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節日簡介,歷史源起,節日名稱,活動內容,歷史記載,民間傳說,傳統風俗,節日活動,內容安排,各地簡介,文化傳承,精神作用,文化意義,功德成就,佛經咒語,
節日簡介
浴佛又稱灌佛,在古印度佛教中即為一種重要儀式,其源則在釋迦降生的歷史記載之中。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所記載,摩耶夫人懷胎臨近產期之時,路經藍毗尼園,行至無憂樹下(亦稱婆羅樹或波羅叉樹),誕生了悉達多太子,此時,難陀和優波難陀龍王(另一說有九龍)吐清淨水,灌太子身。這一歷史傳說在古印度時即已流行,近代在印度鹿野苑和阿摩羅伐底出土的佛傳雕刻,都有反映這種情景的構圖。後世浴佛是在佛陀誕生之日舉行。
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現尼泊爾),有一個富庶的迦毗羅衛國,國王稱為淨飯王。淨飯王有兩位妻子,一曰摩耶夫人,次曰摩訶波波提。淨飯王仁慈和善,善理國政,只可惜多年沒有子嗣。有一天,摩耶夫人夢見有一匹六牙白象進入她的身體,隨後就有了身孕。當時的印度有一習俗,女子在生產之前要回到娘家去。摩耶夫人也在此時動身回家。當她走到藍毗尼園婆羅樹下時,心中異常歡快。這時,摩耶夫人突覺腹痛,隨後太子降生。小太子生下來就會走路,雙腳各踩一朵蓮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惟我獨尊。”這一天適逢中國農曆四月初八,即為佛誕日。是日,各地佛教信徒均雲集廟內,參加浴佛。在佛殿上,供奉著太子佛像,四眾弟子順序用小銅勺盛滿香湯浴灌太子佛。在此前後還舉行相關的法會,稱為“浴佛節”。
南傳佛教也非常重視這一節日。傣族全民族信仰南傳佛教,過節時,他們無論男女老少,都在清晨到各個佛寺中敬佛、齋僧,舉行送舊迎新的儀式,行浴佛禮,給佛像灑清水“洗塵”。而後便開始互相潑水,嬉笑追逐,進行放高升、賽龍舟、趕擺、丟包等活動,這就是著名的傣族潑水節(另有7女除魔的神話闡述潑水節的另一來歷)。藏傳佛教同樣重視這一節日,稱為“四月法會”,一般活動要延續好幾天,包括誦經、跳欠(也稱為跳布扎、跳法王舞、跳神等)、到各個佛殿拜佛等,而潑水的習俗,僅在年輕的小和尚之間進行。
歷史源起
顧名思義,佛誕即釋迦牟尼佛祖誕生之日。
如來生期,多有異說。雖則皆有理致,據考證佛祖誕生於公元前五世紀。即公元前565年農曆四月初八,佛祖誕生在北印度,有天上九龍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慶祝的重要內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浴佛節又名佛誕節。
唐朝
佛光普照遍長安,吃齋誦經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布施;為求來生結善緣。
相傳夏曆四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生日,佛寺常於此日誦經,以各香浸水灌洗釋迦之太子誕生像;紀念佛之誕生,稱為浴佛節。唐代佛教信仰極盛,長安善男信女多於此日施捨。此風迄宋明依然。《東京夢華錄》:‘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日下舊聞考》:‘京師僧人念佛號者,輒以豆記其數。至四月八日佛誕生之辰,煮豆微撒以鹽,邀人於路請食之,以為結緣。今尚沿其舊也。’
節日名稱
台灣 佛陀誕辰紀念日
越南 Lễ Phật đản(禮佛誕)
韓國 석가탄신일(釋迦誕辰日)
日本 灌仏會(灌佛會)
活動內容
有些寺院的浴佛方法還是與它的規定有所不同,大致說來這些寺院浴佛更側重於法會的儀規,具體分為四個步驟來進行。
第一,恭迎佛像。佛誕之日,僧眾搭衣持具上殿,按東西序位次分班而立。聞磬聲向上頂禮三拜後,六人出班恭迎佛像。二引禮執引磬,二執事托香盤,主法僧居後,侍者隨行,同聲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像從經樓上迎到大殿中,主法僧上香、展具、頂禮三拜,大眾一起唱贊:“稽首皈依大覺尊,無上能仁,觀見眾生受苦辛。下兜率天宮,皇宮降跡,雪嶺修因。鵲巢頂,三層壘,六年苦行。若人皈依大覺尊,不墮沉淪。”
第二,安座沐浴。大殿鐘鼓齊鳴,主法僧將佛像安座金盆中,然後上香、展具、向佛頂禮三拜或九拜。大眾同念《沐浴真言》,三稱“南無香雲蓋菩薩”,然後唱贊:“菩薩下雲中,降生淨飯王宮。摩耶右脅娩金童,天樂奏長空。目顧四方周七步,指天指地尊雄。九龍吐水沐慈容,萬法得正中。”
第三,祝聖繞佛。主法僧聞磬聲頂禮三拜,恭說頌詞。大眾同唱《佛寶贊》,接唱《贊佛偈》:“佛寶贊無窮,功成無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覺道雪山峰。眉際玉毫光燦爛,照開六道昏蒙。龍華三會願相逢,演說法真宗。”再唱:“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唱畢開始繞佛,邊繞佛,邊稱念:“南無娑婆世界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類化身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第四,回向皈依。繞佛後歸本位,先念《回向文》:“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然後唱《三皈依》:“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浴佛法會功德圓滿,引磬聲起,大眾齊唱:“浴佛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值得一提的是,南傳佛教國家一般認為釋迦牟尼佛的誕辰、成道、涅槃都在5月的月圓日(十五)並於這一天舉行浴佛等盛大的紀念活動。
歷史記載
我國寺院浴佛,唐以前的儀制已難查考,唐代流行的儀制,由於會昌法難也已失傳。現存唐《浴像儀軌》(見《續藏》第二編第九套第四冊)是唐慧琳為了改革我國傳統四冊浴佛儀制,根據古印“僧園每日浴像”,結合偈、贊、密咒等所寫出的構想,因與我國流行的儀制意義不同,沒有獲得推廣。元代《敕修百丈清規·報本章》卷二的“佛降誕”條中,對浴佛儀制有了明確的規定並廣為奉行,該條稱:“至日(四月八日),庫司嚴設花亭,中置佛降生像,於香湯盆內,安二小杓。佛前敷陳供養畢,住持上堂祝香雲:‘佛誕令辰,某寺住持……虔爇寶香,供養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上酬慈蔭。所冀法界眾生,念念諸佛出現於世。’次說法竟,……領眾同到殿上,向佛排立足。住持上香三拜…住持跪爐。維那白佛云:‘一月在天,影涵眾水;一佛出世,各坐一華。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灑而四生潤。’宣疏畢,唱浴佛偈。”(偈見如上《浴像功德經》)一面反覆唱偈,一面讓僧眾浴佛,最後並以浴佛的功德回向於無上的佛果菩提。明清兩代的浴佛大抵遵行《敕修百丈清規》中的儀制,但亦有所刪改,比如按照《敕修百丈清規》的規則,寺院在浴佛的當天,有煎“香湯”和造“黑飯”供眾的習慣,而到明清時則漸不通行。然而,雖說《敕修百丈清規》有很大影響。
民間傳說
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的記載,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后摩耶夫人,在藍毗尼花園的無憂樹下,誕生了悉達多太子,因為釋迦族姓喬答摩,所以太子全稱為喬答摩·悉達多。相傳,太子生時就會走路,在走到七步的地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唯我獨尊的“我”,並非指佛祖自己,而是教所有的人都要頭頂上天,腳踏實地,尊重自己靈性的開示,掌握自己命運的鎖鑰。這位太子就是佛教始祖釋迦牟尼佛。正當佛祖講話時,突然天雨花香、九龍吐水。因此,佛教將佛祖在無憂樹下降生之日稱為佛誕日。在這天有些寺廟的僧侶會用甘草茶做成浴佛水,也稱“香湯”,仿效這種情景為釋迦像沐浴,因此稱作“洗佛節”。
正當佛祖講話時,突然天雨花香、九龍吐水,因此在這天有些寺廟的僧侶會用甘草茶做成浴佛水,也稱“香湯”,仿效這種情景為釋迦像沐浴,因此稱作“洗佛節”(國語稱“浴佛節”)。浴佛的儀式一般是在佛殿或露天淨地舉行。浴佛的方式是在廟寺前置一小浴亭,亭內供釋迦小像,旁貯浴佛水,佛水是藥草煮煉而成,有甘草、百香草等,信徒每勻水淋佛,即飲之。
傳統風俗
中國
信眾會到寺院,參與浴佛、獻花、獻果、供僧、供舍利、演戲等等節目。
有些地方傳統會將佛像請到街上遊行,置於大象上,或以花車乘載。寺院會開放讓信徒進入炷香、禮拜佛像、供養僧眾。
今日的華人地區,常會引入世間慶祝的習慣,如舞龍舞獅,張燈掛彩,甚至燃放炮竹。
台灣地區
台灣佛教徒普遍於農曆四月初八舉行慶祝及浴佛典禮。經佛教徒之爭取,1999年起,台灣地區內政部在沈定紀念日中正式納入佛陀誕辰紀念日,日期為農曆四月八日,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活動。由於日期接近“母親節”(五月第二個星期日),一些慶祝活動也會於母親節舉行。
中國大陸地區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地區的人們匯聚到馬山麓、折多河畔,舉行拜佛節,祈禱神佛保佑人們五穀豐登。廣東觀音山觀音寺莊嚴舉行“浴佛節祈福大法會”紀念佛祖誕辰,上午浴佛儀式,下午寺院巡禮,放生。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希望通過我們的願力,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加被,令親友身體健康,家宅平安,財運亨通,一切順利。
香港
1998年,覺光法師為香港成功爭取佛誕日為假期,提高佛教文化和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
2007年起,“金色蓮花表演坊”每年在香港舉辦千張佛誕卡大展。2013年5月起,更規畫香港首屆“佛誕文化節”活動持續一整個月,讓社會大眾參與。
日本
稱為灌佛會(灌仏會,かんぶつえ)。亦名降誕會、佛生會、浴佛會、龍華會、花會式、花祭。
節日活動
內容安排
1、簡介
農曆四月八,又名浴佛節、佛誕節、龍華會,這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起的宗教節日,但是又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其中的浴佛、齋會、結緣、放生和求子在過去廣為流行。
2、浴佛
相傳農曆四月八日為釋迦牟尼的生日,此日僧尼皆香花燈燭,置銅佛於水中,進行浴佛,一般民眾則爭舍財錢、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出現各種廟會。在農曆四月八日,各地佛寺舉行佛誕進香。在北方地區則傳說農曆四月十八日為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生日,即舉行妙峰山廟會,南方地區龍華、九華、姑蘇等地也均有盛大廟會。廟會期間還有堆佛塔活動。可見中國的廟會是多元的,既有佛寺廟會,也有道教廟會,還有佛、道、儒結合的廟會,北京的妙峰山廟會既有道教內容,也有不少佛教成分,但它的花會卻是各種廟會都有的。
3、齋會
齋會,又名吃齋會、善會,由僧家召集,請善男信女在農曆四月八日赴會,念佛經、吃齋,由於與會者要吃飯,必須交“會印錢”。飯菜有麵條、蔬菜和酒等。
在浴佛節期間,人們要討浴佛水。
節日飲食有吃“不落夾”,“不落夾”為蒙古語,是對粽子的稱呼。還有一種烏飯,方法是以烏菜水泡米,蒸出後為烏米飯。這種食品本為敬佛供品,後來演變為浴佛節的飲食。當時還有放船施粥的風俗。
4、結緣
在浴佛節中還有一種結緣活動。它是以施捨的形式,祈求結來世之緣。民間舍豆結緣,寺院、宮廷也不例外。宮中要煮青豆,分賜宮女內監及內廷大臣,稱作“吃緣豆”。
5、放生
佛教主張不殺生,在浴佛節期間則流行放生習俗。放生來源較早,宋代已有記載。古代有承美放生傳說,民間有玳瑁放生等。
6、求子
農曆四月八雖為浴佛節,但是人們總是把自己的願望表現在節日的活動中,求子就是一個突出例子。各地拜觀音求子者也不勝枚舉。《吉林奇俗談》中說:“吉地白山四月二十四日開廟會,求嗣者詣觀音閣,於蓮花座下竊取紙糊童子一,歸家後置褥底,俗謂夢能可操勝券。”這種偷紙娃娃與抱泥娃娃性質是一樣的。山東聊城地區有觀音廟,神案前有許多小泥娃,有坐者,有爬者,有舞者,皆男性。四月八日這天,不育婦女多去拜觀音和送生娘娘,討一個泥娃娃,以紅線繩套住脖子,號稱拴娃娃。有的還以水服下,認為這樣能懷孕生子。泰山除供碧霞元君外,還盛行押子,即在樹上押一石,拴紅線,以求吉利得子。陝西延安有一個清涼山廟會,祈求龍王降雨。同時設鍘關,十二歲以下孩童腰扎草繩,手抱公雞,先從鍘刀下扔過公雞,接著自己爬過去,俗稱過關,從此年年平安,標誌成年。
7、拜藥王
此外,在浴佛節前後,還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動,如慶祝菖蒲生日,農曆四月十八解災,以儺驅疫,請符治病,偶像治病等等。人們也積極崇拜藥王,祭祀華佗、孫思邈。因受道教影響,也拜感應藥聖真人,流行神撿藥,進行採藥活動。這些活動不是偶然的,因為中國從遠古時代起就流行巫醫,後來中醫、中藥有很大發展,出現不少名醫,除上述者外,還有扁鵲、李時珍等。中醫是解除民間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拜神求佛者,多半是為了解除疾病,所以廟會上也有不少賣藥、治病者,患疾病看不好者,就習慣祭拜中醫的祖師爺——藥王、醫聖。
在某些少數民族中也過浴佛節,其中的苗族就過農曆四月八。
各地活動
各地簡介
1、沙溪浴佛節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就是浴佛節,過浴佛節當天,家家戶戶吃欒茜餅,然 後到街上觀看萬眾參與的大型遊街慶祝活動。
浴佛節巡遊日,象角、聖獅、龍聚環三個村出動10條大小金龍、銀龍和木龍,l只彩鳳,20頭醒獅、50個少女花籃擔。還有仙女散花、彩旗、八音氏樂、鑼鼓等隊伍,共2000多人。這些民間藝術團隊,分成兩支隊伍遊街,在周圍幾個村地域活動,當地人叫這種喜慶大遊行做“出高興”,歡迎來自遠近的客人欣賞和參與活動。
2、天水浴佛節
天水的佛事活動歷史悠久,尤以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的“浴佛 節”最為有名。
這一天,麥積山石窟、甘谷大像山石窟、華蓋寺石窟、武山水簾洞石窟、木梯寺石窟、秦城區的南郭寺、北道區的淨土寺迎來成千上萬的遊人。各石窟、寺院在舉辦佛事活動的同時,為了吸引更多的遊人,還開展各種文藝娛樂活動,舉辦旅遊商品和書畫展銷等活動,豐富了節日的內容,既滿足了民眾的信仰需求,又引導人們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和教育,在積極健康的氣氛中進行遊樂活動。
3、老北京浴佛節
浴佛節
——民俗四月八
張心笛
農曆四月初八是古代的浴佛節,亦稱洗佛節、佛誕節和龍華會。逢浴佛節,老北京的習俗很多,佛教寺廟要舉行紀念儀式,要浴佛、舉行齋會,民間也在這一天有放生和吃結緣豆的習俗。在浴佛節前後,還有民間的拜觀音求子,以及拜藥王活動。
四月初八浴佛節這天,老北京的各個佛寺在這一天要進行對釋迦牟尼的紀念活動——功德法會。法會後的一項重要儀式就是用香水浴佛。《荊楚歲時記》雲:“四月初八,諸寺各設齋,以五香水浴佛,共作龍華會,以為彌勒下生之徵也”。這是我國佛教史上關於浴佛節的記載。
為什麼要浴佛?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呱呱落地之時就非常聰慧,會走路、會說話。他前、後、左、右各走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大地為他的出生而感動,並用九龍吐水為其沐浴。所以每到四月初八其誕生日,各佛寺的僧侶都要以甘草茶煮成“香湯”,在寺廟的浴亭里對釋迦牟尼佛像勻水淋佛,對佛祖進行一次洗浴。浴佛時除紀念佛祖的誕辰外,也有洗滌人心的污穢黑暗、潔淨眾生的心靈之意。這一天各佛教寺廟還會準備些素菜素飯,來招待信徒們的祭拜,也就是那時候的“齋會”。赴會的信徒在吃齋前要先念佛經,齋會後還要討一些洗佛水來飲用,或食些佛寺煮製的一種粥食——“烏米飯”,以示對佛祖的虔誠。
老北京時大小佛寺廟宇很多,尤以西直門外的萬壽寺最為熱鬧。
浴佛節時老北京流行放生。一些佛廟的僧侶和平民百姓常在這一天把自己養的或買來的小龜、小鳥、小魚帶到河邊或山野放生。
在浴佛節這天,老北京還盛行舍豆結緣的習俗。何謂“舍豆結緣”?因佛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識是前世就已結下緣分,俗語就有“有緣千里來相會”之說。又因黃豆是圓的,圓與緣諧音所以以圓結緣。浴佛日就成了舍豆食豆日啦。這個習俗起於元代,最盛於清代。清宮內每到四月初八這一天,都要給大臣、太監以及宮女發放煮熟的五香黃豆。
這個習俗在佛寺及民間流行更甚。四月初八開廟時,焚香拜佛後,還要將帶來的熟黃豆倒在寺廟的笸籮里,以代表跟佛祖的結緣。在百姓家,這一天婦女早早用鹽水把黃豆煮好,然後在佛堂里虔誠盤腿而坐,口念“阿彌陀佛”,手中一顆顆捻豆不止,每捻一次都代表對佛的虔誠,用此法修身養性。在去廟會的路上,常有一些婦女挎著香袋,拿著香燭,挨家去索要“緣豆”,不管認不認識,信佛不信佛的人家都十分願意地給出一些黃豆,雙方不拘多少,只為結緣。那時的一些達官貴人之家,還常把煮好的黃豆,盛在器皿內放在家門口外,任路人取食,以示自己與四方鄰居百姓結識好緣,和諧相處,保一方平安。
農曆四月初八雖為浴佛節,但是人們總是把自己的願望表現在節日的活動中,求子就是一個突出例子。各地拜觀音求子者也不勝枚舉。老北京也不例外,四月初八這天老北京的幾處有名的觀音廟也是香火鼎盛。
老北京的農曆四月是佛教活動比較集中的月份,到了四月初八這天更盛。除萬壽寺外,屆時妙峰山頂的天仙廟,以及玉泉山、碧雲寺、香山及崇文門外等佛廟均開廟,屆時也均有藝人表演各種節目。清末時,慈禧太后還常去妙峰山進香遊春,清宮內的由太監和侍衛組成的“槓箱會”也常在妙峰山上走會表演。位於京西的戒台寺在每年的四月初八至十五,也舉行“趕秋坡”和“耍戒壇”。《宛署雜記》載:“戒壇是先年僧人奏建說法之處,自四月初八至十五止。天下游僧畢會,商賈幅輳,其旁有地,名秋坡,傾國妓女競往逐焉,俗雲趕秋坡”。屆時游僧臨壇說法,全國的歌女舞女載歌載舞,比歌聲比舞姿,人聲笙歌,五彩繽紛,熱鬧非凡。
此外,在浴佛節前後,還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動,如拜藥王風俗。
以四月初八為核心的佛教文化活動是舊時老北京的一道民俗民情的風景。
文化傳承
精神作用
1、浴佛是藉外在的佛來洗滌我們內在的塵垢,讓自性顯發,同證如來的清淨法身。
2、除緬懷佛陀之外,就是要我們淨心,以浴佛的功德度脫七世父母及累劫怨親眷屬早離厄難,使法界六道眾生出離苦海。
3、今日社會人心不古,平常我們身體髒了可以用水洗淨,衣服髒了也可以用水洗清;但人心的污穢黑暗,則要用佛的法水洗滌,故舉行浴佛法會,實際上是籍此來洗滌我們的心靈。
4、浴佛是提醒我們時時保有一顆清淨心,透過浴佛節觀照自己內心是否清淨。
文化意義
四月八日這一天是普天同慶,具有紀念性的日子。因為世間聖人在這一天降生人間。這一天佛陀誕生了,他的智慧,他的慈悲,使我們從無明和黑暗中見到了光明。我們平常人都是凡夫,凡夫就是跟著凡夫的心態轉,轉得亂了,煩惱無盡,苦海茫茫。而佛陀大轉法輪,他要把人生的真理,智慧的真理遍布給大地上顛倒而煩惱的眾生,要把眾生的思考、觀念扶正,要指導他們有一條很正面、很光明的道路。這就是佛的救世精神,關懷眾生,救度眾生的精神。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這一天,有了這位出生在人世間的大智慧者,我們才會有今天的省察,才知道人生的生命價值,才知道要怎樣把紛亂的心,輪轉成清淨光明的心,回歸正覺,所以我們要充滿感恩。
四月初八日,這一天在日本,稱為“華節”,也很隆重,要以各種鮮花供佛。而在中國,就稱為“浴佛節”,這一天所有的佛教徒在寺廟裡都舉行浴佛儀式。為什麼要浴佛呢?慶祝,只要到寺院拜佛就好,為什麼還要浴佛呢?其實,佛本來就是清淨的,那裡需要洗浴呢?這只不過是一番象徵。我們回溯佛陀出生時,這一天是四月初八,聖人出生,覺者降臨世間,人出生總是要沐浴,何況九龍吐水?這就是在紀念那一天,釋迦牟尼出生時,要沐浴身體,所以叫慶生,紀念聖賢的出世。
浴佛的真實意義,還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釋迦牟尼佛的誕生為世間帶來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因此希望藉著浴佛儀式,來清淨人們自身、洗滌我們的煩惱妄心,去妄離執,時時以承續佛法慧命為業,讓佛的慈光永照人間。浴佛的意義,除了緬懷佛陀之外,更是要我們淨心。浴佛是在洗滌我們的塵垢,讓自性顯發,同證如來的清淨法身。所以浴佛的意義,就不僅是洗浴太子神像,而是洗滌我們內在身心的濁染,讓我們身心能得到潔淨、輕安。使我們獲得無上功德。
浴佛節我們在浴佛時,要唱誦經偈。其中云:“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就是說我們用水灌浴佛時,要用虔誠的心,用清淨香水灌浴,更重要的,是慶祝“淨智莊嚴功德海”。雖然我們浴佛用的水不多,但是我們觀想,觀想淨智莊嚴智慧如海,功德如海。清淨的香水沐浴佛身,也沐浴了大江南北,沐浴了人類的自我心靈。同時,這又寄託了我們一份虔誠的期待,就是“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我們在浴佛時,內心要有這分虔誠,我們是凡夫,凡夫在五濁惡世里,感恩佛陀來到人間,他的佛法能洗除眾生的無明煩惱,能使眾生增長智慧,所以說“五濁眾生離塵垢”,達到“同證如來淨法身”的崇高境界。這就是我們的期待。
能不能“同證”呢?我們在浴佛身,實在也是在淨化我們自身,願我們自身,也能清淨如來身。如來身就是法身,如來的法身,清淨身跟我們眾生原為一體,眾生本來就有佛性,與佛是平等的。只要我們把五濁不淨的染污洗除了,自然就與佛同心,證到清淨的法身了。
浴佛是在提醒我們時時保持一顆清淨心,慶祝浴佛節我們應觀照自心是否清淨,這才是最為重要的真義所在。
功德成就
浴佛可成就之十五種殊盛功德
一者、常有慚愧。
二者、發淨信心。
三者、其心質直。
四者、親近善友。
五者、入無漏慧。
六者、常見諸佛。
七者、恆持正法。
八者、能如說行。
九者、隨意當生淨佛國土。
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貴,人所敬奉,生歡喜心。
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
十二者、諸魔軍眾,不能損惱。
十三者、能於末世,護持正法。
十四者、十方諸佛之所加護。
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佛經咒語
浴佛咒
唵 底沙底沙 僧伽娑訶
浴佛偈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
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