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澳(澳門的簡稱))

澳門(澳門的簡稱)

澳(澳門的簡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澳門(葡語Macau、英語Macao),簡稱“澳”,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車牌粵Z。葡萄牙於1887年12月1日非法占領澳門,於1999年12月20日正式回歸祖國。

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地處珠江三角洲西岸。北與廣東省珠海市相接,西與珠海市的灣仔橫琴相望,東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臨中國南海。由澳門半島氹仔路環二島組成,陸地面積32.8平方公里,總人口65.6萬(截至2018年3月)。

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門的居住權,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占領澳門並將此闢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經過100多年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使澳門成為一個風貌獨特的城市,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蹟。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7月15日正式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澳門是一個國際自由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四大賭城之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其著名的輕工業、旅遊業、酒店業和娛樂場使澳門長盛不衰,成為全球發達、富裕的地區之一。2017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錄得4042.0億澳門元。2017年10月3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澳門列入全球美食文化創意城市網路。

2018年9月,榮獲“2018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獎”。

基本介紹

地名由來,歷史沿革,先民足跡,古代澳門,殖民歷史,澳門回歸,特區象徵,區旗,區徽,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候,人口,經濟,綜述,製造業,博彩業,金融業,保險業,房地產業,旅遊業,通訊及網際網路,政治,政治制度,行政架構,法律制度,社會治安,軍事,社會,市政建設,醫療衛生,教育事業,體育,社會福利,傳媒通訊,公共文化服務,交通,道路橋樑,公共運輸,港口,航空,歷史文化,綜述,文化遺產,語言,節假日,文學,飲食,歌曲,宗教,風景名勝,城市榮譽,對外關係,綜述,與葡萄牙的關係,與葡語國家的聯繫,與歐盟的關係,與美國關係,友好城市,

地名由來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它的本名為濠鏡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所以稱“澳門”。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蚝(即牡蠣),因此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這個名字源於媽祖,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從當時明朝廣東地方政府取得澳門居住權,成為首批進入中國的歐洲人。當時葡萄牙人從媽祖閣(媽閣廟)附近登入,向問當地人這裡的地名,因在媽閣廟旁,當地人便回答媽閣,於是澳門便被命名為Macau(媽閣葡萄牙語的譯音),大陸多拼寫為Macao。

歷史沿革

先民足跡

澳門地區的考古發掘,特別是1995年在路環島黑沙的沙丘中發掘出土的彩陶以及玉器,經鑑定,證實是四、五千年前的珍貴古文物,與其同時出土的石斧等石器,同近幾年來在距離澳門不遠的珠海地區出土的同類文物,屬於同一文化系統,說明早在新石器時代中華民族的祖先,已在澳門一帶的地區勞動、生息。
澳門、路環、黑沙等地,早已是中國大陸的原始居民足跡所到之處。在商周時期,古代居民已在這些地區居住活動,所以,澳門、珠海出土文物中,有春秋時期的以及戰國時期的陶器等。

古代澳門

澳門先秦屬百越地。從秦帝國起就成為中國領土,屬南海郡。澳門古稱濠鏡澳,與廣州香山縣的歷史關係極其密切。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香山已屬百越海嶼之地。約前3世紀(即秦始皇一統中國之時),澳門被正式納入中國版圖,屬南海郡番禺縣地。420年(晉朝元熙二年),澳門屬新會郡封樂縣地。
590年(隋朝開皇十年),廢新會郡改屬寶安縣地,757年(唐朝至德二年),廢寶安縣,改為廣州東莞縣轄。自南宋開始,澳門屬廣東省廣州香山縣。據史料記載,宋末名將張世傑與軍隊曾在此一帶駐紮;早期在澳門定居的人在此形成小村落,倚靠捕魚與務農種植為生。元代屬廣東道宣慰司廣州路,路治廣州,明代屬於廣州府,清朝後期前屬廣肇羅道廣州府,道治肇慶,府治廣州。
澳門半島之有大量華人定居,是在南宋皇朝傾覆之際。當幾十萬南宋軍民從福建敗退乘船長驅到達澳門一帶,有的可能踏上這片半島汲取淡水、尋找食物,有的更可能將這片荒僻地辟成藏身之所。召集澳門半島上名為“永福古社”的沙梨頭土地廟,便相傳邕建於南宋末年。大約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門半島上的望廈、濠鏡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點了。自此以後,澳門始稍有人煙,但由於地方細,耕地缺,物產少,立足生活繁衍後代並不容易。直至16世紀中葉,即明世宗嘉靖年間。

殖民歷史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雖然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中葡會議草約》和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占領澳門,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1622年,荷蘭人攻打葡萄牙租借自明朝的澳門,被擊敗(澳門之戰)。
葡萄牙人最初限定只能居住在澳門南方,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馬士加路也為首任澳門總督。澳門歷史上以中西文化交流馳名於世,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在地區上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曾在世界經濟的運轉中發揮重大作用。
澳門自被葡萄牙侵占以來,葡萄牙人在澳門一直擁有特權或特殊地位,這使普遍居民大小程度的不滿;從1849年8月29日沈志亮刺殺總督亞馬留伊始,直至1966年12月3日因文化大革命和氹仔學校事件而觸發的“一二·三”事件,均顯示了民間對於葡萄牙人在澳門的特權一直深感不滿。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革命成功,實行非殖民地化政策,承認澳門是被葡萄牙非法侵占的,並首次提出把澳門交還中國。由於當時不具備適當的交接條件,時任總理的周恩來提出暫時維持澳門當時的狀況。
19世紀澳門港19世紀澳門港

澳門回歸

主詞條:一國兩制
1984年10月3日,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用“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澳門問題。
1986年,中葡兩國政府開始為澳門問題展開了四輪談判。
1987年4月13日,兩國總理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及兩個附屬檔案。聯合聲明說,澳門地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是中國的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中國承諾向澳門實行一國兩制,保障澳門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澳人治澳”的權利。
1993年3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於北京通過《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1999年前葡國管治下的一個中國領土,澳門的主權屬於中國。
1999年12月20日零時,在中葡兩國元首見證下,第127任澳門總督韋奇立和第1任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於澳門新口岸交接儀式會場場內交接澳門政權。翌日(12月21日)早上,澳門民眾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部隊進駐澳門;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
2015年1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自2015年12月20日起施行。1999年12月20日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區域圖》同時廢止。
澳門澳門

特區象徵

區旗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為五星蓮花綠旗。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旗是繪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的綠色旗幟。其長和寬之比為3:2。五顆呈弧形排列的五角星,象徵著國家的統一,象徵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含苞待放的蓮花是澳門居民喜愛的花種,既與澳門古稱“蓮島”,舊稱的“蓮花地”、“蓮花莖”、“蓮峰山”相關,又寓意澳門將來的興旺發展;三片段預告瓣表示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路環兩附屬島嶼組成;大橋、海水反映著澳門自然環境的特點。底色象徵著和平與安寧,寓意澳門四周是中國的領海。

區徽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徽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徽
澳門特別行政區區徽上有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圖案,以綠為底色。區徽中間是五星、蓮花、大橋、海水,周圍以中文書寫“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下為澳門的葡文名“MACAU”。區徽圖案的含義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相同。

行政區劃

主詞條:澳門行政區劃
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堂區”作為行政區劃單位,澳門有七個堂區和一個無堂區劃分區域。但“堂區”並非正式的行政機構建置,不具法律地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澳門半島風順堂區。
澳門半島
堂區包含地區 位置
花地瑪堂區(北區)
青州、台山、黑沙環、筷子基、水塘
澳門西部
聖安多尼堂區(花王堂區)
新橋、沙梨頭
---
中區、新馬路以北、南灣、水坑尾、新口岸填海地段
東至新口岸港澳碼頭,整條環島公路至媽閣南端
荷蘭園、東望洋山、塔石
---
風順堂區(聖老愣佐堂區)
媽閣山、西望洋山、新馬路以南
80年代未進行南灣湖填海的整個媽閣半島
離島
堂區其他稱謂
氹仔
路環
無堂區劃分區域
地區曲雲
位於氹仔和路環之間的填海地段
澳門行政區域圖澳門行政區域圖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 位置
澳門特別行政區(北緯22°11',東經113°33')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西岸,隔海東望即是香港,北方的澳門半島連線廣東珠海,而南方則是氹仔路環路氹城所組成的大島,屬海島市,暫未有正式的名稱。
  • 境域
澳門的總面積因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擴大,已由19世紀的10.28平方公里逐步擴展至32.8平方公里(包含2009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准澳門填海造地360公頃合3.6平方公里的澳門新城區),面積約是華盛頓特區的1/6,新加坡的1/22、香港的1/34。澳門包括澳門半島氹仔路環兩個離島。
澳門行政地圖澳門行政地圖
半島北面與中國大陸相連,南面分別由嘉樂庇大橋、友誼大橋西灣大橋與氹(dàng)仔連線;至於氹仔與路環,則由全長2.2公里、6線行車的連貫公路相接。
陸地部分包括澳門半島氹仔島路環島,與廣東省陸界相連,界線包括:一是關閘澳門邊檢大樓段,即以關閘澳門邊檢大樓北側界線作為區域界線。二是關閘澳門邊檢大樓西側鴨涌河段,其中,從關閘澳門邊檢大樓地段西側與鴨涌河澳門一側堤岸交匯處起,沿鴨涌河至規劃的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珠海出入境大廳西南側邊線與鴨涌河澳門一側堤岸交匯處止,以鴨涌河澳門一側堤岸為界;鴨涌河其餘河段以河道中心線為界。
海上部分將過去的習慣水域管理範圍明確確定為海域面積85平方公里。界線包括:一是內港段,即內港錨地以及內港航道北段。二是路氹航道段,即路氹航道(規劃)東邊界。三是澳門南部海域段,即橫琴島大窩山最南端所處緯線以北海域。四是澳門東部海域段,即以九洲港航道西側、崖13-1天然氣管道西側及澳門已開展管理活動的海域邊界為界。五是港珠澳大橋珠澳口岸人工島段。六是澳門北部海域段,以等距離線法劃定兩地界線。

地質構造

澳門存在前泥盆紀和泥盆紀地層,野外所見的沉積岩出露於路環島石排灣之南的半山公路上,呈狹長帶狀,凼仔北部出露有粘土質砂岩或泥質砂岩。澳門的第四系包括沖積層、海積層、殘坡積層、崩積物和人工堆積物等,大都位於地表,覆蓋於本區大部分基岩之上。
澳門地形圖澳門地形圖
澳門地區的岩漿岩廣泛分布,均屬侵入岩,內有中酸性岩、酸性岩和基性岩脈等多種岩石類型。澳門地區的脈岩類有偉晶岩、基性岩和石英脈等。包括澳門在內的整個區域,按地槽學說屬華南褶皺系的贛湘桂粵褶皺帶與東南沿海斷褶帶的交接地段,是一個以斷陷為主的山間窪地和三角洲盆地。大地水準測量表明,在地殼運動的垂向上,盆地及其兩側仍沿襲著斷裂繼承性活動及斷塊差異性升降為特徵的新構造運動特點。

地形地貌

澳門地貌類型由低丘陵和平地組成,地勢南高北低,澳門全區最低點為南海海平面,海拔0米,最高點為路環島塔石塘山(KoloaneAlto),海拔172.4米。
澳門地貌澳門地貌
澳門過去是廣東省中山市(古稱香山縣)南端的一個小島,屹立海中,與當代的離岸島嶼無異,其後由於西江的泥沙沖積,在澳門與大陸之間由於海水對流關係沖積成一道沙堤(蓮花莖,今關閘馬路),才與大陸相連線,成為一個半島。
在澳門半島有蓮花山、東望洋山、炮台山、西望洋山和媽閣山,在凼仔島有觀音岸、大凼山(雞頸山)、小凼山,在路環島有九澳山、疊石塘山。澳門海岸線長達937.5公里,形成了南灣、東灣、淺灣、北灣、下灣(以上位於澳門半島)、大凼仔灣(凼仔)、九澳灣、竹灣、黑沙灣、荔枝灣(以上位於路環)等多處可供船隻灣泊的地方。

氣候

澳門三面環海,一年中有兩次太陽直射,輻射強烈,蒸發旺盛,具有熱量豐富、水汽充足、高溫多雨的氣候特點,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同時亦帶有熱帶氣候的特性,年平均氣溫約22.3℃,全年溫差變化在11~14℃。2007年全年平均氣溫為23.2℃。春、夏季潮濕多雨,秋、冬季的相對濕度較低且雨量較少。颱風季節為5-10月,以7-9月最為頻密。澳門北靠亞洲大陸,南臨熱帶海洋南海,既受到來自大陸的中高緯大氣環流影響,也受來自海洋的低緯大氣環流影響,所以冬夏季環流轉換明顯,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區。

人口

  • 綜述
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統計數據,2016年8月澳門總人口為65.0834萬人,較2011人口普查時增加17.8%。2016年終總人口為64.4900萬人。2017年年底澳門總人口為65.31萬人,住戶數目為191500戶。
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統計數據,2017年的新生嬰兒共6529名,出生率為10.1‰,新生嬰兒性別比為107.5,女性占53.0%。老年人口(65歲及以上)占10.5%,成年人口(15-64歲)的比重則下跌1.0%至76.7%,死亡率及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分別為3.3‰及2.4‰。
截至2018年3月底,澳門2018年第一季度新增人口3,600人,常住總人口已達65.6萬人,再創歷史新高。
  • 民族
漢族居民占全區總人口的97%,葡萄牙籍(包括土生葡人)及菲律賓籍居民占3%。澳門華人大部分原籍廣東珠江三角洲
  • 就業
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統計數據,2017年總體失業率為2.0%,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勞動力參與率(70.8%)及本地居民勞動力參與率(64.7%)分別下降1.5及0.5%。外地雇員共17.95萬人,其中28.5%從事酒店及飲食業。

經濟

綜述

澳門是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主要以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為主。澳門經濟規模不大,但外向度高,是中國兩個國際貿易自由港之一,貨物、資金、外匯、人員進出自由,亦是區內稅率最低的地區之一,具有單獨關稅區地位,與國際經濟聯繫密切,更與歐盟及葡語國家有著傳統和特殊的關係。
2016年澳門主要經濟指標2016年澳門主要經濟指標
2016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為3394.472億澳門元,第二產業比重下跌,第三產業比重回升,第二產業占行業增加值總額的比重由2015年的7.8%下跌至2016年6.6%,第三產業的比重由92.2%上升至93.4%,其中博彩及博彩中介業的比重為47.2%,非博彩服務業的比重為46.2%。
2017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錄得4042.0億澳門元,實質增長9.1%。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2017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預測2018年澳門經濟實質增長7.0%。2017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1.2%。2017年出口總額同比上升12.3%至112.8億澳門元,年入境旅客總數為3261.1萬人次。主要貿易夥伴包括有中國內地、歐盟、美國和香港等。
澳門本地生產總值一覽表
類別時間
---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本地生產總值
447444.1
442070.0
346859.7
339447.2
增長率(%)
11.2
-1.2
-21.5
-2.1
人均本地生產總值( 澳門元- 當年價格)
692501
710895
565301
554619
人均本地生產總值(美元- 當年價格)
86680
89005
70795
69372
註:環比物量為2014年,單位:百萬澳門元。資料來源:

製造業

澳門製造業是以紡織製衣業為主,且以勞動密集和外向型為模式發展,大部分產品銷往美國歐洲。製造業在澳門歷史悠久,早期以炮竹神香為主,澳門製造業主力的紡織製衣業始於20世紀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進入黃金時期,除紡織製衣業之外,玩具、電子和人造絲花等工業亦蓬勃發展。90年代,澳門受到歐美兩大出口市場經濟疲弱、本地工資上漲的影響,加上新興工業國家在產品價格上的競爭,製造業發展的步伐明顯放緩。
隨著環球製造業供應鏈的轉變,以及區域內生產成本的差異,自90年代起澳門經濟發展向服務業轉型,製造業占本地生產總值比重由1989年的20.6%下降至2015年的0.6%。2016年,澳門出口總值為100.5億澳門元,按年下跌6.0%。其中澳門本地產品出口總值為19.6億澳門元,按年上升7.8%;再出口總值為80.8億澳門元,按年下跌8.9%。香港繼續成為澳門主要出口市場,所吸納的貨值占澳門出口總值的55.3%;內地占澳門出口總值的17.4%;而美國則占1.6%。

博彩業

澳門的博彩業在其經濟中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與蒙特卡洛拉斯維加斯並稱為世界三大賭城,1847年澳門已有賭博合法化的法令。賭業專營,由政府開設。1961年2月,葡萄牙海外省頒布法令,準許澳門以博彩作為一種“特殊的娛樂”。
澳門為國內僅有的合法賭博之地,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正式寫入要將澳門建設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澳門獲淮合法經營的博彩類別主要有:幸運博彩、互動博彩、互相博彩及彩票等。各種博彩的分類主要由《娛樂場幸運博彩經營法律制度》界定。幸運博彩是澳門博彩業最重要的組成部份,2016年,幸運博彩毛收入占博彩業毛收入總額的99.50%。
截至2016年年底,澳門共有38個幸運博彩娛樂場營運,2016年,澳門全年博彩毛收入2241.28億澳門元,較2015年同期微跌3.3%。當中幸運博彩毛收入約2232.10億澳門元,同樣較2015年下滑3.3%,仍保持全球最大博彩市場的地位。
2017年,澳門博彩毛收入同比2016年上升19.0%至2666.1億澳門元,博彩稅總收入為998.5億澳門元,同比上升 18.3%。

金融業

主詞條:澳門幣
1.銀行體系
澳門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公司、金融公司、融資租賃公司,金融中介業務公司、兌換店、現金速遞公司、非銀行信用機構以及海外金融機構代表處。截至2016年12月3日,在澳門獲淮經營的金融機構有29個銀行(其中1間為特區政府擁有的郵政儲金局)。
截至2016年底,澳門29個銀行擁有13908億澳門元的總資產,211個總部及分支機構,6122名從業人員。銀行體系的存款總額達9421億澳門元,而貸款總額接近7843億澳門元,貸存比率83.3%。
2.貨幣
澳門的官方貨幣單位是澳門幣(PATACA)。紙幣面額計有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及1000元六種;硬幣有1毫、2毫、5毫、1元、2元和5元六種。發鈔銀行兩個:大西洋銀行中國銀行。澳門並無任何外匯管制。在澳門售賣的商品和所提供的服務收費一律以澳門幣計算,但也可使用港幣或其他流通貨幣。至今,澳門幣還被當地人稱作“葡幣”。
2002年9月起,中國銀行在廣東省部份主要城市的分支機構,開辦澳門元的存款、匯入匯款和兌換業務。澳門採用貨幣發行局制度,澳門元的發行必須有百分之百的外匯儲備作支持。發鈔代理行必須按以1港元1.03澳門元的固定匯率,向澳門金融管理局交付等值的港元以換取無息負債證明書,由於港元與美元掛鈎,所以澳門元間接與美元掛鈎,匯率約為1美元兌8澳門元。

保險業

截至2016年底,澳門獲許可經營的保險公司共有23個,保費收入為205億澳門元,較2015年上升45.2%。人壽保險的保費收入約占市場總收入的89.5%,其餘的10.5%來自非人壽保險。壽險保費收入較上年增長52.4%,總額達183.4億澳門元;非人壽保險保費收入則錄得3.7%的升幅,總額為21.6億澳門元。

房地產業

以實用面積計算,2016年澳門住宅單位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86342元,較2015年微跌0.6%。2016年,全年新動工樓宇總建築面積為86.8萬平方米。
2016年,澳門繳納物業轉移印花稅的樓宇單位及停車位買賣共14108個,按年增加44.4%;成交金額741.3億澳門元,按年增加43.5%。住宅單位買賣總值587.6億澳門元,按年上升75.7%;住宅樓及現貨住宅成交金額分別為162.6億澳門元及425.0億澳門元。

旅遊業

2017年,澳門入境旅客總數為3261.1萬人次,同比增加5.4%;2017年12月底有78個酒店,酒店入住率為 87.4%。2017年第四季度旅客人均消費為2072澳門元,同比上升13.2%。

通訊及網際網路

至2016年年底,澳門的固網電話線共134072條。在澳門半島和兩個離島街上和公共場所裝置的公共電話,至2016年年底共有676部。澳門的國際長途電話可直撥246個國家和地區。至2016年年底,5家流動電信服務公司的用戶合共為1969972戶,行動電話普及率約為304.15%。
2016年年底,澳門的網際網路用戶客戶人數為178092戶。截至2016年年底,WiFi任我行的服務地點共有201個。
澳門澳門

政治

政治制度

  • 澳人治澳、高度自治
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區的憲制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也同時開始實施。
澳門特區的制度和政策,以及有關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規定為依據。根據基本法,除防務和外交事務外,澳門特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澳門特區的行政機關和立法機關由澳門永久性居民組成。澳門特區保持自由港、單獨的關稅地區地位,資金進出自由和金融市場與各種金融機構經營自由,並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體育等領域,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單獨與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定和履行有關協定。
澳人治澳是指由澳門人當家作主,自行管理澳門。特區的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委員、立法會議員、終審法院院長、檢察長必須是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其中部份職位還必須由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高度自治指的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澳門特區依照《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實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干預屬於澳門特區自治範圍內的事務。特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人大常務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權力。
但高度自治不等於完全自治,為維護國家的統一,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央人民政府保留必要的許可權。例如,與澳門特區有關的外交事務和防務,由中央人民政府負責管理。

行政架構

  • 行政長官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澳門特區的首長,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區負責。行政長官由年滿40周歲,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20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行政長官在本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為5年,可連任一次。
2014年12月20日,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宣誓就職。
歷任行政長官
姓名任期
何厚鏵(Edmund Ho Hau Wah)
1999年12月20日—2004年12月19日
何厚鏵(Edmund Ho Hau Wah)
2004年12月20日—2009年12月19日
崔世安(Fernando Chui Sai On)
2009年12月20日—2014年12月19日
崔世安(Fernando Chui Sai On)
2014年12月20日—今
  • 特區政府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是澳門的行政機關。政府的首長是行政長官。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設司、局、廳、處。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主要官員由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15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澳門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澳門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負責制定並執行政策;管理各項行政事務;辦理《基本法》規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權的對外事務;編制並提出財政預算、決算;提出法案、議案,草擬行政法規;委派官員列席立法會會議,聽取意見或代表政府發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必須遵守法律,對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負責;執行立法會通過並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會作施政報告;答覆立法會議員的質詢。
司: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設有5個司,分別為:行政法務司、經濟財政司、保全司、社會文化司、運輸工務司。各司設司長1名,領導該司工作,並在不同的施政領域行使職權。當行政長官短期不能履行職務時,由各司司長按照排列順序臨時代理行政長官職務。
局:直屬於司的單位,履行特定範圍內的職能。
廳:局的附屬單位,以進行技術設計為特性。
處:局或廳的附屬單位,以執行技術工作為特性。
澳門特區的公共部門還設有組及科的附屬單位。
特區政府各主要官員為各司司長、廉政專員、審計長、警察部門及海關主要負責人。主要官員由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15年的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 行政會
行政會是協助行政長官決策的機構。
  • 立法機構
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區享有立法權,立法會是澳門特區的立法機關。立法會通過的法案,須經行政長官簽署、公布,方能生效。立法會的機關,包括主席、執行委員會、章程及任期委員會、常設委員會、跟進委員會和臨時委員會。特區立法機關制定的法律須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備案不影響該等法律的生效。
立法會機構架構立法會機構架構
  • 司法機構
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組織綱要法》規定,特區設有兩個獨立的司法機關,分別是行使審判權的法院和行使檢察權的檢察院。
澳門特別行政區設有初級法院、中級法院和終審法院。澳門的終審權屬於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法院的組織、職權和運作由法律規定。而初級法院可根據需要設立若干專門法庭。特區繼續保留原刑事起訴法庭的制度。
各級法院的法官,根據由法官、律師和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推薦,由行政長官任命。選用法官以其專業資格為標準,符合標準的外籍法官也可聘用。有多名資深葡人法官在各級法院服務。各級法院的院長由行政長官從法官中選任。終審法院院長由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法律制度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法律制度,建立在法治和司法獨立的基礎上。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特區的法律制度以大陸法為根基。
司法機構架構司法機構架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檔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通過,《基本法》規定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的制度,確保國家對澳門的基本方針政策得以實施。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會、經濟制度、有關保障居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關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規定為依據。
澳門特別行政區原有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規和其它規範性檔案,只要不牴觸《基本法》,仍繼續生效。《刑法典》、《刑事訴訟法典》、《民法典》、《民事訴訟法典》、《商法典》是澳門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國防、外交及其它在澳門特區自治範圍以外的事務的全國性法律,可由特區公布或自行立法,在澳門施行。
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及《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組織綱要法》規定,特區設有兩個獨立的司法機關,分別是行使審判權的法院和行使檢察權的檢察院,澳門特別行政區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法院獨立進行審判,只服從法律,不受任何干涉。
澳門特區法官依法進行審判,不聽從任何命令或指示,但《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9條規定的情況除外。法官履行審判職責的行為不受法律追究。特區檢察院獨立行使法律賦予的檢察職能,不受任何干涉。
根據《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司法組織綱要法》設定的特區三級法院體制,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後隨即全面運作。澳門特區成立後,設立組成第一審法院的初級法院及行政法院,並由其行使《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賦予的審判權。
澳門特別行政區設有初級法院、中級法院和終審法院。澳門的終審權屬於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法院的組織、職權和運作由法律規定。而初級法院可根據需要設立若干專門法庭。特區繼續保留原刑事起訴法庭的制度。
各級法院的法官,根據由法官、律師和知名人士組成的獨立委員會推薦,由行政長官任命。選用法官以其專業資格為標準,符合標準的外籍法官也可聘用。有多名資深葡人法官在各級法院服務。各級法院的院長由行政長官從法官中選任。終審法院院長由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社會治安

澳門治安穩定,罪案率比全球很多城市都低,區內設有國際刑警組織中國國家中心局澳門支局。澳門警察總局是負責指揮及領導治安警察局和司法警察局執行行動的機關,於特區政府成立後組建,屬於特區的內部保全系統組成部份,在2001年10月投入運作。澳門特警隊於1979年正式成立,有隊員688人。
澳門司法警察局是專責預防、調查犯罪,協助司法機關及特區政府其他部門進行刑事偵查的警察部門。
澳門保全部隊由澳門保全部隊事務局、澳門治安警察局、澳門消防局和澳門保全部隊高等學校組成。至2016 年底,澳門保全部隊有軍事化人員6245名、文職人員1007名,合共7252名。
澳門特區海關組織架構包括領導層、行動管理廳、口岸監察廳、智慧財產權廳、海上監察廳、資訊通訊廳、行政財政廳、內部審查辦公室等。澳門特區海關於2001年11月1日正式運作,11月6日舉行成立典禮及海關大樓揭幕禮。每年11月6日為海關成立紀念日。
澳門海關海上監察廳負責澳門習慣水域的巡邏工作,透過與廣東省公安邊防總隊和廣東省海警總隊的合作和聯繫,打擊偷渡和走私活動。海關船隊有巡邏船9艘及巡邏快艇22艘。

軍事

1623年葡萄牙向澳門派駐第一支部隊,1974年葡萄牙發生4.25革命,葡新政府宣布放棄殖民主義,承認澳門是中國的領土,1975年底,駐澳門葡軍全部撤離。
葡軍撤離後,在原駐澳門葡軍司令部的基礎上,成立了既負責澳門防務也負責維持社會治安的澳門保全部隊,並由葡軍現役軍官負責組建保全部隊的上層機構和各個分支單位,1999年底,最後一批在澳門擔任公職的葡軍軍人撤離澳門。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簡稱駐澳部隊)自1999年12月20日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當天進駐澳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駐軍法》,駐澳部隊在不干預澳門特區地方事務的原則下,負責防務工作,而特區政府必要時,可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澳門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

社會

市政建設

2009年11月,中央政府正式批覆同意澳門特區政府填海造地約350公頃。2013年,新城A區填海工程啟動。
根據澳門土地工務運輸局的資料,2016年竣工的樓宇項目合共50個,住宅總建築面積為46519平方米,單位總數404個;商業單位合共86個,總建築面積為14226平方米;工業/倉庫1個,總建築面積為3582平方米;停車場合共提供303個車位,涉及面積為10364平方米。
珠海對澳門原水供應系統主要由兩部份組成:於1988年開始運作的南系統以及於2007年開始部份運作的竹銀水源系統,兩組系統由廣昌泵站連線。澳門共有5座污水處理設施,總處理能力達每天35.6萬立方米。
澳門的輸電網由22個主變電站及6座高壓開關電站,以及由長達293公里的66千伏、110千伏及220千伏高壓電纜所組成。

醫療衛生

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2016年的統計,澳門醫生、護士、病床與人口的比例分別為0.0027、0.0036及0.0025。2016年的死亡率為0.0034, 一歲以下嬰兒的死亡率亦為0.0017。出生時平均預期壽命男性為80.3歲,女性為86.4歲(2013年-2016年),達到世界領先的水平。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的組別分類,腫瘤是澳門的頭號都市殺手病,其次為循環系統疾病,第三位是呼吸系統疾病。2016年的統計資料顯示,這三種疾病死者占全年死亡人口的比率分別是:36.6%、24.4% 和17.0%。
澳門有5個醫院、719個各式初級衛生護理服務。2016年,澳門衛生局總開支約63.1億澳門元,較2015年增長7.19%。澳門共有7個衛生中心及3所衛生站。截至2016年底,初級衛生保健網路共有153名醫生(包括西醫、中醫及牙醫)和191名護士。2009年起,特區政府推出醫療補貼計畫,每年向每位澳門永久性居民發放醫療券。

教育事業

  • 非高等教育領域
澳門是大中華地區第一個提供15年免費教育的地區,2006年《澳門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頒布實施後,非高等教育分為正規教育和持續教育兩種類型。正規教育包括幼兒教育國小教育中學教育特殊教育;持續教育則包括親職教育回歸教育社區教育職業培訓以及其他教育活動。職業技術教育只在高中階段開設,可同時在正規教育和回歸教育中實施。澳門的學校系統由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組成,並由公立學校和接受資助、提供免費教育的私立學校組成免費教育學校系統。
各項津貼和資助計畫各項津貼和資助計畫
澳門的私立學校分為本地學制和非本地學制兩類。根據教育暨青年局統計資料顯示,2016/2017學年,澳門共有77所學校,其中公立學校10所,私立學校67所;67所私立學校中,開辦正規教育學校共有64所,只開辦回歸教育的學校有3所;74所開辦正規教育的學校(包括10所公立學校,64所私立學校),65所學校屬免費教育系統,9所學校屬非免費教育系統。
  • 高等院校
澳門的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只有30多年,早期由於高等院校較少,提供的課程及學術範疇亦較為單一。但隨著院校逐漸增加,以及社會對不同專業知識的需求,課程類別已日趨多元化。第一所現代高等院校“東亞大學”成立於1981年,澳門大學新校區位於廣東省珠海市橫琴島,於2013年7月20日交付澳門特區政府。
截至2017年,澳門共有院校12所,其中,公立高校4所,私立高校6所,私立研究機構2個。2016/2017學年,澳門各院校共有2265名教學人員,高教課程註冊學生32750人,澳門於2012年分別加入了高等教育質素保證國際網路(INQAAHE) 及亞太質素保證網路(APQN),2015年成為美國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CHEA)轄下的高等教育質素保證國際組織(CIQG)的會員。澳門的高等教育一般從9月至翌年7月為一學年,多分為上學期(9月至翌年1月)、下學期(2月至7月)兩個學期,8月為暑假,但部分研究生課程的入學時間不受學期限制。
澳門高等院校

體育

澳門先後於2005年10月底以及2006年成功舉辦2005年澳門第四屆東亞運動會及2006年葡語系運動會,其中主場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於2005年7月開幕。除了舉辦在2005年及翌年主辦的澳門第四屆東亞運動會第一屆葡語系運動會之外,澳門分別在2007年及2009年舉辦第二屆亞洲室內運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學生運動會。
澳門的大型體育活動包括澳門藝術節、澳門國際龍舟賽、澳門世界女排大獎賽、武林群英會、澳門高爾夫球公開賽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和澳門國際馬拉松等。

社會福利

2008年11月,澳門特區政府公布《社會保障和養老保障體系改革方案》,澳門社會保障制度分為強制性供款制度及任意性供款制度。
2016年,澳門社會工作局共資助236個/項各類型的社會服務服務設施/服務,特區政府於2005年開始向年滿65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發放敬老金,於每年10月向合資格者以每年一次的形式進行發放。2016年發放金額為每人8000元,全年總發放金額超過5.88億澳門元。澳門有18個安老院舍和2個長者綜合服務設施,社工局在全澳不同地區共設立5個社會工作中心。
2016年,澳門共有51個託兒所,有9個受社工局資助的兒童及青少年院舍,有5個獲資助的殘疾人士庇護工場、職訓中心及輔助就業中心,有2個由特區政府資助的康復綜合服務中心,包括1個智障人士康復綜合服務中心。

傳媒通訊

1990年8月,澳門頒行《出版法》,規範出版自由和資訊權的行使,以及報刊、編印和新聞通訊等企業的活動。2016年,在新聞局新登記的出版物,包括周報、雙周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及季刊共12份。
  • 電子傳媒
澳門的電子傳媒機構包括1間電視台(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2間廣播電台(澳門電台綠邨電台),1間有線電視台(澳門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和3間以澳門為基地、提供衛星電視廣播服務的公司(澳門衛視股份有限公司、澳亞衛視有限公司、澳門蓮花衛視傳媒有限公司)。
  • 報業
澳門的報業已有100多年歷史。1839至1840年林則徐在廣東禁菸期間,曾命人摘譯英文《澳門月報》,在廣州出版《澳門新聞紙》以供施政參考。1893年7月18日,孫中山與澳門土生葡萄牙人飛南第等合作創辦以中文、葡文刊印的《鏡海叢報》。1897年2月22日,康有為、梁啓超創辦《知新報》。辛亥革命後,澳門中文報業蓬勃發展,《澳門時報》、《豪鏡晚報》、《澳門通報》、《豪鏡日報》等多家報紙創刊。
澳門有13 家中文日報,總印數超過10萬份,包括:《澳門日報》、《華僑報》、《大眾報》等。中文周報主要有《訊報》、《澳門脈搏》、《澳門文娛報》等。
澳門的葡文日報有《句號報》、《澳門論壇日報》及《澳門今日》3家; 葡文周報有《號角報》和以中葡雙語出版的《澳門平台》。
英文日報有《澳門郵報》、《澳門每日時報》和《Macau Business Daily》。
  • 駐澳傳媒
澳門沒有自己的通訊社。新華通訊社及葡萄牙新聞社在澳門設有分社或代表處;人民日報社中國新聞社在澳設有分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廣播電視、上海文匯報、信報財經新聞、亞新社、香港電台香港文匯報等傳媒機構都在澳門駐有記者。

公共文化服務

1982年,澳葡當局成立“澳門文化學會”,協助當局制訂和執行文化政策,澳門有公共圖書館14間、博物館6間、展覽館9間和體育場所18個。澳門規模最大的圖書館是公共圖書館,南灣閱書報室則是規模較大的華人圖書館。澳門的博物館主要是保存和收藏澳門的文物和資料,最大的澳門博物館於1998年開放。

交通

道路橋樑

澳門特區道路總長度為324.1公里,澳門半島為187.4公里,凼仔及填海區為83.9公里,路環島為42.9公里,另外,橫琴島澳門大學新校區為4.6公里。
澳門半島與凼仔和路環,經由三座大橋及一片填海土地相連線:嘉樂庇總督大橋(俗稱澳凼大橋)、西灣大橋蓮花大橋
澳門行車道路總長度為427.4公里,其中澳門半島為201.3公里,凼仔及填海區為140.3公里,路環島為64.6公里,嘉樂庇總督大橋為5公里,友誼大橋為10.2公里,西灣大橋為4.2公里,蓮花大橋為1.8 公里。另外,澳門大學新校區行車道路長度為14.0公里。
2016年12月16日,澳門特區政府、珠海市政府宣布,澳門單牌機動車輛入出珠海橫琴的新政於2016年12月20日正式實施,符合申請資格、通過審核登記的第一批澳門機動車可以駛入橫琴。澳門特區政府和珠海市政府同時頒布了《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管理暫行辦法》、《澳門機動車入出橫琴管理細則》。

公共運輸

澳門交通系統比較完整。澳門半島和離島有良好的道路網,公共運輸工具齊全,有巴士、的士和計程車服務,供居民和遊客使用。
  • 公共汽車
澳門公共巴士服務目前由3間巴士公司營運:澳門新福利公共汽車有限公司、澳門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及澳門新時代公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的士
至2016年年底,澳門投入服務的巴士共867台,其中小巴245台、中巴116台、大巴506台,行走79條巴士路線。截至2016年年底,澳門共有黑色的士1475輛。持有有效的士司機專業工作證者共16431人。
  • 軌道交通
澳門輕軌氹仔市中心路段建造工程於2012年2月26日破土動工,標誌著澳門輕軌工程建設的正式啟動。氹仔段預計於2016年先行運營。
澳門輕軌路線圖澳門輕軌路線圖
根據規劃,澳門軌道交通系統設兩條路線。第一期路線往來關閘和北安碼頭,全長21公里,設21個車站,預計每小時單方向載客量約14200人次;第二期路線往來於關閘和媽閣間,全長約5公里。
澳門輕軌建成後,將與廣珠城際軌道交通無縫對接,並可通過它接通全國的城際及高速軌道網。

港口

澳門特區有外港、內港、凼仔臨時客運碼頭、九澳港、九澳貨櫃碼頭和九澳油庫等海運碼頭。
2016年,往來港澳的客船共114864班次,往來內地的客船有24591班次。2016年,經海路入境的旅客為 10777625人次,較2015年下跌5.57%。
在貨櫃運輸方面,2016年經海路實際進出的貨櫃共88990櫃次,海路貨櫃總吞吐量為129417標準貨櫃單位,兩項數據分別較2015年下降11.68%和13.56%。

航空

主詞條:澳門國際機場
澳門國際機場位於凼仔島東端及其鄰近海域。其中客運大樓建於雞頸山經爆破的平地上,而停機坪則建在填海地上。2016年使用澳門國際機場的乘客共有6628567人次,比2015年上升13.7%,貨運量為32891噸,上升 9.4%。航機升降56932架次,上升2.2%。2016年從機場入境的旅客有2404699人次。
至2016年12月31日,澳門與49個國家草簽雙邊航班協定,當中的41份獲正式簽署,在澳門註冊並提供航班服務的航空公司共有3家。

歷史文化

綜述

由於澳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所以澳門文化是有深厚傳統內涵的中華文化和以葡萄牙文化為持質的西方文化共存的並行文化,是一種以中華文化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

文化遺產

至2014年底,澳門共有1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8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類別遺產代表作申報立項時間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09年粵港澳三地聯合申報
2011年5月
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12年6月
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
土生土語話劇
2014年12月
資料來源:

語言

澳門的官方語言分別是漢語葡萄牙語。澳門以漢語粵方言(粵語)為日常用語的居住人口占85.7%,福建方言占4%,國語占3.2%,其他漢語方言占2.7%,而使用葡萄牙語的人口則為0.6%,其餘人口使用英語(1.5%)、塔加洛語(菲律賓,1.3%)及其它語言(2001年)。
澳門土語(Macanese,葡萄牙文叫“巴度亞”(Patuá))是由葡文、馬來語、粵語、英文、古葡文以及少許荷蘭文、西班牙文和義大利文混合而成的澳門方言,曾是澳門土生葡人常用的語言,已幾乎絕跡。澳門最後一位以澳門土語進行創作的土生葡人作家是若瑟·山度士·飛利拉。

節假日

2001年1月1日(2000年9月29日發布)生效的《澳門政府第60/2000號行政命令》規定每年的公眾假期為元旦、勞動節國慶節(國慶日、國慶翌日)、追思節、聖母無原罪瞻禮、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聖誕節(聖誕節前日、聖誕節);春節(正月初一至初三)、清明節復活節(耶穌受難日和耶穌復活前日)、佛誕、端午節重陽節冬至節中秋節(即中秋節翌日)共15個節日累計20日為公眾假期。
2015年9月3日,澳門特區政府訂定為強制性假日。

文學

澳門文學可追溯到萬曆十八年即1590年,明代以寫《牡丹亭》著稱的戲劇家湯顯祖被貶廣東之後,次年特地繞道來到澳門遊覽,把他對澳門的新奇印象寫進題為《香山逢賈胡》等五首詩中。後來他還把“番鬼”(洋商人)、“通事”(翻譯官)寫進傳奇《牡丹亭》。這體詩詞在澳門後繼有人。他們出版的數種《澳門當代詩詞選》,裡面的精品完全可以與內地創作爭一日之短長。

飲食

澳門土生菜是澳門獨特的美食,用豐富的配料烹調出揉合中葡特色的佳肴。16至17世紀期間,葡萄牙航海事業發達,商人經營香料貿易,商船途經非洲、印度沿岸、東南亞地區的馬六甲等地始抵達澳門,將沿途各地的香料和飲食文化帶到澳門。澳門烹飪吸收了廣東地區的烹飪法和食材。此外,葡萄牙人與上述不同地區的族群及澳門的本地華人通婚,以致各地與本地的材料、菜色和煮法漸漸融入澳門的傳統葡國菜。澳門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於2012年獲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歌曲

《七子之歌》·澳門聞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但是他們虜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哇!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註:後由李海鷹譜曲,容韻琳領唱,在1999年春晚上演出。

宗教

澳門的宗教充分體現中西文化交融的特徵,除佛教道教儒教信仰為主體的民間信仰之外,也有傳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歷史源遠流長。澳門全區人口中佛教信徒占50%,天主教信徒占15%,無宗教信仰者及其他教信徒占35%。新興宗教的國際基士拿知覺協會、日本的神慈秀明會、澳門創價學會等都有在澳門活動,只是規模較主流宗教相對小。
  • 佛教
佛教信仰在澳門華人群體的社會生活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澳門居民大多數是華人,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佛教信仰在澳門華人的文化和生活中植有深厚根基。澳門有不少佛教團體,主要的有成立於1997年的澳門佛教總會。澳門有廟宇40多座,數十間土地廟和神舍,以供奉觀音、天后和關帝居多。特區政府成立後,將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佛誕日定為公眾假期。
澳門市中心的小巷澳門市中心的小巷
  • 天主教
澳門天主教教區於1576年1月23日由教宗額我略十三世頒令成立,成為近代遠東第一個主教區。澳門教區成立初期,涵蓋的範圍極廣,包括中國日本越南東南亞沿海各島嶼。
澳門天主教教區首位署任主教是耶穌會會士賈耐勞。澳門教區的實際範圍只局限於澳門本埠,共擁有堂區6個,準堂區3個,傳教區聖堂3間。獨立建築物形式的大小聖堂18間,設立在公教機構建築物內的小聖堂55間。
  • 基督教(更正教)
基督教傳入中國共有四次,分別在唐、元、明和清朝,最後兩次都與澳門有關,近代基督教歷史,將澳門稱為福音初至之地。1807年,第一位基督教(更正教)傳教士馬禮遜,從英國倫敦傳道會來到澳門,展開基督教第四次來華歷史。澳門浸信教會於1904年創立,中華基督教會志道堂於1906年在黑沙灣建堂;1938年,聖公會在澳門開展工作。澳門的基督教宗派主要有:中華基督教會浸信會聖公會、宣道堂、宣道會、浸信宣道會、神召會、協基會、播道會等。澳門基督教有近80多間堂會,教牧人員逾150人,居澳信徒約8000人,經常參加崇拜者約4400人。
  • 伊斯蘭教
澳門伊斯蘭會於1935年成立,早年計畫興建清真寺及伊斯蘭中心,其中建築伊斯蘭中心的藍圖在澳葡政府時代已獲批淮。按計畫興建的清真寺,面積約有1250平方米,可容納600名禮拜者。
  • 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於1953年傳入澳門。澳門巴哈伊教的地方級教務機構-澳門分會於1958年成立。1984年於凼仔島、1988年於路環設立地方巴哈伊中心。1989年,全澳性的教務機構-巴哈伊教澳門總會成立。澳門3個分會都歸巴哈伊教澳門總會管理。

風景名勝

澳門歷史城區是一片以澳門舊城區為核心的歷史街區,其間以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線而成,包括22座建築及8個廣場前地。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澳門澳門

城市榮譽

2005—2006亞洲“最具經濟發展潛力城市”
2015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十佳城市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7年12月24日)
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強(2017年12月29日)
“2015印度出境旅遊展”上獲頒“最受歡迎新興旅遊目的地”
“第二十六屆TTG旅遊大獎頒獎禮”“最佳政府旅遊機構大獎”
“2015十大最愛旅遊地點”之一(Cool Hunting)
2015年十大最佳旅遊地區(Lonely Planet)
2015中國最具特色旅遊城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美食之都”
韓國“第十八屆釜山國際旅遊展”上獲得“最佳旅遊推廣”獎項
2015紀念盛典 “最佳休閒旅遊目的地”
日本旅客2016年最想到訪的亞洲旅遊地點之首(H.I.S.)
2017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2017年12月26日)

對外關係

綜述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一個區域性的非主權實體,與世界各國、各地區建立了廣泛和密切的關係。根據《基本法》的規定,澳門可在經濟貿易金融航運通訊旅遊文化科技體育等適當領域以“中國澳門”的名義,單獨地與世界各國、各地區及有關國際組織保持和發展關係,簽訂和履行有關協定。
中央政府負責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外交事務。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後,中央政府在澳門設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處理涉澳外交事務。同時,中央政府亦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依照《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自行處理有關的對外事務。
  • 駐澳領事機構
截至2016年12月底,中國政府與90個國家就其在澳門特區設立領事館或其駐香港特區領事館領區包括澳門特區或可在澳門特區執行領事職務達成協定,在澳門特區設總領事館的國家4個:安哥拉莫三比克菲律賓葡萄牙。駐香港特區總領事館領區包括澳門特區或可在澳門特區執行領事職務的國家有57個,在澳門特區委派名譽領事的國家共9個,駐香港特區名譽領事館領區包括澳門特區的國家有20個。
領區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或可在澳門執行領事事務的共有61個總領事館及29個名譽領事館,另外尚有3個官方認可代表構。
  • 互免簽證
截至2017年3月,給予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的國家和地區共126個,其中85個屬免簽證國家、22個屬免簽證地區、19個屬落地簽證國家。另外,共有13個國家給予澳門特別行政區旅行證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此外,澳門特區也對78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民給予以免簽證待遇。

與葡萄牙的關係

澳門與葡萄牙之間,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回歸後,澳門特別行政區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設立了“中國澳門駐葡萄牙經濟貿易代表處”(澳門駐里斯本經濟貿易辦事處),以便於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與葡萄牙和葡語國家的聯繫。
2000年5月17日至19日,行政長官展開對葡萄牙的訪問。2001年5月23日,行政長官何厚鏵及葡萄牙外長伽馬分別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及葡萄牙共和國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葡萄牙共和國合作綱要協定》。此外,在2005和2006年,澳門與葡萄牙在行政法務、醫療衛生、科技、體育、審計等領域簽署了一系列的合作協定。行政長官於2006年6月再次出訪葡萄牙及布魯塞爾的歐盟委員會。
2010年,行政長官崔世安率團訪問葡萄牙。2014年5月,葡萄牙總統席爾瓦訪問澳門,雙方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與葡萄牙共和國合作綱要協定修訂協定書》。2016年9月,行政長官崔世安率團訪問葡萄牙,雙方就重點加強經濟和語言教育領域的合作達成共識。

與葡語國家的聯繫

由於歷史的淵源,澳門除與葡萄牙有著密切的聯繫外,與葡語國家共同體其他成員也有著傳統和特殊的關係。
行政長官何厚鏵先後於2002年9月及2005年6月率團出訪莫三比克巴西,拓展澳門與葡語國家在經濟、文化和旅遊等方面的雙邊聯繫,進一步鞏固澳門連繫中國和葡語國家的平台作用。
另一方面,由中央政府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承辦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於2003年10月中在澳門舉行。此外,為加強澳門與葡語系國家的體育交流,2006年10月,澳門舉辦第一屆葡語系運動會。

與歐盟的關係

澳門與歐盟之間的正式關係,建基於雙方在1992年簽訂的貿易和合作協定。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後,仍保持與歐盟經濟貿易合作的良好關係,澳門特別行政區在歐盟總部布魯塞爾設有澳門駐歐盟經濟貿易辦事處。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統計,歐盟資助與澳門合作的項目,包括:旅遊業培訓;歐洲研究計畫;服務業發展計畫;亞洲投資計畫;歐盟-澳門法律合作計畫;2006年,歐盟委員會翻譯總司(SCIC)在特區政府的資助下提供翻譯及傳譯培訓。2009年,澳門特區和歐盟法律合作方面,就第二期法律合作項目簽訂同意協定;歐盟商務訊息計畫(2009–2012年);2012年,歐盟學術計畫。2015年11月,特區政府與歐盟傳譯總司就繼續合辦《中葡文翻譯及傳譯學習計畫》簽署合作備忘錄。第三期澳門特區與歐盟在法律範疇的合作項目獲得通過。另外,澳門宣布成立配對基金,為特區的研究人員參與歐盟地平線2020計畫提供財務資助。

與美國關係

回歸後,澳門特區與美國之間的相互往來有所加強。澳、美之間在打擊非法轉運和盜版活動、執法培訓及反恐等多方面加強合作。雙方都表達了希望建立良好關係、拓展雙邊合作、促進貿易和投資的意願。美國駐港澳總領事館鼓勵美國官員來澳門訪問,進一步加強雙方的關係。

友好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