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人》是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創作的長篇小說,寫作於1866-1868年,1869年發表。
該作講述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的英國。一夥童販將一個10歲男孩遺棄海岸,逃離時遇難,當懺悔他們的罪行,將男孩的身世、證件封在一個葫蘆里,拋到海上。此男孩便是誓死不與王權妥協的克朗查理爵士的兒子。2歲時被英王詹姆士二世賣給童販。童販用手術破壞了他的容貌,使他臉部永遠呈現笑容,充當小丑,被叫做格溫普蘭。格溫普蘭歷盡艱辛。從海邊逃生。被江湖藝人收留,並與收留的另一孤女組成3人流浪之家,四處賣藝,維持生計。15年後,兩孤兒成為情侶,到倫敦賣藝,轟動全城。這時,在海上漂了15年的葫蘆落入官方之手,格溫普蘭的身份得到證實。安娜女王藉機製造宮廷陰謀,宣布格溫普蘭為法定繼承人。格溫普蘭在上議院的演說遭到嘲笑。憤怒之下,放棄爵位去尋找親人。此時戀人已病入膏肓,死於其懷抱。格溫普蘭在萬分悲痛之下投海自盡。
作者運用浪漫主義對比手法,生動地刻畫了眾多人物形象。通過強烈的對比,加強了小說結局的悲劇氣氛,揭露了整個貴族上流社會的糜爛、腐朽和沒落。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笑面人
- 外文名稱:L’homme qui rit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法】維克多·雨果
- 字數:517000
- 首版時間:1869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第一部 海和夜,第二部 奉國王的命令,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不久,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建立了君主立憲政治體。革命的結果對人民來說,只是資本主義的枷鎖代替了封建主義的枷鎖。財富和特權集中在一小撮統治階級手裡,廣大人民依舊過著苦難深重的生活。
小說主人公格溫普蘭是一個爵士的後代,從小就被賣給兒童販子,成為宮廷陰謀的犧牲品。他落到兒童販子之手以後,被迫動過毀容手術,嘴角一直咧到耳根,臉孔因此始終像在怪笑一樣,成為可怕又可笑的笑面人。他卻什麼都不記得。後來,他被好心的流浪人於蘇斯所收養。從此,他就跟著於蘇斯到處賣藝。格溫普蘭在見到於蘇斯之前,還在雪地上救起過一個女嬰——就是盲姑娘蒂,好心的於蘇斯也把她收養了下來。15年過去了。男孩長大成人,靠他的怪臉賣藝掙錢。他們幾個人四海飄泊,受盡貧窮與不幸的折磨,但是他們並沒有向環境屈服,他們彼此之間充滿著誠摯的感情。在顛沛流浪生活中,他和盲女孩一個醜,一個殘,卻萌生了最純、最甜美的愛情。
遺棄男孩的兒童販子在海上遭遇風暴,瀕死前他們在漂流瓶里寫下了男孩身世的秘密。 突然,漂流瓶被人完好無損地打開了。格溫普蘭有機會重新獲得爵士的頭銜。但這一切原來這是國王一手策劃的陰謀。 笑面人成了英國上議院議員,他必須和女公爵結婚。女公爵在不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之前狂熱地追求他,此時卻翻臉無情。宮廷里充滿了醜惡。 笑面人在上議院莊嚴陳述人民的苦難,卻被侮辱、輕蔑和嘲笑所包圍。 在議會痛斥了貴族罪行後,回到自己的同伴那裡。他決計返回苦難的民眾中間。這時蒂已經病得奄奄一息,終於去世,格溫普蘭悲痛萬分,結果投海自殺。
作品目錄
註:本目錄依據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笑面人》魯膺譯本
第一部 海和夜
開頭的兩章 | 第七章 波特蘭北端 | 第九章 只好受怒海的擺布 | 第三卷 黑暗裡的孩子 |
第一章 於蘇斯 | 第二卷 單桅船在海上 | 第十章 風暴是個殘忍的野人 | 第一章 象棋墩 |
第二章 兒童販子 | 第一章 超人的法律 | 第十一章 卡斯蓋 | 第二章 雪的破壞力 |
第一卷 人心比夜黑 | 第二章 再補充一下前面的速寫 | 第十二章 跟礁石搏鬥 | 第三章 多了一個累贅,痛苦的道路就更難走了 |
第一章 波特蘭南端 | 第三章 不安之海上的不安的人 | 第十三章 面對著黑夜 | 第四章 另外一種荒野 |
第二章 孤單 | 第四章 出現了一片怪雲 | 第十四章 渥太赫 | 第五章 厭世者也撫養孩子了 |
第三章 孤獨 | 第五章 阿爾卡諾納 | 第十五章 PORTENTOSUM mare | 第六章 睡醒了 |
第四章 問題 | 第六章 他們還以為風幫他們的忙呢 | 第十六章 謎樣的平靜 | |
第五章 人類發明的樹 | 第七章 驚駭 | 第十七章 最後的辦法 | |
第六章 死亡和夜的搏鬥 | 第八章 NIX ET NOX | 第十八章 垂死的辦法 |
第二部 奉國王的命令
第一卷 過去永遠存在,這幾個人就是人類的一面鏡子 | 第一章 泰德克斯特客店 | 第三章 糾紛 |
第一章 克朗查理爵士 | 第二章 露天演講 | 第四章 MOENIBUS SURDIS CAMPANA MUTA |
第二章 大衛・第利摩埃爵士 | 第三章 那個過路的人又來了 | 第五章 國家的利益注意大事,也注意小事 |
第三章 約瑟安娜公爵小姐 | 第四章 敵人在仇恨中結成了盟友 | 第七卷泰坦女神 |
第四章 MAGISTER ELEGANTIARUM | 第五章 鐵棒官 | 第一章 覺醒 |
第五章 女王安妮 | 第六章 貓審老鼠 | 第二章 宮殿好像樹林 |
第六章 巴基爾費德羅 | 第七章 為什麼一枚金幣要紆尊降貴地結交銅元? | 第三章 夏娃 |
第七章 巴基爾費德羅鑽通了地道 | 第八章 中毒現象 | 第四章 撒旦 |
第八章 INFERI | 第九章 ABYSSUS ABYSSUM VOCAT | 第五章 又相識,又不相識 |
第九章 恨和愛同樣的厲害 | 第四卷上刑罰的地窖 | 第八卷議會和它周圍的事物 |
第十章 人體如果透明就能看見裡面的火焰 | 第一章 聖格溫普蘭的誘惑 | 第一章 莊嚴的儀式的分析 |
第十一章 在埋伏中的巴基爾費德羅 | 第二章 從歡樂到沉痛 | 第二章 公道 |
第十二章 蘇格蘭、愛爾蘭和英格蘭 | 第三章 LEX,REXM,FEX | 第三章 從前的西敏寺大廳 |
第二卷 格溫普蘭和蒂 | 第四章 於蘇斯偵察警察局 | 第四章 從前的上議院 |
第一章 我們前面看見了這個人的行動,現在來看看他的面貌吧 | 第五章 討厭的地方 | 第五章 爵士們的高論 |
第二章 蒂 | 第六章 從前的幾個戴假髮的官僚 | 第六章 貴與賤 |
第三章 OCULOS NON HABET ET VIDET | 第七章 戰慄 | 第七章 人類的風暴比海洋的風暴更可怕 |
第四章 一對理想的情人 | 第八章 嘆息 | 第八章 如果不是個好兒子,至少是個好哥哥 |
第五章 烏雲里露出來的青天 | 第五卷海和命運隨著同樣的微風波動 | 第九卷沒落 |
第六章 啟蒙師和監護人於蘇斯 | 第一章 易碎物的韌性 | 第一章 從極度的富貴到極度的貧賤 |
第七章 瞎子教我們怎樣看 | 第二章 漂流物沒有迷路 | 第二章 餘燼 |
第八章 不但幸福,而且生意興隆 | 第三章 “無論什麼人突然從西伯利亞到塞內加爾都會失去知覺。”——洪保德 | 結局海和夜 |
第九章 不懂風趣的人把狂言亂語當做詩 | 第四章 神魂顛倒 | 第一章 看家狗可以做守護神 |
第十章 局外人對書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 第五章 自以為是記得,其實是忘了 | 第二章 巴基爾費德羅瞄準了鷹,打中了鴿子 |
第十一 章格溫普蘭想的是正義,於蘇斯說的是現實 | 第六卷於蘇斯的各種表現 | 第三章 又找到了人間天堂 |
第十二 章詩人於蘇斯戰勝了哲學家於蘇斯 | 第一章 厭世者的話 | 第四章 不,在天上! |
第三卷 裂痕開始 | 第二章 他的行動 |
創作背景
寫作《笑面人》時的雨果,已經是一個在政治上和文學上都有了豐富實踐的老人。他經歷反覆辟王朝的自由主義思潮的高漲,參加了作為這一思潮一部分的反對偽古典主義的文學運動,成為了這一運動的領袖。《笑面人》開始寫作於1866年,完成於1868年,是雨果十九年流亡生活中最後一部長篇。
人物介紹
格溫普蘭
格溫普蘭的父親是一個貴族出身的共和主義者,因在政治上的失敗,被迫流亡並死在國外。殘酷的政治鬥爭,株連了才兩歲的格溫普蘭,大逆不道的國王把他秘密地賣給兒童販子。兒童販子用特殊的手術破壞了他的面容,使無辜的孩子成為畸形兒,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永遠呈現一付狂笑的面容。作為畸形兒,他被兒童販子留在身邊,跟他們一起流浪四方,充當他們的小奴隸。後來兒童販子為了逃命,把他置於死地;在一嚴寒的傍晚,把他遺棄在一個荒無人煙的海岸上。恐怖的黑夜,冰封的寒冷,崎嶇難行的小道,茫茫的暴風雪,以及斷腸似的飢餓,一切都在摧殘和威脅著弱小的生命。十歲的格溫普蘭在死亡線上掙扎。幸虧,善良的於蘇斯收容了他,從此他開始了流浪和賣藝的生活。格溫普蘭雖然出身於富豪的貴族家庭,但殘酷的政治鬥爭使他從小就在社會底層生活,這就決定了他具有剛毅的性格和優秀的品性。
宮廷的罪惡,把童年的格溫普蘭打入地獄般的社會最底層。又是宮廷的罪惡,把成年的格溫普蘭帶進王宮。格溫普蘭的命運突然發生變化,是由女王的陰謀造成的。女王為了打擊她的異母妹妹公爵小姐,把格溫普蘭弄進王宮,恢復他世襲的爵位和上議員的資格,命令他和公爵小姐結婚。作者通過格溫普蘭進王宮,一方面為了表現主題,揭露統治階級內部的黑暗和勾心鬥角,腐敗和墜落;另一方面,也為了把主人公的思想、精神境界推上最高峰。紮根於社會底層、飽嘗過人間疾苦的格溫普蘭,他進王宮後並沒有充當女王的陰謀工具。他放棄爵位,甘當社會下層人;不住王宮,而住他那長期生活、安息的“綠箱”(車上搭的睡屋);唾棄公爵小姐,愛他的親人於蘇斯和蒂。格溫普蘭離開王宮之前,他在上議院的議會上發表慷慨激昂的演說,宣判統治集團的累累罪行。他的演說,是小說的高潮,又是他本人的思想、品質的最高表現。在議會上的格溫普蘭已不是畸形的“笑面人”,而是正義的化身,人民的代言人。
於蘇斯
小說開始部分,說於蘇斯是“一個有思想的廢物”。說他是“廢物”,是作者有意用的反語。他通曉民間醫學和歷史、詩歌等方面的知識;作為民間藝人,他還有卓越的口技專長,能寫民間喜聞樂見的演出腳本。他不是一個無能的人,然而他所生活的那個社會,使他成為“廢物”,只好到處流浪,以賣藝為生。他的生活孤苦伶仃,在格溫普蘭和蒂未成為他的“家庭成員”之前,他唯一的伴侶是狼狗奧莫,對它獨語或嘆息。
經受生活的磨難,飽嘗人間的疾苦,使於蘇斯看透現實生活的黑暗,形成他的一套人生哲學。由於他看破現實社會,厭棄它,作者故意說他是“厭世者”。於蘇斯的經驗之談,對格溫普蘭的思想逐臻成熟起了一定作用。為此,作者稱他是格溫普蘭和蒂的“啟蒙師”。於蘇斯的人生之談,似乎有點不正經,實際是揭穿現實黑暗的真理;作者通過他的話語,對黑暗的社會進行冷嘲熱諷。應當說,於蘇斯的人生哲學,迴避多於反抗,這是因為他是個賣藝人,屬於自由職業者,不可能有更多的反抗精神。僅從這一點來說,作者是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塑造於蘇斯形象的。
蒂
蒂是一個動人的少女形象。作者富有詩意地通過於蘇斯對狗(奧莫)說話,讚美少女蒂:“你代表人,我代表畜生,咱們屬於地上的世界;這個少女將要代表天上的世界。”作者對蒂這一人物抹上絢麗的浪漫主義色采。
蒂是一個純潔、天真的少女,然而她的命運卻十分悲慘。作者含意深刻的寫道:“如果人類的苦難可以概括的話,格溫普蘭和蒂兩人就是這種概括。”就蒂來說,母親是個乞丐,在行乞中,死在風雪之中。那時她不滿一歲;在雪地里,在已死去的母親身上吸吮著奶,也就此時瞎了她的眼睛。殘酷的冬夜風雪,“殺死了母親,弄瞎了孩子。”幸虧,“十歲的巨人”格溫普蘭救了她,又得到善良的老人於蘇斯的收容,她才在人間活下來了。但是,十六歲的美麗、純潔的少女的生命,又被罪過的社會斷送了。她對格溫普蘭的愛情那么純潔、專一。然而格溫普蘭被秘密逮捕了,這對她來說,是失去了“光明”和“太陽”,一切都黑暗,她極度悲傷、得病而後離開了人間。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批判現實
雨果通過格溫普蘭他們的悲慘遭遇反映了當時的兩個對立的階級的尖銳矛盾:占絕大多數的人民民眾過著貧窮困苦的生活,一小撮上層貴族窮奢極侈,道德敗壞。雨果利用了豐富的歷史文獻生動地列舉了當時英國不平等的社會面貌,揭露統治階級的種種虛偽和醜惡。在小說里,作者完全站在同情人民的立場上為貧苦大眾作辯護,描繪底層人民的疾苦。笑面人格溫普蘭在貴族院對一些王孫貴族的慷慨激昂的控訴,該是全書的高潮,該是對這樣一個不平等社會的極為淋漓盡致的描繪:人民過著悽慘的日子,無罪的人被定了罪,八歲的小姑娘開始賣淫,煤礦工人拿煤塊填肚子,漁人吃的是樹皮草根,嬰兒睡在地上挖出來的土洞裡。除了貧窮、失業、饑荒、疾病以外,我們看到壓在百姓頭上的還有警察、法律、宗教、秘密逮捕、監獄、酷刑,等等。飽經滄桑的於蘇斯就對格溫普蘭這樣說過:“沉默是窮人唯一的朋友。他們只可以說一個字:‘是’。承認和同意是他們的全部權利。對法官說‘是’。對國王說‘是’。老爺們如果高興,就賞我們幾棍,我就被他們打過,這是他們的特權,他們即使把我們的骨頭打斷,對他們的尊嚴也不會有什麼損害。”他又指出:“你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裡:鋸掉一棵三年的小樹,就得安安靜靜地被人送上絞刑架。……主教法庭要是判決你犯了異端邪教的罪,就該活活燒死。” 在另一方面,統治階級享受種種特權,窮奢極侈,拚命壓榨百姓的血汗來供他們揮霍。女王丈夫的年俸一下子就要增加十萬英鎊。苛捐雜稅一樣一樣地增加。 雨果把笑面人格溫普蘭的悲慘故事,就安排在這樣一個環境裡。
格溫普蘭在議會裡的發言,是對那個社會的一個有力的控訴,其實格溫普蘭和他的兩個親人—一於蘇斯和蒂的悲慘遭遇本身,就是一個有力的控訴。統治者的魔手毀滅他們的幸福,即使於蘇斯牢牢守住他的“沉默是窮人唯一的朋友”的信條,他也無法逃避這一隻看不見的、可怕的手。 這幾個善良的可憐的人、他們的命運正是當時英國廣大的勞動人民的普遍命運。
然而,雨果雖然真實地描敘了一個不平等的社會面貌,但是他對那個社會的本質是缺乏認識的,因此對當時社會的階級矛盾揭露得還是不夠深刻的,也缺少正確的分析。例如,他在刻劃反面人物的時候,卻把一個地位屬於次要的巴基爾費德羅寫成了首惡,似乎沒有這個人物從中施展他的陰謀詭計,格溫普蘭的命運可能就不會如此悲慘。至於把情節發展過多地建築在意外的事件出現上,偶然性太大,也自然而然地沖淡了一出嚴肅的悲劇的性質。
格溫普蘭在自然中的成長,通過其在後來與社會這大風暴的較量中能更好的反映出來。在《笑面人》中,自然是殘酷無情的,但相比於社會,卻有種小巫見大巫的味道。如在第一部第一卷中,作者用的標題是“人心比夜黑”。之所以這樣說,首先是因為當時的社會流行製造笑面這種殘酷的娛樂方式,比那年難得一遇的冰寒更恐怖;其次是因為當“船上的兒童販子為了自己平安過境,竟將給他們當“奴隸”使喚的格溫普蘭留在了荒無人煙的雪地中。而在第一部第三卷第四章中,則題為“另一種荒野”,這是格溫普蘭帶著蒂歷盡乾辛萬苦後,看到房屋以為要得救了的情況下,卻叫不開一扇可以給他們哪怕是一口水的門。社會的荒野比自然的荒野更加讓人無所適從。通過自然,可以讓我們更深刻地領會到社會的冷漠無情。正如作者所言,“人類的風暴比海洋的風可怕”。面對如此巨大的社會風暴,格溫普蘭堅持自己的立場,沒有被貴族的身份誘惑,從人民的立場,在議會上發出義正嚴詞的控訴,發出與其貴族血統不相協調的聲音。在殘酷的社會風暴面前,在失去蒂後他最終義無返顧地投進了海洋的懷抱,追隨蒂的腳步,成為蒂永遠的“上帝”。從某種程度上講,格溫普蘭的投海是對這個不公平社會的一種最頑強的反抗。而這種頑強,顯然與其自幼同惡劣自然的抗衡分不開。正是在自然中的成長,才使他能夠在與社會較量中也同樣頑強不屈。
在人與自然的抗衡中,人物的思想觀念日漸成熟。雨果在作品中表現最為突出的是“愛”的思想觀念。無論是孤兒格溫普蘭還是厭世者於蘇斯抑或是“瑪都蒂娜號”上的兒童販子,他們在自然的無情摧殘下同病扼憐,都萌發了“愛”的意識。
因為“愛”,人物在面對自然的和社會的險惡時才能意志彌堅。
普世救贖
看格溫普蘭與蒂的關係。兩人的愛始終停留在柏拉圖式“精神戀愛”的層面。在格溫普蘭心裡,蒂神聖而不可褻瀆。他們的結合完全是靈性意義上的結合,“他們只是用心靈接吻”。這種關係背後所揭示的是格溫普蘭與上帝的關係,蒂是格溫普蘭與上帝的交流媒介。首先,格溫普蘭通過蒂向上帝表示他的虔誠。“笑面人”本身是一個受難者,卻對命運沒有抱怨,仍然善良,富有同情心。他在暴風雪的夜晚救下了女嬰,更在未來的日子中擔當起保護人的角色,這裡完全是基督教博愛精神的體現;其次,上帝也通過蒂對格溫普蘭進行感召。小說中有一句話特別值得注意,“由於他從前曾經救過一個嬰兒,他現在興致勃勃地竟想拯救全世界。”也就是說,格溫普蘭的博愛開始於蒂,她是第一個受惠者;再從格溫普蘭的角度理解,蒂是他第一個救助的人,也是他看到的第一個不幸的人(除了絞刑架上的男屍和蒂的母親兩個死去的人)。從她身上,格溫普蘭開始認識不幸,了解現實。漫長的賣藝生涯豐富了他的見聞,讓他看清這個病入膏盲的社會:顯赫的上層壓迫著悲慘的下層。他會不自覺地說出:“我能為可憐的人民做些什麼?”這表明,格溫普蘭的內心已經上升到另一個境界,他的愛不再局限於狹隘的男女之愛,而具有了普救的內涵。
在這裡,一方面接受傳統意義上對《笑面人》結局的詮釋:“他們(指蒂和格溫普蘭)的死表達了對社會、對人生的最後抗議和對美、對善的最後維護,也表達了他們忠貞的愛情和高尚的情操。”另一方面,也可以嘗試開闢另一條道路——從宗教皈依的性質來理解格溫普蘭。通過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笑面人的人生是一位迷茫者成長為上帝忠實信徒的歷程,也是上帝在與撒旦對決的過程中不斷對信徒進行考驗的歷程。他的自殺是一種絕望,對病態的社會的抗議:也未嘗不代表一種希望,因為他去的地方是擁有永恆至福的天國。
藝術特色
浪漫主義
小說的浪漫主義特色還表現在作家對情節的安排上:整個故事是由許多出人意外的事件聯結而成的。小說一開始,一個孤苦伶仃的孩子給拋棄在荒涼的海岸上,等待著他的只有死亡,但是他卻逃出了困境。這樣的開頭就強烈地吸引住了讀者。尤其是第二部第四卷開始,約瑟安娜的來信給格溫普蘭帶來的不安,大海中漂來的葫蘆里的秘密,格溫普蘭突然一變而為克朗查理爵士,於蘇斯看見監獄裡扛出一口棺材以為格溫普蘭已被處死,約瑟安娜與格溫普蘭偶然相見,格溫普蘭在議會控訴統治者的罪惡,他尋找親人不見正想跳河時看見那頭幾乎與於蘇斯形影不離的狼狗奧莫,等等,真可以說是波瀾迭起,風雲變幻,而格溫普蘭的形象在這一連串的情節發展中也顯得愈益鮮明。這是這部小說的又一特色。
人物形象
雨果在小說中運用了他最為擅長的浪漫主義的對比手法,生動地刻畫了這幾個主要人物的形象。
格溫普蘭的臉是醜的,但是他的內心卻無比美麗。當他被人拋棄,一個人孤孤單單地跟死神搏鬥的時候,他還想到去救另外一個孩子,擔負起另外一個人的命運;他在成為爵士以後,忘記不了百姓的疾苦,痛斥了那些貴族老爺,最後情願拋棄榮華富貴,回到自己的親人身邊。因此,“雖然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怪物,可是蒂卻認為他是天上的神仙。”蒂說:“長得醜,這算得了什麼?做壞事才叫醜。格溫普蘭只做好事。所以他最漂亮。” 蒂自己呢,是一個瞎子,從小就沒有見過陽光,但是她“眼睛雖然看不見,卻充滿了亮光”。她看得到亮眼人看不到的東西,那便是格溫普蘭的內心的美。她一心愛著格溫普蘭,把格溫普蘭視做她的太陽。這是一個美麗純潔的少女。於蘇斯則是一個善良智慧的老人,他不顧自己窮困,收留下兩個孤兒,撫養大了他們;他的才智也是驚人的,在他的身上閃耀著勞動人民的智慧的光芒。然而他深受生活的磨難,懂得一套人情世故,在惡勢力的迫害下,他也不得不逆來順受。 在他們三個人之間存在著深厚的感情,他們相依為命,互親互愛,誰也離不開誰,誰也少不了誰。他們之間這種真摯的感情,加強了小說結局的悲劇氣氛。
作品影響
雖然《笑面人》沒有取得雨果前幾部作品那樣的轟動,但這部小說的創作卻標誌著作家向現實主義邁出了一大步,是他把現實主義的優點巧妙融入自己的創作後的結晶。
在紀念雨果誕辰210周年之際,法國《閱讀》雜誌重提雨果的《笑面人》,將之列入“奧林匹歐”九部最具影響的詩文杰作之中。該小說剛發表時因“過於怪誕”,並不為公眾理睬,唯受左拉賞識。左氏洞察到了此作品深刻的哲學內涵和現實意義,即在“悲慘世界”里,統治者要讓備受摧殘的賤民露出一副“笑面”,以掩飾人壓迫人的真相。
中國國家話劇院從2012年5月下旬開始在“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公演雨果話劇《笑面人》。
出版信息
中文譯本 |
---|
1978年,《笑面人》,魯膺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
2003年,《笑面人》(青少版),志華改寫,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2006年,《笑面人》,周國強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
作者簡介
維克多·雨果,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代表作家。1802年生於法國白桑松,上有兄長二人。父親為拿破崙麾下大將。少年時期家庭因父親職業而追隨軍旅遷徙各處,雖然家庭環境困難,仍然持續接受教育。
13歲時與兄長進入寄讀學校就學,兄弟均成為學生領袖。雨果在16歲時已能創作傑出的詩句,21歲時出版詩集,聲名大噪。
43歲時法王路易·菲利普綬予上議院議員職位,自此專心從政。
184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法王路易被處死刑。雨果於此時期四出奔走鼓吹革命,為人民貢獻良多,贏得新共和政體的尊敬,晉封伯爵,並當選國民代表及國會議員。三年後,拿破崙第三稱帝,雨果對此大加攻擊,因此被放逐國外。
此後20年間各處漂泊,此時期完成小說《悲慘世界》(LesMiserables),同名音樂劇即依此小說改編而成。
1870年法國恢復共和政體(第二共和),雨果亦結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國。無論政治或文學,均有貢獻。
1885年,雨果以83歲高齡辭世,於潘德拉舉行國葬。
13歲時與兄長進入寄讀學校就學,兄弟均成為學生領袖。雨果在16歲時已能創作傑出的詩句,21歲時出版詩集,聲名大噪。
43歲時法王路易·菲利普綬予上議院議員職位,自此專心從政。
184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法王路易被處死刑。雨果於此時期四出奔走鼓吹革命,為人民貢獻良多,贏得新共和政體的尊敬,晉封伯爵,並當選國民代表及國會議員。三年後,拿破崙第三稱帝,雨果對此大加攻擊,因此被放逐國外。
此後20年間各處漂泊,此時期完成小說《悲慘世界》(LesMiserables),同名音樂劇即依此小說改編而成。
1870年法國恢復共和政體(第二共和),雨果亦結束流亡生涯,回到法國。無論政治或文學,均有貢獻。
1885年,雨果以83歲高齡辭世,於潘德拉舉行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