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工作要點

常德市人民政府於2020年3月25日印發2020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工作要點.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年常德市人民政府工作要點
  • 頒布時間:2020年3月25日
  • 發布單位:常德市人民政府
  • 發文字號:常政發〔2020〕1號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根據常德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制定本工作要點。
  202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深入推進開放強市產業立市,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2020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5%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5%左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以上,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2.5%,萬元GDP能耗降低2.5%。
  2020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一、 堅持產業主導,培育更具實力的競爭優勢
1.持之以恆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著力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打造洞庭湖生態經濟發展樣板,切實增強區域競爭力。(責任單位: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
  2.堅持“以產業比實力、以項目論英雄”,突出抓好列入全省“五個100”項目,力爭新開工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00個以上、其中工業項目100個以上,新投產億元以上產業項目100個以上、其中工業項目70個以上,全年產業投資增長20%以上。緊盯國家鼓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新基建”等領域,謀劃和推進一批優質產業項目。(責任單位: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人防辦〉)
  3.及時有效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堵點難題,力促中邦新材料產業園、武陵智慧產業園等項目開工,加快中車常德工業園、重慶藥友原料藥生產基地、中聯恆通智慧型裝備產業園、常德農產品交易中心等項目建設,確保常德煙廠易地技改、安福環保循環產業園等項目竣工投產。(責任單位: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公安局、武陵區人民政府、臨澧縣人民政府、石門縣人民政府、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常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
  4.進一步提升園區發展地位,增強園區綜合實力,力爭2家以上工業園區進入全省30強。推動園區特色發展,支持創建省級以上特色園區和產業示範基地,引導培育一批產值過30億元的“鎮園之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
  5.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盤活閒置土地,提升園區土地產出率。(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6.增強園區配套能力,抓好基礎設施、生活服務設施建設,促進產城融合,推動園區生產性服務業繁榮發展,完成基礎建設投入100億元以上,新建標準化廠房100萬平方米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
  7.深化園區友好結對合作,推動園區走出去、項目引進來。繼續開展園區專題活動,及時解決園區發展難題。(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
  8.以主導產業為重點,以核心企業為龍頭,著力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加快四大產業集群發展,增強帶動和支撐能力。(責任單位: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
  9.推進食品、釀酒、紡織、建材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武陵醬酒釀造異地建設、傑新紡織整體搬遷改造等項目進度。(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桃源縣人民政府、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10.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加速新舊動能轉換。(責任單位: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11.對接融入全省20個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培育一批新的產業鏈條。實施市場主體增量行動,做強大企業、培育小巨人,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5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市場監管局)
  12.培育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深化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推廣套用區塊鏈、雲計算、人工智慧、5G與大數據等新技術,大力發展創意經濟、共享經濟、電商經濟等新業態。(責任單位: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農業農村局、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文旅廣體局)
  13.推進全域旅遊和“文旅+”融合發展,搭建鄉村旅遊線上行銷平台,打造夜間經濟品牌,確保卡樂星球、漢壽野生動物園、桃源溫德姆溫泉度假酒店等項目建成運營,全年旅遊總收入增長20%以上。(責任單位:市文旅廣體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經建投、漢壽縣人民政府、桃源縣人民政府、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
  14.改造和提升傳統服務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培育一批新的消費熱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以上。(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統計局)
  二、堅持深化開放,拓展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15.深化與東協、歐洲、非洲等“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合作,支持泰中東協經貿合作園打造全省“一帶一路”示範經貿園區。(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16.鞏固提升航空口岸臨時開放成果,統籌推進水運口岸和德山新港規劃建設;完成鹽關口岸整改提質,確保復檢保牌;持續推進口岸提效降費,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交通運輸局、常德海關、常德港務集團、常德桃花源機場分公司、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
  17.最佳化開放型經濟扶持政策,引進培育一批外向型實體企業和外貿服務企業。推動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和本地優秀企業、優質產品“抱團出海”,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產能合作。實現進出口總額增長15%以上。(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貿促會)
  18.強化區縣(市)和園區主體責任,力爭在引進戰略投資者和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企業上實現重大突破。(責任單位:市招商促進事務中心、市商務局)
  19.探索市場化招商模式,拓展產業鏈招商、基金招商、委託招商,整合組建專業化招商公司。發揮中開院常德創新孵化基地、常德科創未來(中關村)智造中心、駐外產業招商服務中心作用,在上海、深圳等城市設立異地招商孵化平台,主攻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招商。(責任單位:市招商促進事務中心、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科技局、市國資委、市政府駐北京產業招商服務中心、市政府駐上海產業招商服務中心、市政府駐深圳產業招商服務中心)
  20.建立完善客商信息庫、項目信息庫、產業布局圖、跟蹤服務圖,提高招商引資精準化、精細化水平。(責任單位:市招商促進事務中心、市工信局、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
  21.完善考核機制,重點考核招商項目履約率、開工率、投產率。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以上,引進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30個以上,新引進項目開工率達到70%以上。(責任單位:市招商促進事務中心、市商務局、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
  22.加快常益長高鐵、常德高鐵站及配套工程建設。抓緊推進襄常高鐵、益常高速複線前期工作。(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經建投)
  23.確保全慈高速石門段建成通車,實現縣縣通高速。新改建幹線公路80公里,確保沅澧快速幹線4號大道河洑互通至桃源火車站段、8號大道烽火至臨澧縣城段等公路建成通車,加快張九台大橋、張公廟澧水大橋等工程建設。(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24.拓展最佳化航班航線,力爭新增2—3個通航城市。(責任單位:市航線辦、常德桃花源機場分公司)
  25.推進沅澧水航道疏浚和碼頭建設,不斷增強航運能力。(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國資委、市水運事務中心、常德港務集團)
  26.注重採用市場化方式,持續開展“常德品牌·中國品質”系列活動,辦好各類節會。切實增強品牌意識,積極爭創國家、省級各類質量標桿和品牌試點示範。強化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品牌推介,倡導使用本地產品,鼓勵企業參加國內外展覽展銷活動,讓世界愛上常德造。(責任單位: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廣體局、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商務局、市貿促會)
  27.深入實施農產品“三品”工程,加大對常德香米、石門柑橘、漢壽蔬菜、澧縣葡萄等品種改良和基地改造力度,支持常德紅茶、常德茶油、常德米粉等區域品牌創建和推廣。(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供銷社、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
  28.力爭桃花源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柳葉湖成功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責任單位:市文旅廣體局、市文旅投、市城建投、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管委會、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
  三、堅持創新引領,激發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
  29.全力爭創國家創新型城市,推進省級創新型縣(市)建設,提升城市綜合創新實力。(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
 30.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和院校為主體,推動“智匯洞庭·科創常德”系列活動常態化,深入實施“三名”工程,持續開展教授博士“沅澧行”活動,力爭在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上實現更大突破。(責任單位: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科技局)
  31.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32.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引進培育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檢驗檢測中心,新增省級以上創新創業平台3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工信局)
  33.加快建設“雙創”示範基地,打造中關村(常德)創業大街。(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經建投)
  34.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力爭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0家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35.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鼓勵全社會加大科技研發投入。(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36.兌現落實人才新政,多方引才、精心育才、大膽用才、環境留才。圍繞重大創新平台和創新項目,加大高層次人才、高水平創新團隊和特色優勢產業團隊引進力度。(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37.鼓勵各類企業創新平台與高等院校建立人才互動培養機制,探索科技人才在高校院所與園區“雙落戶”制度,深入開展“科創助理”派駐工作。(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
  38.全面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繼續開展“常德工匠”評選。(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39.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支持聯合辦班辦學,培育本土產業工人,緩解企業用工難題。(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
  40.加大財政資金整合力度,向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傾斜,提高資金使用效益。(責任單位:市財政局)
  41.精準推進銀企對接,完善投融資擔保和過橋機制,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加大金融機構引進力度,力爭新增銀行貸款26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人行常德市中心支行、財鑫金控)
  42.大力實施企業上市(掛牌)行動,加大優質後備企業輔導培育力度,力爭新增上市公司1家以上。(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
  43.繼續辦好柳葉湖創投峰會,擴大基金小鎮知名度和影響力,引導產業基金更多投向本地企業,加快打造創投活躍城市、區域金融中心。(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
  44.堅持市場化取向和去行政化方向,推動園區聚焦主責主業,推進園區管理體制、運營機制、人事薪酬等改革。(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行政審批局)
  45.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推進資產資源整合和兼併重組,全面完成平台公司清理整合任務。(責任單位:市國資委、市財政局)
  46.穩步推進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和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積極做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縣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47.啟動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綜合試點。(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衛健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
  四、堅持強力攻堅,奪取更高質量的決戰成果
  48.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堅持盡銳出戰、精準施策,奪取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責任單位:市扶貧辦)
  49.發展扶貧特色產業,提升產業扶貧精準性、可持續性,幫助貧困民眾就近長期就業、穩定脫貧。(責任單位:市扶貧辦、市農業農村局、市人社局)
  50.持續抓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危房改造、教育助學、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健康扶貧等幫扶工作。(責任單位:市扶貧辦、市發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教育局、市水利局、市衛健委、市醫保局)
  51.嚴把貧困人口退出關,鞏固脫貧成果。全面啟動脫貧攻堅普查。探索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切實減少返貧和新發生貧困人口。落實兜底保障,確保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責任單位:市扶貧辦、市統計局、市民政局)
  52.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繼續開展污染防治“夏季攻勢”,紮實抓好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和專項督察問題整改銷號,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任務。(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農業農村局、市城管執法局)
  53.大力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加強重點污染源管控,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達到80%以上。(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工信局、市城管執法局、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農業農村局)
  54.狠抓“一湖兩水”流域環境綜合治理,深化河湖長制工作,穩定提高省控及以上考核斷面水質。抓好重金屬污染源排查整治、耕地修復治理、綠色礦山建設,確保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55.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濕地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制度,對接落實生態補償機制,培育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林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56.落實“四嚴四基”,推進齊抓共管,確保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責任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57.嚴格控制隱性債務增量,積極化解隱性債務存量,切實平滑隱性債務風險,禁止違法違規舉債。規範實施PPP項目,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債券資金,保障政府投資項目正常資金需求。推動融資平台公司轉變經營思路,創新經營模式,積極轉型發展。(責任單位:市債管辦、市財政局、市政府金融辦、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
  58.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維護區域金融穩定。(責任單位:市政府金融辦、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信訪局、人行常德市中心支行、常德銀保監分局)
  五、堅持全面振興,建設更有特色的美麗鄉村
  59.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切實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60.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培育一批優質特色產業園區基地,力爭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達100個以上、面積達100萬畝以上。新增“兩品一標”認證50個以上。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對接,持續深化產銷合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61.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新增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5家以上。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健康食品、鄉村旅遊、無污染小加工等產業,支持建設一批特色產業鄉鎮。積極盤活農村資源,促進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62.加快培育新型主體,支持種養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發展壯大。(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63.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到保供穩價。做好動植物疫病防控工作。(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水產事務中心、市林業局)
  64.堅持集中連片、整體推進、全域覆蓋,辦好鄉村振興“4+9”示範片區,打造319國道(常德)生態經濟走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鼎城區人民政府、漢壽縣人民政府、桃源縣人民政府、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管委會)
  65.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把鄉村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推廣試點鄉鎮經驗做法,深化“三面五清”,整治集鎮亂搭亂建、占道經營等現象,抓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深入推進“廁所革命”,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實現全覆蓋。發揮民眾主體作用,建設美麗庭院、幸福屋場、綠色村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城管執法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市林業局)
  66.加強傳統民居和村落保護,強化新建農房規劃管控,發展套用農村裝配式建築。(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文旅廣體局、市農業農村局)
  67.持續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和農村“空心房”整治。(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68.破除陳規陋習,培育文明鄉風。(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民政局)
  69.抓好一線防洪大堤和重點垸堤防、塘壩除險加固,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建設。抓好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加快安鄉同興水廠、“兩西”區域水廠等工程建設。(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安鄉縣人民政府、西湖管理區管委會、西洞庭管理區管委會)
  70.高質量抓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面完成“十三五”農村公路窄改寬任務,建立健全農村公路管養長效機制,推動治超工作縱深開展。(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路建設養護中心、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71.推進電網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全市自然村光纖通達率、4G覆蓋率均達95%以上。(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國網常德供電公司)
  72.加強對縣域城鄉規劃、產業布局等方面的指導,加大對縣域基礎建設、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支持,鼓勵有條件的縣(市)打造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引導扶持縣域特色產業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商務局)
  73.激勵各區縣(市)對標先進,努力爭先進位。(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市政府研究室)
  74.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增強造血功能。(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
  六、堅持提升品質,建設更具魅力的宜居城市
  75.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大力推進“多規合一”,完成市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抓好城東新區等片區規劃。(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76.加快高鐵新城、會展小鎮、江南新城等開發建設。推進太陽大道西延線、常德大道兩廂提質改造、人民路東沿線改造等路網建設。(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武陵區人民政府、鼎城區人民政府、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常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
  77.持續推進津澧融城、常桃融合和“兩西”發展。(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澧縣人民政府、津市市人民政府、桃源縣人民政府、西湖管理區管委會、西洞庭管理區管委會)
  78.抓好縣(市)城區和中心鎮建設,支持特色鎮、口子鎮發展,增強承載能力。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6%以上。(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
  79.完成“城市雙修”三年行動任務。實施北部新城環城水系、陽明湖水系、新河水系等城市水系治理。開工建設沅北水廠遷建工程,完善城市供水管網。推進市城區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加快皇木關污水處理廠擴建及江北污水處理中心、城市污水管網建設。建成鄉鎮污水處理設施90個,實現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武陵區人民政府、鼎城區人民政府、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柳葉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
  80.實施城鎮棚改14822戶。(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
  81.挖掘和傳承常德河街、老西門、常德詩牆等街區歷史文化。(責任單位:市文旅廣體局、市城建投、市經建投、市詩牆管理處)
  82.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開展城市社區“十佳十差”評選,加強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園林綠化、市政公用設施等管理。鞏固城市創建成果,彰顯市民文明素質。(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局、市城市管理事務中心、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市海綿城市建設服務中心)
  83.規範計程車文明營運,最佳化公交線網,發展城際公交,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成功創建“公交都市”。(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道路運輸服務中心、市公交公司)
  84.完善公共停車設施,緩解停車難問題。(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城建投)
  85.認真落實《常德市城鄉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新建2個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86.規範房地產市場秩序,抓好問題樓盤處置,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強力推進控違拆違。支持建築業發展,鼓勵建築企業走出去。(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七、堅持最佳化服務,營造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
  87.繼續壓減行政許可事項,清理簡併多部門、多層級重複審批,對保留事項明確許可範圍、條件和環節,能夠簡化的一律簡化。(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
  88.推動下放區縣(市)和園區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落實落地,促進政務服務事項向鄉鎮(街道)和村(社區)下沉辦理。(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
  89.大力推進“證照分離”,抓好“照後減證”。(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90.加快清理妨礙市場公平的政策規,保障各定類市場主體享受公平待遇,促進公平競爭。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實行包容審慎監管。(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91.建立中介服務機構“紅黑名單”制度,規範中介收費標準和辦理時限。(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行政審批局)
  92.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發揮信用在創新監管機制、最佳化資源配置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金融辦、人行常德市中心支行)
  93.實施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加快收費清單“一張網”建設。(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94.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堅決查處影響發展環境的突出問題。(責任單位:市最佳化辦)
  95.推動市民之家高效運行,帶動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推進“一網通辦”,推動數據共享、業務互通,擴大網上平台套用。推進“一次辦好”,全面擴大“一件事一次辦”實施範圍。推進“掌上可辦”,完善“我的常德”APP服務功能。(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政務中心)
  96.進一步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稅務局、市財政局)
  97.深入開展“暖企行動”,完善領導幹部聯繫重點企業制度,發揮線上線下服務平台作用,對企業訴求積極回應、及時解決。(責任單位:市推進產業立市三年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市工信局)
  八、堅持改善民生,共創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98.在落實省重點民生實事的基礎上,繼續辦好7件實事,新增辦理10件實事。
續辦民生實事:
  ①推進農村學校建設三年行動,新建教師周轉房1012套、塑膠運動場30個,新建和改擴建學生食堂2.35萬平方米。(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②改造農村危橋88座。(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③改造整治農村交通事故易發多發點80處。(責任單位:市公安局交警支隊)
  ④新改造老舊小區180個以上。(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
  ⑤加強小作坊、小餐飲、小攤販食品安全監管,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⑥提高生活垃圾、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責任單位:市城管執法局)
  ⑦完成鎮(鄉)規劃編制50個、村莊規劃編制630個,實現鎮村規劃編制全覆蓋。(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新辦民生實事:
  ①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提質工程47處,提高供水能力和保證率,改善飲水水質。(責任單位:市水利局)
  ②提升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鄉鎮衛生院、行政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達標率分別達到90%以上、95%以上。(責任單位:市衛健委)
  ③完成180個行政村農網改造。(責任單位:國網常德供電公司)
  ④新建7家區域性中心敬老院。(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⑤實現0-6歲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全覆蓋。(責任單位:市殘聯)
  ⑥推行中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解決學生課後看護託管難的問題。(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⑦大力發展公辦幼稚園和普惠性民辦幼稚園,普惠性幼稚園覆蓋率達到80%。(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⑧擴大網上辦事範圍,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達到90%。(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
  ⑨規範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提升物業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
  ⑩規範城市養犬行為,建立養犬管理長效機制。(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99.最佳化教育資源供給和布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加快中國小學位建設,全面化解義務教育大班額,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167個。(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100.提高湖南文理學院、湖南幼專等高校內涵發展水平。支持民辦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老年教育發展。規範校外培訓和託管機構管理。(責任單位:市教育局)
  10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引進更多名優教師、重點師範院校畢業生來常從教,培育良好師德師風。著力減輕教師負擔,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市財政每年安排1200萬元,設立鄉村學校特殊崗位津貼。(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102.抓好關心下一代工作。(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
103.實施健康常德行動,加快推動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不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做好急性傳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加強計生優質服務,加大計生特殊困難家庭幫扶力度。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疾控中心)
  104.開展公立醫院建設三年行動,提升市、縣醫院和街道、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深化綜合醫改,做實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實施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採購,動態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強化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大力培養全科醫生和鄉村醫生。(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醫保局)
  105.落實“促就業穩就業二十條”措施,加大創業支持力度,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城鎮新增就業5.6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5萬人。(責任單位:市人社局)
  106.組織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人防辦〉、市公安局)
  107.實施全民參保計畫,擴大各類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快醫療保險市級統籌。(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醫保局)
  108.推進國家居家和社區養老改革試點。穩步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和救助水平。加強殘疾人康復服務。大力發展慈善事業。(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殘聯)
  109.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標準化、均等化建設。加強文藝精品創作,廣泛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強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弘揚地方文化和民間藝術。(責任單位:市文旅廣體局)
  110.抓好市體育運動中心提質改造、社區全民健身中心等工程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辦好常德柳葉湖國際馬拉松賽等體育賽事。(責任單位:市文旅廣體局)
  111.做好機關事務、住房公積金、地方志、檔案、科協等工作。開展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做好革命老區工作。(責任單位:市機關事務局、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市地方志編纂室、市檔案館、市科協、市統計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市民政局)
  112.加強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的服務管理,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做好國防動員、國防教育、軍事設施保護、人防建設和民兵預備役等工作。(責任單位:市退役軍人局、市住建局〈市人防辦〉)
  九、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更加祥和的平安家園
  113.健全基層民眾自治制度,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在城鄉社區治理中的積極作用,申報和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城鄉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責任單位:市民政局)
  114.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基層派出所建設,深化農村輔警和城市快警管理套用。(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115.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作用,發揮行業協會商會自律功能,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紅十字會)
  116.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對民眾訴求就近辦、馬上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加大領導幹部接訪下訪和包案化解信訪積案力度。持續深化“無上訪村(社區)”建設,推動“三無”區縣(市)創建。(責任單位:市信訪局、市司法局、市公安局)
  117.整合最佳化各類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親善友善的社會心態。(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衛健委)
  118.強化安全監管執法,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深入開展事故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大力推進交通問題頑瘴痼疾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典型案例和風險隱患曝光力度,有效防範和遏制較大以上事故,成功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責任單位:市應急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市交通運輸局)
  119.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做好防汛抗旱、防震減災、消防救援等工作。(責任單位:市應急局、市水利局、市水旱災害防禦事務中心、市地震局、市消防救援支隊)
  120.抓好“雙安雙創”工作,嚴防嚴控食品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
  121.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新一輪禁毒人民戰爭,集中打擊突出違法犯罪活動,嚴防危害公共安全突發事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常德。(責任單位:市公安局)
  十、牢記初心使命,展現服務型政府新作為
  122.把對黨絕對忠誠作為永恆信念,貫穿於政府工作的各方面,落實到履職盡責的實踐中。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決策部署,確保令行禁止、政令暢通。(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
  123.堅定不移厲行法治,推動政府工作在法治軌道上穩步前行。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深入開展“七五”普法,嚴格依照憲法法律開展工作,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支持司法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工作,推行輕微違法行為免罰制度,規範執法自由裁量權,決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責任單位:市司法局)
  124.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的生命線,對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和激勵,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落地。保持“一抓到底”的堅定決心,堅持“一絲不苟”的較真態度,彰顯“一線作為”的務實本色,在深入基層、深入民眾、深入一線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打通抓落實的“最後一公里”。(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
  125.把開拓創新作為政府工作的常態,在思路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方法創新等方面尋求突破。(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
  126.切實增強市場意識,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活動的直接干預,進一步放活微觀主體,激發市場活力。(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直相關部門)
  127.牢固樹立以公開促監督、以公開促公信、以公開促落實的理念,持續加大政策事項、民生改善、行政執法、工作落實等公開力度,推動政府工作高效有序運行。(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
  128.切實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嚴格執行改進作風各項規定,持續深化糾“四風”,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帶頭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大力壓減一切不必要的政府投資和行政開支。自覺接受黨內監督,強化審計監督。加強對政府系統工作人員的廉政教育,深化以案促改,紮緊約束權力的制度籠子,嚴防嚴懲財政資金使用、公共資源交易、國有資產管理等重點領域腐敗問題,堅決整治民眾身邊的不正之風,營造政府系統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責任單位:市直各部門)
  129.圍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戰略部署,立足常德發展實際,科學提出“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工作思路、重點任務,謀劃和對接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項目,使我市規劃更加適應時代要求、符合發展規律、體現人民願望。(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上述工作責任分解中,凡由幾家單位共同完成的事項,排第一的單位為牽頭責任單位,分管該單位的市政府領導為第一責任人;所有綜合性、共同性工作,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及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柳葉湖旅遊度假區、西湖管理區、西洞庭管理區、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管委會均為責任單位。
  各牽頭單位要履行好牽頭抓總的職責,分解好相關工作任務,調度好相關工作進度。各責任單位要根據工作要點制定貫徹落實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責任、工作要求和工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抄送:市委各部門,常德軍分區。
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市監委,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
各民主黨派市委。
常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3月25日印發

政策解讀

一、任務分解情況
根據常德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市政府督查室按照“年初定任務、全年督落實、年末結總賬”的工作思路,將報告的第二部分“決勝全面小康,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第三部分“牢記初心使命,展現服務型政府新作為”進行了逐項分析研究,結合各級各有關單位的工作職責,將《政府工作報告》細化量化為10個方面129項工作任務。每項工作都明確了相應單位具體負責,實行牽頭部門抓總攬、其他部門配合實施的工作機制。
二、責任明確情況
2020年市政府工作要點共129項工作,涉及94家責任單位,其中市直和中央、省駐常有關單位79家,區縣市政府和管理區管委會15家。需要說明的是:原則上由幾家單位共同完成的事項,排第一的單位為牽頭責任單位,分管該單位的市政府領導為第一責任人;所有綜合性、共同性工作,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及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常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柳葉湖旅遊度假區、西湖管理區、西洞庭管理區、桃花源旅遊管理區管委會均為責任單位。市政府督查室將對129項工作任務安排部署、組織開展、完成落實情況進行持續跟蹤督查,確保2020年市政府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常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3月3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