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海光故居台北溫州街十八巷曾是日據時代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的教授宿舍群,這數個平房宅院與相鄰樓房以綠樹隔開,同享靜謐空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殷海光故居
- 類別:名人故居
- 地點:台北溫州街十八巷
- 竣工時間:日據時代台北帝國大學
- 開放時間:故居甫於十一月十四日開放
- 館藏精品:強調要有說真話的道德勇氣
地理位置,故居介紹,歷史背景,名人影響,
地理位置
巷弄頂頭的院落大致為三角形,拱起的小小假山上綠蔭怡人,樹下石頭桌椅歷經歲月打磨有青苔攀爬的痕跡,一道小小溝渠已乾涸許久。
故居介紹
院牆上,一塊金屬牌上刻著“殷海光故居”。牌子以中英兩種文字介紹這處房舍及先前的居住者:“哲學界巨擘、自由主義導師殷海光先生在台故居。先生任教於台大哲學系,畢生提倡自由主義,秉持‘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勇於對抗威權、批評時政,啟迪學術與社會良知,對推動台灣民主運動具有貢獻。”
歷史背景
這處日式木造房屋,是當年台灣大學利用校警宿舍拆除後留下的建材構建的。一九五六年,殷海光入住這處宿舍,閒暇時他自行鑿挖溝渠,將廢土堆砌成山,分別命名為“愚公河”、“孤鳳山”,在此居住直到一九六九年過世。
故居已沉寂了很久。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裡常顯熱鬧,總有大學生前來喝咖啡、高談闊論,鄰居小朋友也喜歡在這裡烤肉、玩水。殷海光被稱作“台大最賣座的教授”,他承繼“五四”初期鼓吹的自由主義,強調要有說真話的道德勇氣。
名人影響
知名學者林毓生、李敖、王曉波、陳鼓應都曾受他培養。李敖曾這樣描述殷海光:“國民黨自從在大陸失敗逃到台灣後,他們檢討失敗的原因,可分兩派:一派認為專製得不夠,今後要多專制才行;一派認為自由民主得不夠,今後要拋棄老套,要做深刻的進步的反省才行。
做這種反省的人數極少,但最成功的就是殷海光。故居甫於十一月十四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