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
1.讀者多
2.通俗性
3.跨時代性
4.言近旨遠啟發教育性
5.涉及人類生活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
中國文學
古典文學
文學是用語言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語言藝術,它是文化中極具強烈感染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典文學是
中國文學史上閃爍著燦爛光輝的經典性作品或優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令人矚目的瑰寶。中國古典文學有
詩歌、
散文、
小說以及詞、賦、曲等多種表現形式,在各種文體中,又有多種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從而使中國古典文學呈現出多姿多彩、壯麗輝煌的圖景。幾千年來,中國傳統文化養育了中國古典文學,中國古典文學對傳統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響力。
《詩經》與先秦散文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發生急劇變化的時期,此一時期,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即先秦散文。
百花齊放、
百家爭鳴的文化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也迎來了文化光輝燦爛的時代,尤其是儒、墨、道、法幾家學說,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
楚辭漢賦
辭賦是
中國古代文學樣式之一。辭因產生於戰國楚地而稱楚辭;賦即鋪陳之意,以“
鋪采摛文”“直書其事”為特點。兩者都兼有韻文和散文的性質,是一種半詩
半文的獨特文體。結構宏大,辭藻華麗,講究文采、韻律,常用誇張、鋪陳的手法。
魏晉文學與南朝文論
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摧垮了東漢王朝,代表中小地主利益的
曹操、
劉備、
孫權三分天下。曹操力量最強,在文學方面成就也最大。以“
三曹”和“
建安七子”為代表的“
建安文學”在古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謂“三曹”即指曹操與其子
曹丕、
曹植;“七子”即指漢末作家
孔融、
陳琳、
王粲,
徐幹、
阮瑀、
應瑒、
劉楨。他們均能文善詩,且與曹氏父子關係密切。
建安時期,是我國文學史上一個“俊才雲蒸”的時代,大量作家和作品湧現出來,使各種文體都得到了發展,尤其是詩歌方面打破了漢代四百年沉寂的局面。五言詩從這時開始興盛,七言詩在這時也奠定了基礎。歷代文學評論家都把建安時期看作文學的黃金時代。
此外,戲劇、說話等通俗文藝在宋代也有迅速發展,逐漸形成了以話本和諸宮調、雜劇、南戲等戲劇樣式為代表的通俗敘事文學,從而改變了中國古代文學長於抒情而短於敘事,重視正統文學而輕視通俗文學的局面,並為後來元明清小說、戲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宋元戲曲和明清小說
中國古代文學雖然在不斷發展著,但卻表現出異常穩定和凝固化的特點,與西方文學相比,統一性和單一性相當明顯。這種特點是和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關的。中國文學大部分在封建社會的小生產土壤中產生,幾乎一直在
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中,在重視文化思想、並對之嚴格控制的情況下發展。所以中國古代文學與外國文學的聯繫相對說來較少,大部分時間處於封閉的環境中,除了特殊的歷史時期外,總的說來與宗教的關係相當疏淡。這就形成了中國古代文學凝重穩健的性格。19世紀後半期至20世紀初,隨著中國封建社會開始發生的重大變化,這種性格開始打破。中國古代文學的正宗詩文,到清代中葉,大都由於因襲舊藝術形式、缺乏新思想內容而走向末路。鴉片戰爭以後,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認識到本民族經濟文化上的弱點,文學上出現了
龔自珍、
黃遵憲等為代表的開明派;
戊戌變法運動前後,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代表人物
梁啓超、黃遵憲等提出了詩界革命、
文界革命、
小說界革命的主張,要求“崇白話而廢文言”,號召革命的政治小說也相繼產生,例如
李寶嘉的《
官場現形記》 、
吳沃堯的《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劉鶚的《
老殘遊記》 、
曾樸的《
孽海花》等,都是揭露當時社會黑暗的譴責小說 。
代表作品:
近代文學
五四新文化運動,使中國文學進入了光輝的現代時期 。這時期的文學,已成為自覺、獨立而又面向整個社會的藝術。它以改變
文學語言為突破口(以白話代替文言),對文學的形式、
表現手法、內容,進行了全面深刻的變革,產生了不同於傳統文學的新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還引進和創造了散文詩、
報告文學、電影文學等新體裁,創作主體的個性、自我意識和描寫對象社會化的深度和廣度都得到了從未有過的強化。對於人的命運和人民、民族命運的關注,現代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潮,成了新的文學主潮的思想基礎。民族危機、知識分子的道路、農民的苦難、抗爭與解放、武裝鬥爭,是作品常見的題材。作家與讀者有了更廣泛而親切的交流,而且也更廣泛地吸取了
世界文學新潮的營養。正是通過外來影響的民族化和文學傳統的現代化,才創造出了新的民族文學,並成為現代世界文學的自覺成員。這時期的文學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出現了
魯迅、
郭沫若、
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 。
魯迅創作的《
狂人日記 》 、《
阿Q正傳》、《
祝福》、《
藥》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藝術性的小說及大量雜文,創造了中國現代文學最偉大的里程碑。
中國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魯迅,以他的作品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文學一方面發揚了五四以後的新文學傳統,一方面又表現出新的歷史時期的時代特色。在更廣泛更深刻的程度上與人民結合,積極表現中國人民在反帝反封建鬥爭中的革命精神,努力反映社會主義時期中國人民新的生活風貌,出現了一大批富有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文學停滯時期,從70年代後期開始,中國文學又出現新的轉機,大群新作家走上歷史舞台,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得到恢復和發展,新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方法獲得多方面開拓,文學內容也獲得很大程度的深化,中國文學呈現了新的繁榮局面。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由於政治和歷史的原因,台灣省文學及港、澳地區文學作為中國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另一軌道上相對獨立地發展,也為豐富祖國的
文學寶庫作出了貢獻。
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1)第一時期為民國時期,即1949年以前,是文學的多元文藝復興階段。
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中國遭受列強侵略,社會各種思潮流行,舶來文化衝擊傳統文化,中國文學的發展出現多元化,各類題材湧現,其中現代言情小說的發端
鴛鴦蝴蝶派就出現在此時。正統文學的代表性人物有“
魯郭茅巴老曹”六大家。晚清民國報紙興起為小說創作提供了一個上佳的舞台,報紙通過連載小說招攬人氣,小說家通過報紙賺取稿費。近現代幾乎所有著名的小說家最初都是從報紙上連載小說開始,從
鴛鴦蝴蝶派的
張恨水到
魯迅再到當代
金庸。
(2)第二時期為建國後到文革結束,即1976年以前,是文學的階級鬥爭階段。
這一時期的大陸文學的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同時,這一時期的大陸文藝青年經歷了重大的人生轉變,命運的沉浮、多視角的閱歷以及對價值的思考,為下一個時期的輝煌埋下了伏筆(中國第一位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莫言的人生轉變就在這一時期)。而在港台,這一時期的
言情小說和
武俠小說發展到了巔峰,分別產生了
瓊瑤時代和
金庸時代。
(3)第三時期為改革開放後二十多年的時期,即2003年以前,是文學的反思和蛻變階段。
這一時期的大陸文學展現了強勁的生命力,文革結束,對外開放,知識分子思想解放,對過去的反思,對未來的嚮往,傳統和新時代的撞擊,使得文學界出現欣欣向榮的勃勃生機。以
莫言、
賈平凹、
陳忠實等為代表文革後作家,在此期間創作了許多經典作品,
莫言更是憑藉在此期間創作的文學作品和影響力,在2012年獲得中國第一個
諾貝爾文學獎。
(4)第四時期為2003年至今,是文學的“表性”網路文學階段。
隨著網路普及,網路文學的出現顛覆了傳統的書寫和傳播模式,使小文學的發展更加多元,80後90後的生力軍開始步入文壇並展現了驚人的創作能力。以起點為代表的武俠玄幻小說作者群和以晉江為代表的言情小說作者群(
四小天后、
六小公主、八小玲瓏)的整體出現,標誌著網路小說已經成為主流文學之外的又一創作主體。
七部現當代愛情經典作品:
1.《穆斯林的葬禮》(霍達) 愛情以及人性中美好的東西是可以超越宗教和種族的,雖然在現實中經常會被扼殺,而正因為現實的殘酷,才越發覺得這些東西的珍貴。一道門,隔著兩個世界。當她的愛情來臨的時候,她的生命已經開始一點點的走向終點……
2.《長恨歌》(王安憶) 上海都市愛情精神史,一個女人一生的情與愛,被時代的變遷和男人的輪換交錯編織著。三個男人分別滌盪著她的少年、中年和老年,每個人都留下了承諾,但每個人走了都沒有回來,而第一個給她照相的男人,一生陪伴和牽掛,卻沒有得到她,也沒有得到她的心……
3.《平凡的世界》(路遙) 它好像就發生在我們身邊,悄無聲息的改變著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愛情觀。在這平凡的世界裡,那些絢麗的生命之花正在悄然地開放而並不為我們所知,平凡的世界令人感動,平凡的事和平凡的愛情,只要我們認真對待,積極對待,就不再平凡……
《
邊城》:把那種原始自然的純美的愛情寄托在一塊世外桃源中,那種愛情就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圍城》: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進來的人,箇中玩味局中人才知,出去的人,滿腹酸甜非過來人才懂……
《
廢都》:現代都市的金瓶梅,被禁17年,卻是作者認定唯一能安妥他靈魂的書,所有人物均落下了可悲的下場,唯有那一座孤獨的古城在世紀末慢慢的荒廢,慢慢的荒廢……
5.《白鹿原》(陳忠實) 在抵擋不住的歷史潮流下,在一個村莊和一片麥田地里發生的愛恨情仇。三個女性分別演繹了為結婚而結婚、為本能愛情而結婚和為某種崇高目標而結婚三種模式。從中也可窺見,生在那個年代裡的愛情,是多么難以言說……
6.《山楂樹之戀》(艾米)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情竇初開的姑娘,一個站在山楂樹下等待她的穿著白襯衫的英俊小伙。只要你活著,我也還活著,若是你死了,那我就真正的死了。怎樣的感情,把一個人的生命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續?或許,純潔的愛情要求的是適時的死亡……
7.《塔里木河》(木然千山) 塔里木河是一條神奇的長河,充滿魔力的長河,讓人游曳其中就不想上岸的夢幻之河。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條這樣的長河:它源遠流長,它永不消逝,流淌著我們每個人的悲苦、歡樂、夢想與秘密。當你暮然回首,不經意間,發現它已流經千年,走過人事與滄桑……
外國作品
代表作品
賞析
中國名著
回數:共一百二十回
《
三國演義》故事開始於
劉備、
關羽、
張飛桃園三結義,結束於王浚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政治鬥爭。文字淺顯、人物形象刻畫深刻、情節曲折、結構宏大。
元末明初,我國的小說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尤其是章回體小說步入
日臻完善的階段。中國的第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深、成就最高、氣魄最大的章回體古典小說《
三國演義》,即《三國志通俗演義》,就是通過生活在這一歷史時期的、傑出的小說大家——羅貫中的椽筆誕生並風行於世的。他在我國的文學發展史上,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同時,為
世界文學的寶庫,也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
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咤叱風雲的英雄人物。在對三國歷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傾向,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對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頌,對曹操則極力揭露鞭撻。今天我們對於作者的這種擁劉反曹的傾向應有辯證的認識。尊劉反曹是民間傳說的主要傾向,在羅貫中時代隱含著人民對漢族復興的希望。
《三國演義》刻畫了近2000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
諸葛亮、曹操、
關羽、劉備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的化身,他具有“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具有近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而且作者還賦予他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條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歷史上是“寧我負人,休人負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陰謀家,這與歷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但他的義氣是以個人恩怨為前提的,並非國家民族之大義。劉備被作者塑造成為仁民愛物、
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羅貫中(1330年一1400年之間),名本,號
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說家。他的籍貫一說是太原(今山西),一說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確考。據傳說,羅貫中曾充任過元末農民起義軍
張士誠的幕客.除《
三國志通俗演義》外,他還創作有《隋唐志傳》等通俗小說和《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戲劇。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水滸傳》後三十回也是其所作。
作者:(元末明初)
施耐庵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水滸傳》後三十回
是羅貫中所作。
《水滸傳》介紹:作者在《
宣和遺事》及相關話本、故事的基礎上創作而成。全書以描寫農民戰爭為主要題材,塑造了
李逵、
武松、
林沖、
魯智深等
梁山英雄,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矛盾。故事曲折、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版本:《
水滸傳》在流傳中,出現了多種不同的本子。現在所見的,主要有100回本、120回本和70回本。100回本在“招安”後,有“征遼”和鎮壓
方臘起義等情節;120回本又插增了鎮壓
田虎、
王慶的情節。後
金聖歎將此書刪改,去掉了招安及以後的事,稱為70回(實為71回)。
施耐庵(1296~1371)名子安(一說名耳),又名肇瑞,彥端,號耐庵。籍貫:興化白駒場人(今屬江蘇)。祖籍泰州海陵縣,住蘇州閶門外施家巷,後遷居當時
興化縣白駒場(今江蘇省大豐市
白駒鎮)。
蘇州城閶門外,懷胥橋北施家巷有一戶
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後裔。這一支傳到施耐庵的父親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個男丁。一位老秀才給嬰兒起了個名字,叫彥端,意思是這孩子長大了,定是位行為端正的才子。這個襁褓中的彥端,就是後來寫出千古名著《水滸》的施耐庵。施耐庵7歲時,家裡貧窮,無法上學。但他聰明好學,經常借書看,請鄰居教,有時還到學府去旁聽。就這樣,他讀了《大學》、《論語》、《詩經》、《禮記》等許多書。13歲時,已能在
大庭廣眾之中,對答如流,下筆琳琅。一次,鄰居老人病故,約請在
滸墅關教私塾的季秀才來寫祭文。季秀才未能及時趕到,別人就提議讓彥端試試。耐庵少年氣盛,欲顯其才,也不推讓,走過來一揮而就。後來,季秀才看了這篇兼有稚氣和才氣的祭文,稱讚不已。主動提出,帶施耐庵到滸墅關去讀書,並且不收學費。後來還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了施耐庵。 施耐庵在滸墅關讀書,十分刻苦,他不僅熟讀諸子百家,而且各種書都去瀏覽。當時刊行的《大宋宣和遺事》,講
晁蓋智取生辰綱”、“
宋江殺閻婆惜”、
楊志賣刀”等故事,引起了施耐庵的興趣,他常常在課餘閱讀。還同小夥伴們一起舞刀弄棒,練習武藝。那時,蘇州城裡經常說唱些如《石頭孫立》、《青面獸》、《
花和尚》、《武行者》、《同樂院燕青搏魚》、《
李逵負荊》等話本和雜劇,施耐庵有時也去消遣,對這些“仗義英雄”、“擎天好漢”流露出敬佩之情。
又名:《西遊釋厄傳》
回數:共一百回(實一百零一回)
介紹:西遊記以民間傳說的
唐僧取經的故事和有關話本及雜劇(元末明初
楊訥作)基礎上創作而成。西遊記前七回敘述
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
豬八戒、
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
內容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一到七回)介紹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大鬧天宮;第二部分(八到十二回)敘三藏取經的緣由;第三部分(十三到一百回)是全書故事的主體,寫悟空等降伏妖魔,最終到達西天取回真經。
吳承恩(約1504年-約1582年),字汝忠,號
射陽山人,江蘇
淮安人。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
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於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後“
拂袖而歸”,晚年以
賣文為生,活了將近80歲。
又名:《
石頭記》《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 《
情僧錄》 《大觀瑣錄》 《金玉緣》 《情界銓》
紅樓夢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由
高鶚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寫、修改過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傳。
乾隆五十年(1791年),
程偉元將前八十回及後四十回續稿以活字排印,從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有改動。
介紹:紅樓夢寫於十八世紀中葉的清乾隆時代,內容以賈、王、史、薛
四大家族為背景,以
賈寶玉、
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描寫了封建官僚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特別是賈家的衰落過程,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說明了
封建王朝必將衰落的歷史命運。作品語言優美生動,善於刻畫人物,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
王熙鳳、
薛寶釵、尤三姐等個性鮮明的人物。本書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曹雪芹,中國清代小說家,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圃、芹溪,祖籍
遼陽,生於1715年,卒於1763年。其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曹雪芹白旗包衣(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
曹璽,祖父
曹寅,父輩的
曹顒和
曹頫相繼擔任
江寧織造達60餘年之久,頗受
康熙帝寵信。曹雪芹在
富貴榮華中長大。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牽連,曹家遭受多次打擊,曹頫被革職入獄,家產抄沒,舉家遷回北京,家道從此日漸衰微。這一轉折,使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更清醒地認識了封建社會制度的實質。從此他生活一貧如洗他能詩會畫,擅長寫作,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致志地從事小說《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披閱10載,增刪5次,寫出了這部把
中國古典小說創作推向巔峰的文學巨著。《紅樓夢》以其豐富的內容,曲折的情節,深刻的思想認識,精湛的藝術手法成為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曹雪芹陷於過度憂傷和悲痛,到這一年的除夕(1764年2月1日),因貧病無醫而逝世(關於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八年和二十九年兩種說法),入葬費用由好友資助。
歐洲名著
《
荷馬史詩》是早期英雄時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藝術上的絕妙之作,它以整個希臘及四周的汪洋大海為主要情節的背景,展現了自由主義的自由情景,並為日後希臘人的道德觀念(進而為整個西方社會的道德觀念),立下了典範。繼此而來的,首先是一種追求成就,自我實現的人文倫理觀,其次 是一種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學,剝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懼。《
荷馬史詩》 於是成了“希臘的聖經”。
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
希臘史稱作“
荷馬時代”,因荷馬史詩而得名。荷馬史詩是這一時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馬史詩相傳是由盲詩人
荷馬寫成,實際上它是許多民間行吟歌手的集體口頭創作。史詩包括了邁錫尼文明以來多少世紀的口頭傳說,到公元前6世紀才寫成文字。它作為史料,不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社會情況,而且反映了邁錫尼文明。
神曲(Commedia, Divine Comedy),義大利詩人
阿利蓋利·但丁(Dante Alighieri, 公元1265-公元1321)的長詩。寫於1307年至1321年,全詩為三部分《地獄》(Inferno, Hell)《煉獄》(Purgatorio, Purgatory)《天堂》(Paradiso, Paradise),譴責教會的統治,但仍然未擺脫基督教神學的觀點。
全詩共分三部,每部33篇,最前面增加一篇序詩,一共100篇。詩句
是三行一段,連鎖押韻(aba,bcb,cdc,……),各篇長短大致相等,每部也基本相等。(地獄4720行;煉獄4755行;天堂4758行),每部都以“群星”(stelle)一詞結束。
全名:《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悲劇》(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簡稱:Hamlet
又名:《王子復仇記》、《哈姆萊特》
作者:英國的
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公元1564年4月23日生於英格蘭
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616年5月3日(儒略曆4月23日)病逝。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戲劇家和詩人。《哈姆雷特》是他的著名悲劇之一,是
莎士比亞最負盛名的劇本,同《
麥克白》、《
李爾王》和《
奧賽羅》一起組成莎士比亞“
四大悲劇”。在《哈姆雷特》中,復仇的故事中交織著愛恨情愁。同時,哈姆雷特也是該劇主人公丹麥王子的名字。喜劇有《
威尼斯商人》等。是“英國戲劇之父”,本·瓊斯稱他為“時代的靈魂”,馬克思稱他為“人類最偉大的天才之一”。被賦予了“人類文學奧林匹克山上的宙斯”的稱號。
主要角色
(因為版本差異,人名可能有出入,請參考英文原名和莎
劇漢譯。以下從
朱生豪譯本。)
哈姆雷特 Prince Hamlet—— 丹麥王子。為父王的鬼魂所困擾,要對殺父兇手復仇。經歷了痛苦的掙扎之後他達成了目的,整個王宮也陷入了死亡的恐怖之中。他最後也中了致命的毒劍死去。
克勞迪斯 Claudius—— 丹麥現任國王。他是哈姆雷特的叔父,在哥哥死後繼任了王位。老王的鬼魂告訴哈姆雷特,他正是謀殺自己的兇手。他罪有應得,最後死在侄子復仇的毒劍下。
鬼魂 King Hamlet (Ghost)—— 哈姆雷特的父親死後化成的鬼魂。他被弟弟毒死時,哈姆雷特正在國外。
喬特魯德 Gertrude—— 丹麥王后,王子的親生母親。老王死後她改嫁克勞迪斯,在
莎士比亞的時代這種關係被視為亂倫,所以引起了哈姆雷特的仇恨。她替哈姆雷特誤喝下了克勞地預設的毒酒,當場身亡。
波洛涅斯 Polonius—— 克勞地的
御前大臣。他是個出了名的
老頑固,阻撓哈姆雷特與歐菲莉亞之間的愛情。哈姆雷特總是假裝呆頭呆腦來戲弄他。他躲在一塊掛毯後,偷聽哈姆雷特與王后的談話時,被王子一劍刺死。
雷歐提斯 Laertes—— 波洛涅斯的兒子。為了父親和妹妹的死用劍殺死了哈姆雷特。他也死在哈姆雷特的毒劍下,儘管當時哈姆雷特沒有意識到劍是帶毒的。
奧菲莉婭 Ophelia—— 波洛涅斯的女兒。她與哈姆雷特雙雙陷入愛河,但種種阻力警告王子,政治地位使他們無望結合。作為哈姆雷特瘋狂復仇計畫的一部分,她被他無情拋棄,加上父親的死讓她陷入精神錯亂,最終
失足落水溺斃。
霍拉旭 Horatio—— 哈姆雷特大學裡的密友。他沒有直接捲入王室之間的陰謀,所以他成了哈姆雷特的傳聲筒,莎翁用他來烘托劇情。他也是唯一一個活到全劇結束的主要角色。雖然他曾揚言要自殺。
羅生克蘭和蓋登思鄧 Rosencrantz & Guildernstern—— 都是哈姆雷特大學中的老同學。他們被克勞地招來照看哈姆雷特。雖然兩人在劇中的作用不大,但王子很快就猜疑兩人是間諜。當國王下密令要處死遠在英國的哈姆雷特時,他把名字偷換了。於是兩人在幕後莫名其妙地死去。
福丁布拉斯 Fortinbras—— 挪威王子。在劇中只有短短的過場戲。但他的重要性在於,全劇的最後台詞由他說出,似乎象徵著一個更為光明的未來,闡述了劇作主題。
[德國]
歌德 原著。歌德寫《浮士德》花了六十年時間。
《浮士德》是一部長達一萬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詩劇,第一部二十五場,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二十七場。全劇沒有首尾連貫的情節,而是以
浮士德思想的發展變化為線索。
評論
浮士德自強不息、追求真理,經歷了書齋生活、愛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業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都有現實的依據,它們高度濃縮了從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期幾百年間德國乃至歐洲資產階級探索和奮頭號的精神歷程。在這裡,浮士德可說是一個象徵性的藝術形象,歌德是將他作為全人類命運的一個化身來加以塑造的。當然,所謂全人類其實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一個先進知識分子
典型形象的擴大化罷了。同啟蒙時代的其他資產階級思想家並無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階級視為全人類的代表的。
浮士德走出陰暗的書齋,走向大自然和廣闊的現實人生,體現了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直到“
狂飆突進”運動資產階級思想覺醒、否定宗教神學、批判黑暗現實的反封建精神。浮士德與瑪甘淚的愛情悲劇,則是對追求狹隘的個人幸福和享樂主義的利己哲學的反思和否定。從政的失敗,表明了啟蒙主義者開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虛幻性。與
海倫結合的不幸結局,則宣告了以古典美對現代人進行審美教化的人道主義理想的幻滅。最終,
浮士德在發動大眾改造自然,創建人間樂園的宏偉事業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從中我們不難看到18世紀啟蒙主義者一再描繪的"理性王國"的影子,並依稀可聞19世紀空想社會主義者呼喚未來的聲音。
浮士德的形象還有更高的哲學涵義。這主要表現在著名的“浮士德難題”以及面對這種困境所表現出來的“浮士德精神”上。歌德以深刻的辯證法意識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兩種矛盾衝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惡”的因素之間的複雜關係及其發展歷程,更以樂觀主義的態度表現了浮士德永不滿足,不斷地克服障礙、超越自我,“不斷地向最高的存在奮勇”前進的可貴精神。“浮士德難題”其實是人類共同的難題,它是每個人在追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時都將無法逃避的“靈”與“肉”,自然欲求和道德靈境,個人幸福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兩難選擇。這些二元對立給
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個有待解決的的內在的嚴重矛盾。在《
浮士德》中,這一矛盾貫穿了主人公的畢生的追求,體現為浮士德的內心衝突和他與靡非斯特的衝突的相互交織。
從某種意義上說,浮士德的內心衝突同時也是他與靡非斯特的矛盾衝突的內在化的體現,而他與靡非斯特的矛盾衝突則同時也是他內心衝突的外在化體現。在與靡非斯特這“一切的障礙之父”、惡的化身結為主僕,相伴而行之後,浮士德的前途可謂危機四伏,隨時皆有可能墮落為
惡魔的奴隸。但是,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是
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徵,這使他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理想。而惡在這裡卻從反面發揮一種“反而常將好事做成”的推動性作用。歌德辯證地看待善惡的關係,不是視之為絕對的對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關係,揭示了人類正是在
同惡的鬥爭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斷取得進步的深刻道理。這在
詩劇的開頭時上帝有關善人須努力向上才不會迷失正途的議論,以及詩劇結束時天使們唱出的"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均能救"的歌詞中都得到了明確的體現。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浮士德》是一部無可指摘的完美之作。從思想上看,它有將政治革命消極為精神探索,將社會改造轉化為自我完善的傾向,這體現了資產階級固有的軟弱和妥協的本性,以及它作為剝削階級的掠奪性。從藝術上看,內容龐雜,用典極多,象徵紛繁,使作品艱深隱晦,令人索解為難。尤其是第二部,
浮士德的形象有抽象化、概念化的傾向,給一般讀者的閱讀和理解造成了較大的困難。
《浮士德》構思宏偉,內容複雜,結構龐大,風格多變,融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於一爐,將真實的描寫與奔放的想像、當代的生活與古代的神話傳說雜揉一處,善於運用矛盾對比之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時莊時諧、有諷有頌、形式多樣、色彩斑駁,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