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洞

萬象洞

萬象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省級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華夏第一洞”、“中國北方第一洞”、“地下文化長廊”、“地下藝術宮殿”等美譽。

萬象洞位於甘肅省隴南武都漢王鎮楊龐村的半山腰,距市區10公里。該洞已有2.5億至3億年的歷史,是中國西北地區發現的一處規模宏大,藝術價值高,既具北國之雄奇,又有南國之靈秀的岩溶地貌。景區已開發的11個景區,有120多個較大景觀,依形象排為月宮、天宮、龍宮三大洞天。

此外景區於2007年6月發現一處新洞,形成時間距今約5000萬年,正處於初步的生長階段。新洞以保護為主,只開發了100多米。但新洞發育初期的溶洞景觀,在國內十分罕見,不僅有很高的美學價值,而且填補了中國溶洞發育雛形到成形演變過程中的空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2018中國西北旅遊行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萬象洞
  • 外文名稱:Wanxiang Karst Cave
  • 地理位置: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漢王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08:00-18:00
  • 景點級別:AAAA級
  • 門票價格:80元
  • 著名景點:月宮、龍宮、天宮、新洞
  • 探明長度:5千米
  • 海拔:1150米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甘肅隴南
  • 類別:自然文化風景區、省級地質公園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夏秋最佳
  • 建議遊玩時長:1-3小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門票預訂,歷史,地理環境,位置,交通,地貌地形,所獲榮譽,景觀,月宮,龍宮,天宮,新洞,

歷史

萬象洞岩溶地貌形成於2.5億年至3億年之間。
萬象洞又名仙人洞,五仙洞,相傳五位仙人曾在此修煉。從洞內紀游題字來看,萬像洞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已經吸引了歷朝歷代的遊客慕名前來。至今,洞內還留有北周、唐、宋、元、明、清各代石碑100多面,詩詞題刻960多首,其中清代武都人賈廷琯的《萬象仙洞》最有代表性,他在詩中贊曰:“不是人世間,包羅萬象天。臥龍何日起?玉柱幾時懸?誰鑿鴻蒙竅,空留丹灶煙?洞深苔石滑,何處遇神仙?”
明代碑刻《游萬象洞》明代碑刻《游萬象洞》
1993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2000年,被批准為國家AA級景區。
2004年,被省委宣傳部批准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5年,被甘肅省國土資源廳批准為省級地質公園。
2007年6月9日,發現萬象洞新洞。
2007年8月,被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7年1月,萬象洞遊客接待中心揭牌。中心位於武都區漢王鎮將軍石、長江大道漢王段東端。中心占地面積2.67萬平方米,內設接待大廳、售票中心、導遊諮詢接待區、旅遊展示、停車場等於一體的旅遊綜合服務區,主要承擔服務、展示、管理三大功能,為遊客提供接待、信息諮詢、旅遊展示等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務。

地理環境

位置

萬象洞位於甘肅隴南武都漢王鎮楊龐村的半山腰,距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228公里,距甘肅省會蘭州市455公里(212國道),距中央直轄市重慶市550公里,距四川省會成都市420公里。萬象洞遊客中心距隴南武都汽車站11.5公里,距蘭渝鐵路隴南站6.2公里。

交通

公路:自駕游遊客沿蘭海高速公路至漢王收費站,根據路牌指示到達萬象洞遊客中心,中心距收費站0.8公里;或沿212國道——長江大道,根據路牌指示到達。自助游遊客乘坐客運班車到達隴南武都(鐘樓灘)汽車站或武都汽車東站,到達武都汽車站旅客可乘坐1路車到達盤旋路再轉乘9路車到達景區,到達汽車東站旅客可步行至盤旋路公車站乘坐9路車到達景區。
鐵路:到達隴南站後,在站前廣場對側公車站乘9路車到達景區。

地貌地形

萬象洞海拔1150米,高出白龍江190米,屬於坍塌成因為主的岩溶洞穴。萬象洞總體走向為南西向,已探明總長度約5千米,共有5個洞室,最寬22.5米,最高40米,最窄處僅容一人能通過。東側姊妹洞與主洞基本平行,洞長約600米,洞高3-4米,寬6-9米,萬象新洞處於初步的生長階段,形成時間距今約5000萬年,新洞的發現填補了中國溶洞發育雛形到成形演變過程中的空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萬象洞

所獲榮譽

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景觀

月宮

萬象洞形若蒼穹的洞口。洞上方刻有民國時甘寧青檢察使高一涵所書的“別有洞天”和趙朴初題寫的“萬象洞”等大字。進到洞內,是一個高大寬敞的大廳,就是第一景區——月宮。洞口有一形如臥獸的巨石,正向一形似滿月的透光石洞張望,好似“犀牛望月”,又像在審視出入遊人。這裡的鐘乳石奇形怪狀,光輝耀眼,或如旭日,或似曉月,或若雲霞,或恰仙草放眼望去,處處奇珍異寶,花海果山,怪禽稀獸,五穀豐登,真是萬象競秀,名日“萬象更新。”向前移動,美景層出不窮。那由無數石慢組成的長約10米,寬約2.8米的石簾,自空垂下,名曰“石簾垂布”,重重敲擊,迸發出雷鳴似的巨響。那宛如白玉雕就的五根石柱,俊秀挺拔,直指天穹,名稱“五嶽朝天”。還有從洞頂垂下的石鐘乳,和地上茁生出來的石筍,垂直相接,相距不到0.3米,起名“天地交泰”,俗稱“天針對地針。”
萬象洞內的“五彩池”萬象洞內的“五彩池”

龍宮

通過一道光潔的,地面上像砌滿了雲片似的走廊後,(即為“臥龍壩”)就來到了第二景區——龍宮。壩上有二龍蟠伏,鱗甲浮動,閃閃發光,仿佛觸之即飛。過“溜馬槽”則為“黃龍灘”,中有仙人“煉丹井”,深不可測。設有“仙人床”,床頭有“仙人枕”,壁上有“仙人燈”,床下有“仙人履”。內壁角有一小洞,高闊不足1米,深約1.7米,遊人爬行而過,是全洞最狹窄的地方,因涼風習習,故稱“風洞”。
萬象洞

天宮

過了風洞,便進了天宮。進入一重又一重的門,穿過無數玉砌瑤階,雕樓柱石的崇樓高閣,美景會不斷地湧來。在這裡,人們可以解除一切羈絆,讓想像的翅膀自由飛翔:你說山,那裡就有各種形狀的山;說水,就有奔騰的海和流淌的河;說樹,就有樹,樹上有飛鳥;說橋,就有橋,橋上有行人。
遊人至此,已行4.5公里,才遊了萬象洞的11個景區,120多個景點,只是萬象洞的一半。萬象洞到底有多長,至今誰也沒有走到盡頭。相傳,有豪興壯遊者,曾攜帶行李乾糧,宿於仙人床上,次日攀“天梯”,過“險道”,再行5公里,走遍諸洞,賞遍清景,至獨木橋,可聽見文縣的雞犬之聲。故當地有“萬象洞如整個山大”之說。

新洞

萬象洞新洞(萬象洞的姊妹洞),發現於2007年6月9日下午17時38分,形成時間距今約5000萬年,正處於初步的生長階段,與萬象洞呈倒八字分布。新洞目前以保護為主,只開發了100多米,洞內景觀細若銀絲,白玉凝脂、狀如瓊山,鵝管、石花密布,這些發育初期的溶洞景觀,在全國870多處溶洞中十分罕見,不僅有很高的美學價值,而且填補了我國溶洞發育雛形到成形演變過程中的空白,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萬象新洞內的“天鵝湖”萬象新洞內的“天鵝湖”
進入新洞,首先看到的是一片高高低低的石筍,形態各異,宛若天上的各路神仙,所以取名為“群仙聚首”。旁邊還棲息著一隻天鵝,美麗的身姿,映照在她身後的湖水中,這面湖水也因此而得名為“天鵝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