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源頭,合併之後,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校獲獎,合作交流,學術科研,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訓,校徽,社團活動,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辦學源頭
1958年,北京郵電工業學校創建。
1964年,北京市半工半讀機械製造學校創建,後歷經北京儀器廠技術學校、北京儀器廠721大學(合署)、北京儀表技工學校,最終更名為北京市儀器儀表工業學校。
1964年,北京市二輕機械廠半工半讀職工學校創建。
1969年,北京市二輕機械廠半工半讀職工學校撤銷。
1971年,北京市五金工業公司技工學校復校。
1975年,北京市五金工業公司技工學校升格北京市五金721職工大學。
1978年,北京市五金721職工大學改建北京輕工業學校。
1999年,成為教育部首批建設的高等職業院校之一。
合併之後
2004年,北京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北京郵電工業學校合併組建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2004年11月,在教育部進行的
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優秀等級。
2007年,成為北京市現代製造類專業教師培訓基地。
2008年,北京市機械局職工大學、北京市機械工業學校、北京市汽車工業總公司職工大學、北京市汽車工業學校、北京市儀器儀表工業學校、北京二輕工業學校併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
2010年,入選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並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單位。
2012年,首批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高校。
2015年,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2017年5月,被北京市教委認定為第二批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7個二級學院,開辦48個高職專業。
二級學院
| 專業名稱
| 學制(年)
| 所屬校區
|
經濟管理學院
| 文秘
| 3
| 亦莊校區
|
會計
| 3
| 亦莊校區
|
導遊
| 3
| 亦莊校區
|
金融保險
| 3
| 亦莊校區
|
物業管理
| 3
| 亦莊校區
|
電子商務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生物工程學院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電信工程學院
| | 3
| 亦莊校區
|
通信技術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機械工程學院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自動化工程學院
| 工程監理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汽車工程學院
| 汽車電子技術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藝術設計學院
| | 3
| 亦莊校區
|
服裝設計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環境藝術設計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 3
| 亦莊校區
|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底,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共有專任教師579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333人,占57.51%;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468人,占教師總數的80.83%;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228人,占39.38%;北京市學術創新人才1名,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1名,北京市職業院校教學名師2名;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教學團隊4個。
北京市職教名師:王京、辛秀蘭。
北京市教學名師(內容不全): 周國燭、張暉、顧春光、朱運利、於京、李玉蘭、蘭蓉、王冬琳、辛秀蘭、王京。
國家級教學團隊:傳媒藝術設計教學團隊(戴葒,2008年獲批)。
北京市教學團隊:生物技術及套用教學團隊(辛秀蘭,2009年獲批)、計算機網路教學團隊(周國燭,2008年獲批)、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教學團隊(么居標,2011年獲批)、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繼續教育教學團隊。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底,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共有國家級重點專業7個,北京市重點專業10個,北京市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實訓基地6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精品共享資源課4門,北京市級精品課11門;國家級教學資源庫1個;此外,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被教育部確立為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重點建設專業。2014年,該校申報的“服務首都經濟轉型,融合發展,產學協同,培養創新技能型人才”成果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國家級重點專業:數控技術、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生物技術及套用、多媒體設計與製作、金融保險。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畫(2015—2018 年)》項目認定骨幹專業: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械製造與自動化、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物聯網套用技術、藥品生物技術、電子商務、數字媒體藝術設計。
北京市特色專業(內容不全):食品營養與檢測、焊接技術及自動化等。
國家級實訓基地:生物與環境實訓基地 、電工電子實訓基地 、工業自動化實訓基地、汽車檢測與維修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裝飾藝術設計實訓基地。
國家級精品共享資源課:Windows 套用開發、創業起步、數控工具機維修與調試生產性實訓、汽車製造工藝。
國家級精品課程
序號
| 學院(部)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1
| 電信工程學院
| Windows 套用開發
| 王 萍
|
2
| 經濟管理學院
| 創業起步
| 高 岩
|
3
| 機械工程學院
| 數控工具機維修與調試生產性實訓
| 陳萬利
|
4 | 汽車工程學院 | 汽車製造工藝 | 么居標 |
北京市精品教材
序號
| 學院(部)
| 教材名稱
| 作者
|
1
| 生物工程學院
| 化學
| 王利明、陳紅梅、李雙石
|
化學實驗技術
| 王利明、李曉燕、劉俊英
|
基於行動導向整合式基礎化學項目課程新模式
| 王利明
|
2
| 機械工程學院
| 弧焊機器人操作與編程
| 李榮雪
|
3
| 電信工程學院
| TD-SCDMA移動通信網路規劃與最佳化
| 劉 威
|
4
| 電信工程學院
| JavaWeb項目開發教程
| 周國燭、楊洪雪
|
5
| 自動化工程學院
| 智慧型建築供配電與照明
| 陳小榮
|
6
| 藝術設計學院
| 漫步動畫舞台基礎篇
| 王 巍
|
2008年至2015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學生共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一等獎24項、二等獎27項,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5項。獲得北京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一等獎36項、二等獎31項,北京市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一等獎17項、二等獎34項,北京市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5項、二等獎14項。在“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國際二等獎1項。
學校獲獎
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是北京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5年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7年被教育部、財政部批准為“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項目建設單位,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百所示範性高職院校之一,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高等職業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單位。
合作交流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先後與30餘個國家和地區上百所學校、教育機構建立聯繫或簽訂合作協定,形成了覆蓋亞、美、歐、澳、非五大洲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網路,合作與交流內容涵蓋校際互訪、教師交流、師資培訓、學生交流、專業共建等領域。2010年至2015年,學校共接待來自義大利、韓國、荷蘭、英國、波札那、德國、美國、泰國、西班牙、澳大利亞、新加坡、馬來西亞、澳門等 18個國家和地區的46個團組,18所大學12個國際組織和機構124團組1027人次的來訪,共派出30餘批230多次教師出國培訓進修,100多名學生出國(境)接受職業教育;聘請多名外籍教師來校任教,引進中國之外的其他國家課程和教材20餘門,與戴姆勒公司、賓士公司、雪鐵龍公司、寶馬公司、SMC、諾基亞等國際知名企業開展深度合作。與德國、英國合作,組建了“中德職業技能培訓中心”、 “英國汽車工業學會職業資格認證中心”、 “彩爾工業切削技術中國培訓中心”、“德國汽車專業技術行會北京汽車學院”和“電子信息技術考試中心”,搭建了以現代製造業為主的國際化職業教育培訓平台;引進國際資格認證項目,形成數控技術、汽車服務與維修等專業新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標準和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國際化合作辦學新機制。
學術科研
科研成果
2010至2015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教師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和三大檢索上發表、收錄論文685篇,正式出版著作、教材334部,獲得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76項,軟體著作權9項。學校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計畫項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省部級、市教委科研項目等總計55項,承擔來自企業和社會的橫向課題87項。
2005—2007年國際三大檢索論文
|
序號
| 論文題目
| SCI
| EI
| 第一作者
| 部門 | 其他作者
|
1 | 層流電漿射流鋁合金表面熔覆層中顆粒分布
| -- | EI | 劉俊英
| 工程系
| -- |
2 | 層流電漿射流鋁合金表面熔覆層流電漿射流鋁合金表面熔覆
| -- | EI | 呂一中
| -- | 劉俊英
|
3 |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of Glycyrrhetinic Acid by Mucor polymorphosporus | IF1.639
| -- | 辛秀蘭
| 生物技術
| -- |
4 |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treatment Modes onthe Enzymatic Digestibility of Corn Leaf and Corn Stalk | IF0.4
| -- | 蘇東海
| 生物技術
| -- |
5 | 提高纖維素酶水解效率和降低水解成本
| 化學進展
| -- | 蘇東海
| 生物技術
| 孫君社 |
6 | 秸稈生產乙醇預處理
| 化學進展
| -- | 孫君社 | 校外
| 蘇東海 劉莉
|
2005年北京市教委面上課題院內優秀獎名單
|
序號 | 課題名稱
| 負責人 | 課題組成員
|
1 | 星型結構軟硬一體網路教學系統的研製 | 肖永生 | 周國燭、董義革、趙凱、陳涵、吳友蘭
|
2 | 微生物體系對萜類化合物生物轉化研究
| 辛秀蘭
| 徐晶、金明善、蘭蓉、王曉傑、路梅
|
3 | 發揮乳液在無皂化乳液聚合中的套用
| 王利明 | 馬越、李曉燕、陳紅梅、張曉輝、吳志明
|
4 | 高職教育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研究
| 韓志偉
| 王文博、楊彥如
|
5 | 融於專業的高職數學教學體系的建設
| 李亞傑 | 徐晶、王建榮、吳志明
|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底,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共擁有6個市級創新團隊,3個校企合作研發中心。
校企合作研發中心:生物製藥技術中心、食品飲料研發中心、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哈希技術服務中心。
市級創新團隊(內容不全):汽車製造與裝配技術專業創新團隊(么居標,2008年獲批)、生物技術團隊(辛秀蘭,2009年獲批)、套用電子技術專業創新團隊、樓宇智慧型化工程技術專業創新團隊、機電技術套用專業創新團隊等。
學術資源
根據2015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00餘萬冊,紙質中文期刊1300種,紙質外文期刊79種,學術類電子期刊10000多種,鏡像電子圖書109萬冊,引進資料庫33個,初步建成紙質文獻和數字文獻相結合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教育》是由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主辦、經北京市著作權局批准的內部刊物(批准號為:京內資準字0713-L0089號),設有教育與教學、經濟與管理、科技與套用、人文與藝術四個欄目,主要用於學校的教育教學及學術交流,主要刊登高職教育教學、工程技術、計算機科學、經濟管理、藝術設計、基礎理論和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有獨到見解的學術論文。
文化傳統
校訓
求實、創新、厚德、重藝
求實作風強、創新能力強、個人品德強、專業技能強。
校徽
1.校徽中心位置是兩個大寫的字母“E”對稱組合,分別代表Education(教育)和Enterprise(企業),寓意校企合作,體現了學校作為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兩個E的組合又像一條大道基石,代表學校為學生鋪設的成才之道。
2.兩個E的中間是負形為一個“北”字,點明北京之意,E字組合上方的三顆星,代表現代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三大產業,總體寓意是學校為北京的現代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3.中心位置下方的數字“1958”,表明了學校的創建年代,體現了學校辦學歷史。
4.中心的立體背景象徵著地球,從中體現了學校全球化、國際化的辦學理念。
5.校徽整體色調為深藍與淺藍的和諧變化,給人以活力、進取、創新的視覺感受。
社團活動
截至2014年,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共有學生社團 71 個,覆蓋理論、體育、文學、藝術、科技等多個領域,社團與學院一起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文藝活動:迎新生文藝晚會、五四文化節、“國之當歌”走進校園、五四文化演出、漢字聽寫大賽、攝影比賽、五四詩歌會、汽車知識大賽和英語文化節等。
體育活動:足球、學生籃球、桌球、羽毛球聯賽、學生趣味體育活動、真人 CS 大賽等。
國防教育:2019年8月5日,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融合育人 特色牽引 推動國防教育創新發展》人選教育部首屆全國學校國防教育典型案例。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楚國清 |
校長 | 孫善學 |
黨委副書記 | 趙鋒 |
紀委書記 | 王美祥 |
副校長 | 趙鵬、田宏忠、李麗萍、安江英、么居標 |
校長助理 | 宋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