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習理論

所謂社會學習理論,班杜拉認為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互動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以往的學習理論家一般都忽視了社會變數對人類行為的制約作用。他們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對動物進行實驗,並以此來建構他們的理論體系,這對於研究生活於社會之中的人的行為來說,似乎不具有科學的說服力。由於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張要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是在實驗室里研究人的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學習理論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簡介,因素,過程,關於行為,互動決定論,自我調節理論,自我效能理論,學習理論,發展,三種機制,聯結,強化,觀察學習,

簡介

社會學習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於1952年提出的。它著眼於觀察學習和自我調節在引發人的行為中的作用,重視人的行為和環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認為是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互動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按照班杜拉的觀點,以往的學習理論家一般都忽視了社會變數對人類行為的制約作用。他們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對動物進行實驗,並以此來建構他們的理論體系,這對於研究生活於社會之中的人的行為來說,似乎不具有科學的說服力。由於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條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張要在自然的社會情境中而不是在實驗室里研究人的行為。
班杜拉指出,行為主義的刺激一反應理論無法解釋人類的觀察學習現象。因為刺激-反應理論不能解釋為什麼個體會表現出新的行為,以及為什麼個體在觀察榜樣行為後,這種己獲得的行為可能在數天、數周甚至數月之後才出現等現象。所以,如果社會學習完全是建立在獎勵和懲罰之結果的基礎上的話,那么大多數人都無法在社會化過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班杜拉進行了一系列實驗,並在科學的實驗基礎上建立起了他的社會學習理論。

因素

對成功的期望決定於三種因素: 一個人過去在特定環境中的經驗;在沒有特定經驗的情況下,先前的相關經驗也會發生影響;人們對特定任務特徵的知覺。
在任務特徵方面,他重點考察了與技能有關的情景和與機遇有關的情景,結果發現在由技能決定的任務中,如果結果是由一個人的能力和努力決定的,成功後期待會增加,失敗後期待會降低。但在由機遇決定的任務中,如拋硬幣或擲骰子,無論上次成功還是失敗,下次的可能性都相對不變。這種分析使得羅特開始考察技能決定與機遇決定兩種情況在更一般的情景知覺中所存在的個體差異,並提出了著名的控制點理論。具有內部控制點的人認為自己應對自己的行為和所受到的強化負責,而具有外部控制點的人則認為強有力的他人、運氣或環境等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應該對行為和強化負責。羅特認為擁有內部控制點是更具適應性的動機狀態,內部控制與結果期待,包括成就追求呈正相關。

過程

關於行為

班杜拉認為,人的行為,特別是人的複雜行為主要是後天習得的。行為的習得既受遺傳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約,又受後天經驗環境的影響。生理因素的影響和後天經驗的影響在決定行為上微妙地交織在一起,很難將兩者分開。
班杜拉認為行為習得有兩種不同的過程:一種是通過直接經驗獲得行為反應模式的過程,班杜拉把這種行為習得過程稱為“通過反應的結果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直接經驗的學習;另一種是通過觀察示範者的行為而習得行為的過程,班杜拉將它稱之為“通過示範所進行的學習”,即我們所說的間接經驗的學習。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所強調的是這種觀察學習或模仿學習。在觀察學習的過程中,人們獲得了示範活動的象徵性表象,並引導適當的操作。觀察學習的全過程由四個階段(或四個子過程)構成。注意過程是觀察學習的起始環節,在注意過程中,示範者行動本身的特徵、觀察者本人的認知特徵以及觀察者和示範者之間的關係等諸多因素影響著學習的效果。在觀察學習的保持階段,示範者雖然不再出現,但他的行為仍給觀察者以影響。要使示範行為在記憶中保持,需要把示範行為以符號的形式表象化。通過符號這一媒介,短暫的榜樣示範就能夠被保持在長時記憶中。觀察學習的第三個階段是把記憶中的符號和表象轉換成適當的行為,即再現以前所觀察到的示範行為。這一過程涉及到運動再生的認知組織和根據信息反饋對行為的調整等一系列認知的和行為的操作。能夠再現示範行為之後,觀察學習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夠經常表現出示範行為要受到行為結果因素的影響。行為結果包括外部強化、自我強化和替代性強化。班杜拉把這三種強化作用看成是學習者再現示範行為的動機力量。

互動決定論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還詳細論述了決定人類行為的諸種因素。班杜拉將這些決定人類行為的因素概括為兩大類: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和決定行為的結果因素。
決定行為的先行因素包括學習的遺傳機制、以環境刺激信息為基礎的對行為的預期、社會的預兆性線索等決定行為的結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強化(觀察者看到榜樣或他人受到強化,從而使自己也傾向於做出榜樣的行為)和自我強化(當人們達到了自己制定的標準時,他們以自己能夠控制的獎賞來加強和維持自己行動的過程)。
為了解釋說明人類行為,心理學家提出了各種理論。班杜拉對其中的環境決定論和個人決定論提出了批判,並提出了自己的互動決定論,即強調在社會學習過程中行為、認知和環境三者的互動作用。
環境決定論認為行為(B)是由作用於有機體的環境刺激(E)決定的 即B=f(E);個人決定論認為環境取決於個體如何對其發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則認為行為、環境與個體的認知(P)之間的影響是相互的,但他同時反駁了“單向的相互作用”即行為是個體變數與環境變數的函式,即B=f(P,E),認為行為本身是個體認知與環境相互作用的一種副產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為、個體(主要指認知和其他個人的因素)和環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個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儘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個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這種觀點稱為“互動決定論”。

自我調節理論

班杜拉認為自我調節是個人的內在強化過程,是個體通過將自己對行為的計畫和預期與行為的現實成果加以對比和評價,來調節自己行為的過程。人能依照自我確立的內部標準來調節自己的行為。按照班杜拉的觀點,自我具備提供參照機制的認知框架和知覺、評價及調節行為等能力。他認為人的行為不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響,也受通過自我生成的內在因素的調節。自我調節由自我觀察、自我判斷和自我反應三個過程組成,經過上述三個過程,個體完成內在因素對行為的調節。

自我效能理論

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判斷、信念或主體自我把握與感受。也就是個體在面臨某一任務活動時的勝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稱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預期不只影響活動和場合的選擇,也對努力程度產生影響。被知覺到的效能預期是人們遇到應激情況時選擇什麼活動、花費多大力氣、支持多長時間的努力的主要決定者”。班杜拉對自我效能的形成條件及其對行為的影響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種因素的影響,包括行為的成敗經驗;替代性經驗;言語勸說:情緒的喚起以及情境條件。
第一,行為的成敗經驗指經由操作所獲得的信息或直接經驗。成功的經驗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個體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反之,多次的失敗會降低對自己能力的評估,使人喪失信心。第二,替代性經驗指個體能夠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獲得關於自我可能性的認識。第三,言語勸說包括他人的暗示、說服性告誡、建議、勸告以及自我規勸。第四,情緒和生理狀態也影響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滿緊張、危險的場合或負荷較大的情況下,情緒易於喚起,高度的情緒喚起和緊張的生理狀態會降低對成功的預期水準。最後,情景條件對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響,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難以適應與控制。當個體進入一個陌生而易引起焦慮的情境中時,會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與強度。

學習理論

1、強調觀察學習在人的行為獲得中的作用。認為人的多數行為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和行為的結果而學得的。依靠觀察學習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為模式。
2、重視榜樣的作用。人的行為可以通過觀察學習過程獲得。但是獲得什麼樣的行為以及行為的表現如何,則有賴於榜樣的作用。榜樣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擁有獎賞、榜樣行為的複雜程度、榜樣行為的結果和榜樣與觀察者的人際關係都將影響觀察者的行為表現。
3、強調自我調節的作用。人的行為不僅受外界行為結果的影響,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發的行為結果的影響,即自我調節的影響。自我調節主要是通過設立目標、自我評價,從而引發動機功能來調節行為的。
4、主張獎勵較高的自信心。一個人對自己應付各種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人的能動作用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將決定一個人是否願意面臨困難的情境,應付困難的程度以及個人面臨困難情境的持久性。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有較高的預期,在面臨困難時往往會勇往直前,願意付出較大的努力,堅持較久的時間;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會產生焦慮、不安和逃避行為。因此,改變人的迴避行為,建立較高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
社會學習理論重視榜樣的作用,強調個人對行為的自我調節,主張建立較高的自信心。所有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取的,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就企業管理來說,企業領導應充分看到員工與員工之間的互相影響,主動在企業中樹立員工榜樣,利用榜樣的作用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使員工更多的表現出企業所希望的行為。在樹立榜樣時,企業領導要力求使榜樣真實可近、平凡感人。如果將榜樣完美化、理想化,常常會使員工感到高不可攀,或者感到榜樣脫離生活、虛假騙人。結果不僅不能起到激勵作用,反而會使員工反感,降低員工士氣。

發展

20世紀60年代以後控制點理論框架基本上擺脫了期望—價值理論的根基,展現出其自身的生命力。其突出貢獻首先是它通過啟動個體控制的研究,重新揭開了那個來源於哲學中的古老的動機話題——自由意志及其心理結果。其次,它所強調的控制點,為歸因分析奠定了基礎。 儘管社會學習理論和控制點理論在60—70年代曾經獨領風騷,但進入80年代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種變化既有這些理論本身的原因,又有來自於整個動機研究取向變化的原因,即動機研究更加關注環境變數,而社會學習理論和控制點理論主要關注的是個體內的特質和個體差異。正如維納(Weiner)所指出的,在動機研究中對個體差異的研究興趣(例如成就需要、控制點)在逐漸減弱,因為他們缺少跨情境的普遍性,相反,對於提高或降低學生學習動機的環境變數的作用則越來越受關注。

三種機制

社會學習理論認為個體的學習行為有三種機制,即聯結、強化和觀察學習。這三種機制為人民正確理解社會行為提供了獨特的視角和方法。

聯結

社會學習理論中的聯結概念,源於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學說。根據該學說提出的聯結理論認為,學習就是刺激-反應聯結的形成。這一理論強調各種聯結的作用:情境與行為的聯結,一些行為與另一些行為的聯結,一些知覺的聯結,甚至一些情緒也是由聯結而形成的。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經常用聯結的觀點來解釋社會態度、人際吸引、社會規範等現象。

強化

強化理論認為,人們學習表現某個行為是因為隨後會有一個令人愉快的,或者可以滿足某種需要的東西出現,這是一種正強化;而人們避免表現出某種行為是因為隨後會有一個不愉快的結果出現,這是一種負強化。強化可以分為直接強化、替代強化與自我強化三種。直接強化就是人們就是人們受到自己行為的直接後果的影響;替代強化就是人們還會觀察他人做出行為後得到了什麼後果,這種後果也會影響人們是否以及怎么樣做出相同的行為;自我強化就是人們人們在行為之後,對自己的認知與評價會影響人們進一步的行為表現。在行為強化過程中,強化物、強化頻率、強化時間等都會對人們的行為產生影響。

觀察學習

觀察理論認為,人們僅通過觀察他人或模仿榜樣,就可以學習某種社會態度和行為。在觀察學習中,環境中的他人是一個重要的信息來源。觀察學習可以在沒有任何其他外在強化的情況下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