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校園風光,知名校友,辦學歷史,學校前身,合併時期,辦學規模,獲得榮譽,所授榮譽,國際交流,著名校友,辦學條件,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社團文化,校園環境,現任領導,
辦學歷史
學校前身
1975年,唐山陶瓷公司職工大學創建。
1980年,唐山陶瓷公司職工大學改建為唐山職工大學陶瓷分校。
1994年,唐山陶瓷技工學校併入(合署)唐山職工大學陶瓷分校。
1980年,唐山陶瓷技工學校創建。
1999年,唐山陶瓷集團公司技工學校更名為唐山高級技工學校。
合併時期
2001年,唐山職工大學(陶瓷分校)、唐山高級技工學校合併升格為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003年,唐山高級技工學校更名為唐山市職業教育中心。
2003年,學校與河北省唐山市技師學院實行一體化管理,培養具有大專學歷、高級職業資格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005年,唐山工業學校併入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2012年,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託管唐山市職業教育中心。
2014年,學院骨幹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通過
教育部、
財政部抽查驗收,被評為“優秀”。2014年10月,學院整體搬遷到市政府代建的投資16億元,占地面積1644畝、建築面積33.8萬平方米的曹妃甸新校園。
辦學規模
學院擁有2個校區(曹妃甸新校區、缸窯路中專部校區)、3個廠區,學院設有自動化工程、機械工程、管理工程、汽車工程、建築化工、藝術傳媒、學前教育7個系,面向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開設61個專業。建有綜合實訓基地、機電實習廠、數控實訓中心、美術實習廠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擁有國家電工電子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全國農民工培訓示範基地、國家數控技術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全國教育網路示範校等4箇中央財政支持建設的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獲得榮譽
學院被教育部等國家三部委確定為承擔全國數控專業緊缺人才培訓任務的90所高職院校之一。
2004年8月,學院承辦“全國首屆數控技能大賽華中數控杯河北賽區選拔賽”。
2005年5月,承辦了河北省首屆青年比武數控大賽;學院被國家教育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六部委列為“推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國家百所職業院校試點單位”之一;藝術設計專業被教育部列為“全國高職高專專業教學改革試點專業”。學院被命名為全國教育網路示範校。
在河北省第四屆教學成果獎評選結果中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田秀萍教授申報的“前校後廠,產學一體;面向區域,多元辦學”獲河北省教學成果一等獎;陳玉閣副教授申報的“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實訓基地建設研究”獲得河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
先後獲河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河北省“五一”獎狀、河北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近三年畢業生湧現出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河北省“技術狀元”和市勞動模範。
所授榮譽
學院先後獲得唐山市文明單位、河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振興唐山先進單位、河北省職工技能大賽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稱號,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陶瓷機械廠被河北省勞動競賽委員會授予省職工技能大賽培養高技能人才先進單位。學院被授予“河北省五一獎狀”。藝術陶瓷廠為中外陶藝家和陶藝愛好者搭建了創作平台。學院的“高職教育集團化發展模式”被列入唐山科學發展模式。
國際交流
學院堅持開放辦學的發展理念,重視國際間的交流與合作,始終把與國際教育、文化的交流與合作,作為建設現代高等職業院校的舉措。先後與愛爾蘭、美國、德國、比利、荷蘭、韓國、法國、加拿、新加坡、印度和台灣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職業學院、套用型大學建立友好的交流合作關係。多次選派骨幹教師和管理人員、學生出國訪問交流學習,提高師生國際化視野,提升開放辦學水平,擴大學院影響力。
2013年,學院與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學院(DIT)機電一體化專業合作辦學項目獲省、部立項批准。該項目立足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本土化人才,延伸了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通道;與德國IB集團、台灣稻江暨科技管理學院共建2個國家海外師資培訓基地,先後組織3批國內高職院校骨幹教師共60餘人考察學習。
近三年來,選派165名骨幹教師和管理人員赴海外院校和教育機構考察培訓、進修碩士、博士學位;聘請來自德國、愛爾蘭、印度、瑞士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30名專家學者來院講學,指導專業建設和課程改革;吸引來自瑞士、巴基斯坦和台灣的70名青年學生來院交流訪問。
著名校友
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李大釗。1903年,唐山市職教中心的前身——永平府中學堂破土而出,2012年唐山市職業教育中心併入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1905年李大釗,時名
李耆年,字壽昌,考入永平府中學堂,1907年肄業,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堂”。
辦學條件
2015年12月,學院共有自動化工程、機械工程、管理工程、汽車工程、建築化工、藝術傳媒、學前教育7個系,面向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開設43個專業。
序號 | 專業類或專業 | 所含專業 | 學制 | 備註 |
1 | 自動化類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3 | |
2 | 電氣自動化技術 | 3 |
3 | 機電一體化技術 (機器人方向) | 3 |
4 | 機電一體化技術 | | 3 | 愛爾蘭DIT 合作辦學 |
5 | 動車組技術 | | 3 | |
6 | 套用電子技術 | | 3 | |
7 | 機械設計製造類 | 機械製造與自動化 | 3 | |
8 |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 |
9 | 模具設計與製造 (快速製造方向) |
10 | 港口機械套用技術 | | 3 | |
11 | 數控技術 | | 3 | |
12 | 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 | | 3 | 屬聯考專業 (見說明) |
13 | 汽車類 | 汽車技術服務與行銷 | 3 | |
14 |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 3 |
15 | 汽車電子技術 | 3 |
16 | 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 | 3 |
17 | 會計電算化 | | 3 | |
18 | 財務管理 | | 3 | |
19 | 旅遊管理類 | 旅遊管理 | 3 | |
20 | 酒店管理 | 3 |
21 | 國際郵輪乘務 | | 3 | |
22 | 航空服務 | | 3 | |
23 | 港口運輸類 | 港口物流管理 | 3 | |
24 | 港口業務管理 | 3 |
25 | 報關與國際貨運 | 3 |
26 | 行銷與策劃 | | 3 | |
27 | 物流管理 | | 3 | |
28 | 建築工程管理 | | 3 | |
29 | 建築工程技術 | | 3 | |
30 | 套用化工技術 | | 3 | |
31 | 藝術設計類 | 藝術設計 | 3 | |
32 | 裝潢藝術設計 | 3 |
33 | 電腦藝術設計 | 3 |
34 | 陶瓷藝術設計 | 3 |
35 | 計算機類 | 計算機套用技術 | 3 | |
36 |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 3 |
37 | 計算機網路技術 | 3 |
38 | 物聯網套用技術 | | 3 | |
39 | 美術(幼教方向) | | 3 | |
以上參考: | |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圖案以鳳凰、浪花、書、隱形地圖及齒輪作為設計元素;
“鳳凰”和“浪花” —— 象徵唐山位於環渤海地區的鳳凰城。“鳳凰”是由工業“工”字的漢語拼音聲母“G”演變而來,同時又是一隻變形的“手”,寓意學生的動手能力;
“書”是由職業“業”字的漢語拼音聲母“Y”演變而來,寓意理論知識;
“齒輪”——寓意學院以“工”為主的專業特色;
“隱形地球”——寓意學院的辦學理念與國際接軌。
負重奮進 執著創新
立德 尚能 善學 篤行
團結 敬業 求實 創新
嚴謹求真 敬業樹人
勤學守信,技精善用
學院校徽以中英文校名環繞,中間圖案以鳳凰、浪花、隱形地球、書本和齒輪作為設計元素。
校旗為紅色長方形旗幟(長與高規格為192*128cm),中央為學院中英文校名,白色、行楷字型,左上角為學院校徽。
校歌為《唐山工職院之歌》,楊大成作詞,常學禮作曲。
社團文化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有“心之約”心理協會、機器人興趣小組、書畫協會、愛樂協會、天雨文學社、艾熙傳媒、創業者協會、英語協會、國防教育協會、騰翼滑板社、桌球社、輪滑社、羽毛球社、飛盤社、棋社、足球社、文藝社、街舞社、舞蹈社、健身協會、小記者團隊、電影社、籃球社。
校園環境
曹妃甸新校園的設計建設吸納了國際、國內高水平設計理念和標準,體現了“生態型、數位化、開放型、國際化”的理念。校園規劃“以人為本”,教學、實訓、生活、文化、體育等功能分區明確,布局科學合理,結構清晰,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學生、教職工學習生活的需要,同時創造高品質、人性化的生態環境和理想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
新校園總投資16.5億元,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可容納萬名學生。依託曹妃甸新校園,以“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為目標,營造真實的生產環境,堅持軟、硬體同步推進,大力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確保項目一體化課程的實施,使學生“做中學,學中做”,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養。
引入企業參與辦學過程,共建共管共享機制。建有教學做一體化、具有仿真性和生產性特點的校內外實訓基地340個,符合學生頂崗實習和企業員工培訓需求的校外學習島9個。吸引北車集團唐山軌道客車有限公司、長春合心機械製造有限公司等企業捐贈實訓設備2788萬元,引企入校設備近2000萬元。
現任領導
院長: 張建軍
黨委副書記: 陳玉閣
副院長:蔣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