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 年)

《南昌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 年)》為進一步滿足人民民眾對高質量健身服務的需求,提高全民健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努力將南昌建設成國內較有影響力的國際軍體之城和體育名城制定的檔案。

2022年6月26日,南昌市下發《南昌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 年)》(以下簡稱《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昌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 年)
  • 頒布時間:2022年6月26日
主要內容
《計畫》明確,到2025年,全市各縣(區)均建有全民健身活動中心,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7平方米,縣(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力爭實現主城區“10分鐘健身圈”。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全市總人口的42.5%,城鄉居民國民體質監測合格率達95%。每萬人擁有健身站點5個以上,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3人,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得到較大提升,志願者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
夯實基礎解決“去哪裡健身”問題
南昌市將最佳化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布局,充分合理利用公園綠地、閒置場所和城市路橋附屬用地、建築物屋頂等“金角銀邊”區域,優先規劃建設貼近社區、便民實用的中小型場地設施。促進社區養老設施與全民健身設施的資源共享、功能銜接。加大農村地區健身設施建設力度,重點加強中心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維修改造和提檔升級。
南昌市將在現有郊野公園、城市公園中因地制宜配建一定比例健身設施,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大力推進“公園體育化”,推動體育公園向公眾免費開放。 “十四五”期間,新建或改擴建不少於8個縣級體育公園、5個縣級全民健身中心,新建健身步道不少於500公里。
以縣區為單位,按照每萬人一個足球場的標準確定本地區足球場數量,推進城市社區足球場地建設,實現新建居住社區內至少配建一個足球場地設施。補齊、維護好鄉鎮(街道)全民健身場地器材,保障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用地需求,力爭全市每年新增1000處以上全民健身設施。新建居住區要按室內人均建築面積不低於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於0.3平方米的標準配建公共健身設施,納入施工圖紙審查,驗收未達標不得交付使用。
培育品牌完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
南昌市將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體系和激勵政策,培育面向各行業、各人群的民眾體育品牌賽事。舉辦好全民健身運動會、市運會、社區運動會、城市定向賽、市直機關運動會等全民健身賽事活動;重點打造以南昌馬拉松、南昌賽艇大師賽、梅嶺越野登山賽、梅嶺山地腳踏車賽為引領的“一山一水一城”城市品牌賽事;廣泛開展籃球運動,著力打造有特色有影響力的籃球之城。
在社區設立健身活動站點,引導單項體育協會等體育社會組織下沉社區組織健身賽事活動。到2025年,全市各級體育社會組織總數達到500個,其中市屬體育社會組織達120個。
全齡友好推動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
南昌市將在場地設施建設和賽事活動開展中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需求,保障民眾健身權益。將青少年作為實施全民健身計畫重點人群,加強青少年體質監測和干預,落實青少年體育“健康包”工程,開展針對青少年近視、肥胖等問題的體育預防和干預,建立青少年電子健康檔案。
全面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畫,建設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等青少年校外運動平台,支持體校、體育俱樂部、訓練基地進入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校內課後服務信息化管理平台。開展以體育為主題的研學活動,支持將南昌八一體育綜合體建成省市中小學生研學平台。
將開展體育活動作為中國小課後服務工作的重要載體,將各體育項目的課餘訓練納入課後延時服務重要內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支持社會力量有序參與,幫助青少年掌握1至2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
完善中國小青少年業餘競賽體系,積極發揮全市“滕王閣杯”青少年體育聯賽、夏(冬)令訓練營在青少年體育健身品牌活動的示範引領作用。廣泛開展校園三大球活動,推動市、縣(區)兩級網點學校建設。
加強市縣兩級老年人體育活動中心建設,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體育設施的功能銜接,利用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場所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體育健身活動,為老年人健身提供科學指導和集體活動平台。
推行幼兒體育鍛鍊。幼兒(3-6 歲)每天的戶外活動時間一般每天不少於2小時,培養幼兒體育興趣愛好,促進身心健康和運動機能協調發展。
跨界融合促進全民健身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化軍體合作,力爭每年承辦1-2次國際、國內軍體賽事活動,適時申辦軍體類綜合運動會。進一步加強軍地體育專業人才協作培養,建立軍地體育場館設施共享機制,合力促進人才隊伍建設和體育設施綜合利用。
加強與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以及大南昌都市圈周邊城市全民健身交流合作。聯合打造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品牌,促進區域間全民健身協同發展,逐步實現區域間場館資源開放共享,全民健身信息共享,賽事活動共辦雙贏。
促進體旅融合。鼓勵旅遊景區、度假區等完善山地戶外營地、航空飛行營地等體育旅遊設施建設,積極開展消費引領型運動項目賽事活動,拓展體育旅遊新業態。力爭打造灣里、安義古村、南昌縣鳳凰溝、高新鯉魚洲等體育旅遊示範區,通過馬拉松、越野賽、城市定向賽等賽事為體育旅遊賦能。
積極打造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加大節假日、基層、夜間體育賽事供給,通過開展體育博覽會、體育夜市、體育超市,發放體育消費券等方式,打造主題鮮明的體育消費活動品牌。鼓勵探索建立科學運動積分系統,激勵民眾持續健身。積極開展體育運動水平等級標準達標評定,激發民眾運動技能學習熱情,激活全民健身培訓市場。引導社會力量向公眾提供公共體育服務,降低公眾付費價格,實現體育消費更加公平可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