1987年創辦,前身是1955年創辦的
校運會)、思想學術節(1987年創辦)、外語節(1994年創辦)、秋韻節(2000年創辦)、華理電影節(2015年創辦)、國際文化節(2016年創辦)等,這些節日作為學校傳統文化活動,每年舉辦一屆,有些節日長達數月,其中文化藝術節、體育節和思想學術節是華理富有傳統的、最重要的“三大節日”。
學校領導
歷任領導
余仁(1952.10-1960.2,1981.2-1985.9 )
蔣凌棫(1986.4-1994.2)
張江樹(1952.12-1966.10,1978.8-1981.2)
朱正華(1981.2-1982.10,1982.11-1985.9 )
現任領導
職位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校長 | |
黨委副書記 | |
副校長 | |
紀委書記 | |
黨委常委 | |
校區簡介
截至2018年12月,學校有徐匯校區、奉賢校區和金山科技園區三部分,占地總面積2535畝,各類建築總面積92萬平方米。建有教育部科技項目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市科委科技查新站、上海高校外國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電子文獻檢索中心等機構和分析測試中心、珠寶檢測中心等國家級計量認證單位。
徐匯校區占地868.8畝,是學校的主校區,各類建築面積約45.53萬平方米,可容納學生15000人,地址為上海市
徐匯區梅隴路130號,郵編為200237。
奉賢校區占地約1545畝,2007年9月正式啟用,已進駐一二年級及部分三年級本科學生。擬建各類建築約64萬平方米,全部建成後將容納學生2萬人,地址為上海市
奉賢區海思路999號,郵編為201424。
金山科技園區占地239.2畝,各類建築面積9.9890萬平方米,已發展成為
國家大學科技園金山科技園,地址為上海市
金山區學府路1000號,郵編為201512。
(校區數據截至2016年11月) 知名校友
政治界
劉志峰:建設部原副部長、十一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張人為:國家建材局原局長、十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
劉家林:
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前國家開發銀行農材原材料信貸局局長
陽安江:北京市原市委副書記、政協主席、十一屆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
張永根:天津市政協副主席、中共天津市委統戰部部長
夏克強:上海市原副市長,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
張學兵:上海市原副市長,上海市公安局原局長,上海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吳錫軍:江蘇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吳亦新:中國南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務院稽察特派
朱昕:原國家經委總調度局局長
韓軍:原無錫市政協主席
王安生:合肥市原副市長
孔長明: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人事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張嘉寶:原上海市經委副主任
胡新南:原
台灣中國石油公司董事長,十二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華東理工大學校友總會大同大學化學化工系校友會名譽會長、上海大同大學校友會名譽會長
劉志峰: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會長
徐寬寧:原四川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
周迪頤:青島市政協副主席
強炳寰:原廣東省環保局局長、黨組書記
徐佩菊:水利部社保局原局長
戚秀琴:國家質檢總局國際司司長
徐玉明:原國防科工委二司司長,中國核能協會副秘書長
劉俊生: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主席、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主任
潘五星:國務院國資委石化機關服務局局長
吳敏華:上海市委組織部原副部長
朱匡宇: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精神文明辦公室主任
張包鎬:上海市旅遊局原副局長
陳偉:棗莊市委書記
何少民:青海省商務廳廳長
鄒德正:廣西科協原主席、黨組書記
工商屆
杜重駿:上海石化黨委書記
陳德塘:中國化學工程第十一建設公司總經理
王強:中國石化安全環保局局長
唐蘇欣:中國石化外事局局長
劉新來: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總裁
李京源:樂凱膠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施建勛:吉林石化總經理
藍先德: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張剛:上海高博特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南高:昆明製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胡萍:深圳美麗華集團總裁
劉鈞厚:深圳市國有免稅商品集團董事長
孫靜宇:晉膠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子宗: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
王樹德:中國石化青島煉化公司董事長
吳德榮:中國石化上海工程公司董事長
戴叔銘:中國石化上海工程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江烈民:中國石化上海工程公司黨委副書記
賀鳳仙:中國恆天集團副總裁
朱煜: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
葉宗善:中國石化儀征化纖公司原常務副總裁
朱海興:中國石化寧波工程公司董事長
戎光道:上海石化董事長
吳海君:上海石化副董事長
田鋒:上海電影集團副總裁
王應虎:陝西星王企業集團董事長、西安鑫海資源開發集團董事長
楊棟: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龍文:中國石化海南長城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光遠:古井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古井貢酒股份公司董事長
朱明:經濟學者、藝術家、鑑藏家、《
中國網》專欄作家
唐偉:美國貝爾斯登投資銀行董事長
強祥:美國中華視頻網站聯合創始人、營運長
兩院院士
海外院士
陳德:挪威工程院院士
高教科研屆
山紅紅:中國石油大學校長
桑秀藩: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
石良平:上海海關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二級關務監督
王志貴:武漢科技學院副院長
李建華:中國人民武警部隊學院消防指揮系系主任
黃建美:原瀋陽化工研究院院長
朱永明:上海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主任
程天鏗:中國輕工業上海設計院副院長
朱威:衛生部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
陳列勝:衛生部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副所長
張勇:北京化工研究院院長
李志強:洛陽黎明化工研究院院長
麥永懿:上海化工研究院副院長
陳忠鈺:瀋陽化工研究院黨委書記
李輯超:四川省化工研究院院長
古共偉:四川省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院長
路永林:浙江省石油化工設計研究院院長
宋箭:安徽省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
周斌:化工部第一設計院黨委書記
張慶庚:化工部第二設計院院長
章敦輝:化工部第三設計院副院長
鄭根江:國家海洋局水處理中心主任
陳榮:西安市輕工業研究所所長
施純仁:中國建材國際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謝雪涓:原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謝在庫、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副主任、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長
徐惠:中國石化科技開發部副主任
葉汝強:
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黨委書記
陳英南:上海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