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計畫,培養目標,開設高校,培養要求,培養模式,培養規格,知識領域,核心能力,課程設定,深造領域,從業方向,專業分析,發展前景,培養方案,就業前景,教學管理,就業領域,
培養計畫
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現代化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基礎理論知識,從事現代機械加工設備的設計製造、控制與技術管理的高級技術套用性專門人才。
開設高校
培養要求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製造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行銷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模式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機械製造的基礎理論,學習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處理技術的基本知識,受到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產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制、生產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培養規格
本專業主要是培養面向21世紀,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德、智、體全面發展,面向基層並能勝任現代文秘工作的套用型專門人才。
1.政治思想方面: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團結協作,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神。
2.在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方面:
學生要掌握本類專業所必需的數理、電機與拖動、自動控制理論、工程製圖、電工電子變流技術、控制技術等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從事自動控制設備系統的安裝、使用、檢測、維修和簡單設計的能力,具有解決本專業工作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懂得組織生產管理的一般知識;了解本專業科學技術的新成就和發展趨勢;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能藉助工具書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術。
3.具有一定的體育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鍊和生活衛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具有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知識領域
1. 具有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較好的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基礎及正確運用本國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2.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主要包括力學、機械學、電工與電子技術、機械工程材料、機械設計工程學、機械製造基礎、自動化基礎、市場經濟及企業管理等基礎知識;
3.具有本專業必需的製圖、計算、實驗、測試、文獻檢索和基本工藝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某個專業方向所必要的專業知識,了解其科學前沿及發展趨勢;
5.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組織管理能力;
6.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核心能力
機械的設計與製造、自動化機械設備的安裝與調試、生產技術與管理。
課程設定
專業核心課程與主要實踐環節:機械製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液壓與氣動、機械製造設備、數控技術、自動化控制系統、現代控制工程、機加工實習、現代機械製造技術綜合實訓、專業課程的課程設計、畢業實習(設計)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大學物理
大學物理是
廣播電視大學製造大類、電子信息大類、土建大類各專業的公共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可使學生對物理學的基本內容有較全面、較系統的認識,了解自然界的比較完整的物理圖像,對物理學的近代發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學在工程技術中的套用有初步的了解,在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數據處理、常用儀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求實作風等方面得到初步訓練。本課程的內容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影響深遠,既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專業知識打下必要的物理學基礎,也為學生 將來接受、套用和管理高新技術提供初淺的基礎。
工程製圖基礎
本課程3.5學分,課內學時63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的製圖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論和作圖方法;培養解決空間問題的能力;掌握作圖的技能和方法;了解計算機繪圖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幟CAXA繪圖軟體的使用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製圖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緒論、製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換面法、立體、組合體、軸測投影圖、螺紋、機械圖、計算機繪圖。
機械工程製圖
本課程3.5學分,課內學時63.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的一門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使學生掌握製圖和讀圖的基本能力,為後續課及課程設計和
畢業設計打下必要的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製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投影的基本知識點;直線和平面的投影;換面法;畫讀立體、組合體的方法和步驟;軸測投影圖;機件的圖樣畫法;零件圖和裝配圖計算機繪圖。
套用力學
本課程4.5學分,課內學時8l學時,開設一學期。
套用力學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必修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一般工程力學理論和計算方法,為學習後續課程,也為培養分析和解決基本工程力學問題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工程中的力學問題,本課程的任務、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力學中的 基本概念和靜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基本力系的簡化與平衡條件及其套用,
平面一般力系的簡化與平衡條件及其套用,空間一般力系的基本知識,彈性桿內力分析,彈性桿橫截面上應力分析,應力狀態分析,強度分析,剛度分析,
材料力學性能,壓桿穩定,能量法,疲勞強度問題,剛體基本運動,
點的合成運動,剛體平面運動,
動力學普遍定理及其套用,動靜法及其套用等。
機械設計基礎
本課程5.5學分,課內學時99,實驗學時8,開設一學期。
機械設計基礎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常用機構的工作原理和運動特點,初步具有分析機構和選擇傳動方案的能力;掌 握
通用機械零部件的功能和結構特點,初步具有分析簡單機械和設計傳動裝置的能力;具有運用標準、規範、手冊、圖冊等有關技術資料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機器的組成;機器的設計過程及設計原則;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計算;
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
齒輪機構及其它傳動機構的方案設計與分析;機械零部件設計概述;帶傳動、齒輪傳動工作能力的分析與設計;軸的設計與校核;滾動軸承、滑動軸承計算和選用;螺紋聯接設計與選用;鍵、銷、過盈配合聯接的設計與選用;聯軸器和離合器的選用;彈簧的選 用;機械零部件的結構分析與設計。
自動控制工程基礎
本課程5學分,課內學時90,實驗10學時,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課程的主要內容:以多用工具機架台的自動控制系統為例講自動控制的任務、組成、控制方式的分類等自動控制的一般概念以突出機電專業的特點;系統的微分方程描述,傳遞函式及其求取及動態結構圖等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講系統的時域性能描述,一階系統的動態分析,二階系統的動態分析,系統的穩定性分析及穩態誤差分析,系統的零、極點分布與階躍回響的關係;控制系統的頻域分析講典型環節的頻率特性,系統開環對數頻率特性曲線的繪製,頻域穩定性分析和穩定判據,對數頻率特性曲線與穩態誤差,對數頻率特性與階 躍回響的關係;串聯校正的基本規律,串聯校正裝置及其特性,串聯校正的理論設計,反饋校正,複合校正等控制系統的校正;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基本特性,Z變換,
離散系統的數學描述,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採樣周期等計算機控制的基本知識。
機械製造學
本課程8學分,課內學時144,開設一學年。
本課程是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一門專業課。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機械製造相關的
金屬切削原理、
刀具、金屬加工工具機和機械製造加工工藝、裝配工藝的基本原理,提高工業產品性能價格比的基本方法,掌握改善工業生產環境的基本思路,為學生畢業後儘快進入經濟建設做必要的知識、能力儲備。
課程的主要內容: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部分包括金屬切削的基本定義、刀具材料、切削過程的基本規律、提高金屬切削效益的對策等;金屬切削工具機部分包括金屬切削工具機概述、車床、齒輪工具機等;機械製造工藝部分包括工藝規程、加工精度分析、加工表面質量、典型工藝實例、裝配工藝及機械製造設備技術新發展。
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
本課程課3學分,課內學時54,開設一學期。
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初步掌握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從事有關工作的能力。
本課程教學內容包括理論與操作兩大部分,主要有: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原理、程式;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問卷調查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試點調查法;會議調查方法; 資料的整理;調查資料的分析;調查報告的撰寫等。
深造領域
從業方向
就業面向:工業企業機械設備的安裝、調試、維護與管理,機電設備的技術銷售與製造等工作。
領域名稱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
職業崗位
本專業領域主要有以下職業崗位:機械產品設計開發人員、機械製造工藝編制人員、數控
工具機操作人員、數控工藝編程人員、模具設計與製造人員、機電設備的管理維護人員。
根據人才市場的需求情況,結合高職教育的特點與定位,本方案主要定位為:培養崗位適應性較強的、需求量和緊缺性較大的、具有較強機械設計與製造技術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機械設計及製造領域內從事套用CAD/CAM技術的人員。
修業年限
三年
招生對象
高中畢業生
辦學層次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
培養形式
本專業培養適應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德、智、體、美等各方面全面發展,具備機械設計與製造技術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機械設計及製造領域內從事套用CAD技術進行機械產品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等工作 ,面向機械工業第一線的專科層次高等技術套用型專門人才。能夠獲得數控工具機、電工維修中級
職業資格證書,部分同學能夠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專業分析
發展前景
加入WTO後,我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加快,調整產業結構的國策,使我國迅速成為世界加工製造大國。隨著外資企業的大量湧入,我國已成為加工製造業的重要基地之一。需要大量的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尤其是既能利用計算機進行機械產品的輔助設計,又能套用數控技術進行製造的人才非常緊缺,有著廣闊的就業前景。
培養方案
1、本方案培養主要就業崗位為機械設計、製造及現代工具機操作維修人員,其核心能力為機械設計與製造、機械CAD/CAM軟體套用、數控編程與操作、現代工具機操作維修能力。畢業生應具備機械設計與製造技術基礎知識與套用能力,能在機械設計及製造領域內從事套用CAD技術進行機械產品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工具機操作維修、運行管理等工作,成為面向機械工業第一線的高等技術套用型專門人才。在本教學計畫中,特彆強化實驗、現場教學、實訓和實習等實踐環節,實踐教學總學時為1350學時,理論教學總學時為1551學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為:1:0.9。本方案中,為了鍛鍊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安排了大量實訓、實習、課程設計,每門課堂理論教學課程中,均安排了較多的實驗和實訓內容。為提高實踐教學效率與效果,本計畫將理論課與實踐課融為一體,課堂教學與動手操作有機結合。本方案中強調實行“雙證書”教育,要求必須通過數控中級工的技能鑑定。希望部分學生能獲得高級職業資格證書。
2、對職業崗位的知識結構和技能水平的考慮,不苛求理論的系統性、完整性。按照
支撐崗位核心能力的知識、技能課程的需要為原則,對其他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大幅度精選和最佳化。重點突出對計算機在現代設計與製造中的套用、數控加工知識的學習,以適應未來機械行業的現代化要求。對通用英語課程的總課時進行了大幅度壓縮,重點突出了對專業英語的要求,解決崗位所需要的技術資料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
3、根據
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本方案採用“2+1”模式,即在最後一學年,原則上不安排課堂教學。第五學期主要安排各種課程設計、技能實訓等,第六學期主要安排學生進行崗位實訓和企業實習,同時解決學生就業問題。
4、本方案較多地考慮了企業用人的知識結構要求,培養方案有一定的超前性。實施本計畫時,可根據具體情況調整,以使培養的人才既具有
高職教育特色並符合本校教學實際,又能適應企業用人單位的工作要求。
就業前景
1、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就業前景
主要到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套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行銷售等方面的工作。由於機械行業的重要性和龐大規模,需要一支龐大的專業人才隊伍。今後一段時間內,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專業人才供需比也很高。 從機械行業發展來看,
印刷機械、數控工具機、發電設備、工程機械等重頭產品前景仍看好。除了這些傳統工業領域,該行業將進一步向機光電一體化發展,向光加工、環保這樣的新興領域拓展。
2、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機電裝備製造業,從事機械製圖與計算機繪圖,機械製造工藝與現場實施,機械加工與檢測,機電設備安裝、調試與維護, CAD/CAM技術運用等崗位工作。
教學管理
就業領域
(1)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
(2)數控編程與加工;
(3)機械設計與製造;
(4)機械電子工程;
(5)機械設備與管理;
(6)金屬材料與熱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