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綱(爬行類)

爬行綱

爬行類一般指本詞條

爬行類( Reptilia)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心臟有兩心房一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體溫不恆定,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變溫脊椎動物,並由此產生出恆溫的鳥類和哺乳類。爬行類不僅在成體結構上進一步適應陸地生活,其繁殖也脫離了水的束縛,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為羊膜動物(amniota)。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爬行綱
  • 拉丁學名:Reptilia
  • 別稱蜥形綱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爬行綱
起源,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生長繁殖,分類介紹,

起源

從生物學或化石方面的論證,爬行類無疑是起源於兩棲類,特別是迷齒亞綱最接近於爬行綱的祖先。
最早的爬行類化石見於上石炭統下部,即杯龍類的Hylonomus。但其具體特徵與迷齒類對比,還不是很理想。從比較解剖學出發,發現於美國德克薩斯西蒙城下二疊統的Seymouria(蜥螈或名西蒙螈)倒是介於爬行類和兩棲類之間的過渡型。Seymouria的頭骨及牙齒保持了兩棲類的特點,而頭後的骨骼則具有爬行類的特點。由於Seymouria的出現時間太晚,已不可能是爬行類的祖先了。
從最早的含有爬行類化石的地層上石炭統中便已見到有大鼻龍類、闊齒龍類、盤龍類中龍類許多類群,這說明爬行動物在晚石炭世之前早已分支進化了,它們有可能是多源起源。再經過二疊紀的分支進化,爬行綱的各亞綱均已出現,為中生代爬行類的大發展打好了基礎。中生代開始它們不僅橫行於大陸,而且還占領了天空和水域。中生代的中期分支進化出的種類更是多種多樣,很多類群更發展成龐然大物。在當時的地球上,它們是占居絕對統治地位的動物。所以中生代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又叫做“恐龍時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是巨大爬行動物——恐龍的興旺時期。它們不僅個體發展得特大,而且體態乃至食性也非常特化。在白堊紀末期,這些在地球上經歷了1億多年的龐然大物終於絕滅了。渡過中生代而又殘存到新生代的只有龜鱉類鱷類有鱗類(蜥蜴和蛇),而很少的喙頭類可以看做是爬行類的活化石

外形特徵

爬行綱(Reptilia)生物的頭骨全部骨化 ,外有膜成骨掩覆,以一個枕髁與脊柱相關聯,頸部明顯,第一、二枚頸椎特化為寰椎與樞椎,頭部能靈活轉動,胸椎連有胸肋,與胸骨圍成胸廓以保護內臟(這是動物界首次出現的胸廓)腰椎與兩枚以上的薦椎相關聯,外接後肢 。除蛇類外 ,一般有兩對5出的掌型肢(少數的前肢4出) ,水生種類掌形如槳 ,指、趾間連蹼以利於游泳,足部關節不在脛跗間而在兩列跗骨間,成為跗間關節 。四肢從體側橫出 ,不便直立 ;體腹常著地面,行動是典型的爬行;只有少數體型輕捷的爬行動物能疾速行進。
在爬行動物中,蛇是特殊的一類。蛇沒有胸椎,不連胸肋,因此蛇能吞噬比自己大很多的物體。蛇沒有腳,依靠鱗片快速爬行。

生活習性

爬行動物在活動季節每天的活動情況也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一般來說,可分為晝出活動、夜出活動和晨昏活動三種。
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一樣,沒有完善的保溫裝置和體溫調節功能,能量又容易喪失,需要從外界獲得必需的熱,為所謂的“外熱源動物”。它們通過自己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自己的體溫。比如,移動到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曬太陽取暖,可以使體溫升高;藏到樹蔭下或者躲入洞穴中,可以使體溫降低。在四季分明的地區,爬行動物一年的活動規律也顯出季節差異:夏季是活動季節,攝食和繁殖多在此期間進行;秋末冬初到次年春季是休眠時期,或稱“冬眠”。
除了氣溫因素外,爬行動物的活動也與食物的豐富程度有關係,如蛇島蝮。蛇島蝮依賴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南來北往經過蛇島停歇的鳥類為主要食物,所以蛇島蝮每年5~6月及9~10月有兩次活動高峰,在兩次活動高峰之間則由於食物缺乏而出現“夏眠”現象。

生長繁殖

雌雄異體,有交接器體內受精 ,卵生或卵胎生

分類介紹

根據頭骨側面 、眼眶之後的顳顬孔之有無、數目之多少和位置的不同,爬行動物分為四大類:①無孔亞綱(或缺弓亞綱)。頭骨側面沒有顳顬孔,包括杯龍目和龜鱉目。②下孔亞綱(或單弓亞綱)。頭骨側面有一個下位的顳顬孔,眶後骨和鱗骨為其上界。包括盤龍目獸孔目。③調孔亞綱(或闊弓亞綱)。頭骨側面有一個上位的顳顬孔,眶後骨和鱗骨為其下界。主要包括鰭龍目和魚龍目等,通常為水生爬行動物。④雙孔亞綱(或雙弓亞綱)。頭骨側面有兩個顳顬孔,眶後骨和鱗骨位於兩孔之間,該亞綱為占優勢的爬行動物 ,下分鱗龍次亞綱初龍次亞綱,包括始鱷目喙頭目有鱗目槽齒目鱷目蜥臀目鳥臀目翼龍目
喙頭目 Rhynchocephalia
龜鱉目 Chelonia
蚓蜥目Amphisbaeniformes
蜥蜴目 Lecertifromes
蛇目 Serpentiformes
鱷目Crocodilia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