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十四五”應急(防震減災)體系建設規劃》已經常德市人民政府同意,常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12月25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常德市“十四五”應急(防震減災)體系建設規劃
- 頒布時間:2021年12月25日
- 發布單位:常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發文字號:常政辦發〔2021〕28號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著力建設社會平安的現代化新常德,根據《安全生產法》《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湖南省“十四五”應急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湘政辦發〔2021〕69號)、《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相關法律和檔案規定,結合常德實際,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 形勢分析
(一斷民旬)取得的進展
“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積極推進自驗拔滲然災害防治“兩個堅持”“三個轉變”,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大力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有力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有效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完成“十三五”說旋規劃制定的目標任務。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責任體系更加健全,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更加堅實,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生產安全事故防範成效顯著。在安全生產監管方面:進一步樹立了安全監管執法權威,進一步夯實了安全生產基層基礎,進一步營造了安全文化氛圍,牢牢守住了基本盤,事故防範成效顯著,保持了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向好,實現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三下降。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均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安全生產優秀市州,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獲得全省真抓實幹督查激勵。在應急管理救援方面:應急救援機制進一步健全,應急救援力量進一步加強,應急救援演練進一步強化,應急救援能力進一步提升,確保了關鍵時刻能應急、會應急,成功應對了2019年年初低溫冰凍、夏秋連旱、秋冬森林火災等多次自然災害。長常高速“3·22”河南旅遊大巴爆燃事件的處置救援工作得到了公安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表彰。組織修訂《常德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構建 “1+43”應急預案體系,編印簡易操作手冊,“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應急預案體系不斷完善,為推進應急管理工作落實提供了政策依據。組建城市工程機械應急救援隊和消防水上救援大隊,建立了70多支、5000多人的多元化快反救援隊伍,有力保障了城市快速救援需要。在綜合防災減災方面:加強了統籌協調、災情會商、防災防範、兜底保障等工作,確保了受災民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臨時安全住所、因災傷病能得到及時救治。在防震減災方面:建立健全了防震減災工作體系和機構體系,市縣兩級地震工作機構和領導機構進一步健全、穩定,地震工作隊伍得以充實,專業素質明顯提高。依法規範防震減災事務有序推進,地震監測預報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市地震應急指揮中心、地震分析預測系統、地震信息節點已經建成,基本實現了湘西北地震前兆資料的資源共享和與省、國家地震系統的互聯,市級主幹巨觀點的觀測信息與市地震局實現了互通,轄區內測震、地殼水平形變和地下水位觀測已經全部改造成數位化觀測,並實現了實時傳送,有效提高了地震前兆資料的精度和傳送的及時性,為實時跟蹤震情提供了技術支撐,全社會震災總體防禦能力以及防震避險意識和技能進一步提升。“譽重碑頁十三五”期間,我市每年均被評為全省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且連續榮獲“全國市(州)防震減災工作綜合評比優秀獎”。
(二) 面臨的挑戰
機構改革後應急管理部門主要承擔了三大項職責:一是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含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二是指導各地各部門做好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三是指導各地各部門應對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我市安料只員全生產工作總體狀況逐步好轉,事故總量逐步下降,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十四五”時期,自然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的基本市情沒有改變,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易發多發的客觀形勢依然存在,應急管理事業仍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安全生產監管方諒艱淚面。一是安全生產基礎薄弱。我市危險化雅套多想學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等涉危高危企業數量眾多,但是普遍規模小且安全條件差,企業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管理能力較弱。二是監管人員能力水平不高。安全監管方式方法較為傳統單一,部分監管人員依法行政能力不足、服務意識不強、業務水平不高。三是安全風險防控水平不高。安全監測、預警、調查、評估的信息網路系統建設相對滯後,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以及城市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四是事故隱患因素較多。部分行業領域事故指標超控,較大生產安全事故沒有得到杜絕,導致各類事故發生的危險性因素和隱患依然普遍存在。
應急管理救援方面。一是應急管理專門人才缺乏。懂應急管理的專業人才缺乏,應急管理“明白人”不多,應急指揮整體能力水平與現實需要還有較大差距。二是應急管理能力水平不夠。應急救援體制機制不完善,應急救援處置能力不強,應急管理信息資源互聯互通不夠,信息資源整合力度不夠。三是應急裝備設備保障不夠。應急裝備和物資保障嚴重不足, 應急救援裝備僅有一些常規的防護工具,且數量有限,危化等高危行業的救援設備基本沒有。
綜合防災減災方面。一是綜合減災救災能力尚有不足。設施建設和技術裝備相對落後,減災救災相關項目建設緩慢,設施設備和物資儲備總量不足、品種單一、功能不全,防災減災投入不足,相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二是防災減災救災基礎依然薄弱。基層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能力不強,救災工作隊伍的改革創新和統籌協調意識不強,管理手段相對落後,基層抵禦災害的能力仍然薄弱。部分鄉鎮、村(社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設備不足,缺乏專業減災救災人員,缺乏常備的專業救援工具,設施建設和技術裝備相對落後。三是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面臨諸多風險。主要表現在公眾對防災減災的重要性認識仍存在不足,防患意識淡薄,普遍存在僥倖心理,對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及自救、互救技能了解掌握不夠。
防震減災方面。一是地震監測和預測預警能力明顯不足。地震微觀監測台站數量不足、布局不太合理、重點不突出;監測手段較少,監測能力較低,台站基礎設施落後;地震分析預測水平特別是短臨預報的水平和能力不高。二是城鄉抗震防災能力不足。農村老舊農居未進行抗震設防,新建農居大部分仍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城市大量老舊建築和“城中村”建築未達到抗震設防標準,留下了安全隱患。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普及面不廣,特別是廣大農村防震、抗震、避震的知識水平、意識和能力普遍較低。三是社會聯動機制不協調,沒有形成地震災害群防共治的局面。隨著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防震減災多元主體作用更加突出,迫切需要依法規範防震減災政府事務、社會事務和公眾事務,構建主體明確、權責清晰、運行流暢的防震減災治理體系。
(三)發展的機遇
“十四五”時期,全市應急管理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迎來新的機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與根本遵循。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為應急管理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為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領導和政策支持。十八大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新組建應急管理部門,重構應急管理體系,為實現應急管理職能的最佳化協同高效奠定了堅實基礎。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的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畫的落實、“三高四新”戰略的實施為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經濟社會新發展格局加速形成為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利契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速構建,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穩定經濟成長,持續增強社會民生服務的供給能力,不斷為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提供更完備、更優質、更堅實的物質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新舊動能快速轉換,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將會大幅提升;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安全基礎設施條件持續完善,防災減災救災基礎不斷夯實。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為推動應急管理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衛星遙感、雷達監測、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高科技手段深度集成套用,加快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和產能淘汰,將大幅提升風險管控、監測預警、監管執法、輔助指揮決策、救援實戰和社會動員等能力,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慧型化、精細化水平,從整體上降低災害事故風險。
人民民眾對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求的不斷提升為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持續動力。國家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安全和健康已經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組成。新冠肺炎疫情激活了社會公眾對巨災的警惕性,對應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將為推動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凝聚共識、匯聚合力。
綜合判斷,全市應急管理正處在充滿挑戰的戰略機遇期,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著力開闢事故防範新境界,著力打造防災減災新格局,著力提升應急救援新能力,奮力譜寫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對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全市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全面加強風險防範、應急處置、綜合保障等應急能力建設,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突出防災減災救災“兩個堅持”“三個轉變”,主動防範應對自然災害,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災害事故損失,防範和化解各類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風險,有效維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全面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努力建設現代化新常德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對應急管理工作的絕對領導,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應急管理髮展的強大動力。
堅持人民至上。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擺在首位,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生產和諧發展。
堅持預防為主。樹立底線思維和系統觀念,健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注重關口前移,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堅持依法管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完善應急管理領域法規制度和標準,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斷提高應急管理的法治化、規範化、制度化水平。 堅持精準治理。科學認識和系統把握災害事故致災規律,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做到預警發布要精準、搶險救援要精準、恢復重建要精準、監管執法要精準。
堅持社會共治。把民眾觀點和民眾路線貫穿工作始終,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強化群策群防群治,大力弘揚安全應急文化,加大宣教培訓和科普力度,強化基層應急能力建設,發揮好社會參與和市場機製作用,築牢人民防線。
(三)主要目標
安全生產監管方面。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切實在轉變理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實重在“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的責任鏈條、制度成果、管理辦法、重點工程和工作機制,著力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5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責任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執法管理體系、宣傳教育培訓體系,安全生產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安全生產責任更加落實落細,生產經營單位本質安全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非法生產經營得到嚴厲打擊,全民安全防範意識明顯增強,安全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事故隱患得到有效管控,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可控,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較大事故,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三項指標持續下降,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3%,安全發展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為常德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的環境。
應急管理救援方面。到2025年,全市應急指揮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應急救援隊伍體系更加完善,建成一支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應急預案體系更加完善實用,應急處置能力更加高效,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綜合防災減災方面。到2025年,災害風險意識顯著提升,切實轉變“重救災輕防災”的思想,推動構建統籌應對各災種、有效覆蓋防災減災救災各環節、全方位全過程多層次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進一步提高災害風險管理能力,全力減輕災害風險。
防震減災方面。到2025年,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體系效能顯著,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富有活力,公共服務體系優質高效,現代化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基本形成,防震減災綜合能力有效提升。地震監測台網進一步完善,具備破壞性地震發生後的烈度速報能力;城鎮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農村民居抗震防災能力整體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明顯增強,社會公眾科學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明顯提高,全市城鄉具備抗禦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
第三章 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一)安全生產監管方面
1.建立和實施更加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 強化黨政領導責任。推動《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及湖南省實施細則落到實處,多措並舉用好約談通報、警示曝光、建議提醒、督查巡查、述職考核等“組合拳”,將履行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情況納入黨員領導幹部述職內容,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領導班子成員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啟動區縣市政府(管委會)主要負責人和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述職。
強化部門監管責任。按照安全監管“三個必須”的要求,根據《湖南省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分工》內容,進一步完善《常德市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規定》,通過組建能源、交通運輸、道路交通、工礦企業、消防、建築施工、學生、文化旅遊、農林水利、特種設備等領域的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推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責任的進一步落實。
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以及《湖南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健全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安全生產治理機制。督促企業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雙報告”制度。將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和主要負責人同時列為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做好安全生產“十個一次”工作,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與使用等安全經濟政策。推廣“一會三卡”制度和安全生產公開承諾制度,實行企業主要負責人、員工安全生產雙向承諾。採取培訓、輔導、述職、“黑名單”聯合懲戒和“紅名單”聯合激勵等系列措施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落細。
嚴格責任追究。完善災害事故直報制度,嚴厲追究瞞報、謊報、漏報、遲報責任。完善重大災害評估和事故調查機制,依法嚴格開展事故調查和問責追責,健全完善典型事故提級調查、問題整改督辦和事故結案評估等制度,提高第三方參與力度,組織開展重大災害事故科學考察與調查,把災害事故致因轉化為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務實管用措施,推動調查重點延伸到政策制定、制度管理、標準技術等方面。加大對安全生產犯罪的預防懲治力度,完善應急管理責任考評指標體系和獎懲機制,嚴格落實“四不放過”制度,建立事故防範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制度。綜合運用巡查、督查等手段,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
2.提升安全生產治理能力
提高安全生產綜合防範能力。著力化解安全生產存量風險,防範增量風險。制定招商引資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完善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準入制度,進一步加強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論證,落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構建周期性、常態化安全風險評估機制,鼓勵化工、礦山、交通、電力、油氣、水利等行業企業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排查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分布,對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築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生產安全水平,人口密集重點區域、工業園區以及重點城市安全風險,每3年開展一次評估,評估結果適時向社會公眾發布。加強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風險評估與安全管控,嚴格控制區域風險等級和容量,有效落實安全標準、防護設施和管控措施。健全重大項目決策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機制,提高社會參與度和決策透明度,實行重大安全風險“一票否決”。
加強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的感知網路系統,建成覆蓋全市礦山(含尾礦庫)、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生產的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接入匯聚“兩客一危一校”車聯網管理系統、“雪亮工程”等城市安全感知數據。加快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建設,實現對城區重點道路、橋樑、隧道、重要國省幹線公路、燃氣管網相鄰地下空間和給排水、供電、通信等管網安全智慧型監控預警。全面開展建築工程施工現場線上視頻監控系統和重要公共場所消防安全監控系統建設。統一生產安全風險監測預警信息化數據標準,建設生產安全風險監測預警信息化平台,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和行業企業信息互聯互通,實現生產安全風險監測數據全面匯聚、智慧型評估、精準預警、趨勢預測。
推進應急依法行政。加大安全生產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全面推行計畫執法和“四不兩直”明查暗訪、“雙隨機一公開”“三位一體”執法模式,持續推進“網際網路+執法”“交叉執法”,不定期開展網路巡查執法和現場巡查檢查,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執法決定說明理由等四項制度,強化執法全過程監督,提升安全生產執法效能。實行執法事項清單制度,並依法及時動態調整。建設安全生產執法資料庫,套用智慧型執法系統和手持終端,提升執法的專業性和精準性。規範實施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強化行政執法質量評議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
推動企業增強安全管理能力。督促企業健全安全生產制度體系,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鼓勵企業加強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的安全風險研究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推動重點行業領域規模以上企業組建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團隊,建立重點培養、嚴格考試、規範管理等制度。落實高危行業配備或聘請註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要求,推行企業設立安全總監製度。推動企業利用5G等新技術建設智慧安全監控系統,實現安全管理信息化、智慧型化,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支持專業化安全技術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高水平安全技術和管理服務。
強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能力。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統領安全生產工作,緊緊圍繞“人、物、制度、時空環境”四要素,健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精準落實“一單四制”,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工作,制定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方案,嚴厲打擊以下領域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
非煤礦山。推進非煤礦山分級管控和分類處置,依法關閉退出一批、盯守看牢一批、整頓提升一批、示範引領一批;重點針對無生產經營主體尾礦庫、長期停用尾礦庫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尾礦庫數量原則上只減不增。全面加強礦山地壓災害風險監測與評估,嚴厲打擊非法開採、以采代探、超層越界開採等違法行為。推廣套用鑿岩台車、鏟運機等遠程遙控、無人駕駛技術,推進數位化礦山建設。2022年6月底前,尾礦庫線上監測系統安裝達到100%,並實現全面聯網。到2025年底,露天非煤礦山全部實現機械化開採,地下非煤礦山鑿岩、鏟裝、運輸等高危作業崗位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
危險化學品。實行危險化學品“禁限控”目錄,對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由市相關部門聯合建立安全風險防控機制,從嚴實施涉及“三重一高”安全許可及監管。重點針對化工園區本質安全與系統安全整治提升、企業分類治理整頓、非法違法“小化工”整治、自動化控制、特殊作業、重大危險源管控、精細化工風險評估、城區內危險化學品輸送管線、油氣站等易燃易爆劇毒設施以及危險化學品運輸、使用和廢棄處置等環節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嚴厲打擊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處置等全過程全鏈條非法行為。重點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可燃和有毒氣體監測報警、緊急切斷、自動化系統裝備率和有效投用率達到100%。2022年底前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氨化、過氧化工藝裝置的上下游配套裝置實現自動化控制。到2025年底,推動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和沿江一公里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全面完成。
煙花爆竹。加強企業本質安全建設,建設煙花爆竹流通交易信息平台,強化煙花爆竹流向信息化管理。重點針對煙花爆竹生產、儲存、運輸等設施以及生產、經營、運輸、燃放、銷毀、處置等環節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嚴厲打擊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處置等全過程非法行為。到2025年底,煙花爆竹、黑火藥、引火線生產涉藥工序基本實現自動化,全市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總數控制在30家以內。
工貿。加強工貿行業安全系統化治理和規範化治理,加強高溫熔融金屬、粉塵涉爆、液氨使用、深井鑄造、煤氣作業等重要領域、重點部位和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外委作業等關鍵環節的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專項治理。
道路運輸。對急彎陡坡、臨水臨崖、長陡下坡、危橋、危隧、無中央隔離設施的一級公路、農村占道經營等路段及部位,違規長途客車、臥鋪客車、旅遊客車、“營轉非”大客車、客運包車、麵包車、“大噸小標”、非法改裝貨車、重載貨車、常壓液體危險貨物罐車等運輸車輛,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推動校車安全治理,逐步推行校車智慧型化監管。依法嚴厲查處客運車輛超速、超員、疲勞駕駛、動態監控裝置應裝未裝或人為關閉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徹底整治“黑服務區”“黑站點”“黑企業”“黑車”。持續推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和機車、電動車“戴帽”工程。 交通運輸和漁業船舶。推進民航、鐵路沿線環境、公鐵水路、郵政寄遞、水上涉客運輸、載運危險化學品船舶、航電樞紐大壩除險加固、綜合客運樞紐、軌道交通運營等安全生產治本攻堅,推動漁業生產、鐵路危險貨物運輸、郵政涉恐涉暴、砂石運輸、漁業船員等專項治理。加強水上交通與漁業安全生產源頭管理,提升基礎支撐保障能力,推動實現本質安全。
消防。織密鄉鎮街道消防安全管理網路,落實“格線化”消防管理,加強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集中整治消防車通道、老舊小區、大型商業綜合體、電動腳踏車、家庭加工作坊、住宿與生產經營儲存合用場所、城鄉結合部、物流倉儲等領域突出消防安全問題。2022年底前,全市火災監測預警預報平台基本建成。到2025年底,形成適應多災種的系統化、智慧型化、模組化、專業化救援裝備系列。“十四五”時期,每百萬人火災死亡人數不高於1.3人。
民用爆炸物品。推進各類民爆物品生產線和銷售企業儲存設施等高風險場所風險隱患專項治理,加強民用爆炸物品使用管理,實現危險或高風險崗位少(無)人化操作、人機隔離操作,各類民爆物品生產線和危險品儲罐設施實現自動化控制。
特種設備。推進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台建設,實現電梯安全數據信息社會公開,持續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對接全省信息化系統。抓好特種設備使用登記和定期檢驗。萬台特種設備死亡人數控制在0.25人以內。
城市建設。將城市安全韌性作為城市體檢評估的重要內容,把城市安全發展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建立市城市安全平台體系。重點針對利用原有建築物改建改用為酒店、飯店、學校、體育館等人員聚集場所,高層建築工程、地下工程、改造加固工程、拆除工程、橋樑隧道工程,利用水路港區外岸線從事非法貨物裝卸作業等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推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加強地下管線動態管理。指導各地建立渣土受納場常態監測機制,推動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強房屋市政工程起重機械、高支模、深基坑等專項治理,強化超高層建築、大型綜合體燃氣管線、地下管道等重要設施的安全監管和線上監測監控。
工業園區等功能區。加強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空間安全準入管理,推進工業園區智慧化進程。2022年底前,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完成率和集約化可視化安全監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率均達到100%,實現對園區內企業、重點場所、重大危險源、基礎設施安全風險監控預警。
危險廢物。全面開展危險廢物排查,重點針對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以及違規堆存、隨意傾倒、私自填埋危險廢物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建立覆蓋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貯存、轉移、運輸、利用、處置等全過程的監管體系。推動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推進危險廢物協同處置。加強涉爆粉塵、“煤改氣”、潔淨型煤、渣土和垃圾填埋、污水處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十四五”期間,企業產生的屬性不明固體廢物鑑別鑑定率100%,重點環保設施和項目安全風險評估論證率100%。
3.構築群防群治防線
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重要論述指示精神學習宣貫。紮實推動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納入各級各類應急管理幹部學習培訓必修課程和安全宣傳“五進”工作。推動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各級黨校和幹部培訓的內容。對新調整的黨政領導幹部、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和重點企業負責人分級分批組織開展輪訓,組織宣講團赴企業開展宣貫活動。
強化安全宣傳教育。建立多維度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媒體傳播體系,推進專業頻道、微信、微博和網路客戶端建設,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的客群面和影響力。加強應急廣播體系建設,依託“村村響”工程,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應急廣播;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宣教“五進”活動,創建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五進”示範點,廣泛開展“5·12”“6·16”等各類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倡導安全文化,營造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安全生產氛圍;建立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機制,完善規範應急管理與安全生產信息發布制度,充分發揮應急管理網站安全生產宣傳和輿論監督作用。建立重特大事故輿情收集、分析研判和快速回響機制,加大非涉密安全生產信息公開力度,加強公眾網路、即時通訊平台等新媒體上安全輿論的引導,規範網上安全生產信息傳播秩序。
推進安全發展工作示範創建。指導和鼓勵創建一批安全發展示範單位,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引領和模範作用,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持續開展安全生產示範區縣市、示範鄉鎮的創建,“十四五”末,全市所有區縣市中省級安全生產示範縣占比達20%,全市所有鄉鎮(街道)中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占比達30%,市級示範鄉鎮占比達70%。
培育安全應急文化。推進公民安全教育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中國小安全教育工作,推動安全教育納入公民教育體系,建立家校共育機制。引導高校學生主動參與應急管理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志願者活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營造全社會關注應急管理氛圍。建設多層次安全應急文化載體。推動安全應急文化納入文明城市、文明單位等各類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積極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安全應急文藝演出,推動安全應急文化教育納入“文化下鄉”等民眾文化活動。
增強基層先期應急處置能力。依託鄉村(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和規範微型消防站建設,推動設立鄉村(社區)應急服務站,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加強應急管理組織建設。進一步明確各部門以及鄉鎮街道的應急管理權責。最佳化基層監管力量配置,推動監管服務向小微企業延伸。推動基層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培養發展基層災害信息員、安全生產“吹哨人”。加強鄉村(社區)用火、用電、防溺水、防中毒窒息等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完善鄉村(社區)災害隱患和各災種信息直報、定期發布機制。定期開展鄉村(社區)應急演練,提高村(居)民風險隱患快速報告、排查和治理能力,落實應急處置、自救互救、恢復重建和宣傳引導等任務。
提升市場參與能力。落實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強化保險等市場機制在風險防範、損失補償、恢復重建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高危行業領域(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築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屬冶煉、漁業生產、特種設備等)依法強制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引導和推進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作。建立健全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農業保險和農村住房保險制度,健全各級財政補貼、農戶自願參加、保費合理分擔的機制。鼓勵開發應急相關保險產品,擴大保險覆蓋面,建立應對災害的金融支持體系。
加大舉報獎勵力度。充分發揮“12350”安全生產舉報投訴電話和網路平台作用,鼓勵民眾舉報重大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鼓勵和支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舉報和監督,獎勵標準在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獎勵有關規定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上浮,對直接避免傷亡事故發生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給予舉報人或信息員特殊獎勵。
健全信用評價機制。建立緊急徵用、志願捐助、災害救助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信用制度,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強化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依法建立安全生產領域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並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實行企業安全生產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制度,建立企業安全生產信用修復機制。支持行業協會制定行約行規、自律規範和職業道德準則,建立健全職業規範和獎懲機制。
(二)應急管理救援方面
1.健全應急管理領導體制機制
健全領導指揮體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市應急救援指揮體系,細化應急管理責任,釐清相關部門職責邊界。推進消防救援隊伍和森林消防隊伍整合,推動組建統一的領導指揮機關,建立市縣分級指揮和隊伍專業指揮相結合的指揮體制,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隊伍編制員額同步增長機制。推動形成應急管理“四級體系五級網路”,完善市級及以下應急管理部門雙重領導、地方為主管理體制,全面實行準軍事化管理。
完善監管監察體制。推進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整合最佳化應急管理系統執法職能,組建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立健全市、縣兩級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系,重點推進基層(縣鄉)執法能力建設,充實加強基層一線執法力量。最佳化各級機構設定和布局,充實專業力量,完善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監管監察體制。制定防震減災、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等領域的執法權責配置清單。制定實施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規劃,強化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機構建設,完善執法裝備配備標準,強化執法工作條件保障。建立消防執法跨部門協作機制。
最佳化應急協同機制。充分發揮相關議事協調機構的統籌推動作用,強化災害事故協同應對,建立健全風險防控、監測預警、會商研判、信息共享公開、分級回響、指揮聯動、物資保障、善後救助、調查評估、恢復重建、維護穩定等各方面的協同機制;強化上下協同,健全災害事故分級回響制度;強化部門協同,制定政府部門應急管理權責清單;強化社會協同,健全屬地為主的社會應急救援力量調用機制,形成市縣間、部門間、政社間通力協作的應急協同格局。
推進應急統一指揮系統建設。構建市、縣、鄉一體化值班值守體系,健全應急值守保障機制,全面落實應急值班值守制度,統一規範各類災害事故事件報送要求和應對災害事故處置流程,實現災害事故處置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加強市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強化專業化指揮員和專家隊伍建設,實現精準指揮;融合應急救援隊伍、應急避難場所、生產經營企業、應急物資等基礎數據,持續升級應急管理“一張圖”,形成統一指揮、上下聯動、左右協調、聯動互通的高效指揮能力。
2.增強應急隊伍救援能力
建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嚴格落實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要求,加快推進消防救援隊伍和森林消防隊伍職能深度融合與轉型升級,最佳化力量布局和隊伍編成,全面建成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發揮好森林消防隊伍的機動優勢,明確力量調動許可權和程式、屬地關係及保障渠道。最佳化隊伍先進適用裝備配備,強化多災種專業化訓練,提高極端條件下綜合救援能力。發展政府專職消防員和志願消防員,建立代訓代管機制,實行聯勤聯管聯訓聯戰。加強城市消防站建設,建強市級應急(消防)救援機動隊伍,推動各區縣市積極組建縣域機動力量,推進鄉鎮(街道)、村組(社區)建立“專兼結合、一隊多能”的基層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實現應急救援力量全覆蓋。
提升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能力。按照“盤活存量、做優增量”的原則,加大應急救援隊伍培訓力度,提升現有礦山、危險化學品、森林防滅火、水上救援、工程災害、地質災害、航空保障等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增加危險化學品、油氣管道、隧道施工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全面提升行業領域應急救援能力。制定應急救援隊伍管理辦法,規範隊伍認定、管理、培訓、調度、救援、保障等機制。
推進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發展。開展社會應急力量調查摸底,建立社會應急力量管理服務平台,制定隊伍管理、人員備勤、裝備維護、訓練演練、獎勵激勵、調動補助、保險保障等制度,健全屬地為主的社會應急力量調用機制,明確參與應急救援的方式、範圍。
加強應急專家力量建設。根據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特點,加強應急救援輔助決策型、現場處置型、技術支撐型專家庫建設,開展應急專家學術研討交流,提升應急專家智力支撐能力和水平。
3. 健全應急管理法治體系
推動地方立法工作,2022年底前,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初審《常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若干規定》。推動依法行政決策,將應急管理行政決策全過程納入法治化軌道,分類管理一般和重大行政決策。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式和配套制度,健全並嚴格實施應急管理重大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定期依法向社會公布和更新決策事項目錄和標準。建立依法應急決策制度,規範啟動條件、實施方式、盡職免責等內容。
4.健全應急管理預案體系
完善應急預案管理機制。完善應急預案資料庫管理平台,推動數位化管理、模組化調用,強化工作手冊、行動方案等支撐性檔案的編制和管理。簡明化、圖表化企業應急預案,推廣使用應急處置卡。
動態最佳化應急預案體系。遵循“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具體到點、無縫對接”的原則,構建覆蓋全區域、全災種、全行業、全層級、全過程的“1+N+X”應急預案體系。按照“上下銜接、左右關聯、地企協同、聯合應對”的方式,通過組織機構、聯動機制和徵求意見實現黨委、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與單位和基層組織應急預案的有機銜接,提高應急預案實用性。編制應急回響工作手冊,規範應急回響標準與流程。
強化應急預案套用評估。制定應急預案評估和演練制度,完善應急預案評估方法及標準。建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共訓共練、指揮協同、救援合作機制。制訂並落實年度應急演練計畫,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節約高效的應急演練。加強預案宣傳培訓,開展常態化重大災害事故應急演練,重點加強“雙盲”應急演練。每兩年至少開展一次專項應急預案綜合應急演練。落實應急演練評估和定期報送制度,推動應急演練制度化、經常化和全員化,提高應急預案實用性、可操作性。
5.強化應急物資保障能力
最佳化應急物資儲備布局。結合行業領域應急儲備基地建設,推進縣級綜合應急物資儲備站建設,加強交通不便、災害風險高的鄉級應急物資裝備儲備點建設。建立跨部門應急物資保障聯動機制,健全跨區域應急物資協同保障、信息共享和應急聯動機制。結合防汛抗旱、地震災害、森林火災救援任務需求,加大對市本級、各區縣市消防救援隊伍滅火救援裝備、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和應急物資裝備的投入力度;在區縣市消防救援隊伍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動用制度。
提升應急物資儲備能力。根據應急物資保障需要,適當擴大市、縣、鄉三級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品種及數量,加強災害事故易發多發地區的應急物資儲備能力和特殊稀缺類應急物資儲備,提升大型成套應急救援裝備的儲備水平。完善產能動態目錄和儲備動用制度,健全政府實物儲備、企業(商業)儲備、產能儲備、專業隊伍能力儲備和社會化儲備互聯互通的應急物資保障聯動模式。
提高應急物資運輸配送能力。完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多式聯運模式,健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協同配合機制,加強應急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加強區域物資統籌調配,建立多方參與、協同配合的綜合交通緊急運輸管理協調機制。建設政企聯通的緊急運輸調度指揮平台、應急資源管理平台、應急裝備與服務需求信息平台,提高供需匹配效率,減少物資轉運環節,提高救災物資運輸、配送、分發和使用調度管控水平。建立應急物資優先通道和快速通行、快速通關機制,提高應急物流配送效率。
加強應急物資保障基地建設。依託大型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培育發展一批具有應急物資研發、生產、採購、儲存、運輸等特色優勢的基地。
6.加強應急管理人才培養
加強應急管理幹部隊伍建設。完善培訓機制,將應急管理納入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必修內容,提高應急管理幹部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民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建立應急管理幹部成長機制、成才通道,完善人員定期培訓和繼續教育機制,採取定向招錄、委託培養等方式,構建結構合理、梯次完備、銜接有序的人才格局。加強人才交流,實施城市帶農村的應急管理幹部人才對口支持政策,探索建立安全監管人員與企業人員雙向掛職交流機制,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建立符合應急職業特點的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完善職業榮譽激勵、表揚獎勵和療休養制度。
加強應急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建立應急管理專業人才目錄清單,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招錄政策,拓展急需緊缺人才培育供給渠道,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加快對法律、危化、安全、應急指揮等重點專業人才培養和儲備,重點充實市、縣兩級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到2022年底具有安全生產相關專業學歷和實踐經驗的執法人員不低於在職人員的75%。加強應急專家庫建設。在安全生產理論研究、科技研發、成果推廣、工程實踐等方面培養和鍛鍊一批高素質安全生產人才,啟動第二屆市安全生產應急專家組及專家庫的組建籌備工作,充實和完善常德市安全生產專家庫。
大力提升安全技能。加強與行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的協作,遴選培育2個以上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應急管理知識宣教、技能實訓和特種作業人員實操考試基地。搭建協同育人平台,實施基層應急人才特崗計畫、應急救援指戰員培養計畫、應急管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畫。
7.加強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
加強應急管理科技支撐。加強災害事故風險評估、監測預報預警、災害信息獲取、生命搜尋救援、決策指揮、恢復重建等領域關鍵技術突破。以五大災害以及礦山、尾礦庫、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消防等行業領域為重點,推動智慧型監測預警、災害信息獲取、新型應急指揮通信、特種交通應急保障、專用緊急醫學救援、智慧型無人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搶險救援等重點領域安全應急裝備研究開發、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和套用示範,搭建科技創新平台。在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推行“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工程,全面提升災害事故防控與應急救援科技水平。
加強應急通信網路建設。組建“空天地”一體化的應急通信網路、指揮網,建設公專互補、寬窄融合、固移結合的無線通信網與廣域覆蓋、隨遇接入、資源集成的應急衛星通信網。
建強應急管理綜合套用平台。參與建設全過程管理、全生命周期湖南省應急管理大數據標準規範體系和安全運行保障體系,提升海量數據存儲匯聚、分析關聯、共享開放的大數據資源服務能力。建設面向監督管理、監測預警、指揮救援、決策支持和政務管理五大業務領域應急管理套用體系,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政務”“網際網路+監管”“網際網路+執法”“網際網路+應急”。建設綠色節能型高密度數據中心,推進應急管理雲計算平台對接,完善多數據中心統一調度和重要業務應急保障功能,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加快推進監測預警系統的全覆蓋和智慧型化。推動自然資源、水利、農業、林業、氣象、地震等部門的災害和監測預警信息共享,建立面向全災種的自然災害感知網路。搭建城鄉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公共信息平台,提高城鄉重大風險防控與突發事件處置能力,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推動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行動計畫,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在安全生產中的融合套用,提升工業生產本質安全水平。
(三)綜合防災減災方面
1.提高自然災害源頭管控能力
實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全面開展五大災害風險普查,構建周期性、常態化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機制。遵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制定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和分災種防治區劃,推進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與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產業發展規劃等相融合,綜合平衡和控制高風險區開發建設強度,嚴格控制區域風險等級和風險容量。探索建立自然災害紅線約束機制。健全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管理制度,將自然災害風險防範要求貫穿於國土空間規劃、建設、運行各環節,加快形成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風險的城市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生活方式,完善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布局。
2.增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健全自然災害分類監測和分級預警制度,加強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完善自然災害預警工作規範。完成五大災害高風險區域的監測預警數據接入,加強單一自然災害及多災種、災害鏈全過程監測,最佳化各類監測站網布局,建設全域覆蓋、多系統融合、多部門共享的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加強“1+5”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完善跨部門、跨地域的自然災害預警信息共享機制,推進建設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預報發布平台,形成統一的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信息共享與開放服務。提高針對特定區域、特定人群的精準發布能力。
3.強化自然災害綜合防禦能力
推動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工程、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工程,改善城鄉防災基礎條件,提升重大基礎設施抗災水平,提升五大災害防禦工程標準,有序提升重點地區和災害易發地區交通、水利、通信、能源等關鍵基礎設施設防標準,提升極端自然災害條件下抗損毀和快速恢復能力,提高國土空間韌性。
4.提升自然災害統籌救助能力
健全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堅持災後救助與其他專項救助相結合,完善救災資源動員機制,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社會組織、企業合作模式,支持紅十字會、慈善組織等依法參與災害救援救助工作。調整最佳化應急回響啟動標準和條件,完善重大自然災害應對程式和措施,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自然災害救助標準調整機制,統籌做好應急救助、過渡期生活救助、旱災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冬春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因災倒損民房恢復重建和因災損毀森林生態修復等工作。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完善自然災害救助評估制度,健全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綜合協調機制,改善基層救災裝備和工作手段,提升基層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和水平。
5.加強自然災害救助信息化建設
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救助領域的運用。推動自然災害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救助事項“掌上辦”“指尖辦”。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銜接,有效引導和規範網際網路慈善活動,健全救災捐贈需求發布與信息導向機制,推進救災捐贈款物使用信息公開、效果評估和社會監督。
6.提升基層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結合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和區域協同發展等戰略實施,完善城鄉災害綜合風險防範體系和應對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城鄉防災減災救災事業發展。加強和規範微型消防站建設,推動設立鄉村(社區)應急服務站。加強基層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培養發展基層災害信息員,完善鄉村(社區)災害隱患和各災種信息直報、定期發布機制。推動災害風險格線化監管工作的規範化、長效化,對接基層黨建、平安建設網路,逐步實現基層安全風險格線化監管全覆蓋。健全鄉村(社區)應急預案體系,定期開展鄉村(社區)應急演練,提高村(居)民風險隱患快速報告、排查和治理能力,落實應急處置、自救互救、恢復重建和宣傳引導等任務。加快創建防災減災示範基層組織,大力推動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建設,深入開展全國和省級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四)防震減災方面
1.推進防震減災社會治理體系建設
構建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責任主體明確、權責清晰、運行流暢的防震減災綜合治理體系,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建立健全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防震減災長效工作機制,完善市縣防震減災管理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防震減災工作中的組織領導、指揮協調作用;完善重大地震災害事件處置支持和協調機制,提升抗震救災應急回響和應急處置科學決策能力。
2.提升地震監測預報能力
最佳化測震和地球物理站網監測布局,增加台網密度,圍繞太陽山斷裂帶、澧水斷裂帶布局增加前兆觀測台,提高現有監測項目精度,完善配套設施。進一步加強地震巨觀觀測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鄉鎮(街道)防震減災助理員(三網一員)建設,增加巨觀網點布局,充分發揮群測群防在地震短臨監測中的重要作用。加強與省台、鄰區地震監測台站的聯繫與協同,實現地震監測資料的資源共享,拓展地震監測信息的信息源和信息流,為地震預測提供更大範圍、更多測項的研判依據。建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震情分析跟蹤會商機制,套用新的地震分析預測方法,建立地震預測指標體系,探索地震孕育發生和前兆機理,創新地震分析預測思路,從大範圍、廣角度分析研究地震活動趨勢。認真分析地震監測信息、巨觀與微觀觀測信息,著力提高地震分析預測能力,努力實現有減災實效的地震預報。
3.提升地震預警能力
實施地震災害監測預警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地震速報預警台網中心,建成一定數量的地震預警台和地震預警接收終端,提供優質高效的地震預警信息。
4.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
立足常德震情,對接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全面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一是摸清地震災害風險底數。實施地震災害風險調查與重點隱患排查工程,開展全市地震災害風險普查,摸清全市抗震設防現狀。二是開展活動斷層探測,編制大比例尺、高精度地震風險區劃圖。三是強化地震安全風險治理。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推廣套用減隔震技術。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事前、事中、事後監管。針對常德水庫多、堤防長、礦山多、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長、風險隱患多的特點,全面開展高烈度區房屋建築、重點堤防、病險水庫、重大生命線工程等地震風險鑑定和加固,減少風險存量;結合建設工程地震安全監管檢查,查找發現問題,推動建立地震部門綜合監管、行業部門分類監管、地方政府屬地監管的協同監管機制,控制風險增量,提升全市建設工程的整體抗震防災能力。四是提升地震災害風險意識。實施全民地震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充分利用5G、AR、VR技術和高速網際網路平台,建設數位化科普館;依託科技場館建設防震減災科普體驗館;地震部門與宣傳、廣電、科技等部門合作,做到線上與線下、日常與重點相結合,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地震知識科學普及,著力提升社會公眾地震災害風險防範意識和防震減災科學素質。
5.強化防震減災公共服務
在夯實地震基本業務能力的基礎上,全方位拓展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領域,建立平台、豐富產品、提升能力。一是建立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地震災害風險防治信息服務平台,收集全市房屋建築、重大工程、重要基礎設施抗震設防基礎數據,以及全市活動斷層探測、地震小區劃和地震風險區劃研究成果,建立基礎資料資料庫,通過地震災害風險防治信息服務平台面向社會提供服務。二是拓展公共服務領域。在提升地震速報、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的基礎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政府應急管理決策、地震災害風險區劃、重大工程結構安全、非天然地震監測、企業和社會地震安全個性化需求等,拓展公共服務領域。三是豐富公共服務產品。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推廣農村民居抗震技術、工程地震安全監測及健康診斷、防震減災知識傳播教育、地震震情速報信息、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信息、安全生產和抗災救災輔助決策等系列服務產品。
6.提升農村民居防震保全能力
著力推進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經濟適用、抗震安全,統籌安排、協調發展的原則,協同相關部門,制定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規劃、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科學選址、配套建設,加強施工質量監管。加強農村民居實用抗震技術研究開發和成果的推廣套用,為農居提供適合不同地形、不同民族和不同需求的抗震結構設計圖樣。加強對農民建設抗震房的工程技術指導,開展農村民居抗震建築施工技術培訓,普及抗震設防技術。建立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管理、服務制度和防震抗震技術服務網路,全面實施農村民居防震保全工程,著力提高農村民居抗震防災能力。
7.提升全民防震減災素質
加強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建立健全地震科普知識普及網路。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創建,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升自救互救應急避險技能。“十四五”期間全市創建國家級、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20所,建設國家級和省級防震減災科普基地2個、市級9個。建立中小學生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將數位化地震科普教育納入學校的科普館,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第四章 規劃實施重點工程
(一) 安全生產監管體系
以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為契機,建立全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分兩步完成。
初期建設階段:建成常德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指揮中心,搭建常德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平台,建立完善城市生命線前端感知系統,重點選取老城區、重要民生保障工程和敏感區域等高風險點進行項目試點,主要包括高風險區域、老城區、具有民生保障工程和敏感區域的107.97公里燃氣管網及相鄰空間和德山大橋、桃花源大橋、朗州大橋3座橋樑,以及15公里綜合管廊入廊管線參數、溫度、濕度、氣體監測,並接入水利部門和海綿中心已經完成的供排水系統,實現重點區域燃氣管道及相鄰空間安全監測感知網路覆蓋率80%,供水、排水及安全管廊安全監測感知網路覆蓋率100%,重點橋樑安全監測感知網路覆蓋率30%。建設常德市高風險和人口密集區域的城市單元運行安全監測網,實現城市各有關部門信息的互聯互通,建設城市安全運行綜合管理及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和各專項套用系統,提升高風險和人口密集區域內城市單元的運行安全性,為“智慧安全常德”的全面建設奠定基礎。2022年6月底前,完成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和預警監測中心建設。
提質擴容階段:建設地質災害檢測系統、地震台網系統、智慧水利系統、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預警系統、電梯處置系統、校園人臉識別系統,完善和提升智慧安全常德技術框架,運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技術,建立不同維度的城市安全套用模型,滿足更多災害的風險防範和災害防治。建立完善各部門協同應急指揮機制,全面發揮“智慧安全常德”的建設效果,打造全國安全發展示範城市新標桿。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城市消防、交通、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等公共安全領域,以及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領域安全監測感知網路覆蓋、監測預警系統建設。
(二) 應急管理救援體系
1.“智慧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推進全市應急指揮系統信息化工程建設,加強應急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廣域覆蓋、及早感知、智慧型識別、精準預警的風險感知體系,推進監測預警能力現代化建設;建設信息暢通、反應靈敏、數據豐富、運轉高效的應急大腦,推進輔助指揮決策能力現代化建設;構建聯網監測、精準執法、智慧監管新模式,推進監管執法能力現代化建設;創新物聯感知、無人協同、智慧型裝備體系,推進應急救援實戰能力現代化建設;建設線上宣教、定向培訓、公共警示等信息網路,推進社會動員能力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智慧應急”能力。
一是建設全域覆蓋的智慧型監測預警體系。完善提升危險化學品和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煙花爆竹等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開展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建設。推進城鄉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公共信息平台建設,聯通“雪亮工程”“天網工程”等監測網路。
二是建設扁平高效的智慧型應急指揮體系。建設統一權威高效精準的應急指揮智慧型調度系統,形成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跨領域的市縣鄉三級一體的指揮調度體系。建設智慧型化、扁平化、一體化應急指揮作戰和智慧型調度模式,完善指揮調度、信息共享、預警回響、協調聯動、保障聯合、技術支撐等各環節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信息報送“一張網”、指揮調度“一鍵通”。
三是建設“空天地”一體的通信保障體系。進一步推進應急指揮信息網、無線窄帶通信網、衛星網建設,整合先進信息平台,構建“空天地”一體的應急通信體系,建設安全、可靠、高速、智慧型的應急通信網路,實現應急救援精準判斷、精準組織、精準協調、精準指揮。
四是建設應急指揮“一張圖”。依託“應急大腦”建設應急指揮“一張圖”,匯聚各類應急信息,整合融合各類應急資源,實現應急力量集中管理、災情態勢統一展示、災情趨勢綜合預判、救援方案智慧型生成、救援進展動態跟蹤。
五是建設反應靈敏的“應急大腦”。健全數據交換共享機制,整合相關行業領域和網際網路的碎片化數據,構建堅實數據基礎。加強業務模型研究,重點突破災害風險研判、安全態勢分析、實戰輔助決策等方面算法模型。聚焦督查檢查報告分析、生產安全風險識別、城鄉綜合風險分析、應急資源與力量分析、災害事故復盤推演、預警信息精準發布、應急管理知識圖譜等領域,推動業務系統智慧型化升級。
六是加強非煤礦山智慧型化建設。建設“空、天、地、井”一體化通訊調度指揮系統。建設市縣遠程監管監察管控平台。
2.“依法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系統梳理和修訂涵蓋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森林火災、地震等單災種和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築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應急準備、監測預警、處置回響、救援救助、恢復重建等各環節應急管理相關政策、規範性檔案,執行省相關標準體系。通過統一安全生產執法標識和制式服裝,增配執法車輛編制,完善執法工作條件,推廣移動終端執法套用及執法記錄儀、掃瞄器、工具箱等智慧型終端裝備,發揮實時傳輸、無縫連結等功能,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依法治理,加強監管執法力度,提高監察執法效能,全面提升“依法應急”能力。
3.“科學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創新科技體制機制,培育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引進高端人才,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最佳化科技創新基地,構建完善的科技創新生態,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加強重大基礎理論、核心關鍵技術、先進裝備設備、科技創新基地、科技創新隊伍、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發展與建設,在預警發布、搶險救援、恢復重建等方面實施精準治理,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慧型化、精細化水平,全面提升“科學應急”能力。重點針對五大災害和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築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事故災難,研究和推廣災害現場智慧型感知、監控預警、應急通信與通信保障、應急運輸與特種作業、破拆和探測搜救、人體防護、後勤和醫療保障、無人應急救援、應急物資保障平台、典型場景應急處置救援等技術,重點推廣大型被服洗滌消防車、應急架橋車、砂石裝袋機等裝備以及滅火機器人、破拆機器人、搜尋機器人、無人機集群等成熟智慧型化無人化應急裝備。
4.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工程
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力量體系建設,形成相互補充、相互支撐、一專多能、多能一體的應急救援隊伍力量發展格局。推動救援實戰能力提升,最佳化救援隊伍布局,建設“兩基地一隊伍”,實現應急救援隊伍前置、物資前置、指揮前置。
一是應急救援隊伍力量體系建設。建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實現城鄉綜合消防應急救援力量全覆蓋。加強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按照市級80-100人、縣級30-50人標準,推動市縣建設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推進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發展,依託高危行業企業、有條件的單位和社會組織建立應急救援隊伍或志願者隊伍。加強應急專家力量建設,建立應急專家使用和調度服務管理平台。
二是建設常德市應急救援中心基地。在市區建設一個應急救援中心基地,配備相應設備裝備,用於全市應急救援隊伍的演練、培訓,增強應急能力建設,強化救援隊伍作戰能力、救援人員救援能力、科技和信息化支撐能力,專常兼備、反應靈敏,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三是建設黃山頭防汛搶險應急救援中心基地。針對長江三口水系的水情防控工作,在安鄉縣黃山頭鎮新建一處防汛搶險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防汛搶險基礎訓練場地、物資器材應急儲備倉庫、防汛搶險隊員宿舍樓等。當荊江分洪時,作為常德市荊江分洪區南線大堤防汛指揮部,統籌做好南線大堤防守調度工作。
四是組建常德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隊。以海利化工為依託,建立一支統一指揮、快速反應、訓練有素的危化品救援隊伍,建設相應的救援基地,配齊危化品救援裝備。
5.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建成統一高效、科學完備、協同治理、及時可靠、安全可控的全過程多層次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應急物資儲備滿足市、縣、鄉三級分別啟動一次本區域內災害事故I級應急回響的需要,基本實現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現代化。
一是應急物資儲備工程。市、縣、鄉三級政府分別按照災害事故I級應急回響的要求儲備應急物資;縣級以上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家庭必備應急物資名錄,鼓勵和引導居民儲備必要的家庭應急物資;相關部門制定各級各行業應急物資儲備目錄和數量定額標準;鼓勵和引導企業落實應急物資儲備。
二是行業領域倉庫基地建設工程。各區縣市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交通不便、災害風險高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建設應急物資裝備儲備點;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森林防滅火物資儲備網路。
三是應急裝備保障工程。實施重點城市、重點流域應急救援裝備預置項目;實施應急裝備物資儲運體系信息化工程;開展防汛抗旱裝備重點方向科技攻關;健全應急裝備管理制度和應急調運預案。
四是交通運輸保障工程。依託軍隊和武警等空運資源提升物資緊急運輸能力;在水旱災害多發且交通不便地區建設航空應急服務基地;推動物流企業建設應急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立健全應急物流專用通道。
五是應急物資保障基地建設工程。建設一批縣級以上應急物資保障基地;培育發展一批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裝備產業化基地;建設一批區域應急物資保障中心。
6.鄉鎮(街道)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開展以有領導班子、有應急管理機制、有應急預案、有應急隊伍、有應急物資及裝備、有應急培訓演練為主要內容的鄉鎮(街道)應急能力建設,大力推進以有場地設施、有裝備物資、有工作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行政村(社區)應急服務站(點)建設,全面繪製社區(村居)災害風險圖。加快建設基層應急物資儲備庫、預警設施等減災基礎設施,著力提升災害高風險區域內“安居工程”等重點單位的設防水平和承災能力,在典型自然災害多發地的區縣市支持建設具備應急指揮、救援、應急演練、物資儲備、人員安置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應急避難場所。
一是領導班子建設。設立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鄉鎮(街道)應急管理議事協調機構,下設分管領導負責的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防汛抗旱、地質災害、森林消防專業應急小組,形成“統”“分”有序的責任體系。
二是應急管理機制建設。健全鄉鎮(街道)應急管理風險防控和監測預警機制,落實風險調查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制度,定期開展轄區內安全生產及自然災害形勢分析預判,落實監測責任和信息報送相關責任。
三是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加強鄉鎮(街道)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編制符合鄉鎮(街道)本地實際的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四是應急隊伍建設。組建不少於15人的鄉鎮(街道)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第一時間開展各類災害事故先期處置、自救互救、疏散轉移、醫療急救等應急救援工作。統籌各領域各村信息員,組建應急信息員隊伍。
五是應急物資、裝備保障。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保障制度,科學布局鄉鎮(街道)應急物資集中存放點;採用實物儲備、市場儲備、協定儲備等方式,拓展物資儲備渠道;建立應急裝備保障制度;建立落實保證執法執勤(應急)用車制度。
六是應急培訓演練。健全完善培訓演練機制,定期開展轄區內重點單位、各類應急救援隊伍、易受災害事故威脅民眾的培訓和演練。督促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落實“三級培訓”制度。
7.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
依託體育館、人防工程、公園、學校、廣場、綠地等建設一批符合國家標準的應急避難場所。到“十四五”末,常德市建設Ⅰ類應急避難場所不少於1個;全市所有鄉鎮街道至少有一個Ⅲ類以上的應急避難場所;每個村組至少有緊急避難場所。
8.全民風險防範意識能力提升工程
舉辦安全應急文化普及活動,建設數字防災減災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標準化應急知識科普庫、安全應急科普宣教公益網站、應急科普宣教系統和安全應急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全民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
一是拓寬安全應急文化宣教範圍。建設標準化安全應急知識科普庫,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各領域和五大災害的安全應急文化宣教。
二是建設應急科普智慧宣教系統。套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構建安全應急知識科普資料庫,根據不同地域風險、不同人群需求,通過算法精準推送宣傳安全應急科普知識。
三是舉辦安全應急文化普及活動。每年舉辦1次市級安全應急領域科技論壇、競賽、夏令營,每年邀請專業人士、社會名人代言公益廣告,吸引青少年投身安全應急行業。
四是創建安全應急文化教育基地。建設1個集防災減災救災、應急逃生、安全知識等實景體驗與實操訓練為一體、可面向公眾開放的多功能市級安全應急體驗基地(場所)。利用現有公園、廢棄礦山、危險化學品企業新增1個市級安全生產主題公園。
(三)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1.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
開展全市自然災害風險要素和重點行業領域專項調查,摸清自然災害風險底數,建設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重點隱患與減災能力資料庫。通過災害多災種風險評估、災害鏈風險評估和區域綜合風險評估,編制修訂災害風險分布圖、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提高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防治能力。
一是建設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資料庫。全面調查全市五大災害風險要素,建立市級資料庫。重點對歷史災害發生和損失情況開展普查,對人口、農作物、林區、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等重要承災體開展調查;統籌政府職能、社會力量、市場機制三方面作用,在市、縣、鄉各級開展減災能力調查,對鄉鎮、社區和企事業單位、居民等基層減災能力情況開展抽樣調查。
二是建設災害重點隱患資料庫。突出五大災害易發多發區和重點行業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重大工程,針對災害易發頻發、多災並發群發、災害鏈易發和承災體高敏感性、高脆弱性、設防不達標等重點隱患開展排查和識別,建立災害重點隱患資料庫。
三是編制修訂災害風險分布圖。開展五大災害多災種風險評估、災害鏈風險評估和區域綜合風險評估,分類編制修訂五大災害風險分布圖,匯總編制修訂全市災害風險分布圖。
四是編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綜合考慮全市災害風險形勢、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綜合減災防治措施等因素,編制和更新全市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
2.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
一是礦山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對全市礦山採空區地質災害治理涉及的15家石膏礦山進行綜合治理,土石方回填100萬m3,移民搬遷224戶,另外對桃源鼎盛、管水、北竹灣以及鼎城枇杷嶺、豬娘灣五座尾礦庫進行地質災害綜合治理。
二是地質災害防控工程。在全市落實地質災害信息報送制度,修訂應急預案,出台工作流程、調查評估、資金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在石門縣開展地質災害應急管理示範縣建設,在石門、桃源、澧縣、臨澧、鼎城等5個區縣建設地質災害應急救援中心,並對重要集鎮和人口密集區開展地質災害風險隱患評估。
3.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
一是森林防滅火裝備建設。購置林地清理機、輪式森林消防車、森林消防指揮車、森林消防運兵車、高壓機動森林消防泵、背負式森林消防泵、森林消防防護服、森林火災撲救設備、森林消防通信設備等裝備器材。
二是森林防滅火設施建設。在全市森林火災易發區修建防火隔離帶、防火道等基礎設施。
(四)防震減災體系
1.地震預警台網以及應急裝備能力建設工程
在全市建設台站觀測系統、通信網路系統、數據處理中心、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系統、技術保障中心等,主要包括:地震預警台150個、地震預警台網中心1個、預警終端600個、前兆觀測台10個、前兆巨觀觀測點100個。按照國家地震現場工作隊的要求,採購相應裝備設備。
2.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
按照國家要求,對處於地震高烈度區的居民小區、學校、醫院、農村(或城鎮)民居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線、電力和電信網路、水庫大壩、危險化學品廠庫、重要軍事設施進行抗震加固,科學規劃並高標準建設應急避難場所。
3.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工程
主要通過區域探查、目標區主要斷層控制性探測與深部孕震環境研究以及目標斷層活動性鑑定與地震危險性評價,確定常德市地震活動斷層準確的空間位置,鑑定斷層活動性,評價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和地震危害性,提出常德市應對活動斷層危害的具體措施,建設活動斷層探測資料庫,完成項目成果集成,為國土空間規劃打下基礎。
4.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
根據國家和行業標準,在全市範圍內利用遙感、測繪、地質地貌調查等技術,統籌利用我市已有活動斷層鑑定、探測、填圖和城市活動斷層探察及地震危險性評價成果,開展調查、建模與分析編圖工作,建立全市及鄰區潛在震源地下三維模型、地震活動機率模型、寬頻帶地震動預測模型、場地地震動影響模型,開展全市多機率、寬頻帶機率地震危險性計算,編制全市1:25萬和部分縣域1:5萬地震危險性圖。
第五章 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統籌協調,進一步落實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應急管理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領導體制。建立健全上下聯動、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增強規劃的引領力、約束力和執行力。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強化協調配合,加強工作銜接,明確工作任務,分解工作目標,確立工作進度,壓實工作責任,切實把工作做實做細,形成應急管理工作合力,確保規劃的實施到位,確保全市應急管理工作邁上新的台階。
(二)強化財政保障。各地要建立與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應急管理資金動態增長機制,將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防震減災)、應急救援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完善應急管理資金保障機制,開闢社會化、市場化渠道,鼓勵金融機構對應急管理工作給予支持,拓寬多元化籌資渠道。
(三)加強規劃銜接。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組織編制本地區、本部門應急體系規劃和實施方案,在規劃內容上與本規劃有機銜接,在實施方案中明確實施責任主體和保障措施。同時,把應急(防震減災)體系規劃納入本地區“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划進行研究、部署和檢查,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的重大問題,保障規劃建設目標、任務和重大工程順利實施。
(四)強化考核評估。市應急局要根據本規劃主要任務,進一步細化年度工作計畫,分年分批組織實施,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按期完成。同時,以市安委辦名義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跨部門任務的督查督辦和考核評估,圍繞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健全完善考核、評估、激勵和問責機制,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及綜合評估,按要求對規劃落實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改進措施,保障全市應急體系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順利完成。
政策解讀
一、 編制背景及依據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著力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全面加強風險防範、應急處置、綜合保障等應急能力建設,根據《安全生產法》第八條規定以及全省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專題詢問會議要求,我局依據《湖南省“十四五”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相關檔案,全面系統總結回顧了“十三五”時期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進展和成效,科學統籌謀劃“十四五”時期全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綜合防災減災、防震減災等應急體系發展,就“十四五”時期應急體系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客觀研判,就“十四五”時期應急體系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進行了全面研究,就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以及重大工程項目進行了認真部署,在此基礎上,牽頭起草了本規劃。
二、 主要內容
規劃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形勢分析,第二章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第三章為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第四章為規劃實施重點工程,第五章為規劃實施保障措施。其中第三、四章按照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救援、綜合防災減災、防震減災等四個專題進行編寫。
第三章主要提出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其中安全生產監管方面主要包括建立和實施更加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提升安全生產治理能力、構築群防群治防線等三個方面的內容;應急管理救援方面主要包括健全應急管理領導體制機制、增強應急隊伍救援能力、健全應急管理法治體系、健全應急管理預案體系、強化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加強應急管理人才培養、加強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等七個方面的內容;綜合防災減災方面主要包括提高自然災害源頭管控能力、增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強化自然災害綜合防禦能力、提升自然災害統籌救助能力、加強自然災害救助信息化建設、提升基層綜合防災減災能力等六個方面的內容;防震減災方面主要包括推進防震減災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提升地震監測預報能力、提升地震預警能力、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強化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提升農村民居防震保全能力、提升全民防震減災素質等七個方面的內容。
第四章主要提出規劃實施重點工程。包括安全生產領域的全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工程;應急管理領域的“智慧應急”能力提升工程、“依法應急”能力提升工程、“科學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工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鄉鎮(街道)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全民風險防範意識能力提升工程;綜合防災減災領域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礦山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地質災害防控工程、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防震減災領域的地震預警台網以及應急裝備能力建設工程、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工程、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等重點工程。上述重點工程已納入《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二) 面臨的挑戰
機構改革後應急管理部門主要承擔了三大項職責:一是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含煤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二是指導各地各部門做好綜合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三是指導各地各部門應對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我市安全生產工作總體狀況逐步好轉,事故總量逐步下降,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但是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十四五”時期,自然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的基本市情沒有改變,各類事故隱患和安全風險交織疊加、易發多發的客觀形勢依然存在,應急管理事業仍面臨諸多風險與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安全生產監管方面。一是安全生產基礎薄弱。我市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非煤礦山等涉危高危企業數量眾多,但是普遍規模小且安全條件差,企業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管理能力較弱。二是監管人員能力水平不高。安全監管方式方法較為傳統單一,部分監管人員依法行政能力不足、服務意識不強、業務水平不高。三是安全風險防控水平不高。安全監測、預警、調查、評估的信息網路系統建設相對滯後,科技化和信息化水平以及城市安全管理水平不高。四是事故隱患因素較多。部分行業領域事故指標超控,較大生產安全事故沒有得到杜絕,導致各類事故發生的危險性因素和隱患依然普遍存在。
應急管理救援方面。一是應急管理專門人才缺乏。懂應急管理的專業人才缺乏,應急管理“明白人”不多,應急指揮整體能力水平與現實需要還有較大差距。二是應急管理能力水平不夠。應急救援體制機制不完善,應急救援處置能力不強,應急管理信息資源互聯互通不夠,信息資源整合力度不夠。三是應急裝備設備保障不夠。應急裝備和物資保障嚴重不足, 應急救援裝備僅有一些常規的防護工具,且數量有限,危化等高危行業的救援設備基本沒有。
綜合防災減災方面。一是綜合減災救災能力尚有不足。設施建設和技術裝備相對落後,減災救災相關項目建設緩慢,設施設備和物資儲備總量不足、品種單一、功能不全,防災減災投入不足,相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二是防災減災救災基礎依然薄弱。基層自然災害應急處置能力不強,救災工作隊伍的改革創新和統籌協調意識不強,管理手段相對落後,基層抵禦災害的能力仍然薄弱。部分鄉鎮、村(社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設備不足,缺乏專業減災救災人員,缺乏常備的專業救援工具,設施建設和技術裝備相對落後。三是防災減災救災工作面臨諸多風險。主要表現在公眾對防災減災的重要性認識仍存在不足,防患意識淡薄,普遍存在僥倖心理,對防災減災救災知識及自救、互救技能了解掌握不夠。
防震減災方面。一是地震監測和預測預警能力明顯不足。地震微觀監測台站數量不足、布局不太合理、重點不突出;監測手段較少,監測能力較低,台站基礎設施落後;地震分析預測水平特別是短臨預報的水平和能力不高。二是城鄉抗震防災能力不足。農村老舊農居未進行抗震設防,新建農居大部分仍未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城市大量老舊建築和“城中村”建築未達到抗震設防標準,留下了安全隱患。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普及面不廣,特別是廣大農村防震、抗震、避震的知識水平、意識和能力普遍較低。三是社會聯動機制不協調,沒有形成地震災害群防共治的局面。隨著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防震減災多元主體作用更加突出,迫切需要依法規範防震減災政府事務、社會事務和公眾事務,構建主體明確、權責清晰、運行流暢的防震減災治理體系。
(三)發展的機遇
“十四五”時期,全市應急管理事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迎來新的機遇。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與根本遵循。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為應急管理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
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為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領導和政策支持。十八大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新組建應急管理部門,重構應急管理體系,為實現應急管理職能的最佳化協同高效奠定了堅實基礎。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的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畫的落實、“三高四新”戰略的實施為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經濟社會新發展格局加速形成為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利契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速構建,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穩定經濟成長,持續增強社會民生服務的供給能力,不斷為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提供更完備、更優質、更堅實的物質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新舊動能快速轉換,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企業本質安全水平將會大幅提升;新型城鎮化進程加快,安全基礎設施條件持續完善,防災減災救災基礎不斷夯實。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為推動應急管理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撐。衛星遙感、雷達監測、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5G等高科技手段深度集成套用,加快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和產能淘汰,將大幅提升風險管控、監測預警、監管執法、輔助指揮決策、救援實戰和社會動員等能力,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慧型化、精細化水平,從整體上降低災害事故風險。
人民民眾對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求的不斷提升為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持續動力。國家綜合國力不斷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安全和健康已經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核心組成。新冠肺炎疫情激活了社會公眾對巨災的警惕性,對應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將為推動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凝聚共識、匯聚合力。
綜合判斷,全市應急管理正處在充滿挑戰的戰略機遇期,必須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著力開闢事故防範新境界,著力打造防災減災新格局,著力提升應急救援新能力,奮力譜寫應急管理事業改革發展的新篇章。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對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全市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全面加強風險防範、應急處置、綜合保障等應急能力建設,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突出防災減災救災“兩個堅持”“三個轉變”,主動防範應對自然災害,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最大限度降低災害事故損失,防範和化解各類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風險,有效維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全面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為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努力建設現代化新常德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對應急管理工作的絕對領導,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轉化為應急管理髮展的強大動力。
堅持人民至上。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護人民民眾生命安全擺在首位,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生產和諧發展。
堅持預防為主。樹立底線思維和系統觀念,健全風險防範化解機制,注重關口前移,從源頭上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真正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
堅持依法管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完善應急管理領域法規制度和標準,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斷提高應急管理的法治化、規範化、制度化水平。 堅持精準治理。科學認識和系統把握災害事故致災規律,有針對性地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做到預警發布要精準、搶險救援要精準、恢復重建要精準、監管執法要精準。
堅持社會共治。把民眾觀點和民眾路線貫穿工作始終,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強化群策群防群治,大力弘揚安全應急文化,加大宣教培訓和科普力度,強化基層應急能力建設,發揮好社會參與和市場機製作用,築牢人民防線。
(三)主要目標
安全生產監管方面。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深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切實在轉變理念、狠抓治本上下功夫,完善和落實重在“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的責任鏈條、制度成果、管理辦法、重點工程和工作機制,著力推進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5年,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責任體系、考核評價體系、執法管理體系、宣傳教育培訓體系,安全生產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安全生產責任更加落實落細,生產經營單位本質安全水平得到顯著提高,非法生產經營得到嚴厲打擊,全民安全防範意識明顯增強,安全發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事故隱患得到有效管控,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可控,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較大事故,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三項指標持續下降,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33%,安全發展與經濟社會同步協調發展,為常德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安全穩定的環境。
應急管理救援方面。到2025年,全市應急指揮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應急救援隊伍體系更加完善,建成一支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作風過硬、本領高強的應急救援隊伍,應急預案體系更加完善實用,應急處置能力更加高效,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綜合防災減災方面。到2025年,災害風險意識顯著提升,切實轉變“重救災輕防災”的思想,推動構建統籌應對各災種、有效覆蓋防災減災救災各環節、全方位全過程多層次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進一步提高災害風險管理能力,全力減輕災害風險。
防震減災方面。到2025年,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應急救援體系效能顯著,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富有活力,公共服務體系優質高效,現代化防震減災治理體系基本形成,防震減災綜合能力有效提升。地震監測台網進一步完善,具備破壞性地震發生後的烈度速報能力;城鎮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達到抗震設防要求,農村民居抗震防災能力整體提升;地震應急救援能力明顯增強,社會公眾科學應對地震災害的能力明顯提高,全市城鄉具備抗禦6級左右地震的能力。
第三章 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一)安全生產監管方面
1.建立和實施更加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 強化黨政領導責任。推動《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安全生產責任制規定》及湖南省實施細則落到實處,多措並舉用好約談通報、警示曝光、建議提醒、督查巡查、述職考核等“組合拳”,將履行安全生產工作責任情況納入黨員領導幹部述職內容,推動地方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領導班子成員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啟動區縣市政府(管委會)主要負責人和市安委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述職。
強化部門監管責任。按照安全監管“三個必須”的要求,根據《湖南省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分工》內容,進一步完善《常德市安全生產委員會成員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職責規定》,通過組建能源、交通運輸、道路交通、工礦企業、消防、建築施工、學生、文化旅遊、農林水利、特種設備等領域的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推動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責任的進一步落實。
推動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以及《湖南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規定》,健全生產經營單位負責、職工參與、政府監管、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安全生產治理機制。督促企業建立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企業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雙報告”制度。將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和主要負責人同時列為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做好安全生產“十個一次”工作,全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與使用等安全經濟政策。推廣“一會三卡”制度和安全生產公開承諾制度,實行企業主要負責人、員工安全生產雙向承諾。採取培訓、輔導、述職、“黑名單”聯合懲戒和“紅名單”聯合激勵等系列措施推動企業主體責任落實落細。
嚴格責任追究。完善災害事故直報制度,嚴厲追究瞞報、謊報、漏報、遲報責任。完善重大災害評估和事故調查機制,依法嚴格開展事故調查和問責追責,健全完善典型事故提級調查、問題整改督辦和事故結案評估等制度,提高第三方參與力度,組織開展重大災害事故科學考察與調查,把災害事故致因轉化為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務實管用措施,推動調查重點延伸到政策制定、制度管理、標準技術等方面。加大對安全生產犯罪的預防懲治力度,完善應急管理責任考評指標體系和獎懲機制,嚴格落實“四不放過”制度,建立事故防範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評估制度。綜合運用巡查、督查等手段,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情況的監督考核。
2.提升安全生產治理能力
提高安全生產綜合防範能力。著力化解安全生產存量風險,防範增量風險。制定招商引資安全風險評估制度,完善高危行業領域安全準入制度,進一步加強重點工程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論證,落實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構建周期性、常態化安全風險評估機制,鼓勵化工、礦山、交通、電力、油氣、水利等行業企業建立風險管理體系,排查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分布,對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築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生產安全水平,人口密集重點區域、工業園區以及重點城市安全風險,每3年開展一次評估,評估結果適時向社會公眾發布。加強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的風險評估與安全管控,嚴格控制區域風險等級和容量,有效落實安全標準、防護設施和管控措施。健全重大項目決策安全風險評估與論證機制,提高社會參與度和決策透明度,實行重大安全風險“一票否決”。
加強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構建“空天地”一體化的感知網路系統,建成覆蓋全市礦山(含尾礦庫)、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生產的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系統,接入匯聚“兩客一危一校”車聯網管理系統、“雪亮工程”等城市安全感知數據。加快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建設,實現對城區重點道路、橋樑、隧道、重要國省幹線公路、燃氣管網相鄰地下空間和給排水、供電、通信等管網安全智慧型監控預警。全面開展建築工程施工現場線上視頻監控系統和重要公共場所消防安全監控系統建設。統一生產安全風險監測預警信息化數據標準,建設生產安全風險監測預警信息化平台,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和行業企業信息互聯互通,實現生產安全風險監測數據全面匯聚、智慧型評估、精準預警、趨勢預測。
推進應急依法行政。加大安全生產重點領域執法力度,全面推行計畫執法和“四不兩直”明查暗訪、“雙隨機一公開”“三位一體”執法模式,持續推進“網際網路+執法”“交叉執法”,不定期開展網路巡查執法和現場巡查檢查,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執法決定說明理由等四項制度,強化執法全過程監督,提升安全生產執法效能。實行執法事項清單制度,並依法及時動態調整。建設安全生產執法資料庫,套用智慧型執法系統和手持終端,提升執法的專業性和精準性。規範實施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強化行政執法質量評議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
推動企業增強安全管理能力。督促企業健全安全生產制度體系,建立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提升應急處置能力。鼓勵企業加強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的安全風險研究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推動重點行業領域規模以上企業組建安全生產管理和技術團隊,建立重點培養、嚴格考試、規範管理等制度。落實高危行業配備或聘請註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要求,推行企業設立安全總監製度。推動企業利用5G等新技術建設智慧安全監控系統,實現安全管理信息化、智慧型化,打造本質安全型企業。支持專業化安全技術服務機構為企業提供高水平安全技術和管理服務。
強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能力。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統領安全生產工作,緊緊圍繞“人、物、制度、時空環境”四要素,健全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精準落實“一單四制”,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風險隱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工作,制定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方案,嚴厲打擊以下領域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
非煤礦山。推進非煤礦山分級管控和分類處置,依法關閉退出一批、盯守看牢一批、整頓提升一批、示範引領一批;重點針對無生產經營主體尾礦庫、長期停用尾礦庫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尾礦庫數量原則上只減不增。全面加強礦山地壓災害風險監測與評估,嚴厲打擊非法開採、以采代探、超層越界開採等違法行為。推廣套用鑿岩台車、鏟運機等遠程遙控、無人駕駛技術,推進數位化礦山建設。2022年6月底前,尾礦庫線上監測系統安裝達到100%,並實現全面聯網。到2025年底,露天非煤礦山全部實現機械化開採,地下非煤礦山鑿岩、鏟裝、運輸等高危作業崗位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
危險化學品。實行危險化學品“禁限控”目錄,對涉及“兩重點一重大”的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由市相關部門聯合建立安全風險防控機制,從嚴實施涉及“三重一高”安全許可及監管。重點針對化工園區本質安全與系統安全整治提升、企業分類治理整頓、非法違法“小化工”整治、自動化控制、特殊作業、重大危險源管控、精細化工風險評估、城區內危險化學品輸送管線、油氣站等易燃易爆劇毒設施以及危險化學品運輸、使用和廢棄處置等環節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嚴厲打擊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處置等全過程全鏈條非法行為。重點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可燃和有毒氣體監測報警、緊急切斷、自動化系統裝備率和有效投用率達到100%。2022年底前所有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氨化、過氧化工藝裝置的上下游配套裝置實現自動化控制。到2025年底,推動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和沿江一公里化工企業搬遷改造工作全面完成。
煙花爆竹。加強企業本質安全建設,建設煙花爆竹流通交易信息平台,強化煙花爆竹流向信息化管理。重點針對煙花爆竹生產、儲存、運輸等設施以及生產、經營、運輸、燃放、銷毀、處置等環節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嚴厲打擊生產、儲存、使用、經營、運輸、處置等全過程非法行為。到2025年底,煙花爆竹、黑火藥、引火線生產涉藥工序基本實現自動化,全市煙花爆竹生產企業總數控制在30家以內。
工貿。加強工貿行業安全系統化治理和規範化治理,加強高溫熔融金屬、粉塵涉爆、液氨使用、深井鑄造、煤氣作業等重要領域、重點部位和有限空間作業、動火作業、外委作業等關鍵環節的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專項治理。
道路運輸。對急彎陡坡、臨水臨崖、長陡下坡、危橋、危隧、無中央隔離設施的一級公路、農村占道經營等路段及部位,違規長途客車、臥鋪客車、旅遊客車、“營轉非”大客車、客運包車、麵包車、“大噸小標”、非法改裝貨車、重載貨車、常壓液體危險貨物罐車等運輸車輛,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推動校車安全治理,逐步推行校車智慧型化監管。依法嚴厲查處客運車輛超速、超員、疲勞駕駛、動態監控裝置應裝未裝或人為關閉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徹底整治“黑服務區”“黑站點”“黑企業”“黑車”。持續推進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和機車、電動車“戴帽”工程。 交通運輸和漁業船舶。推進民航、鐵路沿線環境、公鐵水路、郵政寄遞、水上涉客運輸、載運危險化學品船舶、航電樞紐大壩除險加固、綜合客運樞紐、軌道交通運營等安全生產治本攻堅,推動漁業生產、鐵路危險貨物運輸、郵政涉恐涉暴、砂石運輸、漁業船員等專項治理。加強水上交通與漁業安全生產源頭管理,提升基礎支撐保障能力,推動實現本質安全。
消防。織密鄉鎮街道消防安全管理網路,落實“格線化”消防管理,加強農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集中整治消防車通道、老舊小區、大型商業綜合體、電動腳踏車、家庭加工作坊、住宿與生產經營儲存合用場所、城鄉結合部、物流倉儲等領域突出消防安全問題。2022年底前,全市火災監測預警預報平台基本建成。到2025年底,形成適應多災種的系統化、智慧型化、模組化、專業化救援裝備系列。“十四五”時期,每百萬人火災死亡人數不高於1.3人。
民用爆炸物品。推進各類民爆物品生產線和銷售企業儲存設施等高風險場所風險隱患專項治理,加強民用爆炸物品使用管理,實現危險或高風險崗位少(無)人化操作、人機隔離操作,各類民爆物品生產線和危險品儲罐設施實現自動化控制。
特種設備。推進電梯應急處置服務平台建設,實現電梯安全數據信息社會公開,持續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信息化建設,對接全省信息化系統。抓好特種設備使用登記和定期檢驗。萬台特種設備死亡人數控制在0.25人以內。
城市建設。將城市安全韌性作為城市體檢評估的重要內容,把城市安全發展落實到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建立市城市安全平台體系。重點針對利用原有建築物改建改用為酒店、飯店、學校、體育館等人員聚集場所,高層建築工程、地下工程、改造加固工程、拆除工程、橋樑隧道工程,利用水路港區外岸線從事非法貨物裝卸作業等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推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加強地下管線動態管理。指導各地建立渣土受納場常態監測機制,推動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建設。加強房屋市政工程起重機械、高支模、深基坑等專項治理,強化超高層建築、大型綜合體燃氣管線、地下管道等重要設施的安全監管和線上監測監控。
工業園區等功能區。加強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空間安全準入管理,推進工業園區智慧化進程。2022年底前,園區安全風險評估完成率和集約化可視化安全監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率均達到100%,實現對園區內企業、重點場所、重大危險源、基礎設施安全風險監控預警。
危險廢物。全面開展危險廢物排查,重點針對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以及違規堆存、隨意傾倒、私自填埋危險廢物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行動。建立覆蓋危險廢物產生、收集、貯存、轉移、運輸、利用、處置等全過程的監管體系。推動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推進危險廢物協同處置。加強涉爆粉塵、“煤改氣”、潔淨型煤、渣土和垃圾填埋、污水處理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十四五”期間,企業產生的屬性不明固體廢物鑑別鑑定率100%,重點環保設施和項目安全風險評估論證率100%。
3.構築群防群治防線
加強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重要論述指示精神學習宣貫。紮實推動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等應急管理重要論述和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納入各級各類應急管理幹部學習培訓必修課程和安全宣傳“五進”工作。推動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各級黨校和幹部培訓的內容。對新調整的黨政領導幹部、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和重點企業負責人分級分批組織開展輪訓,組織宣講團赴企業開展宣貫活動。
強化安全宣傳教育。建立多維度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媒體傳播體系,推進專業頻道、微信、微博和網路客戶端建設,進一步提高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的客群面和影響力。加強應急廣播體系建設,依託“村村響”工程,建立市、縣、鄉、村四級聯動的應急廣播;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宣教“五進”活動,創建安全生產宣傳教育“五進”示範點,廣泛開展“5·12”“6·16”等各類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活動,倡導安全文化,營造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安全生產氛圍;建立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機制,完善規範應急管理與安全生產信息發布制度,充分發揮應急管理網站安全生產宣傳和輿論監督作用。建立重特大事故輿情收集、分析研判和快速回響機制,加大非涉密安全生產信息公開力度,加強公眾網路、即時通訊平台等新媒體上安全輿論的引導,規範網上安全生產信息傳播秩序。
推進安全發展工作示範創建。指導和鼓勵創建一批安全發展示範單位,充分發揮典型示範引領和模範作用,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基層基礎。持續開展安全生產示範區縣市、示範鄉鎮的創建,“十四五”末,全市所有區縣市中省級安全生產示範縣占比達20%,全市所有鄉鎮(街道)中省級安全生產示範鄉鎮占比達30%,市級示範鄉鎮占比達70%。
培育安全應急文化。推進公民安全教育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中國小安全教育工作,推動安全教育納入公民教育體系,建立家校共育機制。引導高校學生主動參與應急管理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志願者活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營造全社會關注應急管理氛圍。建設多層次安全應急文化載體。推動安全應急文化納入文明城市、文明單位等各類文明創建的重要內容。積極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安全應急文藝演出,推動安全應急文化教育納入“文化下鄉”等民眾文化活動。
增強基層先期應急處置能力。依託鄉村(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和規範微型消防站建設,推動設立鄉村(社區)應急服務站,指導生產經營單位加強應急管理組織建設。進一步明確各部門以及鄉鎮街道的應急管理權責。最佳化基層監管力量配置,推動監管服務向小微企業延伸。推動基層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培養發展基層災害信息員、安全生產“吹哨人”。加強鄉村(社區)用火、用電、防溺水、防中毒窒息等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完善鄉村(社區)災害隱患和各災種信息直報、定期發布機制。定期開展鄉村(社區)應急演練,提高村(居)民風險隱患快速報告、排查和治理能力,落實應急處置、自救互救、恢復重建和宣傳引導等任務。
提升市場參與能力。落實安全生產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強化保險等市場機制在風險防範、損失補償、恢復重建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高危行業領域(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築施工、民用爆炸物品、金屬冶煉、漁業生產、特種設備等)依法強制實施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制度,引導和推進其他行業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作。建立健全城鄉居民住宅地震巨災保險、農業保險和農村住房保險制度,健全各級財政補貼、農戶自願參加、保費合理分擔的機制。鼓勵開發應急相關保險產品,擴大保險覆蓋面,建立應對災害的金融支持體系。
加大舉報獎勵力度。充分發揮“12350”安全生產舉報投訴電話和網路平台作用,鼓勵民眾舉報重大事故隱患和安全生產違法行為。鼓勵和支持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舉報和監督,獎勵標準在安全生產領域舉報獎勵有關規定的基礎上按照一定比例上浮,對直接避免傷亡事故發生或者重大財產損失的,給予舉報人或信息員特殊獎勵。
健全信用評價機制。建立緊急徵用、志願捐助、災害救助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信用制度,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強化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依法建立安全生產領域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並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實行企業安全生產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制度,建立企業安全生產信用修復機制。支持行業協會制定行約行規、自律規範和職業道德準則,建立健全職業規範和獎懲機制。
(二)應急管理救援方面
1.健全應急管理領導體制機制
健全領導指揮體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市應急救援指揮體系,細化應急管理責任,釐清相關部門職責邊界。推進消防救援隊伍和森林消防隊伍整合,推動組建統一的領導指揮機關,建立市縣分級指揮和隊伍專業指揮相結合的指揮體制,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隊伍編制員額同步增長機制。推動形成應急管理“四級體系五級網路”,完善市級及以下應急管理部門雙重領導、地方為主管理體制,全面實行準軍事化管理。
完善監管監察體制。推進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整合最佳化應急管理系統執法職能,組建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立健全市、縣兩級應急管理綜合行政執法體系,重點推進基層(縣鄉)執法能力建設,充實加強基層一線執法力量。最佳化各級機構設定和布局,充實專業力量,完善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監管監察體制。制定防震減災、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等領域的執法權責配置清單。制定實施安全生產監管能力建設規劃,強化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機構建設,完善執法裝備配備標準,強化執法工作條件保障。建立消防執法跨部門協作機制。
最佳化應急協同機制。充分發揮相關議事協調機構的統籌推動作用,強化災害事故協同應對,建立健全風險防控、監測預警、會商研判、信息共享公開、分級回響、指揮聯動、物資保障、善後救助、調查評估、恢復重建、維護穩定等各方面的協同機制;強化上下協同,健全災害事故分級回響制度;強化部門協同,制定政府部門應急管理權責清單;強化社會協同,健全屬地為主的社會應急救援力量調用機制,形成市縣間、部門間、政社間通力協作的應急協同格局。
推進應急統一指揮系統建設。構建市、縣、鄉一體化值班值守體系,健全應急值守保障機制,全面落實應急值班值守制度,統一規範各類災害事故事件報送要求和應對災害事故處置流程,實現災害事故處置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加強市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強化專業化指揮員和專家隊伍建設,實現精準指揮;融合應急救援隊伍、應急避難場所、生產經營企業、應急物資等基礎數據,持續升級應急管理“一張圖”,形成統一指揮、上下聯動、左右協調、聯動互通的高效指揮能力。
2.增強應急隊伍救援能力
建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嚴格落實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要求,加快推進消防救援隊伍和森林消防隊伍職能深度融合與轉型升級,最佳化力量布局和隊伍編成,全面建成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的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發揮好森林消防隊伍的機動優勢,明確力量調動許可權和程式、屬地關係及保障渠道。最佳化隊伍先進適用裝備配備,強化多災種專業化訓練,提高極端條件下綜合救援能力。發展政府專職消防員和志願消防員,建立代訓代管機制,實行聯勤聯管聯訓聯戰。加強城市消防站建設,建強市級應急(消防)救援機動隊伍,推動各區縣市積極組建縣域機動力量,推進鄉鎮(街道)、村組(社區)建立“專兼結合、一隊多能”的基層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實現應急救援力量全覆蓋。
提升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能力。按照“盤活存量、做優增量”的原則,加大應急救援隊伍培訓力度,提升現有礦山、危險化學品、森林防滅火、水上救援、工程災害、地質災害、航空保障等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增加危險化學品、油氣管道、隧道施工等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全面提升行業領域應急救援能力。制定應急救援隊伍管理辦法,規範隊伍認定、管理、培訓、調度、救援、保障等機制。
推進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發展。開展社會應急力量調查摸底,建立社會應急力量管理服務平台,制定隊伍管理、人員備勤、裝備維護、訓練演練、獎勵激勵、調動補助、保險保障等制度,健全屬地為主的社會應急力量調用機制,明確參與應急救援的方式、範圍。
加強應急專家力量建設。根據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事故特點,加強應急救援輔助決策型、現場處置型、技術支撐型專家庫建設,開展應急專家學術研討交流,提升應急專家智力支撐能力和水平。
3. 健全應急管理法治體系
推動地方立法工作,2022年底前,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初審《常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若干規定》。推動依法行政決策,將應急管理行政決策全過程納入法治化軌道,分類管理一般和重大行政決策。完善公眾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式和配套制度,健全並嚴格實施應急管理重大行政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定期依法向社會公布和更新決策事項目錄和標準。建立依法應急決策制度,規範啟動條件、實施方式、盡職免責等內容。
4.健全應急管理預案體系
完善應急預案管理機制。完善應急預案資料庫管理平台,推動數位化管理、模組化調用,強化工作手冊、行動方案等支撐性檔案的編制和管理。簡明化、圖表化企業應急預案,推廣使用應急處置卡。
動態最佳化應急預案體系。遵循“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具體到點、無縫對接”的原則,構建覆蓋全區域、全災種、全行業、全層級、全過程的“1+N+X”應急預案體系。按照“上下銜接、左右關聯、地企協同、聯合應對”的方式,通過組織機構、聯動機制和徵求意見實現黨委、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與單位和基層組織應急預案的有機銜接,提高應急預案實用性。編制應急回響工作手冊,規範應急回響標準與流程。
強化應急預案套用評估。制定應急預案評估和演練制度,完善應急預案評估方法及標準。建立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專業應急救援隊伍、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共訓共練、指揮協同、救援合作機制。制訂並落實年度應急演練計畫,鼓勵開展形式多樣、節約高效的應急演練。加強預案宣傳培訓,開展常態化重大災害事故應急演練,重點加強“雙盲”應急演練。每兩年至少開展一次專項應急預案綜合應急演練。落實應急演練評估和定期報送制度,推動應急演練制度化、經常化和全員化,提高應急預案實用性、可操作性。
5.強化應急物資保障能力
最佳化應急物資儲備布局。結合行業領域應急儲備基地建設,推進縣級綜合應急物資儲備站建設,加強交通不便、災害風險高的鄉級應急物資裝備儲備點建設。建立跨部門應急物資保障聯動機制,健全跨區域應急物資協同保障、信息共享和應急聯動機制。結合防汛抗旱、地震災害、森林火災救援任務需求,加大對市本級、各區縣市消防救援隊伍滅火救援裝備、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和應急物資裝備的投入力度;在區縣市消防救援隊伍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動用制度。
提升應急物資儲備能力。根據應急物資保障需要,適當擴大市、縣、鄉三級應急物資儲備規模、品種及數量,加強災害事故易發多發地區的應急物資儲備能力和特殊稀缺類應急物資儲備,提升大型成套應急救援裝備的儲備水平。完善產能動態目錄和儲備動用制度,健全政府實物儲備、企業(商業)儲備、產能儲備、專業隊伍能力儲備和社會化儲備互聯互通的應急物資保障聯動模式。
提高應急物資運輸配送能力。完善公路、鐵路、航空、水路多式聯運模式,健全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協同配合機制,加強應急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設。加強區域物資統籌調配,建立多方參與、協同配合的綜合交通緊急運輸管理協調機制。建設政企聯通的緊急運輸調度指揮平台、應急資源管理平台、應急裝備與服務需求信息平台,提高供需匹配效率,減少物資轉運環節,提高救災物資運輸、配送、分發和使用調度管控水平。建立應急物資優先通道和快速通行、快速通關機制,提高應急物流配送效率。
加強應急物資保障基地建設。依託大型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優勢資源,因地制宜培育發展一批具有應急物資研發、生產、採購、儲存、運輸等特色優勢的基地。
6.加強應急管理人才培養
加強應急管理幹部隊伍建設。完善培訓機制,將應急管理納入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必修內容,提高應急管理幹部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民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建立應急管理幹部成長機制、成才通道,完善人員定期培訓和繼續教育機制,採取定向招錄、委託培養等方式,構建結構合理、梯次完備、銜接有序的人才格局。加強人才交流,實施城市帶農村的應急管理幹部人才對口支持政策,探索建立安全監管人員與企業人員雙向掛職交流機制,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建立符合應急職業特點的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完善職業榮譽激勵、表揚獎勵和療休養制度。
加強應急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建立應急管理專業人才目錄清單,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招錄政策,拓展急需緊缺人才培育供給渠道,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加快對法律、危化、安全、應急指揮等重點專業人才培養和儲備,重點充實市、縣兩級安全監管執法人員,到2022年底具有安全生產相關專業學歷和實踐經驗的執法人員不低於在職人員的75%。加強應急專家庫建設。在安全生產理論研究、科技研發、成果推廣、工程實踐等方面培養和鍛鍊一批高素質安全生產人才,啟動第二屆市安全生產應急專家組及專家庫的組建籌備工作,充實和完善常德市安全生產專家庫。
大力提升安全技能。加強與行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的協作,遴選培育2個以上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應急管理知識宣教、技能實訓和特種作業人員實操考試基地。搭建協同育人平台,實施基層應急人才特崗計畫、應急救援指戰員培養計畫、應急管理職業技能提升行動計畫。
7.加強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
加強應急管理科技支撐。加強災害事故風險評估、監測預報預警、災害信息獲取、生命搜尋救援、決策指揮、恢復重建等領域關鍵技術突破。以五大災害以及礦山、尾礦庫、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消防等行業領域為重點,推動智慧型監測預警、災害信息獲取、新型應急指揮通信、特種交通應急保障、專用緊急醫學救援、智慧型無人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搶險救援等重點領域安全應急裝備研究開發、成果轉化、技術推廣和套用示範,搭建科技創新平台。在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金屬冶煉等高危行業推行“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工程,全面提升災害事故防控與應急救援科技水平。
加強應急通信網路建設。組建“空天地”一體化的應急通信網路、指揮網,建設公專互補、寬窄融合、固移結合的無線通信網與廣域覆蓋、隨遇接入、資源集成的應急衛星通信網。
建強應急管理綜合套用平台。參與建設全過程管理、全生命周期湖南省應急管理大數據標準規範體系和安全運行保障體系,提升海量數據存儲匯聚、分析關聯、共享開放的大數據資源服務能力。建設面向監督管理、監測預警、指揮救援、決策支持和政務管理五大業務領域應急管理套用體系,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政務”“網際網路+監管”“網際網路+執法”“網際網路+應急”。建設綠色節能型高密度數據中心,推進應急管理雲計算平台對接,完善多數據中心統一調度和重要業務應急保障功能,推動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加快推進監測預警系統的全覆蓋和智慧型化。推動自然資源、水利、農業、林業、氣象、地震等部門的災害和監測預警信息共享,建立面向全災種的自然災害感知網路。搭建城鄉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公共信息平台,提高城鄉重大風險防控與突發事件處置能力,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公共安全治理新格局。推動實施“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生產”行動計畫,加強工業網際網路在安全生產中的融合套用,提升工業生產本質安全水平。
(三)綜合防災減災方面
1.提高自然災害源頭管控能力
實施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全面開展五大災害風險普查,構建周期性、常態化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機制。遵循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制定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和分災種防治區劃,推進自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與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產業發展規劃等相融合,綜合平衡和控制高風險區開發建設強度,嚴格控制區域風險等級和風險容量。探索建立自然災害紅線約束機制。健全自然災害風險評估管理制度,將自然災害風險防範要求貫穿於國土空間規劃、建設、運行各環節,加快形成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風險的城市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和生產生活方式,完善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布局。
2.增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
實施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健全自然災害分類監測和分級預警制度,加強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完善自然災害預警工作規範。完成五大災害高風險區域的監測預警數據接入,加強單一自然災害及多災種、災害鏈全過程監測,最佳化各類監測站網布局,建設全域覆蓋、多系統融合、多部門共享的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加強“1+5”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建設,完善跨部門、跨地域的自然災害預警信息共享機制,推進建設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預報發布平台,形成統一的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信息共享與開放服務。提高針對特定區域、特定人群的精準發布能力。
3.強化自然災害綜合防禦能力
推動實施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修復工程、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工程,改善城鄉防災基礎條件,提升重大基礎設施抗災水平,提升五大災害防禦工程標準,有序提升重點地區和災害易發地區交通、水利、通信、能源等關鍵基礎設施設防標準,提升極端自然災害條件下抗損毀和快速恢復能力,提高國土空間韌性。
4.提升自然災害統籌救助能力
健全自然災害應急救助體系。堅持災後救助與其他專項救助相結合,完善救災資源動員機制,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社會組織、企業合作模式,支持紅十字會、慈善組織等依法參與災害救援救助工作。調整最佳化應急回響啟動標準和條件,完善重大自然災害應對程式和措施,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自然災害救助標準調整機制,統籌做好應急救助、過渡期生活救助、旱災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冬春臨時生活困難救助、因災倒損民房恢復重建和因災損毀森林生態修復等工作。加強基層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完善自然災害救助評估制度,健全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綜合協調機制,改善基層救災裝備和工作手段,提升基層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能力和水平。
5.加強自然災害救助信息化建設
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自然災害救助領域的運用。推動自然災害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救助事項“掌上辦”“指尖辦”。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救助銜接,有效引導和規範網際網路慈善活動,健全救災捐贈需求發布與信息導向機制,推進救災捐贈款物使用信息公開、效果評估和社會監督。
6.提升基層綜合防災減災能力
結合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和區域協同發展等戰略實施,完善城鄉災害綜合風險防範體系和應對協調機制,統籌推進城鄉防災減災救災事業發展。加強和規範微型消防站建設,推動設立鄉村(社區)應急服務站。加強基層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培養發展基層災害信息員,完善鄉村(社區)災害隱患和各災種信息直報、定期發布機制。推動災害風險格線化監管工作的規範化、長效化,對接基層黨建、平安建設網路,逐步實現基層安全風險格線化監管全覆蓋。健全鄉村(社區)應急預案體系,定期開展鄉村(社區)應急演練,提高村(居)民風險隱患快速報告、排查和治理能力,落實應急處置、自救互救、恢復重建和宣傳引導等任務。加快創建防災減災示範基層組織,大力推動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建設,深入開展全國和省級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四)防震減災方面
1.推進防震減災社會治理體系建設
構建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責任主體明確、權責清晰、運行流暢的防震減災綜合治理體系,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建立健全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的防震減災長效工作機制,完善市縣防震減災管理體制機制,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在防震減災工作中的組織領導、指揮協調作用;完善重大地震災害事件處置支持和協調機制,提升抗震救災應急回響和應急處置科學決策能力。
2.提升地震監測預報能力
最佳化測震和地球物理站網監測布局,增加台網密度,圍繞太陽山斷裂帶、澧水斷裂帶布局增加前兆觀測台,提高現有監測項目精度,完善配套設施。進一步加強地震巨觀觀測網、地震災情速報網、地震知識宣傳網和鄉鎮(街道)防震減災助理員(三網一員)建設,增加巨觀網點布局,充分發揮群測群防在地震短臨監測中的重要作用。加強與省台、鄰區地震監測台站的聯繫與協同,實現地震監測資料的資源共享,拓展地震監測信息的信息源和信息流,為地震預測提供更大範圍、更多測項的研判依據。建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震情分析跟蹤會商機制,套用新的地震分析預測方法,建立地震預測指標體系,探索地震孕育發生和前兆機理,創新地震分析預測思路,從大範圍、廣角度分析研究地震活動趨勢。認真分析地震監測信息、巨觀與微觀觀測信息,著力提高地震分析預測能力,努力實現有減災實效的地震預報。
3.提升地震預警能力
實施地震災害監測預警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地震速報預警台網中心,建成一定數量的地震預警台和地震預警接收終端,提供優質高效的地震預警信息。
4.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
立足常德震情,對接自然災害防治九大工程,全面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一是摸清地震災害風險底數。實施地震災害風險調查與重點隱患排查工程,開展全市地震災害風險普查,摸清全市抗震設防現狀。二是開展活動斷層探測,編制大比例尺、高精度地震風險區劃圖。三是強化地震安全風險治理。實施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推廣套用減隔震技術。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強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的事前、事中、事後監管。針對常德水庫多、堤防長、礦山多、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長、風險隱患多的特點,全面開展高烈度區房屋建築、重點堤防、病險水庫、重大生命線工程等地震風險鑑定和加固,減少風險存量;結合建設工程地震安全監管檢查,查找發現問題,推動建立地震部門綜合監管、行業部門分類監管、地方政府屬地監管的協同監管機制,控制風險增量,提升全市建設工程的整體抗震防災能力。四是提升地震災害風險意識。實施全民地震科學素質提升工程,充分利用5G、AR、VR技術和高速網際網路平台,建設數位化科普館;依託科技場館建設防震減災科普體驗館;地震部門與宣傳、廣電、科技等部門合作,做到線上與線下、日常與重點相結合,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地震知識科學普及,著力提升社會公眾地震災害風險防範意識和防震減災科學素質。
5.強化防震減災公共服務
在夯實地震基本業務能力的基礎上,全方位拓展防震減災公共服務領域,建立平台、豐富產品、提升能力。一是建立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地震災害風險防治信息服務平台,收集全市房屋建築、重大工程、重要基礎設施抗震設防基礎數據,以及全市活動斷層探測、地震小區劃和地震風險區劃研究成果,建立基礎資料資料庫,通過地震災害風險防治信息服務平台面向社會提供服務。二是拓展公共服務領域。在提升地震速報、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等基本公共服務能力的基礎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政府應急管理決策、地震災害風險區劃、重大工程結構安全、非天然地震監測、企業和社會地震安全個性化需求等,拓展公共服務領域。三是豐富公共服務產品。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推廣農村民居抗震技術、工程地震安全監測及健康診斷、防震減災知識傳播教育、地震震情速報信息、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信息、安全生產和抗災救災輔助決策等系列服務產品。
6.提升農村民居防震保全能力
著力推進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堅持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經濟適用、抗震安全,統籌安排、協調發展的原則,協同相關部門,制定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設規劃、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科學選址、配套建設,加強施工質量監管。加強農村民居實用抗震技術研究開發和成果的推廣套用,為農居提供適合不同地形、不同民族和不同需求的抗震結構設計圖樣。加強對農民建設抗震房的工程技術指導,開展農村民居抗震建築施工技術培訓,普及抗震設防技術。建立農村民居抗震設防管理、服務制度和防震抗震技術服務網路,全面實施農村民居防震保全工程,著力提高農村民居抗震防災能力。
7.提升全民防震減災素質
加強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建立健全地震科普知識普及網路。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創建,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升自救互救應急避險技能。“十四五”期間全市創建國家級、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20所,建設國家級和省級防震減災科普基地2個、市級9個。建立中小學生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教育長效機制,將數位化地震科普教育納入學校的科普館,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第四章 規劃實施重點工程
(一) 安全生產監管體系
以推進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為契機,建立全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分兩步完成。
初期建設階段:建成常德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指揮中心,搭建常德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平台,建立完善城市生命線前端感知系統,重點選取老城區、重要民生保障工程和敏感區域等高風險點進行項目試點,主要包括高風險區域、老城區、具有民生保障工程和敏感區域的107.97公里燃氣管網及相鄰空間和德山大橋、桃花源大橋、朗州大橋3座橋樑,以及15公里綜合管廊入廊管線參數、溫度、濕度、氣體監測,並接入水利部門和海綿中心已經完成的供排水系統,實現重點區域燃氣管道及相鄰空間安全監測感知網路覆蓋率80%,供水、排水及安全管廊安全監測感知網路覆蓋率100%,重點橋樑安全監測感知網路覆蓋率30%。建設常德市高風險和人口密集區域的城市單元運行安全監測網,實現城市各有關部門信息的互聯互通,建設城市安全運行綜合管理及應急指揮調度系統和各專項套用系統,提升高風險和人口密集區域內城市單元的運行安全性,為“智慧安全常德”的全面建設奠定基礎。2022年6月底前,完成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和預警監測中心建設。
提質擴容階段:建設地質災害檢測系統、地震台網系統、智慧水利系統、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預警系統、電梯處置系統、校園人臉識別系統,完善和提升智慧安全常德技術框架,運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慧技術,建立不同維度的城市安全套用模型,滿足更多災害的風險防範和災害防治。建立完善各部門協同應急指揮機制,全面發揮“智慧安全常德”的建設效果,打造全國安全發展示範城市新標桿。2022年12月底前,完成城市消防、交通、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等公共安全領域,以及安全生產、自然災害等領域安全監測感知網路覆蓋、監測預警系統建設。
(二) 應急管理救援體系
1.“智慧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推進全市應急指揮系統信息化工程建設,加強應急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廣域覆蓋、及早感知、智慧型識別、精準預警的風險感知體系,推進監測預警能力現代化建設;建設信息暢通、反應靈敏、數據豐富、運轉高效的應急大腦,推進輔助指揮決策能力現代化建設;構建聯網監測、精準執法、智慧監管新模式,推進監管執法能力現代化建設;創新物聯感知、無人協同、智慧型裝備體系,推進應急救援實戰能力現代化建設;建設線上宣教、定向培訓、公共警示等信息網路,推進社會動員能力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智慧應急”能力。
一是建設全域覆蓋的智慧型監測預警體系。完善提升危險化學品和非煤礦山、金屬冶煉、煙花爆竹等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系統。開展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建設。推進城鄉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公共信息平台建設,聯通“雪亮工程”“天網工程”等監測網路。
二是建設扁平高效的智慧型應急指揮體系。建設統一權威高效精準的應急指揮智慧型調度系統,形成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域、跨領域的市縣鄉三級一體的指揮調度體系。建設智慧型化、扁平化、一體化應急指揮作戰和智慧型調度模式,完善指揮調度、信息共享、預警回響、協調聯動、保障聯合、技術支撐等各環節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信息報送“一張網”、指揮調度“一鍵通”。
三是建設“空天地”一體的通信保障體系。進一步推進應急指揮信息網、無線窄帶通信網、衛星網建設,整合先進信息平台,構建“空天地”一體的應急通信體系,建設安全、可靠、高速、智慧型的應急通信網路,實現應急救援精準判斷、精準組織、精準協調、精準指揮。
四是建設應急指揮“一張圖”。依託“應急大腦”建設應急指揮“一張圖”,匯聚各類應急信息,整合融合各類應急資源,實現應急力量集中管理、災情態勢統一展示、災情趨勢綜合預判、救援方案智慧型生成、救援進展動態跟蹤。
五是建設反應靈敏的“應急大腦”。健全數據交換共享機制,整合相關行業領域和網際網路的碎片化數據,構建堅實數據基礎。加強業務模型研究,重點突破災害風險研判、安全態勢分析、實戰輔助決策等方面算法模型。聚焦督查檢查報告分析、生產安全風險識別、城鄉綜合風險分析、應急資源與力量分析、災害事故復盤推演、預警信息精準發布、應急管理知識圖譜等領域,推動業務系統智慧型化升級。
六是加強非煤礦山智慧型化建設。建設“空、天、地、井”一體化通訊調度指揮系統。建設市縣遠程監管監察管控平台。
2.“依法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系統梳理和修訂涵蓋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森林火災、地震等單災種和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築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的應急準備、監測預警、處置回響、救援救助、恢復重建等各環節應急管理相關政策、規範性檔案,執行省相關標準體系。通過統一安全生產執法標識和制式服裝,增配執法車輛編制,完善執法工作條件,推廣移動終端執法套用及執法記錄儀、掃瞄器、工具箱等智慧型終端裝備,發揮實時傳輸、無縫連結等功能,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依法治理,加強監管執法力度,提高監察執法效能,全面提升“依法應急”能力。
3.“科學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創新科技體制機制,培育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引進高端人才,加大科技攻關力度,最佳化科技創新基地,構建完善的科技創新生態,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加強重大基礎理論、核心關鍵技術、先進裝備設備、科技創新基地、科技創新隊伍、對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發展與建設,在預警發布、搶險救援、恢復重建等方面實施精準治理,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慧型化、精細化水平,全面提升“科學應急”能力。重點針對五大災害和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交通運輸、建築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事故災難,研究和推廣災害現場智慧型感知、監控預警、應急通信與通信保障、應急運輸與特種作業、破拆和探測搜救、人體防護、後勤和醫療保障、無人應急救援、應急物資保障平台、典型場景應急處置救援等技術,重點推廣大型被服洗滌消防車、應急架橋車、砂石裝袋機等裝備以及滅火機器人、破拆機器人、搜尋機器人、無人機集群等成熟智慧型化無人化應急裝備。
4.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工程
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力量體系建設,形成相互補充、相互支撐、一專多能、多能一體的應急救援隊伍力量發展格局。推動救援實戰能力提升,最佳化救援隊伍布局,建設“兩基地一隊伍”,實現應急救援隊伍前置、物資前置、指揮前置。
一是應急救援隊伍力量體系建設。建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實現城鄉綜合消防應急救援力量全覆蓋。加強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按照市級80-100人、縣級30-50人標準,推動市縣建設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加強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推進社會應急救援力量發展,依託高危行業企業、有條件的單位和社會組織建立應急救援隊伍或志願者隊伍。加強應急專家力量建設,建立應急專家使用和調度服務管理平台。
二是建設常德市應急救援中心基地。在市區建設一個應急救援中心基地,配備相應設備裝備,用於全市應急救援隊伍的演練、培訓,增強應急能力建設,強化救援隊伍作戰能力、救援人員救援能力、科技和信息化支撐能力,專常兼備、反應靈敏,積極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三是建設黃山頭防汛搶險應急救援中心基地。針對長江三口水系的水情防控工作,在安鄉縣黃山頭鎮新建一處防汛搶險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防汛搶險基礎訓練場地、物資器材應急儲備倉庫、防汛搶險隊員宿舍樓等。當荊江分洪時,作為常德市荊江分洪區南線大堤防汛指揮部,統籌做好南線大堤防守調度工作。
四是組建常德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隊。以海利化工為依託,建立一支統一指揮、快速反應、訓練有素的危化品救援隊伍,建設相應的救援基地,配齊危化品救援裝備。
5.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建成統一高效、科學完備、協同治理、及時可靠、安全可控的全過程多層次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應急物資儲備滿足市、縣、鄉三級分別啟動一次本區域內災害事故I級應急回響的需要,基本實現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現代化。
一是應急物資儲備工程。市、縣、鄉三級政府分別按照災害事故I級應急回響的要求儲備應急物資;縣級以上政府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家庭必備應急物資名錄,鼓勵和引導居民儲備必要的家庭應急物資;相關部門制定各級各行業應急物資儲備目錄和數量定額標準;鼓勵和引導企業落實應急物資儲備。
二是行業領域倉庫基地建設工程。各區縣市建立應急物資儲備庫;交通不便、災害風險高的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建設應急物資裝備儲備點;構建市、縣、鄉、村四級森林防滅火物資儲備網路。
三是應急裝備保障工程。實施重點城市、重點流域應急救援裝備預置項目;實施應急裝備物資儲運體系信息化工程;開展防汛抗旱裝備重點方向科技攻關;健全應急裝備管理制度和應急調運預案。
四是交通運輸保障工程。依託軍隊和武警等空運資源提升物資緊急運輸能力;在水旱災害多發且交通不便地區建設航空應急服務基地;推動物流企業建設應急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建立健全應急物流專用通道。
五是應急物資保障基地建設工程。建設一批縣級以上應急物資保障基地;培育發展一批防災減災救災應急救援裝備產業化基地;建設一批區域應急物資保障中心。
6.鄉鎮(街道)應急能力提升工程
全面開展以有領導班子、有應急管理機制、有應急預案、有應急隊伍、有應急物資及裝備、有應急培訓演練為主要內容的鄉鎮(街道)應急能力建設,大力推進以有場地設施、有裝備物資、有工作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行政村(社區)應急服務站(點)建設,全面繪製社區(村居)災害風險圖。加快建設基層應急物資儲備庫、預警設施等減災基礎設施,著力提升災害高風險區域內“安居工程”等重點單位的設防水平和承災能力,在典型自然災害多發地的區縣市支持建設具備應急指揮、救援、應急演練、物資儲備、人員安置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應急避難場所。
一是領導班子建設。設立黨政主要領導負責的鄉鎮(街道)應急管理議事協調機構,下設分管領導負責的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防汛抗旱、地質災害、森林消防專業應急小組,形成“統”“分”有序的責任體系。
二是應急管理機制建設。健全鄉鎮(街道)應急管理風險防控和監測預警機制,落實風險調查評估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制度,定期開展轄區內安全生產及自然災害形勢分析預判,落實監測責任和信息報送相關責任。
三是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加強鄉鎮(街道)應急預案體系建設,編制符合鄉鎮(街道)本地實際的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四是應急隊伍建設。組建不少於15人的鄉鎮(街道)綜合應急救援隊伍,第一時間開展各類災害事故先期處置、自救互救、疏散轉移、醫療急救等應急救援工作。統籌各領域各村信息員,組建應急信息員隊伍。
五是應急物資、裝備保障。建立健全應急物資保障制度,科學布局鄉鎮(街道)應急物資集中存放點;採用實物儲備、市場儲備、協定儲備等方式,拓展物資儲備渠道;建立應急裝備保障制度;建立落實保證執法執勤(應急)用車制度。
六是應急培訓演練。健全完善培訓演練機制,定期開展轄區內重點單位、各類應急救援隊伍、易受災害事故威脅民眾的培訓和演練。督促轄區內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落實“三級培訓”制度。
7.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
依託體育館、人防工程、公園、學校、廣場、綠地等建設一批符合國家標準的應急避難場所。到“十四五”末,常德市建設Ⅰ類應急避難場所不少於1個;全市所有鄉鎮街道至少有一個Ⅲ類以上的應急避難場所;每個村組至少有緊急避難場所。
8.全民風險防範意識能力提升工程
舉辦安全應急文化普及活動,建設數字防災減災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標準化應急知識科普庫、安全應急科普宣教公益網站、應急科普宣教系統和安全應急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全民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
一是拓寬安全應急文化宣教範圍。建設標準化安全應急知識科普庫,廣泛開展安全生產各領域和五大災害的安全應急文化宣教。
二是建設應急科普智慧宣教系統。套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構建安全應急知識科普資料庫,根據不同地域風險、不同人群需求,通過算法精準推送宣傳安全應急科普知識。
三是舉辦安全應急文化普及活動。每年舉辦1次市級安全應急領域科技論壇、競賽、夏令營,每年邀請專業人士、社會名人代言公益廣告,吸引青少年投身安全應急行業。
四是創建安全應急文化教育基地。建設1個集防災減災救災、應急逃生、安全知識等實景體驗與實操訓練為一體、可面向公眾開放的多功能市級安全應急體驗基地(場所)。利用現有公園、廢棄礦山、危險化學品企業新增1個市級安全生產主題公園。
(三)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1.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
開展全市自然災害風險要素和重點行業領域專項調查,摸清自然災害風險底數,建設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重點隱患與減災能力資料庫。通過災害多災種風險評估、災害鏈風險評估和區域綜合風險評估,編制修訂災害風險分布圖、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提高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防治能力。
一是建設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與減災能力資料庫。全面調查全市五大災害風險要素,建立市級資料庫。重點對歷史災害發生和損失情況開展普查,對人口、農作物、林區、房屋、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系統等重要承災體開展調查;統籌政府職能、社會力量、市場機制三方面作用,在市、縣、鄉各級開展減災能力調查,對鄉鎮、社區和企事業單位、居民等基層減災能力情況開展抽樣調查。
二是建設災害重點隱患資料庫。突出五大災害易發多發區和重點行業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重大工程,針對災害易發頻發、多災並發群發、災害鏈易發和承災體高敏感性、高脆弱性、設防不達標等重點隱患開展排查和識別,建立災害重點隱患資料庫。
三是編制修訂災害風險分布圖。開展五大災害多災種風險評估、災害鏈風險評估和區域綜合風險評估,分類編制修訂五大災害風險分布圖,匯總編制修訂全市災害風險分布圖。
四是編制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綜合考慮全市災害風險形勢、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綜合減災防治措施等因素,編制和更新全市災害綜合防治區劃圖。
2.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
一是礦山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對全市礦山採空區地質災害治理涉及的15家石膏礦山進行綜合治理,土石方回填100萬m3,移民搬遷224戶,另外對桃源鼎盛、管水、北竹灣以及鼎城枇杷嶺、豬娘灣五座尾礦庫進行地質災害綜合治理。
二是地質災害防控工程。在全市落實地質災害信息報送制度,修訂應急預案,出台工作流程、調查評估、資金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在石門縣開展地質災害應急管理示範縣建設,在石門、桃源、澧縣、臨澧、鼎城等5個區縣建設地質災害應急救援中心,並對重要集鎮和人口密集區開展地質災害風險隱患評估。
3.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
一是森林防滅火裝備建設。購置林地清理機、輪式森林消防車、森林消防指揮車、森林消防運兵車、高壓機動森林消防泵、背負式森林消防泵、森林消防防護服、森林火災撲救設備、森林消防通信設備等裝備器材。
二是森林防滅火設施建設。在全市森林火災易發區修建防火隔離帶、防火道等基礎設施。
(四)防震減災體系
1.地震預警台網以及應急裝備能力建設工程
在全市建設台站觀測系統、通信網路系統、數據處理中心、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系統、技術保障中心等,主要包括:地震預警台150個、地震預警台網中心1個、預警終端600個、前兆觀測台10個、前兆巨觀觀測點100個。按照國家地震現場工作隊的要求,採購相應裝備設備。
2.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
按照國家要求,對處於地震高烈度區的居民小區、學校、醫院、農村(或城鎮)民居以及重要交通生命線、電力和電信網路、水庫大壩、危險化學品廠庫、重要軍事設施進行抗震加固,科學規劃並高標準建設應急避難場所。
3.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工程
主要通過區域探查、目標區主要斷層控制性探測與深部孕震環境研究以及目標斷層活動性鑑定與地震危險性評價,確定常德市地震活動斷層準確的空間位置,鑑定斷層活動性,評價活動斷層地震危險性和地震危害性,提出常德市應對活動斷層危害的具體措施,建設活動斷層探測資料庫,完成項目成果集成,為國土空間規劃打下基礎。
4.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
根據國家和行業標準,在全市範圍內利用遙感、測繪、地質地貌調查等技術,統籌利用我市已有活動斷層鑑定、探測、填圖和城市活動斷層探察及地震危險性評價成果,開展調查、建模與分析編圖工作,建立全市及鄰區潛在震源地下三維模型、地震活動機率模型、寬頻帶地震動預測模型、場地地震動影響模型,開展全市多機率、寬頻帶機率地震危險性計算,編制全市1:25萬和部分縣域1:5萬地震危險性圖。
第五章 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統籌協調,進一步落實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應急管理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的領導體制。建立健全上下聯動、協調推進的工作機制,增強規劃的引領力、約束力和執行力。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強化協調配合,加強工作銜接,明確工作任務,分解工作目標,確立工作進度,壓實工作責任,切實把工作做實做細,形成應急管理工作合力,確保規劃的實施到位,確保全市應急管理工作邁上新的台階。
(二)強化財政保障。各地要建立與本行政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應急管理資金動態增長機制,將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防震減災)、應急救援經費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完善應急管理資金保障機制,開闢社會化、市場化渠道,鼓勵金融機構對應急管理工作給予支持,拓寬多元化籌資渠道。
(三)加強規劃銜接。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組織編制本地區、本部門應急體系規劃和實施方案,在規劃內容上與本規劃有機銜接,在實施方案中明確實施責任主體和保障措施。同時,把應急(防震減災)體系規劃納入本地區“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划進行研究、部署和檢查,協調解決規劃實施中的重大問題,保障規劃建設目標、任務和重大工程順利實施。
(四)強化考核評估。市應急局要根據本規劃主要任務,進一步細化年度工作計畫,分年分批組織實施,確保規劃目標任務按期完成。同時,以市安委辦名義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跨部門任務的督查督辦和考核評估,圍繞規劃確定的目標和任務,健全完善考核、評估、激勵和問責機制,加強對規劃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及綜合評估,按要求對規劃落實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評估,及時發現問題並提出改進措施,保障全市應急體系建設目標、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順利完成。
政策解讀
一、 編制背景及依據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的決策部署,著力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全面加強風險防範、應急處置、綜合保障等應急能力建設,根據《安全生產法》第八條規定以及全省安全生產“一法一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專題詢問會議要求,我局依據《湖南省“十四五”應急體系建設規劃》《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相關檔案,全面系統總結回顧了“十三五”時期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工作進展和成效,科學統籌謀劃“十四五”時期全市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綜合防災減災、防震減災等應急體系發展,就“十四五”時期應急體系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客觀研判,就“十四五”時期應急體系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進行了全面研究,就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以及重大工程項目進行了認真部署,在此基礎上,牽頭起草了本規劃。
二、 主要內容
規劃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形勢分析,第二章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第三章為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第四章為規劃實施重點工程,第五章為規劃實施保障措施。其中第三、四章按照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救援、綜合防災減災、防震減災等四個專題進行編寫。
第三章主要提出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其中安全生產監管方面主要包括建立和實施更加完善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考核機制、提升安全生產治理能力、構築群防群治防線等三個方面的內容;應急管理救援方面主要包括健全應急管理領導體制機制、增強應急隊伍救援能力、健全應急管理法治體系、健全應急管理預案體系、強化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加強應急管理人才培養、加強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等七個方面的內容;綜合防災減災方面主要包括提高自然災害源頭管控能力、增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強化自然災害綜合防禦能力、提升自然災害統籌救助能力、加強自然災害救助信息化建設、提升基層綜合防災減災能力等六個方面的內容;防震減災方面主要包括推進防震減災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提升地震監測預報能力、提升地震預警能力、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強化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提升農村民居防震保全能力、提升全民防震減災素質等七個方面的內容。
第四章主要提出規劃實施重點工程。包括安全生產領域的全市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工作體系工程;應急管理領域的“智慧應急”能力提升工程、“依法應急”能力提升工程、“科學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工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提升工程、鄉鎮(街道)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工程、全民風險防範意識能力提升工程;綜合防災減災領域的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程、礦山地質災害綜合治理和避險移民搬遷工程、地質災害防控工程、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程;防震減災領域的地震預警台網以及應急裝備能力建設工程、地震易發區房屋設施加固工程、城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工程、地震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工程等重點工程。上述重點工程已納入《常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