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根據武都龍溝發現的“
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duensis)”化石研究報告證明,早在1000萬年前,隴南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區。
在西和縣長道鎮寧家莊新石器早期文化遺址,證明隴南人類生活的最早年代可上溯到7000多年前。距今5000—6000年的
仰韶文化遺址,在西漢水流域、白龍江流域各地普遍存在,如禮縣高寺頭遺址、武都安坪遺址等。
先秦時期今隴南境內為
氐人、
羌人和
秦人所居。隴南是秦人的發祥地,又是我國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動的核心地區。在禮縣大堡子山發現的
秦西垂陵園,證明禮縣是秦人發祥地“
西犬丘”所在地,秦莊公、秦文公、秦襄公等在禮縣紅河一帶建國立郡。
秦昭王二十八年(前279年)在今西和縣洛峪建立了隴南第一個行政建制武都道。後又在境內建立西縣(治今禮縣境)、下辨道(治今成縣廣化)、故道(治今兩當楊店)和羌道(治今宕昌縣)等縣級政權建制,屬隴西郡轄。今文縣境屬
廣漢郡平道,今康縣境屬
蜀郡葭萌縣。
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
武都郡(郡治今西和縣洛峪鎮),屬
益州刺史部,今隴南境大部屬武都郡;今西和縣北部、禮縣北部為西縣,屬隴西郡;今文縣為陰平道,屬廣漢郡。至
東漢年間,武都郡改屬
涼州刺史部,郡治先後移下辨、青泥河谷地,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曹操失守漢中,遷郡治至
扶風郡小槐里;今西和縣北部、禮縣北部仍置西縣,屬
漢陽郡;今文縣境為蜀國都尉治,後曹操改廣漢屬國為
陰平郡。
三國時今隴南境為魏蜀交界地帶,蜀漢丞相
諸葛亮在此“
六出祁山”。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武都郡屬
秦州轄。蜀漢建興七年(229年)
陳式收復武都、陰平二郡,武都治復置下辨。公元263年10月,魏將
鄧艾率兵南下。經武都,出陰平,用奇兵陷
成都,導致了蜀漢政權的覆滅。
西晉時今隴南境大部屬武都郡,今隴南境北端屬天水郡。東晉至南北朝時期隴南境內先後建立
仇池國、
宕昌國、
武都國、
武興國、
陰平國五個胡人政權,稱為“隴南五國”。南北朝時區劃變革頻繁,地方行政機構比較混亂,今隴南境先後由南朝宋、北魏、西魏、北周統治。北魏太平真君年間武都郡治移至石門(今武都區境內),從此武都郡治始由
西漢水流域南移
白龍江流域,正始元年(504年)北魏置南秦州於洛峪(今西和縣洛峪鎮),西魏時改稱
成州。北周年間,今隴南境內置有武州(今武都區)、
文州(今文縣)、康州(後廢,今成縣、康縣)、成州(今西和縣南部)、
宕州(今宕昌縣)、
鳳州的廣化縣(今徽縣)、兩當縣(今兩當縣)和
秦州長道縣(今西和縣北部、禮縣北部)。
國名 | 建立時間 | 建立者 | 滅亡時間 | 所滅國 |
---|
| 296年 | | 371年 | |
377年 | | 442年 | |
| 317年 | | 322年 | |
443年 | | 477年 | |
| 424年 | | 566年 | |
| 477年 | | 505年 | |
534年 | | 552年 | |
| 477年 | | 580年 | |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廢郡制,以州統縣,今隴南境屬武州、文州、宕州、成州、秦州長道縣和鳳州廣化、兩當二縣轄。
隋煬帝大業三年(607年)改武州為武都郡、改宕州為
宕昌郡、改成州為
漢陽郡、改鳳州為
河池郡(治今徽縣),並廢文州改入武都郡。
唐高祖武德年間復改郡為州,在今成縣置西康州(貞觀元年廢併入成州),並在今文縣復置文州。
唐太宗貞觀年間設
十道,武州、成州、宕州屬隴右道,鳳州屬山南西道,文州屬劍南道。
唐玄宗天寶年間又改州為郡。
唐肅宗乾元年間再改郡為州。
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
吐蕃占領今隴南境大部,《
清水盟約》簽訂後文、武、成、宕各州盡為吐蕃地,僅剩河池一角。
唐懿宗鹹通七年(866年)收復成州,翌年武州收復,後改武州為階州。唐後期文州亦收復。
五代十國時期,今隴南境內置有階州、文州、成州、鳳州河池與兩當二縣等,先後由
後梁、
前蜀、
後蜀、
後唐、
後晉、
後漢和
後周管轄。期間,宕州仍為吐蕃地。
宋時承前制,階州、成州、鳳州屬
秦鳳路,文州屬
利州路。
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
王韶收復岷、宕二州,今宕昌、禮縣、西和縣改屬
岷州(治今岷縣),至此隴南全境從吐蕃手中收復。
南宋時期關隴一帶為宋金鏖戰前沿,岷州治所移至西和縣。
宋高宗紹興十二年(1142年)宋金議和,因“岷”字犯
金太祖名諱改稱和州,因淮西已有和州遂名西和州。紹興十四年(1144年)階、成、文、西和四州隸屬利州西路。紹興三十年(1160年)金大舉攻宋,朝廷命大將
吳璘據守隴南。
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年)吳璘之孫
吳曦叛宋,四州屬金和
蜀國,次年吳曦被殺,四州歸宋。
宋理宗端平三年(1236年)今隴南境大部被
蒙古汗國占領。
元時今武都區、成縣、西和縣、徽縣和兩當縣境,屬陝西行省
鞏昌等處都總帥府,分別置有階州、成州、西和州和徽州(元初於河池置南鳳州,後稱徽州);今禮縣、宕昌縣、文縣境,屬吐蕃宣慰司,初置禮店蒙古軍元帥府,後改為禮店文州番漢軍民元帥府,實行
土司管理。
明朝時今隴南境均屬
陝西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年間文州、西和州、成州降州為縣,與階州、徽州同屬
鞏昌府。今宕昌縣、禮縣境改屬岷州衛,後今禮縣境改屬秦州衛,明憲宗成化九年(1473年)始置禮縣。
清朝承明制,今隴南境屬陝西布政使司洮岷道和隴右道。
康熙年間陝甘分治,今隴南境均屬甘肅布政使司。
雍正七年(1729年)階州升為
直隸州,領文、成二縣,轄今武都區、文縣、康縣、成縣、舟曲縣和宕昌縣南部境;同年,徽州降州為縣,與禮縣、兩當縣同屬秦州直隸州。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今隴南境屬甘肅布政使司鞏秦階道。
1913年,階州直隸州改為武都縣,並分置出
西固縣。同年,鞏秦階道改稱隴南道,次年又改稱渭川道。1929年,從武都縣分設永康縣,後改稱
康縣。1932年4月,
習仲勛等人在兩當縣發動兵變,稱為“
兩當兵變”。1935年
中國工農紅軍二、三方面軍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直插哈達鋪,在這裡制定了揮師
陝北,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策。同年,國民政府將甘肅省劃分為七個行政督察區,除西固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岷縣)外,今隴南境內諸縣均屬第四行政督察區(公署駐天水)。1942年,成立甘肅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公署駐武都縣),成縣、文縣、康縣、西固縣改屬武都。
1949年7月,
西北局在西安組建武都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武都縣、
西固縣、文縣、康縣、西和縣和禮縣;11月25日,國民黨任命
王治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撤銷武都專員公署改為省政府;12月9日,
武都起義宣告甘肅全境解放。1950年5月,岷縣劃歸武都專區。1951年4月,武都分區行政專員公署更名為武都區專員公署。1954年,西固縣治遷宕昌並改名為宕昌縣。1955年2月,武都區專員公署更名為武都專員公署。1956年,禮縣、西和縣、成縣劃歸天水專區。1958年4月,武都專區全境劃歸天水專區。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地區,轄武都縣、康縣、成縣、文縣和宕昌縣。1963年10月,岷縣重新劃歸武都專區管轄,這次調整後,直至1985年6月,武都地區下轄武都、岷縣、宕昌縣、文縣、成縣和康縣。1985年5月14日,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管轄武都縣、宕昌縣、文縣、成縣、康縣、西和縣、禮縣、徽縣和兩當縣,原屬武都地區的岷縣劃歸定西地區管轄;6月1日,武都地區正式更名為隴南地區。
2004年1月,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地級隴南市,隴南市設立武都區。
行政區劃
區劃 | 面積(km2) | 政府駐地 | 街道 | 鎮 | 鄉 | 政區圖 |
武都區 | 4660.59 | | 4 | 26 | 10 | |
成縣 | 1676.55 | | - | 14 | 3 |
文縣 | 4998.30 | | - | 14 | 6 |
宕昌縣 | 3322.77 | | - | 11 | 14 |
康縣 | 2959.68 | | - | 18 | 3 |
西和縣 | 1852.26 | | - | 16 | 4 |
禮縣 | 4262.91 | | - | 22 | 7 |
徽縣 | 2717.19 | | - | 13 | 2 |
兩當縣 | 1406.45 | | - | 6 | 6 |
合計 | 27856.69 | | 4 | 140 | 55 |
參考資料: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貌地形
隴南地處西秦嶺東西向褶皺帶發育的隴南山地,
秦巴山區、
青藏高原、黃土高原三大地形交匯區域,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階梯地形的過渡帶。西部向青藏高原北側邊緣的甘南高原過渡,北部向隴中黃土高原過渡,南部向
四川盆地過渡,東部與西秦嶺和
漢中盆地連線。隴南市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西
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分別從東西兩方伸入全境,境內形成了
高山峻岭與
峽谷、盆地相間的複雜地形。
隴南市北部西禮山地呈現低山寬谷的
黃土地貌,海拔1800米上下;東部徽成盆地介於
北秦嶺和
南秦嶺之間,長百餘千米,寬數十千米,呈現丘陵寬谷地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為高中山與峽谷地,高峻山嶺與深陷河谷錯落相接,對比顯著,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自西北至東南,由大拉梁、岷峨山(海拔3552米)等
高山經銀洞山(海拔2468米)、
牛頭山(海拔2224米)等中山而至斷頭山(海拔1804米)和
金子山(海拔1824米)等
低山,重巒疊嶂,崖壁陡絕,角峰鋸脊,石骨嶙峋。其間河谷幽深狹長,
深切曲流十分發育,多急流險灘和瀑布。峽谷中高岸陡崖,峭立如壁。谷旁多狹窄的沖積平原斷續出現,其中武都平原綿長近50千米,寬不過1千米。
隴南周邊山峰:北為長江黃河分水嶺之大拉梁和岷峨山,東有甘陝邊界的透馬駒山,西有與甘南相鄰的蔥地山,南為甘川分界的
摩天嶺。最高峰雄黃山,海拔4187米,坐落在文縣西北部的
天池鄉境內。最低點罐子溝,海拔550米,位於文縣東南部的
中廟鄉境內,亦為甘肅省海拔最低點。
隴南全境按照地貌的大體差別和區域切割的程度不同可劃分為三個地貌類型區:
本地域包括
徽成盆地的
成縣、
徽縣、
兩當縣三縣全部。西秦嶺分為南北二支伸入本區域,形成南北高中間低凹、長槽形斷陷盆地,海拔800—2700米。北部系北
秦嶺斷裂割式山地,海拔一般在1500~2700米,相對高差500米左右,為淺切割中山區,地勢平緩,淺山已墾殖為農田,深山有茂密的水源涵養林,植被覆蓋良好。南邊系南秦嶺
地壘式山地,海拔在1900~2400米左右,相對高差500~1000米左右,為中切割中山區。中間系緩坡丘陵盆地,海拔在800~1300米,相對高差在200米以下,坡度多在20度以下,川壩地散布于山丘之間,土厚水豐,歷史上就是糧食的集中產地。
本區域系南
秦嶺西延部分和
岷山山系東延部分相互交錯地帶,包括
康縣、
武都區、
文縣全境,海拔大多在900~2500米左右,大部分地方處於北緯33度以南,屬亞熱帶邊緣區。這一區域因山勢較高、溝壑縱橫,高山河谷交錯分布,大部分耕地為坡耕地,土層較薄,石塊較多,保水、保肥能力差。但氣候條件好,屬南北氣候過渡地帶,兼有暖溫帶和
北亞熱帶的氣候,既能生產糧食,也是紋黨、
當歸、紅芪、
油橄欖、茶葉、
大紅袍花椒等名貴藥材和稀有樹種的理想適生區。
本區域包括
宕昌縣、
禮縣、
西和三縣全部,海拔在968~4100米之間,谷峰相對高差300~500米不等。宕昌縣哈達鋪、理川、南陽一帶,禮縣
西漢水及其支流兩岸,西和縣漾水河及其支流兩岸等地屑淺丘陵黃土梁峁地形,相對高差小,地勢平緩,河谷開闊,土地連片面積大,有許多山間小平原分布,西禮盆地就在其中。西漢水下游山陡谷狹,山地、旱地較多,土地較為分散,但耕地較多,有大面積的草地和土地資源可開發利用。
水文
隴南江河溪流縱橫密布,境內既多山,又多水,且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崇山峻岭間,處處溪水跌宕,飛瀑流泉。隴南市河流均系
嘉陵江水系,一級支流有
白龍江、
西漢水等48條,總長1297千米;二級支流有
白水江、
岷江等751條,總長4756千米;三級支流有1651條,總長4313千米;四級支流有1312條,總長3428千米,大小河流共3760條,年徑流總量279億立方米,河流密度達到每平方千米0.5條。
主要江河:嘉陵江幹流,流經兩當、徽縣東南部,境內流程86.2千米,年徑流量22億立方米,流域面積2556平方千米。 白龍江,是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支流,流經宕昌縣、武都區、文縣等兩縣一區,境內流程229.5千米,年徑流量93.8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32萬平方千米。白水江,為嘉陵江二級支流,於文縣
石雞壩鄉入境,在
玉壘鄉關頭壩匯入白龍江,境內流程107.3千米,年徑流量34.3億立方米,流域面積3040平方千米。白龍江因其與秦嶺、淮河同在北緯33°-34°之間,同屬1月0℃等溫線經過區,此線以南的江河皆不封凍,因而與秦嶺、淮河同為中國地理上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分界線。西漢水,為嘉陵江上游一級支流,流經禮縣、西和、成縣、康縣等4縣,境內流程205.6千米,年徑流量16.7億立方米,流域面積9569平方千米。
氣候
北亞熱帶包括康縣南部、武都南部、文縣東部,白龍江、白水江、嘉陵江河谷淺山地區。在這一帶有全市兩個熱量高值區,一個是白龍江、白水江沿岸河谷及淺山區,年平均氣溫在2~14℃≥10℃的積溫4000-4800℃,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耕地面積約30萬畝,占全市地總面積的6.7%,屬一年兩熱農業區。另一個是嘉陵江河谷及徽成盆地;年平均氣溫10-12℃,≥10℃積溫3500-4000℃,耕地面積約為170萬畝,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37.8%,為兩年三熟農業區。
暖溫帶包括全市的中部、東部及南部的廣大地區,海拔在1100-2000米之間,≥10℃的積溫2100-4000℃,降雨量500-800毫米之間,耕地曲積約150萬畝,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33.3%,為二年四熟農業區。
中溫帶包括全市的北部和西部地區,主要是宕昌、西和縣大部,武都區的金廠、馬營、池壩,禮縣的下四區等區域。這一區域誨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10℃積溫小於2100℃,年最低氣溫在-20℃以下,耕地面積約100萬畝左右,占全市總耕地面積的22.2%,為一年一熟、三年兩熟農業區。
自然資源
水資源
隴南是甘肅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境內江河眾多,水量充沛,僅年徑流量大於1億立方米的河流就有20多條,且落差集中,季節變化小,開發效率高,發展水利水電事業條件優越,前景廣闊。境內水利理論蘊藏量425萬千瓦,可開發量223萬千瓦,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截至2012年,已建成大小水電站180多座,裝機34.4萬千瓦,僅占可開發量的15.4%。
隴南又是甘肅水資源最富集的地區,水資源總量達144億立方米,全市人均水量3580立方米,比甘肅省人均水量多一倍,比全國人均水量(約2700立方米)多880立方米,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植物資源
隴南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境內地形複雜,光熱充足,為各種動植物的繁衍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1.87%,高出了全省30.54個百分點。全市有林地面積175836萬畝,自然生長的樹種多達1300多種,其中珍貴樹種51種;境內生息著30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
大熊貓、
金絲猴等珍稀動物20多種。隴南有中藥材1200多種,歷史上總產量占甘肅省的70%以上,最大出口量占甘肅省90%左右;還有
銀耳、
木耳、
香菇、
猴頭菇、
薇菜、
蕨菜等100多種食用菌和山野菜。
公園名稱 | 行政區劃 | 建園時間 |
---|
| 成縣 | 1999年5月 |
| 宕昌縣 | 2003年12月 |
| 徽縣、兩當縣 | 2005年12月 |
| 文縣 | 2005年12月 |
參考資料: |
動物資源
隴南境內
野生動物種類占甘肅省的一半以上,截至2012年境內有陸生森林動物約28目91科(亞科)430種。其中:有
獸類動物7目28科80種,有
鳥類動物16目43科280種,有
兩棲類2目8科30種,
爬行類動物3目(亞目)12科(亞科)40種。水生動物主要有
魚類4目8科70種。森林昆蟲類有24目230科2150種,蜘蛛類31科(亞科)200種。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稀有異獸珍禽達20多種,包括世界稀少,中國獨有的“國寶”“活化石”
大熊貓、有“美猴王”之稱的
金絲猴,以及
羚牛、
褐馬雞和
藏羚、
梅花鹿、
毛冠鹿、
雪豹、
大鯢、
角雉、
藍馬雞、
白馬雞、
雪雞、
綠尾虹雉等。其中大熊貓數量占全國總數的十分之一。
保護區全程 | 級別 | 行政區劃 | 面積(公頃) | 主要保護對象 |
---|
| 國家級 | 文縣、武都區 | ≈257100 | 大熊貓及其生態環境 |
| 國家級 | 文縣、武都區 | 183799 | 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野生動物 |
| 國家級 | 武都區 | 51058 | 大熊貓及其生態環境 |
| 國家級 | 徽縣、兩當縣 | 31938 | 扭角羚、紅腹錦雞等野生珍稀動植物 |
| 省級 | 文縣 | 10040 | 大熊貓及森林生態系統 |
文縣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 | 省級 | 文縣 | 13579 | 大鯢及其生態環境 |
博峪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 省級 | 文縣、舟曲縣 | 91712 | 大熊貓及其生態環境 |
雞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 省級 | 成縣 | 52441 | 梅花鹿及其生態環境 |
康縣大鯢省級自然保護區 | 省級 | 康縣 | 10247 | 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 |
禮縣香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 省級 | 禮縣 | 11330 | 森林生態系統 |
黑河省級自然保護區 | 省級 | 兩當縣 | 3495 | 扭角羚等珍稀動物及自然生態系統 |
參考資料: |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隴南市現已探明金屬和非金屬礦產34種,礦產地445處。其中,資源清、儲量大、品位高、有開採價值的金屬礦有鉛、鋅、銻、汞、銅、金、錳、鐵等,非金屬礦有矽、大理石、重晶石、石灰石、石膏等。其中西成
鉛鋅礦帶綿延300千米,累計探明鉛鋅儲量超過1300萬噸,預測遠景儲量可達2500萬噸,是中國鉛鋅礦超大型礦田之一,平均品位4.5—12%,為中國第二大礦體,現年產鉛鋅礦含鉛3.08萬噸,含鋅12.95萬噸。
銻金屬儲量為14.9萬噸,為中國第三大礦體。
黃金儲量已探明190噸,遠景儲量為300噸以上,已探明儲量400公斤以上的大中型礦床20多處,其中文縣
陽山金礦探明儲量已探明儲量300噸以上,是中國特大型金礦之一,有望成為亞洲最大的金礦;禮縣的岩金,探明儲量27.8噸,遠景儲量50噸;文縣的砂金,年產量占甘肅省40%以上。
隴南市開發有三大成礦帶:一是橫亘西和、成縣、徽縣等縣、東西長85千米,南北寬7-22千米,總面積約20平方千米的西成鉛鋅礦帶。二是西和崖灣銻礦帶,金屬儲量14.9萬噸,占全國8%,儲量居全國第三。三是
白龍江、
白水江流域的黃金礦帶,黃金儲量70噸以上,是甘陝川“金三角”礦帶的核心地區,為甘肅省重要的採金基地。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隴南市總人口287.81萬人,出生率為13.26‰,死亡率6.92‰,人口自然增長率6.34‰。常住人口260.41萬人,,其中65歲以上人口比重為9.38%,城鎮人口79.37萬人,城鎮化率30.48%。
2015年末,隴南市總人口285.76萬人,出生率13.18‰,死亡率6.85‰,人口自然增長率6.33‰。常住人口259.0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72.96萬人,城鎮化率為28.16%。
2014年末,隴南市總人口283.23萬人,出生率13.08‰,死亡率6.81‰,人口自然增長率6.27‰。常住人口258.7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8.95萬人,城鎮化率為26.65%。
區劃 | 總人口 | 男性人口 | 女性人口 | 常住人口 | 非農村人口 |
---|
註:按總人口數量降序排名 |
隴南市 | 283.23 | 149.88 | 133.35 | 258.71 | 68.95 |
武都區 | 58.29 | 30.48 | 27.81 | 56.28 | 18.99 |
禮縣 | 54.25 | 28.75 | 25.5 | 45.98 | 9.11 |
西和縣 | 43.24 | 22.8 | 20.44 | 40.02 | 8.51 |
宕昌縣 | 30.26 | 15.96 | 14.3 | 27.36 | 5.87 |
成縣 | 26.46 | 13.95 | 12.51 | 24.62 | 7.41 |
文縣 | 24.04 | 12.72 | 11.32 | 21.64 | 6.46 |
徽縣 | 21.43 | 11.4 | 10.03 | 20.26 | 5.58 |
康縣 | 20.12 | 10.92 | 9.2 | 18.04 | 5.97 |
兩當縣 | 5.14 | 2.9 | 2.24 | 4.51 | 1.05 |
民族
隴南市是一個多民族散雜居地區,有
漢族、
回族、
藏族、
蒙古族、
彝族、
壯族、
朝鮮族、
滿族等民族。截止2011年,隴南市共有30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7.8%,少數民族總人口為6.13萬人,占總人口的2.2%。其中,
回族人口3.9萬人,
藏族人口2萬人,分別占全市少數民族總人口的63.6%和32.6%。
白馬人是古代白馬氐族的後裔,是隴南特有的部族。白馬氐族群分布在
甘肅、
四川兩省,但對傳統文化活態傳承最好的是文縣
鐵樓藏族鄉、
石雞壩鄉和武都區
坪埡藏族鄉的
儺文化。解放初期被定名為藏族,定名的主要根據是由於白馬人與
松藩、虎牙等藏民生活區毗鄰。較長時期以來,白馬人對於自己被稱為藏族,普遍存在意見。學術界也就白馬藏人的族屬問題存在較大分歧。2012年,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對白馬人進行DNA研究後發現,白馬人是東亞最古老的部族,其祖先應該來自
氐人。
政治
職務 | 姓名 |
---|
市委書記 | |
市委副書記 | |
市委常委 | |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 |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市長 | |
副市長 | |
市政協主席 | |
市政協副主席 | |
經濟
概況
2017年隴南市完成
地區生產總值355.28億元,同比增長3.5%;其中:
第一產業增加值74.87億元,同比增長6%;
第二產業增加值70.26億元,同比下降3.9%;
第三產業增加值210.15億元,同比增長5.6%。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85元,同比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86元,同比增長9%。
2016年隴南市實現生產總值339.89億元,同比增長8.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3.86億元,同比增長5.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3.32億元,同比增長7.7%;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92.72億元,同比增長9.9%。產業結構為21.73:21.57:56.70。
2015年隴南市實現生產總值315.14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位居甘肅省第一。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70.31億元,同比增長6.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2.93億元,同比增長9.9%;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71.89億元,同比增長10.8%。產業結構為22.31:23.14:54.55。
年份 | 地區 生產總值 | 固定資產 投資 | 一般公共 預算收入 | 大口徑 財政收入 | 社會消費品 零售總額 | 城鎮居民 可支配收入 | 農村居民 可支配收入 |
---|
2017年 | 355.28億 | 400.83億 | 26.17億 | 59.45億 | 107.12億 | 22185 | 6386 |
2016年 | 339.89億 | 654.02億 | 26.69億 | 53.84億 | 99.50億 | 20504 | 5859 |
2015年 | 315.14億 | 590.61億 | 25.45億 | 51.49億 | 90.81億 | 18915 | 5405 |
2014年 | 262.5億 | 532.9億 | 23.9億 | 49.3億 | 72.3億 | 17001.3 | 4023.7 |
2013年 | 249.5億 | 537.1億 | 21.5億 | 44.1億 | 64.6億 | 15555 | 3536 |
2012年 | 226.0億 | 410.35億 | - | 33.9億 | 57.4億 | 14076.7 | 3088 |
參考資料:2012年—2016年隴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第一產業
隴南是中國主要中藥材產地之一,野生藥材種類繁多,人工栽培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境內有各類中藥材1200多種,其中名貴藥材350多種,素有
“天然藥庫
”之稱譽。甘肅出產的五大拳頭藥材中,有四大藥材均以隴南為主產地,尤以“米倉紅芪”、“
文縣紋黨”、“
宕昌當歸”、“銓水
大黃”因其量多質優而名列全國之冠。
天麻、
黃連、
半夏、
柴胡、
杜仲、
貝母、
山茱萸、
刺五加等都享有盛譽,均為大宗生產。隴南市藥材年產1500多萬公斤,產量占甘肅省70%以上,出口量占甘肅省90%左右。
當歸、紅芪、
紋黨、大黃、防黨、野黨榮獲國家《出口商品榮譽證書》。
2016年,隴南市
糧食種植面積為470.15萬畝,比上年增長0.05%;
油料種植面積34.80萬畝,比上年增長0.38%;
蔬菜種植面積58.40萬畝,比上年增長2.51%。全年糧食總產量 106.35萬噸,比上年下降7.38%,其中:
夏糧40.86萬噸,比上年增長0.96%;
秋糧65.49萬噸,比上年下降11.92%。全年
肉類總產量8.67萬噸,同比下降1.93%;
藥材產量15.36萬噸,同比增長8.55%;
水產品產量0.25萬噸,同比下降5.57%。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0.98萬畝;水平梯田總面積335.15萬畝,比上年增長1.08%;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07.6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28%。
2015年,隴南糧食種植面積為469.91萬畝,比上年增長0.24%;油料種植面積34.67萬畝,比上年增長1.39%;蔬菜種植面積56.97萬畝,比上年增長2.26%。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14.82萬噸,比上年增長2.97%,其中:夏糧40.47萬噸,比上年增長3.97%;秋糧74.36萬噸,比上年增長2.43%。全年肉類總產量達8.84萬噸,同比減少1.6%;藥材產量達到14.15萬噸、同比增長9.99%;水產品產量0.27萬噸,同比增長14.34%。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58萬畝;水平梯田總面積331.56萬畝,比上年增長0.89%;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97.24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65%。
第二產業
隴南市依託鉛鋅、黃金等資源優勢及產業基礎,以有色冶金、白酒釀造、農特產品加工、建築建材、水電能源、現代製藥等為工業主導產業。
2016年,隴南市實現
工業增加值44.01億元,比上年增長7.9%。
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8.62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
國有企業完成增加值6.82億元,同比增長2.3%;
集體企業完成增加值38.3萬元,同比下降79.8%;股份合作企業完成增加值4548.8萬元,同比增長10.2%;
股份制企業完成增加值31.33億元,同比增長5.8%。按輕重工業分,
輕工業完成增加值10.32億元,同比增長22.4%;
重工業完成增加值28.30億元,同比下降1.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83.7%。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虧相抵後,實現利潤總 額10億元,比上年增長54.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額7.3億元,比上年增長18.0%。
園區名稱 | 級別 | 主要產業 |
---|
成縣西成經濟開發區 | 省級開發區 | 有色金屬、新型建材、農副產品加工、黑色金屬、裝備製造 |
徽縣工業集中區 | 省級開發區 | 白酒釀造、農副產品深加工、生物製藥、製造裝配、新型建材 |
西和縣石堡循環經濟產業園區 | 省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 | 有色金屬、綠色食品加工、中藥材加工 |
徽縣泥陽現代農業示範園 | 省級農業科技園區 | 設施蔬菜、苗木花卉、生態養殖、休閒觀光旅遊 |
武都區工業集中區 | 市級園區 | 農特產品生產加工、中藥材精深加工、現代物流 |
武都區吉石壩現代物流園區 | 市級園區 | 特色農副產品加工業、建築建材業、現代製藥業和現代物流業 |
禮縣工業集中區 | 市級園區 | 黃金、鉛鋅採選冶煉、農副產品加工、生物醫藥、建築石材加工 |
康縣工業集中區 | 市級園區 | 中藥製藥、特色農產品加工、文化旅遊 |
宕昌縣工業集中區 | 市級園區 | 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中藥材加工、農產品加工 |
文縣工業集中區 | 市級園區 | 黃金、重晶石採選冶煉、中藥材加工、農特產品生產加工 |
兩當縣工業集中區 | 市級園區 | 特色農、林、副產品加工業 |
徽縣泰湖工業集中區 | 縣級園區 | 黃金飾品及旅遊紀念品深加工、建築建材、機械製造 |
參考資料: |
第三產業
2016年,隴南市完成
固定資產投資654.02億元,同比增長10.74%。全年完成
郵電業務總量387913.44萬元,全年
旅遊總人數達1261.58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08%。旅遊綜合收入62.45億元,同比增長27.97%。全年實現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9.50億元,同比增長9.6%。全年
進出口總額為17285萬元,同比增長72.9%。全年
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782.91億元,比上年增長8.25%。
2015年,隴南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0.61億元,同比增長10.8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81億元,同比增長9.0%。全年共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46716.48萬元,其中:電信業務總量54081.66萬元、移動業務總量161850.54萬元、聯通業務總量19081.91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1702.37萬元。全年旅遊總人數達98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8.5%。旅遊綜合收入48.8億元,同比增長36.4%。
社會事業
教育
2016年末,隴南市學校總數2345所,教職工31366人。其中,
專任教師29685人。
在校學生數488227人,其中:國小在校生201415人、國中生95126人、高中生51230人、中等職業學校21787人、幼稚園108774人、大專院校6133人。
學齡兒童入學率99.05%,國中入學率87.32%。國小、國中、高中專任教師合格率分別為99.65%、99.31%、92.39%。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77萬人,同比增長2.91%;國中招生3.25萬人,同比下降0.91%;國小招生3.81萬人,同比增長5.54%。各類普通
高校在隴南招生17903人,同比增長0.32%,各類普通
中專在隴南招生2202人,同比下降7.05%。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備註 |
---|
高等院校 |
| | - |
| - | 籌建中 |
示範性高中 |
| | 省級、市級示範性高中 |
| 徽縣教育局 | 市級示範性高中 |
| 禮縣教育局 | 市級示範性高中 |
參考資料: |
文化
2016年,隴南市共有
藝術表演團體45個,全年演出1148場,觀眾達339萬人次;文化館9個;
公共圖書館9個,藏書達80.19萬餘冊;
博物館10個;文化古蹟52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29處、市級18處;文物藏量10250件,其中:一級文物144件。
2015年,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4個,全年演出1001場,觀眾達89.2萬人次;文化館9個;公共圖書館9個,藏書達83.79萬餘冊;博物館9個;文化古蹟52處,其中:國家級5處、省級20處、市級17處;文物藏量9497件,其中:一級文物143件。
通訊
2016年,
廣播和
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為92.86%和95.68%;數字有線電視用戶129309戶,同比增長37.45%。全年完成
郵電業務總量387913.44萬元,其中:電信業務總量88229.65萬元、移動業務總量256814.72萬元、聯通業務總量27962.91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4906.16萬元。
2015年,廣播和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為92.86%和95.68%;數字有線電視用戶94078戶,同比增長90.12%。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46716.48萬元,其中:電信業務總量54081.66萬元、移動業務總量161850.54萬元、聯通業務總量19081.91萬元、郵政業務總量11702.37萬元。
衛生
隴南現有規模較大醫療機構有
隴南市第一人民醫院、隴南市中醫醫院、隴南市婦幼保健院、武都江南長安醫院(在建)等。其中市中醫院是甘肅省省規模最大、專業人才最多的針灸院,成為甘肅省針灸學會小針刀、埋線培訓基地和省衛計委中醫適宜技術培訓基地。
2016年末,隴南市有公立
醫療衛生機構1733個,其中縣級以上綜合醫院10個、中醫院8個、疾病防控中心9個、社區服務中心(站)10個、婦幼保健院(站)9個、衛生監督所9個、鄉鎮衛生院215個。擁有病床位8055張,共有衛生技術人員810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2691人、註冊護士2023人、藥師(士)339人、技師(士)386人、其他2663人。
對外交流
城市 | 締結時間 | 區劃 |
---|
國外 |
| 2017年4月 | |
拜納 | 2016年8月 | |
國內 |
| 2013年9月 | |
| 2013年9月 | |
| 2012年6月 | |
| 2012年6月 | |
| 2006年6月 | |
參考資料: |
交通運輸
公路
1951年,隴南修通了第一條公路——
212國道岷縣至武都段。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國家實施
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隴南公路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以江武、江天二級公路的建成為標誌,隴南的普通公路網路基本形成。2008年以來,隴南高速公路建設進入高峰期,
武罐高速公路的通車結束了隴南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以成武、十天高速公路的建成為標誌,隴南的高速公路網初具規模。
2016年,隴南市共完成
客運量為3254.39萬人次,同比增長 5.19%;完成旅客周轉量為206516.8萬人千米,同比增長 5.59%;全市完成公路貨運量為2076.58萬噸,同比增長18.28%;完成貨運周轉量405920.3萬噸千米,同比增長18.7%。
編號 | 路線全稱 | 分段名稱 | 起始 | 終止 | 途徑 | 狀態 |
---|
G75 | | | 武都區兩水鎮 | 文縣將軍石 | 武都區、文縣 | 已通 |
| 渭源縣路園鎮 | 武都區兩水鎮 | 宕昌縣、武都區 | 在建 |
G8513 | | | 成縣紙坊鎮 | 武都區吉石壩 | 武都區、康縣、成縣 | 已通 |
| 武都區兩水鎮 | 文縣青龍橋 | 武都區、文縣 | 在建 |
G7011 | | 湖北省十堰市 | 甘肅省天水市 | 徽縣、成縣、西和、禮縣 | 已通 |
S10 | | | 兩當縣楊店 | 徽縣李家河 | 兩當縣、徽縣 | 在建 |
: |
鐵路
蘭渝鐵路經宕昌、武都區、文縣進入四川境內,貫穿了隴南全境。天平鐵路南延線經西和縣跨西漢水轉向西南穿米倉山後接入
隴南站。陽平關至隴南至九寨溝鐵路途經康縣、武都區及文縣,在武都區東側接入
桔柑站,經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溝縣,西端與
成蘭鐵路九寨溝站接軌。合作至哈達鋪至徽縣鐵路
蘭合鐵路合作站引出,向東經卓尼、岷縣至哈達鋪與蘭渝鐵路接軌,後向東南經禮縣、西和、成縣接入寶成鐵路
徽縣站。
線路 | 時速 | 中間站 | 越行站 |
---|
| 160-200km/h | | |
| 60-80km/h | | |
| 甘肅省“十三五”規劃項目 |
| 甘肅省遠期規劃重點項目(至2030年) |
| 甘肅省遠期規劃重點項目(至2030年) |
蘭州至天水至漢中城際鐵路 | 甘肅省“遠期規劃重點項目(至2030年) |
參考資料: |
航空
截止2018年3月,隴南有
支線機場1處,規劃有
通用機場3處,風景區起降點4處。
隴南成縣機場為國內支線機場,機場場址位於成縣城關鎮、店村鎮和徽縣泥陽鎮交匯處,主要為甘肅省東南部地區的公務、商務、旅遊、貨運提供航空服務,兼顧通用航空職能,已於2018年3月25日通航。此外,“
十三五”期間甘肅省將新建隴南武都(一類)、隴南康縣(二類)、隴南宕昌(三類)三個通用機場;
文縣天池、宕昌
官鵝溝、西和
晚霞湖和兩當
雲屏三峽四個風景區起降點。
名稱 | 場址 | 等級 | 建設年限 |
---|
| 成縣和徽縣交界處 | 支線機場兼顧通用航空 | 2017年 |
| 武都區 | 一類通用機場 | 2019-2020年 |
| 康縣城關鎮 | 二類通用機場 | 2017-2018年 |
| 宕昌理川鎮 | 三類通用機場 | 2016-2017年 |
航運
隴南港有
白龍湖、
碧口2個港區,內河通航水域分別為
白龍江航道、
白水江航道和讓水河航道,水運通航里程366千米,航道總里程為192千米,均為通航航段。不通航55千米(白龍江漢王——尖山河口段)。其中,白龍江漢王至曲水灣136千米航道,中廟至罐子溝16千米航道Ⅵ級;白水江關頭壩——玉壘16千米航道Ⅵ級;讓水河范壩——河口段24千米航道Ⅵ級。截至2015年底,隴南港口共有碼頭25座、泊位31個。根據《甘肅省秦巴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2016—2020年)》隴南港規劃增建碼頭,建設白龍江碧口庫區航運工程,努力實現白龍江主要區段通航。
歷史文化
地域文化
隴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又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境內寧家莊遺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歷史。傳說中的人文始祖
伏羲氏,就出生在隴南的
仇池山。以牧馬立國的秦人先祖的都邑
西犬丘,就在禮縣、西和一帶。古老的
氐、
羌民族,曾在此建立地方政權,成為活動中心。漢、藏、回和古氐、羌等多民族長期聚居,形成了多姿多彩的風俗民情。
秦隴文化與
巴蜀文化、
漢族文化與藏、回等民族文化相互影響融合,使隴南地域文化呈現南北交融、古今並存的顯著特色。
隴南吸引了歷代無數文人學士心往神馳,吟詠稱頌,名篇佳作,千秋流傳。詩仙李白曾往返隴蜀,涉足隴南,留下了千古絕唱《
蜀道難》。詩聖
杜甫曾寓居同谷,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詩歌。愛國詩人
陸游曾從軍河池(徽縣),寫出了許多激動人心的篇章。大文豪
蘇軾曾夢遊仇池,作詩詠嘆:“一點空明何是處,老夫真欲往仇池”,表達了他嚮往隴南的強烈願望。
文化遺產
隴南位於甘肅東南部,是中國歷史上
農耕文化、畜牧文化和
漁獵文化交匯積澱的地域。獨特的區位優勢、悠久的歷史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孕育了豐富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截至2013年,有3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2個項目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已公布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次69項,公布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40項。截至國務院已公布了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隴南有3項(文縣
儺舞———池哥晝、武都
高山戲、西和
乞巧節)被列入其中。截止2011年,甘肅省公布了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隴南入選的項目總計22項(隴南影子腔、文縣玉壘花燈戲、西和春官歌演唱、康縣木籠歌、兩當號子、康縣鑼鼓草、康南毛山歌、康縣嗩吶藝術、宕昌羌儺舞、隴南高山劇、禮縣春官歌演唱、徽縣河池小曲、武都木雕、禮縣井鹽製作工藝、成縣竹籃寨泥玩具製作技藝、康縣寺台造紙術、武都三倉燈戲、武都栗玉硯製作技藝、武都角弓咂桿酒釀製技藝等)。
地方特產
特產
區劃 | 產品 |
---|
隴南市 | | - | - | - |
武都區 | | | 武都紅芪 | 武都崖蜜 |
宕昌縣 | | | 宕昌黃芪 | - |
徽縣 | | 徽縣紫皮大蒜 | | - |
康縣 | | | - | - |
文縣 | | | - | - |
禮縣 | | | - | - |
成縣 | | | - | - |
西和縣 | | - | - | - |
兩當縣 | | - | - | - |
參考資料 : |
小吃
隴南人民依託多樣化的農作物和農業特色產品,融入獨特的地域文化物質,創造出具有濃郁地域特色的飲食文化。各色小吃爭奇鬥豔,主要有武都
洋芋攪團、
麵皮、
米皮、康縣
麵茶、
罐罐茶、
禮縣熱麵皮、徽縣清真
九碗三行子、成縣
油茶麻花、兩當
莜麵窩窩、宕昌
紅軍鍋盔、文縣
豆花面、
咂桿酒、
西和槓子面、西和鍋盔等。此外還有烤羊肉串、玉米面
面魚、
柴火雞、酸菜面片、豆花子酸菜面、蕎粉、麵茶、炕包、蕎面葉子、地軟耳包子、麥仁酒、蕎面、苞谷麵餃團、洋芋絲餅餅、韭菜扁食、豆花子、肉夾饃、燒烤嫩玉米、麻辣洋芋粉、雞湯刀削麵、橄欖油拌洋芋、嫩玉米面餅、煎餅卷青椒洋芋絲、面果丸子、武都酸菜湯、麵疙瘩等。
風景名勝
隴南氣候溫和,風光秀美,山資水色兼有北國之雄渾奇峻,南疆之靈秀旖旎。有全國三大天池之一的
文縣天池,西北最大的溶洞
武都萬象洞,國家級重點保護、甘肅唯有的具有
北亞熱帶生物群落和自然景觀的
白水江自然保護區,被讚譽為“甘肅的西雙版納”;分布於全市各縣的官鵝溝、三灘、梅園溝、雲屏三峽等自然景點,被人們稱作“隴上小九寨溝”。
類別 | 區劃&景點名稱 | 圖片 |
---|
國家級4A景區 | | |
國家濕地公園 | | |
紅色景區 | | |
其他景區 | | |
參考資料: |
榮譽
2018年4月,入選“2018暢遊中國100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