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

銅川市人民政府於2022年9月9日印發銅川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請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川市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
  • 頒布時間:2022年9月9日
  • 發布單位:銅川市人民政府
全文
“十三五”時期,銅川市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高,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43%,全民健身蔚然成風,銅川體育事業實現新發展。為進一步促進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保障人民民眾運動健身、追求健康的基本需要,依據《陝西省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21-2025年)》《陝西省全民健身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計畫。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論述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全民健康為核心、體育設施為基礎、體育消費為導向、體育產業為支撐、體育文化為核心,大力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緊盯“一示範四高地”目標,將體育產業培育成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助推銅川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健身設施更加完備,賽事活動更加豐富,科學健身指導更加普及,民眾健身熱情更加高漲,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5%以上,區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15分鐘健身圈實現全覆蓋,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3名,構建以生活性體育服務為主導的體育產業體系。
  二、主要任務
  (三)統籌建設場地設施,增加健身設施有效供給
  1. 大力加強公共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市、區縣、鄉鎮(街道)、村分別達到市級“六個一”、縣級“七個一”、鎮級“三個一”、村級“三個一”標準(見附屬檔案1)。根據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的《關於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實施方案》,指導建設照金室內冰雪館,重點推動銅川體育場、銅川游泳館等大型專業場館建設,實現市、區縣公共體育場館、游泳館全覆蓋,為舉辦大中型國際國內賽事奠定基礎。
  2. 多措並舉建設公共體育服務設施。盤活城市空閒土地,利用好閒置廠房倉庫,用好公益性建設用地,支持以租賃方式倡導土地複合利用,充分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結合城市發展建設、老舊小區改造、鄉村振興、綜合治理等,完善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小型體育綜合體)、公共體育場標準田徑跑道和標準足球場地、社會足球場、健身步道以及戶外運動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3. 不斷提高民眾身邊健身器材覆蓋率。深入實施城市社區工程、鎮村器材配送工程,最佳化更新健身器材配備。加強對新建小區全民健身設施建設的監督驗收和建成場地設施的管理,加強到期健身設施安全監管,及時更換更新設施,督促區縣落實對器材場地的維護和管理。落實國家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政策要求,完善監督檢查政策。鼓勵各有關單位自建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承接學校、企事業單位、體育俱樂部、體育類協會等各種活動,支持學校、企事業單位場館設施通過多種形式為民眾免費、低收費開放,提高場地設施利用率。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林業局、市體育局、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照金景區管委會,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
  (四)豐富民眾體育活動,基本形成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4. 落實“四化”要求,不斷豐富民眾體育活動。積極參加省級全民健身最佳賽事評選,申報民眾賽事活動特色品牌,推動形成“一區縣一特色”的民眾體育賽事格局。按照“經常化、特色化、大眾化、生活化”要求,結合國際奧林匹克日、全民健身日、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等時間節點,每年開展不少於15場內容豐富、民眾喜愛、參與廣泛的全民體育活動。
  5. 挖掘紅色資源,增強照金體育旅遊活力。舉辦滑雪公開賽、“一帶一路”陝西•銅川射箭公開賽、山地腳踏車挑戰賽、半程馬拉松賽等“紅色照金”系列精品賽事。組織開展以照金、玉華宮為核心區域的冰雪運動,發展白色經濟,延長冰雪產業鏈條,打造銅川文化旅遊體育產業集群。
  6. 發展賽事經濟,發揮體育場館陣地作用。以各單位自建場館為輔助,充分利用現有場館設施,積極承辦或協辦以籃球為主的精品賽事和培訓。與大專院校、中國小緊密合作,大力普及推廣籃球運動項目,積極開展三人籃球挑戰賽和社區、村鎮籃球比賽。利用好銅川市全民健身館、銅川城市運動公園、大唐養生小鎮、銅川植物園等場地設施,舉辦籃球、羽毛球、桌球等民眾喜愛的體育賽事活動,激發民眾體育消費活力。
  7. 加強體質檢測,落實國家體育鍛鍊標準。按照《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完善市、區縣國民體質監測體系,促進我市全民體質監測的常態化、平民化、科學化和智慧型化建設,引導民眾積極進行體質檢測,逐步建立個人健康檔案。加強對民眾體質監測和科學健身的指導作用,利用全民體質健康測試,及時反饋體質健康狀況,開出科學運動處方。開展具有地域特色的趣味運動會、健步走等體育活動,充分調動民眾積極參與全民健身的熱情。
  8. 推廣健身活動,服務基層民眾體育工作。廣泛開展體育健康行“五進”活動(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大力推行太極拳、八段錦、柔力球、曳步舞和健身操等健身項目。打造“網際網路+體育”的全民健身信息化惠民工程,打造覆蓋城鄉、特色顯著的全民健身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台。
  9. 發揮組織能效,引領帶動民眾科學健身。鼓勵支持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發展壯大,推進體育協會、俱樂部實體化發展。各區縣要加強城市街道、社區、居民小區和鄉鎮、村全民健身站點規範化建設,鼓勵各協會積極發揮職能,帶動更多民眾開展體育健身活動,鼓勵體育協會、社團、俱樂部成為組織引導廣大民眾科學健身的“領頭兵”,成為體育活動的主導力量。
  10. 關注重點人群,加強健身賽事活動指導。舉辦適宜於老年人參加的賽事活動,鼓勵老年人適度開展健身活動。不斷完善公共體育設施無障礙建設,開展殘健融合體育健身活動,支持舉辦適宜殘疾人參加的各類體育活動。開齊開足體育課,落實每天1小時體育活動要求。紮實推進青少年體育“健康包”工程,幫助未成年學生熟練掌握1-2項運動技能。鼓勵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建設健身場地設施,建立健身組織,滿足職工的健身需求。倡導其他企業發揮作用,結合自身行業特點,開展經常性健身活動。
  (責任單位: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衛健委、市體育局、團市委、市殘聯,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
  (五)實施“體育+”工程,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11. 打造“體育+旅遊”融合工程。重點圍繞照金、藥王山、金鎖關石林、福地湖等景區,對區域體育旅遊資源進行摸底調查,規劃體育旅遊重點項目名錄,制定體育旅遊發展綱要,探索文旅融合發展合作新模式;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旅遊景區拓展健步走、射箭、射擊、山地腳踏車等體育旅遊項目,鼓勵旅遊公司、旅行社結合運動休閒項目和體育賽事活動設計開發旅遊產品和線路;舉辦運動休閒旅遊節,實施體育旅遊精品示範工程,打造一批運動休閒基地、運動休閒旅遊精品線路、運動休閒旅遊項目,助力生態康養文旅高地建設。
  12. 推進“體育+教育”融合共進。深入推進體教融合,推動學生文化學習和體育鍛鍊協調發展,確保學生體育課時不被占用。通過培育體育運動培訓基地、運動俱樂部,實行校園體育聯賽建設工程,提高跆拳道、圍棋、輪滑、足球、籃球、射箭、擊劍等運動項目在校園中的普及程度,每年爭取新增1-2個學校加入聯賽;與教育部門合作建設戶外拓展基地,鼓勵各學校到體育運動休閒基地開展研學游活動;鼓勵企業、社會組織等利用已有場地場館資源,廣泛開展各類青少年體育培訓,助力照金全國知名紅色教育高地建設。
  13. 探索“體育+康養”融合共生。充分利用孫思邈中醫藥文化資源,探索建設運動休閒康復康養基地,引入國內外知名醫療康復機構或企業落地建設。培育體育養生產業,結合中藥材治療與保健研究,加強科學健身指導,發揮中醫藥在運動康復等方面的獨特作用,促進我市中醫醫療和體育融合發展。
  14. 推進“體育+農業”融合互動。發揮體育優勢,讓全民健身走進千家萬戶,田間地頭。充分挖掘鄉村歷史文化,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打造耀州區藥王山養生健步走、印台區金鎖關石林山地腳踏車、王益區秦人村落體育休閒遊、宜君縣旱作梯田健步走、馬咀歐洲風情小鎮農民運動會等集體育養生、運動休閒、旅遊觀光為一體的景區景點(基地),助推鄉村文化振興工作。
  (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衛健委、市體育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
  (六)推廣普及體育文化,擴大銅川影響力
  15. 傳承優秀體育文化。推進太極拳、射箭、毽球等中華傳統體育項目的普及和項目文化的挖掘整理。加強體育文物、文獻、檔案的徵集、研究、利用,編撰《銅川體育志》,記錄好銅川體育發展史。
  16. 豐富體育文化產品。推動全國第十四屆運動會文化遺產整理和開發利用,推進照金紅色體育文化品牌建設,支持照金紅色體育文化研究基地建設,通過二月二藥王山廟會、藥王山春節燈會等大型民間活動,對孫思邈藥王養生文化進行挖掘和包裝。
  17. 擴大體育文化交流。舉辦好“一帶一路”射箭公開賽和高山滑雪比賽,積極參加“一帶一路”體育文化節。深化與韓國奉化郡等國際友好城市,山西、河南等國內省份交流合作,構建互利共贏、合作共享的工作機制。加強與科技、教育、文化和旅遊、衛生健康、民政等部門的交流協作,盤活體育資源,搭建體育文化交流服務平台。
  (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研究室)、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體育局、市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市外事服務中心,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七)發揮各級領導機構作用。進一步強化黨對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領導,發揮各級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作用,加強對制約全民健身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解決,制定全民健身實施計畫並推動落實,開展督促檢查評估和報告工作。各級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認真落實國家關於全民健身政策措施各項要求,形成保障全民健身事業發展的合力。市、區縣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在全民健身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責任單位:市政府辦公室、市人社局、市體育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
  (八)營造全民健身濃厚氛圍。加大全民健身公益宣傳力度,大力弘揚體育精神,講好民眾健身故事,充分利用自媒體、新媒體等進一步加強全民健身的宣傳力度,提升人民民眾自覺自愿參與全民健身的主動性。對照《陝西省“十四五”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和全民健身示範縣評價新標準,對標對表,開展創建籌備工作,調動各區縣抓全民健身工作的積極性。(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九)強化體育事業政策保障。建立公共財政體育投入穩增長機制,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制度和清單化推進舉措,將體育事業發展重點指標納入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對各成員單位的重要考核內容。開展政策落實的監督檢查和實效評估,針對執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完善,確保政策實施達到預期效果。全力做好各項政策保障工作,最佳化營商環境,鼓勵社會資金投入體育項目建設。(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市對外經濟合作中心,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
  (十)加大全民健身經費投入。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應將全民健身事業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保障健身設施建設、民眾賽事活動、組織體系建設、文化宣傳等經費需要。各區縣應研究出台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政策,建立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和投入機制,確保全民健身事業持續發展。市級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三納入”情況,特別是經費落實情況的檢查監督。(責任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
  (十一)加強體育系統隊伍建設。教育和體育部門要摸清體育教師和教練員人才梯隊情況,不斷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全面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增強人才活力,打造區域體育“人才高地”。加強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提高領導幹部適應新時代要求,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水平和專業化能力。細化落實“三項機制”,建立符合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績效評價考核體系。把體育人才列入全市人才計畫,加大“高精尖缺”及複合型人才引進,推進體育專業人才職稱制度改革落地落實,完善體育專業類人才聘用機制,激發創業創新活力。(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體育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
  (十二)落實全民健身安全措施。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有關安全生產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加強體育領域安全風險管控,切實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堅決遏制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強化組織保障,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上下聯動、條塊融合,統籌推進各項安全工作的落實。成立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針對場館安全隱患排查、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場所安全管理、疫情防控、賽事活動舉辦等,實行登記在冊、分類管理、動態管理,定期拉網式全覆蓋排查,及時上報排查結果並建立整治台賬,切實做好日常安全、活動安全、汛期安全、高溫防範、值守及信息報送等各項工作。(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各區縣政府、市新區管委會)
  (十三)提高健身智慧型服務水平。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線上健身指導服務,持續做好《科學健身100招》、“秦健身”等健身課堂和健身活動的推廣,積極開展居家健身,線上智慧型健身和線上體育賽事活動,支持雲賽事、雲健身等健身新模式。做好體育場館、全民健身場所、體質監測站點等公共體育信息服務保障工作。(責任單位:市體育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