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位於四川省會成都市,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中歐商校聯盟創始會員,入選”2011計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體、金融學為重點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金融人才庫”。

學校始於1925年在上海創立的光華大學。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愛國怒潮中,愛國師生從聖約翰大學脫離,擁戴張壽鏞先生創辦光華大學。1938年因抗戰西遷建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為成華大學。1952至1953年,以成華大學為基礎,先後併入西南地區16所院校的財經系科,組建四川財經學院。1960年分設四川財經學院和四川科學技術學院,1961年合併更名為成都大學。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1979年由四川省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1985年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2000年劃轉教育部管理。

截至2017年6月,學校轄光華、柳林兩校區,總占地2300餘畝;有專任教師1380餘人,全日制在校生22600餘人;設有26個教學單位,33個本科專業,108個碩士學位培養專業(含18個碩士專業學位),57個博士學位培養專業;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個博士後流動站;擁有4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概況,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國際交流,學術研究,研究機構,研究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大學精神,形象標識,優良傳統,光華路名,光華鐵樹,現任領導,知名校友,學術界,黨政界,工商界,

歷史沿革

西南財經大學始於1925年在上海創建的光華大學。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愛國怒潮中,聖約翰大學及附中572名愛國師生脫離該校,擁戴張壽鏞先生籌辦光華大學;9月,光華大學舉辦首次開學典禮。校名取自“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卿雲歌》),象徵著復興中華,反抗帝國主義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光華大學是一所設有文學院、理學院、商學院的私立綜合性大學,其中商學院分設經濟學、會計學、銀行學和工商管理學四個系。
私立光華大學校徽私立光華大學校徽
1938年,光華大學在抗戰烽火中由上海內遷四川成都辦學,由張壽鏞校長委託商學院院長謝霖籌辦和主持分校,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光華大學疏散四川時,設法商兩院,法學院下屬政治系和經濟系,商學院下屬會計系、工商管理系和銀行系,直到1945年新增文學院的中文系。抗戰勝利後,當時的校董會決定將私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全部轉贈四川省人士接辦。
1946年,更名為私立成華大學,增設財政金融系。1952年10月11日,成華大學改為公立,調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組成四川財經學院,由西南軍政委員會(1953年3月改建為西南行政委員會)領導。
1952至1953年全國院系調整中,以成華大學為基礎先後併入西南地區16所財經院校或綜合大學的財經系科,組建四川財經學院,是建國之初全國高等院校分區布局中的四所財經學院之一,由國家高教部主管。學校薈萃了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陳豹隱、李孝同、彭迪先湯象龍許廷星劉詩白等一批著名教授。
1954年1月,劃歸四川省政府領導;1954年12月,由中央政府高等教育部直管;1958年7月,改由四川省政府主管。
校史沿革校史沿革
1960年,分設四川財經學院和四川科學技術學院,1961年合併更名為成都大學。
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1979年,由四川省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
1981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財經高校之一。
1985年,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同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5年,開始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1997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1998年,教育部批准西南財經大學建立“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
2000年2月,學校以獨立建制由中國人民銀行劃轉教育部直接管理。5月,四川銀行學校併入西南財經大學。9月,組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2002年,教育部組織的評審中,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科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
2010年,成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首批試點高校。
2011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985工程“金融學科群與中國金融創新發展”優勢學科創新平台正式立項建設。
2011年9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批准,研究生部升格為研究生院。
2012年7月,西南財經大學、清華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三所院校聯合組建國內首個經濟學協同創新中心;8月,由西南財經大學牽頭,國家審計署中國銀監會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共同發起組建“中國金融發展與金融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2015年西財復建光華大學三拱校門2015年西財復建光華大學三拱校門
2013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被確定為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2014年12月,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正式通過歐洲質量發展體系EQUIS的首次認證,被授予EQUIS三年期認證資格,成為中國中西部首家獲得此項認證的商學院。
2015年12月,工商管理學院的MBA項目、西部商學院的EMBA項目正式通過中國高質量MBA教育認證(CAMEA),被授予最高等級的五年期認證資格,共同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和中國財經類大學中首家獲得此最高等級認證的商學院。
2016年5月19日,西南財經大學與成都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雙方將深入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學。
2017年7月,被認定為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2018年,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簡稱“111計畫”);工商管理學科群通過EQUIS再認證;會計學院通過AACSB國際認證(商科認證),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獲得AACSB國際認證的會計學院。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4月,學校有專任教師1380餘人,其中教授250餘人、副教授490餘人,博士生導師260餘人,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講座教授4人,四川省“百人計畫”入選者6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四川省“教學名師”16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6人,有1人獲“全國百名傑出留學回國人員”獎勵,教育部霍英東優秀青年教師獎及資助計畫獲得者12人,1人獲“四川省首屆創新人才獎”,31人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有5人入選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百千萬人才工程”,2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74人當選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3人獲德國“洪堡基金”項目資助;有10位教師擔任四川省第五屆科技顧問團顧問等。
另外,學校還引進全職海歸博士210餘名,特聘海外院長9名,特聘講座教授和課程教授200餘名,形成了海外人才的“群聚效應”。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劉詩白、曾康霖、吳忠觀、趙國良、袁文平、王永錫、雷起荃 、王德中、甘本佑、郭元晞、何澤榮、林義、龐皓、劉邦馳、郭復初、蔣明新、鄭景驥、林萬祥、趙東亞、劉錫良、李永祿、丁任重、張宗益、王裕國 、張合金、卓志 、趙德武、趙曦、王國清、艾孫麟、周殿昆、侯德芳、劉燦、馮亞東、馬驍、高晉康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劉錫良、張宗益、趙德武、楊 丹、史代敏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劉錫良、林 義、魯 籬、陳 滔、史代敏、馮用富、楊 丹、張橋雲、高晉康、蔡 春、毛洪濤、林華珍、馬永強、王 擎、段 江、李 慶、吳元元、楊石磊、趙靜梅、馬敬堂、李永強、譚洪濤、李 涵、陳建東、毛中根、龔 強
海外博士
姓名畢業學校研究方向
劉 強
美國康奈爾大學
金融工程
劉 忠
英國劍橋大學
通信政策和通信企業戰略
鄭 路
美國史丹福大學
組織理論與管理
馮 泓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個體經濟學、產業組織
任 品
美國西北大學
數量化金融交易
Maxwell PAK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博弈論、數理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理論
蒲 明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金融數學、保險精算學、博弈論、計量經濟學、機率論隨機過程
陳建東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居民收入分配
周曉蓉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
房地產投資、行為學
高 琪
德州農工大學
環境和自然資源、計量經濟
蘇明萃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公共經濟學
黃 健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
套用經濟計量
李 楠
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
社會選擇與福利經濟學
張萌旭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計量經濟學、稅收經濟學
李 毅
日本(國立)金澤大學
競爭法的比較研究
吳 越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
商法、經濟法、比較法
江 波
美國舊金山金門大學
國際商法、航空法
殷 盛
德國萊比錫大學
民商經濟法
何 霞
日本九州大學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
王卓宇
英國伯明罕大學
司法制度與訴訟法
朱 南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
企業戰略與決策分析、企業信息化發展、管理科學
楊石磊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
供應鏈管理、庫存控制、最佳化理論
李少睿
日本東京海洋大學
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
陳志傑
英國卡迪夫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
陳曉剛
美國德州大學
線上社區中的知識合作
金家飛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
中外企業併購與人力資源管理, 文化衝突和中國女性事業發展
唐明鳳
法國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學
創新管理
肖慧琳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
國際商務、戰略管理
馬 靜
美國斯帝文斯理工學院
管理信息系統、科技對團隊協作的影響
毛 文
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
消費者行為研究
廖 毅
美國德雷塞爾大學
工商管理、營運管理
丁玉蓮
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
消費需求
陳 揚
香港浸會大學
信息系統與可持續發展
臧文斌
美國肯塔基大學
產業組織學,健康經濟學,環境經濟學,計量經濟學, 財政經濟學
徐 程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
衛生經濟
鄧燕華
香港中文大學
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
姜 博
美國肯塔基大學
城市經濟
黃 碩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
發展經濟學
王 珏
英國倫敦大學
跨國公司技術流動、跨國公司子公司自主權與技術外溢
劉 暢
路易斯安娜理工大學
金融學
袁義勇
美國密蘇里大學
商品期貨
陶其智
英國愛丁堡大學
公司金融
黃 偉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金融計量
張曉玫
日本一橋大學
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陳屹立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
環境工程
方紅艷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
資產定價、公司金融
白 罡
美國塔普爾大學
公司金融
劉宗鑫
美國俄勒岡大學
金融
Gerasimos Lianos
西班牙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
金融
邱志堅
美國弗吉利亞理工州立大學
複分析、泛函分析、調和分析和函式空間上運算元理論
賴紹永
澳大利亞科廷科技大學
資產定價理論、經濟模型識別、金融計量
馬敬堂
紐芬蘭紀念大學
計算數學
郭訓香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
泛函分析
段 江
英國諾丁漢大學
數字圖像處理,高動態範圍圖像技術,計算機視覺,色彩科學
李 慶
韓國情報信息大學
信息檢索、網路智慧型、數據挖掘、自然語言處理
葉淋寧
德州理工大學
圖像處理
羅旭斌
美國萊特州立大學
網路資源化、算法設計、運籌學、信息安全
徐 贇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信息系統
王 穎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
分散式系統、人工智慧
陳 凌
美國斯蒂文斯理工大學
電子商務、多媒體信號處理
伍 晶
新加坡國立大學
經濟信息系統
劉 凌
英國杜倫大學
信譽系統
劉 璐
美國猶他州立大學
環境和資源經濟學、城市和區域經濟學
凌 晨
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
個體經濟學、環境與自然資源
山立威
美國俄勒岡大學林古斯特商學院
實證公司金融(公司治理,董事會結構,公司改組與兼併,資本結構和股利政策)和實證會計
李 涵
美國休斯頓大學
產業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商業經濟學,網路經濟學,數量市場行銷
張大永
英國伯明罕大學
套用計量經濟學,金融市場,總量經濟學
張 進
德州理工大學
套用經濟學、套用公司金融學、時間序列計量經濟學、商業破產預測和信用評分
郭建南
英國華威大學
發展經濟學與產業經濟學
吳 昱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
市場微觀結構、貨幣金融學、微觀金融學
榮 昭
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
套用個體經濟學、實證金融學、產業組織學
劉世勇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管理系統工程
董 艷
英國愛塞克斯大學
銀行風險管理, 資產證券化, 不良資產處理, 金融衍生工具
楚天舒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
總量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 國際經濟學
黃 霖
英國愛塞克斯大學
金融學, 實證金融分析, 資產定價
張 彤
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
經濟學
舒 艷
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
國際經濟學、計量經濟學
彭 濤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總量經濟學
胡 蓉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農業經濟
袁 燕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
個體經濟學
胡又欣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產業組織、計量經濟學、行為與實驗經濟學
張 林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
國際金融、總量經濟學、貨幣經濟學
杜在超
印第安那大學
計量經濟學、金融計量、時間序列
David Broadstock
薩里大學
交通及能源經濟學
梁平漢
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
個體經濟學經濟、產業經濟
張 嵐
印第安納大學
產業組織
許 冰
美國美國喬治亞大學
產業組織、政策分析
歐陽溥蔓
美國雪城大學
國際貿易、發展經濟學
陳明花
美國德雷克塞大學
產業組織、套用個體經濟學
孟 昕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
產業組織、套用個體經濟學
龔 強
美國西北大學
管理經濟與戰略
余建宇
法國土魯斯經濟學院
產業組織、農業經濟
李 瑩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
勞動經濟學
高 競
美國馬里蘭大學
市場行銷
尚 華
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
金融計量
郭洋生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
現代英美語言文學
李英春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
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和課堂文化
邵璐
香港浸會大學
文學翻譯
鄧一恆
美國亞里桑那大學
跨文化交流
楊 霜
日本東京大學
李保坤
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
數據挖掘、隨機集合、最優算法
李 伊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
統計診斷、模型比較、非線性統計方法
譚 濱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
金融計量
汪 勇
美國天普大學
金融學
王 荻
英國伯明罕大學
實驗金融
胡穎毅
法國塞吉蓬圖瓦茲大學
風險管理
顏文業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
農業金融
周 葵
日本德島大學
l 中國的城市化問題、 資源、環境價值評估;環境影響評估
曹 昱
日本福岡大學
合併會計
杜野
美國密西根大學
金融工程、計算經濟學
黃策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方向經濟
周靜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
公司金融
秦振江
奧胡斯大學
資產定價
賀澤凱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
區域經濟
賀方毅
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大學
金融時間系統
張園園
英國南安普頓大學
金融學
史京曄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
經濟學
曾尹嬿
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
經濟學
郭萌萌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
經濟學
楊維
英國肯特大學
保險精算
徐亮
香港理工大學
物流管理
胡康
香港城市大學
社會資本
陳隆近
肯培基大學
公共經濟學
馬光宇
美國南伊利諾利大學
金融經濟學
徐靜
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
經濟學
朱兢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
運營管理
張小波
美國喬治亞大學
國際關係
黃千祐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
經濟學
朱毅
香港中文大學
社會心理
王琪
美國杜蘭大學
偏微分方程
王濤
韓國忠南國立大學
電子商務
秦立崴
巴黎第二大學
私法
肖瀟
美國布朗大學
金融工程
田野
美國北卡羅萊州立大學
最佳化
童清霞
哈佛大學
組織行為
周凡吟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
金融統計
吳季
德雷克賽大學
經濟學
譚繼軍
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
公共經濟學、環境經濟學、總量經濟學
李筠
美國雪城大學
勞動經濟學
Ahn-YoungBin
紐約州立大學Buffalo
巨觀經濟
寇綱
University of Nebraska
商務智慧型與信息系統
高非易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
人力資源
顏吟芳
美國雪城大學
套用計量
張健
美國天普大學
財務管理
張翔
西班牙巴塞隆納自治大學
金融學
張華丞
亞利桑那大學
金融學
都科
悉尼科技大學
金融學
王琪
美國杜蘭大學
偏微分方程
陳培敏
美國密蘇里大學
風險分析
王濤
韓國忠南國立大學
電子商務
葉菁菁
南衛理工會大學
計量學
金小天
香港大學
英國文學
朱毅
香港中文大學
社會心理
管弦
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學
社會工作
司亞卿
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
統計學
江俊佑
淡江大學
統計學
肖瀟
美國布朗大學
金融工程
陳東輝
塔夫茨大學
金融工程與自動交易
劉騰東
美國德里克塞大學
金融市場
方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勞動經濟學
肖輝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密爾沃基分校
金融學
張琳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
金融學
李衛鋒
新南威爾斯大學
經濟學
趙國昌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
經濟學
肖輝
新加坡國立大學
工業與系統工程管理
譚慧敏
卡耐基梅隆大學
市場行銷
范丹
日本筑波大學
農村經濟
傅十和
美國波士頓學院
城市經濟學
高銳
加拿大女皇大學
金融計量
張蕾
英國約克大學
養老
蘭榮傑
美國天普大學
司法制度與訴訟
敖宇
美國中佛羅里達大學
跨文化交流、培訓
廖林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
會計
張若瑾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
經濟學
陳磊
馬斯特里赫特大學
財務會計
李志勇
英國愛丁堡大學
信用風險
付一書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
銀行
李晨晨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跨文化管理
余津嫺
德州農工大學
氣候變化
陳坤
香港中文大學
時間序列
雷涌
香港科技大學
運營管理
張昱城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
張熠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勞動經濟學
牛耕
荷蘭蒂爾堡大學
計量經濟學
肖承睿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
公共經濟學
李雲榮
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
公共經濟學
肖偉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
城市與勞動經濟學
吳亞萍
法國土魯斯經濟學院
公共經濟學
施思
香港浸會大學
旅遊管理
白璇
香港城市大學
戰略行銷
張吉鵬
美國匹茲堡大學
公共經濟學
倪劍
香港大學
金融工程
黃禮登
德國柏林洪堡大學
刑法

院系概況

截至2017年6月,學校開辦33個本科專業,下轄26個學院(中心、部)等教學單位。
院系專業
學院專業專業方向
金融學院
金融學
金融工程
金融學雙語實驗班
光華創新人才“金融與理財”實驗班
保險學院
保險學
含風險管理方向
勞動與社會保障
含企業年金方向
保險學雙語實驗班
保險財務與會計方向
保險精算方向
證券與期貨學院
金融學
證券與期貨方向
經濟學院
經濟學
基地班
工商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
市場行銷
旅遊管理
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雙語實驗班
國際企業管理方向
光華創新人才“金融服務與管理”實驗班
會計學院
會計學
會計學
註冊會計師方向
審計學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雙語實驗班
國際化方向
會計學雙語實驗班
國際化方向
會計學(國防生)
財務管理(國防生)
財政稅務學院
財政學
投資學
稅收學
統計學院
經濟統計學
統計學
管理科學
光華創新人才“金融統計與風險管理”實驗班
經濟信息工程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商務智慧型方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金融信息化方向
電子商務
支付結算方向
光華創新人才“金融智慧型與信息管理”實驗班
法學院
法學
法學-會計雙學位班
光華創新人才“法學-金融”實驗班
經貿外語學院
英語
翻譯方向
商務英語
國際商學院
國際商務雙語實驗班
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語實驗班
公共管理學院
人力資源管理
行政管理
經濟數學學院
數學與經濟學雙學位班
“金融數學”光華創新人才實驗班
人文學院
新聞學
經濟新聞方向
漢語言文學
財經文秘方向
經濟與管理研究院
經濟與管理國際化創新人才班

學科建設

  • 學科概況
截至2018年2月,學校有4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涵蓋31個二級學科)和4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有7個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及1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4個博士後流動站;有57個博士學位培養專業、109個碩士學位培養專業(含19個碩士專業學位)。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金融學、政治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
博士後流動站: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
省重點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法學
省重點二級學科:人口學、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保障、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
博士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法學、社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碩士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統計學、工商管理、法學、社會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外國語言文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碩士專業學位: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法律碩士、會計碩士、工程碩士、農業推廣碩士、金融碩士、保險碩士、套用統計碩士、稅務碩士、國際商務碩士、社會工作碩士、資產評估碩士、旅遊管理碩士、翻譯碩士、審計碩士、體育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
金融學科群與中國金融創新發展
  • 211工程學科建設
優勢學科項目:公共品理論與公共財政建設、產業運行與產業發展、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當代世界經濟與西方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當代國際貿易理論與跨國經營機制研究
重點學科項目:中國現代金融發展與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基礎理論創新、中國會計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研究、中國社會經濟統計創新研究、中國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理論與對策研究、中國企業管理行為與組織理論與創新研究

教學建設

  •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4月,學校共有國家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課程44門,國家級特色專業8門,省級特色專業16門,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1個,並建有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
2010年“經濟與管理人才培養機制改革與創新”成為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在2012年度第二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評選中。該校共有114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項目通過審核並立項,其中,創新訓練項目75項,創業訓練項目30項,創業實踐項目9項。
該校2007級博士生逯東博士論文《政府控制視角下的國企治理與公司價值研究——基於國有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榮獲2012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經濟與管理人才培養機制改革與創新
國家級特色專業:市場行銷、經濟學、金融學、財務管理、統計學、保險學、法學、人力資源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經濟統計學、金融學、會計學、保險學、財政學、財務管理、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法學、勞動與社會保障、電子商務、稅收學、行政管理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現代金融創新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現代金融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教學團隊:數量經濟學教學團隊(帶頭人:龐皓)、財務管理教學團隊(帶頭人:趙德武)、政治經濟學教學團隊(帶頭人:劉燦)、工商管理教學團隊(帶頭人:楊丹)、會計學教學團隊(帶頭人:蔡春)、貨幣金融學教學團隊(帶頭人:殷孟波)
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法學教育實踐基地
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負責人評定時間級別
趙德武
2004年
國家級
殷孟波
2005年
國家級
黎 實
2005年
國家級
邊慧敏
2006年
國家級
劉 燦
2007年
國家級
向蓉美
2007年
國家級
卓志
2009年
國家級
毛洪濤
2009年
國家級
劉蓉
2010年
國家級
王國清
2003年
省級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辜堪生
2004年
省級
孫 蓉
2004年
省級
馮亞東
2004年
省級
高晉康
2004年
省級
姜玉梅
2004年
省級
羅 珉
2004年
省級
於建原
2004年
省級
經濟數學基礎(微積分)
朱文莉
2005年
省級
易敏利
2005年
省級
鄒宏元
2005年
省級
陳永生
2005年
省級
鄧海
2005年
省級
張寬海
2005年
省級
計算機套用(大學計算機基礎)
匡 松
2006年
省級
周啟海
2006年
省級
朱明熙
2006年
省級
周惠彬
2006年
省級
張力上
2006年
省級
蔡春
2006年
省級
余海宗
2007年
省級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ccounting3
陳苑紅
2007年
省級
潘學模
2007年
省級
向開理
2007年
省級
王遠均
2007年
省級
黃旭
2007年
省級
林義
2007年
省級
2008年
省級
國際商務(雙語)
曹德駿
2008年
省級
鄧天雄
2008年
省級
張明
2008年
省級
幸強國
2009年
省級
王幼軍
2009年
省級
劉文
2009年
省級
李勝
2009年
省級
唐曉勇
2009年
省級
俞國斌
2009年
省級
金融企業會計
呂先錇
2010年
省級
陳滔
2010年
省級
陳濱桐
2010年
省級
申曉梅
2010年
省級
社會學通論
劉芳
2010年
省級
劉方健
2010年
省級
經濟管理類代數
劉麗
2010年
省級

國際交流

截至2017年6月,學校與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知名大學、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建立與美國甲骨文公司(Oracle)合作的“金融服務中心”、與英國英傑華保險公司(AVIVA)合作的“中國保險會計師培訓中心”、與日本岡三證券(Okasan Securities)共建“金融實驗室”等多個專門教育機構,並與花旗銀行(Citibank)、滙豐銀行(HSBC)、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澳新銀行(ANZ Bank)、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三井住友海上保險(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住友商事(Sumitomo)等進行合作。建有2所孔子學院。舉辦有DiscoverSWUFE國際暑期學校和光華講壇。羅伯特·蒙代爾(Robert A. Mundell),羅伯特·恩格爾(Robert F. Engle),萊因哈德·施爾頓(Reinhatd Selten)、詹姆斯·米爾利斯(James Mirrlees)、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先後到訪學校,與師生展開高層次、前沿性對話與研討。

學術研究

研究機構

據2019年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個,建有其他研究機構31個。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2011協同創新中心:金融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金融安全與發展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金融智慧型與金融工程實驗室
其他研究平台
人口研究所
社會工作發展研究中心
套用統計研究所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研究院
統計研究中心
金融研究院
財政經濟研究所
翻譯與全球化研究中心
工商管理學院中法創新研究中心
金融數學研究所
經濟歷史與文化研究所
企業管理研究所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世界經濟研究所
市場行銷研究所
數學建模研究所
稅收經濟研究所
外語教學研究中心
西方經濟學研究所
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外國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研究所

研究成果

  • 歷年科研情況
2009年,學校獲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立項78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18項;獲教育部、四川省等省部級科研成果獎32項。
2010年,學校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立項2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1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立項30項;《中國房地產業的調控效應與走勢分析》、《關於建立人民幣區的建議》等多項成果報送中央領導及有關部委參閱。
2011年,學校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18項、國家自科基金項目20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研究項目22項。獲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獎27項,其中一等獎3項,創歷史新高。舉辦第六屆中國管理學年會等高層次學術會議。《百年中國金融思想學說史》第一卷出版發行。全國首個“中國家庭金融調查項目”完成首輪調查。中國綠色發展指數報告和四川消費者信心指數發布,產生一定的社會影響。林義教授“關於創新職工維權工作機制”的報告獲國家領導人批示。
2016年2月,由學校寇綱教授主持完成的“決策數據表征理論與方法”成果獲教育部2016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這是財經類院校首次以第一單位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 部分科研機構科研成果
中國金融研究中心
據2015年12月中心官網信息顯示,2000年以來,中心以金融風險與金融安全、轉型金融理論、金融學說等為研究特色,產出了一批較重要的成果,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等80多項課題,在 《經濟研究》、 《管理世界》等高水平刊物上發表論文80多篇;出版專著和教材70多部;獲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獎項30多項,其中二等獎以上16項。
中國西部經濟研究中心
據2015年12月中心官網信息顯示,該中心承擔了國家級課題10多項,省(部)級課題70多項,地方政府以及大型企業委託的研究項目和橫向研究課題30多項,出版專著30餘本。在《經濟研究》、《經濟學動態》、《經濟學家》、《光明日報》、《改革》、《中國農村經濟》、《人口研究》等刊物公開發表論文數百篇,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獎項30餘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西南財經大學圖書館是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財經文獻中心,據2011年12月學校圖書館官網信息顯示,該校圖書館藏書260萬冊,擁有伺服器20台,磁碟陣列容量達33TB,購置的重要電子資源包括:中國學術期刊網,學術期刊全文資料庫(Academic Search Premier)和商業資源集成全文資料庫(Business Source Premier),中國經濟信息網(專網),PQDD博碩士論文庫,LexisNexis,人大複印報刊全文數據,維普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報告全文數據,中國資訊行,中國價格信息網,經濟要情資訊網,中國股票市場研究──市場交易及財務資料庫,中國財經報刊資料庫,中國政策法律顧問系統,參考訊息40年全文數據,經濟日報20年全文數據,四庫全書全文光碟,人民日報50年全文光碟,北大方正APABI電子圖書,書生之家圖書全文數據,超星電子圖書,中國法律法規大典,及其它光碟數據。
校園風光校園風光
該館自建的資料庫有:學科導航庫、經濟類報刊篇名資料庫、MBA經典案例庫和本校博碩士論文庫。
  • 出版物
該校文獻中心編輯出版有:《金融文獻譯叢》(月刊);《經濟學文獻譯叢》(月刊);《管理學譯叢》(月刊);《財經法學譯叢》(月刊);經濟學科、財稅學科、金融保險學科、工商管理學科、經濟信息工程、電子商務、法學與人口學科、思想政治、MPA等學科和課程的《學科最新發展動態》(月刊)及《讀者報》(月刊);與相關單位合作編輯有《金融文化報》和《四川錢幣報》。
該校主辦有《經濟學家》、《財經科學》等學術期刊,其中:
經濟學家》雜誌是由中國經濟學界一批著名專家學者共同倡議創辦,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所屬的西南財經大學承辦的大型經濟理論刊物。主要發表經濟學界新近的理論研究成果,包括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的
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及其機制的研究;中國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重大課題的研究;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研究;世界經濟發展問題研究以及反映中國經濟領域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的調查報告和當代國外各派經濟理論的介紹和評價等等。該刊1995年6月評為四川省十佳社科期刊,同年12月榮獲首屆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期刊獎提名獎。1998年被全國經刊聯授予“首屆全國優秀經濟期刊”,1999年9月被“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評為“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2000年8月獲四川省第二屆優秀期刊獎。2001年,我刊又再次榮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頒發的“中國期刊方陣”的雙效期刊。
經濟學家經濟學家
財經科學》雜誌是1957年創刊的西南地區最早的經濟理論刊物,由教育部直屬院校西南財經大學編輯出版。《財經科學》長期被列入全國經濟類核心期刊,並被四川省新聞出版局評為四川省一級期刊。許多高水平的論文、研究報告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以多種形式轉載,並被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為來源期刊。
財經科學財經科學

文化傳統

大學精神

經世濟民,孜孜以求
“經世濟民”,是中國古代聖賢對“經濟”一詞的理解。《抱朴子·審舉》謂:“故披洪範而知箕子有經世之器,覽九術而見范生懷治國之略。”《晉書·殷浩傳簡文(司馬昱)答書》:“足下沈識淹長,思綜通練,起而明之,足以經濟。”可見,“經邦濟世,強國富民”是歷代中國有志向、有作為的知識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經濟學應該是“經世濟民”之學,充分體現經濟學厚生、惠民的人文主義思想。“經世濟民”,是以探求經濟運行規律為己任的經濟學人不懈追求的目標,它將個人的知識、能力奉獻社會,將個人的成才抱負融入為最廣大人民造福之中,這是社會進步需要的個體素質的完善與人格信念的升華。
“孜孜以求”,孜孜者,汲汲也,勤勉,不倦、不息也。《尚書·君陳》謂:“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形容每天不倦努力,不耽於安逸舒適。《資治通鑑·陳紀九》:“朝夕孜孜”。皆有孜孜不倦,執著刻苦,上下求索,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貪圖安逸享受的意思。

形象標識

  • 校色
西南財經大學校色為藍白二色,標準為:海藍(C:100,M:50,Y:0;K:0);純白(C:0,M:0,Y:0;K:0),藍色為主色,白色為輔色。校色意蘊如下:
藍色:代表天空,象徵浩瀚深邃;代表大海,象徵開放包容;代表嚴謹,象徵求是創新。
白色:代表清澈,象徵淡泊明志;代表純潔,象徵學術神聖。代表清白,象徵誠信廉潔。
藍、白二色寓意西財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完美統一之追求。
  • 校徽
西南財經大學校徽由核心圖案、背景圖樣“S”及其中英文校名中西合璧而成。
校徽校徽
背景圖樣“S”是西南財經大學英文校名的首字母,其圖案也是前身院校之一的上海光華大學校名由來“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視覺化表述,變體“S”寓意日月交替,循環往復。
核心圖案有三層含義:
(一)造型取自古代布幣,體現西南財經大學財經為主,經世濟民、孜孜以求的辦學特色;
(二)造型為頂天立地的“人”字形,寓意西南財經大學以人為本、以文化人的育人理念,以及師生大智為人、大氣謀事、大愛行天下的境界追求。
(三)它是西南財經大學標誌性建築“光華樓”的抽象圖形。

優良傳統

  • 校訓
“嚴謹、勤儉、求實、開拓”
嚴謹:《爾雅*釋詁》嚴:敬也。《增韻》謹:毖也,專也,重也。嚴謹為治學第一要義。為學者在探究、傳承、創新文化知識時,須以虔敬之心,博觀約取,精益求精,養成嚴肅認真、謹慎嚴密的作風。
勤儉:明朝邱濬《大學衍義補》有“國家者亦本有無窮之財,但勤者得之、怠者失之,儉者裕之、奢者耗之。履祥謂《大學》此四語萬世理財之大法。”西財歷代師生勤儉治校,艱苦奮鬥,當傳承並永葆勤儉質樸、不尚奢華、理財報國的優良品質。
求實:做學問與做人、做事一樣,均要以誠信為本,腳踏實地,立足現實,求真務實。要以理論知識為指導,注重掌握實務知識、實際本領與實戰才幹,經世致用,強國富民。
開拓:發展離不開前人的奠基和創業,更需要後人的傳承與開拓。一個人、一個學校,要堅持自身的特色發展,更要與時俱進,追求卓越,銳意創新,不斷賦予其新的生命力。
  • 校歌
《西南財經大學校歌》
黃埔浣花風雨長,光華柳林譜華章
莘莘學子濟濟一堂,千里之行為了夢想
經世濟民,共擔當
孜孜以求,興國邦
啊 SWUFE,啊 SWUFE
永恆的家園,思想的殿堂
校歌校歌

光華路名

公學路:這一路名是為了紀念西南財經大學的前身院校之一中國公學。中國公學是中國最早的一批大學之一,1906年創立於上海,孫中山黃克強宋教仁蔡元培馬君武楊杏佛于右任等曾任校董,第一批學生中有著名學者胡適。中國公學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師生中有不少人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如女英雄秋瑾,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謬德潘等。中國公學於1951年與正陽法商學院等合併為重慶財經學院,次年併入西南革大,1953年隨西南革大三處併入四川財經學院。
求精路:這一路名是為了紀念西南財經大學的前身院校之一求精商學院。私立求精商學院原名私立求精商業專科學院,創立於1940年,校址在重慶市曾家岩。1947年,商業專科學校升為商學院,由美國教會所辦,各級負責人均為留美學者,學院實行美式教育,從成立到結束,共畢業學生十屆。學院在1952併入西南革大,1953年隨西南革大三處併入四川財經學院。
正陽路:這一路名是為了紀念西南財經大學的前身院校之一正陽法商學院。其前身為創建於1946年的重慶朝陽學院,1949年更名為私立重慶正陽法商學院,位於重慶解放東路。當時的院長、院董事長均由國民政府司法院院長居正兼任,副院長由國民政府司法行政部次長、最高法院院長夏勤擔任。聘有陳豹隱、潘大連、劉覺民等國內知名人士作教授。學院在1951與中國公學、相輝文法學院合併為重慶財經學院,後併入西南革大,1953年又隨西南革大三處併入四川財經學院。
相輝路: 這一路名是為了紀念西南財經大學的前身院校之一相輝文法學院。該學院創建於1946年8月,位於重慶北碚,創辦時擬辦為復旦大學重慶分校,校名取自復旦大學創始人,原校長馬相伯、李登輝兩位老先生。著名紅學家吳宓、文學家徐德庵等曾作學院教授。學院在1951與中國公學、正陽法商學院合併為重慶財經學院,後併入西南革大,1953年又隨西南革大三處併入四川財經學院。
革大路:這一路名是為了紀念西南財經大學的前身院校之一西南革命大學。西南革命大學成立於1950年,校長、副校長分別由劉伯承、張子意兼任,總校設在重慶,先後招收學員2萬餘人。西南革命大學設四個處,三處由部分財經系科合併而成,直接管理財政、貿易、經濟計畫、工廠管理四個系及財政、會計兩個專修科。三處各系科一共辦了兩期,1953年調入四川財經學院。
華西路: 這一路名是為了紀念西南財經大學的前身院校之一華西大學。華西大學是華西協合大學的簡稱,位於成都華西壩,籌建於1905年,1910年正式招生。1937年在社會歷史系建立經濟學組,招收經濟學專業學生,以後由於要求入學的人數逐年增加,1940年正式成立經濟系,從1941至1952年共畢業學生392人。1952華西大學經濟系調入四川財經學院。
光華南(北)路:這一路名是為了紀念西南財經大學的前身院校之一光華大學。上海光華大學創建於1925年6月,由數百名脫離美國教會學校上海聖約翰大學的愛國師生組建而成。校名取之於古詩《卿雲歌》“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句,體現了創辦者復興中華、反對列強的宏願和光大中華民族的精神。抗戰期間光華大學在四川成都設立分部,抗戰勝利後,光華大學本部復校。成都分部交四川省地方接辦,變更為“私立成華大學”,1952年9月併入四川財經學院。
成華路: 這一路名是為了紀念西南財經大學的前身院校之一成華大學。1937年8月13日日本軍隊進攻上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光華大學張壽鏞校長鑒於抗戰非短期內可以結束,與校董會商定,入川設立分校。分校於1938年3月1日正式開學,校名定為“私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1939年學校由市內王家壩校址遷到西郊草堂寺迤西,此地因光華大學成都分部的遷入而得名“光華村”。抗戰勝利後,光華大學本部復校,成都分部交四川省地方接辦。變更為“私立成華大學”,1952年9月併入四川財經學院。
金沙路:金沙路得名於西南財經大學所在地緊臨的金沙遺址。金沙遺址位於成都市西郊蘇坡鄉金沙村。遺址所清理出的珍貴文物多達千餘件,絕大部分約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為春秋時期。金沙遺址的性質,目前推測有可能屬於祭祀遺蹟,也可能是商末至西周時期成都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遺址出土的文化表明,金沙文化不是孤立的,它與黃河流域文化和長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有深刻的內在聯繫,再次證明了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
住友路:住友路得名於緊臨該路的住友苑賓館。住友苑賓館是西南財經大學的對外合作項目之一,部分建設資金由日本住友海上保險公司投入。日本住友海上保險公司從1998年起每年與該校聯合舉辦一次“住友海上---西南財經大學研討會”,邀請國內外保險公司、保險監管機構及保險教育界同行參加。

光華鐵樹

學校光華校區明德樓前聳立著一株挺拔的鐵樹,它有著一段不尋常的歷史。光華鐵樹是1939年,由當時光華大學成都分部的師生們種下的。那一年,正值抗日戰爭時期,為了表達對抗戰勝利的渴望,光華大學副校長謝霖(後擔任成華大學校長)帶領師生們籌資買來了一棵雙株的鐵樹幼苗在校園內種下。這株鐵樹樹形奇特,為“V”型,師生們以此來象徵對抗戰勝利的祝願。
光華鐵樹光華鐵樹
鐵樹從此屹立在光華園中,默默地見證了光華園數十載的發展歷程。鐵樹,漸漸成為了光華人堅忍不拔、不屈不撓、勇於拼搏精神的象徵,成為了光華師生愛國情懷的寫照。因此,此樹被命名為“光華鐵樹”。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副校長
副校長
副校長
副校長

知名校友

光華大學時期知名校友鄧拓周有光張允和穆時英姚依林尉健行榮毅仁董寅初等。

學術界

劉國恩: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終身教授,著名衛生經濟學家,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查濤:2011年全球經濟學家排名487位(其中華人共有10人入選,位列第4)美聯儲亞特蘭大分行高級研究員、美國《經濟計量學(Journal of Econometrics)》副總編,《總量經濟學動態(Macroeconomic Dynamics)》副總編,《套用經濟計量學(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副總編
趙德武:西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卓志:西南財經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
陳志堅四川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張邦富:西南財經大學副校長
王立彥:北京大學國際會計與財務研究中心主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薛雲奎長江商學院創院副院長,原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創院副院長、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院長
賀力平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金融系主任
李義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第一個經濟學博士後。被稱為經濟學界的“進京三傑”
丁任重:四川師範大學黨委書記
邊慧敏:西華大學黨委書記
宋獻中:暨南大學副校長
陳朝先:西南科技大學副校長
趙昌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
王海忠: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中國品牌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王自力:研究員,教授。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人民銀行培訓學院院長
郭平湖南大學會計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
王聰暨南大學教授,博導,原暨大金融系主任
陳豹隱:原西南財經大學教務長,1956年評為國家一級教授。《資本論》的第一個中文譯者和早期傳播者,被譽為經濟學界的“南陳北馬(馬寅初)”
謝霖:中國會計改革的先驅,中國會計師制度的拓荒者,中國第一個註冊會計師
彭迪先:治學務求真知,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馬克思主義貨幣銀行信用理論專著的作者
梅遠謀:留法博士,馬寅初特聘金融學者
湯象龍:中國近代經濟史學的開拓者,與著名史學家吳晗等發起成立史學研究會,任會長。足足花了18年時間完成經濟史學巨著《中國近代海關稅收和分配統計》
劉洪康:大師風範勉來者,主編中國第一部《人口手冊》,主編中國第一部大型人口專著《中國人口》
劉詩白:不做書齋的學者,是中國較早提出社會主義所有制多元性的學者之一
王叔雲:德高望重一學者,中國農業巨觀經濟管理學的創立者
吳世經:學貫中西:德被後人,是在中國普及市場行銷學的開拓者之一
許廷星:“國家分配論”創立者
吳忠觀:中國人口經濟學的拓荒者,首先提出並論證了建立和發展質量人口學的必要性
曾康霖:師道之高品:學問以窮究,“中國金融學科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毛有碧:貴陽學院院長
胡碧玉:四川職業技術學院院長

黨政界

  • 部分中央財經系統領導
原國家審計署審計長、聯合國審計委員會主席:劉家義
曾任中國銀監會主席、中國證監會主席、中國農業銀行行長:尚福林(2006 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原中央財辦副主任、農辦主任,中國扶貧基金會會長:段應碧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莊心一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劉新華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姜洋
中國銀監會副主席:周慕冰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洪天雲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
中國保監會主席助理:黃洪
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孫寶厚
中國人民銀行紀委書記:王華慶
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反洗錢局局長、中國金融學會秘書長:唐旭
原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行長:李若谷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健
中國農業銀行董事長:蔣超良(2005年度國際金融風雲人物,原國家開發銀行行長,交通銀行董事長,他領導的交通銀行成為國內第一家完成“重組-改制-上市”三部曲的國有大型商業銀行)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董事長:王濱
中央匯金公司首任總經理、中國投資公司副總經理:謝平(兩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 部分地方領導
中共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
中共湖北省委書記:蔣超良
甘肅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唐仁健
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寧
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吳靖平
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區政府國資委黨委書記:曾萬明
天津市副市長、天津自貿試驗區管委會主任:閻慶民
湖南省副省長:楊光榮
貴州省副省長:鐘勉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劉家強
四川省政協副主席:陳文華
全國政協常、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趙振銑
原四川省政協副主席:解洪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吳家農
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黃立沛
原全國工商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黃小祥
原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魏宏
原江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趙智勇
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黨組副書記:謝瑞武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原四川省達州市委書記:焦偉俠
四川省廣元市委書記:王菲
原四川省內江市委書記:楊松柏
四川省內江市委常委、市國資委黨委書記:謝和友
四川省資陽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明
四川省資陽市委常委、秘書長:陳軻
四川省雅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蘭開馳
四川省巴中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平
原四川省南充市委副書記、市長:高先海
四川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塗文濤
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四川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朱世宏
四川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四川省文物局局長:鄭曉幸
四川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冷剛
四川省成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朱志宏
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胡際權
重慶市渝中區委書記:唐英瑜
山東省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陳育林
河北省石家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志輝
雅安市委常委、副市長,雅安市行政學院院長:徐一心

工商界

  • 部分工商業及金融企業領導
華晨系締造者:仰融
北京銀行行長:嚴曉燕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建築)總經理:官慶
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節能)總經理:王彤宙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信保)副總經理:劉永信
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副總經理:孟昭億
浦銀安盛基金董事長、浦東發展銀行副行長:姜明生
廣發銀行行長、現任招商銀行副行長:張光華
平安銀行監事長:邱偉
平安銀行副行長:馮傑
原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許斌
光大永明人壽副總經理:譚茗予
泛華保險服務集團董事長、普益財富董事長:胡義南
中英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總裁:張文偉
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副總經理:盛亞峰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公司副總經理:徐斌
泰康人壽創始人之一、原人保資產總裁、現弘泰恆業投資集團董事長:任道德
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總經理:王喆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副總裁:宋安平
易方達基金創始人、董事長:葉俊英
華安基金董事長:朱仲群(2007東亞經濟新銳人物)
原廣發證券總裁:李建勇
國信證券副總裁:孫煜揚
西南證券董事長:蔣輝
華西期貨董事長、華西證券副總裁:胡小泉
廈門證券董事長:蘇金龍
信誠基金副總經理、首席投資官:岳愛民
青島銀行董事長、行長:張廣鴻
成都銀行行長:田茂華
重慶銀行行長:甘為民
富滇銀行董事長:夏蜀
華融湘江銀行董事長:劉永生
華融湘江銀行行長: 雷志衛
中國多金屬礦有限公司CEO:朱曉林
中國對外建設總公司總裁:焦志剛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曉侖
大陸希望集團總裁:陳斌(2007中國行銷年度標誌人物)
雲天化集團黨委副書記:段文翰
原萬科集團副總、現任深國企董事長兼總經理:馮佳
鑄信集團董事長:曾永江
深圳捷運集團公司董事長:林茂德
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行長:林鐵鋼
華東電腦董事長:游小明
藍光集團董事長:楊鏗
藍劍集團黨委書記:曾憲友
廣東省農村信用聯社理事長:羅繼東
香港正道集團資深副總裁:朱勝良
首都時代集團總裁:王小蘭
2005年胡潤中國富豪榜榜單人物,銀河集團董事長:潘琦
四川省國資委黨委副書記、四川化工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家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