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

銅陵市人民政府於2022年9月20日印發銅陵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請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陵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
  • 頒布時間:2022年9月20日
  • 發布單位:銅陵市人民政府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健身計畫(2021—2025年)》、安徽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和關於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加快健康銅陵和體育強市建設,為建設現代化幸福銅陵貢獻力量。
  (二)發展目標。到2025年,建成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民眾健身意識全面增強,體質健康水平明顯提高,民眾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十五分鐘健身圈”建設目標全面實現,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口比例超過42%,體育項目年均培訓不少於2萬人次,民眾性體育賽事年均參與不少於10萬人次,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4.5名,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超過92.5%。
  二、主要任務
  (一)加強體育設施建設,打造健康銅陵載體
  1.加強設施建設頂層設計。貫徹落實《銅陵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2021—2030年)》《銅陵市暖民心快樂健身行動實施方案》《銅陵市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補短板五年行動計畫(2021—2025年)》,各縣區人民政府同步制定上述檔案,並納入國土空間規劃。(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縣區人民政府)
  2.均衡體育場地設施布局。進一步加大投入,到2023年,全面完成市、縣區、鄉鎮(社區)、住宅小區(行政村)四級公共健身設施配建、改造和提升,實現全市城鄉居民身邊的健身場地設施“舉步可就”。到2025年,全市建成2個大型生態體育公園和10個以上小型體育公園或“口袋體育公園”。落實城市社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標準,建設一批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運動場、健身步道、健身廣場、小型足球場等民眾身邊的健身設施。數位化升級改造3個以上公共體育場館。新建全民健身步道70公里,實現城市功能、體育元素、文化旅遊等公共空間連點成線、互聯互通,基本形成“城鄉有統籌、健身有地方、運動有技能、活動有氛圍”的全民健身新格局。(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城管執法局,縣區人民政府)
  3.擴大體育場地設施開放。建立健全場館運營管理機制,落實好國家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政策,加強對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使用的評估督導,最佳化公共體育場館績效管理方式。挖掘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開放潛力,積極推進學校體育場館“一場兩門、早晚兩開”開放試點工作。鼓勵市、縣區各企事業單位現有體育場地面向社會開放。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健身場地設施建設及運營。加強全民健身設施維修和日常管理,消除安全隱患。完善大型公共體育場館應急避難(險)功能轉換預案,提升使用效益。(責任單位:市教體局,縣區人民政府)
  (二)堅持以賽事為引擎,推動健康銅陵建設
  1.組織民眾身邊賽事活動。堅持以“全民健身,健康銅陵”為主題,以“銅都健身大舞台”活動平台為載體,持續舉辦元旦健步走暨迎春長跑、春節全民健身大拜年、6月10日紀念毛主席題詞體育健身展示、8月8日全民健身日、全國百城千村健身氣功交流展示等品牌賽事活動。通過舉辦全民健身“四球一舞”三級聯賽、廣場舞業餘聯賽、社區運動會,完善全社會參與、多項目覆蓋、多層級聯動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引導縣區、體育協會創建全民健身品牌活動。大力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健步走、騎行、登山、徒步、游泳、球類、廣場健身舞、瑜伽等項目,鼓勵開發適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點的特色運動項目,推廣太極拳、健身氣功等民間傳統運動項目。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創新形式,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民健身網路賽事活動,推廣居家健身和線上健身。(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其他成員單位)
  2.廣泛開展民眾性特色運動。開展民眾性冰雪活動,推動冰雪項目進校園,積極參加省輪滑錦標賽和輪滑聯賽。大力發展“三大球”運動,建立銜接有序的“三大球”訓練、競賽和培訓體系,辦好市級青少年“三大球”錦標賽,推廣普及縣域足球。開展“三大球”特色學校認定和示範項目建設。推廣武術、龍舟、圍棋等傳統運動項目,培育戶外運動、水上、汽車機車等休閒運動項目。(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文明辦、銅陵日報社、市廣播電視台,縣區人民政府)
  3.推進重點人群體育活動。支持機關企事業單位經常性開展職工體育活動,推行工間健身,加強職工健身服務。推動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適老化改造,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賽事活動,開展全市老年人健身展示、中老年人習練健身氣功五禽戲等活動。最佳化公共健身設施無障礙環境,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廣泛開展。開展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賽事活動。舉辦農耕健身大賽等農民賽事活動,開展符合女性特點的婦女體育活動。(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統計局、市民宗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殘聯,縣區人民政府)
  (三)提升全民健身指導水平,夯實健康銅陵根基
  1.構建科學健身指導服務網路。建成市、縣(區)二級科學健身指導中心5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推動各級科學健身指導中心實現常態化服務。探索建立鄉鎮(社區)健康促進服務中心,組織鄉鎮(社區)醫務工作者、鄉鎮文體站工作人員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服務。(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縣區人民政府)
  2.培養科學健身指導隊伍。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管理,最佳化年齡結構和等級結構,不斷擴大人員規模,完善培訓、激勵和保障機制,提高人員專業素質、技能和服務意識。積極吸引退役運動員、體育教師、大學生村官、文化站站長、社區和農村醫生等加入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重點培養市、縣(區)、鄉鎮(社區)三級科學健身指導中心業務骨幹,到2025年,實現每個社區、行政村至少配備2名社會體育指導員。(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其他成員單位,縣區人民政府)
  3.創新科學健身模式。落實國民體質監測、國家體育鍛鍊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制度,建立居民體質檔案。推進科學健身指導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進家庭。(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其他成員單位)
  (四)開展全民健身組織建設,激發健康銅陵活力
  1.最佳化全民健身組織網路。建立以各級體育總會為樞紐,各級各類單項、行業和人群體育協會為支撐,基層體育組織為基礎的覆蓋城鄉、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組織網路。各縣區及鄉鎮體育總會實現全覆蓋。加強基層體育組織建設,立足民眾健身需求,推動運動項目協會和人群類體育協會向鄉鎮延伸、向行政村下沉。鼓勵發展社區體育組織。(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民政局,縣區人民政府)
  2.完善扶持引導政策和等級評估機制。加大政府向體育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力度,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加強購買服務的績效管理和評價。鼓勵體育類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組織評估,獲得3A以上等級的社會組織可優先獲得政府購買服務。推動體育社會組織創新發展,引導體育社會組織在服務行業發展、強化行業自律、維護行業秩序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建立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全民健身社會組織監管機制。將運動項目推廣普及作為單項體育協會的主要評價指標。(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縣區人民政府)
  (五)推動體育產業發展,釋放健康銅陵動能
  1.建設體育產業基地。加快培育一批骨幹體育企業,積極支持中小微體育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利用眾創空間等創業服務平台孵化培育一批創新型體育企業。採用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項目合作等多種方式,吸引國內外體育企業和體育項目落戶銅陵。(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商務局、市工商聯,縣區人民政府)
  2.培育體育經濟成長點。推進體育賽事市場化運作,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註冊成立體育賽事經營公司,以資本、技術、信息、服務等各種形式,引入國際國內知名賽事,創辦民眾性體育賽事聯賽,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產業拉動明顯的品牌賽事。精心打造銅陵半程馬拉松體育賽事。(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民政局,縣區人民政府)
  3.強力推進體育+行動。以提升體育服務業總量和水平為重點,大力培育健身休閒、競賽表演、場館服務、體育培訓等體育服務業,將登山、徒步、騎行、汽車自駕等活動作為重點,推動體育與健康、養老、教育、旅遊、文化等行業融合發展。普及健身知識,推廣科學健身,推動體醫融合的健康服務模式,為不同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運動健身方案或運動指導服務。(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文明辦、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縣區人民政府)
  (六)堅持多方融合發展,拓展健康銅陵領域
  1.深化體教融合。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畫,開展針對青少年近視、肥胖等問題的體育干預。完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開展青少年運動技能培訓,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個小時以上的體育活動時間,促進中小學生掌握1—2項以上運動技能。(責任單位:市教體局,縣區人民政府)
  2.深化體衛融合。推廣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建立健全體衛融合機制,推動體衛融合服務機構向基層延伸,逐步在社區醫療衛生機構設立科學健身門診,提供健康檢測、評估、干預“三位一體”綜合服務。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健康管理、康復理療等運動康復機構。(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衛生健康委,縣區人民政府)
  3.推動全民健身與科技創新相融合。在省級智慧體育平台的基礎上,積極參與集體育賽事報名、體育場館預約、民眾健身指導等為一體的智慧體育服務。加快推進智慧場館、智慧賽道建設,提升我市公共體育場館數位化、智慧型化建設水平。(責任單位:市教體局、市科技局、市數據資源局,縣區人民政府)
  (七)營造全民健身社會氛圍,引領健康銅陵新方向
  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大力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將其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精心培育和發展體育公益、慈善和志願服務文化。廣泛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弘揚健康新理念,把身心健康作為個人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的基礎,進一步推進體育健身生活化、常態化,在全社會營造“參與體育健身、擁有健康體魄”為榮的個人發展理念和社會輿論氛圍。(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教體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遊局、銅陵日報社、市廣播電視台、團市委,縣區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各級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作用,推動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機制。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確保“十四五”發展目標如期完成。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在全社會提高認識,形成共識,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凝聚崇尚健身的正能量。
  (二)加大政策保障。各級政府要把全民健身工作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完善多元體育投入機制,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和省級資金支持,不斷提高體育彩票公益金投入比例。
  (三)強化監督落實。建立目標任務分解考核和動態調整機制,實施年度監督、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制度,加強重點任務和各縣區體育工作督查,按時組織開展實施情況和效果評估,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拓寬宣傳渠道、創新宣傳方式,完善公眾參與機制,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體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和強大合力。

政策解讀

 一、決策背景和依據
  “十四五”時期是銜接“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開啟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時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歷史性視窗期。依據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畫(2021—2025年》(國發〔2021〕11號)、安徽省人民政府印發《安徽省全民健身計畫(2021—2025年)》(皖政秘〔2021〕228號),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要求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出台本地區全民健身實施計畫。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部署,推動銅陵市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切實解決我市全民健身發展不平衡、體育公共服務供給不充分等問題,更好滿足人民民眾對鍛鍊健身和健康生活的需求,滿足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結合銅陵市體育工作實際,編制了《銅陵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編制《銅陵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以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問題導向,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明確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2021年11月,《安徽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皖政秘〔2021〕228號)正式頒布實施後,銅陵市教體局認真研學,著手《銅陵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編制工作。2022年4月份開展《實施計畫》意見建議徵集活動,分別徵求了市委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等32家全健委成員單位的意見,並根據徵集意見建議進一步修改完善。《實施計畫》經銅陵市教體局局長辦公會研究通過,並報請銅陵市人民政府分管市長同意,形成了《銅陵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送審稿)。2022年8月8日經銅陵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通過。2022年9月20日,以銅陵市人民政府名義正式行文印發。
  四、工作目標
  到2025年,力爭實現我市體育事業發展水平進入全省前列,市、縣(區)、社區(鄉鎮)、住宅小區(行政村)四級公共健身設施全覆蓋,“十五分鐘健身圈”建設初見成效,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大力開展體育培訓,年均不少於2萬人次。常態化舉辦民眾賽事,年均參與不少於10萬人次。經常參加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2%以上,城鄉居民《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92.5%以上。體育健身指導更加科學便捷,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4.5名。
  五、主要任務
  一是加快體育設施建設,打造健康銅陵載體。加強頂層設計,均衡全民健身體育場地設施布局,以打造“十五分鐘健身圈”建設為抓手,市、縣(區)、社區(鄉鎮)、住宅小區(行政村)均可實現“舉步可就”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新格局。
  二是關於全民健身賽事開展,推動健康銅陵建設。完善全社會參與、多項目覆蓋、多層級聯動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打造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全民健身賽事品牌,推動社會基層“細胞”廣泛參與體育運動。最佳化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環境,豐富節慶民眾體育生活。
  三是關於健身指導水平,夯實健康銅陵根基。探索建立鄉鎮(社區)健康促進服務中心。擴大社會體育指導員規模,提高專業素質和技能,提升服務意識。
  四是關於全民健身組織建設,激發健康銅陵活力。最佳化全民健身組織網路,增強全民健身社會組織活力。推動體育社會組織創新發展。
  五是關於體育產業發展,釋放健康銅陵動能。培育體育經濟成長點,推動體育與健康、養老、教育、旅遊、文化等行業融合發展。
  六是關於多方融合發展,拓展健康銅陵領域。深化“體教融合”、“體衛融合”,推動全民健身與科技創新相融合。
  六、創新舉措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實施計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堅持面向基層,注重結合全民健身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努力實現新建居住區公共體育設施、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全覆蓋。加快體育場地設施更新、公共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社區體衛融合健康促進等方面均提出了明確要求,通過不斷豐富體育產品的有效供給,補齊全民健身發展短板,推進區域、人群全民健身均等化,切實增強人民對健身需求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是堅持融合發展。《實施計畫》在全力推進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賽事活動、健身指導、社團組織等核心要素建設的同時,大力推動全民健身多元融合發展,著力突出體教融合、體旅融合、體衛融合、體科融合,並提出了具體的推進措施,進而為我市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1.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機制。
  2.加大政策保障。完善多元體育投入機制,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3.強化監督落實。建立目標任務分解考核和動態調整機制,按時組織開展實施情況和效果評估,確保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