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屏三峽

雲屏三峽

雲屏三峽,位於甘肅隴南兩當縣雲屏鄉,是國家4A景區,屬深山林區。因有“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三段峽谷,故稱“雲屏三峽”。景區自然風景秀麗多姿、峰奇石異、絕壁千仞、枯松倒掛、飛瀑湍流、山秀水清。有詩讚曰:“黑水城,四道門,通巴蜀,噤秦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屏三峽
  • 外文名稱:Yunping Three Gorges
  • 地理位置: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
  • 開放時間:8:00-18:00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旺季60  淡季40
  • 著名景點:土地峽
    觀音峽
    西溝峽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甘肅省隴南市
  • 適宜遊玩季節:4-10月
  • 建議遊玩時長:1-2天
  • 淡旺季:旺季:4月1日-10月31日;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地理環境,位置,地形,主要景點,景點概述,景點介紹,

地理環境

位置

雲屏三峽,位於甘肅隴南兩當縣雲屏鄉,距兩當縣城36公里,距兩當火車站19公里,距隴南市區230公里。

地形

雲屏三峽,地處南秦嶺北坡的深山峽谷之中,大陽山是西漢水嘉陵江的分水嶺,使雲屏三峽長嶺透迤、秀峰群立、層巒疊嶂、雄關險隘。從火地村起至廣金方向的大陽山頃,依次經過“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人稱“雲屏三峽”。峽谷全長約100餘公里,方圓400平方公里。
雲屏三峽

主要景點

景點概述

雲屏三峽長嶺透迤、秀峰群立、層巒疊嶂、雄關險隘。山澗溪流清沌,河內碧潭映翠;這獨特的山水風光集北國之雄奇和南國之秀麗於一身。雲屏歷史上就是一條由關中及廣大西北內地入川的蜀道之一。在雲屏河沿岸發現有許多的古棧道。特別是在明清時期尤為繁榮,商賈川流,驛站密布、人文歷史久遠。
雲屏三峽
雲屏三峽有壁立千仞盡顯雄奇的大山,也有生長在高山之巔樹齡逾千年的雲杉、冷杉、紅豆杉等珍稀名貴樹種組成的原始森林,以及充滿傳奇色彩的高山草甸、天池、牧場、瀑布、溪流、溶洞等自然風光,還有著濃郁人文色彩的廟宇、寺院、古樹、石塔、佛洞等大小景點30餘處。
在雲屏三峽的自然風貌和歷史人文景觀中,特以“一寺二門三峽四洞五崖”最為突出,一寺為雲屏寺;二門為天(鐵)門、虎牢門;三峽為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四洞為龍洞、黃崖洞、水簾洞、狗頭洞;五崖為姊妹崖、雞公崖、尖嘴崖、棒棒崖、蠟燭崖。
雲屏三峽
雲屏三峽共有大小景點60餘處,像珍珠一樣鑲嵌其中,使雲屏三峽展示出更加迷人的魅力。經過幾年的景區建設,現在已成為隴南十大名牌景區(點)之一。

景點介紹

雲屏寺
雲屏寺建於唐朝,據《兩當史話》記載,雲屏寺建於唐天寶中年,是大唐帝國自玄奘從印度取經到中原後,大興佛教之風時所建造的,距今有1000多年的歷史。雲屏寺山門處一棵古老的銀杏樹,至今還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據說在公元765年,安祿山攻破長安,李氏王朝危在旦夕,唐明皇面臨著江山與美人的痛苦抉擇,攜楊玉環南逃成都,途中在馬嵬坡兵變,玉環自縊,唐明皇心碎力竭,夜宿雲屏寺,將爬山時折來作手杖用的銀杏樹枝插在了山門前,即有了這棵古樹。
雲屏三峽
土地峽
在雲屏三峽中,土地峽是北端的第一峽,此峽長三公里,峽谷兩岸山高峰劍,綿延百里,東接西坡琵琶崖,西靠站兒巷南屏山,山崖上松濤陣陣。谷底地勢低緩,雲屏河款款而來穿谷向北入注嘉陵江。關於土地峽,在當地也有許多傳說。
雲屏三峽
當地傳說在清朝末年,有一天,遠在皇宮的鹹豐皇帝突然咳血不止。經過太醫們的會診,認為要用秦嶺南坡生長的靈芝為藥引才能治癒,皇帝於是就命人在土地峽南山釆走了九棵靈芝草。老百姓們發現,在釆走靈芝的當日黃昏,土地峽北口駱駝巷百年土地廟突然自焚,大火之後沒有留下任何痕跡。但從此以後,這個地方瘟疫遍地,家禽難生,草木不榮。百姓不堪此苦,紛紛背井離鄉。後來鹹豐駕崩,百姓受太白山道長的點化,在峽口重建土地廟,生靈才得以安生,故此峽叫土地峽。
遠遠看上去,土地峽內怪石突兀、險象環生,雖是無土石山,但山上卻有大片的珍稀樹種白皮松林,並時有猿猴出沒。據《兩當史話》記載:在遠古時代,洪水和猛獸乃人類的天敵,而土地峽一帶卻是富庶之地。忽一日一白須老人手持拐仗,四處遊說告訴土地峽沿河兩岸的人趕快搬遷,不日將有滅頂之災。但人們將信將疑,更重要的是離不開這塊生身養命的故土,終於有一天早上,大雨如注洪水泛濫,隨著水位的不斷升高人們逐漸聚到了一孤峰高地上,但水位仍在不停地上漲,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這位白須老人又出現了,他將手杖一扔,隨即這隻手杖就變成了一座臨空而起的木橋,人們順著這座橋退到了河對岸更高的山上,才避免了這場災難。驚慌失措的人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有人說這是土地神顯靈。為了紀念土地神的救民功德百姓們就在山崖下的岩洞旁依山修起了土地廟,並在當時人們逃難時的木橋原址上修起了土地橋,砍來了形如手杖的樹枝,用紙剪成鬍鬚狀掛在樹上山上。這就有了後來的“土地高橋空中懸”之說和今天的土地白松之奇觀。
雲屏三峽
觀音峽
沿著雲屏河向南數里便進入了雲屏三峽中第二峽——觀音峽。觀音峽因懸崖上有一大石窟內塑觀音菩薩像而得名。峽長約三公里,兩岸千仞絕壁,枯松倒掛,飛湍瀑流,具有一夫當關萬夫不開之勢。在觀音峽中,典故、傳說比比皆是,古棧道遺痕,觀音窟、手扒崖、鬼門關、打兒石、癸星樓、黑水縣、狗頭洞等都為觀音峽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雲屏三峽
“天門鎖雲”是兩當的八景之一。在兩當縣誌中歷代知縣對觀音峽中的天門鎖雲景色都留有讚嘆之辭。相傳在北宋年間,朝綱不振,民不聊生,饑民並起為盜,梁山好漢群龍無首,九天玄女從此天門下凡在山東鄆城一古剎中託夢於宋江,並授以三卷無字天書和棗核三枚,讓他統領梁山義軍,上逼朝廷,下統江湖,替天行道。
位於店子村站廣路邊的“望夫石”至今還留傳著一個古老的愛情故事。據傳說在秦始皇築長城時,本地男丁全部應徵服勞役,其中有一剛度過新婚之夜的新郎也被徵召而去。在繁重的勞作中,新郎努力工作渴望早日完工回家。新娘也是天天早晚立在家門外路旁的石頭上翹首以待,盼望夫君早日回家。過了二十多年這位當年的新郎終於完成了規定的勞工,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到了能夠看見家鄉的遠山之巔,但此時卻再也沒有力氣邁動雙腳了,化作了一尊遙望故鄉的巨石。
雲屏三峽
天門鎖雲景點位於望夫石對面的天門山上。因山崖上有一形如大門的石門,高險接天、雲霧繚繞,故稱作“天門鎖雲”。傳說天門山可通往天界王母娘娘的一座寶庫,有仙女把守,石門的鑰匙是雌雄一對的天上南瓜。一日,兩位仙女結伴遊看雲屏山水,竟流連忘返,雙雙在龍洞旁沐浴。蒼鷹將兩仙女的七彩霓裳銜走,七彩霓裳就像七彩祥雲映照在宛如屏風的山嶺上,蒼鷹盤旋,彩雲飄飄。有詩稱作“彩雲翠屏兮鷹飛翔,山高水長兮才俊廣……”這也是雲屏地名最原始的出處。而上天的南瓜從此也就留在雲屏。時至今日,雲屏人仍有大面積栽種南瓜、食用南瓜的習慣,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使雲屏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長壽村。
雲屏三峽
西溝峽
出觀音峽順“兩廣”公路向南四公里即進入了雲屏山峽的最後一峽——西溝峽,也叫西姑峽。傳說唐“安史之亂”時西姑公主為避戰亂到此出家修行而得名,西溝峽全長二十多華里,是雲屏三峽中最長的峽谷。
西溝峽與土地峽、觀音峽相比其主要特色是峽南的幾百公里原始森林和始建於明景泰5年(1454年)的上中下三座寶峰院遺址。在下院遺址的南端還站著五尊不同高度和大小的舍利塔。從殘碑斷垣的影子裡我們依稀可見昔日這裡道佛教煙火的旺盛。兩當縣文化局工作人員介紹,西溝峽50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既是珍禽異獸的樂園也是稀有樹種的植物王國。羚羊水獺雪豹香獐常出沒在崖畔溪旁:銀杉鐵樹合歡紅松翠蓋凌雲,虬勁挺拔。在西溝峽的虎牢門一帶採藥人還挖出了1936年9月程子華徐海東率紅25軍長征路過這裡時遺留的“漢陽造”槍管和數枚子彈……
位於西溝峽後邊的“菇草庵”據說也與唐明皇有關。傳說唐明皇在“安史之亂”後,逃往陪都成都,待叛亂平定後,又攜後宮人等取道陝南途經此地前往長安,其時明皇身邊有一愛妃梅妃,深得明皇寵愛,但當時戰火紛飛,兵荒馬亂,到處都是血腥的殺戮,深受顛沛流離之苦的梅妃已厭倦了塵世的喧囂,當行至今日西姑庵附近時,竟被此間的絕妙山水所迷戀,毅然削髮為尼,結草為庵,明皇雖苦苦相勸仍無濟於事。為了表達對梅妃的愛戀深情,唐明皇詔令地方州縣官府大興土木,開山鑿窟建造寺院,即被後人稱為九塔三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