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定義
淋巴竇的竇腔內有許多
淋巴細胞和
巨噬細胞。從
輸入淋巴管流來的
淋巴液先進入皮竇再流向
髓竇,最後經輸出淋巴管離開淋巴腺。淋巴腺的主要功能是濾過淋巴液,產生淋巴細胞和
漿細胞,參與機體的
免疫反應。淋巴腺腫大或疼痛常表示其屬區範圍內的器官有炎症或其他病變。因此按淋巴腺分布規律檢查淋巴腺的情況,對診斷和了解某些感染性疾病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髓質包括由緻密
淋巴組織構成的
髓索和髓質淋巴竇(簡稱髓竇)。
數量
人體有成百上千的淋巴腺,它的功用與“烽火台”差不多。正常人淺表淋巴腺很小,直徑多在0.5厘米以內,表面光滑、柔軟,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亦無
壓痛,平時是“風平浪靜”的。但當某處淋巴腺腫大或有其它異常時,表明所屬區域器官有病變發生。
當細菌從受傷處進入你的機體時,
淋巴細胞會產生
淋巴因子和抗體有效地殺滅細菌。“鬥爭”的結果是淋巴腺內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使淋巴腺腫大,稱為淋巴腺反應性增生,能引起淋巴腺反應性增生的還有病毒、某些
化學藥物、代謝的毒性產物、
變性的組織成分及異物等。癌症經淋巴轉移時,也會引起淋巴腺腫大,先聚集於
邊緣竇,以後生長繁殖而累及整個淋巴腺。因此,腫大的淋巴腺是人體的烽火台,是一個報警裝置。
分布
淋巴腺遍布全身,只有比較表淺的部位才可觸及。頸部、頜下、
鎖骨上窩、
腋窩、
腹股溝等最易摸到。當淋巴腺腫大時,可摸到皮膚下有圓形、橢圓形或條索狀的結節。如在頜下摸到腫大的淋巴腺,表示口腔內有病變。如
扁桃體炎、
牙周炎等。頸部出現成患的球狀隆起,首先應考慮到頸淋巴腺核。鼻咽癌病人往往在頸部也可以摸到腫大的淋巴腺。
腋窩部淋巴腺腫大,常揭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
腹股溝淋巴腺腫大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號。除此以外,還提醒人們不可忽視
子宮癌、
睪丸癌、直腸癌導致的
病理反應。左
鎖骨上淋巴腺腫大,多表示腹腔內有癌細胞沿
胸導管上轉移。如
肝癌、胃癌、
結腸癌等。右鎖骨上淋巴腺腫大,表示胸腔內有癌細胞沿右側
淋巴管向上轉移。如肺癌、
食道癌等。患淋巴性
白血病時,全身各處淋巴腺均表現腫大。
性質
常握淋巴腺腫大的性質,對於疾病的診斷也有重要意義。如系急慢性炎症,淋巴腺質地柔軟,能活動,與周圍組織和皮膚無粘連,有游離感,急性期有紅、腫、熱、痛的典型症狀。
淋巴腺結核,早期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無粘連,病情加重可繼續腫大。但不超過核桃大小,以後可粘連融合成片,發生變化,破潰,流出黃棕色
膿液或豆腐渣樣物質。癌腫所致淋巴腺腫大多呈石頭樣堅硬,表現
凸凹不平,與皮膚可粘連在一起,無疼痛或
壓痛。淋巴性
白血病,腫大的淋巴腺能活動、不粘性、光滑、不硬、不痛,也不化膿破潰。
人們根據淋巴腺腫大——“烽火台”報警,一般就可弄清淋巴腺腫大的原發病灶。必要時還應當進行X線攝片、
病理切片鏡檢、B超及CT等特殊檢查。這樣“順藤摸瓜”和綜合分析,躲在背後的病魔自然會原形畢露。
功能作用
淋巴腺的功能是從
淋巴液中清除細胞殘渣、細菌及其他異物,所以當引流至該淋巴腺的地區有細菌侵入時,該區的淋巴腺就會跟著腫大、發炎;例如最常見的
扁桃腺炎或
咽喉炎,就常伴隨著
頸部淋巴腺腫大。然而,
淋巴結腫大可以是正常
淋巴組織的增生,卻也可以是惡性細胞或
吞噬細胞浸潤所造成。若從
鎖骨上方、
縱膈腔、或腹腔等不尋常處發現淋巴腺病變,或是頸部、
腋窩淋巴結腫大超過1公分,
鼠蹊部淋巴結腫大超1.5公分,摸起來堅硬、有彈性、不痛且附著固定不易滑動,且全身多處發現淋巴結腫大,則惡性腫瘤的機會大增。
淋巴腺病變的症狀不一。有
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膚感染時,可能會引起局部淋巴腺腫大及疼痛,若已經有化膿情形,則其上的皮膚更會發紅及發熱。其他的症狀則視淋巴腺病變所在的位置而定,如頸部淋巴腺病變可造成頸部僵硬,縱膈腔的淋巴腺病變可造成喘嗚、咳嗽、肋膜積水,呼吸及吞嚥困難,臉部
水腫及
靜脈充血等。後腹腔及腸系膜的淋巴腺病變則常造成腹部疼痛。引起淋巴腺病變的原因不勝枚舉;包括感染、淋巴或網狀內皮組織的
原發性疾病或轉移性疾病、
過敏性疾病、代謝及
貯積症、原發性造血性疾病、慢性
肉芽腫症、
川崎症等。其中感染包括細菌、徵菌及病毒都有可能,淋巴或網狀內皮組織的原發性疾病或轉移性疾病則包括
白血病、
淋巴瘤、霍奇金氏症、惡性
組織球增生症、
橫紋肌肉瘤、
神經母細胞瘤、
甲狀腺癌等。
正因為引起淋巴腺病變的原因相當複雜,且部分原因與惡性腫瘤相關,所以醫師若遇到不尋常的淋巴腺病變,都會特別謹慎。通常會先做詳細的全身理學檢查,看看病人是否有其他部位的淋巴腺病變或腫瘤,身上是否有傷口或抓傷、咬傷、是否有
蛀牙、牙齦發炎、及是否合併有
肝脾腫大等。也會詢問病史,是否有服用任何藥物,有無快速體重減輕、發燒發冷或其他全身症狀,家人是否有
肺結核等。另外,還會安排許多檢查以求早期診斷;包括周邊血液抺片及常規檢查、
喉頭及血液培養、
淋巴結抽吸及
細菌培養、結核菌素驗、
梅毒血清檢查、
骨髓穿刺、胸部X光檢查、等。當
淋巴液流動不暢順時,會在體內的淋巴結附近堆積、引致面、部
腋窩、手臂、腿部或足踝等
水腫。
淋巴引流是一種溫和而有節奏的
按摩手法,幫助淋巴液循環,使有效地運作排毒,減少堆積,增進
人體免疫系統的健康。
淋巴系統
Lymphatic system
人體有成百上千的
淋巴結,它的功用與“烽火台”差不多。正常人淺表淋巴結很小,直徑多在0.5厘米以內,表面光滑、柔軟,與周圍組織無粘連,亦無
壓痛,平時是“風平浪靜”的。但當某處
淋巴結腫大或有其它異常時,表明所屬區域器官有病變發生。當細菌從受傷處進入你的機體時,淋巴細胞會產生
淋巴因子和抗體有效地殺滅細菌。“鬥爭”的結果是
淋巴結內
淋巴細胞和組織細胞反應性增生,使
淋巴結腫大,稱為
淋巴結反應性增生,能引起淋巴結反應性增生的還有病毒、某些
化學藥物、代謝的毒性產物、
變性的組織成分及異物等。癌症經淋巴轉移時,也會引起淋巴結腫大,先聚集於邊緣竇,以後生長繁殖而累及整個淋巴結。因此,腫大的淋巴結是人體的烽火台,是一個報警裝置。
掌握淋巴結腫大的性質,對於疾病的診斷也有重要意義。如系急慢性炎症,淋巴結質地柔軟,能活動,與周圍組織和皮膚無粘連,有游離感,急性期有紅、腫、熱、痛的典型症狀。
淋巴結結核,早期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無粘連,病情加重可繼續腫大。但不超過核桃大小,以後可粘連融合成片,發生變化,破潰,流出黃棕色
膿液或豆腐渣樣物質。癌腫所致
淋巴結腫大多呈石頭樣堅硬,表現
凸凹不平,與皮膚可粘連在一起,無疼痛或
壓痛。淋巴性白血病,腫大的淋巴結能活動、不粘性、光滑、不硬、不痛,也不化膿破潰。
人們根據淋巴結腫大——“烽火台”報警,一般就可弄清淋巴結腫大的原發病灶。必要時還應當進行X線攝片、
病理切片鏡檢、B超及CT等特殊檢查。這樣“順藤摸瓜”和綜合分析,躲在背後的病魔自然會原形畢露。
淋巴腺 - 人體分布圖
手部的淋巴腺
Lymphatics of the arm
Lymphatics of the axillary region
腋窩至乳房之間的淋巴
(1).
被膜:由較緻密的
結締組織構成,被膜伸入淋巴結內,形成小梁。
(2).皮質:
淋巴小結:在被膜下方,圓形或卵圓形。在淋巴小結內可看到三種結構:帽區、亮區、暗區。
髓索:
淋巴組織排列成索狀,與副皮質區相連。髓索內有淋巴細胞,
漿細胞,巨噬細胞等。
髓質淋巴竇:夾於髓索之間,與
皮質淋巴竇相通,結構也相同、巨噬細胞。
編輯本段 回目錄 淋巴腺 -
淋巴腺炎淋巴腺炎就是
淋巴結髮炎的意思。當淋巴腺受到任何病媒菌感染時,就會發生淋巴腺炎,而這些病媒菌包括:細菌、病毒、
原蟲、
立克次體或真菌類,
淋巴結被侵犯的程度可以分為全身性或局部性,全身性淋巴腫大最常見於感染性單核球症、
巨細胞病毒感染、
弓漿蟲症、布魯氏症、第二期
梅毒等等。局部性的淋巴腺炎通常是由於
鏈球菌、結核菌或霉漿菌、貓抓症、第一期梅毒、
淋病、
下疳及生殖器
泡疹所引起的。
淋巴腺炎的臨床表現通常是沒有症狀的,或者會有疼痛及
壓痛的感覺,有些人皮膚會呈現發炎的狀況,偶爾會伴隨
蜂窩性組織炎甚至會產生化膿現象;另外,如果和皮膚相通則會產生廔管。
淋巴腺炎通常在臨床很好診斷,偶爾淋巴結的抽吸、培養或切片對診斷是有幫助的。
淋巴腺的治療端視潛在的病因,在初期變化緩解後,淋巴腺種通常會消失,但是堅硬不具疼痛的淋巴腺病變,有時仍會持續,熱敷或
冷敷通常可以緩解急性疼痛的
淋巴結,如果化膿現象產生,則需要以外科引流來改善。
淋巴結腫大
lymph node enlargement
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於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故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時就診、確診,以免誤、漏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談一談淋巴結腫大的常見原因。
慢性淋巴結炎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灶,且常為局限性淋巴結腫大,有疼痛及
壓痛,一般直徑不超過2~3cm,抗炎治療後會縮小。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
淋巴結,多無重要意義。但無明顯原因的頸部、
鎖骨上淋巴結腫大,標誌著全身性
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應予以重視,進一步檢查確定。
結核性淋巴結炎有發熱、
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見於青壯年。常伴發
肺結核,淋巴結質地不均勻,有的部分較輕(乾酪樣變),有的部分較硬(纖維化或
鈣化),且互相粘連,並和皮膚粘連,所以活動度差。這類患者
結核菌素實驗和血中結核抗體陽性。
惡性
淋巴瘤 也可見於任何年齡組,其
淋巴結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後期
淋巴結可長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侵犯皮膚,破潰後經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
乳腺、神經系統等。確診需活組織
病理檢查。臨床上惡性淋巴瘤常易誤診,以表淺淋巴結腫大為首發表現者,有70%~80%在初診時被確診為
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結核,以致延誤治療。
巨大淋巴結增生 是一種易誤診的
罕見病。常表現為原因不明的淋巴結腫大,主要侵犯胸腔,以
縱隔最多,也可侵犯
肺門及肺內。其它受侵部位有頸部、
腹膜後、盆腔、
腋窩以及軟組織。常易誤診為
胸腺瘤、
漿細胞瘤、惡性
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臨床表現對早期診斷極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發於
淋巴結外的部位,如
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腫塊。一般認為屬反應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結節病 在我國較少見,常侵犯雙側
肺門,呈放射狀,伴有長期
低熱。全身
淋巴結都可腫大,尤其是耳前後、頜下、氣管旁。在臨床上很難與惡性
淋巴瘤鑑別。
常見疾病
慢性淋巴腺炎
多數有明顯的感染灶,且常為局限性淋巴腺腫大,有疼痛及
壓痛,一般直徑不超過2~3cm,抗炎治療後會縮小。
腹股溝淋巴腺腫大,尤其是長期存在而無變化的扁平淋巴腺,多無重要意義。但無明顯原因的頸部、
鎖骨上淋巴腺腫大,標誌著全身性
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應予以重視,進一步檢查確定。
結核性淋巴腺炎
有發熱、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見於青壯年。常伴發
肺結核,淋巴腺質地不均勻,有的部分較輕(乾酪樣變),有的部分較硬(
纖維化或
鈣化),且互相粘連,並和皮膚粘連,所以活動度差。這類患者
結核菌素實驗和血中結核抗體陽性。
惡性淋巴瘤
也可見於任何年齡組,其淋巴腺腫大常為無痛性、進行性腫大,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後期淋巴腺可長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侵犯皮膚,破潰後經久不愈。此外,可侵犯
縱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膚、乳腺、神經系統等。確診需活組織
病理檢查。臨床上惡性
淋巴瘤常易誤診,以表淺淋巴腺腫大為首發表現者,有70%~80%在初診時被確診為
淋巴腺炎或
淋巴腺結核,以致延誤治療。
巨大淋巴腺增生
是一種易誤診的
罕見病。常表現為原因不明的淋巴腺腫大,主要侵犯胸腔,以
縱隔最多,也可侵犯
肺門及肺內。其它受侵部位有頸部、
腹膜後、盆腔、
腋窩以及軟組織。常易誤診為
胸腺瘤、
漿細胞瘤、
惡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臨床表現對早期診斷極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發於淋巴腺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腫塊。一般認為屬反應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腺轉移瘤
淋巴腺常較硬,質地不均勻,可找到原發灶。很少為全身性淋巴腺腫大。
結節病在我國較少見,常侵犯雙側
肺門,呈放射狀,伴有長期
低熱。全身淋巴腺都可腫大,尤其是耳前後、頜下、氣管旁。在臨床上很難與
惡性淋巴瘤鑑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多見與青壯年男性,為
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況良好,可有發熱及全身性淋巴腺腫大,也可有
脾臟輕度腫大。
外周血中有異形
淋巴細胞,
嗜異凝集實驗陽性可以確診。
血清病
為病人使用血清製品(
破傷風抗毒素、
狂犬疫苗等)後發生的一種疾病。少數患者以淋巴腺腫大為最先出現的臨床症狀。但多為注射處及滑車上淋巴腺首先腫大。根據注射史及發熱、皮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可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